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东方与西方文明各自绽放出不同的灿烂火花,虽然两方在社会制度上起源相同,都经过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受到相似的经济基础的制约,但是在另一些方面由于地域人文等造成的长期来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地方特色的差异,故风格各异。这在雕刻艺术上显现的更为明显。
1 题材差异
中国是农耕民族的代表,它的艺术讲究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对自然景物,植物,动物,器物的刻画描述讲究飘逸,灵动而神在。早期的作品如《四羊方尊》、《莲鹤方壶》便是代表作。而后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菩萨,佛,众神灵成为人类膜拜雕刻的对象,这些雕塑为了追求神秘庄严之感常常体积庞大,耗工量巨大,如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此外也有大量庙宇雕塑,此外在墓地文化下形成了达官贵人大兴建造陵园和奢侈品陪葬,由此兴起了墓地雕塑文化系统,如秦始皇兵马俑。还有建筑雕塑,卢沟桥等。
与此相对希望是以基督教教义等宗教为核心的商业性文化,他们的相对善于冒险和果敢,想象力充沛富于浪漫气息,对外界充满挑战和接触的欲望,这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艺术主题和艺术手段,比如,西方雕塑之对象往往是神话和故事中的人物,他们有着人的外表和神的能力,身材健美,气质勇敢,神态各异,对其崇拜其实是反映了对人类本身感官的关注,如神貌美的外表,弱点,欲望,局限,性情中的嫉妒,宽容,贪婪,懒惰,人物关系中的父子,夫妻,姐妹,母女等,即更加放大了的人的描述。
2 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作为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西方雕塑强调空间性,主要体现在对光影等物理技术和效果的运用。关照雕塑本体的线条突出,对背景物品的辅助作用不甚突出,这样做的优点是作品独立状况较好,对雕塑感官状况的强调较全方位,所以也有人说将人体雕塑称为空间艺术是十分恰当的。20世纪以前西方雕塑更加强调将立体空间感作为雕塑的必要审美原则。对此艺术家的审美标准还是比较统一的。
中国美学突出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着那种“天地浑溶一气,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营造着“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独特空间。北京天坛的圜丘面对着一片虚空的天穹,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反映出中国人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时空互渗的空间意识。因而中国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实体出现的,而是尽可能采用“借景”、“虚实”等种种方式,以求与自然景象合为一体。
中国文化中对写意的重视造成中国的艺术作品对于真实性,逼真性问题的忽视,而更加注重传神灵动。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的雕塑常常为了实用性建筑做陪衬,不需要自成个体,另外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常常有着温和自然的情感,不需要展现一种人类肉体感官性的特点。为此,雕塑作品的艺术价值常常体现在活灵活现,灵韵飘动之感,大部分材料来源并不追求数据上的准确。如对龙的刻画,生肖,历代帝王常常有着宽阔,翘眼角,留须等相似的表达手法,而与之相近的剪纸艺术代代相传,到后来这些艺术者虽然能够剪出生动的老虎,却从未见过老虎。
西方不同,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有一段时间强调艺术家作为模仿者对于艺术作品的处理,属于注重还原真实性的一类。众多学者呼应亚里士多德对于艺术的理解,反对将艺术看做是一个创造思想和形象的过程,更偏重于描述还原真实事物和现象,因此在视觉,听觉上注重真实,即倾向于“像真的一样”而非创造了从未出现的“幻象”。
3 造型手法的差异
线条作为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重视,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西方注意为实际雕塑服务,讲求刻画性,黑格尔认为通过一个人对线条的把握能力就能反映出他的实际绘画水平,安格尔崇尚简洁大方的线条艺术,这些都说明了艺术家对于线条的重视程度。而在圆雕艺术中线条的能量融合在了整体效果当中,雕塑家对线条的期待转化为了对体积,表现效果的期待,所以线条为整体服务。米开朗基罗曾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即使从山上滚下去也不应有一处磨损。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来自于原始实用美术,从彩陶时代起,绘塑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中国雕塑不仅吸收了绘画的线条色彩的特点,而且还习惯在雕塑上绘色描线。中国古代长期绘塑不分家,而且对绘画更为重视,因而雕塑具有了明显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导致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追求团块和体积,因而是线条在雕塑中发挥重要的造型辅助作用。
另外,我国古代的雕塑强调色彩,属于彩绘与雕刻技艺的结合品。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的随葬木俑、汉代的画像砖石,唐宋的“影壁”形式,无不是塑绘与雕绘相结合的产物。晋唐以来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绘画的风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彩绘菩萨,设色浓艳华美,体态雍容华贵,生动的表现出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的风度神韵,这种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国雕塑家的创造才能和民族特色。这与西方雕塑很少设色区别也很大。在这方面,西方雕塑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独立的表现方法。从古希腊时代直到20世纪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设色者,中间仅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产生时,出现一丛敷彩的建筑装饰雕像,以适应王室贵族的审美趣味和感观享受。
4 材料的差异
雕塑是使用真材实料来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材料不仅有坚硬的质地,而且也能像色彩一样借物传情,发挥和延伸设计者的思想。如花岗石的坚硬能使人产生出坚如磐石之感;大理石的洁白能使人产生出纯洁无暇之感等等。罗丹的作品大家都熟知,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他那双天才的手用泥土塑造的肌肤下似乎流动着生命的血液,假使没有以能保留住作者手印的青铜来铸造,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将无法欣赏到这动人的一幕。
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中国雕塑较之西方尤为丰富,如土、木、石、玉、铜等等,其中以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土木居多。从仰韶文化的人像陶塑到长沙汉墓中的彩绘木俑;从秦陵兵马俑到唐代木雕迦叶像,从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菩萨到明清时代的小品雕刻,皆体现出中国人对土木的依赖性和亲切感。西方由于工商文明的发展而较早地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也较早地扬弃了土和木的利用,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创造了以石雕为主流的雕塑艺术史。
结语
中西方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征,决定了西方艺术的注重写实性与而中国艺术崇尚写意性的两种不同审美取向;同时在造型手法和材料等运用上也造就不同层度的差别与异同。中西雕塑艺术虽有风格特征之别,但无优劣高低之分,以上只是对各自风格与观点的评述,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雕塑这一艺术领域的奇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意象;建筑文化;审美文化
建筑是人们生存的必然产物,是打造成城市意象的基础;而要想通过建筑文化来打造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意象,应当充分的了解建筑文化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文化的影响,并通过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文化自觉和城市的精神面貌。
一、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此
(一)建筑文化差异
1.建筑结构方面
我国传统建筑,在建筑结构上以木质材料为主;在建设上多采用以梁柱为主的支撑系统;以单一的建筑结构为单位进行群组,建筑组合形式,结合街道、边界、区域、节点以及建筑标志,形成一个大的城市空间;同时这个空间,还会以古代建筑理念,以中轴对称、协调等建筑文化进行空间扩展;并且整个建筑空间,多以形状规矩的方形为主;对于建筑外观处理,使用的颜色多以白和红、黄为主,具有一定的个性和特色;建筑风格多以柔和、实用、简捷的建筑为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活态度,表达出生活的和谐和安逸。而西方建筑文化使用的建筑材料多以石质材料为主,以墙柱为支撑系统;并且完美的诠释建筑力学,在建筑设计上大胆、精密;在建筑空间上,西方建筑不是运用的横向发展,而是垂直向上发展,讲究立体、建筑面积和高度,追求建筑的大胆和自由;外观处理使用的涂料多以白、灰为主,显现出一定的和精神文化;对此西方建筑建筑风格给人的感觉是庄重、不可侵犯的。
2.建筑因素方面
中国建筑文化,注重的是时间因素,主要是以单一建筑组成的群体组成为主,以中轴线进行布局;时间因素体现的最浓厚的就是居室的分配,以及对于建筑形成的观念;人们始终相信建筑是人们的劳成果,对此建筑都是以实用为主,并且都是相同风格,讲究南北向或东西向,建筑变化不大;对于居室的分配,也是以历史文化中的孝道为主,进行居室的合理分配;而西方的建筑文化注重的是空间因素,因为西方国家始终相信建筑是由神的旨意所决定的;并且建筑的技术、理念以及材料都比中国的先进,对此西方建筑比中国的建筑在外型上更加的独特和夸张,每个建筑都有一定的特色和个性。
3.人类审美方面
中国建筑文化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为主,逐渐形成的名族特色;我国从古到今,都是以临近和平相处,互相帮助的原则,所以建筑单位都很近;并且对于建筑的审美,注重虚与实,以及建筑的线条等,从而感受到强烈的建筑文化和民族特色。而西方的建筑风格,也充分得体现出了西方国家人们的个性、独立、有思想、观点的个性;并且建筑材料多以石质为主,面积较大,寓意着他们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尤其是一些雕塑建筑,与周围的建筑风格不同,更是体现了出了西方国家人们的、特立独行以及开放的生活观念。
(二)形成建筑文化差异的原因
形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原因,多数是由地理环境、自然背景、生活方式、宗教性信仰、政治文化以及历史文化传承有关。中国的地理环境中,森林木材居多,受到古代人们使用木材的影响,石质材料搬运不便,发展不是特别的迅速;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以农耕为主,生活作息规律,追求和平;并其生活环境是冷热交替,为农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方国家的信念不是很强烈,对此对于建筑文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当时的政治文化比较封建,等级制度严重,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为规律,政治思想较为统一,所以建筑风格没有大的波动,并且建筑特点相同。而西方的这几点因素与东方截然不同,对此也就有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差异。
(三)中西方差异影响
建筑是很多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结合不同区域的文化和生活环境所成立的,对此中西建筑文化本应具有一定的不同性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全球化,导致建筑全球化,使其本土建筑文化不清晰,没有建筑特色,对于名族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阻碍。人们受到不同程度的西方潮流因素的影响,对于建筑的审美观点,产生严重的分歧;使其国家的建筑文化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矛盾。对此合理的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同时,重点突出民族文化和本土建筑的象征意义,帮助人们调整审美观点,并引其大众的文化自觉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赋予城市新的精神面貌。
二、建筑文化差异的解决办法
(一)数字的象征性表达
中国人因为具有浓厚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传承,在人们的审美观点中,常常借物烘托思念、吉祥或是祝福,尤其是在建筑中,人们经常用数字象征着阴阳、时间因素等;像古代宫殿的建筑,常常会用四根立柱,象征着一年四季,在宫殿的中央,用十二根立柱,代表着一年十二月或是十二个时辰等;尤其当时的政治现状是以帝王为主,而数字九,不仅是帝王之数,在很多建筑中,广泛的应用,其中建筑的九仗,就是指帝王的地位,至高无上,高不可攀的帝王之威。
(二)通过建筑装饰
无论是古代建筑,或是现代建筑,都非常的重视对于建筑的装饰。久而久之,人们意识到建筑装饰是建筑文化体现的重要部分,并且会借助一些古代文化标志。像传统符号等,并且修饰的方法也是灵活多变,不仅没有显得突兀。反而将建筑文化表达的非常清晰。同时,也夹杂着浓厚的民族精神,从而不断的突出东方建筑文化。同时,也不断的提醒大众的审美观念,从而进行良好的文化自觉。但是大多的建筑装饰都是以建筑结构为基础,讲究建筑和谐、统一、立体感强烈,对此都是以中轴线进行建筑装饰,从而加深建筑美感,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建筑装饰,对于建筑文化象征性的表现分为祝福、吉祥意义以及文化礼节制度的意义。其中象征着吉祥的建筑装饰,像古代建筑中应用到的神兽或其他的动物,以及文字像福、喜等;植物如松柏的长青、花朵的高贵等。等级制度象征性的表达,则是对于建筑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建筑整体效果的,像门洞、屋顶等不同形式的建筑,结合象征性强的事物,使其建筑装饰象征的意义更加明确。
(三)建筑颜色的象征性表达
建筑经常运用颜色进行象征性意义的表达,其中颜色的运用,是以自然环境、审美观念、等级制度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参照并结合的,从而使建筑文化表达的更加形象和准确。如:建筑中常用到的黄色琉璃瓦,其是象征着金色的灵魂、生命等意义;蓝色琉璃瓦的应用,是为了衬托天空的颜色,充分的借住自然因素,象征着和平、质朴;而建筑中经常用到灰、白、黑的颜色,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精神向往以及阴阳五行,进行建筑以及颜色应用的;阴阳五行对应的颜色是青、赤、黄、白、黑几种颜色,其中黄色位置居中,象征着主要位置,也就是帝王统治的意义,也是帝王所在建筑的专用颜色,所以黄色是古代宫殿或是现代重要场所建筑所用到的建筑颜色;青色常用于屋檐等建筑位置,以天地颜色为建筑颜色,所以青色象征着宽阔、统一的意义;灰色因为沉闷,在建筑中象征着稳定、安逸;而白色在古代中,有不吉祥的象征意义,其中多以平民建筑使用,又因为白色象征着质朴,随着封建思想的退去,和平时代的推进,白色也被现代的建筑广泛应用;黑色在阴阳无形之中代表着神秘,并且有水可以化解火灾的意义,所以经常被用在诸侯、大臣的建筑结构立柱上,而红色用在帝王的宫殿柱子居多。
三、以人类审美文化价地角度突出建筑文化
基于人类的审美文化,来突出建筑文化。并以此来引起大家的文化自觉和审美要求: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大众的审美观点、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趋势建筑。同时,在突出建筑文化的同时,一定要带领大家提升审美文化;然后,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对于的人们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对于人们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精神。
(一)城市空间结构对于人们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利益,对此城市公共空间,逐渐的成为了人们开发利用的物质产品,像商品生产一般;在利益的诱惑下,城市建筑空间俨然已经失去了文化审美的价值,不仅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没有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随着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速度的提升,以及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步伐、节奏也逐渐加快,从原有的身心体验逐渐演变为视觉体验;甚至城市建设,也把很多传统的建筑环境、建筑标志翻新代替,使的人们的城市意象比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形成有一定的差距。
(二)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建筑文化的审美研究
1.街道;街道是城市空间、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是一个交通通道或线路,并且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道路建设对于城市意象的重要性,其街道一直是城市建筑布局设计以及空间形态发展的有利依据;而且街道的建设装扮直接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对此具有明确指明道路或具有辨识度的道路,是非常容易形成城市意象的,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2.边界;城市边界是指城市结构的边围,也是区分区域的线性中断,同时也可以通过延展或是连接形成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意象。3.区域;区域指的是城市平面,同个范围里具有相同特性的分区,也是构成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将城市区域内的指定的环境范围进行明确的区分,像商业区、行政区以及工业区等,因为具有相同的建筑文化,对此给人一种形象、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审美。4.节点;是区域的抽象表达,是人们生活的交汇点,或是城市建筑的连接点,以及一个小的单元,总之是城市大空间中的一个点或段;是可以通过城市空间节点,进行美化的,或是建立多个典型的城市节点,使其人们在节点,可以明确自己的位置,明确周围的标志建筑、环境。从而通过城市建筑更加了解到城市空间形态。5.标志物;标志物可以作为城市的代表建筑或是区域内的参照物,可以是一座建筑、商店、山峰或具有代表性的雕塑等,像悉尼歌剧院或比萨斜塔等。并其多数的标志物都是在城市中心,同时也是交通、购物等的中心。对此人们可以通过参照物,明确自己的位置,不仅突出建筑文化,也为城市空间结构指明了方位。对此,对于大空间城市意象的构造,可以通过的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并且在高度上独树一帆,以便人们通过日照斜影判断方位;并且标志物的建筑风格,要与周围建筑物不同,或是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赋予历史文化、神秘意义等,使其被人们的熟记,从而有效的保证城市空间结构的文化价值。
(三)城市意象形成研究
城市意象的形成,离不开建立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街道、边界、区域、节点以及参照物,这几个条件对于城市意象的构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将这五种重要因素按照结构性质分为点状结构,以及节点和标志物;线性结构分为街道和边界;面状结构主要指区域要素。虽然这几种结构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要素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也是城市建设的主体结构;对此这几种元素之间会相互影响和推动发展,同时也会互相制约和阻碍。而城市意象是将这几种元素,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并由专业人士结合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建筑学、人类学以及大众的审美文化进行协调和统一,尽量的避免几种元素之间的阻碍影响,使其几种构成城市意象的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合理的进行城市建设。
综上所述,对于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意象的分析,是通过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比、建筑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确定人们建筑设计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然后通过本土建筑的象征意义表达形式进行分析,从而引起大众的文化自觉,最后回归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对于城市大空间中的城市意象进行分析,从而带动群众的审美文化和文化价值观念。
作者:王静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美.基于场所营造的文化建筑综合体公共空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陈治邦.历史文化名村中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比较研究及当代借鉴[D].北方工业大学,2014.
[3]秦豪.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性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罗丹.城市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表达[D].西南交通大学,2011.
[5]阳作军.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变及趋同性的规划对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
【关键词】文化;差异;中西方
什么是文化?历史上的所有的生活方式,包括显形的和隐形的,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这就是文化。中国是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西方社会经过几百年的社会历程,文化也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两方文化各具特色,虽有共通之处,但绝大多数的领域,中西方文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下面我就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分析一下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发展中最根本的核心。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日复一日的饮食中,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
首先,在吃什么上,中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人讲究食物要“色、香、味”俱全,把着重点放在了食物的外观和味道上。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人十分注意食物的搭配与营养,比较注重其实用性。这两种饮食文化各有优劣。中国的饮食文化几乎可以称之为一门艺术,让人觉得吃饭是一种享受,身心愉悦。只是形式主义过于偏重,忽略了食物的内在营养和价值。西方的饮食文化是理性的。一天要摄入多少维生素多少蛋白质都是必须保证的,即使口味并不是那么好。所以它的特点是健康但却单调。
此外,在怎么吃上,中西方也存在着差异。中国吃饭讲究个热闹,人越多,气氛越好。大家共享桌上的菜肴,其乐融融。吃完后一个人请客结账的情况比较常见。而西方则大不相同。西方人讲究分餐制。各自有自己的餐盘,自己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不用顾及别人。结账也是AA制。这也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个性的尊重。
最后,在吃饭的方式上,中西方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衣着整齐隆重,席间轻声细语交谈,不妨碍他人。而中国人穿着稍显随意一些,席间喜欢高声交谈,划拳呐喊,图个热闹。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大相径庭,所以在面对一些事情做出的反映和回答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西方人直率而东方人谦让,所以在对待称赞方面,东西民族的反映互不相同。在西方,人们能大方地接受赞扬。但是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便养成了谦虚谨慎的秉性,对待别人的称赞和表扬也往往采取自谦或自否的态度,否则就有骄傲自大之嫌了。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思维方式比较复杂。面对问题,喜欢想得很多,做决定时也顾忌很多。而西方人做事喜欢直截了当,说话直言不讳,实事求是。中国人是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小心翼翼,谨慎,不容易出差错,但有些时候不免有些拐弯抹角、捕风捉影、故弄玄虚了。而西方人的实事求是,直截了当固然省了不少时间,但有些时候欠缺考虑,事情做得不会那么完美,甚至,会把事情办砸。
三、中西方艺术的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也表现在艺术方面。最明显的,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油画的巨大差异。中国绘画旨在画外,而西方旨在画内。中国讲求意境美,绘画作品中大片、大片的留白,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不同的欣赏画作的人心中会形成不同的画面,不同的世界,让人觉得很美,很妙,妙不可言。而西方的油画注重色彩,讲求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色彩的明暗深浅是绘画的重点。西方的画家的著作多用色彩表现作品的张力。把情感、故事都蕴藏在画内。
中西方艺术方面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绘画上,还表现在建筑上。恰巧,中西方在建筑文化上的态度和饮食文化正好相反。中国在饮食上注重外观,而西方是在建筑文化上重视外观。中国建筑不一样,它比较注重精神和意境的塑造,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影射了两方人不同的性格特征。西方人崇尚激情,迷狂。而中国人喜宁静。所以西方建筑形式夸张,时尚,中国的建筑内敛庄重。
四、中西方节日上的文化差异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中国有自己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而西方有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感恩节、母亲节等。中国人和西方人节日里的风俗习惯很不相同。在礼物问题上中国人往往推脱一番再接受,而西方人都是当面打开,并欣然道谢。其实,抛却两方接受礼物的方式不谈,虽然节日的名称不同,还是有很多共通点的。比如中秋节和感恩节。都是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借这个我想说,虽然本文一直再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两者并不是冰火不容,在某些文化上两者还是可以交融的。
五、结论
其实,中西方不仅在饮食文化、思维方式以及艺术、节日上存在差异。在人际交往、风俗习惯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做这次关于现代社会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并不是旨在否定或肯定哪一方,而是了解对方同时反思自己。比如在饮食上,我们可以兼顾色香味的同时,也关注一下食物的搭配和营养。在建筑风格上可以追求多样化,西方简约时尚的风格可以适当引进。思维方式虽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现西方人的闪光点,那就是简单直接,不拐弯抹角,不捕风捉影,故弄玄虚。中国人遇事往往考虑很多,这样反而走了不少弯路。简单,真的是一种不错的考虑问题的方式。总之,通过这次研究,希望能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吸收外来有用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国文化各加灿烂夺目,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刘捷,James Waters. 文化震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中西;建筑;艺术审美
建筑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建筑艺术不同于音乐、绘画、雕刻等其他艺术,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
中国和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以致中西建筑文化都有各自的法式,正由于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社会背景、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因而中西方的建筑艺术风格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就中西古典建筑做比较,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材料
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 “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以木为主要材质,砖、石、琉璃瓦等为辅,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中国建筑具有明显的保守性,从技术上受到严重限制,使中国建筑几千年来一直满足于木质结构体系,不能有更大的突破。木质结构由于材料的受力程度和尺寸的限制,不善于建造大尺度的、结构复杂和较大的内部空间有丰富变化的建筑单位。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西方古典建筑大多采用砖石结构体系,以致门窗面积相对较少,承重结构以墙体为主,形成了较为沉重雄伟的印象。从这两种不同的建筑材料上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二、建筑色彩及装饰
就建筑色彩方面来说,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着绿树蓝天,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因为中国古典建筑的色彩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色彩逐步成为政治、宗教的服务工具。而在古希腊的建筑群中,几乎到处都能看到艳丽的色彩。从现存遗留下来的大理石顶部残物色迹推测,那里有最早的红、黄、蓝、绿、紫、褐、黑和金等色彩,神庙檐口和山花及柱头上不但有精美的雕刻,也有艳丽的色彩。如陶立克式柱头上涂有蓝与红色。爱奥尼式建筑除蓝与红外,还用金色。科林新式则对金的使用较盛行。帕特农神庙(陶立克式)在纯白的柱石群雕上配有红、蓝原色的连续图案,还雕有金色银色花圈图样,色彩十分鲜艳。希腊色彩是他们宗教观的反映,使用色彩已具有象征意义。红色象征火,青象征大地,绿象征水,紫象征空气。通过色彩表现着他们的。他们多运用红土为底色,黑色为图案或相反使用。这种对比产生一种华贵感。
三、造型与布局
建筑造型与布局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制度、性格特征的区别。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是一种“集体”的美。而木质结构建筑艺术的特点正在于这种群体布局上。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的,如宫殿、陵墓、坛庙、衙署、邸宅、佛寺、道观等都是众多单体建筑组合起来的建筑群。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面一般都做有明显的曲线,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高,特别是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西方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同时具有严密的几何造型,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来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教堂、神庙是西方最典型的建筑,也是西方建筑的精华。古代埃及建筑文化的代表――金字塔与神庙,便突出表现了这一特点。金字塔正是以其巨大、单纯、简洁、稳定的造型,在广阔、原始、浑朴的大漠中,表现了一种超自然的纯阳刚之美,而产生了强烈的纪念性――神圣,永恒,庄严,崇高。 古埃及的神庙也一样,例如位于卡纳克的阿蒙神庙,建筑巨大而沉重,威严而神秘,完全显现了一种阳刚的崇高之美。阿蒙神庙最著名的是大殿,其面积达五千平米,密密层层排列着十六行,一百三十四根高大粗壮的石柱。它们的底径比柱间净距还要大。这种处理,显然是追求压抑,超感性的艺术效果。这些庞然大物,以宛若天然生成的体量,物质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
结语:
总的来说,中国建筑在气质上更重精神,重意境,西方建筑重物质,重外观,具有绘画的特点,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的空间感受,不很注意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在造型方面,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平面与三度的形体,使建筑具有雕刻化的特征。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前者是群体的统一,内在而含蓄;后者是单体的突出,外在而暴露。无论中国古典建筑还是西方古典建筑,其目的总不外乎是取得一种人为地环境供人们活动,它们是人类世界为满足其不同需要历史的产物,是历史与人类智慧的见证者。(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参考文献:
[1] 刘郭桢等《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9
[2] 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做营造技术》科学出版社,1991.8
[3] 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 钱正坤《世界艺术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关键词]审美 中西建筑 空间 装饰
中图分类号:TQ174文献标识码: A
1、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在古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把和谐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和审美追求。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和精髓。古代中西虽都以和谐为审美理想,但两者的区别在于,西方和谐思想并没有把和谐作为价值观的最高准则,侧重的是审美对象的物理属性,在形式的背后追求的是“人神之和”。西方人以求真的科学态度,“以数为万物内在的质”,并用数的和谐来比附完美的神或上帝的形象。因建筑是神的寓所,只有美的建筑,才能与完美的神相通,因而体现在建筑艺术中的比例、尺度、均衡、秩序等形式的和谐也就附着了神或上帝的灵光,成为人神以和的物化表征(如图1);中国人
图1 帕提侬陶立克柱
从现世的立场出发,则“以数为万物外在的象”,并衍生出天地和谐、美善调和的审美原则,进而用之于建筑艺术,因建筑是人的家园,数的和谐作为社会人政的辅助,也就比附了人世的和谐(如图2)。所以,中西古代的和谐观,一是偏于科学的、物理的,重在求真;一是偏于人文的、心理的,重
图2 北京故宫俯瞰图
于求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中西古代建筑艺术的和谐美,也同样沾灌着这两方面不同的审美内涵。
2.、中西建筑的时空意识
建筑是划分空间的艺术,所以要谈中西建筑美的比较就要从中西对时空观念的不同理解对建筑的影响。中西对时空观念的不同理解,使得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艺术在构成要素、组合方式与表达手法都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西方古代建筑以单体建筑为主,类似于雕刻艺术(如图3),重视建筑物的外观造型和动感,其内部空间是相对静态的,因而在空间观念上表现出竖向、垂直、向
图3凡尔赛宫园林内雕塑
上的特征,有着浓厚的宗教狂热和神秘色彩,追求的是单体建筑的造型美。而中国传统建筑则以群体为主(如图1),类似于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建筑群空间的营构,其空间是在时间的节奏中流动的,是一种“可望”、“可行”、“可游”的空间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空间观念是横向的、平衡的,给人的审美感受则是舒缓的、直观的、世俗的,表现的是建筑空间的流动美。
3.中西传统建筑的审美尺度
欣赏中西传统建筑,无论是从建筑物的外观结构造型,还是从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都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比如,明清故宫以匍匐于大地的庞大建筑群体,象征着君权的绝对权威,给人的一种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美;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如图4)则以尖耸云端的单体造型,比附着神权对人的心灵统摄,给人一种心灵激荡、飞升超拔的美。中西传统建筑在不同社会文化功能的影响和制约下,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尺度,即中国建筑的人的尺度和西
图4哥特式教堂
方建筑的神的尺度。
4、中西建筑的物质载体
中西古代建筑都起源于木构,这已为大量的人类考古发现所证明。但是,中国建筑始终对土木情有独钟,沿用了原始的木构结构(如图5),并保持了长期的一贯性和连续性,用土木谱写了一曲优美的乐章。西方古代建筑则在人类文明的早
图5 中国木结构示意图图6吉萨高地上的金字塔
期就走上了石材发展的道路(如图6)。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材的梁架结构体系,使得中国建筑把木材运用得得心应手,把木材的装饰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西方古代以石为材的建筑结构也决定了对石材装饰的偏爱,从五种古典柱式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石雕以及巴洛克建筑装饰,都说明西方建筑装饰对石材的垂青。
5、中西建筑的装饰意匠
建筑装饰是追求美观的重要表现,具有独特的时代风貌和民族文化特色,既与构成建筑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有关,也与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相联,所有这些,都使得中西古代建筑在装饰色彩、装饰图案和装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5.1装饰色彩的中西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装饰一般比较平和,体现出清醒的理性精神(如图7),主要图7云南佛寺大殿内景
使用了黄色,而西方古代建筑的色彩装饰则显得比较热烈(如图8),映射出迷狂的宗教主题。 图8 西方镶嵌画
5.2装饰图案的中西对照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图案有下列特点:丰富的动植物图案装饰(如图9),奇妙的动植物纹样(如图10),独特的文字装饰(如图11)。而西方古代建筑
图9寺庙建筑上的屋顶走兽图10 木门装饰图案图11紫禁城乾清宫内
的装饰图案远没有中国的丰富多彩,她的装饰图案比较具象化,多是直接模 仿自然界中的事物,如反复出现在柱头上忍冬草图案(如图13)就是如此。
图12 希腊罗马柱式比较图13 拜占庭式柱头装饰
5.3装饰手法的中西不同
中西古代建筑的装饰手法,因建筑材料的不同,也体现出鲜明的差异性,西方古代建筑多以雕饰(石雕)为主(如图1),帕提侬神庙注重块面和形体,
图14山西大同九龙壁 图15广州陈家祠堂外墙砖雕装饰
立体感较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则相对丰富,以突出图案的线条为主,由此构成平面或浮雕图案(如图14、15),除雕饰(主要是土雕、木雕和石雕)外,还有彩饰。
6、中西现代建筑的发展之路
6.1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
相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稳定与渐进,西方古代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剧烈得多,伴随着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是西方建筑审美观念的变异。在建筑史上,西方建筑思想和设计观念曾发生了两次重大的时代变革,这就是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的转变,再从现代建筑到后现代建筑的转折。
6.2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一脉相承的传统建筑形式。知道前,在中国有了西方古代建筑的式样出现。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建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西建筑文化开始了实质性的融合。80年代作为中国建筑发展的黄金时代,加快了建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结语: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简略比较,可以看出,无论从建筑的物质层面还是文化内涵上,中西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积淀,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实际上,建筑作为一种人居的文化形态,作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空间存在,怎样使人类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和温馨,才是中西建筑文化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沈福伟:《中西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