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观察能力;兴趣;品质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察看。
一、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持久的能对思维起积极作用的感知活动,观察是认识的基础,离开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不可能具备完整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其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观察能力对于数学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图形的识别、数据之间关系的把握,还是基本规律的发现、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认真、仔细的观察。
再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质量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究其原因,各种各样,但学生的观察能力滞后,缺乏观察的习惯和基本的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尝试
1.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
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内在的动机比外驱力更活跃、更持久,更具有主动性,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可采用许多方法:
(1)以美引趣。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的原则,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发掘数学中的美,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
(2)以用促趣。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观察在解答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更能培养学生持久的观察兴趣。
(3)以成导趣。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激动,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对象是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2.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初中学生在心理上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掌握知识经验的水平上缺乏观察的能力和数学教学的特点,因此,只有注重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才能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把握合理的顺序,养成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发现不合理的观察方法,应通过示范分析及时指出,加以指正。引导学生认识有序观察事物的合理性与重要性。
其次,要引导学生懂得观察的渐进性,养成反复观察、仔细观察的习惯。要真正提示内在规律,需要从不同的数学角度出发,进行广泛的观察:既要观察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点,还要观察内在的、隐蔽的特征;既要观察已知的材料,又要观察未知的、隐含的关系。
再次,要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的一般步骤: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在观察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观察后对得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自主观察。
3.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不是消极的注视,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必须十分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1)培养观察的目的性和全面性
初中学生对观察材料缺乏全部感知的能力,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观察对象叙述的语言要准确,提出观察任务时目标要明确,分析时要紧紧围绕确定的观察目的。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在较为复杂结构的图形中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
(2)培养观察的精确性和深刻性
观察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还要精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对不同事物既能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又能辨别它们的细微差别。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
论文摘要: 语言的交际能力指的是以某种语言为工具,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的能力,即通过听和读来输入信息,通过说和写来输出信息。教师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充分理解,才能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本文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角度探讨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一、引言
近几年来,大学英语四级题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听力测试比重加大,试题的出题方向以语境为主,加大阅读量,强调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写作部分增加强度,要求较以前也有所提高。这一变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英语作为外语在中国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我国进入wto(世贸组织)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外语交际能力,这样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所需。
因此,大学英语四级对英语的考查目标较以前有所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英语素质教育也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倡的。大学英语过级考试实际上是对学生英语素质教育的总体检测。这两者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有的英语教师将考试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进行英语素质教育就保证不了考试成绩。有些教师还进行着传统的应试教学,虽然学生考试成绩还可以,但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归根到底,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没有理解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而语言的交际能力是最主要的体现之一。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素质教育的方向。
二、何为语言的交际能力
语言的交际能力指的是以某种语言为工具,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的能力,即通过听和读来输入信息,通过说和写来输出信息。教师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充分理解,才能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首先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的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s competence)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他认为交际能力要考虑四个方面:
(1)合乎语法,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
(2)适合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可行。
(3)得体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得体。
(4)实际操作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际出现了。
这就是说,交际能力包括对语法的合法性、心理上的可行性、社会文化的得体性和实践中的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从广义上来说,交际能力是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了人的整体素质。交际能力包括许多因素:
(1)语言知识──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2)认知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有关世界知识的掌握等;
(3)文化知识──文化观念和习俗知识;
(4)文体知识──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选用不同风格的词语和语篇等进行交际的能力;
(5)其他知识──包括非语言知识(体势语、面部表情等);
(6)情感因素──对他人及事物的社会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及性格和习惯等。
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为什么说英语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来达到,原因就在于此。交际能力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涉及范围广。各种因素处于不同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的另一特征是相对性,即交际能力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达意”也许是交际能力的最低要求,不存在交际能力的最高限度。
三、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
在对交际能力这个定义的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不论是从语言学角度还是以广义角度,我们可以发现,语言的交际能力正是大学英语过级考试要考查的中心内容。
从近几年的四级试卷分析来看,增加听力测试比重是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有力证明。听力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要背景,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和情感因素。尤其是对话语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话语是指相互作用的话语(interactive discourse)。对于一个口头话语(spoken discourse),学生是否能正确听到信息,理解信息,乃至最后反馈信息(选出答案),关键在于学生对这个口头话语(spoken discourse)是否具备完整的合理的语法知识结构,对该语言是否可行,以及在社会交往中是否得体给以判断,是否在实践中多次运用。
另外,四级词汇选择填空试题的考点是对语境的理解或语境下的语法判断及词汇的固定搭配。换句话说,选词填空实际上已变成测试学生表达能力的准确性。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考查语言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抓住主要信息(getting meaning through the context),理解语篇尤为重要。近来四级考试题加大了对阅读的考查,分为浏览(skim)和研读(scan)两部分。文章内容新且篇幅长,所设选项要求学生具备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和高度、准确的概括能力,以及较快的阅读速度。这无疑给所有考生造成了很大困难。学生读不完文章,理解、判断、推理不准确就会造成大幅度丢分。在写作上,从语言的数量到语言的准确、地道,以及从文章的谋篇到遣词造句,对学生语言输出的要求较以前有所提高。
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及写作加重分值,其原因就是要考查学生的交际能力。正如上面提到的,交际能力体现在理解和表达上,所以测试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考查。语言表达和理解是一张纸的两面,不可分割。而且语言理解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比表达能力更重要,因为:
(1)根据心理语言学习得研究,语言理解能力的获得优先于表达能力;
(2)语言理解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
(3)语言理解能力是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实,四级试卷的每个题型都是对交际能力的一个检测。学生完成试卷就是完成一个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不仅包括表达即发出信息,还包括理解部分即接受信息。
从对整个四级试卷的分析来看,测试的重点放在了对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上。对于一个书面语篇(written text)的正确分析和理解,这一过程常常不被认为是语言交际能力掌握的过程。人们在讨论交际能力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口头表达方面,这便导致交际能力培养存在两个缺陷:
(1)忽视对书面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2)忽视对理解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作为语言交际两大方式之一,书面语交际能力应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这不仅因为过级考试要考查这一能力,而且现代化社会生活对书面语交际能力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另外,书面语交际在本质和方式上与口语交际还有着重要的差别,所以它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关注。
综上分析可知,大学英语过级考试就是要考查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如何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教师先要了解英语交际能力的特殊性,认清其特殊性才能把握语言教学的方法,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依赖于语言知识和各种非语言知识的逐步积累。因此英语教师应在强调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其他有关的知识,包括语境知识、世界知识,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仅凭所谓的交际教学法恐怕不能真正提高交际能力。任何外语教学都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一定的地位。
(2)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3)文化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贯彻以上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时,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机械地使用单一的外语教学方法。
五、结语
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有共性也有其特殊的一面。提高英语考试成绩,核心问题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言教学核心的交际能力不仅仅指简单的口语会话。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交际能力所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及对交际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决定了提高交际能力的难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非纯英语教学的问题,它涉及母语教学,以及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能力。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年龄、动机、认识水平、学习环境等都应考虑在内。教师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根本抓起,而且不光是外语交际能力,母语交际能力也应倍受关注。教师应培养学生善于交际的意识,同时其他学科也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方位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pride jb,homles j.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 worth:penguin,1972.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改革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社会在进步,竞争也在日益加强,作为给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怎样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不断更新,保证向社会输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这才是高校教学改革中具有导向性的问题。而高等学校的实验室能否为学生提供建立创新意识的平台,能否创建一个学生的创新想法得以实现的实验环境是关键之所在。①武汉科技大学给水排水工程实验中心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分析给水排水实验教学的问题,做了大量的实验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给水排水工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的学习重理论轻实验
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教学在整个专业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以来,高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绝大部分都表现在口头上,教学主管部门、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重理论、轻实验的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体现在许多高校的实验教学还依附在理论教学之中,既没有被独立设置一门课程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教学体系和学分。②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仅仅是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更没有上升到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高度来。
1.2 专业课的实验设置较少且相对独立
由于专业课的课时有限,实验课时较少,故实验课开设的实验项目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对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来说,我们以前开设的专业实验教学主要是:水力学实验10学时,水分析化学实验8学时,水处理微生物实验6学时及水处理实验16学时(其中给水8学时,排水8学时),实验学时数远远不能满足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且实验课程相互独立,未经融合,因此学生对专业课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加以验证的基础上,根本没有与专业课之间融会贯通,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1.3 实验项目的安排不合理
给水排水工程四个方面的实验中,水质分析化学实验、水力学实验和水处理微生物实验均为专业基础实验,主要培养的是基本实验技能;水处理实验主要包括给水处理实验和排水处理实验,由于学时有限及实验条件和设备所限制,结合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学时数只能开设认知性和验证性实验,老师只是一味灌输,学生也只是简单模仿,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③综合性和创造性实验很难实施,由此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得到的实验数据仅仅是课堂理论的再现,没有自己的思索和创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
1.4 实验设备缺乏、陈旧
社会在发展,科技也日新月异,而高校实验室普遍由于经费问题,实验设备一般都过于陈旧且新型设备严重不足,大多数还是采用的传统的分析方法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实验室里价格昂贵的设备一般数量较少甚至只有一台,有时根本满足不了本科生的教学需要,只能分批分组的进行实验或者进行演示性实验,既费时又费力,不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改革教学体系,培养创新能力
2.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高校实验教学内容必须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新水平,并保持其新颖性和先进性,为了改变目前实验课中过多的老师讲解现象,我们本着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特点,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加紧理论联系实际,随时更新我们的实验教案;在专业基础实验中,我们注重学生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的培训,同时也配合先进的、户外便携式的仪器使用,让学生更好的与实际接轨。在新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不断增开综合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譬如在水处理实验中专门增开了两周的综合实验设计课,即老师给定一个题目,从最初的实验原理、方案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结果论证及实验报告的输出均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老师不再是一味地手把手教学生实验,而是在旁加以指点,强调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在不断推敲,不断论证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综合设计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针对本专业的情况,我们在大四上学期专门开设了一门实验课即《水处理实验新技术》,课堂讲解与实验相结合,先是利用少课时讲解本专业近几年的实验改革及设备更新情况,再就是给学生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到最后的数据处理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让学生明白做科研论文所需具备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量的实验学时进行实验,基本都是综合设计性实验,一个实验内容基本上都包括了水质分析,微生物的驯化及污水处理几门专业课的知识,使各专业课之间有了一个很好的衔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次改革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受到了相关老师和学生的好评。
2.2 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构建网络教育平台
当今社会是个网络信息化社会,实验室也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把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等通过PPT或者是录像、动漫等方式做成课件,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供学生查阅和使用,创建网上预约、网上课堂、网上答疑等方面的实时互动,适时掌握学生动态,进一步提升网络使用效率和教学效果。
2.3 更新实验教学设备,创造良好实验环境
针对实验室实验设备过于陈旧的情况,让学生与本专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接轨,学校近几年大力支持了本专业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也很大,本专业的实验设备不断更新,并于2004年12月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一起申请得到“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基础实验室”基金200万元,于2006年5月被确定为“武汉科技大学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在五年之内学校相应配套该中心建设资金100余万元。中心现拥有建筑面积2180平方米,实验设备资产达450余万元。该中心的成立后,中心承担武汉科技大学的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硕士)、市政工程(硕士)等专业的相关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及其他实践性教学任务。另外每年也接待本校理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南分校相关专业学生来中心做实验,年接待学生近1500余人次,年实验教学工作量达4万余人时数。打破原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验室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室之间的界限,优化实验设备的配置,极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室重复建设的投入。
2.4 实施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着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本专业的所有实验室均为开放型实验室,实验室全天免费为学生开放。开放实验室主要倡导的是学生的主导地位,强化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实验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除设置一定的必修实验外,还有个性化选修实验,其难度一般都超出了教学大纲规定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其次,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实验时间,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均由学生自主决定;还有,学生在实验时提倡学生相互交流,教师随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对于善于钻研的学生,还可以让学生跟着本校研究生及有科研课题的老师一起进行科研,尽可能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其创造才能。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试验,我们已经有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获奖和多篇科研。2007年获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和湖北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2007-2008年连续两年获西蒙-国际铜业协会杯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综合布线竞赛三等奖两项;2006年分别获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第二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FLASH动画设计中荣获三等奖、首届航天杯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校三等奖各一项;学生在各类杂志上20篇以上。
3 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实验教学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近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得到了不少用人单位的好评,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改革,面对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改革步伐还应更加坚定,坚持改革与创新同步,实验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输送更高层次的人才。
注释
① 孟雪征,曹相生等.实验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J].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7.9(6):295-297.
关键词:赞美语大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社会角色举例对比
现今的社会,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都需要正确并恰当地运用言语交际能力。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培养和加强自己自身的综合能力的,而言语交际能力是综合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因为言语交际能力是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一种应用性极强的能力。赞美语,作为常用语中的一个类别,是我们言语交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我们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熟练运用的常用语。赞美语的运用,既是言语交际的一个点,也能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的高低。深入研究使用赞美语对言语交际的能力的体现和推动,能够更好地让大学生了解赞美语,合理合情地使用赞美语,从而达到提高言语交际能力这种后天形成的能力的作用。以下会从大学生与不同社会角色的生活交流的多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使其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现实性。
大学生生活各个方面都会牵涉到赞美语,也会因为与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社交活动而使用不同的赞美语。以下将按对话人社会身份的不同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列举出来进行对比,从而看出赞美语是否使用恰当或是否使用赞美语的不同效果。
在进行举例对比之前,先明白赞美的准确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赞美是“称赞;颂扬”之意。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当然,赞美也是需要技巧的。其一,赞美的话语不能偏离事实。其二,赞美必须是由衷的言语。其三,赞美时要让被赞美者感到你有分享其光荣的心情。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从父母到老师再到同学最后到招聘单位的面试官都牵涉到赞美语的运用。
首先,父母对孩子们对他们的赞美是非常渴望的,但这也却是常常被忽视的。试想,假如一个家庭中,年幼的孩子对父母是敬佩的,常常夸奖父母;等到孩子长大,对父母的夸奖又演变成:“爸,这事儿还得你来指导我”,“妈,我怎么觉得你越来越年轻了呢”。这不失为一种联络亲子感情的颇佳方法。身边的一个同学,因在外求学,与父母相处时间很短,但却十分亲密,问其原因,她回答说,“陪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多多赞美他们,对他们身体和心情都有好处”。相反的,如果一个孩子和他的父母之间的赞美是单向的或者是缺乏的,那么这个家庭的亲子关系肯定不如上一个家庭那么融洽。使用赞美语在家庭交流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其次,对于老师的赞美。更重要的是赞美要出自真心,要基于事实、发自内心。老师的辛劳工作,学生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并情感真实的言之于口时,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使得师生关系更加亲密、温暖。我们的生活中都会有这三种人,一种是对老师的付出和辛劳漠然,表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种对老师的辛苦表示关心,以恰当的方式和老师交流,以真诚的感情对老师表示敬佩;一种是对老师溜须拍马,无所不用其极。这三种不同的表现便体现出大学生在和老师交流过程中交际能力的情况,是对其赞美方式的考验。任何老师都更会对第二种学生产生好感,更愿意和其交流。
然后,是对同学的赞美。在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真诚适当的赞美相当有必要。我有一位同学,和另一位同学产生了矛盾,可是一天一句话却轻易打破了僵局,我的这位同学对那位同学说,“你穿这件衣服是咱俩一起逛街的时候买的吧,现在看来咱们眼光还是那么棒!”既不显得讨好,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消除了朋友间的龃龉。另一个相反的例子,认为谁都不如自己,不屑于赞美别人,这样,只能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僵化。所以说,同学和同学之间的相互赞美在拉近关系之外,更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最后,在大学四年后,我们很多人都将要投身于职场。面对职场,第一步便是面对众多招聘方的面试官和人力资源师。我认为,这时候赞美语的使用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是对招聘单位的赞美,另一个则是对自身的赞美(或肯定)。一个人拥有较高的言语交际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懂得适度把握社交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一个是一味地赞扬自己的优点;一个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非常谦虚的认为自己仍然有有待于提高的地方,并且相信用人单位的实力,相信招聘方所提供的职位适合自己,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个是将招聘方吹的天花乱坠。我想,任何一个面试官都会愿意给第二种应聘者机会。这种将对他人的赞美和自身的赞美恰当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是好的赞美语的使用,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过程的成功实现。
以上是按四种不同对话人社会角色分类,可以看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赞美语的使用是否成功对大学生影响的不仅仅是人际关系的好坏,还影响到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否有顺利的开端,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社交和言语沟通能力的体现。英国著名学者利奇等人提出的礼貌准则是言语交际应该遵守的规范。而礼貌准则中包括的非常重要的一条次准则就是“赞誉”:“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同样,社交言语中的利他技巧也要求在交际过程中,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然后加以赞美和关心。
学会欣赏他人,学会赞美,了解赞美语的重要性,学会恰当、真诚地使用赞美语,能够更好地和他人沟通,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是一种可贵的社会能力。我们也要不断提升使用赞美语的技巧,从而更好地发展言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军云.这样说话最讨人喜欢[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1 大专院校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出来,更加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就大专院校来说,需要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他们各方面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不会灵活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因为它集图片、文字、声音等于一体,可以刺激学生感官,让他们对新课题内容留有初步印象,从而积极融入新课题学习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一些音乐教师并不知道如何操作多媒体设备,无法充分显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其次,教师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过分注重科研,没有及时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最后,就教师教学来说,教学各方面能力并不是相互独立,但青年音乐教师大都不具备较高的音乐教学能力,需要从多角度进一步提高。
2 提升大专院校音乐教师教学能力途径
2.1 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设置音乐课程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音乐教法课的授课力度,增加音乐教学法内容,使其和基础教育改革、学生个体发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必须优化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要让音乐教师充分意识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多角度、多层次培养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传授音乐知识的能力,要成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声乐教学为例,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会灵活应用演唱方法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在演唱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准确指导学生。例如,音色、吐字,引导学生准确呈现音乐作品。教师还要具备较高的弹唱钢琴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边弹边唱,可以借助演唱、视唱等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即兴编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诠释音乐作品。因此,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为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要多为音乐教师提供一些交流学习的机会,多借鉴其他教师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博采众长,为自己所用,在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融合、创新,挖掘自身多方面的潜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音乐教学难度更大,音乐教师必须培养自己善于发现、分析乃至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相关的音乐概念,准确理解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内容,促使师生共同成长。
2.2 提高音乐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章节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瑶族长鼓舞”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详细介绍其创作背景。作者想要透过音乐作品表达怎样的情感,再逐句分析谱子,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很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学会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在“瑶族长鼓舞”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巧妙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欣赏管弦乐曲――《瑶族长鼓舞》的旋律,让学生观看音乐作品所呈现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初步感知乐曲,使其迅速融入新课题学习中。这样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该乐曲的主题旋律、瑶族音乐所具有的独特旋律和特点,更好地学习钢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比较管弦乐、钢琴各自的音色特点。对比分析音乐情绪,让他们借助对比、试奏等方式更好地学习乐曲弹奏,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实践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确保教学各环节的顺利开展。
2.3 优化创新教师考核机制,提高教师音乐教学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大专院校来说,科研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出来,很多学校更加注重考核教师的科研能力,考核成绩和职称等紧密相连。随之,很多青年音乐教师过分重视音乐科研,忽视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注重提高自身的音乐技能。针对这种情况,大专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优化调整教学考核计划,充分显现教学的重要性,适当增加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方面的考核比重。促使音乐教师充分意识到科研、教学二者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能够合理安排科研、教学时间,促使这两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换句话说,音乐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能够有机融合教学理论、实践,通过不同途径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因此,学校要从不同角度入手综合考核教师,准确检验教师已有的教学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以确保教学各环节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