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的观点

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的观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的观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的观点

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的观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问题 素质教育 干预手段

一、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重视通过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最为重要。因为未来是一个复杂多元、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会面临各方面的挑战,挑战终究要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如逆境失败和挫折等,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

然而,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诸如懒惰、消极、退缩、孤独、依赖、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心理。这些心理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不适、过度焦虑、学习不专心、怕吃苦、遇到困难缺乏勇气,在群体生活中极为自私,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现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加速推进素质教育,把开发人的潜能、提高青少年的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只有从教育内部着手,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青少年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

青少年的心理障碍表现纷繁复杂,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后天的、主观的、客观的,一般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与其心理发展关系甚大。家庭的政治态度、经济地位、文化教养、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等,都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纠纷、父母离异使子女心灵受到创伤,造成孤独、抑郁和焦虑。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观点、态度、方法上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甚至走上犯罪。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或苛刻,都可能使孩子形成骄横幼稚和压抑封闭的心理。

2.学习方面。中学教育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谈举止,对学生心灵来说无疑是阳光雨露。良好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优美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相反,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素养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讲课乏味、讽刺挖苦、侮辱人格、体罚,等等,必然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压力,使之产生逆反变态心理,加剧学生恐学、厌学、不学的不良心理。

3.自身心理。处于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面临生理心理矛盾冲突的发展,进入“躁动期”、“心理断乳期”、“自我觉醒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是正常的。这个时期,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和沟通,则很可能使他们产生过度抑制、兴奋或盲目冲动的心理障碍。

4.社会生活。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经历、遭遇、突发事件也会导致心理障碍。总之,影响青少年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怕,因为他们心地单纯,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只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促进其逐步完善,健康发展。

三、解决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

针对青少年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教师要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策略,排除心理障碍,塑造健康心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使青少年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1.热爱学生。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其实就是爱的效应。罗森塔尔效的心理学实验表明:积极的暗示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帮助个人形成积极的认知和行为。如果教师以期待和情感教育学生,就会使学生自尊、自爱、自信,从而激发学生幸福、欢乐和奋发向上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2.创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保证孩子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家庭环境是指孩子家庭的结构、气氛、经济背景等,它影响孩子在社会人际关系中解释人际互动的思维模式及自身的角色定位。消极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用一种灰色心理应对社会关系中的人际冲突,而不是积极应对,这就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积极保持与学校联系。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建立起互动平台,如家长会、报告会、座谈等,以此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在日常教育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孩子心理最为持久的影响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给孩子心理带来难以抹平的伤害。鉴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家长学校应当做好工作,尽可能地使孩子远离不良环境。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抵御丑恶现象侵袭的能力。

3.建立起系统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构建三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即学校、社会、家庭三级心理健康互动体系。在学校层面,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辟心理咨询热线,社区与学校配合定期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提高社会、家庭对青少年健康问题的关注及处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业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以此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总之,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的观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逆反心理 青春期 分析 教育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大约在十一二岁至十五六岁,经历这个时期的发展,青少年个体的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日趋成熟。这个期间,青少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因而就出现了“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它的具体表现就是:独立自主的要求是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主要表现形式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

一、逆反心理的定义

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头脑简单的产物。表现形式常为强烈的好奇心和企图标新立异,言行与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如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是经过比较、分析,做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二、逆反心理成因分析

影响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

1.青春期生理特点带来的影响

大脑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由于身体加速成长,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载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使产生了“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

2.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心理开放性带来的影响。逆反心理是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像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习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圈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与同伴在一起。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喜欢自作主张,强烈希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人格出现。

心理半成熟现状带来的影响。青少年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飞跃,但又是不平衡、矛盾的,他们处在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他们的思维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较大,会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固执和极端化。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还希望社会承认他们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社会认同。因此,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也促成逆反心理的产生。

3.社会支持系统造成的影响

(1)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环境具有特殊意义。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且是潜移默化的,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心理和物质的关注过多,尤其是对孩子的要求过多,超过了他们所能耐受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同时也抑制了他们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不给孩子自主的空间。青春期少年进入初中后,以父母为榜样的态度不再继续,代之为看到父母的缺点,从而反抗情绪增加了。

(2)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小学儿童心目中,教师还有着权威的地位,但到了初中阶段,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老师,他们开始对老师品头论足。其次,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公正处理,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比如,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对于“差生”则疾言厉色,教师本身对待不同学生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对于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学生,更易产生逆反心理。“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3)同伴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班集体对孩子逆反心理也会有影响,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在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学生在班级中活动与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就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个性的对立与冲突就不可避免。有些学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中取得一定的地位,但又没有可交流的对象,这时他们会试图使用各种方法、手段吸引同龄人的注意,甚至不惜用反常态的行为来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

三、逆反心理的应对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心理,不利于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合理转化。

1.正确教育者的观点,充分尊重被教育者

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是长辈,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而不会是故意找茬。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厉耳利于行。”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分清是非,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排斥。

我们也应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键康的表现,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奇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而不是依赖别人。思维的独立性与思维的批判性密切联系着。思维的批判性指思考问题时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能严格而客观地评价、检查思维的结果,冷静地分析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行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转化为后者,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 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正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

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我们还应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尽可能多地鼓励、表扬而尽可能少地批评、指责。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教师还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难看”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

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

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的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针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使班级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发生一定的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交往,从而对活动感兴趣、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

4.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带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失为好办法。

认识到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后,我们一定要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做到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成长相匹配,出现问题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控制孩子的不良心理。经过合理地调适与疏导,孩子青春期逆反心理是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与转化的,这对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程利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342.

[2]檀明山.学会平衡学会调适.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210.

[3]郭念锋.发展心理学.民族出版社,2005.230.

[4]费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的观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青少年;过度攀比;成因;伦理分析;策略

一、问题提出

青少年群体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有一些人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并且由于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攀比心理。从衣着、学习、家庭到昂贵的电子产品来看,处处都体现出青少年的攀比行为。许多青少年对艳丽的着装和别人追随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为了得到他人的关注而不断效仿、攀比,以获得优越感。过度的攀比则是一种偏差行为,尤其是过度物质攀比。过度的物质攀比不仅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会使自己丧失纯真的友谊,严重阻碍着青少年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分析青少年过度物质攀比行为产生的原因,从伦理学角度探究其本质以及早期社会工作应该如何干预等问题。对过度物质攀比的青少年加以积极及时的引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问题聚焦

1.概念界定

攀比是指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从文化、心理和行为的视角,对攀比现象的理解不限于负面。

2.类型

①攀比可以分为盲目攀比和理性攀比。理性攀比指的是正向积极的比较,而盲目攀比则与之相反,②物质攀比和精神攀比。物质攀比的对象是各种物质的比较;而精神攀比往往是偏向于积极的品质、精神状态。文章所要研究的是青少年群体中的盲目物质攀比问题。

3.产生原因

(1)虚荣心作祟。盲目攀比是人们的虚荣心在行为上的表现之一。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自我表现欲太强,有强烈的嫉妒心等,这都是虚荣心的表现。青少年过度攀比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荣的性格缺陷,是他们为了取得荣誉、引起普遍的注意以及证明自己优于或平等于别人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这和青少年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渴望自己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能有很好的表现,受到别人的羡慕和尊重。

(2)同伴群体的无形压力。在学龄期,同伴群体对儿童建立自我观念、发展自我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期的儿童进入青春期,由于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范围不广泛,大多局限于与同伴群体的交往中,所以,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个体在外貌、家庭背景、智力、性格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体往往比较受欢迎,这就给那些自身条件不突出的青少年带来无形的压力,常常导致青少年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以证明自己与其他人同样秀,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嫉妒心理。

(3)自我认知不足。盲目攀比往往是青少年对自己认知不足的表现,他们只看到别人身上拥有而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或特质,却忽略了自身具有的闪光点。

(4)社会环境影响。现代社会,攀比风气愈演愈烈。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难免会近墨者黑。市场经济作用下的中国,有些人更加注重功利,青少年未能在经济大潮中把握住自己时,就会沾染成人世界的不良习气,失去价值观的正确指导,变得喜欢盲目攀比。而且,学校的应试教育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必不可缺的素质教育。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5)家庭教育不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很多父母自身爱与他人攀比,比吃,比穿,比孩子,这些无疑会给子女带来不良示范。还有很多父母过度溺爱孩子,会满足孩子的全部要求,纵容孩子,因此,有了父母物质上的过度资助,青少年才有了攀比的条件。

三、社会工作的策略

(1)父母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家长教育成长小组活动,召集那些出现盲目攀比问题的青少年父母成立学习小组,一起来解决孩子盲目攀比的问题。通过小组活动,父母可以改变以往的惯性教育模式,加强青少年心理方面知识的学习。社会工作者应让父母知道,家庭不应该过分溺爱孩子。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这并不是爱,而是不负责任的纵容。应该给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关心和理解,积极赞美,而不是总是拿他和别人比较。另外,对于自身具有盲目攀比行为的家长,社会工作者应该引导他们,避免再次将盲目攀比的行为和心理传递给孩子。

(2)学校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扮演一个倡导者的角色,代表学生与学校谈判,要求学校开设心理方面的教育课程。另外,对教师进行心理培训,使教师在教授学生课业的同时,仔细观察学生,提早发现学生的盲目攀比行为,并加以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3)青少年群体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方法来干预青少年的盲目攀比行为。社会工作者可以将有问题的青少年安排在同一个小组中。在小组中,充分讨论攀比的原因,宣泄消极情绪,酝酿积极情绪。并制定一系列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悦纳自己、欣赏他人,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的主题活动,让青少年在小组活动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欣赏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地否定自己。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通过观察找到盲目攀比情况严重的青少年个体,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对青少年盲目攀比的行为进行干预。可以运用系统脱敏法、理性情绪治疗中的ABC理论等。所达到的目标和小组工作的目标即是改变青少年的这一偏差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4)社会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联合政府机构开展不盲目攀比的宣传活动,告知人们盲目攀比的危害以及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等,以削减社会中的攀比风气。

四、伦理反思

应用伦理原则反思青少年过度攀比问题。

1.应用最大善原则

根据功利主义哲学的观点,最大善原则要求我们寻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善。而青少年群体中的过度攀比行为无法给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善,它不仅不利于青少年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会给其家庭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因此,过度攀比是不道德的。

2.应用平等尊重和黄金律

每个人都是有内在价值的个体。因此,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应被有尊严地对待,而不是被当成达到某一目的的工具。每个青少年都是平等的,虽然在外貌、性格、家庭、学习等方面存在外在差异,但都应该得到平等、有尊严的对待。那些盲目攀比的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身的不满,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就体现了其价值观,有违伦理学中平等尊重的原则。青少年的友谊相对比较纯洁,不含太多功利因素。而过度攀比会影响友谊的发展,不能平等地看待同伴,而是将对方当作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这不符合平等尊重和黄金律。

3.应用关系原则

应用关系原则把行为对相关人的关系的影响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依据,认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为了使生活增加价值和意义。过度攀比会使他人对青少年产生不信任感,会疏远其关系,造成在某些无谓的方面产生恶性竞争,恶性竞争的双方之间的关系是虚假的而不是真正的友谊。运用这一原则可以判断出过度攀比行为对过度攀比的青少年和其攀比对象的关系建立具有破坏性,因此是不道德的。

4.应用共同体原则

共同体原则把行为对行为所涉及的共同体的影响作为评价标准,认为那些有碍共同体认同感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学校是一种道德共同体。一所学校是围绕一定核心理念建立起来的机构,青少年所在的初中、高中学校,都是以追求真理和知识,追求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办学宗旨的。而青少年过度攀比的行为扰乱了共同体的秩序。因为过度攀比的青少年会花费很多时间观察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这种明争暗斗中,忽略了其他方面,如集体的团结、成绩等。无法按照集体追求和共同学习生活的价值形成友谊,不利于共同体的发展。所以按照这一原则,过度攀比是不道德的。

5.用品格发展原则

按照品格发展原则,我们的行为结果是使自己成为某种类型的人。这一原则认为,以不道德的方式行事最终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伤害自己,根据行为所给自己带来的利弊来评判行为。过度攀比的青少年,由于过度攀比,会使自己变成一个只关注外在而不关注内在的、爱慕虚荣、不合群的人。这些都会伤害到自己,不利于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过度攀比的青少年只在乎结果,忽视了道德对自己的影响,在道德上迷失了自己。过度攀比的行为和过度攀比的心理,不利于品格的发展,在某些时候,会使青少年做出愚昧无知甚至违反法律的事。

五、总结

改变青少年盲目攀比心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长要多关心青少年,仔细观察青少年,及时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支持和疏导;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不是以分论分,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社会应该避免将不良风气传染给青少年。我们可以转移青少年攀比的兴奋点,将攀比引向良性竞争。成绩是一个合理的攀比点,因为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告诉他们成绩上的胜利是有利于他们成长的胜利。

总之,我们要及时指导青少年改变攀比心理,使其不会本末倒置,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孩子爱攀比怎么办?[J].少年儿童研究,2003(9).

[2]魏惠忠.坚持独立思考 克服攀比心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

[3]沈贵鹏.青少年攀比:亦忧亦喜的成长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7(1).

[4]屈智勇,邹 泓.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轨迹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

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的观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班级管理 角色

一、课改呼唤着班主任不断反思,更新教育理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的管理之中。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班主任必须学会反思。所谓反思就是指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的自省、内省能力,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我们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

二、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做好自身角色的定位

1.总设计师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是提倡自主化的班级管理。所谓“自主化”是指在规范、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凭人为的外力作用,主动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因此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的立足点从直接管理转移到设计管理上来。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活动中的灵魂,班主任每接过一个新班级,总要根据该班的实际情况设计和规划班级管理工作的蓝图,以期班级工作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

2.科任老师角色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同时也是该班某个学科的科任老师。作为学科知识的传播者,班主任若能发挥自身在该学科专业知识上的特长,无疑会增强学生对自身的敬佩感和信服感,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班主任首先应具备该学科比较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技能,使该学科的教学活动能做到驾驭自如、生动幽默,以便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为了搞好学科教学,新时期的班主任更要加强学习,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做到“一专多能”、博学多才,努力使自身成为“学者型”的管理者。

3.心理医生角色

班主任应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细心观察,辩证分析,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给予疏导,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当然,班主任“心理医生”角色功能的有效发挥还需要班主任在平常多阅读有关青少年心理的丛书,以理论指导实践,做一位关心和了解学生的有心人。这样的班主任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学生也就乐于参与管理和接受管理,从而增强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和情感性。

4.外交家角色

(1)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班级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和学生的目光平视,将自己置身在班集体之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

(2)班主任是联络其他课任教师的纽带。

由于学科性质不一样,教学要求、授课方式、教学风格便不一致,课堂管理方式也不一样,班主任与各课老师之间便容易产生摩擦,甚至发生冲突。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协调工作。

(3)班主任要协调班级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班级是学校最小的管理单位,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与学校的管理目标一致的,班主任只有深刻理解学校领导的意图,并与学校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4)班主任还是沟通家校的桥梁。

家长与班主任的心情一样,目的一样,都希望孩子好,但处于不同的立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不一致。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去协调和家长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拍。

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角色的转换是多变、多样的,受到人、事、时、地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演活各种角色,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同时,班主任还应树立“与时俱进”、“终生学习”等观念,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敢于破旧立新、开拓进取,使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日新月异,方法不断改进,制度日趋完善,以适应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的观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技校生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122-02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相当于初中阶段。少年期是儿童期向青年过渡的一个时期,他们正处在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阶段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到17、18岁,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两个时期统称为青少年时期。技校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特别需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既是教育的一个目标,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一个必要条件。心理健康的学生必定有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健全的意志,健康的性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他们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工作;在家庭、同学以及师生间能建立互信、互敬、互爱的积极的人际关系;既能客观地评价他人,也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适应环境,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情绪稳定而愉快。

那么目前技工学校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

应该说技工学校在校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心灵纯洁,思想上进,可塑性强,但技校学生的结构较之普高要复杂得多,学生起点参差不齐,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并有生源素质逐年下滑的趋势。技工学校在校生心理问题状况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生观、世界观错误。有相当一部分技校生人生目标不明确,不能正确认识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万事有父母”“我还小,等我长大了,一切都会好的”“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思想普遍存在。

二是自卑心理严重。技校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我校学生中的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且大都是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受到老师们的忽视,同学们的讥笑、家长的埋怨、亲戚朋友们看不起,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后,看到城市学生那种较富裕的生活,他们会联系到自己的情况,由于还不能正确看待家庭之间的差异,便滋生自卑;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难,更增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总会有“自己没考上高中,是不是就被社会淘汰了?”“将来自己还能干什么?只能靠出卖体力为生了”的想法。

三是厌学心理普遍。技校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它严重影响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据笔者近年教学的观察:学生厌学表现形式较多,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消极应付,不求上进,他们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大多数技校生在学习上一直处于迷惘状态,不知该怎么学。

四是集体荣誉淡薄。大部分学生在集体活动或集体劳动中表现不积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参加活动的不只我一个,我没必要出风头”“我不做,还有其他人呢”的思想严重存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相互埋怨,一味强调别人的责任。对集体荣誉漠不关心。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教师的人格、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教师的言行、好恶、处事等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魅力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只有每一位教师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促进学校的德育建设,实施“爱心接力”。因此,我校十分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每学期对全体教师至少举办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出台多项措施鼓励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如分批组织教师参加自考获取《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培训合格证书》,选派教师参加省内外各部门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等。使全校教师明白,由于学生存在“向师性”的心理特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同时,在师生中大力提倡“崇德尚技,自强不息”的校训,“诚信、服务、勤奋、卓越”的校风,“严管、深爱、 铸魂、励教”的教风,大力弘扬“团结、奋务实、拼搏、创新”的技校精神,以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环境,跟心理健康教育相配合。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健全人格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其授课方式也各具特色。在工作实际中,各科教师能够结合学科独特的授课方式,注意辅之以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如政治老师和语文老师经常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要,发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运用大量实例,并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创设各种情景活动,让学生投入到活动情景中亲身体验他人的感情,在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生活的世界,拓宽技校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争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人生。在实习实验课上实习老师不仅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注意锻炼学生的细心和耐心,在物品的准备和整理中训练学生整洁和有条理的好习惯。

同时,我们还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学生的心理成长需要的活动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对学生开展课外心理健康辅导。比如:利用越野跑,培养学生的忍耐力与意志力,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组织篮球、排球比赛、拓展训练,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及相互协作的能力,学会共同生存。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工作和成长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教给他们了解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自己那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进而增强适应社会和自我调适心理的能力,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

三、丰富载体,寓教于乐,把自信、自强教育融入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系列教育活动,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才华,对优异者给予奖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产生“我也行”的自信,消除自卑心理。比如开展“拒陋习,树新风,规范日常行为自律”活动,星期一校园文化活动,“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学雷锋活动月”活动,“歌颂祖国的‘红五月’”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月活动,向汶川灾区学生献爱心捐款,专业技能大赛或各种演讲比赛活动等等。为学生搭建展示特长和才华的平台,把活动计划、步骤和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唱主角,人人有事干。

四、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