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工艺与制药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生物制药专业 实训技能教学
生物制药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社会对生物技术制药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与国外相比,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市场缺口大,高素质人才匮乏,因此国内很多高校为了迎合这一市场需求,增设了生物制药专业。另一方面,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不完善,就业岗位有限,对口的工种设置也不健全,这就更增加了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教育既要有“超前意识”,满足市场需求趋势,培养面向第一线的高素质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工人,又要拓展生物制药技术的“内涵”,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行业内转岗能力。
生物制药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和药学基本原理,具备生化制药、发酵工程制药和基因工程制药理论和技术的专业人才。另外,与本科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其立足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是高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2]。因此,实践教学是高职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内首先成立动物药学系,在2006年增设生物制药专业,并与江苏倍康药业联合建立教育部生物制药实训基地。本文结合我院生物制药实训技能教学情况,以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依据,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开展和提高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实训技能教学。
1.专业实训室的建设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生物制药实验室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拥有较好的场地条件和实验设备,基本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但是仍然存在功能紊乱、分工不明确等问题,特别是由于生物制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已不能够适应市场形势的需求。广义的生物技术涵盖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分离工程等,结合生物制药技术相关行业能力和市场需求,以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为根本目标,我院成立了五大专业实训室,分别是:①基因操作技术实训室,主要功能是满足核酸提取、基因扩增及电泳、基因重组及表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②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实训室,基本功能是满足细胞培养器皿清洗与消毒灭菌、培养基配制、组织细胞原代培养及细胞传代培养、细胞大量培养、细胞模型与药物筛选等技能的训练与考核;③微生物发酵工艺实训室,重点开展菌种保藏与复苏技术、发酵工艺技术等技能的训练与考核;④生物制药下游工艺技术实训室,主要完成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技术实训、膜分离技术实训、萃取与浓缩技术实训、层析技术实训、结晶与干燥技术实训;⑤生物药物质量检测技术实训室,主要负责生物药物的鉴别、生物药物的检查、生物药物的效价(含量)测定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我院建立了以上各专业实训室,添加了先进的设备,并配以足够台套数,充分满足了学生专业实训的要求,并实行严格的规章管理的制度,大型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管理,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完善的实训室硬件建设,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物质基础。
2.实训教学内容的优化
高职教育的实训教学通常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贯穿于各学期各门课程中的实验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如基础化学、生物化学等,以及专业课的综合实验教学,如发酵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药品生物检定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第二种是各重点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主要是将该课程中涉及的重要技能进行有机整合,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和训练;第三种是以毕业生实习的形式开展,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自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以及论文内容的撰写,最后以毕业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
我院结合以往实训教学的经验,贯彻和落实项目教学改革的精神,以提高高职生物制药学生专业实训技能为依据,对实训教学的部分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和尝试,取消原有重点课程的教学实习,代之以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包括三大部分,分三学期完成。第一部分是基本技能训练,在大二上学期进行,主要对基础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动物学等基础课程中的重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以几个项目的形式进行集中实训和考核;第二部分是专业技能训练,在大二下学期开展,主要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药品生物检定、生物制药工艺学等专业课中的重要内容进行重组,同样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训练和考核;第三部分是综合技能训练,在大三上学期完成,主要针对生物制药涉及的综合性大实验,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分离工程等综合性专业课程,进行集中教学、训练和考核。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内容的拟定不是将各门课程的实验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是将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以一个或几个大项目的形式呈现。例如设计一个大项目为重组蛋白的制备,它包括重组基因的克隆、重组载体的构建、重组菌的获得、重组菌的发酵培养、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等一系列连续的过程,这样设计不但囊括生物制药的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的几乎所有重要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对项目过程整体的把握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实训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先在黑板上把实验内容讲一遍,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做实验。这种做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机械模仿、重复操作,获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3]。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在教学方式上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师只重点讲解设计思路,不演示具体的方法和操作步骤,主要任务是负责实验方案的审查和解答学生疑问;在实验过程中给予一些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创新性思路,鼓励学生对现有的实验内容、步骤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验证,为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将教师的科研和学生的实训相结合,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指导教师目前进行的或已经成熟的科研课题作为实训项目[4]。把教师的课题分解成若干小项目,再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头至尾参与整个课题过程,以及课题成果的申报和转化等,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而且通过学生实验的尝试,科研课题可得到一定的初试,为教师课题的后继工作打下基础,达到双赢的目的。
4.实验师资力量的提升
实验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师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为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首先,高职院校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实验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工作、热爱实验教学工作,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工作中。其次,生物制药专业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涉及内容多,知识更新快,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平时多学习、多积累;高职院校也可以安排年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使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书本上教条的内容,而是更加贴近生产实践。再次,由于高职院校重点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毕业后要能到相应工作岗位顶岗,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多聘请一些校外的、企业内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这样不但上课内容生动活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由于上课内容直接来自于生产生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提升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力。最后,高职院校应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量化实验教学的工作考评:实验教师竞聘上岗,奖惩分明,优胜劣汰;鼓励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和撰写教改论文,并与教师的职称晋升挂钩;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成立由分管领导、教研室主任组成的教学指导小组;不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工作,督促教师做好本职工作。
5.实训教学考核方法的制定
实训室硬件设施得以改善,软件力量得以提升后,急需一套合理的实训考核制度对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严格的考核,因此,建立综合性实验考核制度十分必要。
对学生实训的考核,教师应本着以下几点开展:首先,以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指导思想,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加大操作题的比例,考核过程中穿插教师的提问,评估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其次,考核内容中要适当添加相关专业理论的考查,高职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工,学生要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才能正确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真正成为一个技能型人才;最后,充分运用考核的双重性,一方面检查学生对实训技能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对实训的深度理解,另一方面借助考核反馈的信息,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以专业技能训练考核为例,在训练的最后一天进行考核,上午对学生进行逐一考核,考核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题,另一部分为操作题,各占总分的50%,考核内容每位学生不一,由学生随机抽取,当场考核,当场打分;下午为抽考,抽考比例为学生总数的20%,考试内容和方式同上。最后对考核的成绩进行评议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从而在以后的实训教学中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近年来生物制药实训教学的改革,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迅猛,对生物制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以及师资力量的提升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高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欧志敏,王鸿,杨根生.生物制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3:62-64.
[2]秦钢.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核心技能与课程体系设置[J].考试周刊,2007,35:13-14.
关键词:制药;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R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8-000-00
《药物化学》是制药专业一门必修的课程,它既是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该课程内容掌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制药专业核心技能的掌握。我院是从2004年招收首届生化制药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既不能将其作为本科教学的压缩型,也不能作为中专教学的扩充型,高职所培养的人才既不是研究型人才,也不是简单岗位操作工,而是具有大学学历的技能型人才,对技能的掌握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为了满足高职教学的要求,应对《药物化学》教学进行一些探索,现将其总结如下以供交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教学对象的分析
《药物化学》课程通常情况下是在大二年级(下)开设的,这时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渴望能尽早接触药学专业知识,认为大学生活已过去近一半,没有接触到专业知识,还没闻到“药味”,心中没底也很着急。对于个别基础差的同学还会出现恐惧和畏缩情绪,有点不知所措。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制药专业并非自己意愿的选择,专业意识模糊,专业定位不清,面临困境无所适从。药物化学学科自身有其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药物化学》课程又为后续《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制药工艺》等专业课程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前提;同时,药物化学课程也是一门从化学学科过渡到药学学科的桥梁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药物化学》课程内容的掌握对学生今后从事制药专业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本校制药专业的《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设定三个教学目标,即基础知识目标、能力训练目标、情感培养目标。基础知识目标是指能准确地理解典型药物的基本结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熟悉部分典型药物的制备方法,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能力训练目标是指培养学生通过对药物化学结构的剖析,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药物可能出现的化学性质,剖析药物结构与药物制备方法之间的关系的能力。情感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到药学知识看似枯燥无味,深奥难懂,其实中间充满着无穷的趣味,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强化专业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教学内容的简析
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较大的调整,根据药品临床使用的频率高低来安排典型药物的讲述,在典型药物的遴选上做到少而精,避免大量具体药物品种的罗列介绍,克服本科教学内容力求全而广的问题;同时,还另辟三个专门的章节总结药物结构与药物性质,药物结构与药物制备方法,药物结构与药物疗效的关系;考虑新药注册员岗位的需求,增加了新药申报工作中所涉及的基本内容的教学。经过几轮推行试用,我们将自己的教学内容编著成为《药物化学》校本教材,2007年被化学工业出版社遴选为高职高专“十五”规划教材,现已正式出版。
4 教学方法的改进
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传授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循循善诱,传授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尝试采用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方法,力图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注重药物结构剖析,着重讲述“三种关系”即药物结构与药物性质的关系,药物结构与制备方法的关系,药物结构与药物疗效的关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抗生素是一类常用药物,其临床使用量占药品使用总量的30%~50%。抗生素也是《药物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章节。其内容包括抗生素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状况;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四环类、大环内酯类的基本结构和性质。为了让学生吃透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青霉类和头孢类抗生素的基本结构,以及β-内酰胺环与药物性质、药物稳定性、药物过敏性、药物半合成方法的关系。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教学和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来带动学生对其它类别抗生素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某些内在的规律和学习方法(如天然抗生素和半合成抗生素,化学结构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等),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2)采用多媒体教学。药物化学所涉及到的药物结构比较多,在黑板上书写会花费很多时间,并且效果不理想,有时还会出现个别遗漏之处,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药物结构的演示、比较、分析变得轻而易举,事半功倍。
(3)通过总结教学经验,预估需要进行详细讲解的内容;同时,注重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对学生基础化学知识较薄弱之处,进行针对性复习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有关药物化学的知识点。
(4)充分考虑到学生生物学知识背景的相对缺乏性;如在讲解青霉素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时,可以对细胞壁的构造进行简单的说明,在理解细胞壁结构的基础上,才会比较容易理解青霉素的作用机制。
(5)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愿为献身科学的精神。如在讲述抗生素发展时,将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像片投影出来,让大家认识他们、崇敬他们,告诉学生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是会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的;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专业的情感。
5 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究
要教会学生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要告诉同学们应牢牢地抓住药物化学结构这条主线,首先是记住药物的化学结构尤其是重点药物的化学结构,这就像记忆英语单词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在记住药物结构式的基础上,运用有机化学等相关的基础知识背景对该药物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进行分析理解。最后是加强记忆,这样使同学们所学到的知识条理清楚、记忆牢固,同时学生会从中体会到带规律性的方法,当他面对某些新药或陌生的药物时,就完全可以从药物结构出发来初步判断药物的化学性质,为正确选择药物剂型,开展灵敏便捷的药物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玉红.药物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15(25):60~61.
【关键词】中药学基础;教学改革;制药工程
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里必修的一门具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为达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的效果,在本校设立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中设有中药学基础这一门选修课程,而制药工程专业为工科专业,其在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上,可谓是非常薄弱。本文结合笔者近年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现状,中药学基础在制药工程中的地位及作用,中药学基础教学改革探索,浅谈笔者的几点思考。
1.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近年来,制药工程作为新兴的专业,悄然在各大高校中兴起,一些老牌院校得益于雄厚的硬件基础和先进的软件设施,很快发展成优势专业。部分刚刚转型升本的高校也纷纷紧随其后,陆续开设利于地方的,具有独特的制药工程专业。纵观各学校该专业的培养模式现状,就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主干课程上有如下特点:
1.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制药、生物化工和食品等行业从事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以及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人才培养要求
制药工程专业主要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及生物工程、细胞工程为主干学科。采取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制药工艺、设备的开发和工程设计特色,专门研究药物生产的原理、方法、工艺与设备的开发与设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制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经过专门实验技能、制药工程实践,具备药物的研制、生产、工程设计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期培养出能在医药、化工、卫生、食品等领域的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生物药物、天然药物、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化学分析、仪器操作、生产管理、教学培训、商品检验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大致的主要课程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发酵制药、生物催化、生物分离、药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制药工程、化工原理、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工艺学、生物制药设备学等;根据各学校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开展一些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化学与制药基础实验、生产实习、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际生产及生产线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可以看出,制药专业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药学、化学占据很大比重。
2.中药学基础在制药工程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制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与医药学紧密相关的工科专业,观其培养模式及相应课程设置,药学基础知识这方面的进一步加强势在必行。中药学基础这门课,它强调了学习中药的基础,也是对药学知识的重要补充。中药涵括了天然中草药、民族药、西药等部分药物,制药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为今后制药技术指导打下牢固的基础。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道如何摆弄机器,而不知道所制药物的根本原理,那就等同于专科培养模式,影响其进一步深造。因此,中药学基础可以说是链接各主干课程的纽带,具有很好的驱动作用,是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等与药学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
3.中药学基础教学改革探索的思考
通过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研究,对于在制药工程专业中开设中药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谈谈几点思考和看法。
3.1中药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目前,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是根据教材编写内容确立的,总论依次按中药的发展沿革、药性理论、药物的采收、煎药方法、配伍服用禁忌、炮制方法意义等顺序讲授,各论分药材来源、性能、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的顺序授课,其涉及到大量的中医的各种病证,从中医的病因病机来解释中药的作用,而制药工程专业中强调的是基础知识,如果按照中医药院校照本宣科的教法,学生学习过程是非常艰难乏味的,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无法凑效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在每个章节授课过程中,适当给予补充一些中医内容,以临床案例为导向,对疾病诊断中出现的症候、用药法则进行通俗讲解。进而讲授中药学的基本理论,诸如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配伍法度,煎煮方法、服药时间,用药禁忌等基本知识,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吸收消化,激发其学习兴趣。
3.2中药学基础教材、教学大纲与内容的改革
在制药工程专业中开展中药课程,其教材、教学大纲内容应有自己的特色,可根据国家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药学》及其教学指导大纲进行编写属于本专业的课本,内容编写上要求通俗化,介于科普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达到传授传统中药理论知识外,教师还应紧密联系临床诊断表现,将中药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进展及临床报导贯穿一起,把现代科学的前沿科研成果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根据专业培养需要和课程设置需要,对相应的知识模块采取适当取舍,使之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3.3中药学基础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中药学内容很多,功效相似药物容易使学生产生混淆,而制药工程专业本来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就薄弱,其学习难度就会加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只能被动的接受。在教学方法上,课堂讲授要形成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过程中善于运用增强记忆能力法,综合比较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具体教学措施。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可做出部分课时计划,开展中药学实验课,譬如带学生野外考察,上山采药,制作药材标本,下到医药药房及社会药店的中药柜台进行实践技能锻炼,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掌握中药知识和技能,满足社会需求。
3.4中药学基础考评制度改革
考试可以体现出学生对中药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曾尝试以开卷考试的方式考核,但开卷考试学生往往容易投机取巧,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同学也得到相似的分数,分数无法拉开,数据体现不出没有正向分布的规律,成绩结果得不到有效的评价,也没有达到掌握中药基础知识的目的。而后又采用闭卷考试,运用分段考评方式在学生学习中药学过程中进行两次中期考试,期末成绩分为两部分,包括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其比重为30:70,对中药学基础实验课进行考试,考试采取通过分组抽签的方式,主要是认识常用药物和功效主治,将其纳入到平时成绩部分,这样学生就会自主地去学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最终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牢固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并加以内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药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中医药院校是重要课程,若在制药工程中开展教学工作,我们必须得量体裁衣,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内容,紧扣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考评,既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补充,又能让教师在教学上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作者简介:
潘立卫,男(1987-),硕士,实验员,研究方向: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
关键词: 河北科技大学 制药工程专业 面向区域经济
河北省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化学原料药产业基地,石家庄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重要的医药工业生产基地,近年来医药产业超常规发展,形成了包括化学药、中成药、农药、兽药、药材、中间体等生产、加工、流通、研发和服务在内的医药产业体系,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已居全国首位、世界前列。对制药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十分旺盛,未来的发展过程将对医药产业给予更大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支持。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促使其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这为我校的制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契机。
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创新型、创业型生物医药应用性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大学本科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制药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朝阳产业,在“十二五”及长远的未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非常大,河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应通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专业内涵,充分整合、集成各方面优势和资源,更好地与河北省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搞好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从而为建设医药强省作出贡献。
一、制药工程专业的建设背景
制药工程专业是新兴专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1998年开始正式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结合国内外情况,在原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的专业基础上进行调整。最先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除了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几家重点院校以外,河北科技大学是最早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一所省属院校。河北科技大学在1993年依托有机化工和发酵工艺专业建设了化学制药和微生物制药专科专业,1995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化学制药和生物化工本科专业。1998年,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根据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将化学制药和生物化工整合为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本科专业,2009年制药工程专业入选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面向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紧密结合河北经济建设特色,我院创立了课内外“验证―开发―综合”内容互补、“启发―指导―交互”方法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找到了工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切入点,提出了“寓教于研,以研促教,研教融贯,教研相长”理念,形成了校内外基地互补、产学研基地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新模式,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教育观念由单纯注重理论的知识传输转变为注重面向社会需求的能力培养;知识结构由化工制药的单一工科模式向理工、药化结合的复合模式转变;教学模式由验证式实验教学的继承型向教学、科研结合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理念由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型教育向重实践、重能力的素质型转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由单向灌输的传统型向多媒体教学、双向互动现代型发展,实现了多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由墨守成规的封闭式转变为鼓励创新的开放式。
三、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我院在国内高校率先建设了“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和“工程实践观摩中心”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此为基础建设的化工制药实验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还建立了拥有核磁共振波谱仪(NMR 500M)、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价值百万元以上的大型检测仪器的分析检测中心,并建设了华北制药集团、石家庄制药集团等多个稳固的产学研产基地。我院将继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为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服务。
四、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2]。我院通过与地方制药企业的结合,在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结合企业实际,突出做好人才的专业特色培养;建立学生培养成熟度能力模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构建毕业生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实施综合评价;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机制,与企业共同寻找教学与应用的实际结合点,实施并完善毕业生的质量监控体系。
五、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拓展实践教学平台。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智能指导评分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引入,可以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3]。通过现场实习与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学生首先在网上模拟仿真实习,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解决了到工厂只能参观不能动手操作的问题,模拟训练后,再到工厂实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种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有利于形成“课堂授课―听觉、网络和人机交互―视觉、实验室操作―感觉、任选开放实验―综合”的立体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文字教材的线性信息组织结构改变为多媒体教材的非线性网状结构,使被动的、固定的、模式化的和单一的表达方法得到根本的改变,对于加强课堂上教与学的交流,调动联想思维,进行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起到的作用。
六、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师资队伍建设中一度出现的队伍老化、青年骨干教师流失的具体情况,我院本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建设师资队伍,改善教学、科研环境、建立激励竞争机制,积极引进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
通过公开招聘和自主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增加具有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提高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在全国的影响力;通过积极引导、调整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政策等办法,强化学术梯队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按需择优引进高层次人才,并使其发挥作用。聘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座教授,指导并参与我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各种形式到国内外进修、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通过以上途径,我院凝聚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工学、药学及化学博士为主体,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工程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七、制药工程专业建设成果
河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建设近几年取得一系列成果:(1)先后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2项,成果分别于2005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具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河北省高校化工中试基地、河北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河北省药物化工的重要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已形成药物中间体制备等6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制药工程专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3)在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方面成果取得了一批具有制药工程专业特色的成果。2008年化工制药实验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生物制药教育创新高地入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007年药物化工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河北省省级教学团队,2007年制药工程专业入选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目前本专业《药物合成反应》、《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波谱解析》及《工业药剂学》等5门课程入选河北省精品课程,2009年制药工程专业入选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药物合成反应》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于奕峰,刘方方,赵莹等.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7,3:35-37.
[2]于奕峰,赵莹等.化工制药类技术基础实践平台建设.首届大学化学化工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摘要集,2006:228.
实习是高等学校化工制药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实习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重视程度不足、经费欠缺、很难联系实习单位等,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对化工制药类专业的实践环节进行改革,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近几年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学校逐年扩招,学生数量增加,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考研人数增多,致使部分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理论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习过程中,很多同学精力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实习结束的时候抄袭一下实习报告就打算糊弄过关,实习效果很不理想。
2实习经费不足
在传统观念的引导下,部分学校对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实践教学,由于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的不足,从而引发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缺乏,并且多年没有增加[1]。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许多企业在接收实习生时,收取培训费、安全费等费用,使得有限的实习经费更加雪上加霜,只得缩短毕业实习时间,降低交通、住宿等标准,搞得师生精疲力竭,大大影响毕业实习质量。
3缺少实习单位[2]
目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全力发展生产,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的生产经验,不清楚企业的生产环节,企业担心学生在生产环节中出事故,又担心学生的误操作影响了生产,从而在很多工艺环节限制学生的实习。同时,学生在企业实习,还要涉及安排食宿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接纳学生实习。
4缺乏相关教材
实习指导书是学生实习过程中必需的实习教材。实习前通过对实习指导书的预习,可以了解实习企业的整体情况,并了解实习的重点及生产实习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知识,以提高实习的效果,确保实习能够顺利进行。目前我们专业的一些指导书比较陈旧,不适应现在的实习环节。学生实习没有合适的实习教材做指导,一般都是到了企业后,由企业的技术人员,给学生进行企业生产工艺及安全问题的相应讲解,实习教材的缺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
二实习环节的改革措施
1建立校内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3]目前,我们建设了工程实践教学观摩中心和药物制剂实训基地。
工程实践教学观摩中心。为了帮助学生对化工生产装置、设备内部结构、填料及催化剂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弥补工厂生产实习的不足,建立了“工程实践教学观摩中心”。该中心分室外和室内两个展区。室外展区由反应设备、分离设备、流体输送设备、换热设备、阀门管道等单元组成。通过对来自工厂的设备进行剖割,展示设备内部结构,使学生对设备的特点和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室内展区由合成氨生产装置动态模型、催化剂展柜、填料展柜、管件/阀门展柜和化工生产示范装置等单元组成。动态模型展示了从原料气制备到氨合成全过程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装置,以空气和水为流动介质模拟生产过程,形象逼真、直观;催化剂展柜展出了用于合成氨、石油炼制和有机化工等催化化学过程的近百种形状不同、性能各异的固体催化剂;填料展柜展出了用于强化传质过程的多种新型填料;化工生产示范装置展示了新型消毒剂二氧化氯生产全过程。
该中心一方而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化、专业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多样化、形象化、综合化的教育方式,以求真、求实、求新的手段和内容,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它可以把过去有限时间内的“现场实习”变为开放式的、贯穿在相关教学中的“工程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加加紧密,对学生的全面能力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为满足河北省建设医药强省和社会对药物制剂人才的需要,建立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基地具有药物制剂生产、质量控制、药用植物提取三个实训单元。该基地为学生提供典型药物制剂的生产环境及设备,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常规制剂及现代制剂的生产工艺,掌握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维护技能和药物制剂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对制剂生产的关键工艺过程实训,锻炼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专业实验与生产实际脱节的弊病,弥补企业实习不能实际操作关键仪器设备的缺陷,适应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2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4]
建立长期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使生产实习教学长期稳定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5]。实习基地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的校外实习基地,选择专业针对性强、实践条件充分、合作意愿强的国内知名企业作为校外合作实习基地,如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学校与上述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并对实习基地进行挂牌等规范管理,经多年的建设工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同时,为促进实习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学校将会同有关学院不定期地到基地检查,评估实习情况。
3更新实习指导书
实习指导书,作为沟通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桥梁,对于专业知识还未形成体系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实习指导书除了包括实习的目的、时间、方式、要求、考核及成绩评定等内容之外,还包括了实习企业生产工艺的简介、主要实习的生产流程简介等相关部分,它能够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由于实习指导书具有联系实际紧密、特征明显等特点,因此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系统性的实习指导书是十分必要的。学院以教学立项的形式,组织教师重新编写各专业的实习指导书,如《石家庄化工化纤有限公司实习指导书》、《河北(正定)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指导书》、《石家庄玮奇工贸有限公司实习指导书》、《百姓大药房实习指导书》。这些指导书及时地发放到学生手里,对学生实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引入仿真实习
计算机的仿真技术的应用是化学工程发展趋势之一,目前已经应用在工科院校的实习过程中。由于化工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学生的实习一般是走马观花,只能观看不能动手操作。而仿真实习软件能逼真地模拟工厂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状态,并且具有无需投料、无危险性、节省培训费用、培训效率高等特点。[6]在学校的支持下,学院新建机房,共有计算机39台应用于仿真实习。去年化工专业将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化工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引入毕业实习,效果显著。今年制药专业将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青霉素发酵仿真系统也引入毕业实习,将现场实习与仿真实习相结合,学生首先在网上模拟仿真实习,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解决了到工厂只能参观不能动手操作的问题,模拟训练后,再到工厂实习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解决了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
5新增管道设计拆装实训
为提高学生工程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院在实习周内新增管道设计拆装实训,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到一定的工程实践知识。
这套实训装置的实施载体是化工系统中最基础和最常用的经典水流体输送系统,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装配,要求按流程将各个设备用管路合理、正确地组装在一起,进行试漏打压,能够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实训过程中考察学生对该化工流程和管道系统的设计、识图、安装、试漏、打压等过程,从而使学生认知化工系统的安装与运行;了解常用的化工设备,如换热器、离心泵、各种阀门等的结构,其使用性能;动手安装设备,掌握管道、法兰、压力表、流量计、管件等如何装配;掌握管道如何试漏、打压等常规操作。这一方案的实施,培养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知识,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
实习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过程。根据高等院校化工制药类专业的需要,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从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更新实习指导书、引入仿真实习、新增管道设计拆装实训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为学生的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学生通过实习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殷震育,于玲红,张菊,甄树聪,尚少鹏.高校毕业实习改革的有效途径[M].中国冶金教育,2008(40):41-42,50.
[2]关毅,尚君强,傅虹,张凤宝.关于建立国家级化工类实习基地的研究[M].化工高等教育,2006(3).
[3]徐国财,张洪流,何杰,颜事龙.化工类实习基地的建设研究[M].化工高等教育,2008(5):76-79.
[4]杜卫刚.高校化工专业实习的改革探讨[M].消费导刊,2009(1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