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一、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提高信息化能力和素养

充分认识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在士官院校教学双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以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内容专业化、教学过程信息化为特点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员对教学各环节中的教学资源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士官学员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员、学员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及时补充、更新信息化知识技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扩大教学信息交流的途径与范围,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为学员学习提供的便捷条件;努力构建以学员学习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平台、以提高学员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为目的的信息化学习模式,强化学员的探索式学习。

二、做好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员学习方式、教员教学方式和师生交流方式的发展变化,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员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关键,也决定着信息化教学的成败。在教学设计中,要全面分析教学要素,包括单元学习目标、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环境、学习效果评价以及教员教学风格等,目的是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

1.学习目标分析。目的是通过对整门课程各教学单元的目标分析,确定每次课堂教学的学习主题。按新的学习目标分类方法,分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类,并要求目标的描述要用可测量的行为动词表达。

2.教学对象分析。即说明本课题对学员的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方面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要求,以及学员是否已具备了本课题学习的要求。尤其是针对现阶段士官学员实际,要分析士官学员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认知结构;分析学员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动机、意志和性格。目的是设计适合学员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设计适合学员学习的情景与学习资源,设计适合学员个性特征的帮助与指导。

3.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学资源分为纸质、网络和媒体类型。信息化资源设计包括教学资源的编辑、选取及如何利用,是信息化教学投入时间和精力较多的方面。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学员实践技能培养的信息化学习资源设计;要注意通过评估甄别,从种类繁多的信息资源中选择和收集适宜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并根据学员的基础和学习需求,对这些信息化资源作进一步的整理加工,制成网络课件、构成网络课程,通过电子教案将各教学资源链接起来;要丰富辅学习资源,满足教学需求。

4.学习情景设计。是根据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和教学实际,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员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学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尤其强调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增强仿真效果,使学习在贴近实战和岗位实践的情景下进行,让学员产生“身临其境”感觉,以减少知识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避免将不同媒体教学资源简单机械地叠加利用。

5.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学员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构建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其中知识的内容特征、学员特征和教员的教学风格是决定教学活动过程选择的关键因素。设计时要考虑如何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学员认知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考虑课程教学的导入、展开、总结评价三个环节。如设计以问题、案例或演练等形式通过多媒体手段导入课程。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设计要求可操作性强,讲授、示教、实验、模拟、练习、自学等方法选用要合理。鼓励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6.学习效果评价的设计。即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对学员学习效果如何进行评价的设计。要采用多元评价,重点围绕学员学习目标达成要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要素融合,确保信息化教学的落实

信息技术与教学要素的融合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也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集中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员教学的融合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关键,教员要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并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信息技术与学员学习的融合是信息化教学的重点,也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落脚点;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融合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保证,可以促进教学信息化的开展。因此,要随着士官岗位任职要求、培养对象不同和学科专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信息资源;加强教员、学员和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培养;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开放电子阅览室、信息检索室,为学员信息查询、学习提供便利;要扩充网络空间,延伸网络终端到学员宿舍、教员宿舍,便于教学双方在线交流,使学习资源向学习需求的流向畅通,使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促进学员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遵循新的设计理念,改变传统的资源设计思想。因此,扩大资源开发主体,选择恰当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等新型资源设计理念的贯彻,保障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质量,能够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信息化浪潮在教育领域的涌动,使信息化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超越了时空开始向所有人开放,实现了学习的开放化和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传统的印刷资料等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学需要,以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为基础设计、开发、存储和处理支持教与学活动的新型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由于其处理数字化、存储海量化、管理智能化、显示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交互性强等特点,有效地满足了信息化教育的需要,是支持信息化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政府都在探索课程改革,我国政府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首先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培养大量符合信息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新课程改革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针对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和全面实施,都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以学为主”的“学习型”资源。要求改变过去资源建设主要为教师教学服务的“以教为主”的“助教型”资源建设思想。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但要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还要支持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研究型学习、协作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倡导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既能帮助教师“教”得更好,又能帮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

2.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是“主题单元型”的系统化和结构化资源。需要根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进行精心设计,改变过去对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堆积和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的做法。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思考,以启发、探索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体现教师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角色。

3.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形态上重视动态智慧型资源建设。以往的资源大多以静态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等形式存在,以硬盘或光盘为存贮介质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师生下载使用,资源内容更新缓慢,没有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将各地的智力资源利用起来。随着互联网的核心转向人力资源的“互联”和人的智慧的“互联”,“人”作为一种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继续加强着眼于“物”的静态的资源库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发展着眼于“人”的动态资源建设,使师生在交流、互动与合作中发展。

4.新课程改革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型资源。从资源系统性和结构性出发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信息更新快、传播迅速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学习者和教师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信息资源,要能准确、有效、迅速地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知识管理”方式,使知识的获得、储存和传播更优化和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智能技术,使师生借助知识管理平台共享和利用知识,激发师生生产和创造知识,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资源要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改变传统资源设计理念,体现新型教学资源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

1.选择恰当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资源设计的原则.主要有多媒体软件、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例如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是:(1)个性化;(2)协作化;(3)多媒体;(4)动态化;(5)交互性;(6)共享性。还有学者提出了网络课件的设计原则包括:(1)交互性原则;(2)界面直观友好原则;(3)培养创新能力原则;(4)科学性原则;(5)协作性原则;(6)教学设计原则。其中教学设计原则指出要注意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设计能够有力地促进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策略。除了这些针对特定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原则,国外还提出了一般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应共同遵循的原则与方法。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向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者,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十条原则与方法,具休为:(1)说明信息化教学资源与非信息化教学资源相比较的优越之处;(2)提供合适的教育刺激和反馈;(3)提供适合学习者的挑战性任务;(4)适当的情景下,鼓励协作学习;(5)让使用者可以发掘、改造、鉴别资源,以满足其特定需求;(6)在适当的情景下,让学习者可以选择和安排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顺序;(7)支持用户定制资源;(g)根据学习目标,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如图表、动画、图片、视频和音频),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9)在适当的条件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记录工具;(10)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平台能提供的一切功能(例如PDA、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指导下,既遵循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还要根据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类别与形式遵循特定资源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

2.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学习为目的的事业”。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当前许多教学资源是为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素材、教案、试题、课件等,以“学”为中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资源比较少,要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资源设计,坚持“学教并重”的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资源设计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以“学”为中心的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理论等学习理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学资源,开发不仅能促进“教”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主体的多元化。

3.加强以学科知识点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据调查,按学科知识点组织、结构化程度比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更受中小学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但这类教学资源还不多。在当前从面向学科的教学资源设计向以主题资源设计过渡过程中,开发了一些优秀主题资源和主题资源网站,有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在西部信息化教学设施短缺、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应用主体、其资源整合加工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主题资源不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在开展主题资源设计的同时,加强以学科知识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既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保持各学科知识点的相对独立,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便于直接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4.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在资源设计过程中,在确定了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后,选择媒体技术时,要考虑国内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考虑师生获取新媒体的可能性,利用现有的媒体技术能开发的教学资源,不片面追求新技术,尽量选择在大部分中小学比较普及的媒体技术来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注意照顾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增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5.提高资源开发人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建设,设计者既要熟悉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知识,还要熟悉各种媒体技术和工具,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当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接受过专业训练和相关培训的人员还比较少,要开发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必须提高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资源设计能力。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当前,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库正以其强大的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承担了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职责。本文通过对教学资源库内涵和特征的揭示,阐述了职业学校资源库的特征,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

目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推动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实现科学发展已成为职业学校的共识。加快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发挥教学资源库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可以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资源库是学校的知识聚集中心和知识传播基地,是门类齐全的知识信息服务机构,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强大的资源库是职业学校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1 教学资源库的内涵

如果说传统的图书馆是书的海洋,获取知识的殿堂,那么教学资源库则是一个内容更丰富多彩,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无边无界的数字化空间,是将多种学习资源,通过科学的手段,集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所谓教学资源库,就是拥有多种媒体、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一种能为读者方便、快捷的提供信息的服务机制。资源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分布的、大规模和有组织的数据库组成,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检索界面,对系统内的数据库和知识库进行一致性的访问并获取自己所需的最终信息资料。

教学资源库收集数字化的信息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文献资料,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并利用这些数字化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服务。

2 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库的特征

教学资源库具有动态发展、学教并重、共享性、交互性、仿真性、虚拟现实性、信息存储的海量性和异步通讯、远程传输等特性,只有正确认识教学资源库的内涵,才能在信息时代的教与学活动中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有效教学;发挥智能的数字信息资源的全文检索使师生方便获取资源;利用其强大的信息传播和服务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学习质量与效果。

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库是教学资源库范畴中的一个子类型,是为开展职业教育活动提供信息资源与相关教育服务的组织,也是知识传播的管理机构。它具有资源性、学习性、专业性和完备性四大特征。

资源性。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库作为社会中重要知识、职教特色信息资源的保障和传承系统,是对知识资源进行分类、编目、加工、储存和利用。

学习性。职业学校资源库加工、存储、管理知识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被学习者掌握。

专业性。职业学校资源库突出职业教学的特色,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服务职业教育的需要。

完备性。职业学校资源库是一个对知识进行综合管理利用的场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特别是向学生提供人文素质教育、社会热点问题、专业行业标准动态、研究成果、教学研究、专业知识、技能训练以及就业服务等信息,满足所有学生学习的资源需求。

3 职业学校资源库的服务功能

资源库是一个将收藏、服务和人集成在一起的一个环境,它支持数字化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活动,包括生成、、传播、利用和保存。是主动式服务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的模式和方法。职业学校资源库根据师生教学方面的各类信息的需求分析,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导读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教学科研服务;个性化服务;特色服务。

4 职业学校资源库的教育功能

资源库不仅是存放资源的地方,而且还是教育的机关。对于职业学校资源库,其教育的功能更为显著。例如:强化学生信息素质的锻炼、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塑造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辅助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增加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职业技能的形成、进行职业技术的仿真训练等等。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服务供给慕课

1慕课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供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连接一切”的特征,对不同产业业态也具有重要的重塑作用[1-3]。作为“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产物,慕课得到了蓬勃发展,而职业教育机构作为向各产业提供具有特定专业技能或职业资格劳动者的供给方,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一,新产业业态和服务模式催生了大量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一系列新产业出现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也产生了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从而需要更多掌握相关技术技能的人才。这对职业教育而言无疑是一大机遇。第二,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职业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改革及相关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慕课等新型课程模式客观上加快了其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4]。2018年教育部,教技厅1号文件,确定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优化信息化基础环境,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5-6]。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职业教育海量数据搜集、监测、分析,进而开展相关研究成为可能[7]。第三,慕课为优化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有力支撑[8]。慕课同样能够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机构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资源库、精品课程建设更好地将课程资源与外界共享,也可以强化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课程资源优势互补,进而促进教育公平。当然,慕课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原有的职业教育服务供给模式面临新的挑战,职业教育机构需要对原有相对封闭的供给模式进行必要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2对策建议

2.1依托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2.0计划后期,要在完善校园信息化硬件的同时,更加重视软环境建设,在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网等公共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积极申报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项目,同时根据专业和课程设置,有重点地甄选优质教学资源平台进行合作并组织教师、课程组、教学团队集体开发,逐步完善学校自身教学资源体系。

2.2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学徒制、私塾制、班级制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9],教师授课内容是在既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规定的框架下确定的,而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制订的主体是职业教育供给方且相对封闭,不能及时反映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的变动。在慕课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职业教育服务供给,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将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体现在职业学校培养体系当中,落实到课程教学环节上,通过线上新下融合逐步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结合慕课推广微课和翻转课堂。

2.3科学开展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实践

课堂教学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信息化课程设置、教师信息化水平、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的实际应用程度几个方面。其中,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和信息化课程设置是基础,教师信息化水平是保障、教学模式创新和应用是挑战。开展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实践,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通过专业教师引进和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鼓励教师、课程组、教学团队基于新型服务供给框架体系动态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和方案,系统性、目的性的引入或制作慕课、微课视频和文本,基于信息化思维创新反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4加快虚拟实习实训运用改善学生技能训练条件

实训实习在职业教育人才技能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实训实习是职业教育中设备、设施、场地、教师要求最高的环节之一。依托信息化,人为创设实训和生产场景,通过实习实训过程数字化,不仅可以实现实习实训过程、原理的3D观摩、拆解,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如仿真驾驶、模拟拆装等虚拟真实体验,最大程度地接近现场实习实训的效果,同时减少对指导教师的依赖,降低实习实训费用。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第5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占据课堂大部分的时间,学生大多是在灌输式的教学中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交互学习,教师成为解答学生疑难问题的帮助者、学习思路的引导者、驱动任务的设置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驱动任务,寻找相关资源,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最终达成学习目标。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收获的快乐。学生可以共享信息化网络平台上的大量信息,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多元互动使学生从应付课程问题到与老师心与心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还可以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大胆自由的表达心声。

二、运用新媒体信息化方式实施教学的价值

1.提高教师与学生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掌握技巧。掌握信息化教学操作技术,是运用网络媒体教学的前提。通过积极宣传运用新媒体网络实施教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并为教师、学生创造学习相关技巧的条件,为运用新媒体网络实施教学做好思想上、行动上的准备工作。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是顺利运用信息化组织教学的关键。2.资源共享推动信息化网络课程建设。运用信息化实施教学主要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随着教师空间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特色空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信息海量化、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更新常态化的网络资源信息。不断充信息化教学,以形成一个资源库,形成资源共享,这样使职业教育中信息化教学真正地发挥其作用。

三、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