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博雅教育、近性人文主义和现代科学人文主义等阶段,以人为本的核心渗透了现代教育思想,语言教学也不例外。二十世纪是人文语言教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学思想从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涌现出大批的人文主义教学法,具体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但教育的核心都指向学生的自我实现。
一、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发展
在古希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身心平衡发展而健全的人。古罗马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的文明,在教育上着重于利用文化来陶冶一个健康的人的理念。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兴趣原则”、“亲身经历”、“适应个性”和“社会竞争”等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维多里诺及荷兰的伊拉斯谟等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倡自由教育,倡导博雅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关心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
近代人文教育思想伴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而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理性的人。20世纪下半叶盛行于美国的“人本化教育”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和创造型的人。人本化教育家主张“课程人本化”,“强调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提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学生中心理论。
在“人本化教育”逐渐走向极端并受到社会舆论质疑的时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科学人道主义”的概念:“科学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是关心人及其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1]。
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带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但“以人为本”的核心没有变。目前,中国提倡素质教育,正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二、 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法
1、人文主义与语言教学结合的基础——认知与情感的需求
语言教学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不是偶然的。正如亨特所言,“人文主义跟英语教学的关系由来已久”[2]。16世纪著名的英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阿卡姆就在语言教学中溶入了人文思想。他认为,教育中的人文主义就是用文学去铸成人的心智[3]。在阿卡姆看来,拉丁文学中的一些经典著作凝聚了人类思想精华,而且语言风格优美典雅,是铸造儿童心灵的最好的材料。
当代科学研究更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科学依据。认知是情感发生的前提,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肯定。实证研究表明,诸如记忆、思维等人类认知加工过程都受到各种情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约翰·舒曼,情感和认知是可区分但不可分割的[2]。神经生物学家安东尼·戴马西也断言: “我们的情感生活是理智机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 所以,语言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智力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来对待,既要扩展学生语言知识,也要加强情商的培养。
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的影响,认为在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和气氛,学习者只有在放松和协调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这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语言活动中认知与情感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正是基于对认知结构的科学和心理的研究,现代语言学家积极推动人文思想与语言教学的结合,产生了不少人文主义教学流派。
2、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流派
人文主义教学思想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罗杰斯在1969年就于《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概括出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要素: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主动参与之势[4]。
较明确的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出现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6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开创了听说法。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外语教学中学生本身因素起着很大作用,强调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最典型的教学流派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罗的“沉默法”,美国的教育家库兰的“集体语言学习法”,保加利亚人罗扎诺夫的“暗示法”等。虽然他们所提倡的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全然不同,但共同点是将学生看成既有智慧又有情感的完整个体,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常被统称为“人文主义流派”。从80年代起,教育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能力,90年代则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人文主义心理学、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便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根据教授观点的差异,人文主义教学流派又可以分为浪漫人文主义和实用人文主义。
浪漫人文主义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学生发展自我。课堂教学应主要关注学生情感,经历和观点。学生要学的东西就在他们自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即是所有的教学活动的目标,无论是语法练习,考试和翻译,都是基于学生的经验。但当教学过于关注学生个人经验,学生接触到的语域和语体相当有限,所以这一教学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斯戴威克是实用人文主义的代表。他认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态度,调整自己教学方法。教师应让学生发展和展示创新与合作能力, 学会表现的自我和批判的自我的协调。在斯戴威克最近的著作中强调了教师对学生需要的关注。另一方面,斯戴威克还认为,过分强调人文方法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关注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决不能放弃自己的职责,即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技巧的掌握。除了情感因素外,学生最重要的还应发展语言能力、记忆、动机和认知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实践中,人文思想已经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除以上所述的人文流派外,许多教学流派也反映了人文思想,如认知教学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具体操作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斯戴威克的实用人文主义思想,是人文教育思想更理性化的表现。
三、人文主义语言教育对国内外语教学的启示
多年以来我过大学英语一直以大班为主,课堂教学多数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尤其是全国性的
四、六级考试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风向标。这造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标准过于理性化,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学生需求,尤其是个体发展的需求。这与人文思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外语教学中提倡人文教学势在必行。
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有助于打破英语教学的瓶颈,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加强人文性,要注意:
(1)正确理解人文教学法的含义。人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课程目标不能取消。人性化与语言教学不是格格不入的。语言技能的培养是在个体主观意志的调动下积极地语言习得。
(2)明确外语教育的目的。教师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人文观,指导学生意识到个体发展的需求,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恰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要勇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形式要多样化,促使学生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得到表现自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 Edgar Faure et alLearning to Be [C] Paris: Unes
co, 1972.26。
[2] 范琳,试论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1):58-62。
关键词:文艺复兴;宗教音乐;人文主义;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最早产生于14至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在佛罗伦萨、罗马和其他几个城市里,人民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开展反对教会神学和封建文化的斗争。他们呼唤古典文化的复兴,注重对人的关心和尊重,用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抗神学思想和经院哲学,以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而形成了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文艺复兴并不是要真正恢复古代文化,而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作为反对封建、反对教会的思想武器,从而建立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思想体系,由此可见,人文主义思潮是这个时代突出的思想主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1 宗教与人文主义的关系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说过:人认为上帝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精神、灵魂、心,其实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开的内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从这可以看出,基督教认为宗教的一切都是和人有着密切关系的。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仍然是西方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但是世俗的音乐并不能代替宗教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很注重人文主义,虽然从古希腊罗马精神获得了很多的启发,但是他们并没有否定基督教信仰,而是从感性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基督教,从中增添了更温和亲切的人情味。虽然人文主义抨击了教会,但并没有完全反对宗教,它只不过更加注重强调了人的尊严,大多数人文主义者也没有抛弃他们心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在本质上有一定的相通性,人文主义者用优雅的古典方式,表达了蕴藏在心底的人性要求,在社会意识形态和公众舆论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通过他们的作品,不仅看不出教会旧习,还能反映出古典精神与新时代完美结合。
2 宗教音乐与人文主义精神
2.1 佛兰德乐派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界出现了佛兰德乐派、罗马乐派、威尼斯乐派三大乐派,其中佛兰德乐派是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高度发展的一个乐派。佛兰德乐派分布很广,几乎占据了欧洲各地重要的音乐职位,他们既服务于西班牙、德国、奥地利等地,也有法国、意大利宫廷;从时间跨度上,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从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末,期间经历了几代人。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奥克冈、若斯坎等作曲家为代表的佛兰德乐派,不再仅仅专注于复杂的对位技法,他们抛弃了复杂的哥特式的对位音乐,在简单、明确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模式中,找到了能够充分表达以情感为基调的音乐风格,佛兰德乐派的音乐具有清晰、简朴和真诚等艺术感染力。复调音乐的技法也更精致、更讲究:旋律平滑婉转,灵活多变、更富有艺术性;音乐旋律不再受一些固定因素的影响,开始占据突出地位,旋律上方自由进行;节奏有了可计量的节奏,但在宗教声乐作品中不强调律动感,只是在世俗音乐中拍点鲜明,律动感强,作品中各声部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型表现作品的完整;音乐织体追求和声的丰富饱满,复调音乐中越来越多的采用模仿手法,使得各声部协调统一。除此以外,在经文歌、弥撒曲等宗教音乐体裁中,声部逐渐从三个扩展到四个,三度、六度也作为协和音程被广泛接受。
2.2 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
人文主义对音乐的影响比对其他艺术来的慢,因为音乐是诸艺术中最抽象的,本身无法精确表达自然世界与人类的思维。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乐种和中古时代一样是声乐,从中世纪以来宗教音乐是以歌词为载体的,只有通过为音乐填词,作曲家才能明确表达乐思。由于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歌词内容更加多样化,歌词的意义和内容也更加戏剧性,有抒情的、也有虔诚的,除了歌词外,这个时期的宗教音乐表现力也大大加强了,作曲家们通过深刻动人、富有表情的音乐感染听众,让我们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力量,感受着音乐的内涵与魅力。
除了宗教音乐以外,这个时期的音乐另一突出的特点就是世俗化音乐。虽然宗教音乐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世俗音乐的素材已经开始融入到了宗教音乐的创作领域中。在音乐作品中,声乐仍然占有最重要地位,复调宗教作品由小型的合唱组演唱,世俗音乐由独唱或独唱小组和小型乐器组表演,同时已有很多音乐是专为乐器创作的。尽管文字描绘、情绪表现和遍布模仿成为宗教与世俗音乐的共同重要特征,两者间没有风格上的重要差异,但是演出形态则有重要差别,宗教音乐是合唱音乐,世俗音乐则常独唱,主要是因为世俗音乐更会反应情感与字句,独唱比较容易表达,世俗音乐也比较会加花装饰。世俗音乐作品中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还能体现出作曲家对爱情及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这个时期的音乐有所倾向,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仍然紧密相连,宗教音乐依然是这个时期音乐形式中的领导者。尽管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与以前时代相比较,文艺复兴时期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3 宗教改革思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在西方,宗教在个人主义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各个国家都产生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宗教音乐。在宗教音乐发展的同时,16世纪以后又出现了许多世俗音乐体裁,映射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宗教改革时期,一方面马丁!路德不但没有宗教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天主教会为了应对宗教改革运动也做出了一系列反宗教改革措施。
3.1 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思想
1517年,德国维腾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施罗斯教堂张贴了反对教会的95条论纲檄文,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并引发了德国宗教改革运动。这场宗教改革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影响到了音乐领域。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使宗教礼拜仪式为更多地信众所接受,他大胆地采取了相对开明的方式,希望能够使广大的会中参与到教会仪式活动中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核心观点是“因信称义”,按照基督救赎的理论上就是理解为:凭着信仰可以在上帝面前成义人的意思;按照基督教可以解释成:人生来就带有“罪性”,这是一种原罪,是人对上帝的背离。而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着重强调的就是一个“信”,虽然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思想,但也表达出了普通百姓的信仰心声。路德在宗教改革学说中的个人主义因素,主要是从“平等”和“自由”两个方面体现。所谓平等,他认为每个信教徒在上都应该是平等的。一方面,信教徒应该是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另一方面,基督徒又是全然顺从的众人之仆,受每个人管辖。所谓自由,就是思想和信仰的自由。他一方面否定官方控制人心的逻辑推理式的理性,另一方面有提倡独立判断思考的个人理性。
马丁・路德是个酷爱音乐的人,也是宗教改革的第一位圣诗作者,他采用比较通俗的言语作诗,使圣诗大众化。他认为音乐是对上帝的赞美,它不仅具有打败邪恶的坚强力量,还是医治抑郁的良药。他从未想把音乐摈弃于教堂之外,相反他更希望能够尽力的提高音乐的水准。路德重视个人的信仰经历,在音乐还注重创作民众化的宗教歌曲。虽然路德成立了新教,虽然在教会礼仪中摈弃了罗马教会的因素,让每个会众在赞美上帝的时候咏唱德语歌词、旋律优美的教会歌曲,但是仍然保持了天主教的音乐仪式。路德为了使信教徒亲自在赞美诗中赞颂上帝,他把新创作的新礼拜歌曲称为“众赞歌”,它的歌词通常都是采用分节体的德文诗歌,配上容易演唱的单声部旋律。路德的教会音乐理念不仅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性色彩,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名神学家、传教士和教师的态度。自从宗教改革以后,对信奉信教的教徒来说,他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他们不仅可以参与读经和唱诗,还可以用自己的言语来和上帝交流,上帝成为世上所有人的天父,更有其普世性。宗教改革不仅改良了教会,在宗教音乐作品中还展现出了人类生活的精神世界,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3.2 反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思想
1545~1563年间,面临着欧洲不断滋长的宗教改革情绪与严峻形势,天主教会为应对宗教改革运动也做出了一些列的改革,被称为反宗教改革,主要讨论如何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在初期的会议改革时期,教会音乐家们的意见有很大的分歧,很多人认为教会音乐已经丧失了原有的纯洁性,如:曲调过于世俗性、器乐过于喧闹、音乐结构过于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对宗教歌词的理解。守旧派的音乐家们认为应该保存古代圣乐的遗产,坚守堡垒,把一切和音乐改革有关的因素都看做是危机,他们反对一切世俗的、非宗教的因素,反对在宗教仪式中除了管风琴以外的其他乐器。另一些音乐爱好者们则反对对多声部音乐的否定,他们认为音乐再回归到单声部音乐是不现实的。代表天主教会的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从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出发,不仅丰富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内涵,从中也体现出了人文主义精神。
4 结语
文艺复兴时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挫折、有过度、更有发展,它是一个受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的价值、个性、和尊严都得到了肯定,并且从显示的世俗生活中逐渐体现出来。这一时期的宗教音乐从总体上讲是人文主义与宗教定式的交融,音乐形式规范自由,情感表现上既有感性的“情”,又有理性的“悟”,宗教音乐不仅面对宗教与宫廷,也开始面对市民阶层。这时期的作曲家们也更注重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为主,用音乐打动人心,完美地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
参考文献:
[1]沈金华.浅谈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J].自贡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王道静.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对宗教音乐的影响[J].甘肃教育,2007(12).
[3]程志敏.论文艺复兴的现时代意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0).
[4]蔡玉良.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6]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关键词]智慧和能力;人文主义;劳动主题;现实主义
一、丹尼尔・笛福其人及其所处历史环境
丹尼尔・笛福出生在英国伦敦,他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可以说真实地源于他的生活。他酷爱旅游,到过很多地方,旅游几乎贯穿了他的生活。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是通过旅游而改变主人公的命运。他同时也是一个商人,他在商业领域叱咤风云,虽然最后失败了,破产了,但他用小说来讲述金融的跌荡起伏,用小说人物来言说个人的志向,却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他一生从事过很多种职业:商人、士兵、经济家、政治家、新闻记者等等。他丰富的从业经历,为他的写作带来了大量的生活积淀,特别是做新闻记者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还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曾因写了《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等讽刺和批判政府宗教政策的政论文而被捕入狱,并被判以枷刑示众。在宗教思想上笛福受洛克等哲学家影响,反对专制,主张信仰自由。当时的英国虽然没有像法国和西班牙那样在问题上极端专制,但是也独尊国教,对国教以外的新教派及其信徙加以种种限制。笛福是新教徙,因而对国教的专制政策十分反感,主张人民应该受到开明的教育,给妇女以接受教育的机会。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他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使其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人物,鲁滨逊的故事也成了英国文学乃至西方文学的创作模式和原型,而且更是殖民扩张者借以表达从非法到合法侵入的冒险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美妙的依托。
二、对人性及生存权的真实描述
《鲁滨逊漂流记》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叫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执,被船长丢弃在南太平洋中荒芜人烟的马斯地岛上,他在岛上独自生活了四年,几乎沦落为一个衣不蔽体,口不能言,仅用石器和棍棒追赶猎物的野蛮人。1713年,伦敦的一份杂志出版了这个故事,笛福偶然读到它,产生了灵感,他通过表达自己的经历和观念来改变小说的描写。《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青年鲁滨逊・克鲁梭到非洲贩卖奴隶,途中遇到暴风雨,被抛弃到大西洋中的一个渺无人烟,没有任何文明痕迹的荒岛上。那里一无所有,是被上帝遗弃的角落。鲁滨逊到了那里,简直像到了原始时代,甚至比原始时代更糟糕。他望着周围的一切,感觉陌生极了,什么都没有,没有床,没有吃的,他绝望了,在这里该如何生存,以前过着优裕生活的他面对眼前的一切恐惧了,害怕了,他想过就这样在这里自生自灭,但是他更希望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这一切。没有地方睡,他便在树枝上过夜;没有吃的,他便去渔猎,以捕食鱼鳖虾蟹、野鸟山羊等为食。后来由于工具的进步,渔猎技术的增长及勤勉的工作等原因,捕猎的动物有了剩余,他便开始驯养动物,从此由渔猎阶段进入到了畜牧阶段。他还尝试种植大麦稻子等农作物,从此由畜牧阶段进入了稼穑时期。他制造出了简易的加工麦子、稻子用的木臼、石磨以及土陶,由生食阶段进入了烧烤、烹饪阶段。他还盖了舒适的“堡垒”,既可以防寒又可以防野兽。他凭借自己的力量制造出了独木舟,从此可以绕岛航行。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他把荒岛变成了美丽的乐园,甚至成了未来的土地拥有者的种植园。在这个荒岛上,鲁滨逊经历了从原始开垦、奴隶的占有、封建的农耕,直到资本扩张和殖民地的占有――这整个历史发展阶段。作品通过苦难的叙述博得同情,通过对劳动创造的赞颂巧妙地掩饰了对“荒芜”土地的殖民。
三、现实主义的典型及劳动创造主题
对该小说的评价,多年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部小说主要通过鲁滨逊漂流和荒岛生活经历的描写,展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讴歌人的创造能力,从人的创造能力角度来揭示人的自由本质,否定神造世界和神造历史的文化寓言。正如刘雪峰所述:“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适应西方历史文化发展新趋势而出现的经典文本,也是18世纪中叶前后作家从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中,进一步看到了人的能力的巨大作用,从而弘扬人的聪慧与劳动创造能力,否定了上帝万能及其上帝创造一切的荒谬理论。作品通过鲁滨逊荒岛28年艰苦卓绝的经历,象征性地展示了人类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提出了劳动创造历史的主题。”笔者同意这些观点。特别是其赞美劳动、歌颂劳动的伟大的主旨。如果没有劳动,鲁滨逊无法在荒岛上生存,他可能会饿死在荒岛上,也可能由于长期无人交流而郁闷至死,也可能被猛兽作为美食。鲁滨逊的奇迹本身也说明了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性。劳动是人类一贯的美德,因此主人公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美德。鲁滨逊也是新生的资产阶级的代表,由于在岛外的积极生活的阅历,不由得使他有了要怎样生存,要怎样改变荒岛的环境的念头,那么惟一要做的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杨耀民先生指出:“鲁滨逊在荒岛上作了许许多多的具体的事,荒岛的自然面貌就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他作每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多困难,有些甚至看来是不可克服的,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他有坚强的毅力,最后他成功了。他要吃饭,要穿衣就必须劳动,他的一切建树都是凭自己的劳动完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生动地显示给读者。一个人的劳动究竟可以做出什么来。”鲁滨逊荒岛活动过程的本身,也完全象征性地表现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人自身把握自然、利用自然的由低到高的演进历程。
鲁滨逊的荒岛生活,在笛福的笔下,无疑都是开天辟地式的工作,是人类创造世界、创造历史活动的伟大缩影。鲁滨逊荒岛28年的生活经历和艰苦斗争,正是人类自身发展和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世界艰难历程的艺术化描绘。笛福告诉他的读者,人正是凭藉其本身所固有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使自己成了建构人类世界和人类财富以及人类自身的真正的上帝。笛福用自己的《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深化了对人的认识,并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进步的文学家对人的讴歌提到了一个新的富于理性的高度。他不再像先前的作家那样,仅仅看到了人与神之间在情感欲望方面的对立,并用夸张的巨人形象的塑造来空喊人的伟大;也不仅仅再用所谓的巨人式的欲望来满足个人的野心的描写去展示人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与神的冷冰冰的世界相抗衡。
《鲁滨逊漂流记》表现了一种过去的文学作品中从未表现过的人生价值观念,即人活着,应该为个人物质财富的增值而勤勉工作, 应该善于经营,敢于冒险,具有开拓精神。人只有劳动,生活才会变得更美丽、更富有;辛勤的劳动将会换来无止境的幸福。不要相信上帝会给你带来一切,相信可以不劳而获,天上不会掉馅饼,当然也不会无中生有。这正好符合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的理论,当然,鲁滨逊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典型人物。
四、理性现实与人文思想结合的艺术创作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深受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从鲁滨逊航海的“自由选择”到遇到困难时的“理性”思考,以及“现世的”观点,正是人文主义思想核心的体现。杨浩勇先生讲到:“人文主义者认为,尽管人是理性的,但是他们易犯错误,也有自身的弱点,并会因人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能力上的缺限。他们的目标是调解缓和这些不利面以达到完美协调的人生。”这一观点在小说中也体现出来,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鲁滨逊在口袋里发现了几粒种子,就把它们种在自己开垦的地里,但因为没有掌握天气规律,几乎颗粒未收,但鲁滨逊并不气馁,他注意观察,逐渐掌握了天气规律,开始了自己的“农业”。这说明人是可以通过改善条件达到完美的。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有思考能力的人,富有观察力和推理能力,会自己做出判断。人文主义在这部作品中的发展变化,首先体现在人文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关系上。其次,我们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出笛福的人文主义思想有趋向于利己主义的趋势。如当鲁滨逊在岸上发现一只小动物时,把仅剩的一点饼干分给它吃,但当他发现它仍旧想和自己分享食物时,他就变得不能接受,不再给它食品。鲁滨逊的人文主义在对待动物的“宽容”方面,符合人文主义的精神,但已有利己主义发展的趋势。再次,《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是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鲁滨逊救了“星期五”,但并不把其作为和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对待,他只认为他是一个笨拙的仆人。鲁滨逊具有殖民观点,他把“星期五”作为私产,他渴望剥削他人,乐意奴役另一个人,他认为奴隶贸易是英国经济的一部分,在经济上对英国的繁荣重要,因此可以进行奴隶贸易。但在进行奴隶贸易时,应尽可能的仁慈,过一段时间后,被俘的野人应该转变成基督徒或者给予自由。笛福的这种观点是一种人文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折衷,是随着经济制度的发展而变异了的人文主义。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作者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涉及到了自然主义、拜金主义、理想主义,更有现实主义、殖民主义等众多方面,塑造了一个不断解决各种困难,不仅在艰苦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获得了些许成功的完整的人的形象。这样的人会犯错,但不畏艰险,能够一步步的做得更好。这种英雄是现实中的,而非虚幻的英雄。笛福这位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说家,不但首先采用了小说这种体裁来描述社会,而且其中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英国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五、结论
《鲁滨逊漂流记》成功地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这种写法强大的魅力在于其真实性,真实性也是小说所塑造的鲁滨逊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的关键原因,作者不是用自己的话来说明人物,而是用人物的行为去具体地展示其性格,使其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作者用人物的行动和真实的细节来进行撰写,使读者感到所有的描写都“确有其事”般地深具吸引力。这种十分关体而细致的描写,显示了作者巨大的才能。
综上所述,鲁滨逊不朽的艺术形象及它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开端所起的推动启蒙作用,使《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力作;这部小说的影响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该作品的劳动创作主题。
[参考文献]
[1] 杜曼・叶尔江.论《鲁滨逊漂流记》中表现的笛福宗教观[J].甘肃高师学报,2003(6).
[2] 刘雪峰.《鲁滨逊漂流记》艺术世界的象征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2001,(4).
[3] 杨耀民.鲁滨逊漂流记(序)[M].徐霞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4] 魏颖超.鲁滨逊精神两面观[J].外语研究,2003,(3).
[5] 杨浩勇.人文主义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J].许昌师专学报,2000,(6).
科技进步改变了世界并造福于人类,但人类在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自己的精神家园却日益萎缩,精神和文化的需要被忽略,最终出现把一切都“科学化”的可悲现象。教育就是其中的重灾区,甚至连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也未能幸免。历史这门充满情感、思想和丰富个性的课程也难以抵挡功利实用的诱惑,走上漠视人性的不归之路。“当今考试和教学中盛行的能力主义倾向,正悄然从人们的精神内部破坏着素质教育因子,倘若继续拒斥对莘莘学子情感、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关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历史教育,我们的整个教育,能够把能力定位在改善学习者心灵、养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早日实现由分数关怀向人文关怀的飞跃”。
2003年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新课标规定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精神。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是历史教育作为一种包括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国民教育的本真的回归。但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作用下,历史教学实现真正的回归举步维艰。历史教师已经习惯于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要改变它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文主义教育在历史上曾经经历了和科学教育此起彼伏的发展斗争过程。在18世纪末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前,教育的主流是人文主义教育。其基本精神是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理性的养成,促使个人在智慧、道德和身体方面的和谐发展。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突飞猛进,传统人文课程开始面临自然科学课程的冲击。20世纪以来,片面重视科技所引发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人类不得不对此予以反思。逐步认识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出路在于人自身的革命,在于人性的觉醒和人文的复兴,在于在尊重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用人文主义的价值标准去引导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人文主义教育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人文主义教育观强调以人为中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使其成为富有人性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传统教育价值取向的缺陷主要是:过度实用和功利,偏重学科知识教育,而疏忽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关怀。就当今中学历史学科而言,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学依然没有很好地突出人文教育的应有地位。学生既不能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历史规律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感受到历史是由和我们一样的无数人创造的。历史试卷形式上看起来生动活泼,注重能力素养,其实仍然是死气沉沉,缺乏人文情怀。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习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现成结论和固化的知识要点,以满足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要求。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去负担。”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必须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念,从思想到行动上严格执行历史课程标准。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气质,把自己作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通过不断地自我提高来适应人文主义教育的需要。在教学设计上注重渗透三维目标,更新教学素材,重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体现人文关怀,强化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通过平等对话和真诚交流,使学生在充满和谐、关爱、自信和好奇的环境中感悟历史的魅力。注重挖掘历史资源(教材、图书馆、社区、音像、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等)中丰富浩大的人文资源,以满足和支撑历史课人文主义教育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历史探究性活动,制订既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又能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还能提高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历史课程中,体会自主选择、自主设计和自主参与的乐趣和成就感。
人文教育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人文教育中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教育中领悟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心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实行人文教育的目标。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要求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人性境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人文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环境熏陶、学生实践等多种方式,将文化知识、智慧精神和道德品质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思想、情感认知和意志。促进学生的个人心理和谐发展,帮助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人生产生一定的认知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关爱生命的思想,促进个人与他人以及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2.1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就是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对学生的个体潜能和个性发展的培养和引导过程。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能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还会对学生的体育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不仅仅要完成学生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工作,也是对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学生在领会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同时,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个性特点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在跟着变化。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不仅是要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境界,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思想水平和正确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思想的培养和推广,对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十分必要。
2.2树立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体育中的人文教育,要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为中心,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重于教师的教,将学习内容分化成较小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和锻炼。
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3.1体育理论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
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时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适当融入人文知识、人文思想,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教学中运用“讨论”、“对话”、“反省”等人文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观点,促使学生进行交流,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启发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培养学生求知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出发,结合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任务和特点,将育人的任务融入到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加入一些体育项目的发展过程的知识,增加使学生对体育项目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观念。在教学中列举一些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倡导学生学习他们克服困难坚持锻炼的运动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受到精神上和道德情感上的熏陶。此外,教师在课前应了解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能力,了解学生对人文教育的看法,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等,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在备课时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教学过程,在讲课中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3.2体育实践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
体育教师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还要重视人文教育思想的传播,使学生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人文主义教学理念,实现人本思想的价值。学生的体质是学生体育课学习和锻炼的基础,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了解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特征,在备课中编制合理的教学任务、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体育知识、技能的原有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将教学任务划分成较小的课程目标,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小目标,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在实践课教学中可以通过竞赛或做游戏的方式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的协作与互助,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人文精神,可以实现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增强体质,陶冶了情操,并且自身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得到了培养。
3.3理论联系实际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是实现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的教学是为了给实践课教学打好基础,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要与实际相联系。但是目前很多高职体育教学都是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实践教学当中,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很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机械的练习多,理论知识学习较少。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适量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将人文教育知识有机地融入体育理论知识中,并且联系实际情况进行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对人文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体现人文思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促进学生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时的注意事项
4.1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应以学生为主体
当高职院校将人文主义教育融于体育教学中的时候,必须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争取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然后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氛围,并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来完成相关知识的传授工作,只有这样,融于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
4.2必须要尽量提高人文主义教学内容的充实程度
在向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主义教育的时候,为了充分提高两者融合的效果,高职院校必须要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评价,然后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教学的特点,以此来制定人文主义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开展人文主义教学的主要方法,从而丰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人文主义教学内容的充实程度。
4.3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主义教育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程度,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自身的偏好来制定体育教学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4力求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全面开展人文主义教育
要想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必须要聘请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教师,然后督促教师按照人文主义教育的要求来向学生传授需要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而让学生熟练掌握体育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尽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全面开展人文主义教育。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