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对青少年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笔者从辅导老师的角度,谈谈对该项比赛规则和作品要求的看法,以期共同提高。
一、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的相同之处
1.都要求比赛项目具有“三性”,即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要求选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有创新。科学性指项目选题与成果有科学技术意义,与现有的技术相符合、不矛盾。实用性是指选题应有生活需求或科技发展需求。
2.都要求比赛项目由参赛者自己选题、设计及研究,不能抄袭和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项目可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二、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的不同之处
1.选题范围不同。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的选题范围仅限于自然科学,不能在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选题。
2.选题要有前瞻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申报的项目是现阶段能实现、已经实现的,而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的项目是现阶段实现不了而未来某个时间能实现,或现阶段能实现但参赛者无法制作出实物的,后者重在“创意”。
辅导老师指导学生选题时,一定要有前瞻性,不应仅对现有物进行一些微创新、小改造,而应在满足“三性”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放远视界。
3.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项目不要求有实物,可通过文字、图片等对项目进行描述和说明。
4.项目要求的参赛人员不同。今年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新的规程要求是个人项目,而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单个作品的参赛人员可以是1人至3人。
5.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项目不要求有查新报告。
三、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的准备
1.申报书需要提交的主要内容
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申报书中“D申报作品”需提交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该项目规则进一步研究,笔者发现,科技创意比赛的申报书要求与专利说明书的要求有很多相似之处。
(1)所提出问题的描述与专利说明书中背景技术的一部分内容相似。
(2)所提出问题的背景综述和分析与专利说明书中的背景技术类似。
(3)设计模型/解决方案、思路与专利说明书中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附图、实施方式类似。
2.研究步骤
下图是最简单的项目实施流程。
根据研究内容确定选题,再对选题进行检索,验证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若没有发现与自己的项目类似的,就可以画图;若有类似的,则需要再次构思,加入新的元素改进,之后再次检索,根据检索结果和自己的要求适时调整方案。
画图时先画一张总体图,再进一步完善思路、补充细节。图的各部分结构的大小比例应协调。为进一步说明创意,可根据需要画出重点部分的细节结构图,对图中的部件进行标注。标注可用文字,也可用数字(用数字时需要对数字的意义进一步说明)。
21世纪,人类正迈入知识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科学文化水平、创新能力对个体、对地区、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都越来越显著。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科学素养水平,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开拓青少年的聪明才智,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在借鉴美、日、法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总结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经验教训,并经在北京、上海、南京、汕头等地开展多年先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面向全国推广的、成熟的“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方案。
市少年宫以该“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方案为蓝本,常年开设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由我市具有多年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经验的优秀科技辅导员主讲。
培训方式及目标:
1.根据青少年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现行中、小学教材,选择青少年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数、理、化等各科的科学实验项目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从做中学,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小班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通过系统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小发明、小论文、小创造、小科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独立动手能力,塑造个性、发挥特长,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后进变先进,先进更优秀。
3.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市级、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选手在高招和中招中可以享受免试保送和加分的殊荣,我市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此而被免试保送名牌大学深造!)。
招生对象:八岁以上中、小学生
开课时间:2004年10月,周日上课
学费:每人每学期480元
报名地点:市青少年宫天文馆办公室电话:
关键字:新型人才;青少年;科技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逐步受到社会的重视,通过活动开展,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潜能,培养其学习能力,鼓励实践、探索、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一、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每位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为了达成愿望的实现,在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和文化课补习上不惜重金。认为文化课相对的优秀便可“成龙成凤”。
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每每提到发明创造,家长和学生的脑海里都情不自禁的联想到爱迪生、牛顿、居里夫人等与我们差之千里的伟人伟事。让青少年去迪生未免有些贻笑大方。家长普遍的这种心理,从根本上限制了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那么中小学生究竟如何做到国家对其一直提倡的发明创造呢? 发明创造从广义上说,既有高科技的大发明,也有小科技的小发明,青少年在有限的知识前提条件下无法创造航空航天,也创造不了飞机导弹;但是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创作一些小发明。国家对青少年提倡的科技创新,不是要求发明的成果史无前例,而其深远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全方面的成长和自身各种潜能的引发。
从古至今每一个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不起眼的小发明开始,从失败开始。正是青少年在常人熟视无睹的小发明中,培养和锻炼了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以后的伟大创造奠定基础。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曾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发明创造,创造意识非常重要。当有人称爱迪生是天才的时候,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而那1%的灵感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日常生活身边,有不少青少年看到其他同龄人的发明成果以后,十分惋惜,原来原理是如此简单,惋惜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机会。生活处处有科学,发明就在你我身边。你的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你缺少一件十分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创造意识。每位青少年都希望自己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兴趣是进行发明创造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必须重视创造兴趣的培养,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兴趣和能力的收获是任何都无法估量的。
二、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提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科学素质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信念,并具有实施、应用处理和参与实际事务的能力。在公众的意识里,已经认识到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使国强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将为培养科学技术新型人才打下结实的基础,也为发展国家经济建立科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处于把升学作为最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阶段。但凡与升学有关的各种科目补习班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参加,从小学入学到高考,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的标准。这种片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制,严重阻碍了青少年个人潜在能力的爆发,束缚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长。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本应该是生活与精神又与科技的交流活动,这些是不能仅凭一张试卷就能概括的。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从而深化对科学技术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发展其对陌生事物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多样的探究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露出新型人才的一角。
三、培养科学素质教育 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交替,人人都需要知识的充电。 “少年强则国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是提高其科学认识培养科学兴趣的有效途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兴趣才能有产生探究的欲望。青少年的兴趣需要引导,经过科学教育的引导,其可能会对科技产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欲望。展望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给我国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引以为荣的惊喜。遗传学告诉我们,在基因组中的DNA决定了个体在生理结构上和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实现。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至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对新奇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因此,让青少年学生在做中发现、感悟、理解、探索,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变为动态的探索活动尤为必要,而实践可以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宝贵的感性知识,是学生经历、感受、体验和获得知识的源泉。实践又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如果学生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能利用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作用,充分动手操作,尽心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有助于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智慧潜能。
四 、构筑社区科技活动平台
为了拓宽孩子智力发展的空间,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可以广泛构筑社区科技活动平台。社区科技活动平台的管理人员及师资可由退休教师、退休技工、熟练工人来担任,主要起到管理和技术指导作用,人员不宜多。平台还可以开设“技术培训”专题频道,播放趣味科学、实操技能、机械制造与维修等知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的作用。
五、建立家庭小实验室
[关键词]北京创新大赛 “信息素养” 培养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北京创新大赛,英文名称为:Beijing Youth Science Creation Competition,英文缩写:BYSCC)是一项具有28年历史的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目前北京市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举办北京创新大赛的根本宗旨在于推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以迎接现实世界和未来世界的挑战。
从创新大赛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首先要看两个概念:
一是创新大赛宗旨中提到的“科技素质”。
“科技素质”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在科技事业上取得成就并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敢为科学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科技素质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智慧、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发明与创造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还包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科技道德品质。
二是“信息素养”。
所谓“信息素养”是人们对“信息”这一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它是“一个多元化、有层次的概念范畴,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集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于一身的关于信息的综合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是21世纪的能力素质(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从这两个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创新大赛宗旨中所说的“科技素质”和笔者要谈的“信息素养”,这二者的相关性、必然性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为了使学生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能够与世界接轨,能够融入国际化的轨道,都必须考虑到已成为“科技素质”内涵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具备,能促进“科技素质”的形成和实现,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具全面性。
通过北京创新大赛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讲,是学生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可以说面对信息的修养,包括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按照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从事信息活动的意识。
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要从这两个层面入手,具体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在科技活动中,引导学生能辩识自己的信息需求;能了解完整的信息和智慧决策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地陈述信息问题,表达信息需求;知道有哪些可能有用的信息资源;能制定妥善的信息检索策略;其次,能使用印刷方式科技方式存储的信息资源;能评估信息的相关及有用程度。
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学习与交流、创新能力
指导学生能在科技活动中,结合自己的活动项目,组织信息使之能有实用性;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组合新信息使之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并进行整合,为自己的项目服务,从而实现创新。也就是说,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通过“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高效创新。
三、学生在信息时代的信息修养
在科技活动中,注意加强学生的“信息免疫力”,建立信息时代的“信息修养”。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使学生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中遵循相应的道德规范,做一名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信息使用者、探求者和创造者。
综上所述,在科技活动过程中,只要从以上两个层面,三个具体方面注意和不断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就能使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青少年的“科技素质”与信息时代俱进,得到进一步提升,使他们更有能力迎接现实世界和未来世界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科学中国人.2005,(5).
本活动的首要目的是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单一的学校教师指导转向教师、家长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社会人士合作指导;从学校独立操作完成转向寻求有关部门、学校的协作共同完成;从个别少数学生的参与转向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各校独自为阵转向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从少数学生有限范围的独立活动转向跨班级、跨年级的合作互助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初步探索一条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有关部门对科技教育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再次,新课程改革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为科技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将科技教育设置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使科技教育从“业余课外活动”正式成为“正规的校内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制高点,结合校内社会实践活动,将科技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学习中去,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本活动是在银川景博学校的学科月活动“水――生命之源”
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开展,以九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逐步组织进行。具体内容是污水处理厂的实地参观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净水设备使用及亲眼目睹污水的净化过程,并亲手操作。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体会到水资源的来之不易和生产、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时刻把节约用水放在心上。再通过自己日常生活的表现,带动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此活动还能增进学生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兴趣,也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
三、活动步骤
活动第一阶段:
1.我向校领导汇报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争取校领导对活动的资金、人力、场地等的支持。同时,积极主动联系史、地、生、政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这个活动。
2.我和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教师分别从各自的专业出发,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及参考书籍事先对污水处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组建一支合格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团队。
3.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集体培训和讲解,明确活动目标和方法及分配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科技探究能力。
4.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各学科教师对学生宣讲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这一阶段在2015年9月结束。
活动第二阶段:
1.组织学生到水洞沟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前团队开会讨论此次活动的具体操作:①九年级7个班分为物理组、化学组、生物组,并为每个组分配了学科指导教师。②考虑到人数过多不利于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从各班分别挑选10名学生作为代表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实地考察。③确定活动时间、活动路线及活动过程。
2.参与实地考察的学生在活动前对各小组要研究的内容进行资料调查,初步了解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
3.各小组指导教师在实地考察前写出各学科活动预案。
这一阶段在2015年10月结束。
活动第三阶段:
1.学生写出本次活动的感悟,并以幻灯片的方式在课堂上向全班学生展示、讲解。
2.活动中要求各教师和学生认真考察过程、捕捉信息收集资料,活动结束后,在学校总结的基础上,写出该活动的总结报告。
这一阶段在2015年11月结束。
活动第四阶段:
充分利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个活动来检验本次活动的成果,在此期间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
这一阶段在2016年1月结束。
四、本活动的具体结果
1.参加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科技创新素养的培养,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
2.教师科技教育业务得到提高,每人至少承担并完成一个以上项目的指导任务。
3.总结出一条进行中学科技教育的新方法,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将活动成果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五、预计本活动方案对学生具有以下教育作用
1.通过完整的活动,学生学习到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和科学探究方法,初步掌握创造发明和科学探究的原理、方法和
步骤。
2.通过系统学习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意识,这是本活动必须达到的目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比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因为能力要经过长期的不断积累才能慢慢提高,不是初中阶段就全部能完成的工作,可是意识是能够在初中阶段就培养起来的。
3.通过参加本次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六、_展这一方案的优势
1.本活动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宁夏银川市科协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活动的开展在专业技术指导、宣传等方面有了保障,解决了学校教师知识的局限性等问题。同时与这些单位的协作,能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关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2.本人从2011年就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从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
七、活动方案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的作用和贡献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科技教育活动从过去的课外业余活动走进教室,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
2.通过系统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会得到大面积、大幅度的
提高。
3.通过大面积地开展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培养,能转变以往只有极少数学生得到培养的局面。
4.通过与协作单位的协作,能够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关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同时弥补学校在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
5.通过专家和协作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特别是青少年对专家的崇拜心理,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6.通过活动还可以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科技教师队伍。目前科技教师严重不足,让更多的教师投身到科技教育中来,是提高科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的一个好办法。
7.该活动结束后,其成功经验可供有关部门参考,推广使用。
八、开展这一活动得到的各种资源
1.银川景博学校学科月活动“水――生命之源”课题研究成果;
2.各学科的教学人员及实验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