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课题研究的三大优势
课题将充分利用新作文杂志社广泛联系各个层次的作者,联系一线老师及一线中小学、高校作文教育教学专家的作者资源与专家资源优势,为课题提供精到实用的学术信息支持;将发挥杂志发表推广的媒体优势,为课题研究的新鲜思想观点、新鲜经验做法提供第一时间推广传播支持;将依托新作文杂志社隶属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出版平台与课题研究同步开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性出版计划,动态出版生成课题研究专著等课题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三对关键词与三大基本方向
第一对关键词是:梳理与总结。与之对应的一大方向是全面梳理活跃在当下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方法与内容,思想与流派,为宏观上把脉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供切实的依据。第二对关键词是:研究与推广。相应的方向是选择写作学界、作文教学界前沿的理论与体系,研发先进理论与教学一线实践对接,推广可行方法与途径,实现科研理论向教学实践的产业化转变。第三对关键词是:创新与发展。与之对应的方向是集大家智慧,百花齐放,催生更为新鲜的作文教学新理念、新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范畴
1.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动力学原则、先放后收原则、自悟原则、大量读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个性化原则等。从这些原则中查找最根本、最普适的规律,并进行概念的准确界定。
2.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训练与方法研究,作文过程中思维外化与内化对比研究,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作文步骤研究,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
3.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课堂实施过程研究,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
4.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各类(含社会培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
小学、初中、高中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各类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
5.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6.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家长、学校教学资源,作家、教研机构等社会智力资源,作文教辅图书资源,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7.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8.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题型写作理论与实践推广。
9.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梁启超、朱自清、张中行等作文教学理论研究
10.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写作思维学研究。
11.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作文报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12.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中考作文研究,高考作文研究,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13.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培训的规模,教材,方法,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14.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建国以来形成的各种作文教学与实验研究。
15.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台湾、香港作文研究。
16.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17.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其他学科对作文的影响与借鉴研究,音乐、美术、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18.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对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的研究,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写作动力内在的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四、子课题申报条件
1.本着双向选择、自愿参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申报子课题,成立课题组。
2.子课题组负责人要有较强的作文教育教学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原则上要求具有小教高级、中教高级、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较高的科研组织指导能力。子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子课题研究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实验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3.子课题组负责人所在的单位,必须领导重视,建立相应的组织系统,有完成子课题组研究任务的相应专业力量。
4.具备相对稳定的作文科研教改队伍和组织机构,并设置固定专员和总课题组定期联络、沟通、汇报工作。
5.除执行本方案的各项规定之外,还要遵照总课题组的相关要求,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五、子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培训
1.各学校在总课题研究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子课题选题指南见附件一)
2.填写《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一式四份加盖公章后交总课题组秘书处。子课题申报截止日期至2012年12月底(子课题申报表见附件二)
3.由总课题组组织专家完成对参加子课题学校的资格立项审定。
4.陆续审定合格的学校统一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课题立项开题培训会议(时间及地点另外通知),届时统一颁发“十二五”科研课题立项证书及课题学习资料。
六、课题的组织管理
为了认真抓好课题研究,落实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分会秘书处《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负责课题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负责对子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审定,对研究成果进行审核;组织对子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培训、评估、检查;由总课题组秘书处承办课题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和成果推广等活动。
本课题管理采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总课题组依据课题进展情况组织相关的研讨、培训、交流、考察;各地区的子课题学校也可以自行组织相关活动,邀请总课题组给予指导与支持。
总课题采用公开申报、审批、分子课题研究方式,鼓励各子课题承担学校和个人以校为本,切实优化研究过程。希望研究者树立成果意识,注重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一般情况下,承担子课题研究时间为2~4年。
希望参与单位自愿给予总课题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额度由双方协商决定。
七、《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秘书处联系方式
曹 韧:0351-5256554 15535812691
聂艳宏:0351-4195579 13203419770
曹晓花:0351-5256564 15034062154
张东萍:0351-5256564 13754818519
附件一:《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二:《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附件二略,该表可登陆新作文网站省略下载。)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附件一: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
与实践研究
子课题申报指南
一、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1.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2.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3.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4.作文教学原则研究。
二、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5.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等作文内容分类训练方法研究。(小学、中学)
6.学生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7.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三、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8.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
9.作文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四、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10.社会作文培训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
11.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2.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3.语文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4.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5.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6.小学、初中、高中各类作文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
17.作文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五、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18.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小学、中学)
19.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小学、中学)
20.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作文写作影响研究。(小学、中学)
六、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21.家长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2.学校非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3.作家、团体、教研机构等社会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4.作文教辅图书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5.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七、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26.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
27.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八、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28.言语生命动力学作文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29.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0.题型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1.――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九、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32.叶圣陶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3.张志公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4.吕淑湘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5.梁启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6.朱自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7.张中行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8.――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十、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39.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40.现代脑图研究成果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41.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及教学策略研究。
42.写作思维学研究。
十一、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43.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44.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
45.各类作文报刊的优势、特点以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十二、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46.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
47.中考作文研究。
48.高考作文研究。
49.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十三、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50.小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51.中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十四、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52.――作文(法)专题研究。
十五、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53.美国作文教学研究。
54.日本作文教学研究。
55.韩国作文教学研究。
56.英国作文教学研究。
57.台湾作文教学研究。
58.香港作文教学研究。
十六、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59.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
60.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十七、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61.学科作文研究。
62.不同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十八、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63.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与作文关系的研究。
64.学生作文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
65.写作动力、动机内在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申报者可以以某一地区教科研部门为单位申报区域性课题;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申报学校课题;还可以个人单独申报个人课题。
上述课题供申报者参考,申报者可以结合本单位或个人的实际情况,在总课题总的研究方向的前提下,自行拟定课题进行申报。
上述课题从18个大的研究方向分解出60多个子课题,申报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条件,将子课题进行合并,选择大的研究方向为研究范畴进行申报。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性学习;高中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4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这是因为“提出问题”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意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课程标准促进探究性学习实施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是21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结构改革上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从重知识轻能力,到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从封闭办学观的影响,课程忽视社会性实践,到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对学生与社会实际的联系,特别是对社会需求的能力的培养。这些变化表明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改革措施,已日益为教育者所理解接受并主动实施。
1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性质和内涵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的背景下,它既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初步学习、体验科学研究的活动性课程。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有如下特征:第一,经验性和体验性。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积累实践的经验,并在亲身经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这种经验性和体验性显示出研究性学习与记忆书本知识的不同。第二,过程性和生成性。接受式学习是学生掌握即定的知识,但研究性学习则是在探究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建构知识、生成知识。第三,开放性和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同时,研究性学习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只要学生“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之中,学生便会自觉地认识到,这是一项认识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第四,自主性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研究活动是自主进行的,他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学习计划是自已设计的,学习活动是自已亲身经历的,其中的困难又是在个体的努力和同伴的协作下一起克服的。同时,研究性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一种学习,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探求结论。
3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3.1 指导学生选题
学生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通常要反映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兴趣,以及特定的文化传统、自然资源状况等,只要是与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景,向学生展示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认知、理解、应用的实际能力及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能性,提出一些研究性课题供学生选择。为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自行选题。学生的选题宜小不宜大,应尽量适合自身能力的课题。围绕学生的学习、身边生活的事物,切入口小的课题去引导学生选题。例如“中学生体能素质的现状调查”、“肥胖学生的体质状况及折因研究”、“ 高中学生生活方式的研究”、“学生睡眠状况的调查”、“ 耐力跑对增强体质效果的调查”、“学生学习焦虑情绪的调查研究”等进行研究。广东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广州娱乐性体育场所举隅”就是由余乃明老师指导,由何聪、陈翰波、张津冬等7位同学组成的课题组研究完成的。专家评价是学生一项很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是一项较好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经验的课题,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取得研究成果。
3.2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制定研究计划以引导研究过程,学生初步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缺乏科学研究的知识,难以把握研究的全过程,因此,确立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调查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预期结果、课题组成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的形式进行)和研究分工,研究进度,研究措施等。
研究方法是研究计划中的核心部分,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过程。收集资料、调查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统计等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也适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围绕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内容,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指导学生去选择研究方法。资料研究、调查访问是不可缺少的,至于是否要进行实验、是否要测量,是否采用问卷调查,就要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来确定了。问卷调查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为课题研究获取很多研究资料和信息,学生学习编制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作一次问卷调查的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3.3指导学生实施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实施阶段,主要是学生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中规定的具体安排,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
资料研究主要是指导学生围绕研究目的和内容,阅读有关理论知识,或邀请老师作专题讲座,开拓理论视野,以理论去指导研究,并为撰写论文提供理论支撑。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相关的文献信息和资料,收集相关历史的、现实的资料,从历史的、现实的资料中对研究象进行分析。调查访问、问卷调查、实验、测试等,都是观察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问题和与相关因素的联系,收集研究资料。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典型资料收集,典型引路路最明,典型说话话最灵,典型资料对研究问题的阐述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调查访问、问卷调查都要根据研究的需要,事前拟好调查问访提纲,选择好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收集研究资料;学生初次做问卷调查,问卷设题不宜太多,以封闭式问卷调查为主,目的在于学习编制问卷的方法,体验问卷发放和回收的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如“ 耐力跑对增强体质效果的实验研究”、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方案,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任务、实验时间、实验形式(单组对照或双组对照)、实验施加因素、实验测试指标、实验分工、实验步骤安排等,实验法要与文献资料研究、访问调查、观察等方法结起来,列入实验方案,收集实验资料,一步一步逼近研究目标。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及时整理、分析资料,认识研究对象内部和外部各因素的关系,形成观点,逐步达到对事物规律的认识。
3.4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在撰写论文之前,要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学生结合亲身实践,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在资料整理、分析过程中,认识研究对象的状态、本质和问题,形成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撰写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是科学研究的一次总结,对学生逻辑思维、写作能力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体育课程研究性学习成果,一般以调查报告、实验总结(实验研究报告)、小论文、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
不管什么形式,结构都要严谨,全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指导学生提出的立论观点鲜明,论证有据、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如访谈材料、观察材料、文献资料、实验或测量的材料、典型材料等,作为论据去论证和支持自己研究提出的论点。
3.5指导学生总结交流和评价
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交流和评价,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最后环节,研究成果的处理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组织研究成果报告会,宣读论文,交流心得体会,让更多同学分享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征求同学们对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师生对研究成果做出评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推荐到出版单位发表,发挥研究成果的作用。
4 结束语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和学会发展的学习理念, 高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让中学生提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接受科学研究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和科研素养。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以推进素质教育。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经验的建构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而获得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科研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社会调查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在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仍是一个比较簿弱的环节,我们有责任推进这项活动的开展,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
[2] 钟启泉,崔允潡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斯特弗、盖尔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16.
[5] 许镇辉等.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62.
[6] 刘赞英等.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难点和突破点[J].中国高等教,2008:(13),(14).
[7] 刘久成.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1):68-70.
关键词:武术套路运动员 气质类型 运动选材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65―02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上海市部分高校高水平武术队和上海市武术队套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对象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气质类型测定采用陈会昌气质类型调查问卷)。
测试问卷48份,回收48份,有效问卷45分,回收率100%,有效率94%。
2 上海市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气质类型研究结果
由表1所示:上海市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气质类型最多为多血质15人,占总体33.33%,其次是粘液质和多血质――粘液质各8人占17.78%,且不同级别差异不大,均是多血质相关类型占大部分,粘液质类型其次,而胆汁较少。
由此可见,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气质类型多数为多血质和粘液质型的。最很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无抑郁质相关类型。
由图2所示,剑枪、刀棍、南拳运动员气质类型最多的为多血质或与多血质相关类型的气质。14名太极运动员有7名是粘液质、4名是多血质――粘液质和2名胆汁质――粘液质型,均和粘液质类型相关。
3 上海市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气质类型的分析
3.1 上海市优秀武术套路不同级别运动员气质类型分析
与以往研究理论相符合,上海市优秀套路运动员的气质类型基本上为多血质和粘液质类型。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无抑郁质相关类型的。多血质15人,占总体33.33%,其次是粘液质和多血质――粘液质各有8人占17.78%。不同级别各自气质类型分布差异不大,均是多血质相关类型占大部分,粘液质类型其次,而胆汁较少。由此可见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气质类型多数为多血质和粘液质型的。由于气质是稳定、典型的心理特征,受遗传影响很大,后天几乎改变不了,气质类型的基本理论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性特征。它反映了心理活动发出的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其均衡程度的特点。气质类型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水平的发挥,对运动成绩影响较大,通过对优秀套路运动员气质类型的调查分析,发现多血质或粘液质型的运动员比较适合从事武术套路运动。此外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气质不一定只是单一的某一种气质,许多人往往集两种或多种气质于一身,在某些时候他可能表现出以另一种气质类型为主的特征,所以在实际的选材中不能太过死板,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
3.2 上海市优秀武术套路不同项目运动员气质类型分析
本研究表明(见图2)剑枪、刀棍、南拳运动员气质类型最多的为多血质或与多血质相关类型的气质,南拳运动员多为多血质类型的气质,因为南拳比较粗框,这也与活泼好动、有生气、反映快等特点有关系,剑枪刀棍运动员气质类型分布较广;而太极运动均和粘液质类型相关,7名是粘液质、4名是多血质一粘液质和2名胆汁质一粘液质型,均和粘液质类型相关,这是应为粘液质的特点是比较安静、稳重、言行缓慢情绪不易外露这些特点符合太极拳的特点要求。总的来说武术套路运动员要好动、活泼的同时还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因此多血质比较适合南拳和长拳类,粘液质主要适合太极功法类,而抑郁质类型不适合从事武术套路运动。
4 结论
不同级别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气质类型差异不大。不同项目武术套路运动员气质类型差异较大,南拳类运动员多为多血质型,剑枪和刀棍运动员气质类型分布较广,其中多血质相关型较多,太极运动员多为粘液质型,抑郁质类型不适合从事武术套路运动。
参考文献:
[1]刘同为,刘淑慧.浅谈武术运动员的选材[J].安徽体育科技,1990(03).
[2]从湖平.体育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曾凡辉,王路德,邢文华等.运动员科学选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4]李铮,姚本先主编.心里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0-43.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师 继续教育 反思性教学 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又是实施高校体育工作的主群体,是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决定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关键。为了改善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在学历、职称、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等专业化技能不尽合理的状况,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对教师提出了职前学习、入职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的计划和要求。目前最常见的继续教育方式理论脱离实践,使许多教师感到所培训的内容与高校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科研实际相差太远, 难以满足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需要。
20世纪80年代,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思潮陆续在西方各国兴起,并迅速受到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研究者和广大教师的重视是体育教师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拟从反思性教学理论的角度探讨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二、对反思性教学理论的理解
反思性教学也称反思实践。它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综合国内外关于反思性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博采众长,反思性教学就是指: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他人经验,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挥自身教育主体功能,与他人真诚合作,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策略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探讨,借助一些手段对自身的内隐理论不断归纳、总结和外化,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其进行审视、 分析和反思,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思性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三、反思性教学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而且要使教师树立正确教学意识和理念,为教师终身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和内容进行调查,使教师发展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
(一)反思性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继续教育
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教师的自我教育随着教师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将会促使教师自觉性教学行为的提高,使教师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到自教转化。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这种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种自我继续教育。
(二)利用反思性教学寻找继续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反思性教学为体育教师寻找继续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性。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可分为积累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积极验证四个主要环节。积累经验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在观察分析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搜集者,又是冷静的批评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重新概括阶段是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积极验证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验证上一阶段所提出的假设和新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又会积累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开始新的循环。
通过教学反思发现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了解自己能力的不足和欠缺之处,有针对性的选用有效地继续教育途径进行再学习,促进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正是在“反思―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这样一个无限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教师的信念态度、知识技能、行为方式、教学训练方法等才更趋成熟,教师才得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更高阶段过渡,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三)在继续教育中开设“反思性教学”专题培训
了解反思性教学的概念、意义、过程和研究方法, 帮助他们提高对课堂行为的洞察力, 使他们学会善于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行为、过程和教学训练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行经性常反思, 掌握最基本的反思性教学途径, 从而逐步发展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1.培养体育教师技术实践课堂观察能力
具体培训中,培训者可把反思性教学融入于整个培训环节。组织他们对某一特定教材内容进行相互观摩教学、相互点评。通过相互观摩,促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和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从中汲取经验。
2.培养体育教师充分利用现代课堂媒介的能力
在培训中,通过录像、录音可以再现教师教学的过程。使教师能更客观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发现自己课前的设计与实际授课有何不同,以便日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计划和教案。
3.培养体育教师记录和分析课堂教学小结的能力
课堂教学小结是课堂教学过程现象和问题的总结,课堂教学小结应该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观察和感受,对某一教学行为态度的认识和对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分析和反思。课堂教学小结可使教师记录和保存许多真实可靠的教学记录,同时为反思教学提供研究的数据。课堂教学小结应保持即时性和经常性。
4.培养体育教师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反思性教学不仅要有感性的反思,更要有理性的反思,尤其是身体教育的结果。这就要求体育老师熟练掌握数据收集、处理的方法,通过数据结果分析,反思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具体培训使体育老师掌握现代数据处理的方法,从而可以站在更科学、客观的角度从不同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需求、学习困难、学习效果、对教学的看法以及教学的效果等等。
5.培养体育教师做好课前与课后的反思的能力
课前反思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先前教学经历和过程进行反思。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及时地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进行回顾和评价,对课前形成的教学理念、课堂行为、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以及学生表现进行反思,认真总结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通过对其总结归纳,发现问题,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
6.培养体育教师行动研究理论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
在培训中,指导和培养体育教师从事与教学、训练实际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是迅速提高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教师本人的独立思考和与其他教师的讨论,参与有关行动研究的理论研究,提出假设,制定出行动计划, 然后在实施计划的基础上, 进行相关的研究, 总结归纳,并写出行动研究报告。这些过程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
(一)将反思性教学融入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能使教师逐渐从注重感性经验传授转变为注重教学的理性审视,最终将会提高体育教师执教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在反思性教学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将会获得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达到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后就能运用,运用后就有效果的继续教育目的。
(三)反思性教学理论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断进行反思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过程也要安排设计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培训。
参考文献:
[1]Dewey, J. How We Think. Chicago: Henry Regnery. 1933.
[2]L.M.Villar. Teaching: Reflective, from T. Husenetal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1994.
[3]Schon, D.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吴晓涓.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现状与培训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31.
[7]吴家琳.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体育学科.2005(2):12.
[8]袁翔.高等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战略思考[J].继续教育.2005(11):71.
关键词:体育;跨学科研究;高质量人才
体育并非一门孤立的学科,体育学科本身的复杂性造成了其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界限的模糊。基于此,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必然产生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因此,体育教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必然的。
一、体育跨学科研究的本质
跨学科研究的本质是打破学科界限,开展两门及其以上的学科之间的科研或教育活动。相应的,体育跨学科研究的本质不是为了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多学科的融合,更不是否定分学科教学或研究,而是综合研究体育与其他各学科知识。体育跨学科研究强调跨学科研究的交叉性,从而进一步实现新的学科进步发展,上述这种方式获得的学科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所跨学科之间应当开创全新的相关研究领域,另一个方面是所跨学科之间应当以促进各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为目标[1]。在体育跨学科研究中,绝大部分人走的都是第二条道路。在体育功能不断完善的今天,体育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通过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交流与研究来解决体育科学领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并且在之前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2],并在此基础上打破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界限是进行学科分类的标准,但学科界限却并非完全明确的。各学科核心知识之间的界限是最为明确的,而学科边缘的界限却相对模糊。体育学科边缘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是相互交叉的。可以同时进行体育与其他学科的科研或教育活动,并以此来解决体育学科研究或教学中的常见现象与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育的跨学科研究并非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之间的简单累加,而是促进上述学科自身的更新和发展。体育跨学科研究不仅是深化改革、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另外,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互研究有两种形式。一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交流与研究,体育学科通过借鉴学习后者的优势,来解决自身存在且之前难以解决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并更新知识体系。二是体育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的是,体育这一学科体系中已有多门较为成熟的分支学科,然而这些学科在进行纵向研究过程中,同样不能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完全割裂,并且同样需要不断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3]。
二、体育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1.解决问题手段单一
当代体育学科已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除生理学等与之直接相关的学科外,体育与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学科之间也建立起了密切且牢固的联系。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体育竞技不会是单纯的体育交流,必定会带来国家间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世界著名体育赛事为其举办城市带来的经济发展推动力、地域文化影响力上升等作用,体育跨学科研究理论无法覆盖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具体的影响,不能结合经济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来对其进行研究。再如,研究史上某些重大体育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国家政治的影响等,必定离不开历史学、政治学的支持。而在当代社会,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人类心理的影响也需要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作为支撑。这些与体育相关复杂问题的存在涉及到了各学科,因此,对于进行体育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难以用单一的方式去地解决,换言之,我们必须用多维度的知识寻求更好更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而这也暴露了在体育跨学科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手段的多样性与准确性的缺乏。
2.跨学科知识应用困难
从体育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看,各类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无法促进新的相关学科的产生与发展[4]。体育学科边缘的知识往往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现象,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不能补充并完善这些方面的知识。如不能灵活运用历史学的知识,无法为研究体育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史上的重大体育事件提供帮助,从而导致这一部分的体育知识无法被纳入体育知识范围中,未能成为新的体育知识,使体育学科在体育史方面的知识体系缺乏独立性。在这一问题上,新的相关学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最明显的便是体育与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体育运动对人类情绪、心理的影响是其存在的前提,随着这一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并开展研究,体育心理学应运而生。体育心理学虽被划入心理学这一学科之中,但由于心理学与体育学科存在较多差异,如心理学体系分为应用心理学与基础心理学,而体育学体系分为体育基础学、运动技能学、体育社会学。其中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而体育心理学是指从事体育活动(如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等)的特定活动下的心理现象,两者差异性较大,导致体育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无法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很好地完善。由上可知,虽然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可以开展相应的跨学科研究,但是在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难以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更好地分析、丰富体育学科的内容,更无法较好地完善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
三、体育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路径
1.增加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及趣味性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在相当程度上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由此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因其自身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有一个很明显并且难以消除的弊端,就是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与喜爱程度多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即一些活泼、好动、体能较好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往往更愿意积极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而一些安静、沉默、体能较差的学生,往往不愿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而在当今体育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成绩加入到中考总成绩当中,多数学校为确保升学率,往往采取短期特训的方法快速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对升学的影响也使其成为了大部分学生的负担。若是增强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并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上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因此,体育教师可在讲授期间加入一些体育赛事视频的播放,并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如物理、数学课程中的一些知识来解释体育现象,或结合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来讲授体育史上的某些重大事件,将单纯的体育运动课堂转变为运动为主、理论知识讲授为辅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体育课堂,体育课程将不再成为曾经那部分厌恶体育的学生的负担。
2.从其他学科切入研究,丰富体育教学
从不同的学科的角度,即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体育学科教学是体育跨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方法。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研究体育学科教学,便可以发现并掌握体育学科教学知识的不同方面,如“历史学+体育学”可以研究体育学科的历史和特点;“管理学+体育学”可以研究体育管理的相关内容[5]。体育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其知识体系中的各个方面本就不能离开其他学科而孤立地存在。若是单纯地进行体育这一门学科教学的研究,往往只能局限于体育运动本身,即体育学科的核心知识。而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去研究体育学科,则可以研究体育学科各方面的知识,从而构建并完善体育学科的知识理论体系。从其他学科的角度研究体育学科对研究者的知识储备要求是比较高的,研究者需同时具备体育学科以及所需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3.与其他学科合作交流,培养高质量人才
在跨学科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极其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科知识的交流与合作有两种方式。一是单方面运用其他学科的现有知识去研究某一学科,这一方面在体育的跨学科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体育学科的相关人员通过运用其他学科中的现有知识去研究体育学科中的某一方面,并以此改变教学方式。二是学科间的合作能有效解决研究者知识能力不全面的问题。体育学科本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通性并不强,同时精通体育学科与这些学科中的某一学科的研究者并不常见。若是与其相关学科的其他相关人员合作,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开展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教学合作科研活动,能高效率、高质量地聚集各学科人才,并培育各科人才。
4.厘清跨学科本质,建立相应研究机构
体育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它的出现及发展需要众多人文学科以及自然学科作为理论基础[6]。跨学科研究并不否定分学科知识研究,而是将分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问题,培养综合能力。相较于其他学科,体育学科的跨学科性更强,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长期且稳定的跨学科合作研究活动。目前,各学科研究机构多以单一学科为单位,如高校中的学科组织与研究机构仍按照传统学科分类系统进行划分。上述这种传统且生硬的划分方法不仅有违跨学科研究的本质,更不够灵活变通,早已不能满足当代体育学科飞速发展与体育学科教学灵活变通的需求。单一学科为单位的学术研究机构使得体育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形成隔阂,往往只能通过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科研的途径开展体育跨学科教学研究活动,这种暂时合作的方法若长期使用,是极其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且无法保证其长期稳定性。相关人员与相关机构还应当注重培养对应的高级专门人才[7]。若完成了体育跨学科教学的研究机构的建立,则可以此为基础实现体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的长期且稳定的跨学科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尤其是因体育跨学科合作而形成的新学科,这些新学科不能完全依附于其上属学科而存在,需要一定的独立发展的空间。相关人员可在高校建立这些新学科的教学研究机构,或根据新学科内容开设其相关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应的人才,明确跨学科研究的本质内涵,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教学研究与发展打下牢不可摧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促进体育跨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的长期开展。在当代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科之间不再相互独立,取而代之的是跨学科研究。体育作为一项人类活动,其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其不能孤立存在,而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体育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必然。体育跨学科研究多表现为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体育学科当中的一些较为复杂的、仅运用体育学科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体育的跨学科交流不仅增强了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趣味性,还促进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完善,更是开阔了新的学科视角与领域,然而迄今为止,体育跨学科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单一,难以从跨学科研究中吸取知识等问题也仍然存在。所以,以一个崭新甚至多维的视角来研究体育学科、开展各学科之间相应的科研交流活动、培养各科的高质量人才以及广泛建设体育跨学科研究机构都是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的最基本但却必不可少的方法。综上观之,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将为体育学科的研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其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黄璐.体育学广义跨学科概念辨析与动力基础[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02):54-56.
[2]李永宪,刘波,肖宇.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初探[J].体育学刊,2010,17(08):11-16.
[3]刘一民,王武斌.略论体育跨学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03):15-18.
[4]陈婵,邹晓东.跨学科的本质内涵与意义探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02):104-107+112.
[5]李建军.体育科学建立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初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05):127-131.
[6]张岩.体育学的性质论[J].体育与科学,2005(0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