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品质大学生心理健康

导论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国家很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培养,从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文件和意见,指导高校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2013年张小艳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学生占79.1%,具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2.4%,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7.9%,有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0.6%,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到20.9%[1]。所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大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表现

当前,大学生朋友的心理品质总体上是好的。但学校和家庭教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能力培养的弊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所以当代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完全成熟,但心理上却未完全成熟。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良心理品质:

1、认知上的偏差

对大学生来说,智力和创造力都达到了人生的高峰期,却存在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灾难性思维等认知偏差。绝对化要求:容易出现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等非理性思维。过分化概况:以一件事情的成败来评价自己或他人所有方面的不合理的认知方式。灾难化思维:过分夸大事情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认为如果发生一件不好的事情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而陷入抱怨、自责等极端的不良体验中。

(2)、不良情绪体验频繁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在情绪上,一方面表现为情绪情感丰富,对生活富有激情,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情绪起伏波动性较大,而且体验到的负性情绪较多。有学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的结果发现:大学生自身情绪控制力较差,情绪受情景影响较大:如在“情绪起伏较大,常影响学习和休息”这一选项中,有31.7%的大学生做了肯定回答[2]。

(3)、意志上不够坚定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比较突出。树立了远大理想,却容易半途而废;自制力薄弱:对于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对于不该做的事情却去做,典型表现就是某些大学生存在“网络依赖症”。学者对南京六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百分比中,轻度依赖的学生占29.3%,较重依赖的学生占10.3%,严重依赖的学生占4.1% [3]。

(4)、欠缺优良的性格品质

当代大学生存在以下不良的性格品质:偏执:敏感多疑,无足够根据地怀疑他人的无意、非恶意甚至友好的行为;强迫:个体明知一些行为和观念持续存在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并感觉到紧张和痛苦;攻击性:较长时间的对环境、人和事物的敌对心理,表现出对他人的不满和厌恶,甚至对他人产生攻击和破坏行为;以自我为中心,不易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等。

了解大学生存在的不良品质,对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二、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对策

1、以积极心理学为理念,多渠道了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年级特点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通过测评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国内比较好的测量工具如《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积极情绪体验量表》等测量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和积极心理状态。

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测量发现大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各个年级段的学生需要的教育方案,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让我们能切实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切切实实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

2、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笔者认为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心理调适的方法是很好的途径和渠道。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在课程中,老师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方向,努力从以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注重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理念;

(2)、改革教学目标,树立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潜能开发为核心的教学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三个层次的目标,关注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并进行相应的咨询和辅导、针对部分大学生普遍心理问题而进行辅导和咨询、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笔者建议努力整合三个目标,突出开发大学生潜能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的目标,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去应对消极的情绪和体验。

(3)、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融合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在课堂中,通过个案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收集大学生中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形成典型案例分析---课堂心理活动或体验---活动或体验后的交流和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3、以积极心理学为支撑,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实践促发展。只有在实践中的良好的体验才最能深入人心。而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活动中的体验、所受的感悟、心灵的触动而形成的。

笔者认为,活动本身就是实际而有效的教育刺激,它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并从体验中发掘自己的潜能,所以我们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本着吸引学生“走出寝室、走出网络、走入团体、运动起来”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适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活动,比如: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手语大赛、心理电影赏析与点评、心理主题班会设计及展示大赛等等,鼓励同学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大胆展示,在活动中产生种种内心体验和感悟,通过活动学习如何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自信心得到增强等能力。笔者认为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大学生开展活动的重头戏。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培养当代大学生真诚、热情、自信、乐观等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也能激发个体潜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为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大事。

参考文献:

[1] 李焕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作用研究[J].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王馨可

王青耀

摘要: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出现导致了高校中来自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数量的逐年上升。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在学习、交往、竞争过程中易出现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等问题,影响其人格发育和健康成长。通过分析城市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及产生根源,探究可采取的相应对策,帮助其完善自我意识的构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与调整,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体制不健全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变迁及就业结构调整滞后等种种原因,劳动就业体制的改革仍在探索中,城市低收入群体逐渐出现。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居民家庭。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1中国城市蓝皮书》数据,我国目前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大约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 元之间,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万人。

一、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斯普兰格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青年期既是人格形成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蓬勃发展、社会生活领域迅速扩大并走向成人的重要时期。①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青年期。据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网对近万名大学生的网络调查《2010-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7%、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马加爵案、复旦投毒等案件震惊社会,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被提到了重要地位。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和核心,是心理结构中的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的优劣,关系到个人在理性认知、情绪调控,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在面临一些生理、心理、社会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矛盾和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合理解决。否则,心理失衡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甚至发展成为极端行为。

二、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分化—矛盾—统一”往复循环发展的阶段。自我意识是人格的组成部分,关系着人格的健康发展。大学环境赋予了个人更多的独立和自由空间,同时也引发了自我意识与个人行为之间的矛盾冲突。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三类:

1.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体

与农村贫困生不同,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城市成长经历,一方面让他们很自尊、自强,但同时由于窘迫的家庭经济状况,又极易自卑,被其他同学排斥疏远,对家庭和社会消极抱怨。自卑属情绪情感困扰,源于个人的挫折或失败经验,是对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评价不当的结果。自卑使人不能坦然面对他人的批评、取笑、责备。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自卑感就会随之出现。

2.面对压力易焦虑悲观

焦虑由压力引起,因为压力使人在某方面的自我同一性面临危机,从而威胁其精神生活。在沉重的家庭经济压力下,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少有同龄人的青春活力。另外,由于大学中人才济济,学习上的优势逐渐不复存在,一旦受挫,往往不愿承认和接受。有的因为碍于“城市人”的面子,害怕让别的同学看不起,还不愿意申请困难补助,把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久而久之这些心理问题的隐患就会引发焦虑悲观情绪,形成自我封闭的状态。

3.难以摆脱嫉妒心理

嫉妒情绪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与自己相近但又超过自己,而又无力改变的情况引起的心理、情绪和行为。严重的嫉妒情绪甚至会让人产生仇恨情感。同学之间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可能就会深深刺激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敏感的内心,习惯性将消极事件归结为自己的内部原因,引发心理失衡。特别是在受到他人富足的物质生活刺激后,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是“穷二代”,考上大学也无力摆脱贫困的命运。对大学的美好理想和残酷现实的矛盾交织在一起,选择逃避来脱离现实。

三、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根源

1.共性根源

“青年心理的中心问题是自我问题。”②和所有的贫困大学生一样,当大学同学之间激烈的学习竞争、交往竞争、就业竞争席卷而来,生活更加紧张、人际关系更加复杂,难免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强度去处理和解决面临的新生活,就容易陷入心理障碍。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贝克(AaronT. Beck)认为一个人的情感和行为是由自身的认知决定的,对自己持极端否定的态度,会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这种否定型体验的极端结果甚至会导致自杀。一些贫困大学生过度自卑,他们往往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较,看不到自身的价值,长期下去,心理变的扭曲而抑郁。

2.个性根源

“低收入家庭大学生中的心态失衡具有经常性和复合性的特点,比如持续的自卑心理、社交恐惧心理、挫折心理、保守心理、浮躁心理等等,往往是同时存在的。”③第一、“大学生”在低收入家庭扮演着“家庭中心”的角色,是家庭的焦点,深受父母长辈的疼爱。这类大学生的父母把生活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子女生活、教育投入占据了家庭收入的大部分,这些投入形成了无形的压力,让其深感无助。第二、由于父母已经设计好了未来的发展路线,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必须被动接受家庭的安排,他们没有表达自己利益的直接渠道。父母已经“包办”了他们的未来,当他们与父母立下的标杆“偏差”时,会产生极度的焦虑和挫败感。第三、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攀比心较重。虽然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但是父母总是尽量满足。看到来自富裕家庭的同学,自己也争强好胜,不愿意勤工俭学,通过一些非理性方法获取金钱,试图证明自己。第四、低收入大学生家庭在经济上相对贫困,文化生活也相对贫乏。其父母主要由企业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在家待业者组成,他们在忙于解决家庭温饱问题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当低收入家庭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惑时,得不到父母的指导、疏通和帮助,又碍于面子无处倾诉,负面情绪无法合理宣泄。

四、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全面的助学保障体系

市场经济体制下贫富差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正在进行积极调整,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低收入家庭大学生问题已被社会广泛关注,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如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来实现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帮扶。据《中国日报》,2006年至2011年,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从1530 万人次增长至4170万人次,增长近2倍;资助金额从162亿元增长至501亿元,增长2倍多。此外,我国对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力度在不断增强,低收入家庭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将从根本上避免。同时,国家应鼓励有能力的社会团体、企业、家庭等成立“资助基金”,帮助低收入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香港大学成立的“第一代大学生助学金”就是由私人提供的,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为他们提供经济援助。

2.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是交叉关系,两者相互促进、补充。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低收人家庭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本身就存在一种“弱势心态”,这使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遭遇挫折”。加强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他们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不足,确保其全面健康成长。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及时缓解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排除心理困扰,改善心理适应能力,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事实上,只有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促使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直面挫折和社会不公等问题的勇气。

3.主动帮扶,发挥心理辅导的功能

近年来,各大高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北京各高校已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基本办学标准并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但是还存在着如从事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工作人员数量少;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包含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授课时间有限;心理辅导中心形同虚设,长期无人光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作用。目前,高校内的心理辅导主要是应对式咨询,辅导者等待着学生的主动求助,心理辅导的功能未能全然发挥。高校首先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培养,鼓励其遇到问题时积极主动倾诉,与老师、同学勤交流,敞开心扉,乐于接受指导和帮助。其次要完善心理咨询体系,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辅导,建立心理发展咨询、心理适应咨询、心理障碍咨询的完整体系。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纠正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某些错误观念,使其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客观的对待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深化其对自我的认识,从而积极有效的面对各种现实问题。

4.理性认知,构建健全的自我意识

非理性信念指的是情绪化、不符合实际的信念。当非理性信念充斥大脑时,会错误的评估事物,导致情绪困扰和行为缺陷,从而对自我、人际交往形成认知偏差。为避免认知偏差的出现,强化理性信念,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注重构建健全的自我意识,强化自身心理素质。心理障碍的发生率B=P/E(B是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P是生活的压力,E是自我的强度),如果一个人能够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自我的力量足够大,就能够战胜压力,成为心理健康的人。一方面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业余爱好,心理问题有合理的渠道宣泄排解、及时转移。另一方面要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遇到问题,多向朋友倾诉,倾诉是排遣心理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同时,低收入家庭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明确学习目标,摆脱心理贫困,磨砺自己的精神意志,缓解精神压力、自卑心理、焦虑情绪等,形成艰苦奋斗、积极进取人生态度。

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知识经验的积累、个人的主观努力是可以塑造的。对于低收入大学生心理问题,只有从思想和心理上帮助其疏导各种障碍,才能促使其积极适应和主动发展。通过塑造健全的人格进行认知重建,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支撑,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就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克服困境、健康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引文注释:

①李进宏.当代大学生心理解读[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5.

②张金彦,王建军.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济南: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77.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状况;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新世纪的大学生基本已具备高智商,但缺乏情商的教育。情商属心理学范畴,从心理学家认为,情商一般包括: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三是自我激励,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本研究旨在对在校学生情商现状进行调查,从而提高大学生情商水平。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宁波大红鹰学院在校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在7个二级学院中各抽取10-20名学生进行座谈,又采取集中抽样法选取500名学生作为样本问卷全部回收,在删除不完整问卷后,获得无缺省值样本490份,有效率98%。其此次调查的大一占25.6%,大二占20.8%,大三占30.7%,大四占22.9%。问卷的分布比较均匀,数据的代表性较好,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为分析企业需求和学生情商现状差异进行对比析,实地走访调查了6家企业对大学生情商的需求。

二、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控制能力方法正确。

问“您日常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哪些?”大学生的回答依次(1)口头语言,如倾诉(占50%),(2)书面语言,如写日记(占25%),(3)一般不表现出来(占16%),(4)用身体语言表现(占9%),由此看出大学生情绪调节控制能力方法正确,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二)大学生表达、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较强。

表达、控制和调节情绪是情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每个学生表达、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各不相同,因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情商水平的高低。在调查中,问“您认为自己表达、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如何?”回答依次:(1)较强(占54%),(2)较差(占29%),(3)很强(占14%),(4)很差(占3%)。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驾驭控制情绪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他们会了解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良情绪会及时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化解和宣泄,积极进行心理调节,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但在调查中也发现29%的同学控制调节情绪能力较差,这些学生有可能由于情绪的控制不当而陷入迷茫,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最终荒废学业,追悔莫及。

(三)大学生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时期是人心理与智力飞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大学生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如何,也是对大学生情商状况调查的一个重要环节。挫折对有志于成功的人来说是财富,是动力。高情商的人会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正确认识挫折,而低情商的人却是截而不同的表现。调查显示20%的同学认为自己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强,33%的同学认为自己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一般,14%的同学认为自己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很强,33%的同学认为自己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这样的学生一旦遭遇挫折便气馁,容易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甚至绝望。近年来,高校屡次出现学生自杀和他杀,造成这种的后果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较低。

(四)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尚未建立全。

情商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对恋爱观有正确的认识。进入大学时代,学生逐渐开始了恋爱的经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加之不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的恋爱观表现出极不稳定的态度,恋爱的成功几率较小,由于缺乏对情感变化的调解能力,失恋后将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不仅会影响学习、生活,更会给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调查发现有56的学生已经开始谈恋爱;50%的同学表示对失恋打击虽然大,但我可以承受;18%的同学表示对失恋打击太大了,以至于很难接受。可见大学生中恋爱现象极为普遍,正确的恋爱观尚未建立起来。

(五)大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团结协作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八十年代中期出生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做任何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同他人合作,我行我素,合作意识差。调查显示“您是否是一个团队意识较强的人?”只有16%的同学回答是团队意识很强,25%的同学回答较强,30%的同学回答团队意识一般,29%的同学回答却是团队意识较弱。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并不很理想,而恰恰团队意识是用人单位所最看重的一点,经调查发现企业用人单位普通认为现大学生专业知识过硬,但在工作中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市场竞争已从物质资源竞争进入到人才的竞争。大学是作为学生向社会人过渡期,他们最终都要走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加强大学生的情商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也关系到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的是有德有才的全面人才,全面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应是情商和智商的有机统一。对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发现近年来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基本持肯定态度。本次调查显示: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感使命感、爱岗敬业精神、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是企业最为看重的。而目前大学生踏上社会,他们会出现价值取向迷茫、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低、人际交往功利化、责任意识缺失、理想和信仰缺少、情感困扰等思想问题。这些表现与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相悖,这就需要强化大学生的情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水平,为他们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三、加强情商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在就业指导课中增加情商教育的内容

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要培养各行各业精英。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是高校情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目前,普遍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内容基本涵盖了职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介绍就业形势与相关政策等,对于情商在工作中如何体现,情商在工作重要性介绍却处于空白状态。而恰恰情商对当代大学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学校、社会应增设情商教育类似的课程,可以开展如公关修养教育、心理健康、与人沟通、社会适应教育等,帮助学生增加情感认知,确立发展方向,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适应能力,培养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激烈社会的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为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建立心理咨询室

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情商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认识到心理素质对情商的影响,而现在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弱,来源于各方面压力,如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业成绩不如意、目标过高未达到等等,加重着他们的心理负担,导致他们有不良情绪的反应。情商高的同学能把这些压力化为动力,把挫折当机遇,而情商低的同学不能妥善的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压抑的情绪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要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必须建立心理咨询和指导机构:指导学生判断自己的情绪是否良好、健康;引导学生如何发挥自己情绪中的优势,克服情绪中消极的一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意识,增强心理调适合能力以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三)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情商

情商的培养不是天生的,而后天培养占了主导性的作用;情商的培养重在课堂之外,参加社会实践便是提高大学生情商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可以将校内活动与社会结合起来,既传承和发展着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提高抗挫折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人际交往能力,以完美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职业人生。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97,37-1381

[2]朱军,谢芳.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90后是思想活跃,积极向上的一代,是衣食无忧、朝气蓬勃的一代,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一代,他们出生在中国社会剧烈变迁,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代,具有睿智而轻狂,成熟而盲目,理性而躁动的显著特征。当社会正讨论他们如何思维前卫、个性张扬、行为另类的时候,他们的身影已在高校校园悄然出现,并逐渐成为高校校园的“主旋律”。面对这个“早熟、独立、张扬、自信”颇受争议、特点突出、时代感鲜明的学体,高校辅导员只有认清形势,转变理念,把握特点,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才能进一步做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90后学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主要背景

(一)当今社会环境的产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正在转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政治气候的多变,中西文化的冲突,各种思潮的涌入,诸种矛盾冲突对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和复杂。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发生翻天巨变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战争的动荡和政治的变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90后正是出生并成长于这个时期,从出生开始,相比较前代人,社会给了90后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最安稳的生活环境。但是这个时代由于过度的追求经济、物质的获益和精神的享受,社会面临多项选择,这其中的某些浮躁之风会对90的性格特征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信息环境的产物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媒体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互联网、移动电视、

手机等新兴媒体大量涌现,网上聊天、短信、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的流行,拓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途径,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第一,互联网络的发展,导致90后对网络过分依赖,造成个人心灵明显封闭,削弱了价值判断和控制能力;第二,大众传媒的诱惑力和欺骗性导致多数学生成为信息浊流的牺牲品;第三,国外信息资源的垄断和超量输出,对青少年心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的效果;第四,大众传媒的市场化,使许多媒体为了争夺、迎合更多的受众,而流露出媚俗、猎奇的心态;追求利益使得假冒伪劣广告、虚假有偿

新闻等现象屡禁不止。由于监督、监控和管理技术尚不完备,致使一些大众传媒的不良倾向越来越明显,导致了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偏差。

(三)家庭环境的产物

90后家庭祖辈是受鏖战与磨难,父辈历经奋斗与改变,在两代人分别体验生死与贫苦后,这类家庭往往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大多数90后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毅力和居安思危的责任感;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性格孤僻;随着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环境差异很大,父母对社会现状的看法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导致90后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多元化;家庭内部问题,尤其是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使部分90后经历了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他们性格和心理上的某些缺失和成长中的断位。与此相关,很多90后学生缺乏磨难教育和挫折考验,逆反心理特别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

90后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新一代中国公民。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90后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这是90后倍受质疑和批评的关键原因。

(一)行为特点

90后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他们渴望独立也表现得过早成熟,但实际是他们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90后是在倍受呵护和禁铜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6+1”家庭结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私密空间太小,只能通过网络来向同龄人倾诉。而当QQ聊天内容也被家长监视时,他们只能用“火星文”来保护自己的隐私了。因此,他们渴望独立,具有较强叛逆意识,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无法摆脱对家庭和他人的依赖;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自我意识很强。90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因为他们表现出的心理成熟与社会实际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调查显示:“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12J

(二)情感特点

90后的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但深度不够。这是因为社会环境造成了90后大学生自尊强、虚荣心比较强、情感上易躁动不安的特点。他们物质生活丰富甚至奢靡,精神生活却空虚迷茫。在他们张扬傲慢的背后是孤寂与无奈和无法宣

泄的内心压抑之情。90后大学生在对喜爱的对象表示热衷,对信服的人表露出钦佩和羡慕,对取得成就欢欣鼓舞,对不平之事表示愤慨等方面表现的程度比90前的大学生更为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自我调节的能力本应不断增强,但更多的90后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表达。

(三)思维特点

认知在狭义的一般层面就是对善恶、对错、美丑的认识。90后一代大学生,在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美丑时常常逆向而行、悖与常理。他们善恶分明但有时善恶不分,他们敢爱敢恨,果敢直接,但却是无法真正判断是非对错,经常是错号入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思想和价值观更加趋于功利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趋利避害,这是90后一代人自我矛盾的集中体现。聪明的90后都有一技之长,但大多数人对学习没兴趣,并且有强烈的叛逆意识。90后大学生的平均智

商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富有创造力,具有创新精神。

三、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校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才能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新一代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社会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心情决定健康,心态决定命运,一切都从“心”开始,心理问题最重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90后大学生追求独立,个性张扬,既有着极强烈的叛逆性又有着无法摆脱的依赖性,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快,思想前卫,观念超前。面对90后大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和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目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改进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导着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又是正确思想形成的基础。二者之间协调配合,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正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规范的行为等基本的心理因素。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能使教育更有成效。首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德育途径,在意识层次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二者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在结合时必须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其次是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的有机结合,借鉴德育工作的方法手段,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理论和方法,培养

和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不能等学生产生问题后再进行治疗,而应防患子未然。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还很不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讲座、心理咨询和选修课,学生掌握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很不全面,往往是一知半解,不能解决学生心理存在的根本问题。应在高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加强大学生心理意识的正确引导和人格教育,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与其他课程一样对待,也要进行必要的考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可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别提出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在心理学课程讲授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上,而不是停留在对心理障碍、疾病的认识上.注重运用情景教学,指导学生在情景中了解他人心理,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由此,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取向带给更多的学生,使学生在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个人潜能的激活、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在具备了心理健康知识后,一旦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寻求咨询帮助,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从长远看,心理教育课程化将成为对学生集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其次,高校要重视主题渗透。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各类教育活动中,通过主题活动的渗透,达到教育的目的。充分利用专业讲座、学术报告、心理健康沙龙、主题班会、心理表演剧、心理知识竞赛等载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认知。指导学生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主题活动,如心理培训、电影赏析、心灵茶座等,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及助人能力。再次,注重个别引导。

事实证明,心理咨询和谈心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由于每个人受社会、家庭、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其个性心理发展也因人而异。因此,高校要针对90后新生普查情况,认真分析每个90后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特征,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个体开展个性化教育和引导。

(三)转变工作方式和手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有心理障碍才需要教育”的观念,采用课堂教育、个别教育、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的能力,预防问题的产生;同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个别治疗,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1、坚持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调查显示:“63.7%的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是聊QQ,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1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坚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发挥网络平等、隐蔽、快捷、实时、互动的特点,通过网上心理解析、培养、训练、辅导、咨询、测验、诊断、治疗等方式向90后大学生介绍心理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服务。这种匿名环境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消除他们的心理阻抗和逆反心理,使他们会放下所有的负担和顾虑倾诉衷肠,接受咨询,从而使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并做出切合实际的引导及处理。网络教育咨询实现心理教育咨询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如应利用大学生心理管理系统接受学生的咨询。他们不用报姓名,无拘无束地与教师畅谈,然后按照老师给他们介绍的方法进行锻炼,为自己的心理“减负”,从而脱离困惑与烦恼。这种无声的交流,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治疗心理障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坚持目标引导和层次化教育相结合。明确的目标会给人前进的动力,高校要加强90后大学生的目标引导,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去实践。充分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天之骄予”、每个人要通过刻苦奋斗,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有所选择的去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挖掘自己的潜力,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注重层次化教育。“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因材施教’,高校可采取问卷调查、集体交流、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了解分析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一是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阶段性教育。在大学适应期,对学生进行成才方向教育,重点开展学生的学习、生活指导工作。通过开展针对新生的学习、生活指导讲座、定期召开新老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稳定

专业思想,明确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强化纪律意识。在目标确定期主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分层次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观察学生、接触学生、进一步帮助学生,因人施教,把个别指导和整体教育相结合作为重点工作,让学生了解自我、明确目标、扬长避短,向着既定目标稳步迈进。在目标实现期组织各种职业技能训练活动,针对学生的择业、就业开展各项工作,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要求,实现大学既定目标,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在毕业前期,最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建功立业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通过毕业典礼,开展为母校做贡献等主题活动,将学生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结合起来。

3、重视与家庭的联动。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庭成员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去,与家长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突破校园界

限,扩展到家庭、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联系的网络系统,成为全社会都关心、支持的工作。

综上,加强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摒弃工作中一些华而不实的“新鲜”理念,以返朴归真的务实态度去解决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前顺利完成心理健康成熟的过程,这是我们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做的,辅导员要根据他们自身的心理特点,及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进行健康的有效的心理教育工作。不仅要求辅导员们在工作中细心,耐心更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掌握心理健康工作的常识,从自身出发,树立榜样,让每个学生在大学里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能力,时刻保持一颗乐观的,健康的心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 卢浩浩,周子葳,周琳.90后大学生调查:个性独立,思想早熟,自信张扬.扬子晚报.2008-8-27(4)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体育 影响 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更多机遇与挑战,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导致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据卫生部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有28.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其中程度偏重的占13.2%,严重的占1.2%,以精神压抑、焦虑不安、强迫症状为主。每年因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甚至精神失常、自杀、违法犯罪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学校体育所具有的竞争性、集体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使其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的优越条件。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时代赋予学校体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大学生智力的发展

智力是人们圆满完成生活、学习和工作任务的基本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一个人智力低下的人,也不能算心理健康。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通过学校体育可以使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得到显著提高,还可以使其性格开朗、情绪稳定。总体来说,学校体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首先,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大脑的氧气与能源物质得到充足供应,有利于大脑神经细胞得到充分发育。其次,运动场上各种信息瞬息万变,经常需要神经系统迅速作出判断,这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感知能力和大脑的分析能力,从而使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得到提高。最后,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能使学生的运动中枢神经兴奋,使得与学习有关的神经中枢得到休息,这样有助于消除脑力劳动引起的疲劳,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2.有助于大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几方面。意志品质是在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完成各种动作、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而发展起来的。体育运动的特点就在于需要不断的克服人的心理与生理困难,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学校体育中,各种体育项目都是培养顽强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如在篮球、排球等球类集体项目中,可以培养学生自觉性的意志品质;在长距离跑和游泳等耐力性项目中,可以培养学生坚韧性的意志品质;在跳马、跳水等短时间完成的项目中,可以培养学生果断性的意志品质。此外,各种体育项目都有自己的比赛规则,并要求队员在比赛中严格遵守,这可以培养学生自制性的意志品质。

3.有助于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而且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其主要表现为: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学校体育,不管是体育教学还是课余体育活动,都通常以院、系、班、队的集体形式参加,由于它的实践性、技能性的特点,它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才能完成活动,使人们在体验运动的愉快情感的同时,进行感情交流。虽然学校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主张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但作业必须单独完成,听课也要求互不干扰,而在体育活动中,则常常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因此,通过学校体育可以扩大校园交往空间,增加感情沟通渠道,加强相互理解,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4.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存在价值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逐步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心理和情感等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评价。学校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中的各种体育比赛,总是伴随着胜与负,为了取得胜利战胜对手,就必须了解自己,了解对手。在胜利中看到自己的优点,设立更高的奋斗目标,鼓励自己继续前进。在失败中找到自己的缺点,重新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继续努力去争取胜利。通过反复的这种经历,学生对体育活动中的人、事、物等因素作出更为客观的分析、评价和积极的应对,从而使学生的自我概念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

5.有助于大学生排除不良情绪

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人的情绪健康表现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及对未来充满希望,善于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遭受挫折与失败,也能用理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有研究表明,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治疗某些心理疾病,使紧张、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得到宣泄,使人恢复到情绪健康的状态。学校体育,特别是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内容多种多样,方法灵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与形式。这种自由的参与性和自主选择性,容易让人专心从事所喜爱的运动,从而使人从日常令人不快的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感受到轻松愉快,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此外,学校体育活动大多在室外进行,这种活动形式本身能使学生摆脱沉闷的室内气氛,感受到室外清新的空气,从而使精神得到放松。

二、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加强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起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首先,对现有的田径、体操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降低教材的技术难度,增加游戏或比赛的内容。其次,体育教学可以增加新兴的、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如柔力球、速度轮滑、攀岩、健美操等;也可以将太极拳、摔跤、毽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体育教学内容。最后,开设心理健康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影响因素,教会学生排除不良心理障碍的方法。

2.优化体育教学组织与方法

体育教学组织与方法是体育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体育课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既取决于体育教学内容的精选,又取决于合理的体育教学组织与方法的安排。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坚持以自由、快乐为主调,主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与严格的组织纪律相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使体育课堂教学气氛轻松和谐。同时,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展自己的特长或弥补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从而为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体育学习创造条件。

3.加强课余体育活动改革

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各高校应根据学生对课余体育的不同需要,建立形式多样的体育俱乐部。每一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俱乐部。这些俱乐部既包括发展学生体育特长、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的竞技性体育俱乐部,又包括以健身、健美、娱乐为目的的大众性体育俱乐部。同时,在各体育俱乐部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余体育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余体育活动中来。

4.加强体育场馆建设

体育场馆是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保障。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快速增加,但体育场馆建设滞后,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此,各高校应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尤其是学生喜欢项目的场馆建设,如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以期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5.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心理陶冶和教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首先要努力学习心理学、生理学、卫生保健学,以及素质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最后要加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对满足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