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为科学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学教学中,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标准理念,将“教”与“学”两个要素中的“学”作为“教”的基础,由“学”了解学情,掌握“教”的核心,这样的教学模式开创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的理想课堂。现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学案导“学”,确定教学核心
现代教学论指出:“学生要经历一个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其基本问题是要让学生弄清‘学什么’,而后确定‘怎样学’。”作为教师来说,则要弄清“教什么”和“怎样教”。“教什么”的问题看似简单,因为丰富的文本资源给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如果教师过分参考文本和教材,将会忽略学生的学情,只有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教什么,才能更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学会利用方格纸将图形放大和缩小。课始,我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另一方面则给自己提供学情分析的依据。
学案有以下四个环节:
(1)填一填:明明将长方形通过鼠标拖动变大,你能在表中填出其中的数据吗?
(2)算一算: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有什么关系?
(3)说一说:你怎么理解“把原来的长方形放大为2∶1”?
(4)试一试:若把长方形按3∶1放大,那么放大后的长和宽是原来长方形的( )倍,长、宽分别是( )厘米和( )厘米。
根据学案的学情分析,我发现学生在填一填、算一算中能基本理解图形变大后的数据变化,但对“图形对应边按照一定的比放大和缩小”中的“比”的概念认识模糊。于是我重新调整教学的重点,也就是核心内容。这样就从纷繁的文本资料中走出来,提炼教学的重点内容,切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什么”的活动。
二、以互动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在以学定教的教育活动中,确定“教什么”后,就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而“怎样教”的问题则必须要归结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两者并没有孰高孰低之分,从探究真知的基本层面而言,两者是教学相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机智,而教师的有效引导则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教学中我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比作为核心内容,并进行相关设计,先让学生讨论:“如果将长方形放大,那么长和宽与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倍数关系上来解释:“放大后的长是原来的2倍,宽也是原来的2倍。”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我的教学预设,但我继续组织他们讨论交流:“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是怎么想的?举个例子。”学生说出理由后,我根据学生的说法整理并板书:16÷8=2、16∶8=2∶1、10÷5=2、10∶5=2∶1。“那么,放大后的比是怎样的呢?”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又生成了比的关系:放大后的长与原来的长的比为2∶1,放大后的宽与原来的宽的比也为2∶1。于是我调整教学策略,问:“谁能将长方形的长和宽放大后与原来相比的关系,用倍数和比来表述清楚?”一生答:“放大后的长是原来长的2倍,放大后的宽也是原来宽的2倍。也就是说,放大后的长与原来长的比为2∶1,放大后的宽与原来宽的比也为2∶1。”……在双向互动交流中,学生通过三个层面的引导理解了图形放大与原来的比的含义,突破了有关“倍与比”的思维盲区,实现“学有所思,教有突破”的目的。
三、以练习设疑,建构“教”“学”意义
课堂练习既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直观体现。教学过程中,我从教材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编经典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课堂教学练习的设置,我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1.对比观察性练习
师(出示“将长方形放大2∶1、3∶1、4∶1、3∶2”的信息):现在大家观察这个表述,有什么特点?
生:前面三个比的后项都为1,而第四个比则不同,后项为2。
学生由此产生疑问,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于是我让学生查阅资料,看看这类的比有何用途,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2.判断分析性练习
我将一些学生容易忽略、易导致犯错的认知误区综合起来,设计判断分析性练习,检验学生对概念是否准确理解、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判断1∶2、3∶1、2∶1、1∶5等图形的比,是将图形放大还是缩小,并说出理由。”
3.操作实践性练习
我让学生根据所学概念和理论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请将图中的长方形,按照2∶1、1∶4、3∶1的比进行缩小或扩大。”通过有效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既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又为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依据。
正文:
时代进人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席卷着经济生活每个角落,其对我们的冲击不亚于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种以低资源消耗,高技术附加的新产品,新服务充斥着市场,产品的个性化特征愈来愈明显。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兴起。把知识作为企业最关键的资源,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值。管理的重心由内转向外,由物、财转向知识进而转向人。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人员组成以高智力员工为主体,资产组成以人才和知识物化的无形资产为主体。企业围绕产品、服务信息一体化展开竞争,市场的边界日益全球化,竞争日趋剧烈,合作和竞争成为企业新的价值取向。过去在工业经济上创造的金字塔组织模式逐渐向扁平化的分布集中模式转变,传统的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专一化战略逐渐失去了先进性,创新成为时代新的主题。经营理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新思路。传统的一味向内挖潜,转向向外增收为主。更注重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制定,强调企业与个人全面协调发展,既充分授权,又注重实效,注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部门之间的协调,培养员工的参与意识。同时新的知识经济为我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也带来后发优势,但也带来极大的风险,笔者深深的觉得管理会计必须迎合这一创新时代的主题,融合吸收多交叉学科的理论成果。特别是行为科学的理论成果,以新的思维、新的角度去改造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我们必须努力地从战略会计的层面去考虑问题。从“全息”会计的理念去提练、优化我们的会计信息系统,充分注意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相关性,以行为科学的理念去解决管理会计遇到的难题,相信管理会计一定会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21世纪的新模式。
一、传统管理会计的缺陷
(一)价值链太短。传统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作业。采用的是价值增值的观点,重点分析的范围从支付供应商货款开始,到收取客户的价款为止。最终目的是谋求两者之差最大化。传统管理会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的收益进行了预测与分析,但对风险的估计与评价不够充分。而且传统管理会计并没有注意到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对原料的获取可能有更大的价值,对其投人一定数量的资金可能会得到更大回报,即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会对企业的生产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零存货思想中会体现得更加明显。同时传统管理会讨‘还存在价值链结束太早的缺点。没有意识到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仍有很大的价值,仅仅分析到销售为止是不够的。
(二)缺乏注重外部环境的战略观念。成功的企业管理战略就是要创造和支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管理会计应当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提供有利于企业针对竞争进行战略调整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例如从市场占有额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市场占有额等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供管理会计的相关性,使企业在决策之前有针对性,有充分地预防。超越传统管理会计的范围,进一步联系同行者,分析研究企业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研究本企业本量利和长短期决策相对变化,这对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来说更有意义,但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和解释这些信息。
(三)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传统的管理会计特别重视用数学模型来讨论预测、决策的行为,很少考虑人的因素。众周所知,一个企业的组织管理,是由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即财力、物力、人力等,如何有效地运用以上几个因素,也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使用者、继承者、发展者,成为组织关键性的战略资源,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才能具有竞争优势。只有有效运用人力资源,才能创造企业的辉煌。但传统管理会计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二、完善管理会计的措施
(一)延伸价值链。价值链不能局限在购买材料到销售产品阶段,应对消费者产品的使用、保养、维修、处置给于充分的关注,并定期定时对消费者使用产品进行普查,吸收消费者的意见。著名的战略管理家波特将价值链描成一个企业用以“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或作业,这就是说,企业的价值链并不是内部封闭的,而是一个两端开放的系统。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活力和竞争力。反之,企业就难以把握和降低顾客的成本和满足市场的需求,竞争优势就很难建立。
(二)改变评价企业业绩的尺度。传统管理会计只注重财务指标分析,一般以投资报酬率来评价企业业绩,忽略了非财务指标分析,如创新和质量、市场需求、工作能力的提高、市场占有率。随着信息时代扑面而来,使得有些非财务指标反而成为影响企业长期竞争地位地重要因素。企业利润是否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为此,战略管理会计将战略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之中,以竞争地位的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对采用不同的战略行为进行比较企业的竞争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报酬变化,从而对新的战略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战略管理会计应服从于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会计正是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运用货币的和非货币的指标,借助战略性业绩取得整体目标的一致性,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经济的一个特征就是以智力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投资对象。坚持人以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在一个企业中,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人来完成,而人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一种复合体,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通过人来实现的,而人们的工作态度对于实现一个组织目标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激励人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改变泰罗时代的“经济人”为“社会人”,克服以往管理者追
求短期利益而不重视人力资源的急功近利行为,实现管理方法论的根本转向。即由“以生产为中心”到“以人的行为中心”的转变,由以物质利益的刺激和以强迫监制为主要手段的管理转变为按人的行为和心理规律的管理。对每一位有创新、有发明的员工都给予奖励,尽可能把员工的潜力挖掘出来。
三、行为科学与管理会计关系
对于什么是行为科学,目前国内外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理解,把行为科学解释为包括研究人的行为以至动物的行为在内的多种学科,是一个学科群而不是一门学科。得到公认的行为科学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以及在观点和方法与之类似的其他学科部分。狭义的理解则把行为科学解释为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其他与研究人的行为有关学科的理论。1980年出版的英文版((国际管理词典》将其定义为“行为科学主要是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体和群体行为进行分析和理解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说。其应用包括信息交流、创新、变革、管理风格、培训和评析等领域”。它强调的是试图创造出一个最优工作环境,以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公司目标,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作出贡献。同时从心理和社会两方面去理解人、诱导人、激励人。因此,有人通俗地把它叫做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科学。迄今为止,人们对怎样给管理会计下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多数学者认为管理会计是相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而存在的概念。它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众周所知,管理会计的工作环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其奋斗目标是确保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其手段是对财务信息等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其职能必须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其本质既是一种侧重于在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直
接发挥作用的会计。那么行为科学与管理会计又存在着何种关系呢?
(一)行为科学影响着管理会计。在任何一个单位和企业,人是起重要和决定作用的因素。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与企业的行为科学是分不开的,企业的行为科学可分为集体行为科学(全体员工)、个人行为科学(法人)。作为管理会计实践的理论总结和知识体系,管理会计学的形成与现代行为科学的完善过程密切相关,现代行为科学不仅奠定了管理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不断为充实其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管理会计学逐步成为一门较为科学的学问,能够更好地用于指导管理会计的实体,使人按照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行动,更好地促进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实现企业最优化。巨人集团的成功与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有过多的个人行为,缺少团体行为,较多的个人行为盲目追求速度、盲目扩张搞多元化,在一些不是自己优势的领域铺很大的摊子,最后在财务上陷人困境。如今的巨人集团,更注重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团体精神,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职工的想象力、独创力和创造力,实现自我指挥、自我控制,促进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二)管理会计发展决定了行为科学模式。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会计与当时以经验和直觉为核心的传统管理方式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和控制,尽管后来人们充实了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以及变动成本法等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但在实践中管理会计行为还始终停留在个别或分散的水平上,着眼点仅限于既定决策方案的落实和经营计划的执行上,其职能只体现在“控制”方面。也就是美国泰勒倡导科学管理,把它称为“泰勒制”。它的核心是标准化,它首先要按科学方向制定生产标准;然后根据生产标准由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科学的”操作方法和工具。最后,通过管理人员对工人的严格监督和控制加以实施。“泰勒制”强调了管理的科学性、精密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是当时的管理者对人的认识是片面的,他们把工人当作机器的附属品,认为工人做工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工资,只要给他们钱就可以刺激工人的积极性。行为科学建立在“经济人”这个假设基础上的,企业投资者作为“经济人”,其目标函数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工人作为“经济人”其目标函数是工资收入最大化。第二
阶段,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经济进入战后发展,技术革命的浪潮日益高涨,迅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表现在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广泛采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普遍缩短,新兴产品部门层出不穷,资本集中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大批涌现,迫使人们必须考虑如何转变观念,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将过去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型管理模式调整转变为以开发市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也就是当时美国的管理学家梅奥得出的结论,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管理学角度对人际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物质利益要求已经不是工人的第一需要,经济刺激作用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工人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即社会因素,从而创造了人际关系学说。以上两阶段说明了不同的会计发展阶段也决定了这一阶段所适应的行为科学的规律。
(三)行为科学与管理会计有机结合。行为科学是行为科学的一般理论在各个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在会计当中,应该与管理会计有机的结合。90年代以来,财务会计管理体制转轨变型,会计界开始走上国际惯例接轨的正确道路,为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新契机,管理会计应适应现代经济管理要求,不仅完善发展了规划控制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逐步充实了以“管理科学学派”为依据的预测决策会计和以“行为科学”为指导思想的责任会计。实践证明,只有把两者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它更加完善。
四、管理会计的未来展望
(一)管理会计的环境不断地变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经营战略、信息加工技术的社会环境变化,将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也相应变化,企业管理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市场占有率、竞争能力分析,改变传统管理会计那种静态分析研究而用动态及不确定性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二)管理会计信息多元化。以人为本的时代,不仅要求企业重视人的行为激励机制,而且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机制。作为以企业进行预测、决策、实施决策和达成决策目标提供有用信息为其基本职能的管理会计,就必须提供灵活、多样的涉及到物质和精神多层面的多元化信息。物质层面信息要求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和业绩考核方案,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行为积极性,使人在开始行动之前就有积极的行为意识,在行为过程中能做到有意识的自觉控制,是企业有关人员为达成各项目标作出尽可能大的
贡献。精神层面的信息包括企业职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工作热情、团队精神、企业内部组织协调性、整体环境、文化氛围等。新的管理会计将通过信息系统所产生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执行者,在参与决策、参与经营管理中发挥直接作用。
关键词:行为安全 煤矿 行为分析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72-03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形势严峻,如何有效确保煤矿的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纵观现有的研究资料,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煤矿安全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事故的发生离不开“人――机――环境”,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的不安全水平等。煤矿生产活动离不开人的行为,而煤矿事故的发生也与人的行为不当有重大关系。采矿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只有通过工程控制技术和管理监测手段才能有效提高煤矿安全,从行为理论的观点出发,关注工人的安全行为能够减少其冒险行为,从而最终减少意外事故和伤害,因为人因失误是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关键性因素。《中国煤炭事故暨专家点评集》分析显示,导致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所占比率,实际上高达97.67%。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煤矿安全中人的因素,有心理学角度、动力学角度、文化建设角度等,分析了煤矿安全中人的行为因素,为研究煤矿安全开拓了思路,为避免煤矿事故探明了方向。本文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将ABC行为分析法运用到煤矿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并贯穿于整个煤矿的生产体系,加深了煤矿安全管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视程度,对提高人的可靠性、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行为安全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观察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人类行为中的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调整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而实现组织目标。行为科学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提出以人为中心来研究问题,具体包含有个体行为研究(个体行为是行为科学分析研究企业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基本单元,主要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动机与激励理论(社会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由于人们本身内在的需要而产生的,能满足人的需求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奖励)、群体行为研究(主要探讨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群体的特征、群体的内聚力等)以及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建立在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及在生产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总结出人类在生产中行为的规律)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实践中大多研究解决由安全、环境、生活等客观条件所引起的思想问题。
1987年,在我国的安全管理学术讨论会上,有关专家提出“要弄通安全与行为科学的关系”,并进一步论述了这一问题,把“安全行为科学”列为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一个学科内容。1990年4月出版的《安全知识实用大全》一书,就如何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有关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如需要层次论、强化理论等)、群体动力学理论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表明行为科学已正式进入我国安全管理领域。而行为安全分析是从不同角度对组织内的各种行为因素进行研究,进而掌握员工思想的细微变化,有利于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预见性,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其他各种不同的安全方案和介入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行为安全管理模式
行为安全管理(Behevior Based Safety,简称BBS)是建立在行为分析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安全管理,是心理学、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管理方法,能够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的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行为安全管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注重员工的积极参与,主要通过增进员工的主动应对能力、提升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发展与员工安全有关的行为的共同作用,来提升安全水平。
在我国的煤矿安全领域中,行为安全管理已有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和运用实践,有的学者运用蚁群聚类算法对煤矿安全中人因事故进行分析,有的从行为分析控制的角度探讨煤矿安全管理对策,有的分析煤矿安全行为中的“百猴效应”等。然而在安全建设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实施行为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误区,多数煤矿一味地强调无事故目标,在安全考核中“重结果、轻过程,重事故、轻隐患,重处罚、轻有效”,这并不符合行为安全管理的实质,也不利于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在煤矿生产中,行为安全管理应以激励安全行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为为基本目的,借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人类行为规律和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等理论,分析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刺激因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建立安全考核和激励机制,进而形成和维系煤矿安全行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人的行为贯穿于组织的整个运营过程中,对于煤矿企业,人员行为更是一个影响安全的关键因素,行为安全管理应该贯穿于整个煤矿的生产活动之中。为达到煤矿员工行为的系统管理,本文采用如图1的行为安全管理模式,通过进行ABC行为分析,减少或杜绝不安全行为,激励安全行为形成习惯,进而减少人的行为隐患,降低煤矿发生事故的频率。
二、煤矿员工的行为安全管理分析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的煤矿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规范行为或不安全行为所诱发的。而人的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是可以管理的。将ABC行为分析应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以人为本”安全管理体系的形成。
(一)定义关键行为
煤矿安全中的关键行为主要是指不安全的、危险的,造成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所谓不安全的行为是指已引起事故发生或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人的行为,包括引发事故发生概率较大的行为和在事故中不利于减少损失的行为。而煤矿企业的不安全行为可看作是煤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能造成煤矿事故的,或已经因此而发生煤矿事故的失误行为。
专家和煤矿管理人员需要深入煤矿生产一线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总结来定义关键行为,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什么是安全的行为”、“什么是不安全的行为”,从而总结科学、安全的行为经验,指导煤矿生产实践,促进煤矿生产安全。
(二)组织煤矿行为安全管理队伍
在煤矿企业中,应组织成立一支BBS(Behavior Based Safety)队伍,其成员应该由企业的领导、主管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员、一线生产的班组长以及各个岗位的职工代表等组成。领导的参与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顺利执行,安全管理人员拥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有利于深入指导煤矿生产,一线工人代表最了解矿井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制定安全措施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三)行为观察,收集数据
行为观察和收集数据是行为分析的开始,为安全行为分析提供原始资料和数据。行为观察应贯穿于整个煤矿生产活动,渗透煤矿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指出不安全行为,提倡和鼓励安全行为。在观察和积累各个行为资料的过程中,要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同时有着重点地选择可能对安全产生影响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避免行为观察的繁琐和重复影响行为分析的有效性。
(四)ABC行为分析
所谓ABC分析法是“Activator―Behavior―Consequence”的英文简称。A代表前因,属于刺激或促动因子,它出现在行为之前,促使、激励或鼓励人完成某种行为,鉴于前因总是先于行为的特点,可以用前因来引导行为;B代表行为,是可见的人的一系列由激励或促动因子所导致的可测量动作,包括说话、动作及执行任务等举止行动;C代表结果,是发生在行为之后的并且能改变这些行为在将来再次发生的概率的事件,后果可以转变成前因。前因、行为和后果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三者的关系如图2所示。
在图2中,煤矿企业中的激励或促动因子主要包括编制安全教育手册、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各个岗位操作程序说明以及各种安全警示或强化等。结果则主要指一些奖罚制度,这是目前煤矿常见的一种控制职工行为的手段,结果在对激励进行反馈之后也可以改变和修正激励或促动因子,从而对煤矿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正、负强化的效果。煤矿安全管理应高度重视前因和结果的双重作用,单一地靠通过结果来决定处罚和奖励对人员行为进行控制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管理方式、工作习惯、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煤矿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ABC行为分析时,可以描述不安全行为和行为者,确定问题的严重性,并总结这一行为的前因和后果,为设计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五)交流安全行为,反馈信息
煤矿安全管理部门要对ABC行为分析的结果进行交流和总结。交流安全行为一是通过系统观察,明确安全行为并鼓励煤矿职工继续保持,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树立榜样;二是指出不安全行为,并认真分析和研究不安全行为的根本前因与后果。同时,相关责任部门应该编制安全行为研究报告,及时将ABC行为分析结果向BBS队伍、各级领导和煤矿所有员工反映,以便提出警示并及时作出积极的对策。
(六)校正不安全行为
对于煤矿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及时予以校正。BBS队伍通过讨论研究制定出解决的方案,对现行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对不安全行为者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通常新的方案需要通过煤矿生产实际操作的验证,这就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总结,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得到满意的结果。
(七)员工行为的转变
通过循环的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不断对煤矿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对安全行为进行鼓励,从而不断完善煤矿生产活动的每个环节的安全操作行为,让员工的行为依次经历意识、行为、习惯、潜意识的发展和转变,直至固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进而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水平,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基于行为分析的煤矿安全管理对策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随着煤炭生产的现代化和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系统的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从煤矿的整体出发,把重点放在危险源的控制上,实行全员、全面、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煤矿生产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单调作业因素、重视程度不够、操作不熟练等等。行为安全管理着眼于对人的行为的有效管理,因此,为促进煤矿生产系统更加安全、和谐,煤矿企业应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在煤矿企业实行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培训,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安全意识深植于每一位员工的脑中,如晋煤集团寺河矿所实行的“五个一”安全培训工作,该方法的实行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加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安全培训能够使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使员工了解和掌握其工作岗位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源、危险程度、预兆、防范措施、自救常识等,促使员工安全地遵章守纪地进行每一个环节的操作。
同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可实施结对、帮促制度。一名管理人员对一个班组或一个岗位进行结对,从班组管理到现场作业,帮助其监控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分析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制定消除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发生不安全行为的班组灵活参加BBS队伍,形成从上到下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循环网络。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安全生产行为通过长期的积累,即可产生“百猴效应”,进而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发展和提高。
(二)加强煤矿生产现场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中应加强技术和人员的现场管理。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要定期的视察生产一线的情况,实时掌握掘进环境、顶板岩质等的变化,对技术措施、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并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对各种安全设备、仪器、仪表进行检测检验,定期对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做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尽量消除会对员工操作产生影响的一切不利因素。现场管理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员工操作实时监督和纠正,把隐患和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员工在工作中相互观察,相互分析,通过反馈调整个体行为或向组织反映对管理制度、方法的意见,使组织及时调整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强化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完善激励制度
煤矿企业要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各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个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分层管理、层层落实。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规范和约束现场作业行为,强化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同时,制定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生产运作和安全管理的考核办法,促进通风、巷道、运输、洗选等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工作的到位。实行生产任务、管理绩效的逐项分解量化考核。对生产一线的职工中可开展定期考评,将职工的业务素质、日常工作表现与评定结果挂钩,激发职工创优争先、奋发向上的热情,进一步调动职工主动提升安全意识的积极性。
煤矿企业要重视激励方法的应用,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制度,并不断完善奖惩机制。本文主要强调煤矿采用一些基于行为控制的创新性的激励手段,即行为控制型和行为改造型的激励方法,通过研究环境、管理等刺激或促动因子,及时采用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手段,以实现员工行为的转变。如有的煤矿以违章积分的手段代替罚款,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有的煤矿制定执行了安全处罚行政复议制度,使被处罚方有了申辩的权利,体现了全体员工在安全管理上的平等性,(下转第75页)(上接第73页)在复议过程中,当事双方得到了互动学习,有效避免了类似行为的重复发生。
(四)塑造新型的煤矿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决定组织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承诺、风格和效率的那些个体或组织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胜任力以及行为模式的产物,是组织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安全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煤矿安全行为也离不开安全文化,煤矿企业有良好的安全文化有利于安全行为的形成和发扬,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的能力。煤矿企业应结合从个体、群体的不同情况营造煤矿相应的安全文化,从而对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及组织行为实行安全综合控制和利用,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四、结论
行为科学在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将行为安全分析和管理引入到煤矿安全领域,是煤矿安全管理手段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将行为安全管理模式运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从BBS的管理理念、分析方法入手,通过对煤矿员工行为实行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实现员工工作状态的提升和煤矿安全管理的优化。在我国煤矿规模日益壮大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研究煤矿企业中的行为分析和管理,对有效减少煤矿事故,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提高煤矿安全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捷帆,李文俊.中国煤炭事故暨专家点评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2.百度百科.行为科学[EB/OL].baike.省略/view/57757.htm
3.黄文达.行为安全模式[C].第九届京粤港沪铁道学会学术年会(深圳),2005
4.曹佐勇.基于“百猴效应”的煤矿安全行为模式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7)
5.陈宝智.安全原理(第2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6.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7.何刚,张国枢等.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影响因子系统动力学(SD)仿真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9)
8.王应德,李丰军等.对煤矿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2007(3)
9.马小平,金珠.蚁群聚类算法在煤矿安全评价人因事故分析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9(5)
10.王翰锋,张彬.基于行为控制的煤矿安全管理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08(4)
11.诸葛福民,周刚等.人安全行为的构成模式理论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9(1)
12.程,王以群等.人误模式与原因因素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
13.陈红.中国煤矿重大事故中的不安全行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民营企业;员工行为;行为管理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137-02
1 民营企业员工行为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生产人员行为
普通生产员工是民营企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产出数量、质量、时间、成本等。计件工资制,通俗的说就是多劳多得,这对激发员工积极性是有帮助的,但民营企业目前的计件工资制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民营企业对个人采用的所谓计件工资制,虽然可以多劳多得,但其极限值规定得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即使你再努力到最后与其他员工所得实际上差不多;对部门或生产小组则采用团体计件方法,这就酿成了“大锅饭”,员工积极不积极结果都一样,而原本积极的员工其积极性反而受到严重影响。
1.2 研发人员行为
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与普通员工相比有很大优越性。但这是否就能激励研发人员的研发动力,从而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研发时间,产出更多的研发成果呢?事实上,此种做法起了相反的作用――促成了研发人员的偷懒行为,滋生了弄虚作假不正之风,进而使公司缺乏竞争力。
民营企业给研发人员设定的指标往往是硬性的,即若研发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指标,就会受到物质上的或精神上的惩罚,而研发一般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能立见其效。于是,为了不被惩罚,研发人员只有不断地仿制市场上已经成形的产品才有可能完成指标,其后果是产品永远滞后于市场,不能取得市场先机。1.3 管理人员行为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人员中,多数是企业的老员工,只要不犯重大错误,他们的任期一般都是终生的。但这带来了问题,正如劳伦斯・彼得(Laurence Peter)提出的:人们被提拔到与他们的才能不匹配的职位和级别上,造成的结果是组织中出现不称职的人。
同时,企业内部一般会形成一个以某部门领导为首的“利益集团”或者“裙带关系网”。这些掌握着员工利益的管理人员,他们排斥异议者,驱逐讨厌者,保护有利益关系的群体成员。因此,在对待员工上,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倾向“利益集团”成员,管理行为缺乏公平性,致使团队合作的有效性也丧失。
另外,这些管理人员虽然伴随企业成长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分清楚行业内部规则,但由于受时代影响,他们受教育水平整体不高,思维模式较为固定,很难在管理体制上有所改进和创新。
1.4 办公室人员行为
这里的办公室人员主要指那些从事行政、人事、后勤管理的员工。这些人在上班时间有较多的闲暇,他们趁着没人管等诸多方便,在上班时间做出“出轨”行为,比如利用公司电脑或其他现代化工具与好友聊天、炒股、打游戏、四处闲逛等。这直接影响了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质量。前段时间网上爆料的关于“南京儿童医院医生上班忙‘偷菜’害死五个月婴儿”的报道,不得不引发我们对组织中办公室人员工作时间内行为管理问题的思考。
2 员工行为理论分析
2.1 “行为科学”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会议讨论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同时将这门综合性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的发展是从人群关系论开始的。人群关系论的代表人物是梅奥(Elton Mayo)。他曾参加过著名的“霍桑试验”(1927-1932)。该试验得出结论: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这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
“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1)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他(1943)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基本观点是: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低一层次的需要满足后,高一级层次的需要才出现;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该理论揭示了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人的意志行为始于需要,提示管理者要注意员工需要的满足,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2)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F.Herzberg)1959年提出了该理论:①保健因素,指与人们的不满情绪相关的因素,如薪金、工作安全、工作条件等;②激励因素,指与人的满意情绪相关的因素,如挑战性工作、晋升、成就感等。该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采取某项激励措施以后,并不一定就带来满意,更不等于生产率就能够提高。(3)X、Y理论。1957年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首次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这一点,对于大多数人,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惩罚并进行威胁;一般人通常满足于平稳的工作,不喜欢创造性工作。Y理论则刚好相反,认为人并不是懒惰,他们对工作的喜欢或憎恶取决于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按照X理论,对员工要采取严格控制的方式;按照Y理论,管理者要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员工需要的环境,使员工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洛尔施(Joy Lorsch)和莫尔斯(John Morse)对麦克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进行了试验。得出的结论是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员工素质等来决定,并据此提出了超Y理论,主要观点是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因此,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员工素质等具体情况,采取更严厉或更宽松的管理方式。
(4)Z理论。由威廉・大内(Willian Ouchi)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按照Z理论,管理者应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注意上下结合制定决策;上下关系要融洽;实行个人负责制,允许员工创造性执行任务;对员工的晋升要进行长期而全面的考察。
2.2 员工行为模式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各种需要。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要确定自己行为的目标。这种从一定需要出发,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行动,进而实现需要的满足,而后又为满足新的需要产生新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激励的过程。只有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才能对行为起到激励作用。
很显然,理性的企业管理者都希望员工不断加强或至少保持积极有效的行为,从而不断提高生产率,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因此,企业管理者有必要关注员工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满足员工需要来强化员工的有效行为,这一点从行为科学理论也可看出来。
3 民营企业员工行为管理改进建议
基于以上对民营企业员工行为现存问题及员工行为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民营企业员工行为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3.1 转变员工管理观念
管理者首先要转变 “管理=控制” 的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融入团队,为员工提供管理服务。第二,要改变“重批评轻表扬、重惩罚轻奖励”的思想,注重正向激励,糟糕的管理者是从不告知员工干的不好,更糟的是从不表扬员工。第三,不要认为员工惧怕你就说明你有威性,真正的威性来自员工对你的敬佩,进而愿意服从你。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多为员工着想,满足员工需要,奖惩公正,赏罚分明。
3.2 改进员工管理方式
员工行为存在三种情况:制度限制的行为、制度提倡的行为、无明确规定的行为。管理者对无明确规定的行为有两种态度:一是只有符合制度才被允许,而不论行为是否对企业有效的保守型;二是只要不违反限制就被允许的积极型。民营企业对制度限制和提倡的行为应按照制度进行管理,对无明确规定的行为可以适当允许员工创造性执行,但是不得违背企业根本利益。
为了最大限度集中员工聪明才智,民营企业应创造民主管理氛围,让员工适当参与管理。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多数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家族成员占据多数权力部门,这对于调动非家族成员的“外人”,特别是事业心强、看重地位的员工的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民营企业应适当授权,让“外人”的智慧也集中到企业的管理上来,从而把企业管理得更好。
3.3 优化员工考评机制
生产人员:侧重行为考评。一线管理人员应认真记录本部门员工的工作产出数量、质量、完成时间、出勤情况、事故发生率等,同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内心想法,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员工积极性。此行为也可作为一线管理人员的考评指标之一。
研发人员:鉴于研发的时滞性,应对研发人员进行分阶段考核,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执行标准。同时对研发人员的考核,应以结果考核为主,能力、行为考核为辅,突出研发成果的产出,并加强过程监控。
管理人员:贡献考评与能力考评相结合。贡献考评――用于决定薪酬,考核管理人员对完成工作目标所作的贡献,并与其薪酬直接挂钩;能力考评――用于决定人事调动与培训,尽可能设置量化指标,定性指标要进行严格定义,减少主观判断误差。
办公室人员: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量化工作考核指标,把企业目标和压力具体分解到每个员工岗位上,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考核,以此减少甚至杜绝“出轨”行为。
3.4 加强企业内部沟通
加强企业的内部沟通,包括加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沟通,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和程度是前提,在此,着重谈一下部门之间的沟通。目前,民营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性、衔接性差,造成企业生产链脱节现象时有发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和技术竞赛,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同时激发员工学习技能、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3.5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员工(非家族成员)流动性大,新进员工参差不齐,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建立优秀员工俱乐部,给予优秀员工俱乐部成员以优越待遇,这样一方面提供了员工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形成团队文化;一方面对非优秀员工俱乐部成员形成压力,促使其更加努力工作,改进自己的行为。当然,最关键的是要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建立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第十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7).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1).
[关键词]犯罪学;定义;规律性认识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在回答‘什么是犯罪学’这个问题上所呈现的百家争鸣,丝毫不意味着犯罪学尚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相反,这正表明了犯罪学作为事实性学科发展的蓬勃生机和力图不断认识犯罪真实的开放式发展个性。犯罪学定义的演变标志着一部犯罪学的发展史。从犯罪学的定义入手,是剖析犯罪学发展过程,把握犯罪学实质的一种重要分析手段。”[1]正是基于此,笔者试图首先阐释和列举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各种犯罪学定义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定义所呈现出的规律性。
一、犯罪学的定义概览
目前,国外犯罪学界和我国犯罪学界对于犯罪学的定义既存在很大的争议,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共识。如“在西方犯罪学文献中,对犯罪学一词有很多种定义,几乎每部重要的犯罪学著作都有自己的犯罪学定义。一般来说,可以把犯罪学看成是对犯罪现象及其原因、矫治和预防进行多学科研究的学科。或者也可以这样表述: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以及对犯罪的反应的综合性学科。”[2]很明显,西方学者对犯罪学的这种一般性的共识性一度成为我国犯罪学者对犯罪学定义的通说。[3]然而,对于犯罪学定义远没有达成统一,以至时至今日在犯罪学界中众多的学者基于这门学科的独到理解或所持的特有的视角等方面,对犯罪学进行了界定,作出了富有特性的定义。
在国外,一些学者对于犯罪学的定义的观点在学界,尤其是本国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在此笔者试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介绍。
在犯罪学繁盛的美国,虽然对于犯罪学的界定各式各样,但是1934年美国犯罪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萨瑟兰(Edwin H.Sutherland)对犯罪学的如下定义得到了广泛的接受:“犯罪学是关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犯罪现象的知识体系。其研究范围包括法的创制、法的违反和对法的违反的社会反应的诸过程……”[4],而美国当代犯罪学家C.R.杰弗瑞(C.R.Jeffery)则主张运用系统方法研究犯罪行为,将多种学科整合起来,建立一种所谓‘科际整合犯罪学’(Interdisciplinary criminology),他认为:由犯罪和犯罪人的本质所决定,犯罪学必须是一门包容生物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人类学等生物和行为科学(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刑法学、公共管理学、哲学、伦理学以及历史学等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s)在内的科际整合科学。人类行为(Human behavior)是作为科际整合学科的犯罪学的研究中心,这种研究旨在有助于科学地研究和理解犯罪与犯罪人。因此,犯罪学可以被视为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5]概言之,该学者主张犯罪学可以界定为一门以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为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法学以及刑事司法学,运用系统方法和科学方法研究犯罪行为的学科。
在德国,“统一的犯罪学概念是不存在的,各个知名的犯罪学家都有自己的犯罪学定义,因此,关于犯罪学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于犯罪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争议主要是集中在对研究的内容上存在较大的不同,如有学者认为:“犯罪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涉及一切旨在研究犯罪的规模、犯罪的现象、犯罪原因、犯罪人、被害人、社会异常现象、对被判刑人的改造以及刑罚或剥夺自由的处分效果的经验科学”;有学者则以为,“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犯罪人、社会异常现象及对此等行为进行控制的综合的经验科学”;而德国著名犯罪学家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在批评上述学者的定义都是加法定义,把犯罪学的各个方面多多少少地互不联系地堆砌在一起的基础上,[6]对犯罪学作了如下界定:“犯罪学是人道和社会科学,它对个人和社会的犯罪化和非犯罪化作经验型研究,并且把获得的知识介绍给立法者和执法者。”[7]在法国,有学者认为:“犯罪学是通过客观的方法对犯罪这种社会事实以及罪犯的特点、各种形式的社会反应进行的研究”[8] ;而法国现代著名犯罪学家皮拉德尔(Pinatel)认为,犯罪学应当包括两个分支学科:“一般犯罪学,即理论科学,其任务是分析、整理所收集的有关犯罪行为的因素及机理的材料;临床犯罪学,即实践科学,其任务在于以犯罪人的处遇和再犯的预防为目的,对个案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9]
在波兰,有学者从狭义定义犯罪学,认为:“犯罪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遗传因素(犯罪病源学),犯罪行为的各种特征(犯罪现象学)以及犯罪案件的结构与动态的科学”[7](P94);有学者则从广义上界定,认为:“犯罪学可以被认为是一门关于犯罪行为和犯罪人,关于犯罪现象的性质和原因,以及其他与犯罪现象有联系的社会病态现象和消除这些现象的方法的科学”[10]。在俄罗斯,有学者认为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犯罪类型、犯罪行为;犯罪原因和犯罪同各种现象和过程相联系的其它形式;已采取的同犯罪作斗争的措施的效果的一门科学。[11]
在我国犯罪学界,除了采用前述传统的犯罪学定义的通说观点外,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的表述,较为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认为:“犯罪学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犯罪现象的发生,以实证和思辨的方法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社会科学”[12] ;第二种是认为:“犯罪学是一门系统研究作为社会法律现象的犯罪的原因,探讨预防犯罪的对策及措施的科学” [1](P10);第三种是认为:“犯罪学是从事实学角度,采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犯罪处于其中的各种关系即犯罪关系①的知识系统”。[13]
二、犯罪学定义的规律性认识
尽管对于犯罪学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而且甚至不同的学者基于对于犯罪学理解不同,对犯罪学的定义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们从学界对犯罪学的定义中仍然可以发现和获得以下几点共同性的或规律性的认识:
首先,学界在对犯罪学定义时在不同程度上对犯罪学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明确或概括。尽管中外学者在对犯罪学定义时对其抽象或概括程度不同,但是在犯罪学研究什么方面,包括什么样的内容,在定义时大体上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较为明确的阐释。如上述犯罪学的定义中,有的学者明确指出犯罪学所包括的研究范围,有的学者则明确其指涉的具体对象,有的学者明确犯罪研究的完整的过程等等。当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学界对其内容界定的边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的,尤其是一些犯罪学发达的国家的学者或晚近的学者,其廓定的犯罪学边界非常的宽泛,已大大超出了我们传统理解的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三段论的犯罪学的视界。由此也可见,我国学界有学者认为,“在正视犯罪学概念的差异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应该将这种差别人为地扩大,更不应把各种犯罪学的界定理论看成是彼此孤立存在和相互排斥的。事实上,从犯罪学的历史发展来看,自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之时起,其涉及的核心内容始终是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犯罪学也正是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不可取代的学科价值独立于刑事学科之林的。从这种意义上讲,犯罪学的概念在本质上又是趋于统一的。也即在对犯罪学理解上的不同,始终是围绕着‘原因与预防’这对轴心线,因研究者的研究角度、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层次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是对‘原因与预防’这对轴心的不同程度的演绎的结果。从这种意义上讲,各种犯罪学的概念之间不仅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而且彼此相互包容和启迪,以此引导着犯罪学研究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并力图走在社会犯罪控制实践的前面”[1](P2) 的这种观点恐怕过于武断,存在与事实不符合等诸多的不妥。
其次,在犯罪学的定义中或明或暗地突出这门学科的独特的方法论或方法。从上述定义中,有的学者明确地指出这门学科的独特的方法或方法论如“系统的和科学”的方法、“经验研究”的方法、“从事实的角度、实证分析”方法、“实证与思辨”方法、“客观方法”等;有的学者则在定义中隐含地指出了这门学科的方法论如“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现象”、“作为社会法律现象……”、“研究犯罪现象与犯罪行为”等等,这些话语暗示出着这些学者认为犯罪学应该坚持的整体主义或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结合的犯罪学方法论的立场。应当看到,在一门学科的定义中突出其方法论或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学科的定义恐怕是为数不多的。这大体上一方面表明了犯罪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独特的方法傲立于传统的学科之林,从而向传统的学科界定即从单一的本体论的视角而较少顾及甚至无视方法论或认识论的视角发出了强烈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表明作为一门后发展晚熟的学科,在分门别类的庞大繁杂学科之林中,犯罪学欲取得独立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所需要作出的艰苦的努力。因此,从这两层意思上说,犯罪学学者试图凸现这个角度来界定犯罪学不乏是一种开拓创新之举。事实上,我国有学者已敏锐地发现了其在界定犯罪学中的这种内在的关联性和作用:“作为具有自身独特价值的一门学科,犯罪学必须明确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或者说,必须明确自己看待犯罪问题的独特视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本学科的任务和在诸学科中的位置。犯罪学的视角通过转化为犯罪学特有的方法,进而引导和规范具体的犯罪学研究”;……“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特有的方法,通常主要包括该学科所特有的一整套概念工具和分析框架。是否已经建立起来这么一套完整的、共同的、无歧义的概念框架,正是一门学科是否已经成熟的重要标志。”[14]应当说,这种认识是非常精辟和深刻的,其界定犯罪学的思路也是富有前瞻性和启发性。[15]
最后,在犯罪学定义中从不同的维度强调了这门学科的知识属性。在犯罪学的定义中,不少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对这门学科的知识属性进行了定位:如“综合性学科”、“人道和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经验学科”、“科学”等等。这些不同的学科定位一方面表明了犯罪学的学科归属,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在关系论的视角下犯罪学的与相关、相邻学科的关联与差别。很显然,上述学者对于犯罪学的定位不同大体上是基于其对犯罪学的学科属性的强调的参考维度各不一样:有的是立足学科知识是单一型还是综合;有的是立足于是自然科学抑或社会科学;有的是立足于是理论科学还是经验科学;有的是立足于是哲学、神学还是科学而言的等等。然而,对于学科的科学定位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决不是随心所欲的。在科学体系的犯罪学的定位,不仅影响到该学科的学科规训,还影响该学科对社会所贡献的真正的学科知识。截至目前,在实践上,世界上对于犯罪学的定位大体上有四种[11](P25-27) :第一是犯罪学就是犯罪社会学,对研究工作者进行社会学教育应当是其基础。因此在许多国家给未来的社会学家而不是法学家教授犯罪学 ;第二是犯罪学是法律科学,对相应专家进行法律教育应当是其基础,相应地犯罪学被看着是一门法学专业;第三是犯罪学研究首先是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因此,心理学专家、精神病学专家相应地应当进行这种研究。所谓临床犯罪学的代表就有这种特点。第四是直接把犯罪学研究确定为跨学科研究,把犯罪学定位为综合性学科。匈牙利犯罪学家维尔曼什认为“实际上犯罪学学科待有综合性。同那些只强调犯罪学属于某一学科而因此把它或完全归属于法学,或完全归属于社会学的学者们,是不能苟同的。如果考虑到犯罪学课程的内容的性质,那么把它归属于综合性学科之列是合理的”。可见,对于犯罪学的学科定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如何立足本国的实际进行确立,仍亟待深入讨论和进一步在现实中考量。
总之,犯罪学界对于犯罪学的定义纷呈多样、不能统一,大体上就是在犯罪学研究什么(即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何谓犯罪学的独特方法以及如何对犯罪学学科定位三个方面,各个学者之间至今仍没有能够达成一致,甚至尚存在相当模糊的认识。由此笔者认为,对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探讨的深化,以及澄清其存在的不足,不仅有利于犯罪学的定义走向统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无疑将大大促进我们对犯罪学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 张远煌.犯罪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
[2]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3.
[3] 莫洪宪.犯罪学概论(修订本)[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1.
[4] Larry J.SiegelCRIMINOLOGY :Theories,Patterns ,and Typologies, Eighth Edition Thomson Learning,Inc2004p4.
[5] C.R.JefferyCriminology: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pp.1-2.
[6] 徐久生.德语国家的犯罪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8-9.
[7] [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犯罪学[M].吴鑫涛,马君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96.
[8] [法]乔治・比卡.犯罪学的思考与展望[M].王立宪,徐德瑛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2.
[9] [法]西蒙・加桑.犯罪学[M],达洛兹,1994.3页以下.
[10] [波兰]布鲁伦・霍维斯特.犯罪学的基本问题[M].冯树梁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2.
[11] [俄] 阿・伊・道尔戈娃.犯罪学[M].赵可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3.
[12] 王牧.新犯罪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6.
[13] 白建军.关系犯罪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