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方法和技巧

化学方法和技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方法和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方法和技巧

化学方法和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竞赛 计算题 解题方法技巧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中常设置新颖、灵活的计算题,借以考查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解题速率,提高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技巧非常必要。我现将竞赛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如下。

1.守恒法

例1.某种含有MgBr和MgO的混合物,经分析测得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求溴(Br)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在混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元素的负价总数,因此Mg原子数×Mg元素的化合价数值=Br原子数×Br元素的化合价数值+O原子数×O元素的化合价数值。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克,其中Br元素的质量为a克,则:

×2=×1+×2a=40(克)

故Br%=40%。

2.巧设数据法

例2.将w克由NaHCO和NHHCO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后质量变为w/2克,求混合物中NaHCO和NHHCO的质量比。

解析:由2NaHCO=NaCO+HO+CO和NHHCO=NH+HO+CO可知,残留固体仅为NaCO,可巧设残留固体的质量为106克,则原混合物的质量为106克×2=212克,故mNaHCO=168克,mNHHCO=212克-168克=44克。

==。

3.极值法

例3.取3.5克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2.5克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4 B.40 C.56D.65

解析: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克×18.25%=9.125克,9.125克盐酸溶质最多产生H的质量为=0.25克。由题意知,产生1克H需金属的平均质量小于3.5克×4=14克,大于2.5克×4=10克,又知该金属为二价金属,故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8,大于20。答案为A。

4.十字交叉法

例4.取100克胆矾,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铜溶液?

例5.解析:结晶水合物(CuSO*5HO)可看成CuSO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0%=64%。设加水(溶质质量分数可看成0%)的质量为x,则:

,=,x=60克。

5.估算法

例5.将13.2克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SO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反应,可收集到4.3升NH(密度为17克/22.4升),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NHHCO、NHNO?摇?摇?摇?摇?摇?摇?摇B.(NH)CO、NHNO

C.NHHCO、NHCl?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D.NHCl、(NH)CO

解析:假设样品为纯(NH)SO,则由(NH)SO2NH可知,能产生4.48升NH,大于4.3升。因此样品中的杂质造成样品NH的含量小于纯(NH)SO中NH的含量。这就要求选项的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物质的NH含量小于(NH)SO中NH的含量,都大于是不可能的。可将备选答案化学式变形后进行估算:

NHHCO(NH)(HCO),NHNO(NH)(NO),NHCl(NH)Cl。部分“式量”:(HCO)=122,(NO)=124,Cl=71,CO=60,而(NH)SO中,SO=96,故答案为D。

6.差量法

例6.4.0克+2价金属的氧化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完全转化为氯化物,测得氯化物的质量为9.5克,通过计算指出该金属的名称。

化学方法和技巧范文第2篇

配平的前提条件: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首先要确定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的类型不同,配平用的方法也不同。

一、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配平技巧

对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方程式的配平,先要采用“奇数配偶数法”,然后用“观察法”进行配平。

例如:①P+O――PO

②Mg+O――MgO

③KNO――KNO+O

④HO――HO+O

通过观察,发现①②属于化合反应,③④属于分解反应,我们可以先用“奇数配偶数法”进行第一次步配平,如P+O――PO,此化学方程式中无氢无素,首先要给是奇数的由氧元素的化学式前面填数量“2”,则P+O――2PO,然后用“观察法”使每一个元素的分子个个相等,即2P+5O=2PO。

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板书演示,最后让学生练习②③④题,使学生掌握好以上配平方法。

二、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配平技巧

化学反应的类型是置换反应、复合分解反应方程式配平,一般用“观察法”,即先配“金属阳离子,再配阴离子,最后配氢、氧元素的顺序进行配平。

例如:①Fe+HCI――FeCl+H

②Cu+AgNO――Cu(NO)+Ag

③CuSO+NaOH――NaSO+ Cu(OH)

④CaCO+HCl――CaCI+HO+CO

通过对反应类型判断,①②属于置换反应,③④属于复分解反应,我们就用观察法配平。

如:Cu+AgNO――Cu(NO)+Ag,Cu、Ag元素原子在等号两边个数相等,再看阴离子,发现等号右边NO原子团个数为2,左边原子团个数为1,就给右边含NO原子团的化学式前配化学计量数为“2”,然后在等号左、右两边的Ag原子的个数配上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即:Cu+2AgNO=Cu(NO)+2Ag。学生理解了这一方法后,练习①③④题,熟悉配平的知识技巧。

三、有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配平采用的顺序为:先配碳,再配氢,最后配氧。出现分数等号时两边两边同时扩大分数分母的倍数,如果有机物含氧元素,最后配氧时,用等号右边的氧原子总数减有机物中的氧原子个数,再对O进行配平。

例如:①CHOH+O――CO+HO

②CHOH+O――CO+HO

③CH+O――CO+HO

如对CH+O――CO+HO方程式的配平,先配碳,等号左边为“2”,右边为“1”,即右边的CO前配化学计量数“2”。再配氢,等号左边为“4”右边为“2”,即给HO配化学计量数为“2”;右边总数为“6”,即给O前配化学计量数“3”,即得CH+3O=2CO+2HO。最后让学生利用这一方法做习题①②④,使学生熟悉配方知识技巧。

四、对反应物中有CO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反应物中有CO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看另一反应物化学式中含氧原子的个数,含几个氧原子就给CO配化学计量数为几,然后用观察法进行配平。

例如:①FeO+CO――Fe+CO

②FeO+CO――Fe+CO

③AlO+CO――Al+CO

我们以①为例来看,由于反应物①FeO中含3氧原子,因此我们给反应物CO配化学计量数为“3”。再用观察法进行配平,右边Fe的化学计量数为“2”,左边的CO配化学计量数为“3”,即得:FeO+3CO=2Fe+3CO。讲清这一方法后让学生练习②③,做到举一反三,教给学生方程式的配平技巧。

综上所述,在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我们要“为了一切学生”,树立发展观、整体观,讲究加强联系,形成规律的策略,选择恰当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学会分析、讨论、归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化学方程式配平时,使用以上方法,就能很好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巧,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标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化学方法和技巧范文第3篇

化学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相对特殊的一门学科,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质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直是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化学迎来了教育教学上的挑战与机遇,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调试与改革成为了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1.限时讲授、注重演练

就目前我国高中化学的课堂授课状况来看,不少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知识难以有效的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高中化学知识相对较难,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对课堂授课内容进行安排。高中化学教师应积极的对其进行完善,具体来说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有效的解决:(1)精炼授课内容,合理安排授课时间。高中化学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各种化学知识汇总在一起,学生很难通过教材了解哪些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哪些知识是学习的难点。而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又习惯性的进行概括式的授课,将所有内容不分层次,不分重点的讲授给学生,造成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障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今后在化学授课的过程中应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精炼,明确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提高对关键知识的重视,同时教师还应合理的安排授课时间,避免授课时间过长引起学生的厌倦感,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2)重视知识演练,加深知识掌握。课堂授课与知识演练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想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就应针对课堂授课的内容合理的安排具体的知识演练,这样既可以考察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找出学生化学知识学习上的不足,方便化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展开。

2.注重实验、促进交流

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各项教学科目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同,相较于其它科目而言化学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需要进行大量的化学实验,这些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在今后的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化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为了更好的发挥出高中化学实验的作用,高中化学教师应注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障学习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学校应建立起专门的化学实验室,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向学生明确化学实验流程,全程监控学生的操作情况,保障学生可以顺利的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2)小组式实验,促进学生的交流。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化学实验,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3.教学改革、加大创新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教学一直都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创新,高中更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前沿阵地,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部分科目已经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中教育教学的发展。鉴于此,高中化学教育要想在未来更好的适应未来高中教育教学的新需要,完成我国教育赋予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新任务,其就应从高中化学教育的实际入手,针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系统的改革。具体来说高中化学高中教育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与创新:(1)分析教学现状,找准教学不足。要想对高中化学进行改革与创新,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准教育教学中的不足,针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高中化学的改革与创新维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有益性的帮助。(2)学习先进经验,迎合学生需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逐渐产生了变化,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课堂教育教学的创新时,应着重考虑学生的所思所想,迎合学生的需要,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高中化学教师还应向其他学科进行学习,借鉴其先进的创新经验,完善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4.重视方法、提升技巧

每一门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着其独特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掌握可以很好的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负担,减少学生对学习的排斥感。鉴于此种情况,高中化学教师应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适当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促进学生的学习,具体来讲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多项科目,每一门科目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内容,因此高中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较重,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关键,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积极的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2)学好基础知识,提升解题技巧。化学习题一般都相对较难,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绞尽脑汁,却还是得不出正确的结果。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化学教师应该紧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同时在对习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化学知识学习。

化学方法和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09

许多高中生在做化学练习题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把化学概念记混,突然忘记部分公式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学生习惯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是因为缺少宏观的解题思路。长此以往,倘若我们无法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就会影响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质量。所以,寻找合理的化学习题解题技巧培养策略,无疑是我们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重点。

一、抽象归纳。科学认知化学概念

大部分高中生在解题过程中都会对之前背诵的知识进行梳理,然后找到可以用于解题的知识点。但是,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并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甚至有时还会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当习题内容丰富,涉及的化学知识面较广时,学生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对此,如何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知与把握,让学生明白化学学习和解题并不是单纯地背诵概念、公式,便成为教师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例如,下面四则案例中,不属于化学案例的是:A.用“甘油+水”护理肌肤;B.用黄酒去掉鱼的腥味;C.未擦干的菜刀生锈;D.用明矾净化水质。在分析这道练习题时,学生的短板会立刻体现出来。比如,个别学生认为部分案例未曾在化学教科书中出现过,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判断。由此可见,学生的认知往往建立在盲目的背诵之上,当知识一旦脱离他们背诵的范围,他们将无所适从。为此,我们应该抛开教科书,要求学生围绕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进行思考,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判断。当学生明确了解题的切入点之后,必然可以快速得出答案(答案选A)。

二、思维梳理。合理渗透解题技巧

1.整体思维

化学方法和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化学计算题 高三化学计算总复习 措施

一、全国卷Ⅰ理综试卷有关化学计算的试题

2009年全国卷Ⅰ理科综合试题大变样,题量、运算量、出题模式、出题风格和题型都与以前大相径庭:计算量明显比往年多,而且出现带有字母的计算,计算部分总分值在30分以上。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得到高分是很有难度的。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涉及的计算有以下这些试题:选择题7、9、11、13题的第二选项,非选择题28题第(1)问中的③和④小问,30题有机题的第(1)问,其中9、11题是带字母的计算。从这几个试题可以看出,这些高考题虽然没有超纲,但计算涉及的内容较多,有溶液中离子所带电荷的计算、有机计算、混合物纯度计算、平衡转化率的计算、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电化学计算等,这要求学生有灵活的思维。但解题所用到的方法还是很常规的,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

二、解化学计算题常用的方法与技巧

1.差量法。

差量法适用于反应前后质量、物质的量、体积等变化。(1)质量差量法;(2)体积差量法;(3)物质的量差量法。

2009年全国卷Ⅰ第11题所用的计算方法就是质量差量法。假如对该方法掌握得很熟练,那么即使带有字母的运算考生也不会感到困难。

2.讨论法

(1)不定方程讨论法;(2)穷举讨论法;(3)平均组成法;(4)平均分子量法;(5)取值范围。

3.守恒法。

守恒思想贯穿于中学化学始终,灵活运用守恒法能够简化解题过程,从而快速准确地解答题目。守恒法的类型:守恒法的最基本原理为――质量守恒定律,并由此衍生出来:一切化学变化中都存在的――微粒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的――得失电子守恒;化合物的化学式存在的――正、负化合价总数相等;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电荷守恒。守恒法的应用:(1)电荷守恒法;(2)电子守恒法;(3)元素守恒法;(4)质量守恒法。

2009年全国卷Ⅰ第7题所用的方法就是溶液中电荷守恒的方法,第28题(1)问用到的是电化学知识,其中串联的三个电解池的两极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量是一样的,可归为守恒法。

4.十字交叉法。

(1)两个组分物质的量之比;(2)两个组分分子数之比;(3)两个组分的质量比;(4)两种物质反应产生热量;(5)两组分混合体系的多组混合题。

5.极限法。

假设在一种极限情况下,根据方程式求解后,再判断是否为该情况。(1)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平均分子组成;(3)平均质量分数、平均物质的量分数;(4)平均体积;(5)平均密度;(6)提供(接受)1mol电子所需平均质量。

6.通式法。

有机计算中常用到此法。2009年的第9、30题的(1)问用到的就是通式法。

三、有目的、有效地组织高三化学计算总复习

化学定量研究离不开计算,定性判断往往也要经过化学计算才能得出结论。因而化学计算是化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化学试卷少不了化学计算题,题解过程需要计算的试题接近试卷分值40%。如何成功地进行化学计算总复习是化学教师关心的问题。

在高考总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掌握一些运算方法技巧,而要让学生有效提高化学计算能力,以成功应对高考试题。教师要采取如下的措施:日常渗透、单元过关、组合练习、专题强化。

1.日常渗透,养成理科计算思维习惯。

教师应渗透计算意识,注意分析所给数据的含义和目的,理清计算思路。计算思维是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思维习惯,也应该是理科学生要加以培养的素质,养成清晰计算思维习惯的学生自然容易成为解化学计算题的高手。

2.单元过关,逐步掌握各种计算技巧。

高考化学试卷对计算要求高、涉及内容广、与学科内其它知识联系紧密,《考试说明》“化学计算”部分的各知识点、能力项都要求“掌握”,继而要求:“以上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知识内容中,具有计算因素的各类问题在综合应用”。教师如果将化学计算内容完全集中复习,势必造成难点过密,学生难以消化。因此,教师应将化学计算各能力项的复习训练与章节复习相结合,这样既能分散化学计算难点,又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深入理解。

3.组合提高,高效突破计算难点。

针对学生实际精心编排组合题,笔者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顿悟,在讨论中形成成熟的解题思路,效果很好。

对于较高思维深度的计算题,教师可以设计数道“阶梯”题与其组合,使学生自主“登顶”。

例:取Wg碳氢氧化合物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再将燃烧产物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相接触,固体增重Wg,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学生第一次遇到这题都觉得很为难,笔者就另外设计了两道题作为“阶梯”与其组合。

例:(1)28gCO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再将燃烧产物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相接触,固体增重_______g;28g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再将燃烧产物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相接触,固体增重_______g。

(2)60g甲醇(CH3OH)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再将燃烧产物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相接触,固体增重_______g;46g乙醇(C2H5OH)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再将燃烧产物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相接触,固体增重_______g。

(3)取Wg碳氢氧化合物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再将燃烧产物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相接触,固体增重Wg,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能独立正确地完成推算,并且之后遇到这类问题他们都能顺利解决。

组合题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夯实类型题题解技能。结晶水合物溶解度计算是不少学生感觉头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讨论、归纳,学生思路大为开阔,再遇这类问题就都有办法解决了。

4.专题强化,提高综合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