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篇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茶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当前的素质教育来说,茶道精神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体育人文教育中,茶道精神的引入也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茶道精神本身的内涵,对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体育人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

茶道精神;体育人文教育;作用

作为我国传统精神文化中的重要一类,茶道精神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茶道精神的价值被不断挖掘,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并成为利用传统文化提升体育人文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体育人文教育,对于学生自身品质、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当前现状来看,通过茶道精神推动体育人文教育的发展,并提升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仍然是一条非常可行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析,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1茶道精神简析

何为茶道,最为简单、纯粹的理解就是品味茶、欣赏茶的美感之道。我国种植茶叶、饮用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道精神的内涵从最初的饮茶方式到饮茶艺术,再到成为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其内涵被不断丰富、不断扩充。到今天为止,茶道精神的内在实质已经非常丰富,并自成体系,茶道精神不仅仅代表了饮茶、品茶的礼仪精神,也包含了从茶叶中品味出的生活感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代表着清静、悠然、与世无争、修生养性的生活方式。茶道精神从诞生到发展再到成熟,深刻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本土文化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茶道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的载体,带有深刻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理念的烙印。从茶文化体系层面来说,茶道精神即是茶文化的核心精神。茶道精神中包含了儒家文化,茶道精神崇尚的和谐、仁义、礼仪都是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茶道精神中包含了道家思想,茶道精神中超脱世俗、安静从容、悠然自得的精神追求,就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体现。茶道精神中也包含了佛家文化,茶道精神倡导的清心寡欲、静坐修身、俭朴求真的理念,就是佛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茶道精神的灵魂,与其说是茶叶文化的灵魂,倒不如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可见茶道精神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以及茶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联系之紧密。茶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精神内涵一同影响着中国人,一同引导着中华民族在思想层面上的前进方向。爱茶人士将茶道精神归结为“理、敬、清、融”四个字。具体来说,理指的是理智、事理,引导人们通过饮茶明理,做事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在理智的支撑下,在事理的主导下,行为才能不失方向、不失准确,做人才能正直;敬指的是敬意、礼貌,引导人们通过品茶明礼,要重视各种行为活动中的礼仪、礼节,通过礼貌增进人和人之间的情谊,通过礼仪实现人和人之间良好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清指的是清廉、清心,品一杯清茶,让心中的杂念沉淀下来,让心绪回归内心的本真,回归心灵的纯粹,以此涵养人的节操,升华人的品格,引导人做一个心灵纯洁、精神超脱、清廉正直的人;融指的是融洽、和谐,品茶的气氛是融洽的气氛,茶道的精神是包容的精神,在品茶的过程中,实现人和人之间的包容、和谐,茶禅一体,世间万物尽在包容本心。

2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可行性分析

体育人文的精神,是包容的精神,是团结的精神,是和谐的精神,是公平正义的精神,客观地看,体育人文精神和茶道精神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联互通的。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共同之处,将茶道精神的内在本质提炼出来,促进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提升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来说,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和实践价值的。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二者来说都可以受益。在融合过程中,茶道精神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这对于茶道精神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传承来说,非常有帮助,通过现代体育人文教育的良好开展,茶道精神的影响力必然会继续扩大,茶道精神的价值理念和核心内涵也必然被更多的人所知悉、所接受。而茶道精神对于体育人文教育的促进作用则更加突出,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契合度,茶道精神的融入,可以迅速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实现体育人文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接轨,对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方式显然更加能够增加中国人对于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文教育的认同感,进而促进体育人文教育质量、教育效果的提升。

3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实践表明,在茶道精神的辅助和推动下,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正是基于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此,将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突出作用分析如下:

3.1升华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现代体育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达体育人文精神内涵,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人文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人文教育往往由于内涵单一且过于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在体育人文课程中产生逆反情绪,严重阻碍了体育人文教育的开展。而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有所不同,茶道精神的内涵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茶道精神广泛的社会受众基础,也更加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将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改变体育人文精神内涵单调、乏味的客观现状,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良好融合,从更大层面上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而且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拓宽学生的体育人文视野,可谓一举多得。在现代体育人文教育中,茶道精神的融入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其基础就在于丰富和升华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使体育人文教育可以从更宽广的精神领域向学生传达理念,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来说,益处良多。

3.2突出了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

体育人文教育是以提升人的体育人文素养、涵养人的体育人文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人文教育的特征表现为教育的人文性、持续性和多样性。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公平正义、崇尚健康(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皆有之)、和谐包容的价值观和精神品质,塑造学生成为真正具有现代体育精神、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体育人文教育重点的分析,可以发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内容和茶道精神的核心表现不谋而合,这为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体育人文精神和茶道精神的比较、融合过程中,二者的相同点被数倍放大,而这些相同点正是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通过茶道精神的良好推动和有效支撑,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领域、重点内容凸显出来,学生可以更加鲜明、一目了然地掌握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内涵,而教师也可以更加一针见血、事半功倍地将体育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教授给学生,大大提升了体育人文教育的效率、质量,实现了体育人文教育效果的实质性提升。

3.3以人文素养净化体育竞技领域

现代体育竞技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从体育和人文的角度来看,这是体育竞技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重要表现。然而在真实的体育竞技项目中,仍然有很多不和谐的行为、不正当的做法、不科学的理念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现代体育竞技领域,甚至将现代体育领域的价值观引向偏颇。在这样的情况下,茶道精神的引入,犹如一股清泉,以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底蕴,有效净化了体育竞技领域。茶道精神崇尚和谐、融洽、包容,茶道精神追求明理、明礼、正直,这都是茶道精神中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以茶道精神的影响为推动力,将茶道精神中的人文素养展现出来、传达出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文素养之于现代体育竞技是多么的重要。真正的现代体育竞技,是人文和体育的结合,是道德与竞技的融合,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价值观,从体育竞技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以茶道精神中的人文素养净化体育竞技领域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

3.4促进学生内在人文素养和外在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时展到今天,无论何种层次的教育,都越来越重视人的内在、外在素质的全面提升,以此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培养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将茶道精神融入现代体育人文教育当中,就是促进学生内在人文素养和外在体育素养全面提升的一个非常积极的做法。从内在人文素养来说,茶道精神可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价值判断能力,让学生充分掌握何为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从外在体育素养来说,在全面健身的理念下,茶道精神倡导的和谐、融入、交流互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体育参与习惯,产生体育参与需求,并帮助学生掌握以人文素养为支撑的正确的体育竞技价值观、判断力,使学生在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过程中,既完全融入,又张弛有度、行动有节,以一个健康、向上、公平、正直的体育参与者的姿态,促进现代体育竞技领域的发展进步。

4结语

体育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健康发展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高度契合度,将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并且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茶道精神对体育人文教育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在未来,应当继续挖掘茶道精神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精髓,探索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方式,更好地将茶道精神植入、融合到体育人文教育当中,丰富现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拓宽学生体育人文视野,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人文内涵并塑造科学的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同时,间接促进体育竞技领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效推动体育竞技领域的继续发展。

作者:胡泯 单位:攀枝花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纪岩.茶理论与实践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5(6):177-178.

[2]陈光.谈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J].福建茶叶,2016(1):201-202.

[3]张彦斌,郭娇.“茶道”融入体育精神———以足球运动为例[J].福建茶叶,2016(2):191-192.

[4]杨利芳.中国茶道精神与世界奥运精神的异同[J].福建茶叶,2016(5):250-251.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2篇

进一步深化红岩精神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红岩精神研究小组”工作,与时俱进,系统地进行凝炼总结、创新提高,把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全院思想建设的系列活动,设立“红岩教师”等以红岩为名的奖项,把红岩精神这首正气歌在学院唱得更响亮。

二、大力倡导核心价值观,在爱国爱校上下功夫

校园文化作为我院教育的一个环节,理应打造爱国爱校的良好氛围。近几年,学院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如在校园内立起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名将雕像、标语柱,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活动,但应当看到,爱国爱校需要价值观作支撑。因此,当前我们必须在内涵上下功夫。一是深化当代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论上的清醒是行动自觉的前提,所以必须加强对当代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武装。从我院现实可能性上讲,我们应结合思想品德与法律常识课程的教学,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大意义、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等,使其入脑入耳入心,成为爱国爱校的理论基础。二是加强进行优良传统教育。我国的优良传统就是一部热爱人民、英勇善战的历史,学院要充分运用这一宝贵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增进他们我国历史传统的了解,并以此启迪和教育学生在为国为校中去实现自我价值。

三、搞好传统精神教育,在薪火相传下功夫

校园文化内涵并作非空穴来风,其精神内涵应根植于本单位、本部门的历史传统之中,体现在学院官兵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之中。我院建院已经半个世纪,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办校治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最近,我们对“一训、二歌、三风、四种精神、五大传统”进行了梳理总结,从而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对此我们决不要束之高阁,而是要加以完善和利用。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宣传教育。学校的创业、发展、壮大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这种可贵的精神是我们争创一流军事名校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我们一定加以发扬光大。为此,学院要在现有研究成果的教育上想点办法,发掘其丰富的内涵,并利用政治教育等时间,进行宣传教育,不断地使传统精神深入人心,并代代相传。

二是深入进行研究发掘工作,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虽然我院传统精神有了刍形,但总感觉结合学校行业自身特色等还不够紧,精品文化品牌还不够响亮,还存在着教职员工对传统精神的概括研究不太认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学院现存对传统精神的概括与研究真正变为学院校园文化教育的内涵还是有一些困难的。因此,要进一步深入进行研究发掘,不断丰富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3篇

自有大学以来,大学就是知识的圣殿、文明的使者和高尚的化身,大学之所以神圣和高尚,就是因为大学有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同在。人,需要有灵魂有精神,大学同样需要有灵魂有精神,这种精神是文明的、高尚的、巨大的、隐形的、弥散的:它滋养着人的理想、品格和气质,孕育着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精神家园。大学精神文化所设立的精神价值尺度,可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每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面貌、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以及其所具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之中。[2]具体表现在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情感品格之中,难以用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方式显现于外。大学精神文化客观存在于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思维特点、行为准则、学术风范和行为方式之中,构成了不同大学不同的人格、气质特征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精神文化,越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它所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越是丰富。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精神文化底蕴越深厚,所反映的精神文化特征越明显,所发挥的精神文化影响越深远。大学精神文化的假性存在大学精神文化一般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自然生成,即文化自在和传承;另一种是自觉追求,即文化自觉和创造。从自在到自觉,体现了大学精神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如果说过去的大学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自在和传承,那么现在许多大学则更注重文化自觉和创新。

大学精神文化的自觉创新是积极和进步的,但目前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和虚假倾向。如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外在表现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校训、校风、学风等,许多大学雷同甚至于相同,而各个大学真实的精神文化和办学特色得不到充分体现。在一部分大学中,人们“自觉创新”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校风等大学精神文化的文字表述变成了虚设的花瓶,既与实际不符,又没有创新性。以校训为例,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56所大学中,有192所大学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有8所大学的校训同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27所大学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在256所大学的校训中,包含“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创新”5个词语之一的有147个。[3]大学师生对一些同质化、标语化、流于形式、过于华饰等假性存在的精神文化表述没有认同感,同质化精神文化建设形不成浓郁的精神文化氛围,更无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性辨析大学精神文化并不是一个文化巨筐,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内容都可以装。我们必须正确区分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特质和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关于大学精神文化,学术界的表述多种多样,我们较倾向于以下定义: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表征,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是人类文明和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其特质则只有两种精神: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其核心是文明高尚、追求真理、正义善良、批判守望。

大学既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标志,更是文明的使者。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还有对社会良知的守望和社会不良的批判。正如《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之道”,反映了中国古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精神文化特质,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使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自由教育”也是以发展理性、陶冶心灵、享受生活为目标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4]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基本上是由精神、观念、习俗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核心。“科学精神追求真理,是求真”,“人文精神追求和谐幸福,是求善”,求真与求善的结合就是求美,也是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追求和担当,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本质是真善美和社会责任。这也是建立大学价值、大学品格、大学风尚的基石。大学精神文化的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情况下,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等等。大学精神文化内涵不等于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具有稳定性、非功利性,一切与人才培养,一切与终极关怀,一切与大学使命无关的性质都是假性特质。比如“追求卓越,建设一流”等是一些大学的奋斗目标,但并非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再比如,“勇于创新、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等是大学文化品格之一,但却不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质。

大学精神文化的根本使命性辨析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精神文化建设。大学需要教学,但教学不等于教育;大学需要学问,但学问也不等于精神,大学需要发展,但发展也不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是心性修养、精神守望、文化创新和社会批判。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培育心性德行。纽曼认为:大学是“教育场所”而不是“教学场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是使学生养成“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心性习惯”,同样,洪堡等人也提出,大学的目的就是“修养”,即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心性的修炼,德行的养成,人生价值的实现。坚守高尚精神。大学文化对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功能,决定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尚特质。大学诚然不能脱离现实,但又必须和世风流俗保持一定的距离,远离尘嚣,保持纯洁、冷静与清醒,时刻关注、守望社会道德和良知。创造先进文化。大学的使命是站在时代的前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理论、先进制度和先进的实践模式,特别要着力创新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和文化模式。要以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动力彰显大学创新文化的内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大学既要用传统批判现代,也要用现代批判传统。当我们拥有了更多辩证、开放和豁达的批判精神,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科学才能更快进步。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忧虑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学精神文化弱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惟科学主义、惟技术主义、惟市场取向的价值观充斥于高等教育领域,大学已经不再是高尚精神的殿堂。世界各国都在谈论大学危机———大学经费危机、大学质量危机、大学道德危机、大学自治危机等等,然而,这些还只是浅层次的危机,而真正深层次的危机是大学精神危机。[5]因此,人们呼唤:大学精神,魂兮归来!但是,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上,也有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是:认识不足。一些同志对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大学是搞教学科研的地方,教学科研是硬任务,精神文化建设是软性工作,看不见摸不着,做好做坏甚至于做不做都无碍学校的发展大局。重视不够。一些高校干部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还有人认为,精神文化建设是那些曾经有着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牌大学的工作,一般高校没有资格谈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建设不力。一些高校比较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愿意把钱花在大学文化环境建设上,栽树种花塑雕像,也愿意进行大学制度建设,认为这些是实在和有效的,而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上则显得力不从心,无规划、无思路、无办法、无措施。目标不明。一些高校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目标不明,思路不清,不知道本校需要和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精神文化。有的高校简单地把校训、校风、学风建设等同于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一些学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层次不高。把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甚至于大学生社团文化,把大学精神文化等同于政治文化、稳定文化,一讲精神文化,似乎只有政治理论入脑入心入课堂,而不能上升到人文和科学精神层面。#p#分页标题#e#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大学精神文化是不是可以创新进行过学术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只可以积淀和继承,而不能创造和创新,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包含大学文化传统,又区别于大学文化传统,大学文化传统需要积淀和继承,而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部分内涵都是可以设计、建设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可创新性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相辅助相成、相互依存的,传承是创新的条件,创新是传承的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传承,没有传承也谈不上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创新的结果;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建设既是一个历史的筛选、积淀过程,也是一个承前启后、除旧布新的过程。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内核,是需要也是可以创新的。创新有两种,一种是偶然性创新,一种是设计性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然具有创新性,就必然具有可设计性,也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的。不同的大学完全可以创新设计出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先进的大学精神文化模式与内涵。

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都可以创新设计,同时是应该认真建设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大学品格和大学风气。同时,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还决定着办学思想、发展战略、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要不要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能不能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和怎样设计,要依据各个高校自己特定的历史和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按照设计思路持续地进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务实性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和创造的,但又是不可以随意设计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独特的精神风范、文化气质、价值取向和区别于其它大学精神文化的隐性文化。在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时,既要考虑本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又不能拘泥于历史和传统;既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教育感召力,又不能脱离本校实际,随意做假大空的设想;既要学习借鉴外校的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思路和成果,又不能抄袭外校的精神文化设计与表述。

大学物质文化、景观文化可以委托有关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而大学精神文化则不能由大学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来进行设计,也不能由上级部门来定调定格,必须由本校的校长和全校师生共同设计、创造和选择。大学精神文化设计一旦形成就不能随意改变,而要持之以恒地一以贯之,要使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深入人心,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变成真正的大学精神、现实的大学风气、优秀的大学品格和全校共有的价值取向。久而久之,当人们一走进这所大学,与这所大学的师生一接融就会有一种别样的精神风范和人格气质隐隐显现,这就是大学精神文化。大连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实践大连大学的大学精神文化设计基本可以用“一个核心,二项突破,三大建设”来概括。一个核心文化理念。一所大学,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就不能成为优秀的大学。大连大学在长期存在的办学实践中感受到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对于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感受到大学是最应该最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地方。大学中的以人为本,其本质与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为本。因此,我们在2000年前后提出了“让每个人都成功”的文化理念,后来,又修改成为“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4篇

一、粮食文化概念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特别是到了现代,文化的概念极大地扩展了。我国著名文化学者费孝通、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等,都大大扩展了文化的广度,挖掘了文化的深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创见就是: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除了自然界固有的之外,一切人为的物质与精神成果都是文化。依据这种广义的文化观,粮食有没有文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自文化人类学在20世纪中叶问世以来,不断有文化的新发现,其中也包括粮食文化的新发现。即指经过考察、探索和研究,觉察和寻找到前人不知的、在粮食领域固有的事物和规律。这里,试给粮食文化下一个定义:它是指由农民及其相关当事者,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取得的各种粮食物质成果和相应的精神成果。后者包括适应人类生产与生活需要的制度、法规、礼俗、文化教育和行为等方面的文化集合。由此可见,与每一种文化形态相同,粮食文化也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相应物质基础和传播形式的统一。前者是粮食文化思想性和精神性的集中体现,即“魂”;后者是粮食文化实现其功能的依托或载体,即“体”。只有在正确把握二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强化粮食文化之“体”,弘扬粮食文化之“魂”,并实现其有机统一,才能开拓我国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途径。

二、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各个领域的行业文化与我国整个当代文化之间,既存在相呼应的共同性,又存在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体现粮食文化的基本性质、发展方向、主要目的、综合功能的文化品格。其基本内容包括:爱国爱粮、保障安全,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诚信至上、和谐务实,传承创新、奋斗进取,崇尚俭朴、节粮为荣。

(一)爱国爱粮,保障安全:粮食文化必须坚守的根本性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国家,一切文化形态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根本制度性质。体现这一根本性质的粮食文化必须是主文化,而不是亚文化,更必须坚决抵制反文化。这意味着,我国的粮食文化一定是爱社会主义国家、爱粮食事业的文化,一定是确保和加强国家粮食安全的文化,一定是广大粮食职工做主人翁的大众化文化。当前集中体现这一性质的是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以做到“粮安天下”。

(二)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粮食文化必须坚持的长远方向

我国最广大的“民”,主要包括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市民。我国最重要的民生,就是首先要满足全体民众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不可替代的粮食需求,这是人人应该享受的“生存权”。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必须奉行“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宗旨,着眼于满足民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致力于“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让生产者种粮增收、致富;让消费者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吃得健康。

(三)诚信至上,和谐务实:粮食文化必须弘扬的崇高品格

我国粮食文化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必须体现传统文化“厚德”、“和谐”、“诚信”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粮食文化弘扬“厚德”精神,就是做到“厚德载物”、“八荣八耻”;粮食文化基于“和谐”理念,就是要创造具有包容性、协调性的“和谐粮食”的氛围;粮食文化坚持诚信经营,就是要“诚”字当头,“信”在其中,“实”在行动,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四)传承创新,奋斗进取:粮食文化必须永葆的人文精神

我国的粮食文化理应传承创新,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取,即所谓“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在新时代,我国粮食文化必须不断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借鉴和吸取国内外新的探索研究、新的理论观点、新的经验成果、新的科技创造,赋予粮食文化以新内容、新精神、新境界和新形式。要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充分实践和发扬粮食文化传承创新、奋斗进取的价值。

(五)俭朴为荣,节约粮油:粮食文化必须倡导的民族美德

古有遗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尚德节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对当前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推进我国粮食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唤起全民爱粮节粮的浓厚意识,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的美德意识,把节约粮食资源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三、在创新中实现粮食文化精神与载体的有机统一

粮食文化的内涵必须有多种形态的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扬,即承载粮食文化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表达形式要多样化。后者以经常化、规范化和机制化的方式,把粮食核心价值体系广泛传播到全行业,以及社会各领域、各地区、各阶层,乃至国际上。经过30余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承载粮食文化价值的物质基础已经显著加强和变化,已初步建立 “九大体系”: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创新农村粮食收购体系、健全粮食市场供应体系、整合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食企业结构体系、健全粮食保障制度体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培育科学膳食消费体系。

目前我国粮食文化与其载体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状况,既影响文化功能的彰显,又不利于粮食实体的加强。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克服二者脱节的办法在于着力探索“五强化、五统一”,开拓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的广阔路径。

(一)强化“民本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大众化”

“民本性”有如一条强有力的价值纽带,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紧紧统一起来。粮食文化之内涵,是依靠“民本性”赋予文化载体吸引力和凝聚力;而粮食文化之载体,则是依靠“民本性”为文化内涵提供依存和传扬的平台和载体。“民本性”成为二者有机统一的“核心结合点”,也是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大众化的基本途径。所谓粮食文化大众化就是粮食文化的主体职工化、形式通俗化、内容生活化。要面向大众、服务民众,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形式,实现其教化功能和精神影响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其贴近粮食工作与职工生活的内容、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教化人、影响人和塑造人,促进广大粮食职工全面发展。

(二)强化“时代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促改革”

不同历史时代产生各自特殊的物质生产方式,使文化具有时代性。我国当代的粮食文化是以当代粮食的物质生产方式为根据的,时代性是其重要特征。当今我国所处的时代具有“世纪特点”,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传媒的时代,也是与“狼”共舞的时代。后者是指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高悬,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空前激烈。适应这些“世纪特点”,我国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品格,需要不断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只有擂响时代的主旋律和坚持时代性,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的统一才是牢固的,也才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就粮食文化的内涵而言,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吸取时代精粹、体现时代特点、发扬时代精神,尤其是要强化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市场经济意识等。就粮食文化的载体来说,要进一步深化粮食体制、粮食机制、粮食企业和粮食科技改革,使粮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形式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体现时代的特征、弘扬时代的精神。

(三)强化“创新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软实力”

粮食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粮食文化活力的标志和灵魂,也是增强其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所谓粮食文化的软实力,并不是自我认定、自我命名的文化特性,而是对粮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通过广泛传播使其蕴涵的力量得到认同和接受。只有具备创新意义的粮食文化,才具有创造软实力的条件。粮食文化创新是包括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市场、科技等全方位的创新。在传播形式方面,粮食文化创新必须和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促进其多样化和现代化。

粮食文化的软实力,是要通过粮食经济技术的硬指标实现的。如果粮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粮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那么不仅能增强粮食文化的竞争力,而且它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就会成长为社会舆论关注、认同、追随的主流文化。在信息和科技高度先进的当代,粮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扬形式的增多和提升,都必然增强粮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哪怕是一袋米、一包面、一瓶油、一个馒头、一盒饼干,甚至与这些产品相配合的包装、运输服务业等,随着科技含量的扩大,都可以提高附加值,发挥出粮食文化的软实力。

(四)强化“服务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重民生”

大力发展粮食服务文化,是发展繁荣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层次和领域。它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劳务而实现,由服务特色、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构成的。

在市场经济时代,发展繁荣粮食服务文化必须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对粮食服务文化特性的认识。包括人文性、导向性、信息性、技术性、标准性、时效性、适应性、数量性等。由此出发,要加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客户至上、诚信至上、质量至上,让消费者顺心、安心和放心,以更鲜明地彰显自己独特的空间特征和魅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创造服务文化品牌。为拓宽粮食文化服务之道,要积极创造粮食文化服务品牌。包括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环境、服务形象、服务设施、服务品牌,还有标识、环境、包装、纪念物等。一旦形成自己的服务文化和服务品牌,就创造出了具有独特意义的精神财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唯有将品牌战略寓于粮食服务文化建设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其目的。

服务民生,既包括保障“物质民生”, 又包括改善“文化民生”。我国粮食行业在保障粮食供应的同时,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文化精神享受,增强民生的幸福感与粮食文化自觉意识。如是,就会促使我国粮食文化内涵和载体的有机统一,达到更高的境界,更充分发挥粮食服务文化的“五种作用”(鼓舞性“共振链”作用、导向性“指路标”作用、温馨性“文化场”作用、凝聚性“粘合剂”作用,协调性“调节器”作用)。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沫若文化精神 高校学生社团 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5.077

Strategy of Moruo Cultural Spirit to Deepen Student

Societies' Content Development

LI Zhongwei[1], CHEN Yiyu[2]

([1] College of Arts,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2]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Abstract Moruo cultural spirit of "open Zhen, open, create, open up" the real interpretation of that patriotism, opennes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campus has a good guide. In this paper, tap the advanced culture spiritual connotation Moruo cultur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Moruo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 the use of Moruo deepen cultural cont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ree aspects.

Key words Moruo cultural spirit; college student community; content development

0 引言

高校的社团发展已经从“量的突破”到了“质的提升”的阶段,进入了深化内涵发展的阶段。然而现阶段的社团出现了诸多的发展瓶颈,对先进文化和思想的需求度越来越高。郭沫若文化是一座丰富的文化思想资源宝库,其美学思想、浪漫情怀、吞吐古今中外、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和先进思想,对于指导社团内涵发展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利用沫若文化精神深化学生社团内涵发展,是十分有价值的。

1 沫若文化深化社团内涵发展的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自发组织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模式和生态环境,对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形势下更是要求我们要不断改进手段、创新方式,积极探求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丰富社团活动内涵、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

1.1 社团发展至今存在的问题

学生社团发展至今,已经在各高校出现了“百团大战”的蓬勃景象,但是社团个体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社团真正的参与人数在逐年减少,社团的生态环境渐渐失衡,整个社团的发展已经陷入瓶颈。但是社团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不少著述指出了社团发展的瓶颈。张金泉在《高校学生社团内涵建设初探》中,提出了社团建设整体结构不合理、发展规划缺失、深度不够等问题,提倡丰富社团文化,培养思想道德高尚的社团骨干,打造社团凝聚力,注重社团建设的开放性,深化社团内涵,提升社团质量。向顺涛在《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偏差浅析》中,从静态、动态两方面指出了大学生社团的问题,并提出了调整社团类型、由自由式管理转向目标管理等措施。夏天阳在《高校学生社团的困境与出路》中,指出了通过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强化德育氛围、明确社团分工、提高社团活动质量等方式,以促进社团内涵的提升,吸引力的增强,活力的焕发。

1.2 沫若文化深化社团内涵发展的理论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进一步发展需要先进的文化内涵作支撑,需要科学的教育思想作指导,郭沫若文化资源是一座宝库,不断探索其文化精髓,应用于高校社团建设无疑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层面建设和精神层面建设,帮助社团制定科学的自我定位和发展规划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同时对高校建设沫若文化研究站,进一步推广应用郭沫若文化具有示范意义。

1.3 沫若文化深化社团内涵发展的实践意义

沫若文化应用于社团建设,首先将有效的帮助社团制定自身的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其次帮助社团骨干成员明确自身责任和使命,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保全社团持久发展的生命力。再者,可以拓展社团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最后,可以帮助更多的同学正确的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在关注社交型、娱乐型等社团活动,而是更多的关注文学类、科技类、哲学类等社团活动,更好的促进自己成长成才,从而促进社团生态环境平衡。

2 沫若文化深化社团内涵发展的基础

“开贞、开放、开创、开拓”是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章玉钧归纳了郭沫若作为中国先进文化代表者的基本精神的概括,即坚贞不渝的爱国之心;吞吐中西文化的开放心态;贯之一身的创新精神;锲而不舍的开拓精神。本课题组成员在查阅大量郭沫若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特点,认为有效将沫若文化精神内涵融入社团内涵发展,需把握沫若精神文化的三个精髓。

2.1 “内心―情感―现实”的发展模式

郭沫若20年代的美学思想及其变化是其全部美学思想的特点和倾向的体现,可以分为自我纵横发展两个方面。纵向为自然扩展,表现其美学思想对主题个性和审美特性等问题较为深刻的认识,横向为社会扩展,是他倾向传统的入世思想,自我冲动的意志转化为对社会实践的意欲,并突出实践意欲的支配地位。继而形成了郭沫若“内心―情感―现实”的个人发展模式和自我和群众结合的观念,倡导“善”支配“美”,将实践意欲突出到了支配地位。①

2.2 “脚踏实地而神游天外”的浪漫情怀

浪漫主义是诗人天生的品性,郭沫若的作品让读者不仅感受到的是他的文学造诣,更是高境界的浪漫主义精神。一首诗中以“脚踏实地而神游天外”对水牛品性概括,也是本人精神个性的反映,表现了其浪漫主义精神不仅是诗学和审美意义上的浪漫,而是一种富有浪漫精神的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其主要内涵为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②

郭沫若的理想主义更多的体现了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英雄主义更多的可以体现在“愿将残骨埋诸夏”的爱国主义和“用文学唤醒民众”的责任和担当。郭沫若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实践中为国家服务、对自己负责的教学理念亦是其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③

2.3 “反映时代”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郭沫若为《戏剧报》题词“艺术必须反映时代精神,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切实的为人民服务。”纵观郭沫若的文学作品和各种记载文献充分的体现了其“个人就是时代,时代就是个人”时代与个人的一重化。他在列强分割,军阀反动统治的年代编《创造月刊》,以唤醒群众;在大革命北伐时期,他投笔从戎,当了戎马书生;抗日战争时期,他只身回国,组织领导对敌文艺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创作《新华颂》,率先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放声歌唱;改革开放前夕,他又张开双臂,热情迎接“科学的春天”。④

2.4 “吞吐中西文化”的开放心态

郭沫若学贯中西,通晓古今。郭沫若在大学时学习的是医学,但其同样在历史、文学、考古、古文字、翻译书法等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是他孜孜不倦学钻精神的体现,更是其“吞吐中西文化”的开放心态的表现,他始终认为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的文化存在冲突,但也有互补性,能够相互吸收融合的。⑤

3 沫若文化深化社团内涵发展的策略

“质的提升”需要社团寻求先进的文化内涵作支撑,需要科学的教育思想作为指导,可以利用沫若文化的四个精髓对社团的发展模式制定、职责明确、开拓发展、文化兼容进行指导。

3.1 确定社团“内心―情感―现实”的发展模式

“内心―情感―现实”是郭沫若个人的人生观的核心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基点。其倡导自我在纵横两个方面的无限扩张,即纵向的自然扩张和横向的社会扩张,纵向的自然扩张是横向社会扩张的基础,横向的社会扩张亦是纵向扩张的动力。个人发展是如此,社团发展同样需要在纵横两个方面的扩张,形成确立“内心―情感―现实”的发展模式,即因喜爱在一起,因情感而扩张,因现实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社团要做好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内部发展要求社团做好内部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并要严格执行,不能流于形式;确立以“人”主的原则,让社团的内部成员从客到主;社团成员技能提升,不断的提升社团内部成员的社团的技能;培养社团骨干让社团,强化社团竞争力,形成社团发展的骨干引力。

外部发展要求社团扩大社团影响力,即不能独乐乐,仅仅是社团内部的人玩得开心,要及时的开展成果展示、汇报表演等活动,利用社团自身的技能特色开展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利用现代传媒,如新媒体等的作用,扩大社团在校内、社会中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3.2 培养社团“脚踏实地神游于天外”的浪漫情怀

“脚踏实地神游于天外”是郭沫若的一首描写水牛的诗,是其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学生社团作为一个群众性组织,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的资源。高校社团应该确立立足校园,校外结合的发展原则。在校内立足校园,广泛调动广大社员的积极性,发展校园文化,形成自身特色;同时实行开放,走向社会,敢于以社团担当起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担当,高校在文化强国进程中的使命责任,这样既可以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繁荣社会文化,又可以用社会实践来反哺高校社团,推动社团自身建设。

3.3 培养社团“与时俱进吞吐文化”的开拓精神

郭沫若主张艺术要反映时代精神,适应时代需求,同样社团作为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艺术的有效载体同样要融入时代。并且社团内涵发展的基础要求社团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包括观念创新和方法创新,观念创新指要有时代意识,顺应时展;方法创新要求社团具有把握全局,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理事社员、社团与校园、社团与社会等关系统筹起来的方法。⑥

随着社团的不断发展,社团已经进入了“质的提升”阶段,需要我们有新的思路和方法,用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来指引社团的内涵发展。沫若文化正是一个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宝库,我们应该在高校内推行沫若文化研究站,研究提炼出更多适用于社团发展的沫若文化精神,推广沫若文化精神,以沫若文化精神深化社团的内涵发展。

基金项目: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中心项目 GY2011C11

注释

① 邹华.扩充的情感与实践的意欲――郭沫若美学思想简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34-37.

②④张超凤.论乐山高校教育中郭沫若精神文化传承方法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3(1):100.

③ 丁毅信.郭沫若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华中工学院),1987(2):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