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武术教学要求

武术教学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武术教学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武术教学要求

武术教学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务管理 教学秘书 服务 协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33-01

教学秘书,即教务人员,他们不仅确保了教学工作地正常进行,还保障了教务师资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如下:在教务处及院系领导的要求下,根据教务管理相关原则,采用多元化管理手段,协调、组织各项活动,为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教学秘书不仅是教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还是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教学秘书在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基本作用分析

1.1 军师及助手作用

上文已经提到,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务工作的基层管理人员,因此,其首要作用即根据院系教学情况和相关要求,协助院系领导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确保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教学秘书应为领导决策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及建议,以便合理安排课程、选用合适的教材、明确代课教师、组织考试及教研活动、考核教学情况,充分发挥其军师及助手的作用。

1.2 协调与沟通作用

由于工作需要,教学秘书必须保持同教务处、各院系、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尤其是同本院系教师及学生之间的联系,因此,必须具备足够的沟通能力,只有良好地进行沟通,方可获取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并获取重要信息。协调过程需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一方面,应积极完成教务处及领导所安排的工作,另一方面,应借助于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好各部门、学院间的关系,处理好本院系师生相关事宜,对自身的工作及角色进行科学定位,以整体利益为重,维护学校形象。

1.3 监督及控制作用

作为基层管理者,教学秘书应对院系教学质量及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一方面,应积极协助上级领导开展教学工作质量的检查,掌握教学情况,根据教学信息的反馈情况,加强管理工作。此外,教学秘书应根据教务处的安排,协助院系领导对各教师的教学工作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于教学评价而言,应注意明确目标及重点,重在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教学评价工作的制度性及科学性,以便教学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能够高效结合。

2 教务管理工作对于教学秘书的相关要求分析

2.1具有良好的服务观念

对于教学秘书而言,其基本宗旨即“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这也是其所有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及最终归宿。因此,教学秘书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观念,积极配合、协助领导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修改,对课程进度进行安排,并负责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汇总和整理,对教学相关文件文档进行保管,确保教务管理各项工作及活动的有序开展。

2.2具有高超的业务水平

教学秘书所从事的各项管理工作,最终目的都是要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性。因此,自每个学期开始到结束,必须始终围绕着教学相关事务,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必须具备高超的业务水平,熟悉各类教学工具,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细致的信息整合及处理能力、完善的文档整理和汇总能力、足够的计算机能力等等。工作始终保持热情与耐心,善于统筹大局,探索创新,总结经验,以逐步提升自身业务水平。除此以外,教学秘书能够敏锐感知时代气息,跟上现代化教学要求,掌握现代化信息处理技能,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推动本院系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

2.3处理突发事件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

院系领导是主要决策者,教学秘书应当配合领导管理整个院系的教务工作,充当一个良好的执行者。由于院系领导管理工作方面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教学秘书应当能够充分领会院系领导的决策意图,协助领导全面搞好各项教学活动。在处理某些突发事件时,能够结合实际状况,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灵活进行处理。

2.4具有良好的素质水平

首先,教学秘书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教学秘书所负责的工作对于责任感要求极高,由于工作繁杂,各种琐碎事件很多,因此,必须细致周到,否则将会对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其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只有拥有崇高的政治觉悟及鉴定的信念理想,意识到自身事业的意义,方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成就。因此,要求教学秘书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不畏艰苦,实事求是,立志于献身学校的教育事业,摆正自身位置,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项事务;再次,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教学秘书不仅工作繁重,而且涉及面相对较广,再加上管理及服务对象多为人,因此,要求其必须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冷静、不烦不燥,善于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以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服务精神感染教师与学生,从而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3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秘书应时刻牢记“立足于本职,不断开拓与创新”,并确保此要求得以真正落实,切勿安于现状,不断提高对于自身的要求,刻苦钻研业务,逐步完善自身的业务及素质水平,确保教务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池碎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用的再认识和素质要求的几点思考[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2):29-32.

[2]杨继昭. 秘书学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武术教学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武术教学 武术攻防组合 中小学生 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

1武术攻防组合的概念、内容与形式

1.1武术攻防组合的概念

武术攻防组合是指在传统武术套路中有针对性地选取攻防含义突出的动作或现代搏击动作、攻防动作、擒拿动作等进行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武术组合形式。它既有别于武术套路又有别于搏击格斗,没有固定的套路、没有对抗的单人演练,类似于武警的擒敌拳。

1.2武术攻防组合的主要内容

武术攻防组合可以是徒手的攻防组合、对练攻防组合、擒拿攻防组合、防身自卫组合,也可以是器械类的短棍搏击组合、长棍搏击组合等。

1.3武术攻防组合的主要形式

武术攻防组合的主要形式有徒手攻防组合、器械攻防组合、防身术攻防组合、擒拿术攻防组合等。

2中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

2.1中小学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对部分中小学的走访调查中发现,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的并不理想,最突出体现在武术教学内容上。目前中学武术教学以武术套路为主,五步拳、少年拳第一套、第二套,青年拳第一套、第二套,初级长拳,外加一些器械套路。有一些中学也在武术课中开设散打等搏击类的内容。

2.2中小学开展武术教学的主要形式

目前中小学武术套路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集体跟学;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等集体教授;学生个人练习体会动作要领要点;学生分小组练习,互帮互学,纠正错误;个人演练、小组演练、集体演练或比赛。散打搏击类的主要教学形式除了与套路教学形式有一些共同点之外,主要以俩人的攻防对抗、教学比赛为主,还有是借助一些器械进行的功力练习和抗击打能力的练习。

2.3中学武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及学生的走访调查了解到,学生很喜欢武术,但是不喜欢武术课,不喜欢武术课的内容,不喜欢武术套路;体育教师也反映学生对学习武术套路兴趣不高,甚至认为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因而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不高。而对散打搏击类的教学内容,学生既很想学习它的实用性,但又担心在攻防对抗或教学比赛的击打中造成伤害和伤痛,所以学生的参与度亦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打击,武术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严重影响了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普及。

3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困境因素

3.1武术套路教学困境因素

武术套路的学习要求动作规范性比较高、虽然有攻防含义,但是攻防针对性不强,而中学生学习武术套路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基本功,学习武术套路中首先要学习基本动作需要一定时间,有弓步、马步、虚步等,这对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这个时候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容易对学习武术失去兴趣。武术套路动作数量多、动作路线变化多和动作包含因素多等特点,中小学生这个阶段领悟能力不够强,对套路动作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刻,学习起来既费劲枯燥又吃力,因此中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武术学习和武术教学的效果。

3.2搏击格斗教学困境的因素

有一些中小学开展了散打等搏击格斗教学,搏击格斗的攻击性、攻防实用性强,场面表现激烈,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但搏击技术的学习有较大的难度,较难掌握其中的动作要领,在动作上需要较多时间进行练习,包括练习速度、力量和柔韧性及爆发力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习条件过高难度较大。搏击技术有危险性,特别是中小学时期学生的好奇心强,心理不成熟、心理状态不太稳定、容易冲动和偏激,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危险系数也相对比较高,而且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也不允许存在教学安全隐患。因而中小学生学习散打等搏击技术在其年龄的心理上和生理是不太适宜的,也会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增加难度,不被学校领导看好。

3.3教师因素

在中小学,接受武术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专业武术教师较少,他们在大学时接受的教学训练基本上是针对武术套路教学和散打等搏击类教学,他们能胜任武术方面的教学。而一般的体育教师对武术的学习不够系统,基本功不够扎实,只能教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专业性不强,这些教师在教授武术攻防组合的技术方面和攻防组合的创编方面的能力不够,也很少有机会参加武术教学方面的培训。

4武术攻防组合内容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的优势

4.1武术攻防组合内容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小学和中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对新奇的事物充满探究心理,同时他们身体处于快速发育生长期,肌肉的力量、耐力、速度及协调等较弱,对于武术套路学习要求的动作规范性不容易做好,对于散打等搏击类的学习和掌握不容易到位,而武术攻防组合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对技术的规范要求不高,但针对性和实用性强,攻防含义和攻防的针对性明显。武术攻防组合的教学内容相对于武术套路的教学内容而言具有会引起学生的鲜新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武术攻防组合的教学中教师应先介绍攻防组合的基本知识、运用原理和时机及在防身自卫的价值意义,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攻防组合动作不仅有进攻也有防守,既让学生体验到进攻的方法、速度和力量,也能让学生学习到防守的反应和技巧;让学生在获得武术防身自卫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并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容易对武术运动产生兴趣和学习欲望,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4.2武术攻防组合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

武术攻防组合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徒手攻防组合、器械攻防组合、防身术攻防组合、擒拿术攻防组合、匕首攻防组合、长棍搏击攻防组合、短棍搏击攻防组合、对练攻防组合等。武术攻防组合首先在动作上比较有攻防针对性,有进攻的拳法、腿法、掌指法、膝法、肘法,防守有格挡、拍按、阻截,还有各种躲闪等,攻防变化多、转换快,有很多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攻防的思考和创新空间,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

4.3武术攻防组合实用性强

武术攻防组合是对抗性较强的运动,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首先,竞争意识是现代社会各种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说经过武术攻防组合的学习和训练能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竞争精神,中小学生经过武术攻防组合的学习,进入社会将会更加朝气蓬勃而又充满竞争活力。其次,武术攻防组合在强身健体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防身自卫能力的提高,武术攻防组合运动是斗智斗勇、灵活多变的运动。通过攻防组合练习,掌握自身防卫的技能,同时能够提高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巧等身体素质,增强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对提高人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有很好的作用。再次,在发展心智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武术攻防组合练习,能有效提高人的反应与应变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尤其是培养人在危难之际保持一种冷静而又从容应对的心理智能。

4.4武术攻防组合对中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由于家庭条件好,孩子缺乏锻炼的机会,缺乏吃苦精神,做事不脚踏实地,半途而废,依赖性强。通过开展武术教育,经过武术攻防组合的学习和训练,可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刻苦耐劳,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困难不逃避,勇敢面对勇于克服,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果断、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惯。

5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改革建议

5.1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的改革

武术课的内容应多元化,除了传统套路的学习,还应包括对练、擒拿术、防身术等方面的内容,并把它们创编成为简单易学的武术攻防组合,既有徒手类的防身术攻防组合、擒拿术攻防组合、对练攻防组合,也有器械类的匕首攻防组合、长棍搏击攻防组合、短棍搏击攻防组合等,突出攻防含义特点,突出攻防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训练,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还可以适当增加健身养生气功内容的学习,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文化自豪感。

5.2中小学武术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保持武术教学中的教师领做,学生模仿跟练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创新武术教学的方式方法。如小群体教学法、小团体教学法,由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编组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组长带领小组学练,小组成员之间针对学练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武术攻防动作组合,然后进行教学比赛,这样让学生主动去想动作、练动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开发了他们的智商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享受比赛中的成就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一些武术动作片或制作武术攻防组合课件,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了武术知识和武术技能。

5.3加强体育教师武术理论武术技能的培训

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在大学都上了一年或一个学期的武术普修课,虽然武术的学习不够系统,基本功不够扎实,专业性不强,但能教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在中小学武术教师少的情况下,要想正常开展武术教学,必须加强组织所有体育教师参加武术理论,特别是武术技术技能的培训。各市区的教育部门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武术教学方面的培训工作,聘请在武术教学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武术教师、专业武术教练和武师进行教学和辅导,强化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武术理论知识、武术技术技能、武术攻防组合的教学与创编能力,使他们能尽快胜任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任冬梅.郑州市小学体育课武术内容中运用攻防技法的实验研究.

[2]自明,黄琦,董艳国.攻防意识训练在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

武术教学要求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88―01

一、农村中学武术课教学开展、实施的现状

1.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武术教师缺乏,领导监管不力,武术教学内容形同虚设。中学体育师资的主要来源是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尽管在体育院校的课程里,武术是一门必修课,但由于招收的学生极大部分没有武术基础,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课时少,学习内容和质量皆受影响,而且所学内容和中学武术教材不吻合,不连贯。因此,毕业后在体育教学中从事武术教学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胜任。而就是这极其有限的武术人才进入农村中学任教的就更加少了,毕业后分配中的流失现象严重,真正从事一线武术教学的寥寥无几。在农村中小学中,特别是农村边远学校,根本就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只能由其他教师兼职。这些教师由于没有学过武术专业知识,因此,他们也无法上好武术课。再加上由于学校在教学质量的压力下,领导不够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没有按照课程标准对其监管,体育教师是否按要求上课,上什么内容,根本没有过问,因此,武术教学内容也就形同虚设了。

2.教师的畏难情绪,影响武术教学的开展和质量。在农村中学,班级人数多,学生活泼好动,不易组织,集体练武难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负责,课堂教学计划要周密细致,教学内容要合理,运动量安排要科学。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专项技能,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同时武术具有动作结构的复杂性,套路变化的多样性,动作姿势要求的严格性,形神合一的精神性,这令有些教师望而生畏。在一节武术课中,教师要采取大量的示范、讲解、领做,让学生反复观察模仿。再加之武术动作动静相间,虚实分明,上下肢体的屈伸蹲屈,教师常常要边讲解边示范,边做边喊。一堂课下来,往往是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因此,武术课可以说是费时费劲,一般教师不愿多教或为了省劲干脆不教。

3.教学条件和环境较差,器材配置跟不上,不利于武术教学的有效开展。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体育成绩被纳入中考升学成绩在当地已经占40分 ,但测试内容是:1000米(男)800米(女),立定跳远,掷实心球等项目,武术项目却被排除了,这无疑让教师和学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从思想认识上产生了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武术器材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课的教学,不利于武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4.由于武术课堂教学易出现伤害事故,导致部分教师不愿上武术课。安全是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底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由于中学生年龄阶段的个性特征,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易于兴奋而控制力较差,农村孩子小学没有武术基础,易受到损伤;特别是上器械课,如果稍不注意,组织不严密,纪律稍为松懈,就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因此,很多教师就不情愿上武术课,而用其他简单不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项目代替了。

二、解决策略

1.体育教师要加强武术专业技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因为武术教学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武术教学中教师的基本功很重要,包括示范动作的精神、气质、神态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虽然很多教师都是高等院校毕业,具有一定的武术知识与技能基础,但是武术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比如套路一段时间不练就会遗忘,很多教师可能由于没有长期教学,更是生疏了,所以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武术基本功的练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2.因地制宜创造教学条件,因陋就简上好武术课。首先,学校要利用自身能力尽力完善教学器械。其次,通过学生自己制作简易器械,比如木剑和木棍。最后,可以和周边学校或社会团体借用或共用器械。

武术教学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武术 传统体育 改革

一、高校体育武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文化安全角度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和时代的责任感。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是民族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安全。我国目前文化 安全同时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外部挑战和国民信仰缺失和思想多元的内部困扰。我们必须从文化安全战略高度看待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传承和发展民族核心文 化,确保文化安全。社会上流行的篮 球、足球、高尔夫、网球等体育项目基本上都是西方体育项目,我们不反对学习和了解西方体育文化,这是全球化趋势,也是打开国门,改革开放的要求。但这些体育项目及其附属文化在促进大学生了解和融入西方社会的同时,却对当代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固守构成威胁,并极大地导致民族文化安全的危机感。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它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几十年来仍按照武术基本功、初级套路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而推手、短兵、散打等对抗实用技术被抛弃;武术知识传授主要以简单的武术基础理论为主,忽视了武德与传统教育,忽视了武术自学和创编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学习的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武术的兴趣下降,学习效果差;学生学习的评价也主要以武术技术的演练考评和理论测试结果为最终评价依据。

二、高校体育武术专业的改革方法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存在以上,因而,武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我们依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教学研究的新成果,结合课程实际,提出以下武术教学改革策略: (一)更新武术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策划者,武术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理念。体育教育专业武术类课程教学要想培养和提高体育师资的武术素质,必须主动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专业学生的武术素养,改革教学内容,即淡化套路、突出武术锻炼方法、强调武术实际应用的特性。因此,教师应首先更新自己的理念,跟上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主动迎合中学体育与健康的改革,按照课程标准中领域目标划分、学习目标要求设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在武术教学思想方面应对学生加强武术文化与技术理论教育,切实重视武德教育,培养尚武崇德的精神。

(二)突出武术素质教育

人们习得的知识、技术常常可以因长期不使用而逐渐消退,而且随着知识信息的爆炸性发展,人们的知识技术是永远也不能满足的。而素质给人形成的求知欲望和掌握知识技术的本领却可以长期发展作用。”这段精辟的论述表明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另者,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终身受益,并符合发展需要,为此,只有学生武术素质提高了,才能让以上目标得以实现。结合素质教育要求、专业培养的目标,以及学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武术内容的设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素质教育应体现“练、用、讲、编、行”五字内容。

(三)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手段。由于教学内容和方法关系教与学两个主体因素,因而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要突出主体与任务。为此,在武术教学中要以“练、用、讲、编、行”五字为主线,选择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要对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材内容进行增减:增加攻防格斗和健身方面的内容,还原和丰富武术技术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突出实用技术教学,特别是散打技术教学,突出套路技术动作攻防含义的讲解,使学生学习和熟练掌握动作的攻防方法与应用时机,一改以往套路练习为主的形式。相应增加一些养生武术练习手段,如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内容,进而构建新的武术课程技术内容教育体系。理论方面要增加优秀,增加武术健身养生等理论的教育内容,融入武术与社会、武术与、武术与现代体育的关系等理论。

教学方法方面: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开展武术教育活动,扩大教育时间的延伸;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撰写武术论文,丰富学生的武术知识;倡导自学、自练、互助的学习形式,以此提高学生的能力与习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展班级武术竞赛,提高组织与评判能力,旨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等。

总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以需要性和可行性为原则,适宜选择教育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体现地域特色。

武术教学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体育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4日

体育课程是高职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高职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和教育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性。高职的体育教育同样也要体现高职教育这种本质。高职体育课程除了在课程中教育学生如何掌握健身、保健等相关知识,锻炼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终身运动的理念,这种理念将会影响学生一生,而且受益一生。

高职体育课程根据学校所在地区实际,学校的条件和教师素质开展内容。目前,高职学院的体育课程开设非常有特点。有的是在一年级开展基础的体育课程,将跑、跳作为主线来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锻炼,有的学校则是一开始根据学生的喜好,分专业门类教学,如网球、足球、篮球等等。有部分学校则根据地区的特点,将地区的特色体育融入高职体育的教学。如东北地区的滑冰、南方地区的藤球等等。总之,高职体育课程的设计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开展,完成体育课程制定的教学目标。

武术作为一门传统的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摸索中形成的一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有着非常好的群众基础,把武术作为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主线,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一、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开展武术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高职学生普遍人文素养较差,都受网络等现代思潮的影响较大,很多学生对中国传统的事物了解甚少,开展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通过武术教学,让学生知道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发明了武术,是东方文明的重点特征,是中国人的骄傲。在中国近代,很多习武之人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人士,都为中国的崛起和名族的盛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武术课程讲解类似的历史,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甘愿投身到国家振兴的建设中去,是非常有好处的。

(二)提高身体素质和智力的发展。武术是讲究刚柔并重,武术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对两种能力的锻炼实际上也是对大脑潜能的开发,能够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如在武术套路的教学中有很多动作,包含跳跃、翻腾、跌扑屈伸、回环、平衡等等。为了完成上述动作,学生的每个身体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科学研究表明,通过一段时间的长期的、系统的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

(三)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当代高职学生都是以“95后”为主体,他们最缺乏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然而,以上两种素质是很多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作为培养一线操作技能员工的高职教育,通过武术课程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意义重大。在武术的课程中,首先是讲到中华武术的“仁义道德”,互帮互助、讲礼守信、尊师重教等在武术中包含的品德精髓。除此之外,武术还强调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尤其是在困难面前,如何通过机智和无畏的表现来反败为胜。在武术的课程教学中,不断将以上两种思想对学生进行渗透,提高学生的品质。

(四)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高职教育除了课程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传递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思想。中国有句俗话叫“歌不离口,拳不离手”。这句话就是强调了武术锻炼的持续性和不可间断性。武术除了对打等项目比较激烈以外,其他套路和器械本身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不是太高,锻炼的年龄跨度可以从小学生到耄耋老人。通过武术锻炼身体,尤其是太极等方式非常受中国人的喜爱。通过以上几点的论述,武术是适合每个人伴随终身的锻炼形式。

二、高职武术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体育课程开设的总体学时不够。当前高职学院的教学体系中,一般是“2.5+0.5”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有五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和半学期的实践顶岗教学。在五个学期中要学习很多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课程和专业课程。因为课程教学的总学时有限,所以体育课程教学时间非常紧张。很多学校都是把体育开设在大一的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大约30个学时,总计60个学时左右。在60个学时要想把武术的基本理论、历史渊源,武术课程中的武术基本功、主体套路、对练、武术气功等讲解清楚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二)学生的兴趣不大。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更喜欢大众的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由于学生在高中没有武术学习的基础,在大学一开始就学习武术,普遍觉得有难度,导致学生在学习武术课程中兴趣较差,很多学生在武术课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变形,无法掌握武术课程中套路的连贯等等。

(三)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很多高职教师都是从体育学院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很快就从学生到教师岗位和角色的转变。很多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武术专业知识,但是缺乏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尤其是高职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很容易唱独角戏,没有与学生积极的互动,可以想象,武术教学效果差。

三、提高高职体育课程有效性的策略

(一)开展课外学时的补充。由于高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总学时很难增加,在对计划内的教学学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进行课外学时的拓展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课外学时拓展主要可以采取选修课的模式进行。每学期开设30个左右的学时进行补充,对课内教学进行延伸,基本能够满足高职武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多渠道提高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来提高武术课堂的效果是教学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方法尝试。如在学校范围内组织武术协会,尤其是组织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武术协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双截棍、对打等等,在学校经费支持下多举办一些活动。每年中国都有大学生武术大赛,在学生中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专项学习和指引、通过教师个性化一对一的教学,派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取得名次,通过比赛效应带动学习武术的热潮。

(三)教师武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提高武术教师的素质,关键是要求教师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一般武术的教学方法有:

1、讲解、示范的方法。这是武术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讲解时,武术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解武术中的动作术语、要素和技术。尤其是讲解动作原理,包括身体部位的发力和气息的运用。讲解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风趣性。示范就是教师在讲解完全部的动作后,由自己本人对整个套路进行演示的方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脑海在整体上有一个掌握。在对学生实际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讲解和示范的结合,如在武术基本动作中经常出现一般规律性的技巧和方法的教学中,如冲拳、推掌时均要求拧腰、顺肩、急旋前臂。

2、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武术教学中,有些动作可以在老师的讲解示范中得到体现,但是一些高难度高速度的动作如“腾空飞脚”、“旋风腿转体360°”等不仅结构复杂且需在瞬间完成,教师很难做到边示范边讲解。多媒体教学解决了这一难题。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让枯燥的课程变得活跃,教师很难用语言讲解的课程,多媒体进行化解。

3、因材施教的方法。有些武术套路本身的动作多、难度大,学生在短时间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在武术教学中,除了要循序渐进外,还要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如身体素质、年龄、性别等因材施教。就以性别而言,男生和女生在武术教学中的要求就有较大的差异。武术教学对男生的要求是动作要大气、有力、舒展和轻松,而女生更强调的是干脆和不要松懈,还要克服她们在做动作中的畏惧和害臊心理。

4、选择丰富的教学内容。武术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动作的学习,教师还要对课程的内容变化来丰富武术课程。如将古典音乐融入武术课程,在讲解太极课程中,将中国的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等名曲融入教学,将音乐的韵律和武术动作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中国古典美的鉴赏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结束语

武术是中国的名片,是中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学生作为中国先进教育的代表,学习、传递和发扬中华武术责无旁贷。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武术的教学,通过武术教学不仅提高了高职学生全方面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发扬了中国的传统美德和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跃贤.对高职武术专选课的分析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