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炭行业发展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组织实施建材、冶金、有色金属、黄金、煤炭工业产业政策,研究提出促进我省建材冶金煤炭行业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监督、检查产业政策实施情况。
2.研究制定相关的行业发展规划和提出全省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和合理布局,推进行业结构调整。
3.抓好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和产业信息的具体工作,加强行业的宏观协调。
4.研究建材、冶金、煤炭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建议。
5.指导建材冶金煤炭行业体制改革;指导全省建材冶金煤炭行业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的培育工作;具体负责联系杭钢集团公司、长广集团公司、三狮集团公司。
6.推进新型建材及其制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7.负责煤炭经营秩序整顿、煤炭经营企业资质认证管理工作。
8.提出行业内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初审意见,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参与协调相关工业(园)区的管理工作。
9.提出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的初审意见,协助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10.指导和联系建材、冶金、煤炭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
11.负责全省煤炭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
12.承担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处室职能-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省民用爆破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
1.组织实施国家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方针和产业政策,研究提出促进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监督、检查产业政策实施情况。
2.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结构调整。
3.协助国防科工委对本地区民用飞机、民用航天等军工主导民品实施行业管理。
4.协调国防科技工业各单位关系;对军工产品质量、配套任务进行监督、协调,开展保密资格审查认证。
5.指导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指导全省国防科技行业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的培育工作。
6.负责对军工、民爆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7.负责军工和民爆器材生产、流通定点的资格审查和凭照管理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管理;组织军品、民爆产品的鉴定工作。
8.对军工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9.负责对民爆产品的计划订货和购销合同的鉴章。
10.负责民爆产品生产能力、布局和结构调整,整顿和规范民爆产品生产流通市场秩序等工作。
一、引 言
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问题,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所有煤炭企业的共识。循环经济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旨在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高效的重复循环利用。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基础上,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和提高资源使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早在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并一直以来都在大力提倡和推行。而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就是通过对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来推动煤炭产业的优化配置,加快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二、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也是消耗量以及污染量最大的资源之一。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高达32.4亿吨,但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我国煤炭业发展至今基本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现状特征,分别是:煤炭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由于资源赋存依赖性强,在我国的分布不均衡;总体上煤炭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煤炭业属于一个高危行业;煤炭业的进入壁垒较为复杂;开采技术决定煤炭产品生产效率与效益而非煤炭产品质量。
三、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据了解,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目前全国煤炭企业数量仍在2万个左右,小煤矿数量和产量规模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与此同时,一些非法开采和技术落后,缺乏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大量无序开采,造成煤炭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过度竞争,给煤炭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制约了煤炭行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进而延缓了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进程。
2、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
目前,煤炭行业管理分散到多个本文由收集整理部门,缺乏综合管理与统一协调机制,政出多门,企业难以适从,这些状况不利于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当前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还面临着许多机制和体制的障碍。煤炭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多、负担重、发展后劲不足。历史上形成的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分离难度大。煤炭税费负担重的状况也没有改变。
3、新旧问题交织
煤炭行业在经过了前些年特殊困难后,又经历了近几年的超常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无序生产问题更加严重;二是盲目投资问题严重;三是煤炭开局继续向生态环境脆弱的晋、陕、内蒙古地区集中,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煤炭运输瓶颈制约矛盾越发突出。
4、产能过剩越来越明显
煤炭固定投资经历五年多的快速增长,煤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能迅速增加。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在建煤矿项目为1563个,总规模6.53亿吨,加上改扩建和资源整合,总产能合计约8.3亿吨,这已经超过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5.8亿吨的建设规模,现有煤矿生产能力和在建规模合计已达30亿吨,远远超过到2010年煤炭需求约25亿吨的规划目标,煤炭产能过剩压力越来越明显。
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宗旨, 其实质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 其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能够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 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 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和环境的配置效率, 根本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煤矿资源不仅是不可再生的, 而且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等问题突出。作为传统的工业, 煤矿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五、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中央财政应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和重大科研项目的技术攻关
对一些重大项目可以考虑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要研究开发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建立起技术支撑体系。
2、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近年来,国家推出许多资源利用的优惠政策,包括使用新型绿色材料有税收优惠等,对煤炭行业实行循环经济提供了一定政策保障。在现有的政策执行的基础上,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应加大对煤炭行业实行循环经济的政策优惠便利措施。
3、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要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划定矿区环境治理恢复的时间界限,应分计划经济期与市场经济期;法律出台前期与法律出台后期,明确采矿权人责任;通过提取煤炭资源补偿基金等形式,为煤炭企业实行循环经济提供经济保障。
4、实行严格的管理体系,促进煤炭行业清洁生产
通过实施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实现煤炭行业循环经济提供保障。通过严格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程序,可以控制煤炭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并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作为煤炭生产企业,要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就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如提高煤炭回采率;井下产生的矸石尽量不出井,回填采空区;矿井水的井下循环利用等一系列措施,这样既可以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也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二次污染。
关键词:煤炭产业 发展趋势 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能源需求强度下降,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煤炭需求减弱,煤炭供需失衡矛盾日益突出,生产和利用环境约束加剧,煤炭发展空间受到压缩。同时,国际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宽松,国内煤炭产能过剩局面已形成,进口煤对国内市场冲击加大,煤炭发展形势严峻。
一、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趋势
(一)规划管控不断强化,行业监管更为严格
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总体要求,依据煤炭资源禀赋、市场区位、环境容量等因素确定煤炭产业发展格局。加强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建设,完善西煤东运通道,到2020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能力达到30亿吨。
严格履行煤炭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严肃处理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行为。新增产能项目审批收紧,各地不得核准新建30万吨/年以下煤矿、90万吨/年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矿改扩建、技术改造项目规模不得低于《煤炭产业政策》规定的最低规模。在建项目管理日趋严格,防止“未批先建”和“批建不一”等现象,严肃处理在建违规项目,严格控制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商品煤质量管理不断加强,严格限制高灰分、高硫分煤炭开发,严控不达标的商品煤远距离运输。
(二)煤炭需求保持低速增长,产能过剩压力长期存在
我国已进入传统能源稳步发展与新能源加快开发并存的新时期,太阳能、核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替代作用逐步增强,对煤炭挤压效应将逐步显现,煤炭需求将进入长期低速增长期。预测2015年、2020年,全国煤炭需求量分别为39亿吨和42亿吨。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近十年来我国煤矿建设投资加速增长,“十五”期间建设投资仅2253亿元,“十一五”期间建设投资达到1.25万亿元,是前55年总和的2.6倍。“十二五”期间,超前建设产能和资源整合产能将会陆续释放。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国现有煤矿产能40亿吨,在建煤矿产能10亿吨以上,还有部分违规建设煤矿产能。“十三五”期间,即使淘汰一批落后产能,难以解决煤炭产能过剩问题。
(三)行业竞争更为激烈,煤价长期低位运行
煤炭经济下行态势已持续3年,众多煤企经营压力剧增。特别是今年以来,煤炭产销量下降、价格下滑、库存居高不下,企业利润大幅减少,煤企亏损面已超80%以上。煤炭企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但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将被优势企业收购兼并,煤质差、成本高等缺乏竞争力的煤矿将会陆续退出市场。
从秦皇岛煤价波动情况来看,5500千卡/千克的动力煤价格由2011年最高点的86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420-450元/吨,但受煤炭需求低速增长、煤炭产量严重过剩、库存居高不下、运煤通道逐步缓解、进口煤冲击等因素影响,稳定煤炭市场价格难度较大,“以量补价”、“让利不让市场”的传统市场竞争模式难以为继,预计未来煤价将长期处于低位。
(四)清洁高效成为主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国家将按照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原则,加快发展煤炭清洁开发利用技术,鼓励煤矸石等低热值煤和劣质煤就地清洁转化利用。
加快煤炭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新建项目布局,东部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煤矿项目;中部地区(含东北)按照“退一建一”模式,适度建设资源枯竭煤矿生产接续项目;西部地区加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力度,重点围绕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级大型煤电基地和现代煤化工项目用煤需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煤矿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新建配套煤矿项目。同时,按照“上大压小”的总体思路,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发展先进、淘汰落后,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继续淘汰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淘汰9万吨/年以上、30万吨/年以下煤矿。
二、保障煤炭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的能源资源特点是“多煤、贫油、少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的地位难以改变。为帮助煤炭产业早日摆脱困境,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控煤炭生产总量,减轻煤企税负负担,早日实现煤炭市场的供需平衡。
(一)调控煤炭生产总量,保持供需基本平衡
煤炭产能过剩实质是违规产能过剩,即擅自扩大产能(超能力)、未批先建、批小建大。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明确提出,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制止未核准先生产、未取证就生产,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因此,建议国家调控煤炭生产总量,保持供需基本平衡,使煤价回归到合理水平,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
(二)利用市场化手段,尽快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是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是控制煤炭总量的重要举措。按照《做好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要求,2015年全国将淘汰煤矿1254处,淘汰落后产能7779万吨/年,淘汰落后产能约占2014年原煤产量的2%,产能过剩现象将仍然存在。建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注重使用经济手段,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避免出现依靠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而造成“越淘汰越多”的尴尬局面,确保不符合政策要求、规定和安全生产的煤矿尽快退出市场。
(三)鼓励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自2012年6月以来,煤炭行业持续走低,煤炭价格低位运行,众多煤炭企业亏损严重。建议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煤、电、运一体化经营,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煤炭行业生产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开发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早日成功走入国际市场。
(四)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煤矿,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和发展水平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安全高效煤矿达到800处,产量25亿吨/年,约占全国产量的64%。建设安全高效煤矿是煤炭生产发展的方向,采煤机械化是安全高效煤矿的核心,推动煤矿机械化建设是转变煤炭工业发展方式、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措施,也是降低煤矿事故总量、改善作业环境、减少井下工作人员的重要手段。但还有一些开发方法、技术及装备落后的中小型煤矿,存在效率低、安全风险高、资源采出率低等问题。建议加大安全高效煤矿建设,积极研发适合中小型煤矿综合机械化改造的技术及装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避免造成资源损失,降低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行业发展水平。
(五)积极支持转化项目,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
由于煤炭市场供求失衡、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导致煤炭企业经营困难逐渐加大,并迟迟未见好转迹象,亟须企业找到新的发展增长点。目前来看,煤炭增产的可能性很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效不断提高,煤炭需求量逐渐减少,整个煤炭产业结构将彻底发生转变。建议国家加大对投资能力强、综合实力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支持力度,积极支持资源利用效率高的煤化工项目,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六)加大税收减免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当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难以改变,市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受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影响,煤炭销售更加困难,煤炭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和发展压力,企业税负过重成为突出问题。据悉财政部目前正在研究将煤炭增值税税率由现在的17%调减为13%,若能下调,必将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建议尽快将煤炭增值税税率降到合理水平,尽快取消铁路建设基金,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关键词:煤炭行业;现状;前景
一、我国煤炭行业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前几年,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集约化水平较低,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外煤炭市场的变化,我国煤炭生产量全面年过剩,根据未来发展的趋势,现正处于转型改革阶段。
(一)煤矿能源在我国能源使用中占主要地位
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国情特点决定了我国煤炭将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我国既是全球第一的产煤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因此,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重要支柱产业。建国后,我国投资建设了相当规模的煤矿、煤矿配套工程项目和煤矿装备项目,形成了煤炭资源勘探、煤矿生产、煤矿建设、煤炭设备制造、煤炭科研、煤炭教育等比较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煤炭工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二)近几年来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导致煤炭价格下降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最快时期就是“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一是煤炭工业发展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二是煤炭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三是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四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五是煤炭产量大幅增加;六是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七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八是煤炭行业在保障国家煤炭供应的同时,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但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发生逆转,煤炭价格大幅跳水,企业效益大幅下降,行业调整加剧。
二、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现状及建议
(一)我国煤炭行业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前几年由于煤炭供小于求,一些煤矿最求利益最大化,忽视安全管理,近年来煤炭行业的安全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前几年随着煤炭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煤炭企业为了追求高产量,很容易把安全问题给忽视了。其中主要表现在:1.整体水平低,创新能力弱;2.煤矿安全科技投入不足;3.能源发展形势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空间;4.技术与装备落后。
(二)关于煤矿安全问题的建议
长期以来,由于煤炭企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科研机构不健全、安全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创新服务能力弱、信息渠道不畅通等原因,导致煤矿企业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尤其是中小煤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更低,基本上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事故隐患治理技术研究、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以及灾害与事故监测与预警。重点研究瓦斯煤尘爆炸动态监测、预警技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矿震等煤矿突发性动力灾害预测技术;采掘工作面、采空区自然火灾连续监测与控制技术;矿井水害的预警技术,提高对煤矿灾害事故的监测与预警能力。
2.开展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增加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煤矿科技创新的投资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形成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及全社会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政策性引导,形成科研院所与企业、与社会的联合协作机制,实现技术资本、人才资本、产业资本的优化组合,逐步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3.加大整合矿井的安全监测。前几年由于小煤窑技术水平有限,安全监管不到位,屡屡发生事故,并且小煤窑生产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因此,山西率先开展资源整合,一方面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另一方面为煤炭企业集约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应鼓励大规模煤矿企业收购小规模企业。但是随着煤炭行情走低,一些整合矿井资金有限,安全投入有限,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4.加强煤矿安全科技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建立各级煤矿安全生产专家队伍。推动有关部门对从事煤矿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吸纳高素质人员进入煤矿安全生产科技领域。注重煤矿安全生产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法规和安全技术培训,并建立相应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制度。
三、煤矿发展前景
随着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疲软日趋加剧,市场竞争日趋完善,在市场面前,那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会逐渐的成熟,煤炭行业的生产经营将逐渐的趋于市场化、正常化、利润平均化,以往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促使煤炭行业获取暴利的时代,将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成为历史,但这并不就是说煤炭行业就此低迷下去,作为现阶段中国最主要能源它将来的前景仍是广阔的。对于未来煤炭行业走势,有几方面应高度关注。
1.煤炭需求增速将长期回落。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速已进入换挡期,经济增速下降和结构调整将导致用煤需求逐步减弱。
2.煤炭产能将长期过剩。目前预计国内煤炭产能过剩10亿t左右,前些年新建的矿井陆续进入投产期,这些矿井产能大、效率高,投产后将进一步加重产能过剩,去产能需要很长时间。
3.进口煤将长期大量存在。从世界煤炭格局和国内需求分析,进口煤有产能保障和成本优势,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将是长期过程。
4.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家鼓励新能源,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未来新能源占比将会快速上升。
5.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煤炭需求。综上判断,这次行业调整将会持续较长时间,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改善。煤炭企业必须强化管理、加快调整,尽快走出经营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需求增长明显加快,目前煤炭市场属于结构性过剩,并不是总量过剩,随着消费市场的增长,积压的煤炭会在一定时间内被市场消化掉。煤炭行I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其发展具有诸多有利因素: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煤炭行业在能源供应中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巩固了其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地位;国家积极的产业政策保障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等。
煤炭产业要依靠转型升级,化解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煤炭产业向燃料与原料并举的方向发展,加快洁净煤技术创新步伐,通过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煤化工等方式有效化解已经形成的相对过剩产能;要进一步调整产能结构,合理控制产能释放时序,科学规划下一阶段的产能建设和生产秩序;要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依靠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挖潜增效,提高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乃至国别界限,加快混合所有制在煤炭产业的科学构建,促进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顺畅流转;要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借助资本市场改革和回暖的良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投融资活动,提高企业效率效益,促进产业复苏。
四、结束语
1 煤炭市场发展现状
1.1 内部环境分析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煤炭库存居高不下,产能过剩,缺乏完善的治理机制;煤炭进出口量下降;煤炭价格下滑;管理粗放,企业经营困难;优势企业通过降价来垄断市场,价格一旦下降难以回升;企业负债率高,财务成本压力大,应收账款增加,现金流断裂的风险不断增加;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1]
1.2 外部环境分析
面对煤炭的大量开采,我国煤炭市场外部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环境承载力不足,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主要耗煤行业产量增速放缓;[2]清洁能源对煤炭的替代率上升;进口煤影响;跨区域送电能力增强,大规模跨区域送电使东部沿海地区用煤量下降。
2 我国煤炭类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炭相关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偏向专业化
以M矿业大学本科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例,第一学年主干专业课程只有采矿工程,第二学年除了有采矿工程外还有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和测量学,第三学年有岩土工程和矿山机械等专业课程,第四学年主要以毕业设计为主,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更多注重专业教育,轻视通识教育,无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至于本科生毕业不能马上胜任工作,选择继续读研,使企业缺失一线技术人员。[3]
2.2 工程实践教育严重缺失
由表1可知,以M矿业大学本科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在整个课程设置体系中实践教学课程总学分仅为36.5学分,占总学分的 23.02%,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实践教学环节几乎分别集中在一周内完成,也就是没有贯彻到学习中去,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煤炭行业是一个经验性非常强的行业,单纯的课堂学习往往造成“理论强、实践弱”的特点。 [4]由于培养方式和经费等条件的限制,煤炭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等方面与其他综合类院校存在相同的地方,这种同质化现象弱化了院校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不出煤炭院校所应具备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严重制约了煤炭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2.3 缺乏具有工程背景又有学术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的灵魂,工程教师只有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才能用工程的视野去指导研究和教学,才能将工程实践与讲授的课程相融合,为学生提供鲜活案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6]当前我国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背景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工程教育实践性发展的不争事实。青年教师工程意识淡薄,工程实践能力普遍偏低且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师资队伍成分过于单一等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所以,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
2.4 煤炭企业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由从业人员职称结构可以看出(根据统计年鉴),煤炭行业从业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比例严重失调。拥有初级职称人数约占拥有职称总人数的 88%,而中级和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分别为9%、3%。高技能员工占比过低,煤炭企业具备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员工只能从事最基本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此外,从区域上来看,黄淮海区(78%)、晋陕蒙(西)宁区(7%)和东北区(5%)拥有技术职称人员总数位列前三,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工作环境等方面对从业人员有较大的吸引力,促使高技能员工在择业时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而在从业人员职称的分布上也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
由煤炭相关院校主体专业(主要包括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机械工程、测绘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招生人数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进入下行期,煤炭相关院校在煤炭专业方面的招生和培养人数也随之下降。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各煤炭院校对传统的地矿类专业进行了调整、改造、拓宽和转向,由原来单纯为煤炭行业服务改为社会通用的宽口径专业,地矿类专业学生在全校学生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2014年统计的29所本科院校中矿业类相关专业招生数为13672人,仅占总招生数的9.23%。从招生规模看,高等院校煤炭主体专业招生人数由2014年的18482人下降为 2015年的16931人。从2014年开始,全国高等院校煤炭专业招生人数及占比都呈下降趋势。
2.5 煤炭企业缺乏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从2013年全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可以看出,煤炭从业人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低学历人员占比高达60%,与全国采矿行业平均水平49.40% 相比高了10%左右;而初中以上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较低,仅为2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低于全国从业人员高学历占比平均水平。从整体来看,员工队伍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同时,向煤炭行业输送中级专业人才的煤炭专科院校,由于招生和就业的困难纷纷向社会通用类和热门专业靠拢,在2014年统计的7所专科院校中矿业类相关专业招生人数仅占总招生人数的21.62%。
由各高校2014年毕业生质量报告看出,地矿类专业毕业生到煤炭行业就业的人员比例逐年下降,其中还包括各级煤炭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就职人员,高校培养出来的煤炭人才并未进入煤炭行业。除煤炭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会考虑煤炭行业外,其他高校毕业生选择煤炭行业就业的很少。高校毕业生作为企业未来的中坚力量,管理知识储备明显不足,不利于向管理岗位发展,更不利于企业为摆脱困境制定战略和转型升级。
由表2可知,2010—2012年在煤炭行业就业的采矿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12年最多,为64人,占采矿毕业生总数的55.65%,这一就业趋势与我国煤炭行业的十年黄金期有关,行业的快速扩张,吸引着毕业生择业时更愿意选择煤炭行业。但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煤炭市场环境的影响,煤炭行业进入下行期,继而导致煤炭企业生存困难,多数企业日益亏损,员工收入水平大幅降低,毕业生赴煤炭行业就业人数骤减,从 2012年的56%降至2013年的29%,直至2014年的27%。根据目前形势判断,近几年赴煤炭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还会持续走低。数据显示,2012年,煤炭院校毕业生赴煤炭行业就业的比例达到近年来最高,为30.99%,主体专业到煤炭行业就业比例也高达28.36%,此后开始下降,至 2014年分别降为18.8%和15.2%。综上,在煤炭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形势下,绝大多数的本科毕业生(2014年超过80%)不愿意去煤炭行业就业。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艰苦、行业形势低迷,是导致行业吸引力差、高学历复合型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无疑加剧了煤炭企业生存的压力。
3 优化煤炭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1 优化工程科技人才类型结构
大力引进高层次尖端一流人才,培养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7]优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发挥工程科技人才在行业中的作用,适应行业发展的环境。
3.2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接国家战略
学科专业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宏观质量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和本科专业设计管理办法,对专业规模进行控制,合理设置和优化学科专业,动态引导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接国家战略,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结构优化的人才培养体系。[9]
3.3 改造传统培养模式,加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克服高等学校“千校一面”、办学缺乏特色的弊端,应加强对应用型行业人才的培养。改造传统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应用型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推动从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能力为主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讲授为主向实践训练为主转变;从课堂教学为主向以现场教学为主转变;从学校评价为主向以社会评价为主转变;通过“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等措施,培养应用型人才。 [10]
3.4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既懂教育又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
培养煤炭行业的优秀人才,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11]聘请企业一流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兼任高 校教师,同时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逐步构建起一支既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