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单位工作意见

单位工作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单位工作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单位工作意见

单位工作意见范文第1篇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要不断加强维护社会稳定领导机构、组织机构和组织网络建设,形成各单位主要领导是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的责任明确、协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维护稳定工作机制。要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专(兼)职人员,层层签订综治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要坚持经常研究综治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因责任制不落实造成重大案件、治安事故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单位及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当事人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落实综治措施,维护社会稳定

(一)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调解预警机制。要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把排查矛盾纠纷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要坚持定期排查,随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严格坚持每月一次情况报告制度,敏感时期、重大会议和节日期间,尤其要注意摸排、调处各类矛盾,力争把各类矛盾纠纷控制在单位,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把工作重点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防控,避免事态发展,防止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发生。要继续加强防范控制工作,深入开展同等组织的斗争,经常注意原等练习人员的言行举止,做好帮教工作,确保无思想反弹和滋事等现象发生。

(二)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要认真贯彻执行《条例》,进一步畅通渠道,认真解决员工合理诉求,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要落实工作责任,建立理性、有序、合法的秩序,维护者的合法权益。要及时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记录、件件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三)进一步加强大防控体系建设。要加强对人群密集场所、财会室、药库房、毒麻药品、剧毒危险品、含放射源设施等重点要害部位的管理,安装防盗和防范设施,做到“人防、技防、设施防”三位一体,经常开展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四)进一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要巩固“平安医院”创建成果,决不能因工作不到位而被摘“平安医院”牌子。

单位工作意见范文第2篇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一切违章都可以杜绝、一切隐患都可以排除、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安全监管理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抓手、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重点、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突破口,强化基层基础、狠抓责任落实,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整体水平,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2.主要任务:严格落实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活动,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深入开展以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机械制造等行业(领域)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按时间节点完成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以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安全培训基础建设,培养职工的安全习惯,切实减少“三违”行为。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切实筑牢地面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3.工作目标:不突破市政府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地面生产经营单位杜绝重伤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全年实现安全生产。

二、严格主体责任,推动安全管理上水平

4.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关于印发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的通知》文件要求,认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八项责任和主要负责人八项职责”。严格落实市局目标到人、问题管理、责任追究“三项制度”,层层分解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指标,签订安全责任书,健全安全目标考核机制,及时兑现安全考核奖惩。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5.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严格技术和安全质量标准,严把行业安全准入关。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认证等)或验收的,依照标准规定的条件和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强化建设项目安全核准,把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未通过安全评估的不准立项;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要依法取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制度。企业在年度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完善落实工伤保险制度,高危行业积极稳妥推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或者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6.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三项制度”。目标到人、问题管理和责任追究“三项制度”,是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质效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执行力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按照《关于建立实施三项制度的意见》要求,充分认识实施“三项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确保有效落实。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把每一项有形的实体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建立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理问题、防范问题发生的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和责任追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出现问题以至造成事故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不断推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上台阶。

7.深入实施问题整改“五步工作法”。问题整改“五步工作法”是“三项制度”中问题管理制度的具体应用。各单位要按照《关于建立实施问题整改五步工作法的通知》(肥煤字〔2011〕8号)要求,建立健全问题整改的长效机制,无论是本单位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还是各级监管部门查出的问题和隐患,都要按照“五步工作法”的要求,逐条分析,找准问题的成因,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人和责任人,限时整改。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实现安全生产隐患问题闭环管理,避免同样问题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异地发生。

8.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创新发展。创新是企业安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新时期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各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树立强烈的创新发展意识,把创新发展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企业发展长期规划,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考核机制,在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理念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成就,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水平。

三、强化基础管理,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9.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对当前安全生产的形势进行分析,对上级文件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学习,对近一段时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布置。特别是针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等,制定贯彻落实的意见措施,并对现有的规章制度修订完善,提高其合理性、实用性。根据不同岗位、工种设置及工艺流程,及时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操作规程,并及时组织学习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正规操作、按章操作意识和能力。

10.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监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强化监测监控、预报预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市局备案。严格执行“班组日查、工区周查、企业月查、市局季度分析”制度,从严从细排查安全隐患,形成闭环管理,做到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分级管理,挂牌督办,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措施“六落实”,确保隐患问题整改到位;严格年度、季度隐患排查治理报表制度,严查违法违规现象。严格查处各类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企业负责人要实行工作现场带班制度,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

11.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认真贯彻《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等文件精神,在工矿商贸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点突出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非煤矿山、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非煤矿山、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下企业要在2015年前实现达标。各企业要在完成自评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与复评机构进行联系,签订复评协议,尽快开展安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市局将做好全程的监督协调。对于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加强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将评价结果向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12.进一步深化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第3号)等文件规定。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坚持依法培训、按需施教的工作理念,以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为核心,以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安全培训基础建设。保障安全培训经费需求,健全安全培训档案;进一步加强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农民工、全员教育培训、调整职工岗位或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培训;严肃查处“三项岗位”人员无证上岗、职工未经培训上岗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企业安全培训基础保障能力和安全培训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13.足额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财政部和国家安监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足额提取使用安全费用。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挤占、挪用。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编制年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纳入企业财务预算。企业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要及时上报市煤炭局备案。

14.组织修订应急预案并适时演练。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文件规定,加强对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和备案管理,市局计划上半年组织各企业进行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各企业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教育培训工作,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联合处置机制,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要按照预案规定,立即组织紧急疏散或停产撤人。

15.加强安全文化工作。以培养职工的安全生产习惯为目标,立足于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和本质安全型企业,大力倡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认真开展“六月安全月”活动,积极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创建活动,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扎实有序,引导全体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16.做好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工作。各单位要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地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息报表的通知》要求,明确专人负责,对有关安全生产文件、报表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及时向市局报送。同时建立举报信箱,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不出问题。

四、严格执法检查,加强监督管理

17.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以处罚促落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整改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突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机械、家具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要严厉打击瞒报事故、非法生产经营、非法违法建设、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等严重违法行为,也要注重查处现场违章作业、未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等违法行为。在行政处罚中,要严格法律程序,高度重视证据收集,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确保行政处罚案件合法有效,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认真落实年度安全目标考核制度,对考核不合格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并扣除当年所交风险抵押金。

18.强化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和举报核查。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省安全生产举报核查工作规则》规定,参与监管地面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妥善处理群众举报。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违法案件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将瞒报、迟报、漏报生产安全事故和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作为举报查处的重点,广泛发动群众举报,从严处理。

单位工作意见范文第3篇

政权建设和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基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管理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越来越大,为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资产“家底”不清、产权不明、账实不符、使用效率低、配置不合理、单位之间苦乐不均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因此,开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摸清资产“家底”对于完善财政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清产核资的主要内容

(一)摸清“家底”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二)清理收支。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内、外收支情况进行逐项清理、核对。尤其是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简称“非转经”收入等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资产处置收入情况。

(三)核实资金。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外资产、资产盘盈盘亏和资产损失等进行全面清理核实。

(四)清理人员。全面清理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实有人员结构。

(五)登录上网。建立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账卡、数据、图片、方位等详细资料录入省、市两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软件系统”

(六)健全制度。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资产管理办法。

三、清产核资的实施步骤。这次清产核资工作按照“整体设计、自上而下、全面铺开”原则。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培训阶段制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召开清产核资工作动员大会,组织培训清产核资工作人员和单位财务人员,安装调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软件,做好资产清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清理自查阶段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和清产核资工作的各项规定。如实录入、填报行政事业性资产各项数据资料、图片等管理信息,按时完成资产清理自查报告和资产报表,并将自查清理结果在本单位予以公示。

第三阶段:审查核实阶段各单位清理自查的基础上。查错补漏,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将核实的各项数据及时录入“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软件系统”形成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

第四阶段:总结上报阶段市级财政部门在清理完成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前提下。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并建立和完善各项相关的制度。

单位工作意见范文第4篇

1、聘用制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事业单位与被聘人员要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工作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

2、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必须坚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单位自主用人、职工自主择、政府依法监管。

3、事业单位应当在编制部门下达的人员编制内根据工作需要科学设岗,根据用人需要,按照岗位职责明确、权限明晰、聘用条件合理的要求,为本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其他岗位聘用人员。

4、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在年度增人计划内安排。对政策性安置人员,先接收,后聘用。

5、聘用的基本程序是:

(1)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需要,公布岗位、岗位职责、聘用条件和

聘用的有关事项。

(2)应聘人员申请应聘相应的岗位;

(3)单位组织资格审查,以公平竞争的方式双向选择,竞争上岗;

(4)单位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受聘人员。

(5)单位与受聘人员协商签订聘用合同。

6、事业单位与聘用人员应当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聘用合同由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书面委托的人(无法定代表由单位负责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一式三份,当事人双方各执一份,一份存入个人档案。

7、聘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固定期限由双方约定。经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的聘用合同,但不得违反国家关于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订立无固定期限的聘用合同,应当约定终止聘用合同的条件。聘用合同中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受聘人员在同一聘用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且双方同意延续聘用合同的,如受聘人员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聘用合同,聘用单位应当同意。

8、聘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聘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

(4)工作报酬;

(5)保险福利待遇;

(6)聘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

(7)工作纪律;

(8)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

(9)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9、下列聘用合同属无效合同;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聘用合同;

(2)采取胁迫、欺诈手段订立的聘用合同。

10、聘用合同期满,单位和受聘人员中一方要求继续工作关系的,应于期满前30日告知或提出书面请求,经双方同意后,在对受聘人员考核的基础上,重新订立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期满,双方均未提出续聘请求,工作关系自动解除。单位和受聘人员按照合同规定及对方要求妥善处理工作移交和人事关系转移等事宜。必要时,对担任领导职务和在特殊岗位工作的受聘人员按法定程序进行终结审计。

11、受聘人员被聘上岗后,享受本岗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国家规定的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保留受聘人员原档案职务和工资。

12、聘用合同依法签订后,订立合同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确需变更的,双方应协商一致,并按原签订程序变更合同。

13、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聘用单位可以立即解除聘用合同:

(1)试用期内不合格的;

(2)在聘期内严重不履行合同,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3)严重失职、渎职或违法违纪的;

(4)在聘期内受聘人员被劳动教养或被处刑罚的,聘用合同自行解除。

1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聘用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受聘人员:

(1)受聘人员患病或非因公(工)负伤,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服从另行安排工作的;

(2)受聘人员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的;

(3)聘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聘用合同达成协议的。

15、解除或终止合同的程序:

(1)事业单位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聘人员,并说明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的理由;

(2)事业单位要在规范的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文本上注明单位所属的人事、工会(或职代会)等相关部门的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的明确意见;

(3)被聘人员须在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的正规文本上签注明确的意见;

(4)被聘人员要求解除或终止与单位的聘用合同,应提前30天提出书面申请,阐述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的理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以及上级管理机关要在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的正规文本上签注审批意见。

16、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聘用单位不得终止或者解除聘用合同:

(1)受聘人员患病或者负伤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

(3)因公(工)负伤,治疗终结后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4)国家另有规定的。

17、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受聘人员提出解除聘用合同,聘用合同可以解除:

(1)在试用期内的;

(2)有充分证据表明用人单位不能履行聘用合同或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

18、受聘人员提出终止或解除聘用合同的,不属第16条规定范围的,必须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

19、聘用合同不因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变更而解除。

20、受聘人员经聘用单位出资培训的,双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约定培训后的服务期及违约责任。没有约定的,违约后应向单位赔偿培训费,以不高于培训后每服务一年递减20%的标准支付。

21、属下列情况之一解除聘用合同的,聘用单位应根据受聘人员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发给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1)经受聘人员同意,由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的;

(2)受聘人员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不胜任工作,由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的。

22、聘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变更合同的,聘用单位按受聘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发给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23、新参加工作人员,从聘用之日起计算工龄,变动单位工龄连续计算。

24、聘用单位应依据聘用合同加强对受聘人员的聘后管理,健全考核制度,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低聘、解聘以及奖惩、晋升、降职、工资增减的依据。受聘人员参加聘用单位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本人档案。受聘人员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和贡献时,可以获得政府、社会组织和单位的表彰奖励以及荣誉称号。

25、事业单位必须为新聘人员建立档案,可委托政府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

26、受聘人员可以取得和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受聘人员参加统一职称考试时,事业单位应按规定提供必要证明文件。在申报评审职称时,事业单位有义务推荐够条件的受聘人员并按规定提供证明文件及有关材料。

27、受聘人员有接受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事业单位应按照规定安排受聘人员接受培训。受聘人员接受培训,可以在聘用合同中做出规定,也可以另行签定培训合同并附加服务期限的条款。

单位工作意见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4-212-02

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单位的发展影响重大,一个单位只有将所有职工的思想得到统一,共同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此同时又将单位的发展视为自己的一份职责,在这样的思想下,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因此单位应该充分考虑如何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成效,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的职工,一般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职工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以职工的切实利益为出发点,站在职工的角度想问题,关心职工并理解他们,在工作开展的时候首先要尊重每一个职工,切实保证职工的利益得到维护,从而为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一、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时刻关心职工的生活,使职工时刻感受到单位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记住职工的利益,注意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改善职工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关注和关心职工的生活,及时解决职工的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从而使职工更加积极主动的向单位这个大家庭靠近,使他们能够从内心认同单位的文化以及政治思想理念。单位要从小事做起,通过一系列的调研活动,理解和了解职工所想,及时掌握职工的心声和思想动态,对职工的情绪以及呼声时刻关注,从而更加准确的把握职工的日常问题和思想难题,从而有效的解决职工困难,使职工时刻感受到单位的温暖,保证每个职工都拥有归属感。

二、提高事业单位文化水平,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事业单位文化对于单位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得到了全世界各个行业的普遍认可。一方面,通过塑造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单位文化内涵,从而凝聚职工激励职工,在单位内部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全体职工背负一种使命感朝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奋进。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职工的生活,还能够增进单位内部各个阶级之间以及同种阶级的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增进职工之间的感情,增进职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事业单位要通过自己的文化活动,从而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使全体职工在这种单位文化的熏陶中自觉进化自己的思想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观念,促进职工的行为和思想朝着利于单位发展需要的方向迈进。

三、将教育和疏导贯穿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中

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便是有效解决单位职工的思想矛盾,保证单位职工以正确的思想对待平常生活事务,避免错误的思想问题对职工生活以及单位的日常运转造成不利影响。要实现这种愿景,单位应该加强对职工的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职工道德素质,上下树立一种清风正气的氛围,上级领导应该通过强化基层研究,加大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掌握基层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问题,帮助事业单位职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荣辱观,通过相关的鼓励政策,促进职工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保证单位职工的力量得到有力发挥,使得单位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健康长久的发展。

四、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身体力行

广大职工的辛勤劳动是单位发展的源动力,因此也是单位领导层和思想工作者的衣食父母,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单位职工的努力。由此可见,上级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点,所有工作均应该以这个认识为基础,因此领导应该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的困难和思想,从职工的角度来看待单位问题以及他们的生活难题。要避免一些干部口行不一的行为,口头上打着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幌子背地里却做着损害群众利益和感情的事情,以一种居高临下的丑陋姿态来面对基层群众,直接导致了领导层和基层群众隔阂的加大,导致与群众沟通困难,因此更别谈强化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久而久之,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领导层与群众之间以及群众内部矛盾不断的激化,最终有可能导致损坏单位利益的事情发生,对单位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应该实实在在地身体力行,以博大的胸襟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深入群众内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爱戴,及时了解群众难题并解决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促进单位的发展,增强单位职工和领导阶级的相互理解和感情。

五、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是促进人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单位的发展。因此,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单位的进步与发展是每个人贡献度综合,他们与单位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就显得举足轻重,只有促进单位内部的进步才能促进单位的进步。因此,单位内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与实际问题相联系,有针对性的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手段来解决,而且每个职工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每个职工的特点,了解他们的个性,针对职工自身的特点进行差别式教育,从而发挥不同职工的长处,除此之外,每个职工都有自己的优点,通过鼓励职工展现自己的才能,促进更多人的进步,提高职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单位和人的共同发展。

六、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以及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