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瓷器文化传播的历史意义

瓷器文化传播的历史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瓷器文化传播的历史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瓷器文化传播的历史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产业链;大唐西市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03305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以特定文化遗迹为核心, 借助文化遗迹进行新兴文化产业塑造并与原有产业整合,形成特定区域产业链组合的开发模式逐步得到了社会与学者的认可,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使中国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当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优化文化产业链结构,改变目前以文化遗迹为核心的单一、浅层次、以旅游项目为主开发运营的模式,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项目,形成自身特有的产业链和产业链组合,以及高水平、深层次、产业化的开发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大唐西市是西安市人民政府为向世人展示西安“人文之都”的无限魅力,于2005年启动实施的“皇城复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开发项目。该项目以丝绸之路文明的历史文化传承为核心,以不断优化其产业链质量为发展方向,在十余年的运营发展过程中已实现了其大部分预定目标,但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和部分项目的转型问题。梳理分析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未来产业链模式转型方向进行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遗迹资源开发、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与借鉴意义。

一、大唐西市产业开发的

历史与现实背景作为世界之冠,唐都长安以其丰富的文化创造力和开放包容的姿态在东西方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曾经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历史上东方和西方商业文化交流的重要汇集地。1 300年前,中国盛唐时期的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大市场。东市是国内商品贸易市场,西市则是包括西域、日本、高丽(今韩国和朝鲜)等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唐代诗人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中的“金市”即大唐西市。西市位于唐长安皇城的西南方,始建于隋,兴盛于唐,繁华程度盛极一时,是当时规模最为宏大、国际贸易最为繁荣、辐射面最广的世界经济贸易中心、时尚娱乐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西市以其繁荣的市场体系、坚实的经济基础支撑着整个丝绸之路的贸易体系,是丝绸之路真正意义上的起点。西市既是外部世界了解长安乃至中国的一个窗口,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平台。唐代长安城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宫殿金碧辉煌,佛寺宝塔高耸,东、西两市十分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就是对唐长安人口众多、繁荣富足的真实写照。

西市位于唐长安城西南方位,其建筑布局与唐长安城中的里坊十分相似,都采用了封闭式的建筑方式,用市墙将内部彻底包围,形成一个对外密闭的空间。市墙之中每墙各开两门,市门皆有门吏管理,早晚随街鼓声而定时启闭。在长安城四周城墙高筑的情况下,拥有独立市墙的大唐西市俨然就是一座“城中之城”。

西市内部南北向与东西向各有两条均宽16米的街道,四街纵横交错成‘井’字形,将市内划分为9个长方形区域。其中东西向二街相距327米,南北向二街距离309米。此外,西市的9个区域侧面均为街道,这使得每个区域的周边都与街相邻,十分便于交易[1]。

西市的建立对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空前的融合与推动作用。它的出现使得来自世界上不同地域、国家的人将本国所特有的商品与文化传入当时的中国。唐长安城时期西市的区位职能体现在经济、文化、政治3个层面。

第一,促进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的流通。西市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往来于其中的商人来自东亚、东南亚、中亚,以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中亚与东欧地区的客商在当时的贸易活动中尤为突出,这些客商所销售的商品包括本国特有的药材、香料、珠宝,当本国的商品售罄时,再用赚取的资金回购中国特有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这些客商的出现加大了中国与当时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商品流通,也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内地市场。

第二,促进本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随着唐王朝的日益兴盛与西市的不断繁荣,进驻长安经商的客商数量越来越多,而其中以来自西域的客商占比最大。大量的客商在带来丰富西域物资及特产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传播了自身的西域文化,文化传播的范围覆盖了整个长安,从而影响到全国。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得“兼容并包”的唐王朝帝国更加兴盛、繁荣。

第三,强化中国“世界中心”的政治地位。自公元681年唐王朝正式建立起,日益兴盛的唐都长安逐渐成为了西方与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汇中心。作为当时国际市场的大唐西市,其规模之宏大,国际交易之繁荣,无论是在商业交易或是文化交流方面,都从实体上印证了唐王朝的强盛与发达。而西市的繁荣与发展对巩固、强化唐王朝作为世界中心的政治地位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100多年前,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从汉长安起步,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这条路成为中西交流的主要通道,世界由此知道并了解了中国。1 300多年前,唐朝僧人玄奘经丝绸之路到达天竺,又一次开启了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之旅,丝绸之路在中国与中亚、欧洲之间建起了一座商贸与文化的桥梁。进入21世纪,当中国人民又一次进入辉煌的历史转折点,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融、经济的联系和依存更为紧密,重构丝绸之路文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开放、包容、交流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伟大的责任和梦想。挖掘、开发、利用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有重要影响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丝绸之路起点――大唐西市,成为西安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壮举。

二、大唐西市开发建设原则2005年2月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审视西安的地位和优势,提出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结合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明确了把西安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形成了保护古城风貌、彰显西安特色、打造“人文之都”的城市建设思路。西安市政府于当年启动“皇城复兴计划”,加大对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向世人展示西安“人文之都”的无限魅力。2005年4月,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开园;2010年4月7日,国内首座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遗址类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大唐西市是在西安市政府“皇城复兴计划”的推动下,形成的一个以商业为主线,以丝绸之路风情和唐文化为特色的综合性商业项目,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原址上重建的项目。与国内其他纯粹的商业项目进行比较,大唐西市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对唐文化魅力的展现。大唐西市所具备的历史人文资源与传承、发展唐文化对其作为商业项目的影响力度使得该项目成了国内同类项目开发的典范。为了使大唐西市的开发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本文提出大唐西市开发建设的3点原则。

(一)在原址重建的原则

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均能证实唐长安城时期西市的具置即今大唐西市的位置。史料记载唐长安城时期西市四面各开二门,市内有4条大街,把该市分成9个长方形区域。街宽各百步,两侧有衣肆、药材肆、坟典肆、G辔行、绢行、秤行、麸行、帛行、寄附铺,经营各种商品交易的商家近千家。大街四周又设有很多旅舍、旗亭酒肆及饮食摊点。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长安经商的西域及中亚、西亚等地的客商也多聚集该市,经营金银珠宝并购买有中国特色的丝绸、瓷器等运回国去转卖。基于对历史文化传承的考虑,重建大唐西市时,其建筑布局仍然模仿了唐代原貌,建筑风格沿袭唐代风韵,强调与同时期丝绸之路各国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原则。建筑功能突出唐文化,传承唐人“一行一市”的理念[2]。

(二)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原则

作为文化产业项目,大唐西市首先需要与城市的发展相契合。这其中包括:对土地的使用方式与增长趋势、经济结构的转变与扩大、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文化底蕴及意义、城市交通与开放空间的体系。

(三)突出公益性的原则

大唐西市重建时的一条基本原则是突出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部分运营产业在不产生经济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并不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对文化事业的促进与推广。通过公益性产业的发展,从多个角度推动唐文化的宣传力与影响力,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的共融与交流,在公益性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影响经营性产业的发展。

在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上重建的大唐西市,在继承了唐长安城时期西市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对周边地区的各种文化和商业需求起到了支撑和带动作用。第一,新开发的大唐西市的商业职能,一方面是纯粹意义上的现代化商业活动项目,包括餐饮、服装、住宿、文体娱乐活动;另一方面依托唐长安城时期西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的展览、旅游、表演活动,如大唐西市博物馆、丝路风情街、国际古玩城、不定期的国内外文化商演活动等等。第二,所承载的文化职能,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大唐西市作为商旅文化项目,自身所具备的文化内涵与影响力同样极其深远。通过唐代建筑文化、丝绸之路文化、集会庙会文化等多样化的人文活动的展示与结合,营造出独特的人文环境[25]。

三、大唐西市产业链开发

优势与劣势大唐西市从规划实施运营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该项目的运行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在运营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分析该项目运营及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对该项目改造和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唐西市产业链开发优势

1.以传播唐文化作为产业链开发内核

唐文化作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中传播范围较广、延续时间较长、受推崇程度较高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的整体运营皆以对唐文化的开发和运用为基石,是唯一可以用丝绸之路起点命名的项目。以优秀的唐文化作为产业链开发内核,是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极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

2.不可复制的历史遗迹资源基础

大唐西市是国内唯一在唐长安城历史遗存原址上再建的以盛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商旅文化产业项目。大唐西市拥有确切的历史遗迹,这是许多现代化仿古建筑群落无法比拟的,也成为大唐西市产业发展独一无二的优势。

3.产业链内部的良好整合能力

大唐西市的产业链运营通过盛唐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项目融合,涵盖了以大唐西市博物馆、丝路风情街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以大唐西市酒店、多个以唐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餐饮项目以及其他购物、演出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在以传播唐文化为基础的前提下形成了良好的组合与资源互补,各环节逐步获得了稳定的盈利,使得大唐西市整体产业链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4.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

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与形成,正是在顺应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进行的。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既为大唐西市产业投融资提供了保障,也使大唐西市拥有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67]。

(二)大唐西市产业链开发劣势

1.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弱

大唐西市作为一项在原址上重建的文化产业项目,在原址重建的确定性也成了产业扩张的局限性。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带动了周边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大唐西市本身淹没在高楼耸立的住宅丛林中;另外,大唐西市周边缺少其他文化产业园区以及相应的文化企业,未能够形成大唐盛世的连锁效应。

2.产业运营优惠政策不到位

大唐西市项目作为2005年西安市“皇城复兴计划”中的重要启动项目,地方政府在人力、物力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但建成运营后支持扶助政策较少,未能体现为其文化遗迹保护的公益性事业特性,制约了大唐西市建成后的运营发展。

3.开发相应文化衍生品能力弱

衍生产品的开发是文化产业发展与扩大的重要环节,也是文化产业链得以延伸的主要方法。当一种文化形式或创意得到群众的认可后,产业运作者会以该文化为核心,开发出不同的搭载该文化内涵的载体,以此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大唐西市丝路风情街商铺冷清、商品单一,古玩城内的商品并没有着重凸显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丝路文化,整个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层次化发展,盈利窗口单一、不确定,这些都影响了大唐西市商业文化的发展。

四、大唐西市产业链发展

转型的建议文化遗迹产业链是指通过对文化遗迹的开发与重建,使其获得新的文化与商业价值,在对其新价值使用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系列商业化项目和产品。针对大唐西市文化产业运营十余年的相关因素分析,其产业链组成模式转型应重点关注以下5个方面,以确保该项目的可持续运营和发展[811]。

第一,运用资源优势强化产业链效应。长安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门,大唐西市是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要充分发挥大唐西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品牌效应:在纵向发展中,要形成“研发―生产―品牌营销”的文化产业链;在横向发展中,要将自身特色与旅游、餐饮、演艺、现代制造、影视、新闻出版多个产业紧密结合,积极开拓新兴产业链;在区域化发展中,应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带”字效应,不局限于周边资源,要延伸至“带”的广角,借助商业运作、品牌传播、资源重组等手段,打造跨行业、跨地域、跨国际的“品牌价值―销售推广―整合营销―战略联盟”的产业生态链。

第二,推动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园区内不同产业间的联动与融合。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创意。这一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园区与依靠技术、能源的传统工业园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该园区内多条文化产业链的集聚过程。以唐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作为产业开发内核的大唐西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在强化一般产业链的同时着重发展内在产业链与协同产业链,并进一步宣传、包装唐文化,将其作为自身商品的特有印记。

第三,“以商养文,以文促商”带动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提供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和投资者收益,并源源不断地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永续保护提供资金,从而走出一条“以商养文,以文促商”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路子。真正实现以资源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发展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第四,吸引客商投资,建成国际化“金市”。在全面落实发展文化产业相关优惠支持政策的同时,争取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本区域及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客商投资,将其建成如盛唐时期的国际化“金市”。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遗址博物馆,具有保护、展示西市遗址和反映丝绸之路文化、盛唐商业文化、市井文化的功能,已成为西安重要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其“民营资本投资模式”被列为陕西大遗址保护五大模式之一。大唐西市的其他相关设施、景区都是围绕此核心建设起来的。还应考虑对民营博物馆予以相应的财政补贴和收益补偿,鼓励其免费开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公众进入西市文化产业区,拓展消费能力,为丝路风情街等商业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对进入西市文化产业区的投资者予以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文化产业区,使得大唐西市能够真正展现盛世大唐的无限魅力。

第五,重组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链,提升园区品质。以唐长安城时期西市遗址为建设背景,显著突出唐文化主题的大唐西市属于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链组成模式。按照规划,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园核心产业链在于以保存较完好的唐长安城时期西市遗址与出土文物为主题成立的历史博物馆以及仿照唐长安城西市原景风貌建设的九宫格街坊;支撑产业链在于以突显唐文化为主题的丝路风情街及西域特产、餐饮酒店、珍奇古玩等;产业链在于影视娱乐、商业展览、演出等。这种产业链布局在园区建设运营初期是十分有效的运作模式,但当园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园区内各种主题及其建设规模已经确定而其彰显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就应当调整其产业链结构,确保园区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就大唐西市产业园区而言,应将更多的关注从核心产业链调整到支撑产业链,特别是丝路风情园和珍奇古玩城的招商引资上,应当先行一步,走出国门,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吸引客商,把上述支撑产业链上的园区建成像新疆国际大巴扎、西安鼓楼回民坊等有世界影响力的园区,使得支撑产业链真正起到对整个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链的支撑作用。

五、结语丝绸之路是中国与沿途各国人民互利互惠、友好往来的见证。以传承丝绸之路文明为核心,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大唐西市原址上重现昔日的辉煌,既是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更是为丝绸之路起点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及时梳理和总结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园运营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从调整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链方向入手,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园必将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成为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西安大唐西市置业有限公司.历史的延伸――大唐西市的规划概要[J].建筑与文化,2008(7):6669.

[2]和红星.西安“唐皇城”复兴中的大唐西市[J].建筑与文化,2008(7):5859.

[3]丁静,都红刚.大唐西市引争议: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复兴能否兼得[N].中国社会报,20070910(3).

[4]毕景龙,王慧.大唐西市的空间形态与文化特质解析[J].建筑文化,2011(2):146148.

[5]靳薇,宋鑫.大唐西市遗址复兴研究的初探[J].山西建筑,2008,34(5):6870.

[6]冯华,温岳中.产业链视角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5):8286.

[7]张立波.文化产业园的产业链构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8(4):9295.

[8]李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以西安大唐西市项目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09.

[9]贺嵘,毕景龙.城市更新中的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西安大唐西市保护与规划[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6):283286.

[10]王彬.新丝绸之路城市符号传播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11]王彬.民办博物馆发展相关文化产业的探索――以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4(1):5459.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of Xian Tang West MarketXIE Yuyang

瓷器文化传播的历史意义范文第2篇

近年来,人们对民艺的关注随着“民俗热”、“民间美术热”、“回归寻根热”的社会思潮而此起彼伏,一些有关介绍评介民艺现象、民艺作品、民间艺人的文章和画册不断涌现。人们从约定俗成的民间美术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做了大量收集、整理等资料性的基础工作,全国相继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和“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各地也成立了名目繁多的民艺研究所、陈列室及专业研究团体等机构,全国范围内的民间艺术和民间美术博览会、研讨会,艺人展演活动层出不穷,可见人们对民艺的重视程度。但是,在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却带给我们许多思考,人们在关注民间美术现象的同时,对民艺的基础理论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如何从学术方面完善民艺学科的研究,似乎有些受冷落。如此看来,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学术问题,应该加强民艺学的学科建设。如同其它学科的建立一样,民艺学需要从基础研究入手,通过发现、发掘、考察、调研、采风及个案分析、分类研究、专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从而进入民艺学理论的广泛学术领域。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学科建设历程中,我国几代学者付出了艰辛,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发表和出版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和论文,目前提出建立民艺学的学科问题,应该说已具备一定的学术基础。

(一)民艺与民艺学的内涵

严格意义上的民艺学,既不等于艺术学,也不是民俗学或其它学科的附属,但又具有相关这些学科的“艺术”和“民俗”及其它成分,应是一门独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人文科学。虽然民艺学的研究对象以民间美术为主体,但我们为什么不沿袭现在习惯使用的“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之称谓,其目的就在于增强“民间美术”的文化及生活内涵,强化它的社会学意义,不作单纯的狭义解释。人们在过去的研究中,往往从艺术本体着眼,而忽视了民艺学的“民”之内涵和“艺”之特征。如果我们按美术的概念来解释民间美术,往往限制在形象、形态、形制方面而不能超越,作为民艺学意义的民间美术的存在,反而失去了它自身的特征。也就是说,“民艺”的概念更能充分概括作为文化形态、社会形态和生活形态的“民间美术”,更贴近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概念。研究民艺当然仍然离不开民间美术和民间文化及民俗生活各个方面,所以我们提倡用多学科的视野,建立民艺学的学科体系。

“民艺”,按字面训诂,“民”可解释为“民间”、“民众”、“平民”、“人民”;“艺”可解释为“艺术”、“技艺”、“手艺”、“工艺”。从“民艺”一词字面的直接解释,其内涵与一些约定俗成的名词相接近,但与民艺的定义并不能直接划等号。“民艺”可以理解为“民间艺术”、“民俗艺术”、“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文艺”、“民间技艺”、“民间手艺”、“民众艺术”等等。但是我们所研究民艺学之“民艺”,并不是这些字组的缩写,从某种意义上又融合了它们的内涵,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民艺更贴近“民众艺术”,从民俗学的角度侧重“民俗艺术”,从艺术学和工艺科学的角度更体现“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和“民间技艺”的特征。可见民艺是跨多学科的一门科学,它的内涵与外延是建立在多学科研究之上的,单纯从字面字义上确定其民艺的概念是不严谨的。

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民艺运动的倡导者柳宗悦,把民艺解释为“民众的工艺”。现代日本学术界一般把民艺、民俗、民具作为三个学科并列,民艺是“民众艺术”(Folkart)的略称,或作为“民间工艺”(Folkcraft),民间手工艺(Folkhandicraft)。柳宗悦曾在其代表著作《工艺文化》一书中明确阐述了民艺的性质和界限,将民艺与贵族工艺、个人工艺相对立,他列举了民艺五个方面的特征:(一)为一般民众的生活而制作的器物;(二)迄今为止以实用为第一目的而制作的;(三)为了满足众多的需要而大量准备着的;(四)生产的宗旨是价廉物美;(五)作者是工匠。按此限定,日本对民艺概念的理解及研究,其范围比中国民间工艺还要小,与我们所涉及的民艺学研究范围相对比较只是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

在欧美等国家,对民艺的研究侧重传统形态的民俗艺术、民族艺术和现代形态的通俗艺术诸门类,一些学者更注重采用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及现象学等学科来探究民艺的人文特质。英国学者阿伦·邓狄斯(AlanDundes)将民间艺术列入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民俗学家班尼(ChaHotteSopniBurne)也将民间工艺列入重要学术地位,但却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国对民艺的关注最初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民俗界,当时由钟敬文先生等一些民俗学家在“歌谣周刊”等刊物发表一些有关“民间图画”的文章,但只限于民俗现象中的民艺品类,由于研究方向的差异,没有将民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提出来。20世纪40、5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受到空前重视的时期,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需要,民间文化与大众的、通俗的、普及的宣传手段相互联系在一起,民间文艺似乎占据了文艺的正统地位。相继提出了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美术等称谓,但并没有从学术地位上将这些学科给予确立。在同时期的学术界,我国一些从事民俗研究、美术研究、工艺美术研究的学者,已经开始重视作为具有学术价值民间文化的民艺研究,民艺和民间美术学科的创立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从理论上确立,张道一先生曾在“中国民艺学理论研讨会”发表了《中国民艺学发想》这篇具有民艺理论建设性的论文,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提出民艺学科建设问题,并从民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宗旨及民艺的分类、成就、比较研究和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明确了它的学科构成。他指出:“民艺学侧重于研究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同劳动群众的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种种特点和规律。一般来讲,历史上的民艺现象多是与民俗相联系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民艺已经离开了民间风俗而独立发展。”①张道一先生不主张把民艺学划入民俗学的研究范围,提出应建立中国式的民艺学体系。他主张研究民艺不一定先从定义出发,关键在立论上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本论文的宗旨也体现了这个原则。

(二)民艺的分类

民艺的分类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是艺术性的;其二是民俗性的;其三是生活性的。我们一般采用艺术学和民俗学的分类方法,或给以综合。显然,民艺的学科特征就显得有些淡化,对民艺学的研究缺乏其针对性,所以说,民艺的分类应是民艺学所涉及的重要课题之一。

广义的艺术分类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曲艺、电影等,狭义的艺术即指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和书法,如果简单的冠以“民间”来解释民间美术,即为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建筑、民间工艺,而作为民艺的民间美术所涉及的内容、观念、品类、特征又远远超过了这些分类的内涵,我们之所以不沿用约定俗成的“民间美术”的概念也在于此。因为在分类方面往往造成概念的生硬套用,例如,民间绘画有塑作的成分,民间雕塑又多以绘画装饰,它们无法严格的区分,也就谈不上分类。西方的艺术分类形式,有其科学性,但只限于他们的艺术形式,对中国民艺的确无法概括,也就是说,西方的艺术分类是以艺术形式区别的,而中国的民艺则更体现出艺术的内涵、民俗的过程和生活的体验,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分类方向上的区别。如果按民俗学的分类形式,往往以民俗事象中的艺术品类为依据,形成了简单的礼仪民艺、节令民艺、生产民艺等以民俗活动为主体的形式,没有脱离民俗学自身的范围,带有较强的附属性。如何将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分类形式提炼出来,重新打破组合,按民艺所具有文化性、艺术性、生活性、民俗性的规律加以有序分类,应是民艺学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否则将有碍于研究的深入。

当然,学科的分类既是对一个方面的主观规定,有其局限性。民艺学本身就带有多学科的交叉性质,如何寻找一种民艺特点的分类方法,我国一些学者根据本学科的优势,提出了一系列的分类方式和原则,为民艺学的分类奠定了基础,也是民艺分类的重要参照。

民俗学者认为:民间艺术是民俗多功能、多方面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民间美术作品也包含着深刻的民俗观念。张紫晨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民俗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艺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②这种观点强调从民俗意识入手研究民艺,强调民俗的题材及功用功能。

从艺术学的角度,强调造型艺术的特点,从作品的分类上,采用综合分类方法,即不严格从某一尺度,而是依据作品的性质、多寡和主次分作九个方面。张道一先生作了如下分类:③

①年画花纸(包括在春节张贴的喜庆故事画、吉祥寓意画、风俗画和用木版印刷的彩色墙纸、喜庆包装纸等);

②门神纸马(包括在春节张贴大门上的门神,居室房门上的吉祥画和民间各类木版神像、祖师像等);

③剪纸皮影(包括剪纸的窗花、喜花、门笺、鞋花、枕顶花和各路皮影);

④陶瓷器皿(包括各地的瓷器、陶器、沙器和砖陶等用品);

⑤雕刻彩塑(包括木雕、砖雕、石雕和泥塑、面塑等);

⑥印染织绣(包括蓝印花布、彩印花布和刺绣、桃花、织锦等);

⑦编结扎制(包括竹编、柳编和灯彩、风筝、纸扎等);

⑧儿童玩具(包括泥、陶、竹、木、布、纸等材料所制作的各种玩具);

⑨其他(以上八种不能概括,而很有艺术特色者。)

从生活的角度,张道一先生将其分类若干种;(一)衣饰器用;(二)环境装点;(三)节令风物;(四)人生礼仪;(五)抒情纪念;(六)儿童玩具;(七)文体用品;(八)劳动工具等。④

采用民俗事象和艺术风格作为综合分类的依据,强调民艺的人文特征的因素,从民间美术诸门类入手,注重民艺的观念、民俗的用途和艺术的样式诸多成分,使其分类更具有综合学科的特点。张道一先生又把民间美术分作三大类属。第一类是以欣赏、装饰和点缀生活环境为主;第二类是结合了民间传统仪礼和岁时节令;第三类是以日常生活实用为主。这种类分方法更贴近于作为民艺学的分类。

二民艺学的学科体系

一、民艺学的学科构成因素

我们所研究的民艺学,严格意义来讲属于中国民艺学的范畴,其学科建设才刚刚起步,一些相关的学科结构还未形成。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的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通过收集民艺的实物资料,进行典型的个案分析,组织地域性采风活动,撰写了有关民艺品类的年画、剪纸、皮影、木偶、玩具、印染、刺绣、器用、民居等专题论文。这为民艺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具体的研究对象。

民艺学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民艺的历史、民艺的理论和民艺的采风三个方面。这是因为:其一,民艺的研究对象虽然大多是近现代的,但大多数样式、形制、内涵、用途都是传统文化生活的遗存,从历史的角度,中国民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辉煌的一页;其二,民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很多有创造性的理论,有的散见于典籍文献,更多的采用艺诀的形式在民间流传。而民艺学科的形成,对民艺学的基础理论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结已有的民艺理论,从而发展作为民艺学的学科理论;其三,我们之所以把民艺采风作为学科的构成因素之一,其原因在于,民艺学所研究的对象,不是单纯的造型艺术,而是涉及到民俗过程、生活过程和生产制作过程等文化现象,对于它们的研究,必须通过民艺采风的形式,才能真正地体验民艺的精神内涵。

民艺的历史:是以民艺的发生、发展、演变作为研究对象,它可以从国家的角度、民族的角度、地域的角度、门类的角度及综合性的视野展开通史的研究,例如“世界民艺史”、“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国民间工艺史”、“满族民艺史”、“长江流域民艺史”、“晋南地区民艺史”、“鲁西南民艺史”等为研究对象。或以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民艺发展为线索。展开断代史的研究;如我们目前有待研究的“先秦民艺史”、“宋代民艺史”、“明清民艺史”、“近现代民艺发展史”。还可以从民艺某一门类入手,进行专业史的研究,例如“中国民间玩具史”、“中国民窑陶瓷史”、“民居发展史”、“傩戏艺术史”、“民间剪纸史”、“民间脸谱绘画史”、“民间刺绣史”、“民间皮影史”等课题。民艺的历史是对具体民艺进行历史性的分析与评介,对其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社会成因、文化传播、民族心理、审美心态及技艺手段和艺人劳作方式等相关问题,进行历史性的判断,以史证的态度和论据,总结它们之间的历史关系,以及民艺的历史地位、作用和价值。

民艺的理论:我们所指的民艺理论有两层涵义。其一,以民艺的基本概念范畴、基本原理规律以及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等作为研究对象;其二,是以民艺技术经验所形成的理论,以民间技艺品诀、典籍文献及有关民艺的理论等为研究对象。民艺的基础理论,不是研究民艺个体现象的理论,而是以民艺的历史和民艺采风的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艺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为民艺研究提供最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基本方法,它应是一种方法上的工具。而民艺已经形成的理论,大多来源于民艺本身的经验总结,或出自于记录民艺思想的历史经典或艺诀,所以说这方面的资料补充了民艺基础理论之不足,一些技艺口诀,历史的史证记载都不是概念性,而是带有规律性的和综合性的经验性理论。例如先秦经典《考工记》,明代巨著《天工开物》及有关中国手工业的资料,都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参照,一些理论的框架可以充实民艺基础理论的内容。

民艺在文化传播、经验传授、技艺交流各方面有其自身的规律,民间技艺口诀和工艺典籍中不乏有些精辟的哲理,它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民艺的理论基石,在创立民艺学基础理论框架的同时,以这种基石为基础,将对重新认识民艺更有价值。

民艺采风:是民艺研究中较为常见的研究形式,也是最基础的学术取向,我们之所以把民艺采风的形式列入学科的三大构成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它对民艺学的构成起着比“文献研究”更广泛更贴近研究对象的作用。民艺采风的形式是民艺学家对民艺现象研究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民艺采风包括对民艺现象的考察、调研、收集及专题研究,这种研究形式在目前较普遍,也是民艺史和民艺理论研究的基础补充。它为了解民艺的分类、功能、传承以及人文现象起到最具实据性的参照,对今天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是民艺学基础理论之基础。也就是说,民艺学的采风形式,是研究民众文化及产生、生活相关民艺的现象学。民艺采风即对民艺个体及事象的关注,作为一种研究形式,首要的是占有资料,分门别类的给予整理,它体现出的两种取向,其一是资料决定研究方向,其二,是研究方向确立资料的选择。前者是占有的主动,后者则表现为选择的主动。我国一些专门从事民艺与民俗、民间年画、民间玩具、民间剪纸方面的研究专家,通过多年的民间采风,收集了较系统的、全面的实物资料,并结合这些资料展开对某一专题的研究。他们从民俗的功能、区域文化、艺术风格、制作技艺等民艺人文性表征中进行比较研究,体现出对资料的占有优势,这对民艺理论研究包括对整个的中国文化艺术史的研究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而首先确定对民艺本身的研究方向,有重点的选择利用民艺资料,有目的展开一些采风活动,将更有效地体现出资料选择的主动性。总之,民艺采风的目的是结合民艺基本理论来阐释民艺的个体现象,无论从个别或从整体出发的民艺学科研究,学者们都有一个共识,即民艺与民间文化、民俗的概念有其一致性,民艺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民艺的现象而透视烟波浩渺的文化可见一斑,通过民艺采风的基础研究,可以获得民艺学科的最为务实的论据,从而构建民艺学科。

二、民艺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民艺学科是建立在相关学科之上的。这是因为,作为民艺的艺术形态和民众阶层有着双层制约,其本身就带有交叉学科性质。况且,我们所指“民”和“艺”又并非是民俗学和艺术学的合二为一的复合体,而是更趋向人文的特征和其它相关学科的多层内涵。张道一先生曾指出,“严格意义上的民艺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带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在它的周围,必然与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学、美学和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相联系,相渗透,反过来说,研究民艺学必须具备以上各学科的基本知识。”⑤

关于民艺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目前存在较大的疑虑,问题不在于学术界是否愿意建立,而在于这个学科构建的基本因素是否健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新学科必须具备基本的概念体系和学科构成因素,否则,就要依据其它要关学科进行最为基础的理论研究。“民艺学”在我国的提出还是近十来年的事情,但作为基础研究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只不过人们一直沿用“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的概念,即使是对民间美术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现象、分类、个案的层面,或是对一种门类的历史、题材、分类等进行系统或单一的探讨,在若干次全国性民间美术研讨会上,大家仍以介绍民艺品类为热点,或冠以现代形态的研究。而作为民艺学(或民间美术学)的学科建设缺乏应有的学术深度,这为学术界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尽早使“民艺学”在学科上得以成立,同时应该借助于有关学科补充自身之不足。

民艺学与社会学的关系:严格意义上来讲,民艺学应属社会学的学科范围,社会学(sociology)为法国社会学家孔德于1836年创造,其意义为研究社会的科学。社会学这一学科最早传入我国是在清代末年。社会学是一门以社会构成、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而民艺学的研究对象也离不开社会的各种因素,如民众的阶层、民族的差异、行帮行会组织、民艺的社会功能等与社会学密不可分。任何一个民族,处于它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都具有着形态不同的社会因素,民艺学家应从社会中汲取博大的视点。从社会的发展中,着重研究各民族的文化生活、民俗生活、精神生活的社会结构,逐步形成独立的或交叉的民艺社会学领域,以补充民艺学学科构建中社会学的有益成分。

民艺学与民俗学的关系:民俗与民艺有着天生的血缘关系,可以说它们之间是相互交叉的,由于学科的侧重点不同,或并列或兼容。民俗学与民艺学之间有着其它学科难以企及的不解之缘,民俗具有着民艺的机制,民艺具有民俗的功能,二者在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上有着共性特征。民俗学(Folklore)原意为研究文明社会古代文化残存物的一门古代学和历史学,属国际性的人文科学。现代也有学者称“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出现近一个多世纪,而在我国“五四”时期才由国外引进。作为民俗对象的存在,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民俗”概念的国家之一,但“民俗”作为学术概念出现却较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用“风俗”这个词,孔子曰:“移风易俗”,古人对风俗也有解释:“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也就是说“上之所化”就是上层,所传下来的一种教化性的东西,有种推广的意义,象风一样。“下之所化”即下层所接受的上层教化的东西,或是下层自我教化的东西。⑥那么民俗或风俗即是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作为民艺的对象也如同民俗的传播形式一样,有其民众的广泛性。民艺学虽然不应是民俗学的附属学科,但在研究对象上有较大的共性特征,这两个学科本身就是相互依存和血肉关系。研究民艺学如不借助于民俗学的研究成果,将显得空泛,同时民艺学所研究的对象自然也就成为民俗学研究的领域,也意味着民俗学自身的发展。

民艺学与艺术学的关系:从字面来看民艺似乎属艺术学的分支,如果说我们把民艺作为一个具有交叉性和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对待,那么民艺应是艺术的一个层次,而且它又跨越其它学科,它们之间不应是简单的隶属关系。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因素为民艺学的建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是因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民艺与民俗表现为运动的关系,民艺与艺术则表现为形象的、可视的静态关系,前者注重社会的意义,后者则体现文化的内涵。所以说,艺术学将成为民艺学在学科分类、审美对象、艺术形态等各方面的重要参照,虽然艺术学不等于民艺学,但民艺之“艺”应该具备艺术学的文化内涵。艺术学有它自身的特征性和交叉性,而民艺内涵更为复杂,两者虽然相似或相近,但都存在着共同的矛盾。如学科分类问题,学科所包含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学科之间的并列与交叉界限等问题,这也是同类学科的研究难点。

民艺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民艺学除与上述学科有着直接的关系之外,还与哲学、科技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这是因为,民艺学作为文化的体裁,它具有着社会变异的因素,与古代文明史相关联的共性,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同步或有同等位置,并与历史上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审美心理等多种因素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民艺学之所以同众多的学科发生着联系,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创物的“民”,与“物”的艺及受物者的民,是人文科学的体现,这种辩证的创造与被创造及受物者三者的关系,表明中国民艺作为造物的艺术,带有浓郁的哲理与思辩。只有弄清楚这些众多学科与民艺学之间的关系,弄清多学科的交叉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将民艺学科构建得尽量符合科学体系,形成一个与多学科相关联而独立的学科三民艺学的研究方法

(一)民艺学研究的方法构成

如果我们把民艺学作为新兴的学科来对待,那么就必须改变以往仅仅对“民间美术”狭义的理解,把对民艺学的研究上升为学科体系来认识,并找出它们的规律性和个性特征,形成适合于研究民艺的正确方法。现代科学的成立往往是建立在方法概念之上的,“狭义的指科学研究的主体把握对象的途径、方式、手段等的总和。同时,因为这些途径、方式、手段又总是和一定的科学理论相联系,所以,理论也就具有方法意义,广义的方法概念即指科学化和理论化的实际运用。”⑦科学研究的方法按其规范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专门方法。民艺学的研究,可以参照哲学的观点构建理论框架,从专门的研究上升为一般性的认识,从而把握学科研究的严谨性。我们根据张道一先生的民艺学观,将研究方法分为综合研究、分类研究、比较研究和专题研究四个方面。⑧

综合研究方法:必须以哲学的思考,勾画出民艺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整体的角度把握学科的研究方法。民艺学是一个跨多学科的综合体,没有哲学的理论思考,就不可能了解其它学科与民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作为社会意义上的民艺,它是哲学的,是生活的,是文化的,也是艺术的。其民众阶层也是多元的,变化的,它既是社会的民众。历史的民众,也是作为阶级阶层的民众,其意义无法用一个概念来包括。综合研究的方法可以打破交叉学科之间的限定,将有利于民艺自身学科框架的充实和加固。另外,除对艺术本体研究之外,对民艺相关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承传因素、习俗因素以及民众审美心理的取向,都是综合研究所涉及和研究的课题。人文学科将促使民艺学科,不仅仅在艺术的圈子里打转转,而且向学术的深度和广度进取。也就是说,综合性的研究将打破单学科的约定俗成的戒规,使民艺学步入人文学科的领域,同时用哲学的观点提出民艺学的整体框架。

分类研究方法:目前,民艺学的基础研究仍很混乱,对分类研究课题不明确,缺乏方法的指导。我们认为分类研究的方法,首先要解决民艺整体与具体的关系,单纯解决理论思考仍不能使研究课题进一步的深入,必须加强民艺学科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如民艺的历史研究,民艺的理论研究;民艺的采风形式的研究,它们都是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分类研究方法的角度很多,一般情况下可以从纵向和横向的两个方面着手。就其分类研究对象来讲,可以分成若干个层次:“一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排比分类,写出调查报告,二是根据若干等一手资料或第二手资料,写出单项的研究论文,或侧重于某一类属,或侧重于某一地区,或侧重于某一问题;三是在高层次上作大的综合思考,探讨其原理、规律、以及其它具有共性的问题。”⑨如果我们认识到这种分类研究的必要性,也就使得有计划之分工,在学科上构建出更合理的结构。

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包括对比和类比两种基本形式,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民艺学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作为民间文化或民间生活而存在的民艺,无论在社会构成,艺人分工,艺术样式及风格上,都存在着可比性的对象。从历史的民艺、阶层的民艺和文化的民艺三个方面寻找出民艺和非民艺之对比,这种比较研究的方法不是高低之分,而是在本质意义上的差异研究。民艺有它朴素的风格,宫廷艺术有高贵的显现,而文人艺术则更体现雅士的风采。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缺乏比较的方法,使之理论有些偏颇。所谓阶层的对立,艺术的分化,关键是文化比较研究之结果。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将民艺与“贵族工艺”和“个人工艺”相对称。钟敬文、张紫晨先生把文化分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或民族基础文化。张道一先生主张,民艺在古代相对于贵族的宫廷美术,士大夫的文人美术,佛道等宗教美术而言,在现代则相对专业美术家及其创造而言。比较研究可以解决本学科难以处理的问题,培养研究者们学会用反正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研究对于民艺学在学科分类方面、学科内涵和处延的确立方面,学科与学科的比较方面,将发挥较大的作用。

专题研究方法:专题研究有两层含义,一是研究对象的专题或专门研究。如民间年画的题材研究,民间玩具的审美研究,民间戏曲脸谱研究,民间剪纸的风格研究等。二是借助于其它学科进行的专门研究。如民俗学与民间美术的关系研究,民艺的社会学内涵研究,民艺的人文特质和民艺的美学思考等研究课题或方向研究。民艺学的专题研究对象比较明确,它不象哲学、美学等学科具有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视的或静态的或动态的形象。目前国内研究者一般采用专题研究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二)民艺学研究的学术取向

关于民艺学研究的学术取向问题,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说研究者们更关注于民艺现象的探讨,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学术取向,民艺学研究的学术取向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文化存在的现象研究;二是作为生活整体的过程研究,民艺区别于其它门类的民俗事象和艺术现象也在于此。简而言之,民艺既是作品,也是生活过程。例如我们对民间刺绣的研究,以往只注重它的造型语言、色彩及题材内涵,而忽视了它是作为荷包的刺绣还是作为服装饰品的刺乡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它在实用过程中,在用于民俗活动中,在与人与物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中,它已经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文化意义上的刺绣,而是民间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也是民艺与纯艺术研究的区别之处。由于没有重视艺术取向的研究,所以造成了与纯艺术混同研究的现象。作为文化的民艺它体现出艺术的特征,这两种学术取向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术取向上有了明确的认识,才有利于研究的深入,有利于我们在学科建设上对民艺学的研究和把握,更明确地理解民艺的概念和内涵。

作为文化现象的民艺研究:我们在以往民艺研究中,已确立约定俗成的概念,即“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其实对于文化现象的民艺来讲是恰如其分的,这是因为,作为文化现象的存在,民间美术(或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它是最直接的,相对稳定和静止的可视形象(或现象)。作为文化而存在,它表现为符号的载体,通过形象的语言展示出一种文明的成果,它具有着形象内涵和表征的文化意义。这种研究形式首先是收集资料。进行有序列的研究或品种的分析,或功能的分类或艺术的分类。这些资料来源的形式决定了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又决定着研究的方法。因为这种学术取向所关注的是民艺现象的主体,是作为艺术作品的民艺,它的文化形态限定了民艺的来源,可以不考虑民艺的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和功能因素,是一种以审美为准则的取向。

另外,作为文化现象的民艺研究其目的在于,由艺术形态的民艺去解释生活中的民艺的个别现象。也就是说,它起到了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作用,由一种民间艺术品类去分析其它的文化内涵。例如对民间玩具的研究,研究者不仅仅把它视为具有单纯的玩耍功能,而是从儿童娱教、驱邪等作用上来解释,于是我们才知道民间玩具不仅具有玩耍的功能,还具有更深的文化含义,这样可以由儿童玩具认识到与它相关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发现创作者的审美取向和授用者的审美心态,从造型的角度、文化寓意的角度重新去审视它。

作为生活整体的民艺研究:民艺既具备艺术形态,同时又具有民众活动的内涵,在研究民艺学术取向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作为生活整体的民艺研究。民艺是民众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无不发生着联系,它涉及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许多方面。诚如民间祭礼活动的神像、供品、供具;生活起居的家具用品、生产劳动中的工具;游艺活动中的面具、道具及装点生活之年画、窗花,这些都是民间生活的缩影。我们之所以把民艺看作是生活的整体,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民艺不仅是静止的艺术现象,同时也是具有生活意义的和存在意义的过程,这种过程也包括民艺的制作、操作、演示、展示等多种功能。例如,民间祭祀活动中的神像(或彩绘、木版印、雕刻、塑作)其应用意义远远超过作为艺术制作的意义,它之所以以艺术的形式出现或流传,首先是它具有着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性,其次才是艺术的作用。在祭祀民艺中的供品更是如此,一些祭典祖先的神灵的供品有的采用面塑、糖塑、食品雕刻制作的,有的则是平时百姓食用的食品,只有祭祀礼仪过程中,它才真正地显现出作为文化意义和生活意义的内涵。如果不赋予它们这种过程,它是与艺术无缘的,只是作为食品而存在。也就是说,生活的民俗过程决定着文化意义的存在。再加我们祭祀先辈的纸扎,其造型和色彩是另一个世界的写照,它象征着亡者到阴间所享用的富贵之物,它虽然是象征富贵的纸作,其象征的内涵还不仅如此,只有在隆重仪式中,将纸化为灰烬,才真正体现出纸扎这种民艺载体的真正意义。如果我们只对纸扎的形制进行研究,它只能作为纸扎材料的造型艺术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民艺。总之它是以人为主体的,应该从民艺与民俗、社会与自然及人生的关系等各方面来探讨民艺的属性和意义。如果说作为文化现象的民艺所关注的是艺术本体的话,那么作为生活整体的民艺的研究,则关注人的主体性,前者注重文化的历史意义,后者是对生活的关注。这是两种不同的学术取向,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研究方法,在学科研究上可互为补充。

注释:

①张道一《美术长短录》,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②张紫晨《民俗与民间美术》16—18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③张道一《美术长短录》286页。

④同③

⑤张道一《中国民艺学》第156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⑥同②第16页。

⑦胡有清《文艺学论纲》第1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相关期刊更多

上海博物馆集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博物馆

文物鉴定与鉴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东方博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