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天津市初高中使用的都是人教版课本。但在实践中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不知道学生在初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知识学到了什么程度,特别是对课改后的课本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初中的教学情况和高一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环节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对全区初三和高一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教师们普遍认为,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在升入高中学习后,由于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高中课本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容量大,难度深,不可能像初中教学那样通过反复练习、反复强调来排异解难。此外,许多从高三回到高一任教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增加很多高考知识和例题,而很多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不容易跟上节奏。
另一方面,对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表明,多数高一学生认为高中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依赖性大,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主动分析、理解较少,一旦遇到困难,就动摇了学习的信心。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和课容量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些高一的学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都有困难,更不可能及时预习、复习、总结,影响了学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处出现问题的学生中,在有不少是初中时化学学习的佼佼者,他们在进入高一化学学习时却落伍了,失去了学好化学的信心。这种高一学生学习化学时出现的严重滑坡和分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为实现初高中化学有效衔接,我区多所学校进行了校本实践与探索。不少完中校分别对初三和高一化学教学提出教学衔接的目标,要求初中化学教学主动考虑衔接问题,不以初中毕业的最低要求作为学习标准,同时加强高中所需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很多学校在高一年级采取各种方式开设“衔接教学”课,有的在新生录取后开学初集中补课,有的在高一先划出一定课时复习初中化学,也有的采取“用到什么,复习补充什么”的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复习补充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些校本实践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学生在高一学习的适应性。
二、初高中化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一)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知识层次等因素分析
初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有着不同的培养目的和标准,初中化学更强调基础性与一般性,要求学生拥有作为一名未来社会公民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提出的目标与要求也不一样,需要对初高中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衔接。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模块中,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高中的课程标准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初中只有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没有明确提出反应快慢问题,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的出现,也没有明确指出可逆反应问题。
从知识层面上来说,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化学知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知识体系上来说,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课本着重于从感性认识总结归纳理性认识去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而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课本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从教学内容上,初中化学内容以感性认识、记忆知识为主,内容较简单,而高中化学内容较多,且理性知识较复杂,知识向着系统化、理性化靠近,知识容量和思维难度远远高于初中。如,高一学生普遍认为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只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初中课本未涉及,学生不能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初三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应该让学生形成“氧化还原是一个整体”的印象,对课本加以整合,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让学生明白应该从反应物中判断。而高一教师在讲“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复习原子结构知识,补充化合价的概念,增加化合价的练习,讲清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关系,从已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反应来讲,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顺利完成初高中学习的过渡。
在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课本内容的衔接,又要关注学生认知心理的衔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转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上来。教师在教学设计(方法的选定、过程的安排、媒体的选用)和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衔接优化,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同时,教师应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熟悉初高中课本对学生能力及其化学知识的要求,注重对衔接点的认知和优化,注重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教研策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优化,以文献研究、联合教研和同课异构教研为实施策略,引导教师提高衔接意识,熟悉初高中课本的体系和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放矢,既要根据课本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基于初高中化学衔接点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提升教学质量。
(一)引导教师对初高中化学衔接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组织全区初三和高一年级教师对初高中课本全部知识点进行衔接梳理与总结,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对初高中课标要求进行梳理及分析,对典型衔接点进行主题教学分析与设计,总结提炼在衔接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初高中教师分别提出教学建议。如元素周期表教学单元有关元素符号的识记问题,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需要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具体元素,或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这些都需要学生熟知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但九年级课标中没有相关的要求。有些高一学生因为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存在问题造成后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建议初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识记的方法指导,高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初中相关知识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化学本质规律的认识,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二)引导初高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引导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初高中化学不同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梳理总结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学习方法。如分类法,初中提及了物质分类的方法,高中化学还将物质分类的方法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物质,引导学生把众多物质分成不同的种类,直接研究一类物质具有的性质,而不需要逐一研究物质的性质,这为研究物质性质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径。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概念的核心词,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本质,对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规律性,顺利度过初高中衔接的适应期。
关键词:初高中 化学课程 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阶段,其衔接问题涉及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是目前高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在目前的化学教学改革中,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培养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我思考了以下几点成因。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注重化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定性分析和形象思维,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入手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高中化学则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既与义务教育阶段衔接,又为学生今后的分流和高考打好较高层次的基础。高中阶段虽仍为基础化学,但其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远远高于初中阶段。
2.教学内容存在明显的断层和错层。作为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虽然初三时已将化学的整体面貌呈现给学生,但学生到高中才真正系统、全面地接触化学。因此,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知识点重复、交错、衔接不到的问题。
3.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是决定学生的学习环境适应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化学教学,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进入高中以后,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容量大、难度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而且高中教学侧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又加上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这就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部分学生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节奏。
4.学生学习习惯不同。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时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依赖性较大,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记忆、模仿较多,主动分析、理解较少,往往把课后学习等同于完成作业。与初中相比,高中学习无论是知识难易程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有着质的跨跃。所以,一些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作业都有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影响了学习成效,并形成恶性循环。
二、处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
1.在教研上,备课,提高衔接意识。在化学科目上,应适时组织初高中教师相互听课,了解对方课堂教学现状;开展初高中教师座谈,交流教学对策,帮助找出初高中知识点、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衔接点。通过跨学段教师的合作交流,深刻体会到交流在教学衔接工作中的价值。
2.在学科知识层次上,要认真钻研。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新老教材的体系和内容。高中教师要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应在初中解决而实际并未完全解决,哪些知识点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教学安排中做相应调整。
3.在教学方法上,要有的放矢。首先,高中教师要对高一新生化学中考情况认真分析,了解学生中可能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其次,要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必要时还可请高年级学生谈化学学习的体会。再次,针对化学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培养学生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兴趣,帮他们积极主动地适应高中化学知识结构的变化。此外,在高一化学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4.在学习习惯培养上,要加强指导和帮助。高一化学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习惯,从细节想起,从小事做起,改变其较为机械、死板的学习方法,逐步适应高中化学学习。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自觉预习、自主探究、主动提问、做读书笔记、学习小结及问题反思等。课堂上,要通过提问、演示、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最好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让学生学会对比、归纳、迁延、演绎的方法,学会在新情境、新条件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中的课程多而且复杂,需要同学们掌握好每一科的知识点,其中化学这一科目,只要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一样可以简单轻松的学好。高中课程是紧张的,需要我们面对升学的压力,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提高高中化学的效率,在同学们的高中生活中至关重要。本文对高中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使同学们能快速的掌握这些方法,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能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好化学。
关键词:
高效;高中;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0引言
高中化学是根据做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既有实验,又有计算,还需要同学们的记忆,这么多方面,给很多同学造成了困扰,化学的知识分散,考点比较多,使同学们不喜欢这门课程,导致偏科,想要学好化学这门课程,不仅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还需要加强自己的记忆能力,同时还要善于总结问题。
1要提前预习
同学们往往不愿意提前预习,这恰恰忽略了预习的重要作用,在上课之前能做好提前预习,可以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如果课程有一定难度的话,在预习过程中就能提前思考,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这个问题的时候,能在上课地时候更轻松,能够有更好的精力去老师的讲解,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从而会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预习并不是那么简单,需要同学们预读全文,带着疑问进行思考,如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画出来,标上重点,等到上课的时候,着重听老师去讲解,这样才能达到预习的效果,提前预习,会提高同学们的兴致,同时也把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思考[1]。
2要动手参与实验
试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做实验会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印象深刻的记在脑海里,相对于死板的公式,对于同学们来说,更喜欢做实验,实验能提起同学们的兴趣,化学实验是加入不同的物质会产生反应,同学们观察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从而判定该物种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过程作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实验能让化学这门课程更加直观,更加深刻[2]。在化学实验中,大部分同学还是喜欢参与的,但有部分同学在化学实验中不积极,不喜欢自己动手,这种学习方法是不正确的,只有多动脑,勤动手才会加深自己对化学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才会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要提高记忆
化学虽然归属于理科,但是它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地方,如元素周区表,化学方程式等等,这些都是想要学好化学必须要背的知识,所以你必须有个好的记忆力,对于记忆来说,要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与内容元素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要理解记忆,理解它的原理之后自然容易记住,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记忆方法,只要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进行记忆,都可以在最少时间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如果有的同学不善于记忆,那这些同学们要在课堂学习中做好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及时进行理解做好笔记,也方便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回顾与整理,不知不觉也能加深了印象,从而达到记忆的效果。除此之外,也要多做习题,通过习题让所学的知识能够得到充分运用,通过习题的正确率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程度[3]。
4要课后总结复习
想要学好化学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就是总结和复习。化学的总结和复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每一个单元后面都要进行总结,当每一个单元结束后同学们要对这一整个单元里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对于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重点复习,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是不是有学习方法进行不对的地方,找出问题并及时改正,把每一单元都进行整理归纳,复习起来简单又快速;二是要去背化学里面出现的公式,在化学里面公式是最最基础的,想要学好化学一定要把这些公式的基础打牢,我们要及时的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回顾,不能记一遍就慢慢淡忘,要达到永久记忆张口就来的效果。
5要有良好的心态
同学们要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虽然高中生活压力大,课程多,但在学习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上网寻找一个属于自己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不固定的,同学们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就好,在学习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灰心不要气馁,适当的让自己放松,调整一下心态,改变一下周围的环境,不要让自己变得焦急,变的暴躁,不要着急,慢慢摸索,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是健康的学习方法。
6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这门课程它是一个以做试验为基础,通过自己理解记忆的一门课程。想要高效率学好化学,实验和记忆都至关重要,高效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是要实验记忆向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动手参加化学实验,来验证加深印象,多动笔来计算,写结构式,写化学方程式,手笔结合,总结属于自己的高效化学学习方法,就一定可以学好化学。
作者:齐天瑞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东平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万顺.浅析高中化学学习的基本原则、思路与方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05(12):307-308.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师;学业评价取向;调查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8–002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与设计
在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对课程推进有着重要导向作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1]。课程标准还建议“高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些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等”。
尽管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有明确要求和相应建议,但在评价实践中由于缺少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等具体可操作的文本指导,可能导致教师还是以高考为评价取向。为了深入了解高中化学中学生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以高中化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基本取向为研究视点,围绕他们对学生评价的基本看法和做法展开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以强化高中化学教师的新课程评价理念,提高他们对学生评价的反思和研究等能力。
在学生评价系统中,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是其基本要素。因此,本文以高中化学教师(以下简称教师)为调查对象,将他们对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主体取向、内容取向和方式取向等要素作为调查的重要内容,将其分解为15个调查问题,并设计成调查问卷。再对重庆和贵州两个省市的148名高中化学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48份,回收率100%。其中,3份问卷作废(2份没有按照要求填写,1份为部分空白),实际有效问卷145份。此外,还对其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调查。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2.1.1 评价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即价值标准所取的方向。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指教师的价值观对学生评价的认知与行为的导向性。该项调查设计了3个问题,调查结果见表1。
从统计的数据看,多数高中化学教师认为学生评价具有导向、展示、反馈、调节、激励与成长记录等主要功能,说明他们对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有正确的判断。
2.1.2 评价的主体取向
评价主体是指参与评价的人。评价的主体取向是指高中化学教师对学生评价主体选择的指向性。该项设计了1个调查问题,调查结果见表2。
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80.0%)认为高中化学中学生评价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体。少数教师希望评价者是自己,极少数教师希望评价者是学生或家长。
2.1.3 评价的内容取向
评价的内容取向是指高中化学教师常常选择哪些内容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新课标要求评价内容应该包括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等方面。该项设计了1个问题,调查结果见表3。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77.3%)还是希望学生评价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呈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2.1.4 评价的方式取向
评价方式的取向是指高中化学教师采用何种学生评价方式的指向。本研究调查化学教师主要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和使用频次等问题,统计结果分别见表4、表5和表6。
如果说表1至表4是调查教师的评价认识,那么表5和表6则是调查教师的评价行为。从表5可以看出,主要采用不同评价方式的化学教师分布状况: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其他方式,其中选择纸笔测验的教师最多,占到了97%以上。从表6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化学教师每学期选择评价方式的状况:(1)绝大多数教师主要采用纸笔测验,而且使用的频次最高;(2)多数教师在一学期中使用过1~2次活动表现评价,只有少数教师采用活动表现评价在3~5次以上。(3)多数教师没有使用学习档案评价,少数教师也只使用过1~2次的学习档案评价。
2.2 分析与讨论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的评价认识与评价行为,还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表明:第一,教师经过多年新课程的熏陶,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存在问题,即有良好的评价期望。但在目前的评价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不得不以分数作为教学的重要质量标准。因为教师如果不特别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就要遭到环境(学校、社会等)的不公正待遇和承受种种压力。第二,当前的学生评价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而学生、家长及社会参与评价比较少。如果要形成评价的共同体,会给教师增加评价的强度和难度。第三,现实的化学教师对评价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以考察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主,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比较少。他们认为,一方面要应对当前的高考,另一方面,觉得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比较繁琐、费时,而且没有统一的标准等。第四,评价实践中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多量化,少质性。其原因是当前的高考主要为纸笔测验,而且教师也习惯用它,比较省时省力等。
以上调查发现,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就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主体取向、内容取向和方式取向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评价期望,但受评价技术和评价环境等因素影响,在评价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化学教师的学生评价价值取向:看重分数,漠视发展;第二,学生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而且主要为教师;第三,评价内容主要为知识和技能目标,三维目标落实有偏差、不到位;第四,纸笔测验仍然是主要的评价方式,多数教师没有采用学习档案评价,多数教师采用活动表现评价的频次不多,多元的评价体系亟待建立。可见,教师的评价期望与现实是有落差的,要减小这个落差需要面对许多困难,而且是一个渐变过程。
3 建议与行动
要使化学教师走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量化评价,走进以学生为本的质性评价,必须逐步建立学业评价标准,深化评价改革。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调整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
化学教师要尊重多元的价值观,尊重价值的差异。尤其是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教育现象和学生。不仅要在认识层面去强化学生评价的主要功能,彰显学生评价的导向、展示、反馈、调节、激励与成长记录等功能,而且应在学生评价的实践中去弱化选拔和区分功能,逐步调整自己对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同时,还需要学校、社会的认同,需要评价环境的逐步改善[2]。
3.2 形成学生评价的共同主体
在高中化学中,逐渐形成学生评价的共同主体。学生、同伴、教师、家长都应该是评价的参与者,使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以体现评价过程的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多向沟通、选择和协商。如学生的自评、他评及家长评价要进入成长记录袋,真正建立起学生的学习档案。
3.3 建立学生评价的表现标准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不仅要评量他们的认知水平,还要对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等方面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评判。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来建立学生学业评价的表现标准,让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分解为层级体系。层级体系的最低一级为表现指标,描述学生的学业表现行为,具有可观察、可测量等操作性[3]。
3.4 采用学生评价的多元方法
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应该采用日常观察、情景测验、建立成长记录袋(学习档案评价)和纸笔测验等多种方式方法。如可以采用纸笔测验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活动表现评价来测评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可以采用学习档案评价对学生化学学习状况进行全程性评价。又如,对于必修课程模块,应综合使用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等方式;对于“化学与生活”、“实验化学”等课程模块,应更多地选择活动表现评价,具体对学生开展辩论、角色扮演、小型调查等活动,以及实验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等方面予以考察和评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37.
关键词:高一学生 化学学习 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在学完初中课程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阶段后都会出现成绩下降的现象.因为初中到高中的化学学习,不管是知识结构和概念,还是学习规律及其研究方法等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质的飞跃.
了解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和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因素,会对高一教师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一,学生普遍认为高中化学难度大,心理压力较大.新课改以来,高一阶段必须学完两本化学课本(必修I和II),几乎是让学生在一年的时间内接受以前三年高中学习的全部化学内容,知识难度明显增加,化学成绩与初中相比有明显的退步,这使得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加上初中升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同学之间竞争会更加激烈,必然给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
第二,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初中化学知识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化学关系复杂,特别是高一,知识涉及面广,常常要用对立统一思想、矛盾主次思想解决,如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运用等.大多数高一的学生学习化学是通过课堂上教师讲的一点有限的课本知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探索,为做题而做题,思维惰性较大.
第三,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大部分都很自信,希望自己能在高中阶段有所收获,对未来充满期望.其中优秀的学生肯定是希望能一直优秀成为教师的重点培养对象,而成绩稍差的也希望能在自己的努力下,在新环境中有所突破,而考试的分数由于各种原因大都没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自信心与成绩的落差会让他们学习时感到迷茫和无助,甚至对学习化学丧失兴趣和信心.
针对以上因素,教师应怎样利用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使学生学习化学顺利从初中学习过渡到高一,又为高二、高三学习化学打好扎实的基础?现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第一,教师要充分认识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深化的阶段性原则,尽量分散知识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高中化学课程与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一样容易接受和理解.高一化学教材是依照物质分类的思想进行编排的,教材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让学生获取一些最简单的化学知识和了解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因此,对于一样的教学内容在可能会出现高一与高二、高三不同的教学阶段因其地位、作用和要求会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这个阶段性原则,不要任意扩充知识点,深化教学难点,以免学生难以接受出现厌学情绪.
例如,高一阶段的“胶体”这部分知识,仅限于让学生知道会判断胶体、溶液、浊液和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从丁达尔效应、过滤等角度认识这三种分散系的不同,而对于胶体的其他性质对学生不作过高要求.还有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只要求从定义理解和简单的计算,在高二有章节深入再学习.
第二,古云“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习惯的形成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高一的大部分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不管是完成作业还是思考问题,过于懒惰,往往题目都没有看清楚就跑来问怎么做,而且不善于归纳总结.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预习听课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动手的能力,课后要求学生对每章节的内容进行归纳,从这些中归纳总结中找到关联,学会建立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