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素养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少儿文学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它既是学校语文学科课程的组成部分,又有着比传统的语文学科课程更为多元的教学形式和更为丰富的教育功能。它以文学活动为中心,以儿童兴趣和能力为基础,强调儿童自主活动,教师从中发挥指导和协助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学生思维、情感、个性和价值观的发展。
一.少儿文学活动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现代社会人文素养的缺失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在享受充裕的物质财富时,却疏忽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对美好传统价值观念的固守。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崇尚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在经济利益的角逐中,国人原来推崇的道德价值观念被无情地抛弃,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信任与友善,追求金钱、物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人文素养的缺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可见非同一般。
(二)人文素养提升的意义
何为人文素养呢?人文素养也可以说成是文化修养,包括了一个人精神层面和道德方面的素养,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人文素养提升的意义在于:1.能够帮助我们辨别社会和自我、他人和自我、物质和自我的关系,从而做到自我精神和认识的独立,而不是迷失在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中;2.能够帮助我们用一颗善良而美好的心去观察和体会这个世界,从而感受到这个世界美妙的东西,朝向美好的一面探索;3.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好社会关系,自然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4.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人文素养修炼的过程,其实就是追寻生命意义,构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过程。
(三)少儿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是一个社会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就需要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其人文素养的吸收和培养关乎国家的未来。然而当今社会少年儿童的人文素养环境实在令人堪忧,人们日益把教育看成改变人生的工具和谋生的手段。为了迎合大众的世俗心理,追求升学率,现在的学校表面打着所谓重视人文素养的幌子却倾全力抓应试教育,一些校外教育机构就根本谈不上人文素养的培养,而是把少年儿童变成一个个吸纳知识的容器,最终被驯化成一架架会考试的机器。“少年强则国强”,中国要真正走向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必须重视对少年儿童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少年儿童人文素养,培养孩子高尚的内在品格,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何开展少儿人文素养教育?“文学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兼具德育、智育、美育的多重功能,不可忽视。文学即人学,文学教育的本质在于‘立人’,文学是使人发现、反省、完善自身的镜子,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精神世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1]笔者所在的广州市少年宫,致力于通过各种“少儿文学活动课程”提升少儿的人文素养,让孩子呼吸到人文思想的空气,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涵养内在的道德品质。
二.少儿文学活动课程的构建
(一)课程概念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从而标明了这种课程最关注哪些方面。”[2]“课程的价值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课程中的各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课程的目标、方法、内容和评价等各种成分就有可能在课程理念的统合之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发挥其总体的功能。”[3]广州市少年宫“少儿文学活动课程”以社会为课堂,以历史为教材,通过培训课,读书会、工作坊、采风营、语言沙龙等,让孩子在书香中悠然行走,在行走中体验快乐。课程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亲近书籍,热爱阅读,在阅读中感受文学之情、艺术之美、历史之思、创造之灵、道德之善,增长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精神;让孩子游观四海,行知天下,在世界范围内“游育”,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创造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成为高素养的小公民。
(二)课程目标
“少儿文学活动课程”把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划分为六项内容。1.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少年儿童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生命意识、环保意识等。2.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少年儿童的责任意识,使其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3.坚强的适应力。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不畏挫折,不怕困难,在不断的吃苦中磨炼自己,锻炼自己,成长自己。4.高度的自信心。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使其充满活力、智慧、创造力。5.真挚的感恩心。培养少年儿童从小懂得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国家。6.温馨的同情心。培养少年儿童具有一颗善心,能够宽容待人,帮助他人。
(三)项目课程
1.绘本创意课程
“绘本创意课程”是一门人文素养融合性课程,以优秀的绘本为载体,开展以“文学、戏剧、美术”为一体的教学,通过阅读、表演、绘画、手工、游戏、亲子互动等,让学生体验文学、艺术的魅力与乐趣,促进多元智能发展。课程打破学科的界限,以生活性且富于童趣的话题统整多种艺术教育手段,其目标不仅限于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孩子情感、态度和个性的综合发展。课程紧扣孩子成长敏感期的特点,通过体验、对话、反思、创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发展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共情与同理心等多元智能。课程大量使用了大师、大奖的作品,涉及幼儿生活的情感、心理、品格、审美、观察、想象等方面,绘本开阔的视野、思维的高度、永恒的价值、优秀的技艺对孩子未来积蓄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2.岭南文化学堂
广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的文化名城,她融会古今中外的文化精髓,孕育出独具匠心的悠久文化,她异彩纷呈、特色十足,既古朴久远又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生活于此,说着粤语,吃着粤菜,穿行在骑楼小巷,但对这个城市却了解甚微。开展“穿街过巷睇广州”主活动课程,组织孩子一起行走广州古街深巷中,细数老街的点滴,感受广州的细微之美,追寻广州的历史痕迹。孩子们在活动中接收岭南文化的熏陶,感受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孩子们在感受珍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加亲近了我们的城市,了解了自己生存的根,这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3“.走进名人”活动课程
“走进名人”活动课程旨在引领学员畅游文学殿堂,吸取古圣近贤的智慧,丰富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品读其作品,了解名人的风骨和情思,感受他们精神的伟大,汲取他们智慧的光芒;走访其故里,追寻名人足迹,缅怀圣人的成就和精神。学生分成研究小组,通过调查、阅读、上网、参观等方法走近名人,研究名人,又通过作文、调查稿、采访记录、绘画作品、手抄报、电子小报等方式展示活动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名人的精神境界,学习名人的高尚品质。
4“.益”读经典文学活动课程
“互联网思维”对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它让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社会人的存在日益明显,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参与途径越来越灵活,参与度越来越高。“益”学经典文学课程立足于培养有使命感、责任感、行动力以及贤善人文情怀的儿童青少年,引入“服务学习”的理念并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方法,推动学员在“学习———思考———服务———反思———提升”的过程中沉淀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协作力,释放创造力。围绕课程理念进行课程设计,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教学模式,课堂的输入以支持学员进行“服务学习”而展开。基于此理念,上述课程由两大核心内容构成:一是涵养贤善人文情怀的中国经典诗歌、散文赏读,少儿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拓宽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二是推动“项目制学习”的“服务学工作坊”,将社区资源、公益资源链接到课程中倡导培育孩子的公益服务意思,培养孩子的使命感、责任感、服务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三“.少儿文学活动课程”对人文素养培育的作用
文学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启迪思维,还能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完善人性,为少年儿童设计的文学活动课程对少儿人文素养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一)培养少儿的健全人格
文学活动课程将最优秀的精神食粮带给孩子,许多美好的情感、优秀的品质、人生成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例如爱、责任、信念、勇气、诗心、激情等,通过儿童文学传递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帮助孩子从最美好的角度想象人类的前途,求索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体验到人类的诚实、善良、尊严、虔敬、悲悯等美好禀赋,这对于广大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特殊作用与功能,也是儿童文学之于儿童人文素养的魅力所在。
(二)培育少儿的温情精神
“儿童的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感到语言,呈现着清晰、明确、温和、美丽的品质,焕发着源自纯洁童心与纯粹人性的理想光辉。”[4]儿童文学的温情精神使得儿童教育永远是暖色调的,充满和煦的阳光,充满人性的关怀。因此,少儿文学活动课程借助儿童文学的温情让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幼小的心田,在他们的人生中发芽、开花、结果,促进他们的精神生命健康而和谐地成长。
(三)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特有的色彩美、音响美、形象美、情感美、精神美给孩子们以多方面的启迪,引起孩子的愉悦和震撼,并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领悟能力和评价能力。”[5]少儿从小感受美、欣赏美,萌生对美的热爱之情,才会积贮起日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理动力。
(四)拓展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伟大的科学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可以遨游世界。'幼儿文学的创造性精神能促使幼儿开阔思路,帮助他们冲破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克服呆板固执的倾向,产生灵活变通的思维活动。”[6]幼儿文学作品中,幻想、比喻、拟人、夸张、荒诞、变形等手法的运用,引导孩子去向往、去思考。生动的形象、精妙的比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本来比较深奥的思想和道理,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儿童作品中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物形象对启迪幼儿创造性思维也起着巨大的榜样作用,有利于促进幼儿从封闭性、单向的思维方式转为开放性、多角度的思维方式。”[7]
(五)提升少儿的社会服务意识
在文学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走出课室,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以获得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学习领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使学生增进社会参与和文化参与能力,形成社会参与意识、社区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养成主动关心特殊社会群体,自觉地为他们服务,培养爱心和同情心;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社会活动的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教育,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钟湘麟.校园文学活动与校园文学活动课程[J].现代语文,2010(10).14
[2]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01.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8
[4]陈晖.通向儿童文学之路[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5.157
[5]张丽、王苗苗.幼儿文学学习活动教程[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12,11-12.
[6]郑荔.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7.
关键词:历史课程 教学 培养学生 人文素养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利用历史课程的资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感情教育。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表现,也是社会美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的郑成功,到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他们的爱国主义是何等的豪迈;在狱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成为 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利用理想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也就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应用历史课程特有人文性,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提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首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只有人文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包括教育观、师生观的转变。就教育观而言,应体现中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中学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重要任务,不是精英教育、选择教育或终结性的教育。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人生的立身之本。教学过程中激活历史课堂,实现“教”与“学”的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大大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在历史教学方面,历史老师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把人文纳入自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历史古迹、革命胜地、历史文物、人文景观等等,都是历史教学的好去处。同时也是进行人文教育活动好场地。加强对中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以历史优秀人物、历史故事,对学生进行人文主教育
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对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历史课的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例如,岳飞精忠报国,豪情《满江红》荡气回肠;史可法血溅扬州,凛然正气,虽死不屈等等。在进行这些这些人物的教学时,如果我们把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倾听和记忆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悲壮、正义、崇高以及博大的美感。那样,不仅使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还可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成为立志勤奋、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青少年。
四、以史为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认识社会
以史为鉴,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面对我们的现实世界。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都可以找到认识世界、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即历史的借鉴作用。例如: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唐太宗“以古为镜”,出现了“贞观之治”。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高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树立各种科学观念和意识。例如通过整个人类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树立发展的观点,从而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历史上各种改革的认识,让学生们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深刻理解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这些从历史中得到的各种观念意识都将成为中学生立足社会、创造美好人生的根本点,最终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动力。
五、解读历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那么,信息技术教师能否在课堂上改变一个人,使其变得更有力量和精神涵养?笔者认为,人本主义的核心指向人,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的肯定。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因此,信息技术教育要回到教育的原点,关心人的发展,关注人文资源的开发,让人文的阳光洒满信息技术课堂。
本研究以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为立足点,从信息技术教育被遮蔽的精神财富中梳理出人文素养培养的丰富资源,进而提出“四维空间发散法”人文资源开发策略。该策略强调从纵、横、明、暗四个维度进行人文资源的开发。横向维度,一是对教材文本内容的改造,二是对非文本的课程资源的开发;纵向维度,一是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二是要体现信息文化的因素。
图1为人文资源开发模型图,四个维度即信息文化、生活、教材文本、非文本资源将模型图划分为四个区域。Ⅰ区、Ⅱ区、Ⅲ区、Ⅳ区是渐变的过程。从隐性到显性,从显性到隐性,进行人文资源的开发。Ⅰ区Ⅱ区Ⅲ区Ⅳ区,资源的开发从明到暗,对教师资源开发意识和资源生成智慧的要求越来越高。
面向信息文化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要超越信息技术工具操作的层面,追问技术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文化。信息文化类人文资源可以从信息技术发展史、历史人物、信息类热点话题的课堂辩论、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高新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开发(如图2)。
信息技术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史,更是一部思想史,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维度。因此,教师要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关注历史人物的介绍、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景、关注与信息文化相关的热点话题。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了解重要历史事件,显现信息技术富有人性的一面,进而激发学生对信息科学的热爱。还要积极挖掘“思辨”素材,通过课堂讨论学习、辩论的形式进行信息文化内化。比如“随着电子报刊的出现,纸质的报纸是否会消失”、“网络与传统文化”、“龙芯电脑的意义”等。类似的辩论对学生思辨素养的养成,对信息文化的内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课堂实录】课堂辩论在信息技术课堂的移植
正1:因为网络开始普及,而且报纸会浪费许多纸张,所以说报纸会消失。
正2:因为在报纸上看到的在网络上也能看,网络上看到的东西,报纸上不一定有,而且报纸会被人撕掉。
正3:报纸如果每天买,日积月累,买报纸的钱始终会超过电脑费用;报纸上只有文字和图片,而网络有图像、有声音,而且让我们更生动、更具体地了解事件。
……
反1:老年人不会用电脑,不会在电脑上看报纸。
反2:报纸比电脑更便宜、划算、经济。
反3:报纸比电脑权威,健康,可再利用。
反4:看报纸对自己身体有好处,电脑辐射有害健康。
反5:报纸可随身携带,方便、快捷,电脑不可随身携带,在特殊的场合使用不合适。
……
教师总结:技术的进步让电子报刊走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阅读电子报刊,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们仍然提倡简约,重精神,少电磁干扰,回归生态的、绿色的低碳生活,回归生命本真。所以,我相信在一段时间里,纸质报纸不会消失。其实,这还涉及人的心理问题,静态阅读和动态阅读的质量和体验也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还有一部分喜欢传统阅读的读者,而交互性更强、内容更丰富的电子报刊也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因此,纸质报纸的生存将面临新的挑战。
【讨论学习】
主题:分析阅读材料,阐述“龙芯”CPU诞生的意义。
【阅读材料】“世界工厂”的困惑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到过“珠三角”、“长三角”的读者应该有切身感受。众多外资企业将生产过程的低端部分——主要是加工和组装环节转移到中国,这些低端环节耗费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但附加值低。
……
对PC产业来讲,包括联想、方正这样的大企业利润也是相当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买别人的芯片来组装,只是一个组装工厂而已。而且,在国际CPU巨头AMD与英特尔的明争暗斗中,中国PC厂商无论怎样都掩盖不了“看他人脸色”的尴尬处境,既要哄着占有份额优势的英特尔,又不敢得罪价格占优的AMD,而这一切都缘于我们无“芯”可以挑大梁,缘于中国PC业长期以来没有占据技术的制高点。
“龙芯”的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
【讨论结论】第一,“龙芯”的市场前景。据统计,仅进口芯片这一项,国外大公司每年就能从中国赚走一百多亿美元。如果“龙芯”可以成为替代品,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第二,从政治看“龙芯”。“龙芯”最为独特的优势,不是性能,也不是价格,而是它的安全性。采用“龙芯”CPU,将有助于消除我国在电子政务、国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改变在信息安全领域的被动局面。
第三,“龙芯”的未来。
这几个主题的辩论效果非常好,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养培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类似的人文资源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事实上,信息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例如,在汉字输入部分,介绍民族产业家王选的故事,通过对科学家故事的介绍,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同时使其更深入地了解技术进步背后人类的智慧和付出。在学习网络的时候,不忘对网络发展史的学习。人脑与电脑谁更聪明、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关系……这些资源的开发,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语言,更从课堂教学的实质让我们看到教学目标的多元、课堂立意的深远、教学结构的精巧、课堂进程的丰富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
面向生活
面向生活是现代课程内容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实践性”的特点,关注实践后的个性化体验。突出实践一方面是迎合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过程性体验,面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个性化体验,促进其对信息技术与信息文化的理解,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一般的课堂也关注学生的过程性体验,但对过程中具体操作步骤的处理,一直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将所有的步骤直接呈现,让学生按图索骥、亦步亦趋地“操练”,这种缺乏探索性的经历是没有思考空间的过程,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具体步骤本身,而无暇顾及过程中蕴涵的技术思想和方法,这种做法也常常被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者斥之为“软件说明书式的教材”;另一种倾向是将过程步骤完全略去不谈,留下过多的操作性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这种教材虽然不多,但也时而出现。这又可能使学生陷入探索一些基本操作过程的陷阱,由此浪费大量的时间,使本就非常有限的课时捉襟见肘,反而失去高层次能力的锻炼机会,比如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规划、组织、协调、思维、方法,以及对信息社会和信息文化的感悟和体验,等等,这样的教材我们称之为“探究庸俗化的教材”。
教材中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的内容,我们通常照本宣科,学生学完便忘。这部分的学习,其实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到市场进行调研,以“配置计算机”为任务来学习。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将生成许多新的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攒机的过程,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情况,对技术的发展有更切身的体验(如图3),结合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规划能力。
【课堂实录】
我 们 攒 机 去
——虚拟配机
【项目设计】社会调查
国庆快到了,学校想利用假期为阅览室配置一批计算机,价位在3000~3500元之间。请你利用国庆假期,和本实践小组的同学对附近的电脑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运用课本中介绍的软硬件知识,列出一份合理的计算机配件清单,设计一套合理的购置方案。
【课堂小剧场】
剧本内容:甲乙两名学生分别扮演电脑公司老板、顾客,谈电脑配置。教师点评。
【实践活动】我们攒机去
学生通过http://.cn等网站进行虚拟配机活动。同时,学习软件的安装,感受硬件、软件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
本课的设计面向生活,关注实践探究,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配置计算机的任务做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规划能力。计算机配置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取适当的机型,然后引导学生从功能、技术等层面分析案例任务的需求。在设计中,还提出了性价比的概念,最后还介绍由英特尔公司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于1965年首次提出的摩尔定律。摩尔先生当时预言,芯片上集成电路原件的数量每18个月就要翻一番。这些人文素材的准备,无疑对学生综合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信息文化内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面向教材文本内容的改造
教师要学会利用教材中的资源,更要善于对教材文本进行改造(如图4)。苏教版《声音的加工和处理》一课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录音软件及GoldWave软件对声音的录制、编辑、加工和合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没有完全照搬信息技术教材的文本内容,而是根据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等特点,适当地拓展教材内容。笔者最终以《魅力人声》为主题介绍了声音的魅力,进而通过“配乐诗歌”朗诵为主题进行声音的录制、加工和学习,既丰富了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所有学生体会到了声音的魅力,了解了诗歌的朗诵技巧及声音加工、处理的技术。
【课堂实录】
同学们,你们相信——声音是有温度的吗?声音是有色彩的吗?声音是有磁性的吗?声音是有光亮的吗?亲切的抚慰,美好的祝愿,母亲温柔的呼唤,难道不像冬天里的一抹阳光,是温暖的、黄色的、动感的、光亮的?好,今天,第一项任务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感受魅力人声……
怀旧篇——倾听魅力人声
1.听中央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录音
《小喇叭》这样的广播节目成了我们那代人童年的公共记忆。每当听到它,我们这代人便变成了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因为这些声音曾经记录了我们那代人一段相似的经历,共同的情感,记录了我们童年相似的生命密码。就像有一天,当你们长大了,回忆今天的周杰伦……
2.听电影《简·爱》
在那个精神极度贫乏的时代,异域文化的译制经典,一代影人的声音传奇,滋润着无数人们干涸的心灵。如今,社会变迁,各种媒体纷繁复杂,以邱岳峰、毕克、尚华等配音大师为代表的译制片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以刘广宁、乔臻等配音艺术家为代表的译制片的白银时代也已远去。如今,译制片将成为昨日黄花,他们也大多老了,有的走了。然而,仍然有人坚守“人声的艺术”。
3.听诗歌:《四月的纪念》
师:请你说说成功的诗歌朗诵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生总结:语言美、感情美、音乐美。
实践篇——使用GoldWave软件进行声音的录制、编辑,集体完成诗歌朗诵创作
[师生集体演示诗歌朗诵作品的录制过程]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朗诵要求:语言准确;情感表达到位;节奏美感。
[小组自行录制诗歌朗诵作品]分组选择诗歌,完成作品录制、编辑。
欣赏篇——分享成功喜悦
教师总结:配音艺术包含的内容很多,可惜一节课我们仅能窥其一角,不能穷其所有。课后如果有空的话,浏览中国配音网、中国播客网。声音的温度体现的是感情;声音的色彩体现的是理解;声音的磁性体现的是本色;声音的光亮体现的是精神。声音是父母给我们印刷的天然名片,让我们好好使用,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它一定会帮助你体现魅力的你!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当爱之、惜之,用眼睛发现美,用耳朵倾听情,用嘴巴表达爱。
【教学分析】
学生在学习声音的录制、编辑的过程中完成了作品的创作。本课人文素材的挖掘还体现在对诗歌的选取上,教师准备了18首诗歌供小组选用,并且为每一首诗歌准备了配音的素材。这些人文素材不是简单地、随意地选用,选取合适的素材需要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包括文学、艺术、哲学方面的素养。信息技术教师不仅仅是技术的,还应该是人文的。当然,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该立足于技术的学习,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关照人文素养的培育,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完整的人。
面向非文本资源的课程内容的开发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课时所限和考试要求,课堂教学偏重基础性和技术性,较为关注发展性,少有课程整合和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几乎没有关联,因而难以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非文本资源的开发恰好可以补充课标不足的内容。如图5所示,非文本资源可以分为实物层面、活动层面、信息层面等几方面。例如,调整与整合汉字字形码和图形编码原理,我们开展TrueType造字及造型设计比赛。再如,将画图软件的综合运用与美术整合起来,开展海报设计活动。还可以将搜索技巧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整合起来,开展搜索大比拼活动。将文字信息整理加工与语文整合起来,撰写研究报告,开展电子小报、电子杂志制作等活动。当然,将问题解决与数学学科整合起来,开展程序设计活动也是非常好的选择。非文本资源的开发使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更具生成性,是对预设课程文本的补充和调适。这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充分融合的资源才能接近理想状态的课程标准,特别体现课程的“综合性”。
【案例】活动设计:“TrueType造字造型设计”课堂友谊赛
主题:低碳·创新·成长
软件:TrueType
要求:在64×64的点阵图中,可手绘或参照现有汉字,设计制作符合主题的文字或图形,并在“画图”软件中以300磅的字号输入并保存下来。作品的存放格式为“.BMP”。作品要美观有创意,要附作品创意说明文字。
这些非文本资源的开发延伸了课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将信息技术学习放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大环境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宋伟才(1973- ),男,江西宜春人,江西中医药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吴艳霞(1977- ),女,河南安阳人,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江西南昌33000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71-02
科学与人文是支撑人类进步与人的发展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就是既要重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社会、人文知识的传授,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人文素养教育同样是课程内容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应有之义。
一、人文素养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短板”
对于“人文”含义,学者有着不同的阐释,尽管角度不同,但多会涉及人文知识、人文意识、人文精神等。相应地,人文素养教育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在传授人文科学知识基础上,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逐步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理想追求、人格气质、行为习惯及价值取向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人文素养教育“重视度”不够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对于这样人才培养目标,一些院校“内涵”解读上却存在片面的地方,将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等同于纯粹技能的训练,将“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完全对立起来。在这样理念影响下,一些院校管理者、教师主观上就排斥人文素养教育诉求。因此,无论是课程体系设计、教师培养、乃至学生考核,都将技能训练等同于高职教育的全部,唯技能是举。如此“窄化”技能人才,显然漠视了技能之外对学生终生发展十分重要的人文素养教育,这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误读。
(二)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分量”少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人文素养教育需要通过课程设计来开展。由于对人文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知存在偏差,在课程设计中就呈现出专业课占绝对主导的局面。除去高职生的“实训”时间,有限的课程教学几乎被完全分配给了专业课教学,人文素养课程则少之又少。除了“两课”等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大幅度地削减了人文素养课程数量,在三年制课程中仅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实用语文两门跟人文素养“沾边”的课程。由此可见,在课程设计这样的关键环节,人文素养教育犹如“无源之水”,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
(三)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水平”不高
人文素养教育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高职学生以技能见长;相对于中职学生,又有着理论素养的优势。而事实上,高职学生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就业上,都没有体现出优势,甚至处于“夹心层”的尴尬局面。更令人担心的是,高职毕业生在道德信仰、职业素养、创新精神、人格修养等人文素养层面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高职有着较高的就业率,但许多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没有展现出与其技能相应的职业素养,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产生了偏见。而日常教育教学中,由于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还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发生了一些恶性事件,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导致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高职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理念偏差
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文素养教育也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课程设计需以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为主导。人文素养教育出现了偏差,首先需要在高职教育理念上寻找原因。不可否认,当下的高职教育在“技能”培养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基本需求。但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者往往偏重于高职教育的工具价值,而把教育的主体――学生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忽视了高职教育的人的价值,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难免会出现“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虽然一时有利于学生就业,可能会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以及终身发展。
(二)人文素养教育师资匮乏
如果说“技能”培养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硬件条件的话,那么,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则更多地依赖于师资的水平。可惜的是,目前专任人文教师不但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人文素养方面更是不足,许多专任教师“转行”而来,本身就没有经受过系统的人文素养教育。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学校层面,在技能培养价值导向下,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花费在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有效地弥补了专业教师在技能上的不足。但相比较而言,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则被漠视。另外,专任人文教师的培养、培训往往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并进一步传导给了学生。
(三)人文教育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近年来,高职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在规模上占据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欠账”太多。以国家级示范校为代表的部分高职院校,拥有了一定的办学实力,但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还是相对不足的,尤其是一些西部和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仅仅能够满足基本的办学条件。另外,高职教育注重产学结合,无论是实训基地建设,还是教学设备投入,要大于普通高校资源投入水平,这就进一步挤压了人文素养教育的资源投入空间,缺少了资源支持,人文素养教育难免流于形式,甚至举步维艰。
(四)高职招收学生人文知识基础薄弱
在现有考试招生制度下,相较于普通高校而言,高职所招收学生文化知识水准总体偏低,人文素养基础比较薄弱。目前,高职学生主要包括五年制和三年制两种,五年制学生来源于初中毕业生,三年制学生主要来源于中职及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被视为高考的“失败者”,录取分数普遍较低,入读高职院校承受了比较大的社会压力。许多高职学生认为,入读高职院校就是掌握一门技能,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其结果导致许多高职生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以致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提升高职人文素养教育水平的途径
(一)科学定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有效的课程改革,首先需要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方向正确了,课程改革的系列设计才会达到目标要求。从目前看,要想从根本上扭转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不利局面,需要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本质进行科学思考,深刻认识到人文素养对于师生的价值所在,以及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强调:“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显然,人文素养教育应是达成“广泛知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西方职教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理念认知上显然要更加深入。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理念是注重“核心技能”的培养。所谓核心技能,着重强调在任何工作领域都能使用到的一般技能,如批判和反思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作为世界职业教育典范的德国“双元制”课程目标设置,除了强调学生要获取良好的职业技能,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可持续学习能力、责任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担当能力。
(二)构建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大课程”体系
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载体应该是人文课程体系。然而,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比如,高职学生注重技能学习、实习时间长、学生人文知识薄弱等。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人文素养教育自身的规律,这就需要树立人文素养教育“大课程”观。所谓“大课程”观,即不局限于开设专门人文素养课程,而是将人文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入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专门的人文素养课程和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专业课程无疑是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以此为支撑构建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大课程”体系。
客观上,受限于高职教育发展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尚未形成一套类似美国的“核心课程”和德国的“基础知识课”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模式,这就需要改变人文素养教育偏低的结构性矛盾,除了现有的“两课”等传统人文课程,还应该结合职业技能发展趋势,增加既符合高职生发展需要的人文课程,从而形成符合中国高职生需要的“课程包”。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根据人文素养课程以及学生特点,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素养教育带给自己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三)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教师与资源保障
有了科学的人文“大课程”体系,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来实施,以及充足的教学资源予以保障。从教师方面看,首先需要充实人文教师队伍,有效缓解人文教师不足的现状,要注重人文教师队伍人文素养及教学技能的提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除了要注重自身学习,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外,作为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教师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并形成常态化的机制。此外还需要教育教学资源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在资源拓展方面,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优势,充分利用校外人文教育资源。
(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充分挖掘隐性教育资源
人文素养教育十分注重环境的熏陶,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重视自身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学校文化建设,不但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特的人文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独特的文化气息,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并提升自身人文素养,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强学校的软环境建设,增强软实力。除了学校精神文化及环境文化建设,与高职人文素养教育联系最为紧密的则是校园活动等隐性教育资源的挖掘。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让人文素养教育充满趣味,学生乐于接受,而且有着一般课堂教学达不到的学习效果。而要实现理想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制度设计与理念,这无疑对管理者还有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芦净,杨丽彬,刘爱云.高职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4).
[2]徐辉,季诚钧.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8).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刘来泉,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林凡成.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经验及启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
[5]袁小红,周国强.关于高职教育融入人文教育的意义[J].职教论坛,2013(8).
[6]张艳华.浅谈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9).
[关键词]高职 人文课程 职业素养 培育
[作者简介]陈鑫(1975-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和高职教育。(江苏 盐城 224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SJD88006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20-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表现为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而高素质则指现代职业人适应职业岗位必需的素质——职业素养,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和能力,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理想、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如果说职业技能相当于一个人的“硬件”,那么职业素养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软件”,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当今社会剧烈变革的转型时期,职业素养的培育既是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求。
职业是社会发展和分工的产物,一成不变的终身职业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几率大为降低,职业领域的不断变换或同一职业领域对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对一个职业人而言,职业生命的高度和深度取决于职业素养。诚实敬业、强烈的责任心、优良的团队精神、理性的思辨能力与坚韧的奋斗精神等职业素养将为高职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关键在教学。笔者研究的是如何在人文课程教学训练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一、构建符合高职实际的职业素养培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人文课程基本是沿袭本科院校,侧重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虽说基本素质是普适性的,是作为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但职业素养的本质属性是职业的,因此,要从社会需求出发,结合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探索构建培育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文课程体系。
1.开发行业文化课程,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根据专业的不同,开发相关专业行业的文化课程,让学生掌握专业行业的历史、文化、发展前景及与其他行业的联系等人文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对职业相互关系的理解并产生较高的认同感,从而强化职业责任心。此外,通过行业榜样人物的激励,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譬如,不少学生对纺织行业有偏见,其实中国纺织业在国际上的优势明显,纺织行业是真正有竞争力的行业,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纺织,而且现代纺织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农业、工业、土木工程、建筑、水利、交通、医药卫生等领域,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学生通过纺织行业文化课程的学习,坚定了投身纺织业的信心与决心。
2.整合人文通识课程,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经典作品中蕴涵着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以及得失荣辱、贫富贵贱、穷达安危、爱恨善恶的深刻思考,积淀着人类几千年关于人生的思索和生活的智慧。从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生取义”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都集中体现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经典阅读课程的学习,可以丰富高职生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情感,促使学生思考职业与人生,反思现在该做什么,开始做未来职业状态的准备,使学生乐业、敬业,并外化为工作中的尽心尽责、积极进取、忠于职守等品质。
3.优化素质拓展课程,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一是开设交际与沟通训练课程,创设各种工作与生活中的场景,使学生通过参与和实践体验各种活动,训练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及职场沟通能力,学会理解他人,积极聆听,善于与人合作。二是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针对职业岗位,课程构建从人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出发,形成职业通用文书与职业专用文书两大板块,较多选取反映企业文化的例文,围绕职业人的培养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文种训练、任务分配、角色转换、团队合作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4.增设职业礼仪课程,塑造学生良好职业形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礼仪形象已成为一种竞争力,某种程度上说,职业形象决定职业生涯,职业形象决定人生命运。可以开设职业形象礼仪课程,对高职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及相关技能实训,针对不同的专业职业岗位,模拟工作情境或在工作现场进行动态教学,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职场交往中的举止、谈吐、着装、仪容等规范性要求,提升内在的文化修养与道德品质,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待人接物能力,塑造良好职业形象,有效提升职场竞争力,为个人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优化职业心理训练课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和保证。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课程内容,选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情感、就业、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偏差等典型案例,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及职业心理训练,指导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的手段和方法,维护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压力的能力。面对未来社会,引导学生对将来的职业、人生作出合理规划,关注经济社会的变化,学会从产业调整看行业变化与职业发展,充分认识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知识更新和社会变化的需要,把终身学习作为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理想,为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人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探索与领悟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体现。职业素养的养成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是靠说教和强加灌输就能培养的,而是一个学习、体验、内化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需要学生个体主动自觉地领会、感受和顿悟。
要把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贯穿到整个职业教育中,通过课程学习、综合性实践等活动,将职业素养无形的软要素有形化,并将其转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虽说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价值观等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渐渐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人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实践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要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在课程内容上,与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企业顶岗实习等活动有机结合。譬如,在行业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可以学生安排到企业见习,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入真实的职业环境,感悟企业对不同职业岗位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体会企业岗位中必需的质量意识、时间意识、责任意识等,增强职业意识。不仅要关注显性课程的有效教学,也要重视隐形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譬如,依托志愿服务活动培养职业素养,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场所开展服务活动,让学生在亲力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人际沟通、学会负责、诚实守信、关心他人,养成服务社会的良好习惯和品格。
2.在教学设计上,注重情境性。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专业特点的不同,灵活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担当某一个角色,教师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譬如,应用文写作训练,学习写应聘信时,可以把课堂改为公司招聘现场,学生分组扮演面试官和面试应聘者,大家参与的热情非常高,结合学生的面试应聘表演,讲解面试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面试中常见的考官提问以及应聘信的写作注意事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非常投入,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在活动中丰富并运用知识。创设情境不只是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学习的“精神场”,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这种课程氛围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并实现能力成长和素养提高。
3.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体验性。要探究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视界融合,注重职业素养培育的体验性和生成性,通过创造和丰富能让学生置身其中的学习情境,诱发和唤醒学生的切身体验,让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感受、体味、领悟。事实证明,只有促使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从而有效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而活动是体验的场域基础,也是体验深化、发展的载体。教学上,要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师讲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职业调查等方法,有效组织各种活动,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获得体验,提高认识并将其概括化、内化为稳定的个性特征和品质。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性。在职业素养培养教育实践中,无论是片面强调职业道德观念的灌输,还是片面强调职业行为的训练,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仅仅当作学习的工具。其实,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是一个主体自我积极建构的过程,不可能自发地生成,而是在价值的引导下、精心设计的学习情境中、真实的职业场景中,通过体验自主建构生成的。因此,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着眼于学生自我成长内在动机的唤醒,以模拟的教育情景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为背景,创设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等,获得职业道德的情感体验并内化为自觉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卢洁莹.社会转型背景中职业教育价值定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
[2]许亚琼.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业技术教育,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