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

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

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白壁德认为大学的人文性和贵族性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所在。现代人文主义的真谛就在于以一种“中庸”的尺度,在极端的功利主义和极端的人文主义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反观当下中国大学,笔者认为人文精神的复归是当代大学改革的重要使命,这种复归并不是将大学变成封闭的象牙塔,而是与功利主义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它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确立大学的学术性;严格大学和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的区分;学生接受人文教育。

大学是什么?纽曼、洪堡都有过关于大学的经典论述,上个世纪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也有过大学的名言。但是对大学性质和大学与人文主义的关系的论述,有一个人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欧文·白壁德先生。(IrvingBabbitt,1865-1933)。他是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教育家,“新人文主义”的鼻祖。他的《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值得特别一提。在该书中,白壁德对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性质和大学与人文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地阐述,并对大学如何面对社会的变化,寻找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平衡进行了思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重温白壁德的经典论述,无疑对我们今天的大学走向更加理性的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学及其人文内涵

在书中,白壁德阐述了大学的三层内涵:(1)大学的指导精神是人文的,并且是贵族的;(2)大学是为塑造社会精英而悉心选择研究方向的场所;(3)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有“质”的人。

在白壁德的论述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对大学实质的揭示。他强调,“大学的指导精神却既不应是人道主义式的、亦不应是科学式的,——尽管这些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体现,而应该是人文的,并且是贵族式的。”这句话揭示了大学实质的两大含义,一是人文性,二是贵族性。一方面,大学作为培养人的场所,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文的。它以人为中心,“教人所以为人之道”,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怀的是人的终极理想:另一方面,大学约束性的人文标准的存在,使它不可能指向多数人,而只能是少数人,这就体现了它的贵族气质。这从人文主义一词的含义中就可以得到说明。人文主义一词是英语humanism的中文译名,它的含义是“信条和纪律”。接受人文主义教育者通过“信条和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在整体上就与未受过教导和规束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以“严格的选择”,而不是“泛滥的同情”,表明它只适合于那些“挑选出来”的小部分人,而不是普遍的大多数人。所以大学从本质上说又是贵族的。这是白壁德先生在20世纪初,面对美国日益严重的大学社会化倾向,而着意提醒人们要注意大学根本的特性。

如前所述,由于大学人文、贵族气质,这就决定了大学不同于社区性学院,它是为“精心挑选”出来的小部分人塑造完美人格的场所。因此大学内涵的第二条就是,大学从其性质上,应该界定为一个为塑造社会精英而悉心选择研究方向的场所。对此,大学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大学被定义为让任何人做任何事的东西”;二是把大学变成“科学大工厂”。关于前者,白壁德将矛头指向卢梭,他认为卢梭人道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分鼓励人类任其自然地发展他的性情,它使大学成为让任何人做任何事的东西。因此,他对于大学实行选课制并不支持。他认为,选课制固然逃脱了高头讲章与权威论断的武断呆板的教育方式,但却是陷入另一种危险——不受限制的个人主义式的学究作风。在这里,白壁德并不否认民主化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他认为大学需要的民主应当是一种“选择式的民主”,而不是“博放式的民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大学的人文精神。

事实上,白壁德的观点不无道理,如果一个大学完全成为由学生自己来决定自己想选什么课就选什么课的所谓菜单式学习,那么这与市场上的买卖商品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白壁德主张“选择式的民主”的观点,还是比较合乎人才发展的规律,它既满足了人才个性的需要,同时又保证大学所应有的“心智训练”。

基于这样的逻辑思维,白壁德还对大学与社区学院的功能做了严格的区别:社区学院,可以追求博放式的民主,以大众化教育为目标,让更多人受到教育。但是大学则不然,它应当成为一个能为人文主义者按自身律法完善自我提供丰富机会的场所。

对于后者,白壁德着力提醒的是现代科学主义对大学的影响,正在使大学一步一步变成“科学大工厂”。培根科学主义倾向于单纯使用量化检测手段并用自然科学的术语来表达一切事物,它对大学最严重的影响就是人的法则完全被自然的法则所代替,从而导致功利主义在大学校园的畅行。

对于大学的第三条内涵,白壁德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目的就是(如果它有独立的目的的话):它必须在这个量化的时代中造就有“质”的人。所谓的有“质”的人,白壁德作了这样的解释:“尽管整个世界都醉心于量化的生活,大学却必须牢记自己的任务是使自己的毕业生成为高质量的人——这就是‘质’这个词的真正意义而非通俗意义而言。”有质的人就是“高质量”的人。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人呢?这里白壁德的意思不仅仅是指大学毕业生成为某一专业的行家,更主要的是指成为一个有人文气质和内涵的人,即“获得人文的教养”,包括“趣味和判断力的原则”、“明智、集中的观点”、“对以往历史应有的尊重”等。有质的人避免了由于专业的学习(对任何一种学科过于熟悉)所可能导致的“人类心智的失衡”,对此,白壁德提醒道:“现代生活所特有的环境要求我们几乎全部成为行家与专家,而我们因此更加需要自我防范,勿使自己的头脑因过分沉迷某一学科而有损健全。”换句话说,大学生先成为人文学者,然后始从事于专门之学,这才是有“质”的人的真正含义。

适度的平衡——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的真谛

可见,大学的人文性,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所在。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是,一方面专业化、都市化、世俗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教育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协调社会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大学生存和发展面临市场经济的压力。学校规模的急剧扩大,教师、学生、后勤人员的激增以及图书、设备的完善,需要大量的经费,不能不迫使学校管理者在筹措经费上花费大量的精力。而学生需要面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为将来的就业谋生做准备。市场经济发展对大学的渗透使得人文的坚守变得非常的困难和不切实际。

面对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不可能不对社会的急剧变化作出反应。继续固守传统就显得迂腐和不合时宜。事实上,从学校发展史来看,学校越来越专业化,培育之人才亦越来越重职业之专才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片面地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把直接的功用性作为主要的教育目的,就有可能使教育成为受教育者的一种“人力投资”,学校成为训练社会各业人力的“知识的工厂”,就有可能导致学校教育理想的丧失。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事实上,白壁德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但他认为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的真谛就在于:在极度的同情与极度的纪律和选择之间、统一与多样之间寻求平衡,并根据它调节这两个极端的情况而相应地变得更加人文。其所包含的意义是以一种“中庸”的尺度,在极端的功利主义和极端的人文主义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抱着人文主义的态度,同时期的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也认为,现代大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不能远离社会”,但是大学要有一种基本的原则和立场,这就是“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时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深受西方大学理念影响的、竺可桢、李登辉,在他们办学理念中也高度强调教育超然于社会的重要意义。相信“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也”,“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假使教育事业,要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有所贡献,不当仅注重物质的进步,而更当注重道德的进步”。这就是说,在他们看来,教育并非只是满足社会现实功利需要的一种制度和机构,而更是社会理想的制定者和实行者。这就是说,人文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冲突和矛盾是必然存在的,重要的是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余英时先生曾说过,相对于任何文化传统而言,在比较正常的状态下,“保守”和“激进”都是在紧张之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例如在一个要求变革的时代,“激进”往往成为主导的价值,但是“保守”则对“激进”发生一种制约作用,警告人不要为了逞一时之快而毁掉长期积累下来的一切文化业绩。代表激进的功利主义追随者和社会变革者,和理性主义追随者正好形成了张力,相互对立和抗衡中推进了大学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下更为合理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随着赠地学院和实用技术大学的兴起,传统大学以培养个人为目标、注重心智发展的理性主义理念受到社会的挑战,大学服务社会的观念获得许多大学的响应,并渐趋上风,影响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走向,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思想。在这个社会现代化和世俗化的过程中,“大学不容置疑地成为社会的知识工厂和思想库、成为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由社会边缘的‘象牙塔’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的人文传统因此备受世俗的挑战。但是应当注意到的是,在现代大学的发展过程中,理性主义作为传统的大学理念并没有因功利主义的兴起、猖獗而消退,相反,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时也是理性主义给予抨击最猛烈之时。以白壁德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对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的抗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实用主义的纠偏,它使美国大学教育的“教育钟摆”并未真正偏斜,而是能在一种合乎社会发展而理性中向前发展,大学的人文精神因此从未真正丧失过。

超越功利与回归人文——当代中国大学改革的使命

如果我们依此来反观一下当下中国的教育,实事求是地讲,今天的大学在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天平上已经发生了倾斜。因此,对于当下中国的急功近利现状,我认为中国大学最需要的就是人文主义的复归。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大学自12世纪产生以来,虽有过很多发展,但是仍然继续遵守某些显然不变的规律。”这种“不变的规律”,也就是大学根本之所在的东西,它规定着大学之为大学。

在美国,大学尽管充斥着非常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但是作为学术组织,其基本的特性和人文传统没有改变。而中国大学的情况就不是这样。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建国后一度与传统断裂,失去了积累。教育从“政治的婢女”转向“经济的侍从”,一直未能正视教育自身,这就导致了建国后中国教育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人文精神的复归是我们今天在面临浮躁的功利世界时特别需要召唤的,人文主义的复归也是与功利主义形成必不可少对话的需要。当然,这种复归,并不是将大学重新封闭起来,成为象牙塔,而是与功利主义达成一种平衡,形成张力。具体来说,这种人文主义的复归,需要从哪里入手?

首先,确立大学的学术性。大学是学术组织,不是行政组织,更不是经济组织。现代大学是学者云集之所,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无论现代大学发生了何种变化,大学在本质上仍然是社会的学术组织,是学者的共同体。”“学术功能仍然是其最为主要和不可撼动的部分,这是大学成其为大学的关键。”因此,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学者治校是体现大学学术性质的主要方面。

学者治校就是强调由学者来管理学校。先生从教育目的出发,对此作了专门的论述: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使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为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所以教育事业应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因此,大学校长的人选,首先必须是一位学者,一个教育家,有自己独到的大学理念和管理大学的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而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学者治校的要求就是实行教授治校和学生自治。

就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而言,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学特定的学术性被轻视,大学的管理体制并不蕴涵现代大学自身独特的人文精神。其表现就是大学在管理上与机关没有差别,行政机构主导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在北大教改的论坛中,就有人尖锐地指出:“在中国大学里,行政权力是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的,学术权力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即使是2003年北京大学出台的教改中,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提出要设立教授会,但有人即尖锐予以了抨击,“在中国大学这样一个官员治校的组织中,教授会的设立并不是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自然产物,而是领导批准,依然处在行政权力之下,因此很难享有真正的独立性和权利。”因此,对于高等学校的改革而言,尊重大学的学术性,构建现代大学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实际上就是中国大学创建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所在。

其次,复归人文主义就必须严格大学和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的区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庸俗化、世俗化的一个典型表征就是大学与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之间没有了明显的区别。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都升格为大学了,这是中国大学丧失人文气质、沦为世俗工具的体现。复归人文主义首先必须为大学正名。如前所述,为精挑出来的小部分人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学创办的真正目的,它的目的不仅在“训练一技之长而尤在养成宏正通达之士,不仅在传授知识技能,而尤在陶冶品学才识具备之完人与培养健全之士风”。因此,保有人文、贵族的气质应该成为大学区别于较为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之所在。

一般专门院校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侧重于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社区学院灵活应对社会急需的实用和应用人才,可为普通公民的就业出路做好充分的准备,服务于大众化的教育需要。但是大学作为一个塑造社会精英的场所,不应以追求大众化为目标,保持它独特的贵族气质,是大学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体现,因此,大学无须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责任。

对此,我国学者梅贻琦的见解也是颇值得我们今天大学主政者借鉴的。梅贻琦在批评大学迎合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广设工学院的现象时说到,大学教育毕竟与其他程度学校教育不同,它的最大的目的原在培植通才;文、理、法、工、农等等学院所培植的是这几个方面的通才,甚至于两个方面以上的综合的通才。“它的最大的效用,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他认为,大学工学院在造就高级工业人才与推进工程问题研究方面,应该有更大的使命,不应使其只顾大量的生产,而将品质降低,而且使其更重要的任务,无力担负。为此,他强调工业化程序中所需的大量的技术人员,大学工学院实无法供给,亦不应尽要他们供给。

复归人文主义第三个要点就是,学生必须首先接受人文教育。毫无疑问,今日社会上的职业结构越来越要专门知识的情形下,高等教育的分科分专业是必要的,但大学毕竟不应只是训练一技一能的专门之士,大学的人文特性决定了大学不仅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还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为实现这种理想,现代大学一方面设置各种学科广泛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并以教学科研的成果服务于社会,对社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作为高等学术的中心,大学又有继续承担保存和增进社会中最宝贵的学术的责任。但是长期以来,教育工具性的一面得到广泛的张扬,教育片面追随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性教育几乎就是高校单一的职能,根本忽视大学教育的本体价值和人文精神。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现代教育在增加它的长度(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和广度(大教育、泛教育),却在丧失它的深度(对人生的关怀、对人性的提升)。现代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式上绝对崇尚理性,过分追求规程化、单一化、一律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一非理性层面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及其在人的精神发育、成熟中的作用。教育重心的失衡,导致人性得不到健全的发展。

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

humanist, the history classroom instruction must seep the humane spirit

meng jun

【abstract】in the history classroom instruction must insist humanism the basic spirit, the class changes now the core value is to the humanism basic spirit development. opens many yuan teaching resources, in can have the life-long significance again through these resources raise to the student, the valuable thing, this is the objective real historical manner, the analysis comparison power of thought that profits from the introspection the self-awareness, comprehensive clear humanities concern. the history is remaining which the humanity moved in the past, along its natural “situation”, the establishment history teaching “the scene”, let the student “experience personally” the study, student’s learning activity had “the practice” on the necessity the nature.

【key words】humanism spirit; course content humanities value pursue; scene; practice teaching

一部人类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文明进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从中领悟人类文明的创造力及蕴含的价值取向,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汲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1 历史教学应该坚持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教学思想

1.1 当今的应试教育严重扼杀人性:当今的中学教学,唯分为高。分数是老师、学生的命根,分数影响学生升学,分数影响教学成绩,分数影响教育干部的升迁,总之,分数成了中学教学的唯一宗旨,其毒害之重,范围之广,让人触目惊心。应试教育严重扼杀人性。就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可以用“四多四少”来概括。一是多见历史概念,少见历史细节。真是的历史细节才有可能展出鲜活的历史过程,鲜活的历史过程才有可能冲击学生的整个身心。二是多见历史事件,少见历史人物,要讲历史人物也只是“宿命”的符号。没有历史人物的“历史”,怎没可能“见贤而思奇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怎么能陶冶学生的“人性”呢?三是多见重复记忆,少见分析论证。在这样的课堂上,历史不再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立体的、螺旋的过程,只是一大堆单个的,支离破碎的“点”。现在的学生时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为考试比名次而活着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怎么可能有自由灿烂的快乐的生活?四是多见教师,少见学生。课堂上绝大多数老师都是讲到底,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听老师讲,至于教材的内容所内含的人文认识价值的东西,老师则大多视而不见。更有甚者,若某个学生因此而问询之,有些老师含批评学生不知轻重缓急,不知用与无用的区别。当然,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怪老师,主要是我们时代的悲哀。

1.2 历史教学应该践行“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最基本的精神,就是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将人的天性、快乐、幸福看的高于一切。

作为国家意志的我国本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他最关键的几个词是“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生活课程”,这样的理念,无疑是非常充分、十分丰满,特别发展了人文主义基本精神于教育的体现和要求。

孔子认为,凡是人都“性相近,习相远”(《论语》)因此,他挑战“学在官府”。“学术官府”的历史传统,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举办私学。在他的三千弟子中,今有据可查的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看。从“招生”的角度,说明孔子践行着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可以受教育的人文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他能因材施教,同样的疑问或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孔子的回答不同。

的教育思想,也是根植于“精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力是“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包括他们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要全面发展,必须体力与脑力协调发展,我们的教育应该使人的才能与品质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这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后来被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发展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依存、制约的全面、和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是借助已有知识实现的,获取知识要有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要使学生在教学中富于积极性,教师就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对于那些知识无动于衷的学生,老师要认真的、谨慎的研究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等等。

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这些“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在教育中的基本要求,理应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2 历史学科渗透人文教学的具体措施

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范文第3篇

摘要:改变农村小学数学课老师是主宰、是权威的应试教育模式已势在必行。在人文主义教育观指导下推进农村小学数学的人文主义教育方法众多,如,用数学史和数学家案例、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教法上和教学理念上注入人文关怀等。

关键词:人文主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都能将π值背到6位以上。但在中科大少年班招生考试中有道题:请你说说圆周率的意义。结果72.9%的考生说不清楚,30.5%交白卷。这警示了现行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弊端:重形式体系、重逻辑推理、重问题解决、轻人文意义。要总体提升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就要关注广大的农村小学数学的教育,在数学课堂上渗透人文主义。

一、人文主义教育观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所形成的思想体系。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神权;个性解放,追求现实幸福;自由平等;崇尚理性,反对蒙昧。20世纪60年代人文主义在心理学界受到重视。被称为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区别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和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它关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主观性、意愿;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

人文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因素;尊重学习者;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相信学习者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情感融洽、适宜的学习情境。

人文主义教育观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探究自我情感,学会与教师及同学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

人文主义衍生出的理念,启示了我国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模式多是以师为主的满堂灌,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各国教育界都在关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的课题。在以往教育的功利倾向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重理轻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数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的势在必行。

1、时代的需要。改革开放需大量人才,科教兴国已成共识。教改须符合时展的要求。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提出数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已是时代需要。这要从小学抓起,从小培养数学兴趣。

2、是素质教育的手段。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改就是为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欲兴邦必须兴教育。目前我国教育处于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数学是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应挖掘数学上的人文价值。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人文素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鼓励小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奇思妙想,使学生从小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贯穿人文主义教育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3、有利于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感悟数学的价值。“习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因此在农村小学课堂上应渗透人文主义教育观激励学生让他们爱数学,只有培养了兴趣才能打下深厚的群众数学的基础,为数学发展和公民数学素养的提高起到播种作用。此外,课堂上用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感悟数学家的艰辛与荣耀,发现数学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数学不是单纯的解题和计算,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感悟数学的价值。

三、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农村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应增加趣味性,使之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数字计算、也不是九九乘法表的枯燥背诵,通过理解数学发展脉络中的各个小故事,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过程。把知识同生活紧紧结合,就不会迷失在数学森林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那么如何在课堂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呢?

1、利用数学史和数学家案例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结合数学史和数学家案例来讲解知识,寓教于乐。这样能扩大知识面,体会数学价值,弘扬科学精神,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举不胜数,通过介绍生平和事迹,如祖逖、帕斯卡、牛顿等,鼓励学生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转变学生畏惧数学和被动学习的态度。

2、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渗透人文主义精神。作为在人文主义教育观指导下的农村小学教育者,不仅要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作为教学中心,而且要明白数学来源于现实,有反作用于现实世界。把教参给出的问题演化成当地耳闻目见的事物,做成题目,让学生研究解决。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加现实的经验,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心态。

3、教法上体现人文主义教育。首先,过程教学体现人文教育。数学教学实质上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暴露知识产生的过程,体验数学家的成功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过程。其次,研究性学习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即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在民主的人文环境中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思维。

4、教学理念上注入人文关怀。21世纪教育理念上的根本性的变革就是关注生命、关注人的发展。我国数学课改的任务就是“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新世纪的农村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认知方面的深化和扩展,还要关注生命、关注学生内心体验和感悟、情感和意志、个性和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首先,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体现人文关怀。美国推孟的实验表明:智商高低与成就无明显相关,与情商有明显联系。因此,在农村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平等地热情地对待学生,寄予希望。不偏爱成绩好的、不漠视成绩差的、不让众多学生成为数学的旁观者而心灵扭曲,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案上要考虑各层次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其次,增强课堂民主气氛与多沟通交流。克服教师主宰课堂、教师是课堂绝对权威、教师绝对正确、学生是知识的容器等问题的方法就是增强课堂的民主气氛和学生多交流。民主的数学课堂是思想自由、思想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合作、讨论、争论等。因为思想交流是人文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一种好方法。

总之,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应因地制宜,时时关注小学生心理和智力的成长。(作者单位:游城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孙建辉.教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学实践与研究.2002.10

[2]兰海英.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雅安地震 灾难信息传播 人文关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媒介化生存的不断深入,我国新闻媒体在灾难信息传播中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灾难信息传播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传媒伦理理念,这无疑是媒体报道的巨大进步。本文以雅安地震报道为切入点,探讨了灾难信息传播中的人性光芒。

一、人文精神是新闻媒体的题中之义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humanism)一词最早起源于欧洲,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人文主义思想,它注重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和对人的权利的尊重,提倡人学,反对神学,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主张个性解放,赞美人的本性和力量,实质是“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倡导“自由、平等、博爱”,注重人的价值尊严。由此可知,“人文关怀”是从“人文精神”中提取出来的。它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精神关怀有所失落,即“物质丰裕,精神家园荒凉”而提出的。它注重对人的尊重,尽量满足人性化的需求,在精神层面则希望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这些价值既是人文关怀的核心,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

(二)新闻媒体应该具有人文精神

正如上文所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闻媒体在报道中无一不是紧紧围绕“人”这个中心来展开的。而从外延来看,这里的“人”主要可分为受灾者和受众两个方面。

1 以受灾者为本,抚慰受灾者心灵

在灾难突发的时刻,新闻媒体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灾难现场,他们将成为幸存者的精神支柱,因为他们能给予幸存者或其家属最直接的人文主义关怀。相对来说,如果媒体在采访中处理不当,给受灾者带来的伤害也是最直接的。任何人在经历灾难后,他们的心理世界都充满了不安、焦虑、恐惧、悲痛等负性情绪,因此,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采访灾难亲历者时,需要格外关注和照顾受灾者不稳定的情绪,尊重受灾者提出的要求,否则,将有可能对受灾者造成二次伤害。

2 以受众为本,尊重人民的知情权

知情权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政治地位的体现。新闻媒体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是对公民的个人价值的尊重,也是对其政治地位的肯定,而这可以说是实现人文关怀、体现人文精神的基础。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必定牵动受众敏感的神经,他们需要及时知道灾难事件多方面的信息。在这个时候,媒体就要发声,而且要及时、准确地发声,如果在关键的时候弱声、失声,就会大大地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不能及时准确为受众传递信息的媒体终会被受众所遗弃。因此,媒体要对灾难事件始终保持追踪状态,做到不瞒报、不断报、不浅报,让受众每天都能得到最新信息。

二、雅安地震报道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

(一)从报道形式角度

1 全天候不间断播报

最早发出地震消息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后仅仅十多分钟就插播了这条新闻,随后,新闻频道立即进入到“雅安时间”。与电视相比,网络的速度就显得更快。各大门户网站在第一时间将“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消息放在首页,并开始进行专题报道,消息来源有从电视上获取的,也有直接从微博中获取的。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微博,虽然微博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媒体,但是其作用不可小觑:从4月20日8点17分第一条微博发出,短短一个小时便被转发6000条;而在热门微博的排行上,有关雅安地震的微博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到第一位;加上微博这种自媒体独有的特性,消息的更新更是从一开始就不曾间断……这一切都表明,同常规的新闻媒体一样,微博在传递新闻信息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拥有其他媒体没有的优势。所有媒体的反应与全天候的报道形式,都体现出新闻媒体满足公众知情权的一面。

2 媒介联动

地震发生后,电视和网络率先行动,报纸也从次日开始报道,同时,联通、移动等通信服务商也开通了短信寻人的平台,并与网络寻人平台相互连接。与此同时,由于电视要不断更新最新报道,在深度上会略显不足,因此,往往需要借用报纸采写的有一定深度的新闻稿,来弥补这一点。例如,在《早间新闻》栏目中,主持人会引用当天报纸来对此次地震进行介绍,并且作适当的点评,这种良好的互动方式既可以利用报纸新闻稿件的深度,也能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广度,让广大受众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地震灾情和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就这样,电视、报纸、网络、手机各自发挥其长处而又相互联动,使得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极其广泛,信息传达及时、全面。这样的媒介联动,是对受众的负责,彰显了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人文关怀的外在表现。

3 报道方式人性化

报道方式的人性化,集中表现在电视报道镜头中对现场伤亡画面的处理。在此次雅安地震报道中,此类画面在电视上基本没有出现,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其家属的关怀。同时,主持人在播报时情感化的表达,也是报道方式人性化的一种体现。例如,著名主持人邱启明在直播雅安地震灾情的节目中,因为长时间播报,导致声音变得十分嘶哑,对此,不少网友就表示:“太让人揪心。声音都播报哑了。”这种情感化的报道方式,也透露出了人性的内在美。

(二)从报道内容角度

1 内容丰富,角度多,有区别、有重点

此次雅安地震,信息传播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很多大型都市报纸都用了大量篇幅来报道。以《潇湘晨报》为例,4月21日,即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就有10个版面是有关雅安地震的,22日、23日、24日也都有9个版面,内容之多可见一斑。而前面所提到的电视全天滚动播放,网络消息不断更新,也都凸显了报道内容的信息量十分丰富。至于多角度,我们可以参见《楚天都市报》的版面。该报4月21日的每个版面都被细化成了独立的小单元,如第二版“关注芦山强震・动态”,第四版“关注芦山强震・直击”,以及第六版、第八版、第十版、第十四版的“特写”、“微闻”、“救援”、“影像”等各个单元版面,且从不同的角度报道,这对受众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导读,显示出了该报对于此次地震报道的用心。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每日最重要的新闻(如道路的疏通状况、人员伤亡状况)总是在头版头条,而对救援状况的报道、对地震的新闻评论等就依次排在后面的板块。

内容丰富说明重视,角度多代表用心,有区别、有重点更是一种细致的负责态度,这都彰显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基础上的。

2 标题、图片人性化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眼睛”,而图片则是新闻传播中的“感性符号”,最容易抓住受众眼球,两者都能表达出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而两者相结合,效果则更甚。仍以《潇湘晨报》为例,该报4月22日、23日的封面图片就让人动容:一张是灾区孩子们举起求助的破纸板,标题是《别让他们的需求堵在路上》;一张是在帐篷里复习备考的高三学生,标题是《雅安孩子的“清华”梦》。有网友如此评价:“极具感染力的图片配上饶有意味的文字,一切显得那么的自然,其中的感情虽如水般平静,但却有绵绵不绝之感。”

3 内容更加实在,不浮夸

央视在4月20日地震发生后立即开始直播,并且在短短半天之内就第一次播报了当时统计出来的伤亡数字,此外,自20日晚上开始,各大网站的专题中也都出现了很多具有救援指向性的新闻信息。这些信息追求实用、时效,不浮夸,给灾区救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指引作用。这些信息的传播是新闻媒体注重消息质量、始终心系灾区的表现,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以人为本。

三、灾难信息传播中人文关怀失度的表现

新闻媒体报道不能没有人文精神,但也不能表现过度。一旦过度,问题便随之而来。

(一)关怀过度,中伤灾民

4月20日晚,各大网站及微博上纷纷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悲情母亲:5・12地震中失去儿子 雅安地震中又失女儿》。这位悲情妈妈疼痛还未平息,媒体便如此疯狂肆掠地报道,无异于在当事人的伤口上撒盐。也许媒体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更多人来关注她,给予她温暖与人间大爱,但这样的过度关怀,使其伤心事一再被提起,又何尝不是一种“二次伤害”呢?

(二)煽情炒作现象严重

人文关怀肯定得有人情味,但也得自然真实,过于注重人情味则会使人文关怀走向做作的煽情与炒作误区。比如微博上流传的搜救犬“反复牺牲”的报道,这种报道多了,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感就会下降。媒体本想要体现人文关怀,到最后却被受众认为是虚情假意。同样,微博上过多的祈福活动,也会使一些网友产生反感。这都说明,过度追求人情味并不是一件好事,走向煽情误区的人文关怀会让其传播效果适得其反。

(三)新闻价值与伦理价值失衡

追求新闻价值是新闻媒体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新闻价值与伦理价值相冲突的现象,记者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往往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在灾难报道中,面对悲惨的受灾者,具有记者和公民双重角色的新闻工作者的选择就显得特别重要。处理好,既尊重了社会伦理道德,又尊重了灾民的意愿,人文精神就会发亮;而处理失误,则会遭人反感。在伦理价值与新闻价值面前,衡量好两者关系,对于适度表现人文精神至关重要。

四、结语

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