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足底压力分布、踝关节、专项运动

生物力学研究范围包括整个人体,足部生物力学的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多发性使其成为众多科研项目的焦点内容。其中,踝关节损伤是所有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这类损伤经常发生在篮球、排球和足球等通常需要迅速敏捷地跑动、急停和跳起的项目中。因此,不同专项足踝部的伤病发生机制与防治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此外,随着专项运动员和教练员对专项运动鞋的防伤能力和功能表现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不同专项动作中足踝部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应用目前最先进的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对网球、足球2个专项的6名男子大学生运动员进行了2个特征动作的足部的生物力学分析。试图通过不同项目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不同专项的足底压力和运动学特征,从而为足踝部损伤研究和运动鞋专项化的相关领域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1.2实验法

1.3对比分析法

2.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湖北大学体育学院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三名为足球专项,3名为网球专项。6名受试者均无下肢足底足踝病痛史。

3.实验器材:1.Novel Pedar system (鞋垫式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垂直压力测量/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 2.身高、体重测量器

4.实验步骤:

4.1.进行Novel Pedar system 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的连接和调试。

4.2要求受试者均穿着运动服装、体操鞋,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后登记受试者情况。

4.3选择符合各受试者鞋内底尺码的测试鞋垫,确保测试鞋垫边缘无折痕,鞋垫大小与鞋内底边缘吻合,配戴测试设备后,受试者进行3-5分钟适应性动作练习。

4.4采集网球、足球2个项目运动员各自专项特征动作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共2个特征动作分别是网球项目中网前急停反手截击球(右手执拍), 足球项目中的急停转身跑左转90度,每人每个动作测试三次,2次动作间隔2分钟。

5.测试指标:

压力峰值:分区内所有传感器在测试阶段内受到的最大合力。

压强峰值:分区内每个传感器在测试阶段内所受压强的最大值。

压力峰值百分比:某分区压力峰值占前中后足的压力峰值总和的百分比。

6.实验数据处理:

6.1采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6.2选取网球和足球受试者三次动作取平均值进行分析。

6.3将每只鞋垫分为前足区、中足区、后足区三个分区,这三个分区覆盖了整个足底,此外在定前足区内义了三个特定区域,第一跖趾关节区、趾区、除趾外其他四趾^。

7.实验结果与分析:

7.1网球(网前急停反手截击球)

在网球急停反手截击动作中从跑动、急停到最后的截击步仍然以前足的承载为主趾区的压力峰值尤其显著、后足尤其是支撑脚后足的受力从跑动截击过程有不断增大的趋势,中足几乎不受力,支撑脚的足底压力峰值普遍大于发力脚,急停和截击步足底受力大于跑动步。

7.2足球(急停左转向跑)

由跑动到急停,足球运动员的前足受力面积变小,前足受力集中到前足的局部。

在跑动步离地蹬伸阶段,趾对身体向前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急停步的落地缓冲阶段,趾的作用减弱,其他四趾对地的制动作用增大。我们从左脚和右脚的跑动步和急停步对足球急停左转向跑动作的足底压力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从跑动步到急停步,前足压力峰值明显降低后足的压力峰值明显增大,但前足内侧的压强峰值始终维持较高的水平。

两个项目足底压力分布的对比:

1.第一跖趾关节和趾的足底受力模式。第一跖趾关节区和趾区是前足受力明显的两个特殊区域,这两个位于前足内侧的区域通常是各个动作中前足压力峰值和压强峰值发生的区域。此外,比起缓冲阶段它们在足部主动发力的离地蹬伸阶段起着更重要的推动人体向前的作用。

2.网球运动中,趾区的足底压力峰值表现显著,显示了网球运动中趾作为推动人体重心移动的最后一个小关节,其支撑稳定性和关节力量比起第一跖趾关节更为重要,足球运动中不论是第一跖趾关节区还是趾区都表现出2个项目动作中最大的压强峰值。比较2个项目前足内侧压强峰值情况,可以得到足球项目动作前足内侧压强峰值较大,网球项目动作较小。

3.对比网球急停反手截击球和足球急停转向跑动作,从跑动到急停时后足均有受力增大的变化趋势,因此急停阶段后足明显的受力增大趋势是由于急停阶段为了增大身体重心向后的加速度,运动员必须增大对地受力面积以增大对地反作用力从而达到急停的目的,尽管后足受力增幅较大并且分担了前足载荷的很大部分但是从压力峰值百分比上仍然可以看出,前足依然是急停阶段最主要的承载区域。

8.结论:

8.1足部承担离地蹬伸任务时前足承担主要载荷,中后足受力不显著,足部承担落地缓冲任务时后足和中足受力增大,前、中、后足共同承担身体载荷。

8.2足球项目前足内侧压强峰值最大,网球相对较小。

8.3网球运动中,趾区的压强峰值超过第一跖趾关节区,足球运动中,第一跖趾关节区和趾区压强峰值大。

9.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对2个专项的运动鞋设计提出以下建议:

9.1网球运动网前截击等动作需要其专项鞋考虑到指在网球特征动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应当增大鞋底跖趾关节部位的灵活性以及趾区域足底支撑的稳定性,以利于趾部位在网球动作中更好的充当最后关节支撑面的作用。

9.2足球运动专项鞋应当具备良好的前足减震缓冲能力并提供稳定性来抵抗踝关节在跖屈位置时的内翻力,通过对鞋面材料进行加厚和加固以增加运动员踢球的舒适度同时提供正常的距下关节灵活性。

参考文献:

[1]王兰美, 郭业民, 潘志国. 人体足底压力分布研究与应用[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5, 34(1):35-38.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速度轮滑;双蹬技术;滑行技术;时相;足底压力

中图分类号:G 804.6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3-0265-0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kinemat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double push in speed roller skating are sampl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its technical theories and rules, which can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specialized training and the spread of efficient skating techniques. Methods: Two cameras are used to shoot a complete compound step from the front and from the side while skaters, adopting double-push, are sliding straightway along a given route once at a fast speed and a slow speed respectively. The sole pressure distribution system synchronously samples the sole pressure data for 8 seconds, such as sliding time, distance, speed, sole pressure variation in time, displacement center variation, and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time of landing and taking-off of various areas of the sole. Results: As the speed goes up, the single-foot support time shortens; the ratio of vertical sliding time to the sliding distance lowers; the ratio of inner and outer blade pushes time to the sliding distance rises greatly; in terms of the average speed in various time phases, the inner-blade sliding is faster than the outer-blade sliding, and the single-foot support sliding is faster than the double-foot support sliding. A single-step sliding includes an inner-blade push and an outer-blade push, and the time of the former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In terms of variation of the sole pressure center, the single-foot support is bigger than the double-foot support, and the inner-blade push is bigger than the outer-blade push; the faster the sliding is, the smaller the variation of the sole pressure center becomes, and the more obvious the ante displacement. Conclusion: A right single step of double push in speed roller skating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uccessive phases: right-vertical-double, right-outer-single, right-vertical-single, right-inner-single and right-inner-double, the right-outer blade push contributes to maintaining the speed, the inner-blade push is the major source of force for speeding, double push, as a highly efficient sliding technique, allows full play of body weight push.

Keywords: inline roller speed skating; double push; skating technique; time phases; sole pressure

我国速度轮滑与国际轮滑竞技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制约因素为滑行技术的落后,速度轮滑双蹬技术在我国选手中的使用率还很低[1];然而,关于双蹬技术动作原理研究的文献极少,仅有的相关报道也只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因此,本研究拟采用三维摄像法与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获取速度轮滑双蹬技术动作的运动学与足底受力参数,定量分析双蹬技术的动作原理,为把握其特征与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努力为先进高效的滑行技术推广,并对其他滑冰类项目提高专项训练水平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受试者均为经过多年系统训练的速度轮滑运动员,经病史询问与健身检查,身体健康且运动能力良好。其中:男子,国际健将2人,健将4人,一级2人;女子,国际健将1人,健将2人,一级2人。受试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方法

受试者身高、体重等基本指标的测量在实验室内完成。运动学与动力学参数测试工作在温暖、无风的12块并连的室外篮球场内进行(场地长约130 m,宽约80 m),用2根标志杆提醒拍摄区域。要求受试者穿着运动服装、轮滑鞋,戴轮滑帽。2台摄像机(日本松下,型号为NV-MX300EN/A)分别从运动员运动方向的侧面和正面,拍摄运动员完成双蹬技术时一个完整的复步动作。2台摄像机的主光轴夹角为75 °,拍摄频率为50 Hz,具体摆放位置如图1a所示。以2台摄像机同时捕捉网球击打彩色平板的方法实现影像同步,以便后期影像的采集处理。运动员滑行前和滑行后分别在运动员滑行区域中央进行2次三维标定拍摄,如图1a阴影区与图1b所示。

选择符合受试者鞋内底尺码的测试鞋垫,确保鞋垫边缘无折痕,鞋垫大小与鞋底边缘吻合,配戴测试设备后,连接与调试Foot Scan足底压力分布系统(比利时产,每只鞋垫共325个传感器,密度为4个/cm2,采样频率500 Hz)。确保受试者配戴的测试设备不影响动作技术的完成,受试者进行3 min左右的适应性练习,正式测试时要求受试者采用双蹬技术按照规定的路线直道滑行,以慢速和快速各完成一次滑行。受试者进入影像拍摄区域前,足底压力分布系统即开始采集数据,采集卡数据记录时间8 s,每人次滑行后及时把数据导入电脑储存,以备分析。

1.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2.2.1 动作阶段划分

以右腿为例,双蹬技术一个完整的单步为(如图2a所示):右脚用外刃从后位中心位置向身体左侧蹬至最远处,随后从左侧最远处向后位中心位置拉;过后位中心位置时左脚着地,右脚开始用内刃向右侧推。两替滑进,滑行路线呈正弦曲线式,且前进方向与中线吻合。据影像资料中运动员动作变化特征与足底压力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右脚为例,将一个单步分为5个时相(如图2b所示):右脚平刃滑行双支撑阶段(右平双,RGD,right foot glide double support)、右脚外刃蹬地单支撑阶段(右外单,ROS, right foot outside blade single support)、右脚平刃滑行单脚支撑(右平单,RGS, right foot glide single support),右脚内刃蹬地单支撑阶段(右内单,RIS, right goot inside blade single support)和右脚内刃蹬地双支撑阶段(右内双,RID, right foot inside blade double support)。其中,右平双和左内双同属一阶段,右外单、右平单、右内单与左脚浮动摆腿阶段(左浮摆,LFW, left foot float wiggle)同属一阶段,右内双和左外双同属一阶段[2]。

1.2.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实验测试所得影像资料,经艾利尔(Ariel)影像解析系统进行影像的捕获、同步等一系列影像转化数字处理,模型选用松井秀志人体模型。数据平滑采用低通滤波法,截断频率6 Hz。提取每位受试者快速和慢速滑行条件下,一个单步5个时相的滑行时间、路程,位移,速度及P节角度等运动学参数。足底压力数据经Footscan Software7.00软件处理,导出足底压力的时间变化、中心位移变化、足底各区着地与离地时间等动力学参数。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的正态性检验应用单样本K-S检验,连续性变量以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差(25%~75%)]表示;采用双向分类方差分析(Two-Way Classification ANOVA)对速率(高速、低速)与性别两因素(男、女)及两者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并参考Bonferroni法与Tukey法检验结果,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定为P

2 研究结果

2.1 双蹬技术动作的运动学测试结果

2.1.1 双蹬技术一个单步时间、路程及速率的运动学参数结果

在Ariel解析系统中,以时间、位移和速度等作为关键词提取X轴方向,即运动员滑行前进方向的一个右单步的时间,路程和速率等运动学参数,之后对每名运动员每个时相对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见表2。从各时相占整个单步滑行时间的比例关系来看,低速与高速滑行时,均以右外单最高,右内单最低。低速滑行时,男、女单脚支撑时间占整个单步滑行时间的61.3%、57.1%,平刃滑行时间占整个单步滑行时间的41.9%、40.9%,内外刃单脚蹬地时间占整个单步滑行时间的40.9%、38.1%。高速滑行时,男、女单脚支撑时间占整个单步滑行时间的56.4%、52.8%,平刃滑行时间占整个单步滑行时间的33.3%、34.1%,内外刃单脚蹬地时间占整个单步滑行时间的43.6%、40.3%。即随着滑行速率的提高,单脚支撑时间变短,平刃滑行时间比例降低,但内外刃动力推进时相所占的时间比例则大幅度提高(P

从各时相滑行路程占整个单步滑行路程的比例关系来看,低速与高速滑行时,均以右外单最高,右内单最低。低速滑行时,男、女单脚支撑滑行路程占整个单步滑行路程的65.2%、62.9%,平刃滑行路程占整个单步滑行路程的42.0%、44.4%,内外刃单脚蹬地滑行路程占整个单步滑行路程的43.6%、39.4%。高速滑行时,男、女单脚滑行路程占整个单步滑行路程的58.9%、55.0%,平刃滑行路程占整个单步滑行路程的32.2%、33.1%,内外刃单脚蹬地滑行路程占整个单步滑行路程的46.2%、42.5%。即随着滑行速率的提高,单脚支撑滑行时间变短,平刃滑行路程比例降低;但内外刃动力推进滑行路程所占的比例则有大幅度提高(P

从各时相内的平均速率来看,低速与高速滑行时,男女各时相平均速率从大至小的顺序皆为右内单、右外单、右平单、右平双、右内双,即内刃动力推进阶段的平均速率要高于外刃动力推进阶段,且单脚支撑阶段的平均速率要高于双脚支撑阶段;但从整体看,各时相的平均速率变化不大。另外,低速与高速滑行时皆为男性大于女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

2.1.2 双蹬技术滑行腿一个单步髋、膝、踝3个关节的角度变化轨迹

慢速状态下支撑腿关节角度变化的数据能够较好地分析双蹬技术的身体姿态情况。图3中3条线分别代表男女支撑腿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变化轨迹。从所测数据可知,男子踝关节最小角度为65.1 °,最大角度为113.9 °,女子踝关节最小角度为64.9 °,最大角度为114.6 °,都出现在右内双阶段;男子膝关节角度最大为153.2 °,女子最大为154.6 °,均出现在右内双阶段,男子最小膝关节角度为99.8 °,出现在右平双阶段。女子最小膝关节角度为100.1 °,出现在右外单阶段;男子髋关节最小角度为67.0 °,最大角度160.0 °,分别出现在右内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女子最小角度为66.1 °,出现在右内单时相的前部,最大角度为150.2 °,同样出现在右内单阶段的结束部分。

2.2 双蹬技术动作的动力学测试结果

2.2.1 足底压力的时间变化规律

受试者慢速与快速滑行时足底压力的时间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不同滑速下足底压力时间变化曲线的形状大致相同,且均呈双峰形。从一个完整的单步5个时相来看,首先,第1个波峰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足底压力随时间延长呈现较小的增幅,此为右平双阶段。接着,足底压力时间变化曲线出现第1个波峰,且波峰的形成时间较长,为右外单阶段。其次,足底压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由波峰快速降至波谷,为右平单阶段,此时足底压力的波谷值出现低于受试者体重的现象。随后,足底压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由波谷值快速升至第2次波峰值,为右内单阶段。尤其是受试者快速滑行时,足底压力时间曲线的第2次波峰值明显高于第1波峰值(右内单阶段)。最后,足底压力由第2波峰值又迅速下降至脚部刚触地时水平,此为右内双阶段,且此时恰好对应左平双阶段。即一个完整的单步滑行动作包括内外刃的2次蹬动动作,由此获得了2次推进力。而且,由外刃主导的第1次蹬动动作的作用时间较长,起到维持现有速度与延长单脚支撑时间的作用;由内刃主导的第2次蹬动动作的作用时间较短,下肢运动环节爆发用力,因而获得了更大的前进速度。受试者足底压力的时间变化曲线与双蹬技术的动作结构相符。

2.2.2 足底压力中心位移变化

足底压力中心(center of foot pressure,CFP)随支撑时间变化往复移动会在支撑期形成一条足底压力中心(如图5所示),足底压力中心变化规律可反映不同运动状态下足底受力的位置变化与压力分布特征[3]。

受试者低速与高速滑行时足底压力中心的位移距离(X轴与Y轴位移)变化见表3。由表3可知,男女受试者右单步与五时相的足底压力中心X轴、Y轴位移距离,低速滑行时均大于高速滑行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相足底压力中心位移距离相比,男女受试者X轴与Y轴位移变化幅度从大至小的顺序皆为右内单、右平单、右外单、右平双、右内双,即足底压力中心位移距离单脚支撑阶段大于双脚支撑阶段,内刃滑行阶段大于外刃滑行阶段。

2.2.3 足底压力各区的着离地时间特征

为便于研究足底压力的分布与传导特征,通常将足底分为前、中、后3个区。进一步细分为:足后区外侧(1区)与内侧(2区),代表足跟部;足中区(3区),代表足弓部;足前区外侧(4区,代表第4、5跖趾关节部)、中部(5区,代表第2、3跖趾关节部)与内侧(6区,代表第一跖趾关节部)。反映足底不同区域着地与离地顺序的足底特定区域着地与离地时间测量值见表4。由表4可知,低速与高速滑行时,男、女受试者足底各区开始着地时间,以1区测量值最小,2区测量值其次,3区测量值与4、5、6三区中某两区的测量值接近。男、女受试者足底各区开始离地时间,以2、3区测量值最小,1、4区测量值接近且居中, 5、6区测量值最大。即速度轮滑一个完整的单步首先是足跟部着地,之后由足中区过渡至全足;离地时足部先内翻,前脚掌外侧离地,之后内侧离地。

3 分析与讨论

3.1 双蹬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3.1.1 双蹬技术动作的技术特征分析

由图4可见,支撑腿关节角度变化规律基本接近。在右平双和右外单阶段,运动员长时间基本维持身体姿态,各关节角度变化不大,此时运动员需要很好的保持各关节的稳定性。在右外单结束时刻,各关节角度开始产生变化,进入右内单阶段,各关节角度迅速变小,继而在进入右内双阶段出现最大的转折,各关节角度迅速变大,直到达到最大值。尤其是髋关节和踝关节变化最为明显。右内单和右外单2个时相中,各关节角度剧烈变化说明,此时运动员为主要产生动力阶段。右外单阶段,各关节数据也出现明显变化,但相比之下,变化较小。

滑行类运动项目均强调运动员合理地利用体重来完成技术动作[4-5]。传统滑冰运动员任何有效的动作均是通过冰刀刀刃与光滑冰面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在技术使用时要求滑行腿着地后按照一个方向一直蹬下去,直至离开地面,强调“极限”效果,即深蹲远蹬,从右内双阶段的各关节变化曲线也能看到此趋势;但速度轮滑的滑轮在摩擦力很大的地面上滑行时,这种可能性就会受到限制。原因在于:深蹲远蹬至一定程度时,运动员无法获得类似冰刀蹬冰一样的理想动力,反而会增加无用功的比例。另外,与传统滑行技术相比,双蹬技术滑行时支撑腿不仅要支撑身体,它还增加了一个外刃蹬地的动作,滑行腿在右外单阶段脚落地后经外刃向另一条腿方向蹬后,又有一个向内拖拽的阶段,以便经平刃滑行转至内刃蹬地,再离开地面。这个向另一条腿蹬的动作产生一个更靠近或超过身体中线的推力(此腿的反方向)直至最大位移处,弥补了轮滑滑行很难完成的、传统的、较为费力的低膝屈曲动作,因而提升了滑行效率。这种下肢各关节角度“非极限性”的蹬伸做功能较好地调控身体姿态,以应变变化性极大的轮滑比赛,从而做出符合轮滑鞋这种特殊器械下做出最大限度地蹬动幅度和滑行位移。运动员在不用有意进行深蹲远蹬的情况下,就能有效地增加蹬动距离,进而把消极的自由滑行阶段变成积极的加速阶段[3,6]。

3.1.2 双蹬技术动作的时空参数变化分析

随着滑行速度的提高,单脚支撑时间与滑行时间均变短,平刃滑行时间比例降低,但内外刃动力推进时相所占的时间与路程比例均大幅度地提高,尤其是内刃蹬地的增加幅度更为明显。单脚支撑时间的缩短和双脚支撑时间的相对延长,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双脚需要提高步频来实现更多的动力形成时间,自然导致双脚支撑时间比例相对增大。传统思想认为右平单阶段是一个非常快速地由外刃滑行向内刃滑行过渡的阶段[7],但从本研究的测试结果来看,这一阶段所占的时间比例并不小。尤其是当运动员运动速度较低时,此时相占整个单步的时间比例会更大。分析认为,应该是运动员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转换身体重心,合理利用体重蹬地造成的,而且,当运动员想要滑得更快时,需要外刃快速变内刃,以便快速形成身体对地面的更大的推力,这样就自然减少了平刃滑行这一非动力获得阶段的时间比例。低速状态下单脚支撑外刃变内刃时,运动员外刃蹬地阶段略长于内刃蹬地阶段,且随着速度的提高,双蹬技术对内刃蹬地技术的应用则在提高,即内刃蹬地(push)在滑行技术中越来越重要,外刃蹬地(under push)这一技术环节则在提高速度时较内刃蹬地起到的作用小。前人研究也认为,在强调提高速度时,传统蹬地动作在滑行技术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外刃推地则对滑行速度的保持起到一定作用。即其一方面维持发力,一方面对肌肉放松和协调整个身体起一定作用[8];另外,右内单时间在慢速状态下和快速状态下的鲜明对比能够说明,单脚支撑更有利于运动员的肌肉放松,而在高速状态下右内单时间的显著延长,进一步证明了内刃蹬地是双蹬技术的主要动力来源[9]。

通过对运动员各时相的速度变化分析,内刃动力推进阶段的平均速度要高于外刃动力推进阶段,且单脚支撑阶段的平均速度要高于双脚支撑阶段。整体来看,各时相平均速度的变化不大,说明与传统滑行技术的速度化相比,双蹬技术表现出相对较小的振幅[10]。双蹬技术中支撑腿在滑行时外刃和内刃的2次蹬地能使身体获得相对均匀的推进力,有利于保持和增加速度,并且速度相对稳定,从而有利于运动员保持身体动态平衡状态,便于根据比赛情况的变化调整相应的滑行方案[11]。

3.2 双蹬技术动作的动力学特征分析

3.2.1 双蹬技术动作的力学分析

轮滑运动员滑行时,尽管身体总的前进方向是固定的,但身体重心即刻速度方向是动态变化的。即轮滑的技术特性决定了浮足着地后的滑行方向是可以选择的[12]。对速度轮滑双蹬技术进行力的分解与合成研究,有利于将该项目动态复杂的技术动作简化。由图6可知,右脚外刃静摩擦力f右外1与左脚静摩擦力f左内1的方向相同,是f左内的延续。这个动作相当于弯道的开步动作,只是不连接交叉步,滑行的主要动力是f左内。从右脚的滑行轨迹上看,从右平双到右外单阶段,身体在f左内和f右外的连续作用后相对于滑足向右移动,而右脚则向左后方蹬地。这2个阶段是轮滑双蹬技术动作与传统轮滑技术动作的最大区别阶段,即右脚外刃向左偏后方向蹬地阶段。此时的身体重心在外刃蹬地静摩擦力的作用下,由右脚的上方相对于右脚向右移动,同时推动身体向右侧前方做加速运动[13],然后,身体获得的动能在右平单阶段进行释放。尽管f右外数值较小,但它的存在改变了右脚着地后只能做减速惯性滑行的局面,这也是双蹬技术的优势与合理性的关键所在。右平蹬阶段是外刃转平刃克服阻力惯性滑行阶段,即2次蹬地后的惯性滑进阶段,此时身体重心从右脚的右方相对移动到右脚的上方。此阶段与传统滑法的外刃着地后向平刃转换并克服阻力滑行是一样的。右平单阶段,由于右腿肌群的弹收,使轮子对地面的压力减少。右内单和右内双阶段,身体重心从之前的右脚上方向左移动,此时和传统滑法的平刃转内刃蹬地动作是一样的。由于右腿肌群的弹蹬,使轮子对地面的压力增加。f右内和f左内是左右脚对称的内刃蹬地时对应的静摩擦力。

3.2.2 双蹬技术动作的足底压力变化分析

速度轮滑项目中复杂多变的技术动作的改变,是经受试者足部与地面间相互作用力的改变而得以实现的[14]。在足底压力时间曲线上,第1波峰与第2个波峰时间差为受试者的单脚支撑时间长度,这一时间长短可反映受试者滑行步频的快慢。通过对图6中2个速度下2条曲线的分析可知,同一名运动员随着滑行速度的增加,峰值压力减小,单支撑时间缩短,步频增加,说明与步长这一因素相比,步频是提高速度轮滑双蹬技术滑行速度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一蹬(外刃蹬地)”作用的时间较长,主要起到维持现有滑行速度的作用,并延长单脚支撑的时间;“二蹬(内刃蹬地)”作用时间较短,能充分发挥下肢肌群的爆发力,进而获得比“一蹬”更大的加速。由此说明,双蹬技术以“二蹬”为主[5]。在“一蹬”与“二蹬”之间有一个低于体重的力值波谷,这种低谷式的体重压力减少了地面的摩擦力,有利于降低“一蹬”与“二蹬”之间的速度损失,维持已有的滑行速度,同时也是运动员轮滑变刃的重要调整阶段。此时,需要运动员合理地利用腰腹力量,产生类似身体轻微“滞空”的滑行状态,这也可以解释在速度轮滑训练中体重蹬地这一技术的重要性。即在蹬动结束时要迅速降低体重压力,开始蹬动时又要迅速增加体重压力。在单支撑阶段,人体各部分既处于用力蹬地的绝对运动状态,又处于调整身体重心的相对运动状态[15]。

运动员滑行速度越快,足底压力中心的变化幅度越小,身体重心越趋于稳定,且足底压力中心的前移趋势越明显。说明运动员在追求速度时,不是通过更多的远蹬,而是依靠频繁的变换内外刃蹬地来完成,这完全符合双蹬技术的特点,也为轮滑项目提高速度时不必深蹲远蹬找到了好的解决方案,从而验证了双蹬技术在轮滑项目中的合理性[16]。另外,由各时相内足底压力中心X轴与Y轴位移变化幅度可知,运动员单脚支撑时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有利于运动员快速蹬地,形成动力;然而,在双脚支撑时,运动员身体重心不便转化太快,自然蹬地幅度也会相对变小。内刃滑行时压力中心变化位移较外刃滑行时大,说明内刃滑行时身体能够做出更大幅度的动作变化,有利于产生更大的身体推进力。足底各区着、离地时间特征表明着地时,首先是足跟部,之后由足中区过渡至全足,离地时足部先内翻,前脚掌外侧离地,之后内侧离地。这验证了双蹬技术动作时相划分的科学性,也为轮滑运动员学习双蹬技术提供了理论参考。

3.3 双蹬技术动作的生物学特征分析

传统技术的自由滑行时,下肢肌群不仅为推动身体前进提供动力源,而且过多地处于支撑体重的静力紧张状态下,这种肌群的等长收缩会在不提升滑行速度的情况下进行代谢,过早地消耗很多的能量,并导致乳酸的堆积,从而产生疲劳[13]。通过对下肢关节角度变化分析可知双蹬滑行时下肢静力支撑的时间比例相对较小,运动员下肢肌群进行有规律的,收缩与舒张交替放松的动态工作,从而能够延迟肌肉疲劳的产生。同时,双蹬技术延长了浮动摆腿的时间,可以使部分肌群,尤其是大腿部肌群做功后有相对更长的放松时间,从而能有效地缓解肌肉疲劳[17]。当然,这也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协调和控制能力,使沿运动轴呈对称分布的肌群做快速的、要求相对力量较高的收缩。由于完成2次蹬动,使用双蹬技术时参与做功的腿部肌群要比使用传统滑行技术时多。由外刃蹬地经平刃自由滑行到内刃蹬地,下肢小腿和大腿部要做一个内收再到外展的过程,而传统的滑行在滑行脚着地后很少会做踝部内收和大腿内收的动作。这就要求运动员下肢除了做传统滑行时的屈伸和外展,踝部和大腿部内收肌群也要提高参与主动做功的比例。肌肉的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有利于肌肉弹性能量的发挥,还会发生类似肌肉牵张反射的生理学效应,有利于神经肌肉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对运动员肌群的随意放松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18]。综上所述,双蹬技术在要求运动员具备很高的身体协调能力的基础上,能够使运动员有效地发挥体重蹬地技术产生动力,并能充分利用动能势能良性转化和共振原理,用较少的能量摆动,保持与获得更快的滑行速度。

4 结论

速度轮滑双蹬技术具有明显的2次蹬动技术特征,与传统滑行技术相比,尽管内刃蹬地使运动员获得加速度的效果更加明显,但额外的外刃蹬地不仅能使运动员克服传统技术惯性滑行时的身体降速现象,还能够产生有效的动力加速。另外,运动员通过提高内外刃滑行时间占单步滑行总时间的比例和增加步频来更好地利用体重产生蹬地动力,从而节省体能消耗,延缓疲劳的产生,因此,双蹬技术是一种既高效又节能的滑行技术,其它滑行类项目训练时可从中寻求借鉴。

参考文献:

[1] 常莉彬.对速度轮滑双蹬技术结构的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58.

[2] 孙显墀,孙一.对速度轮滑直道双蹬技术的探讨[J]. 冰雪运动,2006(6):29.

[3] BOBBERT M F, SCHAMHARDT H C, NIGG B M. Calculation of 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estimates during running from positional data[J]. J Biomech,1991,24(12):1095.

[4] BOER R W D ,SCHERMERHORN P ,GADEMAN J ,et al. Characteristic stroke mechanics of elite and trained male speed skat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Biomechanics,1986,2(3):175.

[5] o仲秋,姜桂萍,王小虹. 短道速度滑冰技术动作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8(2):56.

[6] 程国庆,陈民盛,王小虹. 速滑直道滑行技术:滑跑时间的生物力学分析[J]. 冰雪运动,1988(3):53.

[7] BARRY PUBLOW. Double-push Skating[M]. CAN: The Mystery Revealed, 1998:32-56.

[8]孙一. 2009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场地比赛的关键滑跑技术分析[J]. 体育学刊,2010,17(7):72.

[9] 王海,牛立学,梁军等. 速度轮滑运动员下肢支撑能力的训练方法[J]. 冰雪运动,2007,29(1):37.

[10] 陶玉晶,张强. 第9~11届全运会速滑比赛成绩的比较研究[J]. 体育学刊,2011,18(2):112.

[11] 王义智,杨春媛.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项目的影响及作用[J]. 冰雪运动,2009,31(3):46.

[12] SRINIVASAN J, BALASUBRAMANIAN V. Low back pain and muscle fatigue due to road cycling:An SEMG study[J].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 2007, 11(3): 260.

[13] 张洪顺,王今越.离合式轮滑鞋替代固定式轮滑鞋的可能性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57.

[14] 李巧玲. 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技术及训练相互借鉴的思考[J]. 冰雪运动,2008,30(4):5.

[15]费瑛,常青. 速度轮滑双蹬技术的分析与训练[J]. 辽宁体育科技,2008,30(5):58.

[16] 李春雷,杨中军,冯毛弟.中国国家蹦床队运动员髋、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特征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6):113.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范文第3篇

1、科普知识(Science knowledge)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

2、现代生物力学大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发展进入了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专家们对于人和动物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3、亚历山大1970年的《生物力学》;1974年武科布罗多维奇对于动物运动进行了数学模拟,并因此促进了机器人制造技术的发展;1968年希利杰博兰德创建了有关动物以均匀步法进行运动的理论;1968年苏霍诺夫创建了陆地脊椎动物运动的一般体系;哈顿有关人支撑运动体系调控机制的研究;米勒有关人运动生物力学问题的研究。1967年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生物力学学术讨论会。1973年正式成立了国际生物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mechanics,ISB),这标志着生物力学学科的正式建立。这一时期在苏联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了,而在此之前它只是在体育教育学的范畴内发展的。

(来源:文章屋网 )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范文第4篇

自1969年Hamdi首次报道L2浆细胞瘤和转移性腺癌行椎体肿瘤切除、假体替代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报道的人工椎体模型,经过一系列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发现,对不同脊柱节段的椎体骨折、不同类型的人工椎体的选择、术中放置人工椎置的差异〔1〕,乃至辅加不同类型的内固定物,均可对脊柱重建术后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近年来生物力学应用在人工椎体上的研究进行如下的综述。

1 生物力学在人工椎体置换术评价中的应用

1.1 人工椎体置换术的应用

人工椎体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是脊柱转移性肿瘤病灶切除后的重建,童元等认为椎体肿瘤的手术适应证应该综合考虑患者全身的情况、手术能否解决主要问题以及病程发展的快慢等因素。王新伟等〔2〕运用可调式中空人工椎体治疗脊柱严重粉碎性骨折(附9例报告),认为对严重粉碎的椎体骨折,无法行自体骨重建者,人工椎体不失为一种选择,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近来,王群波等〔3〕运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体治疗胸腰椎椎体肿瘤14例,结果显示复合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融合率高,牢固可靠,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1.2 人工椎体置换的生物学设计要求

脊柱椎体次全切除术至少破坏2个脊柱功能单元的完整性,起支撑、承载及缓冲功能的前柱连续性中断,同样导致后柱结构不稳,极易造成损伤。因而,行椎体切除术后无一例外的都要进行重建前柱的结构及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故人工椎体的生物学设计是否合理对术后融合有着重要的影响,杨明亮等〔4〕从外科技术角度评价内锁式人工颈椎间体,认为其设计符合颈椎的解剖学特点,生物力学上能有效稳定颈椎。特别适合陈旧的屈曲压缩骨折及颈椎后突畸形矫形。杨瑞甫等〔5〕采用六铝四钒钛合金(Ti6Al4V)为材料,设计一种中空可调式、自固定式的人工椎体,用于治疗脊柱肿瘤和椎体爆裂性骨折,实验证明该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即时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且勿需联合使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器。综上述,生物力学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术后即刻稳定性与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复程度;(2)与椎体远期融合率;(3)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4)植入方便。

2 人工椎体生物力学测试的方法

2.1 屈服强度试验

采用轴向压缩荷载或屈曲压缩荷载,加载至失稳,目的在于研究人工椎体在某种载荷下的承载强度,强度试验需要加载直至材料破坏为止,通过荷载-位移曲线获得生物力学参数。

2.2 内置椎体疲劳试验

对内置人工椎体施加周期性的荷载(cyclic loading),观察其疲劳强度,以失败的周期数定义疲劳强度。

2.3 内固定物稳定性试验

与前面两种破坏性试验不同,稳定性试验是非破坏性的。目的在于研究内置物在非破坏性的载荷下的内固定强度与各种生理载荷的相关关系。

3 生物力学测试实验模型的选择

3.1 生物模型

目前常用的生物模型有尸体标本、活体及犬、牛、猪、猴、羊等动物模型,这几种生物模型各有其优缺点。人尸体标本广泛运用于生物力学测试的离体研究,其优点是能直接、精确测量脊柱各节段的运动,缺点在于新鲜的尸体受数量的限制,且其离体标本的测试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理状态下脊柱的力学特点;人的活体研究主要运用于临床脊柱功能检测,还需考虑很多社会因素。目前对于在几种动物模型,是否与人类脊柱具有共性尚需进一步探索,Kumar等〔6〕研究发现四足动物脊柱的解剖学和形态学与人相似,他认为从四足动物的标本上得出的结论可运用到人的标本上。Goel等利用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肯定了狗作为脊柱腰段生物力学研究模型的可靠性。牛椎体虽偏大,但因其与人椎体具有相同的运动学特征,故其运用较多〔7〕。

3.2 非生物模型

3.2.1 有限元模型

1974年Belytschko首先将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于脊柱力学研究,使脊柱有限元模型成为最早建立的脊柱非生物模型。通过对有限元法的生物力学研究与实体的生物力学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结果是可靠、有效的。具有能够获得实体实验中无法得到的许多重要参数,能任意改变某一参数以观察其产生的影响,能进行前瞻性研究并直接指导临床实践。随着人们对组织力学特性的认识,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国内外不断开发与应用,不但促进了有限元技术的发展,而且推动着脊柱生物力学更深入的发展。

3.2.2 数学相关模型

随着Chu等将数学相关方法运用到力学研究中,近年来,数学相关模型已成为未来生物力学发展的一大方向〔8〕。其实质上是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与设备,通过被测对象的原始图像字灰度进行直接的数字处理,由计算机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和一些图像处理运算,再把图像信息转变成电信号,实现物体变形场的测量。对采集对象、测量环境要求较低。具有自动、非接触式的、运用范围广等优点。

4 稳定性实验的设计及其测试方法

4.1 稳定性实验的设计

主要要解决离体脊柱标本测试时的运动必须模拟脊柱的自然运动和任意脊柱结构平面负载的均衡性这两个方面的问题。Panjabi提出的稳定性试验模型是一种非损伤性生理载荷模式,通过加载夹具对试验对象分别施加6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为平行的“纯力矩”,产生相应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种运动方式。Niosi等〔9〕在此基础上,测量时加用光电子照相技术,使结果更精确。

4.2 稳定性实验的测试方法

4.2.1 光学测量法

光学测量法包括光干涉效应直接测量法、光学杠杆延伸扩大位移法和光学遥测法〔10〕。立体的光学系统由2个互成角度的平面光学测量系统构成的,利用动作分析系统记录受试者运动时的皮表标记坐标,经过计算机重建三维运动,确定脊柱的空间坐标位置。其优点是立体重建、定位精确、可以非接触多节段测量。Pflugmacher等〔11〕对成人尸体胸腰椎标本用4种可调节与不可调的人工椎体附加内固定后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利用的是光学系统,分别在T12和L2椎体上安装非线性二极管,通过PCReflex运动分析系统,得出载荷-位移曲线,试验显示:可调节人工椎体与不可调节椎体在体外的力学性能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联合前后路内固定后,其强度和稳定性最大。

激光全息-散斑干涉法是将激光全息干涉与散斑干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三维位移测量技术,对人工椎体和椎间盘均能获得高质量的全息干涉条纹图和散斑条纹图,通过图像可计算出椎体和椎间盘的刚性位移和应变。Vahldiek等〔12〕对新鲜冰冻尸体脊柱(T12~L4)行T2椎体切除后,用碳纤维材料的人工椎体代替,并分别附加前路固定、后路固定及前后路联合固定,加载不同的负荷,用一个带有可发射非线性红外线二极管的光电测量系统,记录载荷-位移曲线,得出结果示椎体替代物植入后仅附加前路内固定与完整的椎体相比移动度较大,特别是轴向扭转。

4.2.2 电应变法

电应变式传感器可通过电子仪器直接转化为位移〔13〕,Lowe等〔15〕运用MTS 809双轴液压随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biaxial servohydraulic biomechanical testing system)测量其可以承受的最大加载载荷大小,研究终板的抗压缩强度。实验表明:终板后外侧抗压缩强度最大,中间部分最小,抗中空植入物临界压缩强度明显高于抗实体植入物的装置。对临床上人工椎体的类型及放置位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2.3 影像学法

影像学检测手段已经从早期简单的静态平片发展到双平片及三维动态X线检测。静态片因其片子质量、标定不一等因素,误差较大。Lee等〔16〕描述了一种用于腰椎三维运动实时测量旋转式X线照相装置。该系统通过整合获得三维方向的角度率。所获数据和实时展示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电子单元加工处理。能提供脊柱位置的实时信息,有利于及时做出临床检测和评价。Wang等〔16〕采用的Zebirs CMS 70P系统是一种运动分析脊柱的三维分析仪,利用了超声反射定位的原理,测定脊柱的三维空间位置,具有无创性、立体性、可靠和可重复性等优点。

5 生物力学评价指标

5.1 载荷-位移曲线

反映了内固定结构的稳定性随载荷变化的趋势。Glazer等以6~8个样本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分析;由载荷-位移曲线可以得到以下指标(参数):

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指在载荷最大时脊柱运动的节段间的角度变化和节段间的位移量。由于每个标本的生物力学性质不同,为了直接进行定量的比较,把各试验组的运动范围均与同一完整脊柱标本的运动范围作比较,得出相对运动范围(relative range of motion,RROM)。

硬度/稳定性和柔韧度/不稳定性:可用硬度系数/稳定性系数和柔韧系数/不稳定性系数表示,是所施加的载荷除以椎体间所产生的运动大小。

伸展-屈曲中性区(NZ):为中性区到实际加载荷时的位移,伸展中性区用-NZ表示,屈曲中性区用+NZ表示。

伸展-屈曲弹性区:是弹性位移阶段,从0载荷时的位移到最大载荷位移。伸展弹性区用-EZ表示,屈曲弹性区用+EZ表示。

5.2 载荷-圈数疲劳曲线

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试验样本量小,常以个体值或中位数加以比较。Huang等〔17〕选择几个大小不同的载荷量重复实验,获得载荷-圈数疲劳曲线。

以上2个指标均适用于离体标本的测量使用。对于在体的人工椎体的生物力学评价指标,可运用运动测量方法,利用光学原理或者影像学方法,立体重建、定位精确,并结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综合得到人工椎体移位及重建节段骨融合情况。

6 生物力学评价促进了人工椎体在脊柱重建术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一种新的脊柱内固定装置在运用之前,除了要对器械本身的材料学测试外,大部分的器械还均以非破坏性试验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内固定器械应用于临床的周期,因而在近20年来,脊柱新器械包括人工椎体的发展速度空前提高。有很多学者认为目前的人工椎体置换既应具有术后的即刻稳定性,亦应注重其对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复以及兼顾远期的融合功能。王新伟等〔18〕应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对牛胸腰椎进行力学测试,得出结果显示任何内固定都不能替代人体骨骼本身行使脊柱的力学性能。从远期效果看,人工椎体的作用是融合而不是支撑。因此生物力学的评价已经成为人工椎体置换术适应证及手术后效果评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新伟,陈德玉,赵定麟,等.人工椎体置换行脊柱重建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7):488491.

〔2〕 王新伟,赵定麟,陈玉德,等.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的生物力学评价[J].中华试验外科杂志,2003,20(6):550552.

〔3〕 王群波,蒋电明,李智,等.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体治疗胸腰椎椎体肿瘤的效果[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3):263265.

〔4〕 杨明亮,李建军,王兰.从外科技术及生物力学角度评价内锁式人工颈椎间体系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9):673676.

〔5〕 杨瑞甫,王臻,李涤尘,等.自固定式人工椎体的设计及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2):817820.

〔6〕 Kumar N,Kukreti S,Ishaque M,et al.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deer spine:an appropriate biomechanical model for the human spine[J].Anal Rec,2002,266(2):108117.

〔7〕 Riley LH 3rd,Eck JC,Yoshida H,et al.A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calf versus cadaver lumbar spine models[J].Spine,2004,29(11):217220.

〔8〕 Isaksson H,van Donkelaar CC,Huiskes R,et al.Corroboration of mechanomgulatory algorithms for tissue differentiation during fracture healing:comparison with in vive results[J].J Orthop Res,2006,24(5):898907.

〔9〕 Niosi CA,Zhu QA,Wilson DC,et al.Bio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 behaviour of the dynesys dynamic stabilization system:an in vitro study[J].Eur Spine J,2006,15(6):913922.

〔10〕 Sahni IV,Hipp JA,Kirking BC.Use of pemutaneous transpedicular external fixation pins to measure intervertebral motion [J].Spine,1999,24(18):18901893.

〔11〕 Pflugmacher R,Schleicher P,Schaefer J,et al.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expandable cages for vertebral body replacement in the thoracolumbar spine[J].Spine,2004,29(13):14131419.

〔12〕 Vahldiek M,Gosse F,Panjabi MM.Stability of ventral,dorsal and combined spondylodesis in vertebral body prosthesis implantation[J].Orthopade,2002,31(5):508513.

〔13〕 Lu WW,Luk KD,Holmes AD,et al.Pure shear properties of lumbar spinal joints and the effect of tissue sectioning on lead sharing[J].Spine,2005,30(8):204209.

〔14〕 Lowe TG,Hashim S,Wilson LA,et al.A biomechanical study of regional endplate strength and cage morphology as it relates to stuctural interbody support[J].Spine,2004,29(21):23892394.

〔15〕 Lee RY,Laprade J,Fung EH.A realtime gyroscopic system for threedimesional measurement of lumbar spine motion[J].Med Eng Phys,2003,25(10):817824.

〔16〕 Wang SF,Teng CC,Lin KH.Measurement of 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pattern during cyclic neck movement by an ultrasoundbased motion system[J].Man Ther,2005,10(1):6872.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学;发展;高速摄影

一、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竞技体育上。它研究人体的各类动作技术,帮助建立动作技术的原理及模型,以助于指导教学与训练。而运动学作为运动生物力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则广泛的使用在了乒乓球技术动作的研究当中。

二、乒乓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研究发展现状

吴焕群(1981)采用比较连续照片的方法,即人手工对连续相片上的关节点进行标记,再将同一关节点的轨迹用曲线描述出来的方法,较详细地对郭跃华的弧圈球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剖析,虽然运动学的特征量未给出,精确度不高,但这个研究应该是开创了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在乒乓球运动研究中的先河。

许绍发等[1] (1987)用两台EPL高速摄影机以100格/s同频同步对北京队1名运动员的直拍反面、直拍正面击球的技术动作(关节运动幅度、球拍倾角及最大球速)进行了拍摄,得出直拍反面击球技术的可行性。

这项实验结果为当时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是否应该推广直拍反面进攻”做出了明确量化的论证,为“直拍横打”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体育学院董树英[2] (1988)等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高速摄影的方法,调查了四个省市发球较好的运动员,通过获取高低抛发球的挥拍加速度、挥拍动作各时相的时值,定量比较得出高低抛发球的差异。

这是运动生物力学技术第一次使用在发球动作技术的研究上,为高抛球技术的推广以及数十年的“长春”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

张辉[3] (1995)采用三维高速录像分析法,第一次对四名优秀直拍快攻运动员的创新技术“直拍反面拉弧圈球”进行了运动学分析。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的4名运动员均为健将级,其动作具有极大的学习价值。但4名运动员在反面拉过程中,各环节(肩、肘、腕、拍)达最大速度的时间顺序却有3种方式,并不符合鞭打动作中关节发力顺序的要求。

柳天扬[4][5] (1995)对刘国梁、孔令辉等正手近台攻打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优秀乒乓球选手正手近台攻打前冲弧圈球技术的生物力学特点与规律。结果发现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相对于纯粹的前冲弧圈球技术本身(从下旋到前冲) 具有绝对的速度优势。

这一测量结果为攻打前冲弧圈球的技术动作进行了理论上的肯定。

陈洁等(2001) [6]对10名体校运动员的直拍四面攻技术的击球速度、旋转、力量作了实验研究,并对其主要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了解直拍四面攻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特点。研究表明: 直拍四面攻可以用正手正、反面和反手正、反面的四个击球进攻,各个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击球速度、旋转、力量以及主要技术在比赛综合运用上没有技术死角。

但不足的是,由于没有相关的动力仪器设备测试,文章中所得正面、反面攻球力量大小是以飞行距离的长短比较进行的。严格来说,只有保证在球出手角度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黄诚 [7] (2004)采用MotionAnalysis系统对两名上海体院运动员的直拍横打和横拍反手回击弧圈球两种技术动作进行了拍摄。结果显示:直拍横打和横拍反手位回击弧圈相比,直拍横打技术各阶段的挥拍速率都比横拍的小,远台时比较明显,近台相差不大,直拍横打技术比较适合在近台、时回击弧圈球。但为什么直拍横打速率较小,文章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徐大鹏[8] (2005)在其《乒乓球直拍横打四项技术上肢动作原理的运动学比较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六名参加辽宁省冬训的优秀直拍运动员进行的三维摄影解析及其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直拍横打技术符合人体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符合人体鞭打动作的要求。

孟杰[9] (2005)采用三维录像分析方法,比较了在比赛场上两名优秀运动的直拍横打拉弧圈技术与横拍反手弧圈技术的异同,并首次对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制定了运动学标准。

肖丹丹[10] (2006)《乒乓球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及步法垫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实验》应用瑞典产QUALISYS-MCU50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6个镜头)对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进行测试。

文章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将运动学和动作力学两种研究方法结合,对乒乓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测量。同时,自主研发的步法垫测试系统作为专门针对乒乓球的实验仪器,将乒乓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研究发展推进一步。

向祖兵[11] (2009)运用ARIEL/APAS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余世钦、朱文涛的反手台内侧拧技术动作进行了三维立体拍摄和解析获得了技术动作过程相关运动学参数。

台内侧拧作为新出现的技术,自然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这篇文章是首次将侧拧技术的运动学参数测量出来。

徐括[12] (2010)运用红外光点采集系统对王浩、马琳直拍横打中的拉下旋技术动作进行了拍摄和解析。

红外光点采集系统是迄今最先进的人体运动捕获系统,它具有自动识别标志功能,能快速、准确的捕获人体关节点的运动轨迹。

崔先友(2013) [13]运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同时对削球运动员正手削弧圈球技术和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动作进行录制,采用爱里尔运动图像解析系统进行后期的解析与制作,分析比较发现正手削高吊和前冲弧圈球技术的异同。这篇文章首次涉及了向下挥拍的技术动作。

三、小结

从使用的仪器来看,从最初始的普通照相机,到普通精度的摄影机,再发展到如今的高精度的高速摄像测量系统。测试手段也从二维录像转入三维录像,图像解析手段也由人工逐点逐帧解析的方法发展至更准确快速的图像自动识别(如:红外远射测试系统)。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当时新出现的技术上,如:直拍横打技术、弧圈技术、侧拧技术等。

新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往往是新旧观念的冲突,此时迫切需要一个科学可靠的数据来进行可行性论证及优劣性的比较论证。运动学测试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出发,以数据取代经验,为乒乓球新技术的发展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许绍发,吴焕群.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学,1987(2).

[2]董树英.乒乓球高低抛发球挥拍加速度的测定与生物力学分析_定量分析高低抛发球差异[J].西安体育学院院报,1988(1).

[3]张辉.对我国部分男子优秀乒乓球直拍运动员反面拉弧圈球技术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1995.

[4]柳天杨.刘国梁正手近台攻打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与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3).

[5]柳天杨,王新,王家正.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体育学刊,2003(2).

[6]陈洁.直拍四面攻打法的可行及其技术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

[7]黄诚.乒乓球直拍横打攻弧圈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参数研究[J].运动训练专题研究,2004

[8]徐大鹏.乒乓球直拍横打四项技术上肢动作原理的运动学比较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05.

[9]孟杰.乒乓球比赛中王皓与唐鹏的正反手弧圈球技术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

[10]肖丹丹.乒乓球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及步法垫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实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