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第1篇

虽然当前翻译的取向在于摆脱文字的束缚,阐释其中的文化意味,但是由于语言对文化的基石作用,因此以语言转变来实现的翻译路径自然不能忽略语言文化影响,民族文学的文化翻译更是如此。通过民族文学翻译来实现民族文化传播是民族文学翻译的基本目标,翻译带来的文化“失真”自然会对民族文学推广传播的目标实现有所影响,因此基于多种视角对文化“失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是民族文学翻译必然要面对的课题。

一、语言文化分歧促成了民族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失真”

(一)语言文化特性影响文化信息传递文学中的文化信息包括语言文化信息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首先是语言文化,语言本身也具有文化性,语言包括语音、语义和语用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文化内容,翻译的过程是从此语言到彼语言的过程,对于新语言的使用,意味着原有语言的弃用,其中的文化信息自然不能通过翻译路径传递至目的语,翻译的特征决定了这样的文化缺憾是不可避免的。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信息和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密切相关,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关系着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信息理解及其在目的语中的传递。民族文学的语言主要有两种:民族母语和汉语。少数民族古代文学大都以少数民族的母言来创作,而现代民族文学大多以汉语来创作。首先从民族母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来看,我国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由于民族地区多地处偏僻位置,地形地貌形成了其与外界交往的天然屏障,因此大多数少数民族语言具有复杂性、闭塞性和封闭性等特征,这样的特征使得少数民族语言蕴含着民族独有的文化信息,不同民族语言都有民族文化的痕迹,民族语言的变迁遗留着民族文化的发展遗迹,民族语言所体现的的造词心理体现了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而在民族语言中所出现的借词现象则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接触,在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地名等固定词组则可以看到民族迁徙的踪迹,另外在民族语言中也可以了解民族来源、、婚姻制度等。[2]使用民族母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内容和语言上已经浑然一体,在翻译过程中因民族语言的置换而使得民族语言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知识无法得到传递,因此文化信息的传递自然不能完全一致。其次,就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而言,这个文化翻译的过程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民族语言和汉语本身属于两种文化系统,在用汉语创作民族语言时,由于民族语言和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叙述方式,用汉语对民族题材的叙述,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生存方式、精神实质实际上已经经过了一次全面的变迁过程,即第一次文化翻译的过程;第二,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向第三种语言进行翻译时,实际上是文化的再次翻译过程。汉语创作民族文学从浅到深包括三个层面:叙述层次、表现层次,观念同构层次,这样的过程使得民族文学在经过语言混血过程后,其中的文化信息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民族文化的原来面貌,更多的是得其神而不得其形。由此可见,无论是民族母语还是汉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语言文化特性都会影响其中的文化信息完全传递至目的语中去。

(二)语言文化隔阂形成文化理解偏差翻译路径下对于相关文化信息需要经过两次理解,第一次是译者对原作语言中的文化信息进行理解,第二次是受众在阅读时对作品中的文化信息进行理解。每一种语言都表征着一种文化系统,翻译的过程也是信息从此文化系统到彼文化系统的过程,而每一种文化对于相关信息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在新的语言文化系统中很难做到文化理解上的完全一致,因此翻译过程中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很容易在另外一种文化系统中产生“失真”问题。理解所带来的文化“失真”主要包括译者和受众两个方面。对译者而言,虽然其居于两种语言之间进行文化传递,但其中间人身份是相对的,由于译者本身的国籍或语言归属使得其在对源语或者目的语有所偏重,因此其在提取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信息时,自然会对其中的文化理解有所偏差,译者的偏差带来了文化翻译的“失真”。翻译的目的在于文化传播,译者由于语言差异而对译本文化理解上的偏差是造成民族文学文化翻译“失真”的重要原因。另外,目的语受众在用自身的语言系统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理解时,往往由于语言理解或思维方式的不同,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形成了文化理解上的“失真”。过多的信息失真会使翻译的文化传播目的大打折扣甚至削弱文化的影响力。对少数民族文学而言,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较为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较为小众的文化和主流文化在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文化表述方面存在较多分歧,更容易带来文化理解上的偏差。无论是用民族语言还是汉语所创作的少数民族文学在其向其他语言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同一文化现象的文化理解各有不同,因此在文化信息由此语言向彼语言传递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文化理解上的偏差。少数民族文学中所承载的文化思维方式、思想内涵、文化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而文学语言本身也具有一定文化性,在民族文学语境下的文化信息在其他语境中有可能会带来理解上的“失真”。要使其中的文化信息能够传递至目的语语言中,就必须对民族语言有准确的把握,理解民族语言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民族文学的翻译过程中,只有抓住民族语言的精髓,深刻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民族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才能最大程度地传递至目的语中。就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化而言,在由汉语向第三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汉语所要表达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对汉语字词的字面含义和表述方式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才能在第三种语言中得以真实呈现。

(三)语言表述方式影响文化信息效果文本中文化信息的最终形成不仅在于信息本身,文本对信息的表述方式对文化信息也有重要影响。不同语言的表述方式各有不同,所要表达的意味便有所区别。语言表述方式对文化信息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由于表述习惯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语言搭配,而这种语言搭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因此便形成了源语与目的语中语言搭配相同但是所表达的意思却各不相同的状况,两者不一致造成了原作中的文化信息不能真实传递。以文学翻译中经常出现的“欠额翻译”现象为例,在同一语境下作者与受众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习惯用语表述方面,作者在文本创作时往往会以受众自然理解其中内涵的角度出发进行创作,使得文本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用词省略或忽略的情况,即原作有自己的语言表述方式。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把这种想当然做为翻译的基础,便会使以上信息忽略情况传递到其他语言中去,而对其他语境中的受众而言,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各有不同,因此其所看到的文化信息便有可能是残缺的。第二,不同的表述方式对文意的力度和深度的表述效果各有不同,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各个民族对文学的表述形成了不同的表述方式,古歌、叙事诗等都是民族古代文学常见的表述方式,虽然现代民族文学中采取了更为开放的语言表述方式,但是一个民族的语言表述方式具有固定的特征。在民族文学向其他语言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表述的习惯和方式各有不同,往往容易使得文本原作中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的力度和深度不能得以强调。虽然民族文学翻译的文化翻译重表述是民族文化的“芯”,即语言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文化才是翻译所要抓住的重点,但是无论是少数民族母语还是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在其对外翻译过程中,语言的表述差异必然会带来文化信息理解或认知上的偏差或失误,影响文化信息的保真。

二、正本溯源,理智“保真”

虽然翻译中的文化“失真”不可避免,但是尽可能减少“失真”仍然是翻译所要追求的目标,语言文化对民族文学翻译的影响还需要基于语言文化视角来解决,语言及文化都是翻译中文化“保真”的有效切入点。

(一)深刻理解语言内涵,促进语言对等源语和目的语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带来了文化方面的“失真”,因此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根源解决。语言对文化传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内涵、表述方式两个方面,要减少“失真”就需要从以上两个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首先是语言文化内涵方面,少数民族文学所使用的民族语言对应着各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对相关语言准确把握,理解因民族不同而形成的特殊的文化内涵,并在文本翻译中对相关内涵在目的语中进行合理表述,尽量减少因语言差异而带来的文化传递上的偏差和失误。其次是表述方式方面,不同语言有特殊的表述习惯,在民族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少数民族民众形成了能够表达民族特殊意味的习惯性词组或俚语,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特殊的表述方式可能在目的语中不能找到较为合适的对应词语来进行意义方面的陈述。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便可以通过直译和标注的方式来解决,以此来减少较为特殊的民族表述方式可能在目的语语境中产生的文化信息误解或缺失。另外,对于民族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信息的欠额翻译,可以通过译者对于原作中的文化信息进行补充的方式来使译本中的文化信息更加全面。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产生的分歧自然需要通过语言方面的处理来解决。对于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失真”更需要翻译者发挥其主体作用,在精通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上,对其中语言可能产生的“失真”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因语言带来的“失真”现象。

(二)妥善处理文化分歧,加强文化沟通少数民族文学中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信息相对而言较为小众,因此和其他语言所承载的大众文化相比,民族文化和大众信息存在诸多不对应的方面,文化空缺、文化层次、文化方向都使得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在向其他语言中进行传递时,很容易带来理解、表述等方面的欠缺,因此使得文化信息形成了跨文化的“失真”。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要从宏观上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分歧和共通之处有所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建构其两种文化语境下文化信息传递的准则和观念,使得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信息的传递总体上形成可以理解并能够为两种语境下的受众共同接受的图景。其次,在宏观把握基础上,民族文学的文化翻译需要在具体操作层面对于文化之间的遇合际会、冲突分歧进行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在其他语言环境内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

三、结语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第2篇

1.民族文化符号的滥用

近年来,传统文化因素在设计者的作品中被广泛应用,民族文化符号开始受到更多的青睐。这在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接受,但也出现了严重滥用的问题,大量民族文化符号的堆积,为应用而应用的现象比比皆是。如许多商标的设计不论内容适合与否,都采用传统的图案纹理,造成了视觉和审美疲劳,反而会影响产品的特色和亮点。

2.民族文化符号的误用

民族文化符号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时代久远,其意蕴和现代人的思维会存在差异。许多设计人员在应用这些符号时,仅仅依据自己的主观理解,局限于符号本身的视觉意义,而忽视了其内在意蕴,这种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会造成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影响设计作品本身的品质。

3.民族文化符号的搬用

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不是符号本身,而是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文化信息。设计者在运用时,不能仅仅是符号的拼接组合、照搬照用,而应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和思维习惯,对民族文化符号加以再创造。生硬的堆砌和搬用既不符合设计创新的要求,也无美感可言,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破坏。

二、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

随着对传统文化自身关注度的提高,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逐渐进入现代艺术设计中,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赋予民族文化符号新的表现视野和新的审美呈现成为艺术设计人员努力解决的难题。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形象观察的基础上理解民族文化符号所蕴含的精神象征,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的解构和创造,赋予民族文化符号新的时代特征和意义,突破创新,实现再创造。

1.观察理解

形象观察是设计者进行一切创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保留下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物,如石窟壁画、皇家园林、亭台院落等各具特色的建筑景观,设计者只有在亲身体验和观察后,才能领悟到民族文化的真谛和内涵。观察的过程,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符号外在形象的记忆,更是对其蕴涵的文化信息的解读和理解。张道一先生曾说:“传统的‘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这些广为流传的文化符号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文化精神价值”。只有真正理解这些符号背后所代表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背景,才能在运用时做到得心应手、准确精炼。例如将中国传统的筷子和西方的刀叉组合在一起所设计的标志,传递出中西方相互交流的文化内涵。

2.联想创造

联想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是将两个具有某种相关性的物象通过思维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在形象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要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是设计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联想可以将民族文化符号与具体的设计内容联系在一起,为设计提供素材和准备。之后,要对联想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处理,进行新的形象创造,这个过程主要是借助对民族文化符号构成要素的解构、置换和组合加以实现的。这里的创造只是一个初级的阶段,主要要求与设计内容的关联度和相似性。通过联想和创造,艺术设计和民族文化符号之间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联系,设计作品在外在的形象构成上符合要求。如对故宫博物院的标识设计,就是在对故宫建筑外形联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

3.时代结合

民族文化符号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性,将其应用到艺术设计中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和文化气息,给观者带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在设计中应用民族文化符号,既要继承、保留其自身的传统,又要与时代相结合,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和价值取向的优秀作品。同时,艺术设计者要注重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取其精华,并将它们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现代设计语言与民族文化符号的结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创意,如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盘长”的应用,根据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需求,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优秀作品:北京奥运会标志和中国联通的标志。这些设计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全新的文化意蕴和视觉、审美享受。

4.突破创新

艺术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本身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理念和形式,但这些形式和理念中存在着陈旧的、脱离时代需求的内容,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取舍和突破。民族文化符号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要在艺术设计中摒弃那些被时代淘汰、落后的符号,抽取出符号原型中具有经典意义的元素,对优秀的素材进行加工和提炼,赋予民族文化符号以新的形式,这一过程就是突破创新和再创造的过程。要打破符号本身所固有的形态,结合设计的内容和理念,用现代化的设计语言进行重构,可以通过分解、置换和异形的方式进行。形式的突破和创新,可以实现质的飞跃,使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更加贴合艺术设计的需要,从而使两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形成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三、结语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幼儿园 办园特色 本质阶段 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31-02

办园特色,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广大幼儿园的关注与重视,如表现在园所名称、招生的广告语等方面。对民族幼儿园来说,形成与建设办园特色具有战略意义,因为在当今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文化等各方面出现大融合的趋势下,“怎样形成与建设自身的特色”以保持和传承民族文化底蕴,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一、民族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必须体现的是民族幼儿园本质方面的特色

所谓民族幼儿园本质方面的特色,是民族幼儿园(文指以招收少数民族幼儿为主体的幼儿园)通过利用自己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在办园风格、办园优势等方面经过长期努力形成了社会公认的、且与汉族幼儿园相区别的传统或特长性项目。

民族幼儿园本质方面的特色必须是和本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办园特色,最多只是民族幼儿园独特的一面,因为“特色”一词具有独特、排他、稳定的属性。

二、民族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形成与建设阶段

从民族幼儿园办园特色本质方面的表述看,其办园特色的形成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积淀、发展、再积淀、再发展的过程。只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树立鲜明的办园特色。

(一)客观分析,择定特色

首先,实事求是,寻找园所工作的“亮点”。特色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园所发展历史及现实情况,经过慎重的考虑与分析,找出亮点。

其次,选择典型的“亮点”,使其成为特色。园所工作是全面的,每一方面都存在“亮点”,但要选择典型的“亮点”――一个较有优势的方面,将其建设为特色,并使其渗透到园所工作的方方面面,以点带面,促进园所工作的发展。

(二)理解内涵,建设特色

在将选择的典型“亮点”建设为特色的过程中,园所应在充分理解民族幼儿园办园特色内涵的基础上展开工作。

民族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必须是能够凸显本民族文化的特色,还必须是为全园工作、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特色。只有这样,特色才能内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三)与时俱进,创新特色

办园特色一旦形成,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是应根据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变革,进行创新。

而且,民族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创新,不是新瓶装旧酒,因为这样的办园特色只是一个标签,没有实质的内容,是不能长久的;而应是旧酒新酿,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达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效果。那么,怎样才是旧酒新酿呢?关键在于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取其精华,结合时代、教育观念的发展与变革。

三、民族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形成与建设途径

如何形成、建设民族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是民族幼儿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解决好它,才能实现民族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但无论提出何种途径,都应体现民族文化这一灵魂。

(一)使民族文化成为办园特色的深厚根基

形成与建设民族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本质是在民族文化上下功夫,所以,民族幼儿园要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让深厚的民族文化带动办园特色的形成。

首先,通过访谈、查阅文献或科研课题等方式,收集与整理民族文化资料;其次,筛选适合幼儿理解的民族文化,采用恰当的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呈现给幼儿,让其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再次,教师记录幼儿学习民族文化的过程、结果,及时反思、调整,如此反复,建立一套适宜幼儿学习的民族文化体系,并使其成为本园办园特色的文化根基。

(二)使教师成为办园特色的骨干力量

教师是办园特色的构想者、实施者,是骨干力量,所以,要激发其潜能,发挥其作用。

这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民族文化修养,成为办园特色文化根基的构建者;二是促进专业成长,使办园特色真正地为幼儿全面发展而服务。

(三)采用“民族文化与五大领域”相融合的课程模式

在民族幼儿园中,课程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五大领域是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内容。所以,可采用“民族文化与五大领域”相融合的课程模式, (下转47页)

(上接31页)这样使幼儿既接受民族文化特有的教育内容,又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

(四)使园所环境成为办园特色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创设具有民族特色,且适宜的环境,对幼儿全面发展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园所环境分物质、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办园特色的外化表现,如蒙古族幼儿园马鞍形的园门,使人想到蒙古族的马背文化;同时,也不可忽略精神环境的创设,因其是办园特色的内化表现。园所环境的创设既要重形式,更要重内涵。

(五)使幼儿膳食成为办园特色的出彩之窗

幼儿膳食是体现办园特色的窗口,又可成为激发幼儿学习民族文化的动机。

在民族幼儿园中,幼儿膳食的烹饪可遵循“科学配餐+色、香、味、形俱全+民族饮食特色”的原则,如满族幼儿园的午后小点“萨琪玛”。

参考文献: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民族文化;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46-02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化传承机制,而教育正是文化传承的最主要形式,曾有教育文化学家指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文化的教育。”语文的本体构成是文化,文化教育理应是语文的重要教育内容和优良传统。因此,在高校教育中,作为必修课的《大学语文》注定要担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

一、编订校本教材,凸显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语文教材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构成,而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就是对文化的选择。曹明海、陈秀春在《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中指出:“就语文新课程的内容选择取向来看,选择主体以文化的眼光,精选具有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的课程内容,是语文新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使命。”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建设,教材的选编是完成这项重任的基本和有效途径。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部分和文本基础,也是语文教材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发新课文的一大着力点就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倪文锦教授认为:教材编制的本质在于选择文化。从总体看,我国近代以来的语文教材还是恪守民族文化为主的立场,民族文化始终是教材的主流。但从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内容大致相同,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缺乏地域差异,以民族地区为例很难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因此,教材的编订在满足国家语文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要针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既吸收主体民族文化和国外的先进文化,又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具体说来,就是在课文的选择上要符合本地区的民族情况,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促进学生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笔者所在的云南省为例,云南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26个,其中15个为云南所特有,其中白族、纳西族、藏族、傣族最具代表性。然而,以上这些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云南各高校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却少有体现。由于受教材篇目限制,少数民族文化不可能都出现,但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应当多少有点反映,否则将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识淡化,逐渐被汉族文化所同化。因此,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应当增加反映云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学作品,如《云南的歌会》、《孔雀胆》、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白族的《山花碑》、纳西族创世史诗《创世纪》、傣族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等等。

二、培养师资队伍,担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师资力量是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授课内容、方式和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对问题的理解,都会渗透到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和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对学生人生观、民族观、文化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增强教师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语文教师要把自己看做“文化研究者”,而不是简单的文化传播者。作为文化主体者,除了独立思考、学习之外,还应对社会文化进行分析、选择和继承。教师对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梳理时不仅了解教材,更提升了课程意识。教育部课改专家组组长钟启泉说:“教师即课程,教师即学校文化。”教师是学校文化和教育环境的构建者、体现者。要使语文教师担当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除了具有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外,还必须树立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拥有宽大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去吸纳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在教学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2.研究教材的民族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现行大学语文教材的多样性及教材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多元文化对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把教材中的文化传授给学生,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自身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的长处与不足,还要研究本校所在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认真研究当地的学生文化,根据其特点来进行文化教学,才能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展培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此,必须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提高整体水平。首先,要把教师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鼓励他们加深对所在地民族地区历史及文化的了解,系统地对教师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充分掌握当地的民族文化知识,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承担民族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其次,依托师范院校、民族大学等培训基地,开展校本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多渠道地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专门人才。还可以聘请当地的民族艺人、团体等民间力量来指导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不断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不断发展。

三、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对于民族文化的教学,语文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语文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尝试体验式教学来进行文化的教育与传播。例如,讲授少数民族文化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介绍其历史、宗教、经济、政治、饮食、服装、婚姻、传统节日等文化,还可以借用电影、音乐、美术、旅游等其他艺术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多媒体网络的运用。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必将置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要正确认识网络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改变教育模式,尽快实施民族传统文化网络教育。教材体现的文化毕竟有限,还需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来丰富其文化内涵。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的浸润、变迁越来越频繁,我们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和挑战。《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必修课,必须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伟大旗帜,担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形成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不仅是教师的历史使命,更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5,(01).

[3]于建坤.语文教材建设要坚持先进文化方向[N].中国教育报,2002-8-15.

[4]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孙亚娟,曹能秀.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7,(06).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壮汉双语教育 质量提升 壮民族文化 丰富发展

壮汉双语教育在新时期面临自身生长与多元文化共生与互补的问题。学校教育须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教育教学,实施民族变迁教育,引导少数民族文化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一、壮汉双语教育质量与壮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

壮汉双语教育与壮民族文化具有多层关系,第一层是包容关系,其次是交叉关系,最后是并列关系。

1.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普及民族文化知识。文化是教育的内容,通过教育,可以传承和发展文化。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一是壮汉双语教育可以通过学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组织学生和群众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使接受教育的人懂得传承壮民族文化的必要与紧迫性。通过壮汉双语教育活动,可以普及壮民族风俗习惯,培养对壮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感情。二是高质量的壮汉双语教育是与本土文化融合为一体的。壮民族文化通常具有本土特点,高质量的壮汉双语教育与当地社会需求相一致,符合当地社会的教育发展现实,使学生容易掌握本民族文化知识,也容易获得群众的接受和理解。[1]

2.壮民族文化的发展对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促进。壮民族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对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壮民族文化是壮族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集中反映,它不仅可以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还可以影响人的思想、态度观念等。积极、健康、向上和丰富的壮民族文化,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它能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人格品性;优质的壮汉双语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促进人们对壮汉双语教育的了解、理解和认同。

3.壮汉双语教育质量发展与壮民族文化发展具有同一性。壮汉双语教育质量发展与壮民族文化发展具有同一性。这可归结为两层意思:一是壮汉双语教育质量发展是以壮民族文化的发展为基础的。壮民族文化越发达,发展得越好,越可能为壮汉双语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创造更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使壮汉双语教育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和认同;二是指两者的发展以彼此为前提。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发展要以壮族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壮族文化的发展也要以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发展为前提。彼此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提升壮汉双语教育质量促进壮民族文化发展的途径

1.明确壮汉双语教育目标,提升壮民族文化发展的新动力。明确壮汉双语教育目标为传承壮民族文化的同时,要使之走向文化共生。与包括汉民族文化的其它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使壮民族文化的发展增添新动力。我们强调共生的民族文化发展目标,是追求社会与人的和谐生长,是壮民族教育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壮民族文化不可能独立而存在,也不可能独立而发展。离开了大的文化背景,脱离了多民族文化的土壤,壮民族文化将难有立足之地。因此,壮汉双语教育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好目标定位,承担文化传播之重任,在文化交融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针对壮民族文化的教育目标,注意对壮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发展目标、人文目标等方面,积极开设民族文化课程,探索发掘壮民族课程的文化内涵,提升壮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共生”生成机制。

2.更新教育内容,促进壮民族文化的丰富。要与时俱进,更新壮汉双语教育内容。将共生的教育理念植根于课程体系建设中,促进壮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壮汉双语学校要大胆革新教育内容,增设民族特色的校本文化课,大力开展双语教学,“将少数民族的发展纳入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使其文明得以传承和延续。”[2]

3.改进教育方法,加快壮民族文化的发展。改进教育方法,依照壮民族文化特色与教育功能选择,学校应强调共生视域下的壮民族文化与壮汉双语教育要素之间的相互融合,追求壮民族社会环境与人文诉求的和谐与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壮民族文化,同时,注意用国家文化教育学生,使其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要坚持国家文化理念。老师还应深入研究民族文化,通过研究挖掘民族文化精华,将之渗透于民族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中,通过国家文化的视角,拓展壮族文化的发长空间,挖掘并提炼当中的文化共生特征与精华,研究其传承机制与发展机制,推动壮民族文化在新时期的良性发展与自觉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