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文考试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性 别: 女
毕业院校:某市理工大学
出生年月:197x年3月3日
专业:工业企业管理 (本科)
通信地址:某某省某市某镇某街
邮政邮编:123456
联系电话:987654321
移动寻呼:00810--0293857
电子邮件:
求职意向:(文秘)
技能总结
英 语 水 平:
能熟练的进行听、说、读、写。并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尤其擅长撰写和回复英文商业信函,熟练运用网络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并能及时予以翻译。
计 算 机 水 平: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熟悉网络和电子商务。精通办公自动化,熟练操作Windows98/2k。能独立操作并及时高效的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
实习经历总结:
200x年7月 某某化工网站电子商务实习。实习期间主要职责是1。协助网站编辑在互联网查阅国内以及国外的化工信息。2。搜集,整理相关的中英文资料。3。整理和翻译英文资料。
教育背景:
199x年9月--200x年7月 某某理工大学
199x年9月--199x年7月 某某市第一中学
主 修 课 程:
高等数学、运筹学、预测与决测、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推销与谈判、计算机销售管理、电子商务
获 奖 情 况:
三次校二等奖学金
1.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前,《市场营销学》课程考核,一般情况下是由任课教师出卷,闭卷考核,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僵化的考试形式也束缚了学生思维和创新空间。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应注重考核学生对于市场营销技能的掌握程度。成绩构成是期末考试成绩加上平时作业成绩,平时作业也就是每个章节后面提出的问题,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计算方式,给定学生成绩。因为考试成绩跟保研、就业、评优有着极大关联,导致大多数学生只看重考试成绩,不关心是否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
2.考试内容片面,偏离素质教育的要求。
考试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集中在理论知识,而实践实习方面流于形式。这情情形,诱发了学生考前找老师划定好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等不良现象,或是学生通过各种关系从往届学生那里找来以前的试卷,学生只要提前死记硬背,就可以应付过关。
二、探索考试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树立教学改革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课程考试方式如果单纯用闭卷考试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就会导致学生看重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轻视对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和深层次的分析,学生掌握的也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的简单复述,学生的实力在考试中难以发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以前的一次性闭卷考试已经远远不适于目前课程考试的需要。
1.改革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由原来单纯的、一次性期末闭卷考试,改为在期末以开卷形式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考核方式,考核重点在于考核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解决营销情境中的实际营销问题,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为题的综合能力。开卷考试,学生可以翻书,查阅资料,但不可以互相讨论,解决了学生死记硬背的问题。
2.考试内容,成绩评定。
命题时侧重试题对学生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活跃思路、拓宽知识,充分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考试这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求知识的智育过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考试成绩构成为期末的市场营销大案例分析,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时作业主要由两次大作业成绩和考勤成绩组成。两次大作业为:做一次市场调查并写出市场调查报告;做一个关于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英文资料的幻灯片。
三、总结
性 别: 女 毕业院校:某市理工大学
出生年月:197x年3月3日 专业:工业企业管理 (本科)
通信地址:某某省某市某镇某街 邮政邮编:123456
联系电话:987654321 移动寻呼:00810——0000000
电子邮件:meme@sina.com 求职意向:(文秘)
技能总结
英 语 水 平:
能熟练的进行听、说、读、写。并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尤其擅长撰写和回复英文商业信函,熟练运用网络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并能及时予以翻译。
计 算 机 水 平: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熟悉网络和电子商务。精通办公自动化,熟练操作windows98/2k。能独立操作并及时高效的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
实习经历总结 教育背景 199x年9月——199x年7月 某某市第一中学
主 修 课 程:
高等数学、运筹学、预测与决测、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推销与谈判、计算机销售管理、电子商务
获 奖 情 况:
三次校二等奖学金
一次校单项奖学金
目前,为了适应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很多高校都大力推行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并不是在学校里开设两门独立的语言课程,而是通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帮助学生既掌握了课程知识,又同时学会了两种语言的使用技巧。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渗透层次的教学研究。
教育部高教[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根据这一要求,我校自动化学院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于2004年在本科生专业课程中进行了多门双语教学改革。经过两年的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收获颇多。
二、专业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形式的必要性
首先,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是大学生英语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理工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大多都是采用单语教学,英语教学仍然局限于十分有限的英语课本身,大量的非英语课程几乎都是采用全中文讲授,学生从小学至大学大量的英语课学习到的英语知识无法应用,成了他们疲于应付各类考试的工具,考完之后就扔在一边,英语的应用上出现真空。众所周知,语言学习的最大法宝就是要频繁的使用,不能“断线”,长期不使用英语,不久就会生疏,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耗费大量学习时间的英语真正需要应用时,就“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是学生在学习中常常碰到的问题。学以致用是学习英语的学习最终目的,而其他非英语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双语学习就可以作为在校学习期间英语应用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其次,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步加快,国外大型知名企业不断进驻中国,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特别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导致社会上对理工科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变大,自动化专业技术大多由国外发展而来,而且发展非常快,实用性很强,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改革,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科技文献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和手段获得英语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容易学习到更先进的技术知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必定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过程
1.教师的准备阶段
我校自动化学院在双语教学的第一年先开设了现代控制理论,Delphi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工程几门专业课,第二年又增加了数字图像处理,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建议同时运用英语和中文进行教学,教学形式有混合式和全英文形式。
由于首次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活动,院领导很重视,要求任课老师积极准备,包括教师自身英语能力的训练,教材的选择,授课班级的选择等等。双语授课的形式,对教师的英文口语水平提出了一个挑战,经过一系列的培训,教师们的英语口语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双语教学的实施打下了最根本的基础。
教材的选取至关重要,任课老师很认真,采用的都是全英文的原版教材,从专业原著的阅读和专业知识的讲授进行摸索,对于没有和教学内容完全一致的英文教材时,任课老师则综合整理几本相关英文教材的部分内容编写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阅读和学习能力的讲义。主要目的是要保证教学中知识的准确性、时代性以及英语的“原汁原味”。但有的专业课老师根据学生英语水平情况,同时选择了中文教材,选择的中文教材尽量与教学内容一致,两种教材结合起来运用。
对于学生的选择,我们也做了慎重的考虑,我们选择了大二至大四的学生作为授课对象。计算机课程或计算机语言课的双语课,比如Delphi程序设计选择大二的学生,原因是学生接触计算机较早频率较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基础常识且这些常识往往都涉及到英语外来词汇,另外他们大多已经完成了一种以上的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的学习,所以在上课或者阅读课本的时候都不会感觉到很困难。而其他专业课的双语授课对象则选择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因为他们有更多的英文接触,经历了四六级考试和专业英语课程。
2.教学阶段
精心地用英文备课是双语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是双语教学的质量保证。第一次采用双语教学,教师必须提前仔细阅读教材,按照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习惯的方式和学生实际水平组织教学内容,另外由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使用的课时量必然要比单语要多,所以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和调整,规划重点、难点,制作多媒体电子教案并布置合适的练习题。最好设置一些课堂问题及课后习题。
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难点主要在对教师英语语言表达和对外文教材的理解。所以,对教师来说,教学语言应用成功的关键,是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语句降低非专业用语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即要整体优化英文的应用。我们学院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为了能够适用各种不同的专业课难易程度以及不同学生的实际英文听力和阅读能力,在实际上课时,教师有选择地使用全英文或中英文结合的授课方式,但板书和多媒体电子教案必须要用英文,以保证双语教学的宗旨。大多数任课教师由于在上课前都有精心的备课,都能较熟练地使用专业词汇讲授课程。课时量充足的课程,教师在上课时与学生互动,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英文回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双语教学课程的作业根据各课程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课程采用英文教材上提供的练习题,或者任课老师根据实际课程讲解的进度和内容用英文出一些练习题,而有的课程则是中文练习题,以上都要求学生用英文回答,这样学生通过做练习题一方面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和熟悉英文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可刺激学生及时复习并消化所讲内容,并提高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
3.实验和考试
自动化学院很多专业课程都有实验,有的课程实验达到了一半的课时量,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原来实验内容和进度进行实验,但有的课程的任课老师将原来的中文实验指导书修改为英文实验指导书,计算机语言课程的软件也一律采用英文版本。
经过一学期的双语教学,学生已掌握其中的专业词汇及通用词汇,随即用英文命题进行考试,但是对于普通院校的本科生全英文题目,要求用英文答题显然有些不切合实际,因此对于不同的课程我们选择了以下几种方式:闭卷考试,全英文试卷,要求学生可以采用中文答题或者英文答题;对于课时量非常少的专业课则采用全英文试卷,开卷考试的方式;闭卷考试,按比例出中英文混合的试卷,要求学生采用中文答题或者英文答题;中英文试卷开卷考试,要求必须要用英文答题。
四、双语教学总结
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试点。自动化学院经过连续两年的双语教学实践,较好的完成了这个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专业课双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与能力。21世纪是高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不仅要学好现有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形成随时了解、吸收和借鉴各学科前沿知识最新动态的能力,通过双语授课,在诠释专业知识的同时,带动和鼓励学生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习惯阅读英文资料,潜移默化地建立起阅读原版教材的习惯并形成能力。
其次,双语教学的开设课程一定要慎重选择。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不太适合采用双语教学,因为国外教材内容相对较少,专业性太强,词汇生疏,加上学生英语不够,接受能力不强。这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如果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学得不好,势必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所以双语教学课程最好选择学科性或者部分基础性的专业课程进行。
另外,教材的选取,双语授课对象和授课方式一定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时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外教材知识较新,反映了学科前沿,内容层次分明。但有些国外教材却并不完全适合国内本科生上课的教材或者完全替代国内一些教材,比如有的国外教材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反而觉得累赘;有的专业性太强,生僻词多且内容庞大;有的计算机语言的国外教材基础性又不强等等。因此教师要认真衡量,选取或者综合几本外文教材整理成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讲义教材,如果有必要可以同时选择相关的中文教材以便学生能对照学习,效果会更好。对于授课班级的选择也必须慎重。因为不同班级学生的英语能力不同,相应的,课堂接受能力和课外复习能力不同,所以我们认为对于计算机基础类的双语课程可以在大二及以上的年级开设。较难理解的专业课的双语课程在已经有一定专业基础和英语能力的大三及大四年级开设。同时授课过程中,中英文的比例可以有所不同。我们在实践中感觉到如果这些选择不当,双语教学的效果会很差,甚至会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
最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非常重要。师生都不要把双语教学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用英语上课,任课老师要不断和学生沟通,通过他们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改双语教学课堂中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等以适合具体的授课对象,让学生切实通过这种教学改革获得更多知识和能力。
五、展望
关键词:国际营销;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一、《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日趋增多,各国经济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消费者也已经打破地域观念,不再满足于本土产品的消费,对国外品牌与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国际营销作为国际贸易间的一个环节,就显得尤其重要。《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作为市场营销本科的一门专业课程,着重从国际文化环境、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市场,进而培养学生对国际市场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市场营销策划能力。使用中英文结合的双语教学可以为该课程的学习提供更加优越且高效的条件。首先,使用双语教学的方式来讲授《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能够带给学生原汁原味的国际市场营销知识,使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去学习并体会国际市场相关的理论与现象,跳出单一的思考模式,开拓视野,转换角色,借助学生自身已有的较丰富的本国文化与知识,站在国际营销人的角度对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优劣势进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国际市场营销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国际营销相关的英文术语,在识记单词及短语的基础上,再对术语进行直接而深入的了解与拓展,避免了翻译的主观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术语加入自己合理化的理解,不仅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学习过程,而且可以更好的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锻炼学生对专业相关知识灵活运用与整合的能力。第三,双语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定的语言学习的环境,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英语水平,为未来从事国际市场营销工作打下了语言基础。
二、双语教学实施的条件思考
(一)《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
关于双语教学改革下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材,最好选择英文原版教材。相比翻译教材或中文教材,英文原版教材更加国际化,有助于更好的营造双语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更加专业并且丰富。从内容上来说,首先,虽然学科理论无论是英文或是中文,都是一致的,但原版教材的理论表述方法更加地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一边对基本理论表述加以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翻译,甚至可以联系其他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对基本理论进行扩充与概括,拓展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语言的灵活性,一举两得。其次,原版课本中使用的案例与数据大部分都来自于国外,对于针对中国市场情况而编写的教材,学生能够从原版课本中得到更多国际性的知识,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学生思维更加开阔。原版教材虽然益处很多,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类教材的作者基本都为外国学者,在其研究与编写时,一些个人观点会融入到教材的内容中去,这样就导致部分内容被强加了作者的主观判断。即使这些观点是合理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对专业知识的主观判断分析能力还很有限,这些观点的存在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的思考与判断。其次,由于国外的思维方式和国内有所不同,部分原版教材对于章节内的内容不是按照级标题依次顺序排列,而是形式上较为散乱的知识点罗列而成的。这对于课程内容的讲解与学生理解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不利于逻辑的形成。
(二)双语教学下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既然是中英双语教学,首先对教师的英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基本的英语读说能力。教师首先能够自己通读课本内容,对上文提到的掺有作者主观观点的部分进行辩证分析,挑选适合学生的重点内容,在课堂上用中英文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思考。除此之外,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可忽视。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能够结合中国市场现状与经济前沿,联系实际,将中外市场环境进行对比讲解,这样可以将知识更加深入化,让学生从比较中理解知识点,也有助于辩证思维的养成。如果由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来讲授该课程,教师自身的经历与经验是其最大的优势,往往这类教师能够将经历转换为实例,更容易在教材内容讲授时进行同类知识扩充,带给学生更加真实而生动的案例,思维也更加灵活。但在教学方法上,对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纯西方的教学方法可能不能适应国内的教学环境,必须做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其他课堂教学形式相统一,才能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更多。
(三)双语教学下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被授课的本科学生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英文基本能力。部分学生虽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读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缺乏英语的大环境,听说能力普遍较低。在授课过程中,对于英文讲授的内容,容易出现难以听懂或不理解的状况;对于阅读能力,由于课本内容专业,相比较平时的阅读难度较大,学生花费在课本上的时间过多。这种情况如果持续时间过久,会导致学生对课程失去信心,从而放弃学习。所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是双语授课的前提。其次,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国际市场营销》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将课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自主学习自主调研的能力,这样能够使课程教学效果充分发挥。
三、双语教学下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考试形式的改革
教改课程的考试形式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开闭卷结合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尝试。闭卷考试的内容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课上讲解的重点理论知识及能力要求,使用英文设计试卷,进行针对性考查。开卷部分的内容可以贯穿到整个学期。让学生在学期伊始便组成小组,对自主选择的非中国拟营销国家及营销产品做国际营销调研,在期末时形成英文书面报告并展示自己小组的调研成果。开闭卷结合的考试形式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是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的。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具体使用何种方法实施教学,也要依据学情进行具体分析,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既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又能够运用语言优势将所学理论发展到国际市场中去,同时,培养自己作为合格营销人员的团队合作、调查研究与表达能力。
作者:王式晔 杨丽 单位:青岛黄海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