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变频器实训总结

变频器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变频器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变频器实训总结

变频器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改革;项目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34-03

1 前言

变频器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技术,无论是工业设备还是家用电器,都会使用到变频器,可以说,只要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地方,就有变频器的存在。变频器的使用使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对能源的节约力度进一步增强。交流电机的变频器调速技术是当今节能、改善工艺流程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环境、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

针对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电类专业如电机与电器、电气自动化等专业进行深入广泛调研,变频器技术已成为电类专业领域中的核心技术。深入了解、操作、应用变频器是高职电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相关职业岗位、获取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的必备技能之一。学习变频器技术是提升学生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笔者结合近年来项目化课程改革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对电机与电器专业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2 变频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定位不明确 变频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技术,学习变频技术需要有前期的专业知识,如电机拖动、继电器控制、PLC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作为基础。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受师资水平和实训条件的限制,变频器技术通常是和其他课程组合,如可编程控制技术与变频技术、电机拖动与变频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与变频技术等。变频器的学习仅仅成为某一门课程中的一个章节,作为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变频技术综合性强,牵涉的知识面广,单纯的某两门课程的组合未能将知识和技能进行合理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变频器原理和内部电路与器件的分析为主的知识讲授,缺乏针对性强的实训项目,变频器技术的应用和操作缺失较大,不利于面向生产实际企业和对接岗位。

教学模式陈旧 教学中采用先理论再加验证性实验的模式,理论和实践的分离导致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无系统性。集中理论知识讲授需要大量的理论铺垫和公式推导,使学生对课程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太深,而操作过程又过于简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未能得到提高,与工程实际应用脱节。在应用时只会简单地操作和参数设置,并不知参数的真正作用和参数对变频器调速系统的影响,一旦变频器型号发生变换,便不知所措。

针对这种情况,需重新界定变频技术及应用课程性质,将其作为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来建设。应用项目化课程的建设理念,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单元的优化设计。

3 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众所周知,课程是教学的最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好的课程应从单元联系的角度对课程教学的设计进行总体优化。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应符合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突出能力目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基本原则[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建设应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首先应明确课程定位,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固定频率、电压的交流电变换为频率、电压都连续可调的交流电的装置,主要用于对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2]。在学生学习了电机拖动、继电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装调、PLC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为后续课程如电机试验技术及学生维修电工考证奠定基础。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模式,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结合变频器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使学生掌握变频调速技术相关的知识与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设备改造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资料查询、应用变频器使用手册等技术资料解决现场问题的方法能力;以项目任务驱动教学,加强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管理,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

通过资源整合,以项目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设计 变频器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技术,要熟练掌握变频器还涉及电机机械特性分析、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电力半导体器件等诸多知识。为了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需对知识点进行重新划分和整合,采用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将知识点融入每一个项目中,精选教学项目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

项目训练对接工程实际,在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或仿真实训条件下完成。项目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易、中、难的顺序逐级提升。每一个项目应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应充分考虑到技能考证和专业技能鉴定的考核需求。目前市场上变频器种类很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可能选择一种变频器进行训练,同一种变频器的参数涉及好几百个。因此,在项目设计中以变频器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训练为主,适当安排一些拓展学习项目,特别是在后续综合技能实训环节以及毕业设计环节中要有相关的变频器综合训练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表1为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电机与电器专业在实施变频器技术及应用教学中所设置的项目列表。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按项目、按典型工作任务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排序,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变频器的知识点融入各项目中。

表1中,项目一和项目二是对变频器的基本操作进行训练,在实施安装接线和变频器的运行操作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变频器的原理和变频后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项目三至项目六主要是以典型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对变频器的常用功能和相关参数设置进行训练,同时也包括维修电工考证和技能鉴定的强化训练项目;项目七是能力提升的综合项目,针对变频器技术的学习难点PID控制进行训练[3],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项目将作为课程加分项目进行考评。

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构建高效课堂 高职课程教学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和培养技能,更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以任务驱动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好。变频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应遵循能力本位的职教理念,在每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小组工作法,学生担任相当于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某一具体工作任务实施的各个角色。项目的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原则: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实现三种能力的融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辅之以问题引导、分析讨论、汇报分享、反思评价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课程单元教学模式改革 良好的创意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师所要做的是将教学任务分细,引导学生一个个子任务去解决、反思和评估。如在进行变频器的正反转控制项目的教学中,可以按以下步骤来实施。

1)由教师下达一个具体的任务。选用FR-D720-1.5K-CHT变频器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给出电机型号),要求在按下正转按钮时电动机以30 Hz正转运行,按下反转按钮电动机以30 Hz反转运行,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加减速时间为1 s。发生报警时,报警灯亮。要求完成电路设计、变频器参数设置,若外连设备需编程时还需编写程序,接线调试。

2)分组进行咨询、计划和决策。通过资料查询、独立思考、讨论分析,每个小组都给出一个方案。通过汇报分享,得出四种方法:

①在外部运行模式下用普通开关实现正反转控制和速度设定;

②在外部运行模式下用普通开关实现正反转控制,用电位器调速;

③用继电器控制变频器正反转,主要做法是将开关改为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来代替;

④直接用PLC的输出信号来驱动变频器。

3)任务实施阶段。通过讨论得出的四种方法中,前两种方法相对简单,主要是加强学生对变频器的操作训练,牵涉到新参数的含义,如电子过电流保护参数PR9、适用负荷选择参数PR14、适用电机参数PR71在相对简单的子任务中得以认识和掌握。继电器、PLC与变频器的组合控制成为项目三的重点任务。任务方案(包括电路设计、程序编写、安装调试)的制订和实施仍然采取分组思考、讨论、分享三个环节,教师适时引导和点评。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检查评价和总结。系统综合调试后,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或教师对各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学生对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记录和整理,最后按项目要求完成实训报告,评价和总结环节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对单个项目的教学设计,将变频器参数的认识、小系统的电路设计、PLC编程训练融入各子任务中。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实施中,学生能力得到提升。能力的训练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需要课前精心的准备。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还应合理使用多媒体、Flash、仿真软件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在现有的实训室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实训项目。利用网络平台,更好地实现课外师生互动和空间资源共享。

4 结语

变频器技术在不断发展,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工程教学领域。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师的责任心、专业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需不断创新来调动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强化并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最终使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惠芳,等.《PLC控制技术及应用》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35):133-135

变频器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job requirements, concisely summarizes the basic teaching situation of "Inverter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pounds the test method of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and dished out a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order to explore with readers.

关键词: 变频器;教学改革;教学试点;高职学生

Key words: inverter;teaching reform;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oint;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279-02

1 变频器的发展状况与岗位需求

1.1 变频器的发展状况 变频技术主要用于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它终结了电动机机械调速时代,而是通过改变三相交流电动机输入电源电压的频率直接对电动机实施无级调速。它的应用有助于现有工艺的改进、产品质量的改观、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控制能源消耗等。目前我国应用变频器的领域相当广泛,除了轻工业领域,化工、纺织塑料等领域也有应用。变频技术的根本是提高机械自动化水平,即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改善和数量的增加。除此之外,家电工业领域也实现了变频技术的应用,电冰箱、变频空调等家电项目纷纷推出,初步实现了家电产品的智能化。

1.2 变频器的岗位需求 随着现代化的程度提高,大多数行业领域已实现了变频器技术的应用。变频器技术对实践应用要求严格,对变频器的日常操作甚至不亚于一台技术先进的个人电脑的操作难度。当前,专职变频器技术设计和研发的人员毕竟在少数,而真正使用变频器技术的工作领域和人员非常多。笔者曾基于变频器专业学生就业的视角,对相关行业和岗位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发现社会上从频器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非常多。为了满足劳动市场的需求,近年来许多高职学校相继开设了《变频器技术应用》课程,这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技术课程,该课程主要针对变频装置的生产制造、变频装置维护维修、变频装置应用系统设计安装、变频装置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岗位需求而开设。

2 高职中现行变频器技术应用的教学状态

高职中现行变频器技术应用的教学状态可以概括如下:

2.1 方法 目前高职教学中一直在推行教学教改,可由于长期的师资没有更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惯性很难突破,大部分还就是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实验验证法。

2.2 结果 学生听课的时候没有目的性,加上现在经历高考后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极度的散漫,尤其是高招最后一批录取的高职院校的学生。这样就理所当然的造成听课的自由性,最后总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做学生自己的。做实验的时候很茫然,没有目标性。到了实验室就不知道如何下手,等老师示范清楚了,他模仿出来了,任务式的完成报告了事。第二堂课再来,也不知道自己前面学过什么,这样的验证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3 结论 对于高职高专的教学而言,变频器技术与应用作为一门课程,重点要讲述的内容还是其基本应用。虽然变频器的原理讲解不占很多课时,可市场中变频器的种类繁多,比较典型的三种,如西门子,三菱和欧姆龙,我们在短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全部涉及,而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不够,毕业一出去,随便换种变频器势必会一头雾水。如果恰巧碰到招工单位就是要能通达变频器与PLC的学生,就会手忙脚乱而错失机会。

3 教学改革探索

承接教改任务后,也在几个班级中进行了多种方法的试点。结合学院现有的实训设备,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下面将尝试过的具体方法进行整理举例,以求和专家读者切磋探讨。

3.1 课程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①学生对变频器原理的掌握;②多种品牌变频器交叉使用,能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③PLC与变频器的综合应用。

3.2 教学试点的具体实施方法

3.2.1 课堂任务式:以变频器面板的使用为例 在首堂课的时候,以变频器面板的使用作为第一个任务,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种型号的变频器,一方面熟悉一种变频器的面板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对变频器的调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对变频器的兴趣,对变频器为什么能调速升起疑问,并提出问题,变频节能空调、变频节能冰箱为什么能节能?接着布置学生看书,或课后网上查找。第二堂课,先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获取的信息与知识,各抒己见。尽量让更多的同学发言,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调动,然后把握时机,将变频器的原理做个大致的分析,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会自主的对变频器进行深入的了解。

3.2.2 情景式教学过程设计:以项目为例 学生对变频器有了初步的认识后,结合他们先修课程学过的相关PLC知识,教师模拟公司老板,一个小项目的招标,请学生做出自己的方案(包括画好变频器接线图,写出变频器参数设置值和编写PLC程序的文字文档)来投标。如某某公司有这么一个小型项目,工程控制要求:按下起动按钮,电动机以30Hz速度运行,5s后转为45Hz速度运行,再过5s转为20Hz速度运行,按停止按钮,电动机即停止。编写PLC控制程序,写入变频器相关参数,实现上述控制要求。这时很多学生跃跃欲试,也会出现茫然。

此时,教师将问题分解,将变频器的安装与接线、变频器的参数设置、组合运行模式以及多段速的调速方法分成几个任务在课堂当中布置,将课堂任务式模式再次应用,并引导学生逐步实施完成。在每次任务时,不时提点项目的要求,让学生及时修改完善投标方案,并针对优秀方案及时予以肯定,以维持他们继续学习探索的兴趣与动力。

3.2.3 综合设计法:以综合案例为例 经过在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室中将变频器课程学习的相关任务都实施完成后,学生对变频器有了充分的认识,怎么样实现综合应用,可以通过设计一个整周(28学时)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变频器综合应用的能力。设计目标:自动恒压供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多,用变频器可以比较容易的实现恒压供水。请同学们根据技术指标自行设计一种用西门子系列变频器实现的高楼无塔恒压系统。技术指标:①三台水泵电机功率分别为2.2kW、3kW、5.5kW。②采用PLC控制,用水高峰时压力稳定在0.3MPa。③系统具有休眠功能。要求同学们自己列出设备清单,并按下列要求形成课程设计报告:①设计思路、方案选择;②硬件电路设计、I/O地址分配;③软件设计;④程序调试;⑤心得体会。

通过以上综合案例,将变频器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过程贯穿其中,给学生树立一种关于“系统”的概念,变频器的应用不是孤立的,要与其他设备和器件共同作用,才能完成整个系统的控制。通过本模块教学使学生掌握变频器的安装、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不同用途下变频器需设定的参数、系统调试等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利用电路原理图分析电路故障;能改造或完善较简单的有缺陷的控制电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电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模块在实训室中教学,采用西门子品牌的变频器控制,要求学生课前查资料并预习相应变频器的操作方法和功能参数码的特点,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4 结束语

一门课程的教学,不能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要几种方法平行并用,穿插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目前高职院校变频技术专业教学中尚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教学任务连续性的问题。本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有的技术或任务,不是在一两个教学课时内就能完成,而需要更长的时间,按照现行的排课方式,等到下次课可能间隔了2~3天,回到课堂的学生几乎都忘了上堂课的内容,连续性是个大问题;二是学生课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问题。《变频器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领域,如何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才能逐步地达到目标。

参考文献:

[1]钱金法.变频技术教学改革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0(04).

变频器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电力变流技术》课程包含电力器件的知识、各种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驱动和保护电路的原理与实现等内容。在该课程的学习中,采用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

1)单相整流电路模块;2)三相整流电路模块;3)单相逆变电路模块;4)三相整理与电路模块;5)驱动与保护电路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际验证的模式进行。同时在完成教学内容后,通过1周的集中实训,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要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控制技术相关知识。在该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CPU的接口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程序设计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必须增强程的趣味性。鉴于此,采用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进行教学,同时开发了一整套的课程学习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依托以上三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电子技术、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体现学生应用能力的知识来源,是学生就业的技能基础。在该专业的开设时,设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力电子产品设计、生产、调试和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各类变频器、驱动器、开关电源、特种电源、光伏逆变器的生产和设计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辅助设计、调试以及售后和售前的专业服务。鉴于以上目标,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变频器技术》、《电源技术》和《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这三门核心课程。课程的基本安排如表2所示。《变频器技术》是一门典型的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应用的课程,包含电子技术、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内容。同时变频器是工业电力电子产品,在工业应用上具备广泛的应用,是进行电力电子专业教学的典型载体。在教学中,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课堂和实验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通过两周的专用周完成一个单相变频器的安装和调试,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电源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其类似。当今,电力电子技术是新能源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此开始了《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新能源领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就业领域。

3.总结

变频器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分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现象很明显,依循 CDIO 理念,对“PLC、变频器和触摸屏综合技术”课程的课程内容、项目选用、评价体系等进行教学改革,建立较为完备和系统的工作情境和项目案例库,可以实现真正的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职;CDIO 理念;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95-03

概述

CDIO是由MIT等世界著名高校研发的从理念到大纲到课程到教学直至评估的一整套先进的工程教育模式。我院教学团队从2009年开始尝试基于CDIO理念的“PLC、变频器和触摸屏综合技术”课程改革,因为该综合技术属于工业控制的主流设备,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的不仅仅是大量新生劳动力,而且是具有现代企业理念的,有技术、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该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综合性、设计性极强的机电产品控制应用型设计课程。其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综合应用PLC、变频器和触摸屏技术知识,掌握它们的设计方法和研发能力;开拓设计思路,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科学性、系统性及全面性的设计素质;训练团队合作能力。

但是目前教学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在课程设置现状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单独设置PLC、变频器和触摸屏综合技术一体化教学课程,而是采用以PLC、变频器理论教学为主,以验证性的实验或实训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且实践课时偏少,侧重技能训练的学生往往只能掌握各门课的基础技能。(2)在课程内容现状方面。目前的设备控制课程往往是学完一定的理论之后再做相应的实验,内容相对独立,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设备控制开发的思路,也就无法体现“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教学思想。(3)PLC、变频器和触摸屏种类繁多,毕业生就业时从事相关行业工作,实现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快速接轨存在一定的困难,即知识“移植”能力不够,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够。

基于“CDIO”的课程设计

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应根据CDIO 工程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和企业需求,按照任务分析——论证方案——确定方案——实施方案——测试效果——评价六个步骤实施每个教学任务,使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PLC、变频器和触摸屏综合技术在设备中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知识体系框架如下页图1所示,其中工业控制核心技术包括PLC、变频器和触摸屏技术,控制对象为设备中使用的液压气动技术、电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最后,内容涉及各设备控制器之间的网络技术和监控技术。

基于项目化的教学层次设计 实践内容设计应充分体现项目化教学的设计思想。以“做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教学,以“用”导“学”,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全身心投入。要突出项目训练的完整性,在做项目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自学能力的培养,强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项目团队人数一般为4人,各队选出项目组长,负责整个项目开发的所有运行过程,涉及任务分配、人员管理、阶段性成果报告等。在不同层次的具体实践中,可以将一个完整项目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子项目,通过子项目的训练掌握单一技能,最后将子项目综合起来,完成整体项目的内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整个过程分为4个实践过程,即验证性实践、设计性实践、综合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如图2所示。

项目式教学的设计 没有项目支撑的工科课程内容是缺乏实践性和生动性的干瘪理论框架。工程项目的设计和选择是需要专业课教师花工夫来做的事情。在选择工程项目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项目的选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我院采用了参加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一些娱乐类作品,如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娱乐机器“捕鱼达人”,其控制系统采用PLC完成对一组气缸的控制,在项目实施中,根据游戏的难度设置了5个级别,即5个不同工作情境对应不同的控制方案;又如获得浙江省机械设计大赛二等奖的“排除万难”任务型机器人,其控制对象有多个直流电机和电磁阀,在项目实施中,根据机器人的实施任务选择4个阶段性控制要求。这些项目在实施后学生可以在课外一边练习和改进控制技术,一边通过娱乐提高学习兴趣。其中的一款机器人如图3所示,通过PLC控制机器人的直流电机和气动系统实现过隧道、过单边桥、抓螺母和拧螺母等一系列动作,操作按钮组和保护装置的设计对学生的控制能力培养很关键。

2.项目的选用对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如我院教学团队与本地企业合作建立的立体车库在许多商场、宾馆、专门的停车场都能见到,许多学生对其工作过程比较熟悉,有利于减少设备介绍的时间,引起学生对控制方案的共鸣。

3.项目的选用结合本地区的企业设备。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在本地区工作,为使学生在毕业后尽快地适应工作需要,在项目内容上可选用本地区的轴承制造业、黄酒制造业、纺织印染制造业等相关设备的控制系统。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参与了教师的一些简单项目开发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如图4(a)是为企业设计的涡流探伤检测台,图4(b)是学生通过实训室搭建的控制系统,并通过编程完成了毕业设计。

课程评价体系 在CDIO工程训练模式下,可将项目的整个运行过程“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纳入考核范围,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则提供实验条件和指导,保障学生充分自由地发展,增强创新意识,并为学生提供遇到问题时加以解决的方法、对仍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的思路等。课程的考核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具体涉及以下几方面:基本技能及基础知识、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质和评价。在针对项目的某一个工作情境中,需要完成设备工艺流程和产品目录规划表(涉及工艺流程描述和工作计划安排)、设备控制实施表(涉及I/O分配表的编写、控制流程图、控制程序编写过程记录、设备调试过程记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和总结等)和评价表(涉及每个工作任务的考核要求、配分和评分标准)等等。

课程支撑条件

教师的CDIO能力培养 CDIO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能力。很多教师虽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缺乏相关的企业工作经历或工程经验。因此,在选择教师时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作为企业科技指导员,与企业有密切的项目合作关系。(2)多次带领学生参加省级或以上相关竞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3)在企业一线多次实践锻炼并积累一定的经验,或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验。

实践平台的设置 学生一般不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创造性地设计新机构的控制系统时往往不知从何处入手。因此,有必要讲授一些控制方案设计经验,帮助学生构思。这项工作主要是通过院团委和相关教师组织并结合教育部、教育厅主办的一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自动线安装与调试大赛等设定比赛题目,号召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可行控制方案并加以实施。我院的工业控制创新实践室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全过程工程训练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

学院政策的支持 我院教学团队得到了学院在政策上的支持,主要体现为:对教师CDIO教学能力加以培养,与十多家企业开展相关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在完成一套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方案后,可作为毕业论文并优先推荐为优秀毕业论文,优先推荐到合作企业,并作为参加控制类相关大赛的重要选拔依据。

改革成效

经过近四年的教学试点,新教学模式下的“PLC、变频器和触摸屏综合技术”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许多学生毕业后能独立完成企业安排的项目并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与教师交流的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学生的拼搏精神得到激发,许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往往工作到很晚才回寝室休息。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与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需要指出的是,这门综合类控制课程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其他专业课程和整个教育环境的配合。

参考文献:

[1]陈文杰,任立军,张林.新加坡理工学院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91-93.

[2]侯世英,冯彩绒,孙韬.基于CDIO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15-17.

[3]宋国庆.基于CDIO理念的“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改革[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8-10.

[4]张瑞华,杨亚萍,方娟妮.基于CDIO理念的“电子综合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9):47-48.

[5]李瑞芳,吴雅娟,王莉利.基于CDIO的“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338-339.

[6]张安洁.关于高职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5):21-23.

变频器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双证融通;双证书人才;职业资格证书

作者简介:李方园(1973-),男,浙江舟山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浙江 宁波 315012)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61-02

高职高专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属于制造业大类,它所对应的第一岗位就是电气设备及其相关产品的设计与维护,对应的考证为维修电工(中高级)。本文介绍了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创建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过程中,以“维修电工培训与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为理念开发一套双证融通系列教材的实践。该套双证融通系列教材是在全社会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大环境下推出的,强调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自动化职业能力为本位,强调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注重应知与应会的结合,将维修电工(中高级)的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去。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材版本陈旧、教材内容与相关联的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不够。

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很多PLC等编程软件更新换代快,但现行教材版本偏老、内容陈旧,具体表现为:不能及时反映新的控制理论、自动化新技术、智能装备,而且大多数教材不符合新的电气制图规范、新的PLC规程、新的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比如现在流行的三菱PLC教材中,某些国家级规划教材还在大量使用SWOP C-FX/WIN-C编程环境,甚至连编程器也在介绍,而实际工程中的三菱编程软件为GX-DEVELOPER,脱节非常严重;还有如现在流行的变频器应用教材,其实训或实验的对象还是以三菱的500系列变频器为主,但是实际应用中已经是700系列了,这两者变频器在很多实用功能设置上迥然不同,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将来的零距离就业。

同时,包括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在内的双证制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灵魂所在,但目前高职教材的内容与人保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没有必要的衔接和实质的逻辑关系,甚至日常的专业教学内容与人保部门的维修电工考证内容没有交集、不重合、偏离。

正是基于以上两个原因,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材进行重新梳理,以目前的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为基础,将“维修电工(中高级)”职业标准融入到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标准中,改变原来学科性的知识点,要求本专业每一门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与维修电工(中高级)职业标准的应知、应会相衔接并对应。

因此,该专业教学计划在评价机制上,不仅能够做到完全融合学历教育与维修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还具有相当的职业拓展性(比如从事电气设计、施工,自动化应用与测试等)。使之既满足当地的制造业工业企业、各类工控行业的当前职位要求,又能充分体现出将来职位发展的迁移特性;既能确保当前迫切的就业需求能力,又为学生后续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既包含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又保证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既符合教育部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毕业生的学历培养要求,又符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所制定的“维修电工(中高级)”的特定要求。

二、开发双证融通教材需基于“工作过程”来进行

双证融通教材的开发首先得依据教高[2006]16号文,通过调研、学习与交流,在与相关企业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对双证融通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来进行开发,具体如图1所示,从专业调研出发到职业分析能力、确定职业群岗位,并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需求来确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最后将岗位职业能力进行有机分解,从而形成双证融通课程的新体系。

1.根据自动化行业职业能力分析来制订“双证书”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行业职业能力包括能用自动化产品来对相关机械设备进行电气改造、调试和维护;能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来改造传统继电器控制设备、用变频器来改造传统直流调速或机械调速设备等。根据这样的要求,结合维修电工(中高级)、可编程控制设计师等人保部门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重新制定符合地方和行业要求的“双证书”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2.从维修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标准出发将传统自动化课程体系改为双证融通课程新体系

在制订电类人才培养方案与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深入细致地考虑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摒弃落后的传统课程体系,而改之以维修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的新体系(即双证融通课程体系)。这就意味着,必须将维修电工的应知内容贯穿在理论教学的相应课程(或该课程的某个相关项目)中,同时贯穿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则是维修电工的应会技能。

3.以维修电工的应知、应会目标为主线开发双证融通课程

自动化的双证融通课程,需要以维修电工(中高级)的应知应会目标为主线,梳理并分析相应的职业定向、工作范围、应会技能和应知内容,使得自动化双证融通课程的专业教学内容大体符合维修电工(中高级)的职业标准要求,从而使得专业课程和维修电工(中高级)职业标准在教学内涵上存在相对一致的涵盖性,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与维修电工职业标准有相对应的联系,最终形成符合维修电工职业标准的“双证融通”课程。

三、以双证融通教材为基础进行课程的重构

目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共出版了七本“双证融通”教材,涵盖了大部分课程,分别是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AUTOCAD工程绘图、电力电子技术、三菱PLC应用、西门子PLC应用和变频器应用等。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双证融通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课程资源进行如下重构:

1.以维修电工(中高级)考证为契机重构双证融通课程

双证融通的考核必须结合职业资格的“应知”和“应会”进行。如“电力电子技术”需要结合维修电工资格考证来重新组织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就必须包括维修电工应知考核的有“熟悉晶闸管的导通条件和关断机理”等,维修电工应会考核的有“会用数字或模拟万用表来判别二极管、晶闸管的引脚极性”等。

2.以反馈效果和实施意见来重新构建双证融通课程

跟传统课程的考核不同,双证融通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后的通过率和具体成绩,以及考虑到“双证书人才培养”实施后的自动化毕业生就业率、起薪率等,并在“校企合作”的大环境下重构该课程,这种反馈机制也必将进一步促进双证融通课程的结构优化。如“变频器应用”中可以聘请首席工人、技术能手等课程指导委员会定期审核课程标准,同时专兼职教师要互动,即专职教师要挂职下工厂、企业实习,兼职教师则要上课堂指导学生。有了这样的双向交流,才能更加确保学生的职业资格通过率较高,拥有更广泛、更有前途的就业空间。

3.从维修电工的职业性和可操作性出发进行双证融通课程的重构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性决定了双证融通课程必须结合维修电工岗位进行实施,这种重构要求将实际生产过程进行相应总结和项目提升,同时考虑到教学的实施步骤。如“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中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GSK数控机床进给与主轴控制”的单元设计,结合工作台进给的伺服或步进控制、主轴速度的变频控制,使得该单元教学内容不但符合维修电工在机床行业中的岗位要求,又能符合该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和内容递进要求,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