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化学教学;思维能力;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62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过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能运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方法来推断未知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能依据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提高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尽量设计一些多角度、新角度、有梯度的问题,激发思维、活化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问题设计巧妙,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是思考的源泉,因为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人们才会不断地思考。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物质性质的教学中,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探讨来培养发散思维。例如“在室温下,有体积相同、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请设计实验予以区分。”该问题具有很大的开放度,每个学生都能设计出合理的方案。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思考尽可能多的合理结论。学生可以从生活常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思考,每一方面又可找出若干种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又如在学习SO2的性质后,提出:1. 怎样鉴别CO2和SO2?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可以想出多种方法,如用品红、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等。2. 如何除去CO2中的SO2?(难度提高了一步)学生经过思考,也可得出多种方法,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等。3. 如何检验SO2中混有CO2?(难度又提高了一步)必须先排除SO2的干扰后,才能检验CO2。这样,多方位、新角度提问,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实践表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自觉参与问题的全过程,尤其是中下水平的学生对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并获得成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说明开放性问题具有很大的潜在的教学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开放性问题造就了一种开放的情境,但结论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最优化必须受化学事实的检验。因此,多解并非设计开放题的唯一标准,而应关注的是问题本身能否形成学生主体参与的开放的“过程”情境。
二、巧用发散思维训练
实验内容设计,应减少验证性,增加探索性。巧用发散思维训练,使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如在讲“实验室制氯化氢”一节内容时,首先提出: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制氯化氢?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构思,鼓励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学生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出了下列几种方法:1. H2在Cl2中燃烧,2. 用NaCl溶液和稀硫酸加热制取,3. 用NaCl溶液和浓硫酸加热制取,4. 用NaCl固体和浓H2SO4加热制取,5. 用NaCl和HNO3加热制取,等。接着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比较,得出:第一种方法只适用于工业制法,第二、三、四、五种方法不合理,第四种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氯化氢。归纳总结出实验制氯化氢的反应原理。紧接着追问:只要符合哪些条件,实验室就可用于制氯化氢?学生积极思考,说出许多不同的实验室制氯化氢的例子。这样创造了一个探索气氛的学习环境,又给予了思维的方法,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学生围绕问题多方寻求答案,学得活,掌握得牢,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优化发散思维训练,精选问题,有意识地、经常性地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多题一解
一题多解偏重于思维的广度,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进而找出最佳方法,在多解中求创新。一题多变注重于思维的深度,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在多变中求创新。一题多解注重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发散性,突出了思维的广度。通过一题多变,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增大了思维的跨度,经常进行这种变式训练,可促进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得到充分的训练。
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活动走向客观真理的途径。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多种形式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科学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没有分类法和归纳法,就没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没有理想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模型方法就没有原子世界微观结构的发现等等。只有掌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并实际运用于认识和实践,才能使我们的主体思维能力发生更高层次的飞跃。对于具体思维方式的训练简述如下:
1. 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知识、新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涌现,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教师应经常将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注意抓住某些模糊或有错误的认识,将原因加以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始,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正确可靠,而且思路正确,并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2. 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大量知识信息的输入诱发了思维,引起了质疑,从而产生了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要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需要几分钟有时需要几小时,有时则要更长的时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但对于课堂教学来讲,学生(下转第67页)(上接第62页)对新知识的认知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认真探讨点拨的最佳时机,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
3. 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
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例如:在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时,在学习了某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后经常可推理出同族其它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但是,在运用推理的时候也要提醒学生注意,一般规律往往会存在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生搬硬套,如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而同族金属锂却不可以,只能保存在石蜡中;卤族元素单质一般与水反应生成氢卤酸和次卤酸,但氟却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演绎推理,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求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但也要注意,对于特殊性质的物质必须特别记忆,不可按一般规律生搬硬套。
4. 逆向思维的训练
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了七种元素,这在元素发现史上是罕见的。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就在于他运用了逆向思维。当1990年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现了伏特电池,第一次将化学能变成了电能时,化学家戴维则思其反,进行了电化学研究,用电解法制取物质。1907年,他选用电解熔融的苏打和苛性钠制得了钠,同年用电解硼酸制出硼,1908年用电解法制备的汞齐加热制得钙、锶、钡、镁等碱土金属。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从事物的相反功能去探索、质疑,不仅加深了知识理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也有利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甚至会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新天地。
5. 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形式。收敛性思维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逻辑思维,具有同一性、程序性、比较性三个特点,对于已设计出来的方案,它能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审查比较,以确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所以它又是一种批判的思维过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辩证地统一起来。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全部信息,进行放射性,多方位发散,多方位论证,多因素分析。因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以及二者的辩证统一,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造性思维;建构主义;基础力学
本文将创造心理学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力学教学相结合,简述创新教育思维培养要素、与创新教育相关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及关键,以使创新教育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同时结合力学教学中提出创新教育的合理定位及创新能力培养环境的创设方法。
一、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及训练模型
根据心理学界和哲学界关于思维的定义以及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离性,人类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时间逻辑思维与空间结构思维。
时间逻辑思维也称为逻辑思维,其特点是从一维线性的时间轴上,通过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方法,去把握事物运动过程的本质属性。
空间结构思维是反映空间结构特性的思维形式。空间结构特性指和事物在空间的存现形式与性质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时的空间位置、组合关系或排列次序等有关的特性。这种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既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之间内在联系。
空间结构思维按思维材料又分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属性表象为思维材料)和直觉思维(空间关系表象为思维材料)两类。因此,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通常就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类,而这两种三类基本思维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互不相关、互相排斥、彼此对立的。
创造性思维从其与创造性活动以及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来看,虽有其不可替代的极端重要性,但它是在时间逻辑思维与空间结构思维两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形式,而不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也不是与前两者并列的第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创造思维的心理模型一一内外双循环模型(DC模型),可以清晰地阐明创造思维的心理操作过程与加工机制,因此,可据此模型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从而促进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内外双循环理论模型(DC模型),创造性思维结构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六个要素组成。其中,发散思维主要解决思维目标指向,即思维的方向性问题;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为解决高难度复杂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思想与加工策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则是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也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即主体)。换言之,六个要素中,一个用于解决思维过程的方向性,两个用于提供解决高难度复杂问题的指导思想与策略,另外三个用于构成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主体。
创造性思维结构是理解和掌握创造性思维的钥匙,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的总纲。如何在DC模型指引下,制订出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指导策略与方法,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力学创新思维培养特点及培养基点
根据创造思维理论,创造思维的六个要素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按理应该对其中的每一个要素进行训练,但是创造性思维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非随意创造性思维(有周密计划,可产生重要创新成果),涉及到复杂心理加工过程,其中与潜意识相关的横纵思维,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得到较成熟的训练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只能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对创造性思维的某些要素进行训练和培养。
基础力学是揭示力与运动、力与物体变形的关系学科。它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之上的。“观察”是自然科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分自然条件下的观察和实验条件下的观察两种;“实验”则是由观察方法发展而来,它是观察的延伸与扩充。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和实验,还要启发学生根据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去联想和想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思考,以便透过复杂的现象去探寻和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联想、想象属于形象思维范畴;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揭示,通常要依靠形象思维(特别是创造想象)和时间逻辑思维相结合才能解决;而对力学量之间内在联系规律(即空间结构关系)的发现,则往往要依靠直觉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相结合才有可能。可见,基础力学学科性质本身决定它们的教学过程必须将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三者相结合,采用“形象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相结合训练”和“直觉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相结合训练”的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按照创新思维理论,在力学教学中培养的创新思维,主要属于随意(无周密计划)创造思维,而随意创造性思维是更高层次的非随意创造思维的基础,因此只有对学生进行随意创造性思维培养,打好基础,才有可能进行非随意的创造思维,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果。过去并未重视学生随意创造思维的培养,一讲创造性思维就是高级、复杂的创造思维,就要以思维成果是否前所未有来衡量,使人觉得高不可攀,也不知应如何做。实际上在基础力学教学中只要结合课程特点对与之相关的创造性思维要素进行培养,并在这些思维能力上有所提高,不论思维的结果是否前所未有,我们的目的就已达到,这就是“创造性(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点。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创造性思维培养环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该理论的特点是将传统被动学习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改变为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并且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所起到的是帮助、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创新思维培养的前提是学生要能够主动探索和学习,显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创新思维培养的要求。因此,将创新思维培养方法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结合,应当是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训练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获取知识的环境与思维活动的情境,因为这是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必备条件。结合创新教育,我们认为在基础力学教学中着重创设以下的学习环境:
1.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
基础力学的教学方式目前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要同时转变教与学的观念。在心理上,要扭转学生多年应试教育形成的迷信书本,畏惧老师的心理,减少思维的束缚。作为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及表达,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应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思路与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特别注意选择学生尚未知晓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素材)制订培养策略(根据随意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三结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思维的信息反馈作适时引导,形成学生主动思考与交流的氛围,创新思维的训练才能落到实处。
2.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信息环境
对于基础力学,要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仅靠课堂提供的信息是不够的。学生需要更多的相关信息,如力学问题的工程背景及应用实例,问题研究的历史沿革、人物等,这就需要为其提供丰富高效的信息环境。计算机的表现形式和网络系统的传播手段已成为创造这种环境的主要手段。多媒体课件、教案、参考书、资料查询链接等通过网络系统向学生提供。另外建立师生互动的助学系统(如网上练习,答疑,讨论)和学习管理系统(如考核,作业)。这样学生既能主动获取及加工更多的信息,丰富知识库,锻炼能力,同时又有利于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还可获得必要的 帮助。
3.创新实践环境
基础力学是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助于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因此实践环境很重要。在这个环境中,一方面实验向学生提供更直接更丰富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和动手实践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同时也会了解到书本理论的局限,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更深入的思考和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力学与工程结合的创新展示(创新展示室),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在此环境中,学生可利用提供的装置、材料和工具,动手实践其创新设计和探索性试验。显然,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数学思维;训练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蕴含了广博精深的知识,更体现了丰富的思想和方法,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素材,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对着千变万化的习题,往往有很多同学会望而生畏,影响了他们对教学学习的兴趣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优化教育艺术和策略来帮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要精心地设计思维训练的方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的培养。
一、动静结合训练
动和静是矛盾的统一,是问题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可谓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中有动”就是通过图中有关的点、线段或部分图形的变化或运动得到许多新的图形;“动中有静”就是指有些图形通过适当的变化,数学中的某些问题如能恰当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用动态的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善于捕捉运动中相对静止的信息,在运动中分析,在变化中求解,动静结合,巧妙构思,让人回味。
二、“发散性”训练和“敛聚性”训练相结合。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基础,创造思维多以发散思维开始,以收敛思维告终,两种思维缺一不可。
例1: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某一个顶点位于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O,并绕O旋转。求: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分析:据一般情形,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是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不易判定其面积的大小,考虑到特殊化策略,不妨将绕O旋转的正方形置于特殊位置,比如使该正方形的边平行于以O为中心的正方形的边。
例2:如图20-5,P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异于B,C两点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BC的垂线分别交AB,BC(或其延长线)于E,F两点,ADBC,垂足为D。
(1)当点P运动至D点时,E,F皆重合于A点,此时有PE+PF=AD;
(2)当点P运动点D以外的任一位置时,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若成立,给予证明。(选自〈中考数学〉P60页)
评析:根据由特殊状态推出一般,联想到含有动点问题的几何的一思路是动中求静,找出动点的特殊位置。
三、“渐进性”训练与“跳跃性”相结合。
所谓“渐进性”训练,是指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表现在研究某一具体数学问题时,根据其难易程度,将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有目的地分离成若干个简单的思维活动,即设计一定的思维“台阶”,让学生按台阶一个个地“爬”。
例3:在一条河的同一岸边有A、B两个村庄,要在河边修码头M,使AM+BM为最短。确定M定位置;(2)若A、B在河岸两侧,则码头M的位置应如何确定,才能使AM+BM为最小。(选自〈黄岗中考〉P114页)
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跨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这道题也可去掉第一个图形,让学生的思维去“跳跃”的解题。
这两种训练手段是一对矛盾,其实,它们是辩证的统一体,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邓从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接受的难易程度两方面去考虑安排。
四、“正面性”训练和“反面性”“逆向性”训练相结合
所谓“正面性”训练就是正确的解题思路进行下面引导,启发学生思维,这是常见的训练形式,这里不再举例赘述。
所谓“反面性”训练,是指教学为纠正某种易发生错误而设置的思维圈套故意地将学生引入岐途,然后通过分析,让学生得出正确的思路。
“逆向性”训练指的是有些例题正面难以突破,应该采用逆向思维,改变思维方式,从反面逆向思维,实现知与未知的转化。
例4:已知方程(a-1)x2+(a+1)x+a/4=0有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题意,有a-1≠0
=(a+1)2-4(a-1)・a/4≥0a≥-1/3且a≠1
在解题中,涉及到方程有实数据,就形成了思维定势,当成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易忽略a-1≠0时一次方程仍有解。
五、“直觉性”训练与“抽象性“训练
直觉是假设或猜想的重要源泉,它帮助人们提出新的概念和思想,也帮助人们进行选择,同时还帮助人们进行预测,因此,可以认为创造性思维在一定意义上是直觉思维与逻辑的结合。
例5:不查表求Sin75°的值。
此题可把它转化到三角形中去解,做到数形结合。
例6:m为何值时,方程x2+2mx-(m-12)=0的两根都比2大。
分析:此题若从方程的角度去解,难度较大,若能抓住数形的特征,将方程的两根(数)看成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形),此题就可以转化为:m为何值时,抛物线y=x2+2mx-(m-12)=0与x轴的交点在点(2,0)的右侧。
由此可见,“直观性”训练和“抽象性”训练都是思维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两者均不可轻而视之,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把“直觉性”和“抽象性”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以上笔者简述了数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的训练手段的五组关系,当然要处理好的关系远不止这样,概而言之,笔者认为在我们中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用辩证的观点运用各种训练手段,切不可顾此失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将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都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李求来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学月刊》2001年第2期
一、利用思维导图自主归纳整理地理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思维的具体方法,在国内外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目前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很多,尤其是新课教学中的应用,但大部分教师直接把已归纳好的思维导图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和记忆,这样复习效果其实不佳。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整合,如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复习中,可先让学生自主构建章节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被称作打开大脑潜能的图解工具,是思维的外化或可视化。通常用不同级别的关键词(知识节点)、色彩或图形和多个维度形成逻辑链或联想链,将碎片化的知识织成网络;有利于联想和突出重点,从而理解和记忆知识,发散和聚合思维,构建起完整而清晰、可以灵活调用的地理知识网络体系(如图1)。通过思维导图建立的知识联系能成为记忆的高点。
二、利用参与实践培养学生动手绘图能力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体验过程,学生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而在高三教学中,绘图训练往往被忽略或很少使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表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象是在物体并没有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所出现的该物体的形象。”图文转化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尤其在高三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中国空间定位教学过程中,可在空白中国区域地图上,第一步,让学生写出每个省区的简称并标出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第二步,标出中国主要山脉,勾勒出中国主要地形区的范围;第三步,标出主要经纬线;经过反复训练,一张中国心理地图就会慢慢构建起来(如图2)。
地球运动是高三复习的重难点,抽象难理解,传统的讲评练习,学生掌握较差,复习效果不理想。复习中让学生进行不同时刻、不同地区太阳光照图的绘图练习,掌握太阳视运动图的绘制方法,如果学生能熟练掌握地球运动图表的绘制方法,能做到图与图之间相互转化,则便于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例如,太阳光照图的转化练习,在侧、俯、侧俯等不同类型光照图之间进行转化(如图3)。
想象思维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想象思维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进行创新及活动的重要思维形式。读图、析图只看到图中的表面现象肯定不够,不能获得对地理事物本质的认识,这就需要在表象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地理图表的绘制训练,利用地理图册加强地理知识的联系与延伸,建立思维线索,引导学生将密切相关的、同一区域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对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引申迁移,寻找问题中潜隐的联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三、利用体验探索让学生尝试改编创新设问
新课程改革方向要求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构建以学科思维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思维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试题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部分,试题是学习评价要素中的重要组成,因此试题命制形式也应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探索完善试题的命制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鼓励学生适当进行改编创新设问,增强对试题的感觉,一题多用,延伸扩展,归纳总结,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复习效率,提高解题能力。如2014年泉州市一检第37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地是人类各项活动的空间载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实现土地供需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评价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三大方面。
材料二 图4为湖南省地形图(图略),图5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类型区划分图(图略)。
(1)描述湖南省的地形特征。(6分)
(2)指出湖南省水灾严重的地区,并从水系特征方面加以分析。(10分)
(3)分析环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于长株潭区的主要原因。(9分)
(4)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湘西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12分)
一、从需要出发、从原认知出发,恰当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首先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些实验、模型、图表,或拟编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急于探索与解决,而利用目前知识又难以解决,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为了探索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我设计了如下问题:现在你是学校一名工人,在教学楼前立旗杆,如何判断旗杆是否与地面垂直?――从实际出发,从情感、态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学生自主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出问题后,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使学生根据问题,结合原认知以及生活实践经验,通过阅读、实验、观察、类比、联想、分析、概括,通过生生互动、对话,既要体现学生的个性表现,又要注意合作交流,最终探索出自己对该问题的答案。再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具体问题抽象化: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与一个平面垂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各种认知与见解,有时可适当点拨(如,上述问题可类比如何判断日光灯管是否与地面平行的解决方法:转化为线线平行),但不能告诉正确答案,也不能武断地否定学生哪怕是错误的答案。
本节课问题学生有如下几种见解与方案:
(1)旗杆与地面上一条直线垂直即可;
(2)旗杆与地面上两条直线都垂直即可;
(3)旗杆与地面上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即可;
(4)旗杆与地面上任意一条直线垂直即可;
(5)旗杆与已知垂直于地面的楼前立柱平行即可。
三、学生讨论交流
将学生不同的见解与方案交给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错误的见解),不受约束,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争论,对错误的提出反驳,对正确的提出根据,使学生参与到积极的思考与交流中,不断矫正自己的见解与方案,正误辨析清楚,最终统一到正确认识上。如,对上述四中见解进行讨论、交流,对(1)(2)见解给出了反驳,(4)太复杂,对(3)(5)见解达成了共识。并将之抽象、概括、证明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2。
四、教师点拨
这一环节帮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分析中懂得怎样去变更问题,怎样去引入辅助问题,怎样进行类比联想,师生互动,相互交流、对话,师生共同矫正不足,分享喜悦。
如,本节判定定理1的证明中提出如下问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思想方法:(1)为何作AB=A/B(用中垂线性质)。(2)为何先证L、g都过B,再证L、g至少一条不过B(先一般,再特殊,平移转化,空间转化为平面)。
五、变式训练
为了让学生灵活、准确运用知识及其发现、形成过程所体现出的思想方法、思维能力,教师必须精选例题、习题,循序渐进开展变式练习,以让学生养成用观察、联想、类比、化归等思想方法去解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简意识、建模能力。
如,本节中我选了一题:已知:平面α∩β=CD,EAα,EBβ,求证:CDAB。本例不仅应用线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本定理所渗透的线线与线面垂直的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使学生不仅重经过,更要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