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宣传思想文化综述

宣传思想文化综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宣传思想文化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宣传思想文化综述

宣传思想文化综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安院校;思政工作;新媒体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引起全国公安院校的共鸣。新形势下,公安院校坚持政治建校,重视思政工作,对于公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公安院校学生思政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分析

1.思想和价值多样化,各种思潮的交织

当前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基本上是积极进步的。但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潮相互交织,加上西方的敌对势力正凭借其国家实力,企图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公安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易受之影响,各种落后腐朽的思想和价值观也有所滋长。错误的思想和价值观不仅对公安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对公安事业的发展提出严峻挑战。

2.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

作为传播思想的平台,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但在某一方面,网络是虚拟的,缺乏一定的约束。对于辨别能力不强、控制力较弱大学生的来说,在新媒体上充斥着的多元化的价值观、片面化的新闻,易造成群体思想的不稳定,严重的会引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信任危机发生,削弱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增大思政工作的难度。

(二)存在问题

1.思政教育方式的单一

部分公安院校思政教育以约束学生的思想为主,往往只进行课堂教育,让学生被动接受纯理论,不能培养学生自觉的运用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无法实现思想水平的提高。

2.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的轻视

不同于普通高校,公安院校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相对更多。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公安院校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社会化。大量学生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有着应付甚至是逃避的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3.新媒体缺乏必要的舆情监测机制

不法分子借助新媒体大肆散布腐化思想、低俗文化,意图蛊惑社会经验少、辨别能力弱的预备警官。此外,由于公安相关部门对网络上的信息不能做到实时监控,舆情的发展动向就不能及时控制。[1]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有利于加强对舆情的约束力和引导力,避免公安院校学生思想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二、域外学生思政工作的特点

在西方国家的思政研究领域中,并没有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也未开设相应的课程,但不少国家早已将学生的思政教育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对西方国家思政工作特色的研究,取其精华,以推动我国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思政教育具有多样性

西方国家思政教育的方法灵活多样、形式新颖多变便于学生接受,特点突出。第一,重视社会实践。让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锻炼自身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第二,重视校园文化,通过交叉多样的人文学科建设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第三,重视心理教育。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

(二)思政教育具有渗透性

西方国家的思政教育的渗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渗透。西方国家免费开放博物馆等建筑物,供人们参观学习,并利用现代科技,对人们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2]二是文化学科渗透。学校广泛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等具有很强意识形态倾斜的学科,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三是社会服务渗透。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接受熏陶,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三、加强我国公安院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对策.

(一)不断提高思政理论水平,增强思政工作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形势变化,结合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总结过往思政教育成功的经验,分析不足之处,坚持的立场、观点,不断开拓创新,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优化现有的系统化的思政教育理论体系,让思政理论“活”起来。[3]

(二)创新思政教育途径,提高学生参与度

公安院校要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使广大学生得以熏陶,达到思政教育整体提高的效果。此外,公安院校要加强思政理论课的建设,注重对公安院校学生思想的研究,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增强政治理论教学的感染力。最后,公安院校要注重学生公安实践工作的开展。公安院校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自身的专业知识、科学理论转化为正确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强化理想信念。

(三)依托新媒体,打造集传播、舆情监控、引导为一体的全方位思政宣传队伍

公安院校开展思政工作应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善于抓住新媒体平台建设的黄金时期,构建宣传阵地,打造全方位思政宣传队伍,创新宣传方法和宣传形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影响力。另外公安院校要依靠公安专业的自身优势构建舆情监控体系,确保校园文化纯净。

四、结论

要贯彻落实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不断改革创新公安院校思政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公安机关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贾铮.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J]. 高教学刊, 2017, (7): 172-173

宣传思想文化综述范文第2篇

一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引领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提高引领水平。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要以贯策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己任,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深刻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媒体,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具有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站在道德建设的最前沿,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我们党报党刊新闻工作者应以特有的新闻敏感,密切观察社会动向,及时发现敏感问题或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提前介入和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要浓墨重彩地宣传道德模范,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道德模范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最有说服力、最有影响力的鲜活教材,所以宣传他们的事迹,要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而且形式要多样,手段要创新。比如,《内蒙古日报》、《实践》(党的教育版)先后开设了党课辅导、北疆党旗红、来自创先争优一线的报道、以德报德、爱的赞歌等专题、专栏,采用通讯、新闻报道、综述、评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旗帜鲜明地宣传道德模范。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我们宣传道德模范要尊重新闻规律,讲究宣传艺术,提升报道水平;要突出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以达到亲切感人的效果。媒体还要旗帜鲜明地鞭挞假恶丑,批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言行,推动人们自我约束,自觉端正思想道德和行为,使舆论监督起到“道德法庭”的作用,形成明荣知耻、惩恶扬善的舆论氛围。

二要尊重道德模范,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心。媒体要客观真实地反映道德模范的事迹和精神,就要避免刻意炒作或有意放大,这样会给模范人物带来误解和压力,甚至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同时,记者的采访行为也要人性化,体现职业道德和良知。比如,在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中,拾荒阿姨被媒体围堵,严重地影响到了她的正常生活。不堪骚扰的房东一次次地要求她离开,儿子的正常工作也受到影响。

宣传思想文化综述范文第3篇

查看更多《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新闻与传播理论

(5)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沟通——以“7·21”北京暴雨事件为例 郑智斌 王诗雨 陈冲

(9)知识分子的话语表达与媒介策略 吕丽

(14)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受众“缺席” 易可可

(19)基于pest模型的民生新闻发展环境分析 尹存静

(22)试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糜亮

(26)“变成另一个人”——电影人的生活方式与品格 彭泳

湖南传媒研究

(29)略论广播电视媒体的分众化趋势——以湖南广电为例 李勇谨

(32)《百变大咖秀》正当风靡时 彭姗姗

(34)《百变大咖秀》综艺新风潮 陈威

新闻实务

(36)宣传创优要下真功夫 彭国元

(40)新闻打动读者四招 熊先志

(44)如何做好多机节目导播 熊冰冰

(48)如何拍好电视新闻画面 刘祖艳

新媒体

(50)浅议flash在网站中的应用 黄旭东

传媒教育

(53)工学结合模式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途径 袁金戈

(56)主持与播音专业“学岗直通”特色实践教学初探 罗赛清

(59)浅析电视摄像课程教学的中国诗意美学 罗卫光

文史哲经管

(62)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 赵钦峰 王健

(67)《老子道德经想尔注》孝道思想管窥 周山东

(72)湖南湘阴方言同音字汇(下) 孙益民

(77)德法兼治对实现我国社会公正的价值研究文献综述 李海峰 刘艳军

(81)高校文化景观影响要素分析 周洁

(85)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吕慧

教育论坛

(87)2012年新闻出版十大新闻 无

(88)中国化素质教育观的实施机制研究 杜文慧 朱梅

(9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型团队建设的思考——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胡健 赵山儿 黎春峰

(95)主旋律电影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影响探析 郭秋玲

(98)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石银燕

(102)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化的实证研究 卢竹

&n

bsp; (106)浅谈集体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教育 陶成武

(109)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干预实践 段湘华

(111)高职院校开展闲暇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阳桂兰

(114)中国2013年将加快推进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改革 无

(114)2012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收入1.65万亿元 无

宣传思想文化综述范文第4篇

学堂乐歌借用曲调的"源"和"流" --在《学堂乐歌考源》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钱仁康

博采精取融会贯通--在钱仁康先生《学堂乐歌考源》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陈聆群

钱仁康先生《学堂乐歌考源》 出版座谈会纪要 邹彦

洋务人士笔下的西方音乐(《中国近代音乐史稿》中的一节) 陈聆群

古琴徽分的顺逆推算 赵宋光

琴调溯源--论古琴正调调弦法 丁承运

在谱式的背后--对中国古谱的再认识 林友仁

关于《二十世纪的帕萨卡里亚研究》 --徐孟东博士学位论文读后 彭志敏

来自丝绸之路的回响 --杨立青的中胡与交响乐队《荒漠暮色》初探 郭树荟

泽纳基斯管弦乐:《灯芯草》音乐形态的几个特点 邹向平

舒尔霍夫和他的《第三钢琴组曲,为左手而作》 陈雪筠

对当代歌曲中审美趣味变迁的一种描述 刘士林

计算机音乐思维研究 陶辛

民族器乐创作问题 徐坚强

略论荀子的"中和"观 欧景星

钢琴在二十世纪的境遇点滴 梁静

族性中的音乐叙事--以瑶族的"叙歌"为例 彭兆荣

马来民间音乐的节奏模式与马来文化的深度结构(下) 罗艺峰

《东亚乐器考》中文版补遗(一) 林谦三,彭瑾

繁盛期青铜乐钟的编列研究(上) 陈荃有

巴赫的《管风琴小曲集》与众赞歌 李爱华

《申报》音乐资料选辑之一上海音乐学院部分(上) 陈正生

二十世纪帕萨卡里亚代表作品概述(三) 徐孟东

阿·齐尔品和索·古贝多琳娜作品中的东方特点及其比较研究 甘璧华

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中的钢琴艺术 何上峰

通晓历史的表演(HIP)导论 刘宁

小提琴演奏的发音方法探讨 山岭

关于"重写音乐史"--读《"重写音乐史":一个敏感而又不得不说的话题》之后 汪毓和

"乐"作为文化行为方式的存在--答刘再生《《声无哀乐论》今译》"编者按"兼及今译的概念理解问题 修海林

关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修史工作--《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编后感 孙继南

在中国音乐史第六届年会上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的发言 汪毓和

采石铺路之作--再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面世 陈聆群

《二十世纪的中国音乐创作--阿炳的音乐与意义》导言(下) 施祥生,沈沁,沈洽

文化部孙家正部长的贺信

上海市委宣传部王仲伟部长在我院75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杨立青院长在我院75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全国音乐院校长论坛会议综述

纪念院长 钱苑,林华,孟东,洛秦

走教育创新之路,创国际一流院校 --上海音乐学院2002年教学工作会议综述 李小诺

同气连枝的回旋歌、回旋诗和回旋曲 钱仁康

变和弦及其在五声性调式和声中的运用 --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二 樊祖荫

恢复和声音响的自然属性--索·古贝多琳娜作品中的和声与风格探究 甘璧华

为"重写音乐史"择定正确的突破口--读冯文慈先生提交中国音乐史学会福州年会文章有感 陈聆群

戴鹏海文章《还历史本来面目》读后感 汪毓和

有关民族管弦乐与音乐文化识别论之反思 梁铭越

《蒲松龄俚曲》曲调风格形成的语言因素 刘晓静

18世纪德语地区各国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 范额伦

女媧作笙簧的神话意蘊 王少华

《修禊吟》打谱后记 戴晓莲

从设菲尔德到勒芬CHIME与IMS年会小记 汤亚汀

音乐心理学--刻不容缓的学科建设任务 叶思敏

柯达伊《匈牙利诗篇》的音乐分析(下) 桑桐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 华天礽

试论音乐的力度结构--卡特《木管四重奏》练习曲No.7中力度的分析与认识 张巍

音乐听知觉的内部矛盾概述 林华

"音乐试图将音乐作为音乐来摆脱"--几则相关当代音乐的文本阅读及其现象诠释 韩锺恩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深入地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冯灿文

莫扎特"借题发挥"的创作实践 钱仁康

"叁伍以变,错综其数"(上)--再论"四宫纪之以三的十二吕律" 牛陇菲

乐户与宗教音乐的关系 项阳

"西归此去应无憾"--深切悼念音乐学泰斗廖辅叔先生 陈聆群,金桥

明清俗曲与日本"明清乐"的比较研究 徐元勇

隋唐宫廷燕乐中的印度乐 龚蓓

祁连亘古情裕固土风浓--钢琴与乐队《祁连山狂想曲》的创作特色 相西源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 最新版在线浏览 方建军

曾侯乙钟磬铭文疑难字释义述评 陈应时

"叁伍以变,错综其数"(下)--再论"四宫纪之以三的十二吕律" 牛陇菲

一位心系上音的前辈老校友--追忆前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务主任陈洪先生 金桥

文人与文化 周文中,张巍,汤亚汀

音乐社会学的基本观念与学科认识 曾遂今

也谈唐代的急、慢曲子 郑祖襄

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下) 陈自明

关于离调、副属和弦的理论探讨 桑桐

罗勒:"第二实践"的先驱 孙国忠

约瑟夫·施万特纳的混合室内乐<麻雀>的作曲技法 郭鸣

还历史本来面目--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的"个案"系列之一:陈洪和他的<战时音乐> 戴鹏海

探究乐坛奇才成功之谜--赵宋光教授心理结构分析 罗小平

音乐美学基础(上) H.里曼,缪天瑞

意向存在作为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 韩锺恩

新时期本土与西方对话的新语境 李诗原

关于"音乐是什么"的理论模式及其不同思考方式--《关于民族音乐学的一种理论》的读书笔札 修海林

生存与释放--论遗存原生态民歌的传统功能与观念 黄允箴

论民族音乐学双视角文化立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向(上) 杨民康

他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上--黎锦晖的探索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启示 项阳

论"差距"与"差异" 刘桂腾

民族音乐的角色定位与转换 梁继林

哀叹或直面?--由聊城八角鼓的消亡引发的思考 任一

杨荫浏历史著作的宏观布局及其时代特色 孔培培

鼓吹乐起源说 王珉

意境--音乐表演艺术的审美范畴 杨易禾

论埃里克·萨蒂音乐观念的先锋性 刘瑾

音乐美学基础(下) H·里曼,缪天瑞,冯长春

比较:家园·区域·全球--王耀华先生著《三弦艺术论》阅读及… 王义彬

不同凡响--贺绿汀音乐厅建设回顾 华天礽

2003上海"全国音乐学术规范研讨会"会议纪要 李小诺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迎接教学工作评估--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教学工作会议综述

欣德米特的调性观念(上) 桑桐

安东·威伯恩的《钢琴变奏曲》作品27 陈铭志

20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序论 杨立青

浪漫·自由·组织:一个创造者的不安灵魂(下)--勋伯格钢琴小品析 赵晓生

"对称性"与"黄金分割律"--音乐作品中结构比例布局的历史研讨 田刚

"优美的歌唱"--美声唱法训练四题 施敏

十二音音乐在上海的诞生(上)--论作为作曲家、音乐家和教师的沃尔夫冈·弗兰克尔 思想悟子,张漪,杨燕迪

《电子音诗》:瓦列兹缔造的现代音诗 梁晴

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兼谈舒曼对艺术歌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夏小燕

沈心工与白话文--兼论我国近代白话体歌曲创作的初始阶段 杨成秀

后现代主义与广东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王少明

"同均三宫"假说的学科能量 蒲亨建

乐以诗为本诗以乐为用--读刘明澜《中国古代诗词音乐》 孙星群

宣传思想文化综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书评理论;综述;新世纪

20世纪70年代以来,书评业随着出版业的复苏也不断发展繁荣起来。2000年以来,我国出版业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转企改制,包括印刷、发行、出版在内的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已经确立了新型市场主体地位,全国先后组建了120多家各类出版集团,有49家企业在海内外上市。近年来,各大出版集团又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通过资产重组、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实现股权多元化。书评业是出版业发展状况的一个衡量坐标,而书评文化研究成果又是书评业发展的集中体现。出版业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也使得书评理论研究出现了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视角。

"书评理论是书评实践的升华与反映,是关于书评的观念与见解。"[1]王建辉在《书评实践 书评理论 书评学》中认为,书评实践是历史上发生过的尤其是正在发生着的书评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书评理论是书评实践的产物,是对书评实践活动的理论反映。据此,以书评为研究对象,不局限于书评实践的现象描述,而是对书评实践进行概括总结、理论提升的文章,成为本文的综述对象。

根据罗仁助《论书评的理论研究》中的分类方法,本文将书评理论分为三个层次:一为书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书评的本质属性、书评的功能、书评的类型;二为书评业运行机制及书评业管理体制的研究;三为书评实践经验的总结。[2]本文并未将书评史和书评家纳入书评理论研究,有两点考虑:第一,书评史和书评家研究分别以史实和大家为研究对象,并不是纯粹的书评研究,因此自成一套理论体系,可以与书评理论研究在学科上并列;第二,本文想将着眼于2000年来书评界的新思想,更多地体现书评业变革对书评理论研究产生的冲突与碰撞,因此书评史与书评家研究在时新性上不符合本文的研究思路。

一、书评的本质属性研究

书评的本质属性是书评理论中最基本和根本的东西,它回答了"书评是什么"。根据王炎龙,黎娟的研究,"迄今为止,书评界、出版界、新闻界、图书馆界等对书评的内涵和外延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为各方所普遍接受的概念。"撇开对书评对象、书评载体、书评功能等的纠葛,在探究书评本质属性时,笔者在此提供两种新的视角。

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书评的本质是意见传播。朱怀强在《意见传播:传播学范畴下的书评》写到,书评必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观点就是意见性信息,观点的传播即意见传播。"作为意见传播的书评显然属于价值层面,它承载着人们认识图书的功能,认识结果的表达形式就是判断。"[3]理性是书评的特定形式与内容。朱怀强同意,信息时代推动书评的发展。在我们为海量、拥挤、堵塞的信息包围时,书评作为"意见性信息",在传播体系中相当于一个过滤器,节省了读者选择图书的时间。

从历史主义的角度出发,书评的本质是大众传媒的产物。马元龙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书评研究》中提出,"书评是现代社会附着于大众传媒而诞生的一种文本形式。"书评只能产生在现代文化工业生产语境中的大众传媒上,因此现代社会以前的文学批评都不能算作书评。"书评受制于大众传媒自身的制度性需要,受命于图书策划人和出版者。"[4]书评的根本目的在于介绍新书,生产读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书评的商业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和作为文化事业自身的价值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书评的辩证法。书评既要能够为图书销售服务,也要"能够以一种充实、艺术的文字进行介绍,从宏观的角度揭示出作品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二、书评的功能研究

书评是一种传播行为,在作者、编辑、图书、读者的传播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功能。从宽泛的角度讲,书评的功能、作用和职能是异词同意的。书评的功能是指书评在社会中所具有的作用。

刘宏源、汤美玲对书评的功能进行了归纳,在《论书评的性质和职能》中,书评具有四个基本职能。书评的通报职能是指,书评向出版社通报图书在社会上的反应,向读者通报书界的动态和书评者对书的价值判断。书评的激励职能是指,书评能够对作者、出版者、发行者和读者起刺激、激励作用。书评的控制职能是指,书评能够对创作、出版、销售和购买行为进行控制。书评的导读功能是指书评能引导读者正确把握被评书的观点和重心。[5]除了以上四个功能,张军孝在《书评作用与书评者责任》中还提到了书评促进学术发展和宣传促销的功能。"书评及时地对图书中的新观点、采用的新方法、学科上的新突破进行评论、介绍,这样可以引起同行注意,展开争鸣讨论,活跃学术氛围。"书评的宣传促销功能,是通过"揭示图书的价值,唤起读者的购买欲,以推动图书的发行。"[6]

书评的宣传促销功能是学者们讨论的重点,齐峰和卫淑霞站在出版社的立场,肯定了书评在图书促销上的功能,出版社要主动运用书评来运作图书营销活动。齐峰在《书评:科学出版的助推器》中提出,书评能对"优秀的图书快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图书更快、更好地被读者接受"[7],对优秀图书产品的传播起促销作用。书评也是沟通出版企业与读者关系的重要桥梁,对整个图书产品的未来走向起到总结经验教训、提示风险的作用,进而推进现代出版产品结构、评价体系的调整与完善。卫淑霞在《书评是图书走向读者的重要中介》中,也同样肯定了书评之于出版社有促销图书的正面作用。出版社可以组建专家书评队伍、作者的"现身说法型书评"、专栏作家的"职业型书评"和大众读者的"反馈型书评"来运作书评。[8]

而网络的互动性更加强调了图书宣传促销中的受众观。操慧,李虹霞同样站在出版社的立场上,认为网络读者书评对图书的销售活动有着反向的控制作用。她们在《网络读者书评是策划营销图书的重要依据》中提到,网络读者书评是调整和决策图书营销策划的重要来源和依据。网络读者书评开启了"平民化"的文化走向,书评从精英领域走向平民领域。"图书营销者得以借助这一新兴的信息交流形式,更直接地了解读者的想法,从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使其更具亲和力和可信度。" [9]

将书评至于文化事业的高度时,书评的社会功能被强化,而商业动机则被批判。梁启东在《图书的广告化书评与书评广告化》就认为,出版社将图书广告以书评的形式,而有些充斥"溢美和夸大之词"的书评近于广告,这都使书评丧失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立场,失去批评标准。[10]张军孝也严格区分了书评与广告,他反对书评行使广告的功能,书评绝不能变为变相广告,因为书评不是靠语言和商业技巧来招揽顾客。

笔者认为,书评以其评论对象为图书,而在出版流程中注定处于附庸地位,书评业是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为前提。书评最重要的功能还是对图书的宣传促销功能。强调书评的客观立场与书评的商业属性并不矛盾,客观公正的书评更能够在读者心目中构建权威,更好地促进优质图书的销售。

三、书评的类型研究

目前,书评的类型研究成果比较充分。学者们多从书评的形式与内容上划分书评类型。如从书评的涉及范围出发,书评可分为专书书评和综合书评;从书评的内容书评出发,书评可分为政治型书评、伦理型书评、艺术型书评和学术型书评。但是这样的分类较为空泛,很难指导具体的书评写作。在书评理论研究中,已经零星出现了针对具体书评类型进行分析的文章,虽然对书评的类型没有系统的架构,但对书评实践的指导意义已经凸显。

从书评的对象看,有图书评论、杂志评论和报纸评论,而图书又可以分为新书与旧书、丛书与单本等等。高建国从这样的类型角度出发,在《书评的空白》中认为,中国书评的空白点太多。一是版本评论太少,它要求评者对图书进行版次、版样、新旧版本等进行鉴别和评论,评者更偏重古籍版本的评论,从事现代书籍版本评论的人并不多。二是旧书评论匮乏,对于已成为学术或文学名著的旧书的评论在学术报刊上还可见到,在专业的书评报刊上却难觅踪影。三是刊物评论被忽视,书评并不只是图书评论,也包括刊物评论。四是比较书评少,比较书评是将一本书与其他书作比较,然后指出它的价值。[11]

从书评的媒介载体看,可分为纸质书评、电视书评、网络书评等。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书评作为一种重要的书评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微博是当下热门的互联网应用产品,传统文本纷纷衍生出140字版本的新文体。曹世生在《微博书评:正在崛起的书评新秀》中向我们介绍了微博书评,微博书评是以微博为载体的对图书的内容、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书评文体。微博书评的特点有:语言网络化、口语化;偏重个人阅读感受、主体性更强;只抓住书中一点进行评论而不及其余。微博书评扩大了书评的受众范围、丰富了书评的传播内容、强化了书评的传播效果。[12]

我国的电视书评节目较少,甄西在《法国电视书评概览》中介绍了法国的电视书评。电视书评在法国越来越受到青睐,"主持人在节目中列举几种最新出版的书籍,同出场的作者、文学批评家、新闻记者展开讨论","人们即使待在自己家里,也能很方便地广泛收集新书情报"。[13]书店与电视书评也形成了互动连赢模式,电视书评介绍什么新书,各书店马上就批进什么新书等待读者来选购,电视书评为了介绍新书销售之后的情况,又会对书店的读者进行调查。

出版与网络已经密切结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按需出版、电子书出版等新的出版形式和传播方式层出不穷,网络中B2B/B2C/C2C的图书销售模式也逐渐成型,与图书出版与销售密切相关的书评业会在网络时生新的变化。网络书评作为时新的书评类型,必然会引起更大的关注。

四、书评业运行机制及书评业管理体制的研究

从严格意义上讲,"书评业"在我国还未成熟建立。写书评只不过是一些作家、的副业,书评也不过是依附于其他行业的东西。罗仁助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缺乏正常的书评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我们没有美国那种宣传意识极浓的出版商,也没有一个将书评这行认真管理起来的机构,更没有将出版社、书评家、书评报刊沟通起来的渠道和制度。"

很多批评声指向了书评写作,认为媒体上缺少优秀的书评作品,商业动机太浓,书评并不能真正为读者的需要而写。低下的书评质量自然不能托起书评业的发展,只有以读者福祉为谋的独立书评人才能够写出优秀的书评作品。颜之方在《书评的痛苦 痛苦的书评》中就呼唤独立书评人的出现。由于书评往往作为图书宣传工具为出版社运作,因此颜之方认为,书评出现了之于图书营销的附庸属性。他认为独立才是书评的第一要义,不应当以出版机构的经济利益为先。他还进一步指出,独立的书评是"市场化出版形势下有序竞争的一种产品判断",是对出版机构的鉴定机制,有着重要的反馈作用。[14]

2012年5月23日,盛大文学消息说,将投资百万元招募100位"白金书评人",支持者都期望,盛大文学能够建立起一个中国网络阅读的评价体系。此举一出,满城风雨。孤岛在《呼唤真正的"独立书评人"》中提出,盛大文学的"白金书评人"还不是完全的"独立书评人",独立书评人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推荐书、评论书,不为人情和利益动笔,为撒播知识文明而动笔,为广大读者而动笔。" [15]"白金书评人"与盛大文学有利益牵扯,虽然不完全算独立书评人,但孤岛乐观的认为,这是独立书评人的雏形。

撇开书评独立性不说,当书评业拥有高质量的书评时,书评还需要有效地到达读者,而书评到达读者的渠道即为书评的传播格局。刘蒙之在《美国书评媒体的类型与定位》中介绍了美国的传媒格局,"美国的书评传播媒体格局多元,服务交叉,受众精准,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促进了美国图书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 [16]他将美国书评传播媒体分为七个层次,分别为精英书评媒体的严肃书评、大众媒体的通俗书评、行业媒体的信息书评、专业媒体的专业书评、网络媒体的草根书评以及出版商自主传播的广告书评。上述七种书评媒体定位清晰,功能相异,"为美国的出版商、发行商和读者等诸多群体搭建起联系的纽带",对我国书评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大型图书分销商的角度来看,除了读者主动接受传媒格局的书评外,他们还需要建立自己的、服务于读者、使分销商收益的书评体制,主动向潜在读者出击。陈诗沁,尤建忠在《浅议亚马逊的书评机制与书评建设》中对亚马逊的书评机制进行了介绍。亚马逊书评机制的建设相比于其他书评报刊或网站是最突出的,"亚马逊书评主要来自网站编辑、媒介、出版社和读者,他们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来撰写书评,从而对一本书提供多角度的分析和评价。"[17]亚马逊书评机制的长处在于海量的图书信息、言论客观公正、全社会各层次的参与。亚马逊书评机制带给我们建设书评系统几点启示:书评系统必须建立在一个庞大的电子商务系统上,书评系统必须满足读者相互交换信息的需要,书评系统要满足读者与名人近距离接触的需求,书评系统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可靠,书评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界面。

我国的书评业运行机制还远远没有成熟,书评写作队伍、书评传播格局、图书馆购书体系等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发展模式,加速我国书评业的发展。

五、书评实践经验的总结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人类认识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书评研究一直遵循的原则。现在的书评实践经验,在未来就可能上升为书评理论。书评实践是书评理论和书评学赖以产生的基础。对书评实践经验的总结高于实践,是一种"准理论"。

从报纸书评版编辑的角度出发,选择书评的标准和其中蕴含的编辑理念,体现了书评写作未来的发展趋向。范力在《浅谈报纸书评版的文化担当》中提出,报纸书评版应当"担当起开拓读者阅读视野,推广和普及高雅阅读品味,提高读者鉴赏能力的文化责任。"从书评版编辑的角度看,书评来稿需要有跨时代、全球性的阅读视野,以扩大读者的阅读视野;其次要有"雅文化、准学术"的书评风格,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强调感官而非论断,注重交流而非灌输;最后要能够科学定位读者群,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19]

从出版社的角度出发,出版社编辑,特别是图书策划编辑,是创作书评的不二人选。吴平在《试论书评中的编辑主体意识》中认为,"编辑应当是书评的当然作者,也是书评的最佳人选",编辑所写的书评中的主体意识更有意蕴,更为丰富。因为"编辑具有其他一般书评作者相同的条件,可以以读者的身份来评论书籍";"其次可以以出版人的身份在书评中向扶着介绍当前的出版动态、阅读倾向及图书销售预测";再次"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保持与作者的联系,了解书稿选题、初稿、修改直至出版的全过程";最后"编辑在撰写书评的过程中,对被评图书有一种自然梳理程序","完全可以把书评中所获得的'知'去指导自己今后的'行'。"[21]因此,编辑撰写的书评融合社会意识、评论意识、审美意识、广告意识、读者意识、促销意识等,可以达到主体意识的最高境界。

从书评人的角度出发,书评在写作上存在着诸多弊端。王洪波认为,目前书评写作专业书评多,大众书评少;宣传味浓,褒多贬少;介多评少,书评作者缺乏独立的见解。房延军在《书评八症》中还提到书评写作中,不知所云、玄虚莫测、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夸张吹捧、陈词套话等症状,对书评作者的创作提出了合理的批评与建议。[22]

六、结语

2000年以后,中国书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书评的商业属性被强调,书评的类型更为丰富,对于书评业运行机制的构想也更为急迫。研究者以新视角对书评理论进行研究,网络书评、独立书评人、书评机制成为书评理论研究的热点。

本文研究也存在着局限性。本文综述范围不够全面,一是只研究了"出版"和"新闻与传媒"学科下的研究成果,但是与书评学发展密切相关的"图书馆学"并没有纳入研究范围。而事实上,"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分类下有132篇文献,占文献总量的8%,囿于笔者的专业背景限制,笔者忽略了图书馆学对书评理论的研究贡献,导致综述成果有失偏颇。二是只研究了具有新观点和新视角的文献,而是否有时新性是凭笔者的主观判断,因此本文综述的不够全面,不能充分概括新世纪书评理论的所有研究成果,只是关于先进经验、先进理论的汇总和整理。

书评理论来源于书评实践,自2000年以来,除了网络对书评的写作、传播进行了冲击,真正改变书评业的实践活动还没有发生。笔者相信,未来书评业更为创新的实践活动,将会给书评理论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建辉.书评实践书评理论书评学[J].中国出版,1990(12).

[2]罗仁助.论书评的理论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1994(01).

[3]朱怀强.意见传播:传播学范畴下的书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6(08).

[4]马元龙.大众文化语境中的书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06).

[5]刘宏源,汤美玲.论书评的性质和职能[J].图书馆,2001(04).

[6]张军孝.书评作用与书评者责任[J].出版发行研究,2000(06).

[7]齐峰.书评:科学出版的助推器[J].编辑之友,2008(02).

[8]卫淑霞.书评是图书走向读者的重要中介[J].编辑之友,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