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方法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方法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方法范文第1篇

一、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加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把我国某些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真实地亮给学生,激发他们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雄心壮志。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最高成果”。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他坚持实践,成为近代物理学的巨人。

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用哲学思想把物理教学上升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近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掌握方法论都有积极作用。

道德品质教育以向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为主。介绍科学家发现定律和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知、务实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品质。

二、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求知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本源;也是学生的天性,会导致思维活跃,爱提问题,促进智力发展;同时还是创造成功的起点和必要条件。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摒弃陈腐、呆板的教育模式与方法,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对能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望的教学亮点,教师要精心设计,引导学生通过灵活、多样、有趣的教学活动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变枯燥乏味的物理学习内容为形象有趣的动感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强烈求知欲,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容许学生犯错和适当张扬个性,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与效率。

三、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在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活学活用所学知识的体现。首先,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大胆想象、发挥想象力。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科知识拓展性与前沿性,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上有许多未解决的课题,有广阔的天地还等待着学生去创造,使学生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存的学说,用无畏的气概敢于质疑和否定旧说而发表新见,在物理学家成功的案例中获取创新思维启示,锤炼学生的思想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优势、潜能,尊重学生能力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四、注重思维训练、提高创新素质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素质 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 多向性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人们通过这种思维不仅可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实际社会意义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能够打破常规,积极向上,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精髓。虽然人人都能够进行思维,但是有的人一生事业平淡无奇,有的人一生硕果颇丰,关键在于他们在思维上有不同,后者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程度越高,事业的成就也就越大。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运用独特的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是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两个特征,能够打破常规,运用独特的方式方法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是非常规性思维。,它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而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是个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新发现、新设想及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但对学生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数学创新性思维发挥着大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及下意识活动能力,数学创新性思维不仅具有创新的特点并且具有数学思维的特点,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数学创新性思维具有创建性、新颖性的标志;积极地创造性想象与现实统一是数学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是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基本模式;专注与灵感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特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应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能力。

(一)进行统摄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数学内容教学到一定的阶段以后,有必要进行统摄思维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及能力。训练是对学过的数学的相关概念、定理、单元章节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并且进行技巧性的总结和归纳,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理顺知识的脉络,编织良好的知识网络。采用统摄培训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打造良好的基础。

(二)进行批判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对自己解题方法的冷静系统分析,对解题结果的重新审核。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够不断对解题思路及结果进行不断完善,以便找到新方法、新思路。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对学生自己解题思路的进一步审核,而且能够科学的分析教师教学的一切,打破唯书唯师论。学生经过自己对问题以及解题思路的系统考量,更能够进一步的接受所学的新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批判性思维锻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适当出一些改错题或者判断题等题型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进行直觉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直觉思维是建立在对数学客观知识掌握及熟悉的基础上发生的,是数学知识的积累与沉淀的一种良好反应,表现在数学问题上就是即使没有严格的逻辑推理、没有进行理论推导也能够感觉到问题的结论。直觉思维能够越过中间环节,直觉思维不像逻辑思维要经过严格的论证与推理等中间环节,就和英语中所谓的“语感”一样。在数学考试中,通常需要强烈直觉思维,因为只有有着良好的直觉思维才能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不但准确率高,更能节约考试的时间,从而体会解题的高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时地对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体会到直觉思维的重要;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设置直觉思维的题目,在学生没有准备的前提下突然问学生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最后,要充分应用启发式教学手段,有效地发展学生直觉思维。

(四)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在正面难以找到突破口时,就应该从其他的角度下手,冲破思维定式,间接的去寻求解决方法,利用正难则反的思维。数学中存在着不少的证明题,就可以利用反证法去解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设置逆向思维的试题,引导学生灵活地转换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角度,让学生充分看到逆向思维的作用。

(五)进行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训练,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个问题进行发散,对于散乱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总结。创新性思维基本成分包括集中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所谓集中性思维就是利用已有的信息按照单一模式,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某个知识点沿多方向去思考、探索,联想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一定都具有价值,还需要评判、筛选、提炼、升华。集中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起点和终点,两者相辅相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能够单单从集中性思维或者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而应两者进行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效用。

创新思维是永恒的主题,是不竭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造有利于学生求知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理科数学的重要性,而初中学生就好比刚学说话的孩子,你给他打下什么基础,他就是什么基础。针对该时段的学生,一定要让学生发挥积极的创新意识,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理念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单纯地注重书面教材知识的传授,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殊不知,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造成了今天高分低能的现象。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很多老师反映初中数学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透过数学书面知识,挖掘其中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透数学的含义,透过现象看本质。

所谓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强调意识的。它的教学要比书面教学有难度,数学思想方法是比较抽象的,这也正适合初中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但是一定要由老师良性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问题。作为教师,就需要具备高素质,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是每个老师都要掌握的,此外,还需要有大量的生活素材,课堂上要形象生动,举例子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进行尽可能多的互动,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发散思维,比如,几何图形,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以知识为圆心,以教学的思想方法为半径,把教室的凝重变成生活的课堂。在诸多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总结:涉及定理公式的数学,教师不宜直接给出结论,要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案例,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不仅能够深刻记忆,还能积极思考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涉及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内容要有意识地运用思想方法,难点内容也要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当然难点的跨越性比较大,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反复向学生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复习课上,还要不断地强化前面所学的内容,实际上是在强化数学的思想方法,概括总结其实质含义。

二、数学创新思维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必须让学生具备数学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创见性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揭秘事物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同时还能基于现有的事物产生更多新颖的、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思维。数学的创新性思维是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创新地提出一些新观点、新方法,对于自己提出的观点能够独立解决的一种思维。学生在运用创新性思维过程中,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指导下,对头脑中已学习的知识进行信息重组,就像拼图一样,它是具有很大想象空间的,能够拼出很多图案。在信息的重组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够发挥积极的创新意识,就会产生有意义的新发现、新方法,当然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一定有社会意义,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数学创新性思维是创新性和数学思维特点的结合,数学思维能够完整地记录数学的基础,并且在大脑中深刻记忆,使得某些情境下,人们会下意识地去应用数学,创新性是发挥联想的动力,可以具有创见性地设置某些假设,所以,创造性想象与现实的统一是发展数学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发散与逻辑思维的结合是发展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也分为多种,教师可根据增设的不同训练达到不同的效果。

1.可以对学生进行统摄性思维训练

统摄性思维训练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学过的数学内容、概念、定理等进行系统的复习,由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性总结,教师进行辅导。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上下文内在联系的总结,构架知识体系,全局统筹,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统摄思维训练是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基础。

2.可以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我怀疑的态度,学生在对自己做过的很多类型题进行自我反思,比如,“我这样做对不对?还有没有其他简单方法?”在对解题思路不断审核中,找到新的思路,不断扩大自己思维的空间。批判性思维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合教师,通过这种批判的方式,教师可以判定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或者是否有更好的引导学生的方法?在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出一些改错题、判断题等来考查学生的思维动向,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

3.可以对学生定期开展直觉思维训练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这件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结局,一定是这样”,可以根据现有的情景去推断将会发生的结果。而数学直觉思维也是一样的道理,学生基于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通过日常对数学知识的积累,在做题时,虽然没有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以及理论推导,但是能够直觉地得出问题的答案。直觉思维只有开始和结论,省略了中间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类型题都能做过,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给学生演示直觉思维练习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直觉思维的便捷和准确,那么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时多出一些直觉思维的题目,让学生用直觉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在数学考试中,学生还可以运用直觉思维去解题,同样能够有好的解题思路,准确率高了,也节省了考试时间,使学生在考试时不会因为来不及做题而焦躁,毫无规律地答题。

4.可以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训,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数学中我们学过这样几个概念“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换句话说a如果经过推导能得到b结论,那么反过来b能否经过推导得出a答案呢?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正方向做事不得时我们就反方向做,直至解决问题。初中数学有一些证明题包括几何、代数的,在我们无从对证明的方向下手时,可以这样想,如果该结论成立,我们还能得到哪些结论,那么不妨我们就先想办法得到这样的结论,最后推出要证明的结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灵活地分析数学问题,从多重角度看待问题。

5.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

所谓的集中和发散的对象是针对某个数学问题,和前面讲的统摄思维不同,统摄是指对全局的总结概括。集中性思维是指将现有的零散的已知信息按照数学分析思路,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反过来,发散性思维是指根据某个知识点的结论去发散思维,思考探索,从中联想出更多的结论,在得出的结论中再进一步筛选、判断,是否为有用的结论。集中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互为条件、互为结论,二者相辅相成,都是创新性思维不可或缺的元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将集中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教育目标,而高素质的人才不是一纸学历那么简单的事情,高素质也是创新型人才的代名词,社会呼吁,为了祖国的花朵能够得到好的培养,广大师生家长应积极配合,为了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发扬,同样也为了我们的民族更进一步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奇峰.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0(3).

[2]李晓龙.也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园地,2009.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5E-有机化学实验学习环;有机化学实验;创新能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成为目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能力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1-3]。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质疑和求异的创新思维。因此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教学改革的手段之一。“5E”学习环模式(The5ELearningCyclemodel)的一般程序是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精制(Elaborate)-评价(Evaluate),是一种致力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2,4]。本文针对有机实验教学特点,将“5E”学习环模式引入到有机实验教学中,将创新思维的培养架构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之中,打破原有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条块分割模式,以实验目的为引领,采用目标问题导向法,通过合理建构教学模块,将相关知识、能力等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逻辑层次分明的系统,建成适合学生思维发展,满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创新能力培养目标需求的主题课程,对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具有明显的意义。

1“5E-有机化学实验学习环”教学模块的构建

“5E”学习环模式体现着所有认知过程的规律,因此过于精炼和概念化。笔者结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及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进行了如下细化和改进:(1)参与:围绕实验目的创设一系列有联系、有逻辑、有层次的问题情境,问题设计既要联系生活实际,建立自主探索动机的最佳心理[4],又要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分析实验操作的可行性。以预习报告的形式提前下达给学生,分小组完成。(2)探究:在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透过表象去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和联系。即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从原料及产物的组成及理化性质入手,遵循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决定实验原理及方法的研究思路,搭建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实现知识迁移,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3)解释:解释就是要将探究获得的感性的零散的知识进行理论概括,抽象出条理清晰、切实可行的实验原理及方法。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阐述和比较,检验实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而完成实验方法的优化。此过程中教师将对学生提出实验方法进行甄别和比较,指出其推理过程中的缺欠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完成学生自我构建理论的修正、检验和评价[5-6]。(4)精制。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扩展自己的概念和知识结构。教师将对实验涉及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运用所建构的新知识,并适时引入学科研究前沿,探索新工艺、新方法。(5)评价。作为“5E-有机化学实验学习环”的最终环节,学生将通过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依据实验结果和对实验原理及方法的理解程度和能力,对实验产品的质量和产率进行讨论,找出产品质量差或产率低的原因,进而进入下一轮的探究、解释和精制。通过学习环的反复训练,在碰撞、质疑和争论中锤炼学生的智慧[6],最终完成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

2“5E-有机化学实验学习环”在有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题目: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目的:学习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咖啡因的一般性质;掌握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熟悉萃取、蒸馏、升华等基本操作。

3“5E-有机化学实验学习环”教学模式的实验效果分析

(1)学生基本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的逐层探究,思路较为清晰,推理符合逻辑,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理论概括,能自觉实现知识迁移和运用,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可操作性强。(2)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为了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了创新能力测试。测试包括三部分:一是预习报告,学生能够围绕下达的题目广泛查阅资料,撰写预习报告,进行理论探究;二是课堂讨论,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验原理及方法的归纳总结,并大胆质疑,依据有机化学理论提出不同于教材的实验方法,在课堂讨论和教师评价下加以改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三是实验抽测,实验抽测题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机化学基本操作,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另一部分是口试部分,涉及实验原理、方法运用及产品产率和质量分析。将此测试成绩加入到课程成绩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都明显提升。(3)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可将课堂讨论过并经教师审定的实验方案,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和验证,在教师指导下加以补充和完善,完成实验方法的优化。在此过程中,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4结语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发散思维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创造教育。英语教学要适应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这里所说的发散性思维是指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正反两极进行比较,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可以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一、激发学习兴趣,创建和谐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追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条件。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我们需要做到:1,明确方向:向学生强调英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地位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帮助他们形成明确而强烈的学习目标。2,情景教学:教师课前认真准备话题相关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他们新的探究活动。3,丰富课堂活动:应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安排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的课堂活动。如歌曲、游戏、小对话、小表演等。4,营造和谐课堂: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高超教学技巧和真心爱学生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能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创新运用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学中,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思考题,发挥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是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而是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因循守旧,教师应引导学生摆脱习惯的影响,让他们活学活用。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训练题,让学生一题多解,一题优解,最大限度地以旧引新,以新复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常用的题型有一词多义、一句多译、句型转换等。

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仅举几例进行说明:1,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由创造基金会的创始人A・奥斯本提出,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大脑的迅速联想,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和建议。2,竞争法:需要分小组做的活动最好以竞赛的方式进行,这样更能调动双方的积极性。3,任务型的活动设计:这是一种以交际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以完成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为目标的活动方式。为了完成这些有意义的学习任务,除了关注输入材料的质量,教师的作用,以及学习的环境问题外。还需要学习者采取各种探索性的活动方式。而这些活动大多要求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力求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这种发散性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思路灵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随机应变,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呆板、不僵化,能随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

三、融入真实生活。发展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