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室内精装修;机电专业;交叉施工;协调管理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大大加速,各种大型的公共建筑群和商业建筑等在城市遍地开花,各种星级的酒店和高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很多建筑在建设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同工作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如果不及时的协调,在工程结束的时候会出现返工现象,给工程投资带来浪费,甚至影响到工期的结束时间,因此,在星级酒店的室内精装修中注意与机电专业交叉的配合施工和协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星级酒店室内精装修的特点

1. 星级酒店室内精装修的覆盖较面广

星级酒店的装饰工程属于大型的综合性建筑工程中的最后完工的项目,酒店的装修会广泛的涉及到土建工程、机电工程、消防工程、弱电系统,以及星级酒店室外的园林绿化、室外管网等等多个方面,包括酒店工程顺利进行及其完整性的很多工程,或者为实现本工程的装修设计功能所必需的工程都包括在内。酒店装修的工程中由于交叉作业的项目多,而且专业的涉及面也多,施工内部的协调工作面非常广。

2. 星级酒店室内精装修的过程复杂

星级酒店室内装修的工程范围以及工作量非常大,施工的任务重,但是施工的工期较短。通常来说,装修的工程具有设计的标准高而且技术复杂的特点,施工的难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高、标准严,而且现场施工规划的实施较为严密,各种人员和机具的安排施工难度也比较大。在酒店装修的过程中有多个工种同时进场,安排流水作业时的难度很大,各工种的施工、检查、调试以及整修的过程将会影响到酒店装修的整体效果。

3. 星级酒店室内精装修对环境和材料的要求高

由于星级酒店要求精装修,因此对于酒店的各种隐蔽工程的验收是施工的一大特点,包括吊顶内的水、电、消防以及空调等器材的整体验收环节,这些环节都会直接的影响到装饰工程的流水作业。在装修的过程中,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天气情况可能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因此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大。此外,星级酒店的材料要求档次高,因此采购和加工的难度较大。要将优秀的设计与先进的装修技术进行最佳的组合,以优质、高效的措施完成酒店装修的精品工程。

二、星级酒店室内装修与机电交叉配合施工中注意的问题

1. 酒店室内装修与机电交叉配合施工中涉及到的因素

星级酒店室内装修与机电交叉配合施工可以分为两种,即装饰和机电的配合施工以及机电内部各专业之间的配合施工两种。而按照施工的过程中所要求的目的以及结果上又可以划分为强制性的配合与研讨性配合两种。在配合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会涉及到从设计到施工以及各个专业中的不同技术工种,而对于不同的施工部门也很多的影响因素。

2. 机电工程环节与装修工程交叉施工的协调工作

在楼层幕墙封闭后,首先要与装修中钢结构的工程交叉施工做好协调工作,管理各类管线施工与钢结构的防火涂料喷涂作业等环节,注意采用合理的施工工序。不合理的工序安排可能会导致机电的管道、线槽的拆除及返工,同时也会影响到钢结构防火喷涂的质量。在酒店精装的施工之前将机电各专业根据各自的施工图纸来确定末端器具在酒店的天花、墙面、以及地面上的定位好尺寸及空间的尺寸,同时也可以与精装修的施工单位共同绘制末端器具的综合排布图来协调机电各专业与精装修施工单位之间的施工工序。

3. 减少交叉施工状态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在酒店的装修过程中,做好各种管道、电气、通风竖井交叉施工的协调与管理合理的工序,及时而有效的减少交叉施工状态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可以加快工程的进度。在机电各专业的施工前,应集中组织综合管线的平衡深化设计,合理的布置各专业管线,在机电专业进行风管、水管的安装时,应按照机电专业的具体要求预留出管井的隔墙,等待机电专业在完成相应的检测以及保温工作后,再进行装修的隔墙施工。

三、星级酒店室内精装修与机电专业交叉配合施工协调管理措施

1.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星级酒店的室内精装修与机电专业交叉配合施工工作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果配合不好甚至还可能带来装修质量上的问题以及各种安全的隐患。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工程设计中室内精装修与机电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施工中的各个部门、各个专业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来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尤其认真对待协调问题,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的实行碰头会等,以提前预判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尽早的避免和杜绝各种错误的发生。

2. 加强配合施工协调的管理工作

要在酒店装修和管理的基础上,对影响酒店装修质量的品质的关键问题上加强管理,从制度上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制,明确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并建立合理而有效的奖惩措施。对于室内精装修与机电专业工程的协调管理及配合的服务任务进行分解,具体安排任务,使协调管理以及配合服务的工作符合合同的要求。合理的工序安排可以有效的减少交叉施工状态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而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加快工程施工的进度。

3. 深入做好酒店施工中的机电设计工作

要做好机电深化的设计工作,以避免机电管线的交叉冲突为星级酒店施工埋下隐患。因为机电的系统较为复杂而且管线众多,在交叉施工会普遍存在,因此解决好机电系统的交叉施工就成为了协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机电深化的设计工作是解决管线交叉施工的最主要的措施。施工现场深化设计部可以将与施工无法协调的部分进行深入的改良设计,以便于更加合理而有序的施工,使设计图成为施工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葛俊三.浅谈高层建筑机电与土建装修工程交叉施工的协调与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

[2]庄中霞.高层建筑机电与土建装修工程交叉施工的协调与管理[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一、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产生的背景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诞生主要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以下四个问题:

1.持续的贫困。60年代对美国城市劳工和贫困问题的研究,基点在于提高每个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以改善其物质财富,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提高人们的收入。政府以此理论为导向,大力发展教育,以期减少失业,消灭贫穷,但却以失败而告终。(Piore,1979)

2.教育与培训失效。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受教育年限和职业培训与生产率密切相关。但事实上,它们对城市工人的就业前景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也无法有效减少低工资和贫困。不少经济学家批评认为片面强调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显然是忽略了在工作岗位创造和配置过程中的结构性短缺。(Gordon,1972;Harrison,1971、1972)

3.收入不平等依然存在。从统计学意义上说,收入分布的不平等状况比教育分布的不平等状况要严重的多。(Thurow,1975)

4.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现象严重。男性白人和男性黑人、以及男性和女性之间,即使他们的生产率是相同的,但他们的收入差异却很大。(Reich,1971)并且他们彼此间的收入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Hall, 1970)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1.工作竞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前身

工作竞争理论认为工人的收入与其技术无关,而与其工作的类型密切相关。这一理论假定在多数情况下雇主只对降低劳动力成本感兴趣,工资结构作为外生变量,雇主间的工资差别很大且与工人的特征没有多大关联。雇主招收工人的标准是其是否具有可以被培训的潜力。(Thurow,1968)工作竞争模型强调公司内部的培训和竞争机制。如果说工资竞争模式把劳动力市场看作是工作技能的供需双方相互匹配的市场,那么工作竞争模式则把劳动力市场看作是被培训人员和培训机会双方相互匹配的市场。(Hinchliffe)

2.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成熟

Kerr Clark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一文中首次提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1971年,Doeringer和Piore共同发表《内部劳动力市场及人力政策》一书,正式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成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并进行了详细分析。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远非完全竞争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运作的结果将劳动力市场分割成两大块,及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和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两个部分不是按照特定的产业和职业,而是按照雇佣和报酬支付特征来定义的。一级市场具有工资福利待遇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晋升和培训机会多的特点;二级市场则与之相反,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竞争机制。两个部分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劳动分配的机制有明显不同。一级市场以结构性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为主体,是一个完全存在于某一企业内的有高度组织的正式劳动力市场, 通常以一套指导雇佣决策的详细规则和程序代替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市场力量基本不发挥作用。二级市场与传统的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一致,按照边际方法决定雇佣量和劳动报酬。(Doringer.p和M.piore1971;Osterman,1984)这两部分劳动力市场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教育的作用,奥斯特曼在根据职业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对城市的男性劳动者进行细分之后,对各部门的工资进行了回归分析。他总结到,不同部门对工资的决定大不相同,劳动者接受的额外教育在一级市场岗位能够得到奖励,但在二级市场却得不到,二级市场劳动者的素质与一级市场劳动者的素质在统计学上的差别并不明显,但前者的工资水平要比后者低20%。(Osterman,1975)

(2)对于培训,Jacoby总结出雇主大规模投资培训这一现象的由来,他认为,在二十世纪初,进步的管理者们开始意识到:劳动简化存在诸多局限性,培训成本往往很高,尤其是劳动力流动率高和劳动力不稳定意味着对劳动力的更换将带来额外的培训投资。因此,雇主开始注重技能培养和降低人员的流动性。(Doeringer)较之二级劳动力市场,企业内部的特殊培训对一级市场的雇主和雇员都显得尤为重要。

(3)对于劳动力市场工人的纪律性,Gordon指出一级市场工人的纪律性较强,而二级市场的工人,尤其是刚从农场出来的工人,无法满足工厂的纪律要求。(Gordon,1972)对此,Doeringer 和Piore也有相似的看法,他们认为二级市场的工人经常迟到和旷工,并且不太服从管理。他们的这些特点一旦定型,就将形成其工作品位,这种工作品位的形成又将强化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Doeringer和Piore,1971)

(4)劳动力的流动性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两级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Doeringer和Piore认为流动率很小。但一些实证研究却得出了不太一样的结论。比如Boston对1983年美国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以及Neuman和Ziderman对1974年以色列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观点。但Rosenberg在1980年对美国的数据研究之后认为,有一半或一半以上最初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工人,后来却在临界线附近转向一级市场就业,这一流动与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历有关,但也并不绝对,有时还很不均衡(Rosenberg,1980)。在英国,从事较差工作的工人要脱离二级劳动力市场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但如愿以偿者也为数不少,且大多与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历有关。(Mayhew和Rosewell,1979)Andrisani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二级市场的劳动者向一级市场流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受教育程度。(Andrisan,1976)

3.激进的分割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阶级视角

在美国,激进经济学家强调变革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从而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引向了另一条途径。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核心,是研究厂商为达到控制和刺激员工的目的而采用的种种计谋,即工作职位与劳动报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大卫?桑普斯福特,1999)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工会组织的顽强抵制,传统的控制工人的手法渐渐失效。于是,大型企业为了笼络人心,将重点放在正常的晋升规则、提供工作保障以及开拓就业前景等方面。这实际上是一种官僚式的控制。正是由于某些厂商缺乏放弃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动力,才会出现雇主与工作报酬之间的差别,才会出现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Edwards,1979;Gordon,1982)

激进的分割理论者认为:工人的人力资本构成应包括工人的技术生产能力和抽象的劳动生产能力,这些抽象的劳动生产能力包括种族、性别、年龄、民族等。他们指出这些抽象因素虽然与生产没有直接联系,但常常被资本家当作分化工人同盟、分裂工人阵营的工具。(Bowles;Gintis,1975)

对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激进的分割理论的共同之处,Cain 认为这两个流派都对制度变化和权力关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以及对雇主和雇员的态度、动机和偏好进行心理学的分析。(Cain,1975)对于两种理论的不同点,Gordon认为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行了一项针对具体时间的分析,强调了分割的技术原因;而激进的分割理论则把分割归结为一个广义的历史和政治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劳动力队伍内部的分割促进了资本家对劳动过程永恒的控制。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政策建议

1.完善二级劳动力市场,提高二级劳动力市场工人的待遇。具体来说 (1)对二级劳动力市场进行重构:提高二级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投资二级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培训;增加提升机会。(2)提高二级劳动力市场资源管理的质量,以加强劳动力组织的有效性。(Bosanquet; Doeringer,1973)

2.关注劳动力市场,调整有关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政策。调整劳动力需求方的政策包括:公开招聘、发放工作补贴、反对招工歧视等;调整劳动力供给方的政策包括:促进教育平等化等。(Bluestone,1970)

3.关注社会制度,并对其进行改革。对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进行重组;同时动员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组成政治联盟,争取自己的利益。(Bowles; Gintis,1973)

四、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评述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提醒人们注意各团体和阶层的利益,并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历史和制度的分析。对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些现实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本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很有说服力的解释。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决定工资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的特征,而一级和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工作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事实上,在划分劳动力市场的时候,由于划分标准的非绝对性,很难合理准确地将劳动力市场进行区分。

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而不同劳动力市场内部各自也会存在许多的不同,如收入、工作的稳定待深化。

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成熟的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因此这种分析对于解释发育相对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有说服力的。但是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成因和表现形式非常复杂,不仅存在由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企业组织形态等带来的市场性分割,更为本质的是一种体制性和制度性分割。而且这种制度性分割和西方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又有很大的不同,其制度安排是国家在经济发展性、工作条件等。因此,对于一级和二级劳动力市场内部差异的研究还有过程中为实现其特定目标而人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因此,在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时就需要在借鉴、发展西方分割理论的同时,必须对分割的制度因素作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S.Bowles; H. Gintis:机构和效率工资理论.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2]谭友林: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北人口,2000年第1期

[3]汪 洋: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投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一期

[4]王善迈: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河南高等教育;教育需求;教育供给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91-03

需求和供给是商品生产活动条件下经济学上的概念。而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其本身来看,确实有别于一般的商品生产活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产品是具有商品属性的,因而教育同其他任何商品生产部门一样,都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一、概念界定

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上一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概念,有需求就有供给。而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供给是一个不同于一般商品供求的更为复杂的系统。

1.高等教育需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需求的概念是: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教育需求是指人们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那么,高等教育需求就可以定义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获得高等教育服务的愿望与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的统一[1]。高等教育需求的特殊性在于:第一,高等教育的效用来自前瞻性需求的满足。对高等教育而言,大多数人不是为了消费教育而购买教育,而是根据对教育效用的前瞻性判断来消费教育。第二,高等教育的效用是多层次的,它不仅能使受教育者未来的收入因为受教育而有所增长,个人的生活质量因受教育而获得提高,而且教育能带来社会效益[2]。

2.高等教育供给

高等教育供给是作为高等教育需求的对应性概念从经济学中衍生出来的。按照经济学解释,“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 [3]按照王培根教授对高等教育供给的定义,“高等教育供给是指高教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和个人所提供的接受高等教育与科技服务的机会。既包括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质量、素质和结构,又包括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的状况。”[4]该观点将高等教育供给既指向培养劳动力,强调高等教育供给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提供生产者和劳动力;又指向受教育者,认为高等教育供给的存在意义是为满足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需求分析

个人(家庭)是教育机会的需求方,同时,企业(社会)也是教育“产品”的需求方。面对这两种需求主体,高等教育需求可分为两类: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和个人的高等教育需求。

1.河南省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分析

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即家庭或者个人为满足自身某种精神的或者物质的需要而产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5]。影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需求愿望和个人需求能力等。

首先是个人需求愿望。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在个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高等教育在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个体向更高层次流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校生特别是普通本专科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个人(家庭)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趋势。由图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普通本专科教育的在校生人数持续增加,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在校生人数增幅更大,表明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愿望很强烈。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使许多家庭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上学接受高等教育是改变艰辛状况的最好选择,尤其是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态度,要想在职业中有所发展,就需要一定的高等教育资历和文凭,更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同时,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也是个人高等教育需求愿望强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家长们的心中,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可以使子女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享受更好更充裕的生活,大大提高进入社会上层的机会。“正是这种教育的预期收益造成人们为追求未来较高的收益而提出对近期的教育需求。”[6]

其次是个人需求能力。需求能力主要的表现是个人经济方面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家庭或个人的收入情况。

“在没有实行免费教育、奖学金、助学金或贷学金的情况下,家庭经济富裕与否,是决定子女能否接受较高级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贫困的家庭,尽管子女有较高的教育意愿,但是因贫困所致不能满足这种意愿。” [7]市场经济条件下,接受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必须具备支付能力,而支付能力往往限制了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愿望。表1显示了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由表1可见,河南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2007年,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147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3 851.60元,实际增长12.2%。从支付能力方面讲,河南省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较旺盛,并随着支付能力的提高,教育需求也随着提高。

2.河南省高等教育社会需求

通常高等教育社会需求分为政府和企业两个部分。政府高等教育需求“是指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或指国家基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劳动力和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企业高等教育需求则是指“企业为适应技术不断创新,追求更高经济效益而产生的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9]政府和企业的高等教育需求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就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设计部门,可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规划,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对教育的社会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某些职业的就业资格,要求必须经历指定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刺激对该类教育的需求[10]。

而高校学生的就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教育的需求量。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全省2009届毕业生签约就业22.7万人,占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六成以上[11] 。由此可见,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但是市场对高校学生的需求仍是比较大的。

三、河南省高等教育供给分析

高等教育供给既指一定社会提供给学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又指一定社会提供给各个行业的教育产品(教育劳动力)。所以,高等教育的供给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满足以个人受教育机会的需求;二是满足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需要。

1.河南省高等教育供给结构

高等教育供给的合理或有效性的表现之一是其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各个层次之间互相影响,组成一个合理的结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劳动者进行不同水平的专门职能和专业技能训练,使他们获得其中专门知识技能的教育。”[12]

从层次结构看,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层次结构,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各层级在校生人数都有大幅度增长。然而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层级结构也表现出来各种不合理的现象,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

根据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计算可知,2004年、2005年、2006年河南省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在校生三者的比例关系分别是:1.19:4.0:6.4.、1.58:4.8:7.4、1.93:3.9:6.1[13]。总的来讲,河南省的层级结构基本符合合理的金字塔型结构(专科比例最大,本科其次,研究生比例最小)。然而在劳动力供给总体内部,不同层次、等级的替代性是比较差的,只有当不同层次劳动力与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合理配置时,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供给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合理的教育金字塔结构与劳动需求的层次相吻合。

2.河南省高等教育经费供给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总体上是逐年增加的,这与河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总体比较稳定,然而,穷省办大教育,教育经费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作为物质基础。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由于经济水平承受能力的制约,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有限。河南省的经济在逐步发展,2006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为12 495.9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 313元,至2008年生产总值为18 407.7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 522.5元,增长了47%。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事业的费用支出必然会随之增长,河南省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会得到更多关注。

四、河南省高等教育供需存在的矛盾及对策

高等学校是双重供给主体,面对着两种需求:一是家庭或个人对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与学校的教育服务供给形成了一种供求矛盾;二是学校提供的具有一定人力资本的潜在劳动力与社会各用人单位劳动力需求形成了另一种矛盾[14]。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的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河南省高等教育需求强度较大,但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却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供给能力较强,但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造成部分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1.需求膨胀

首先,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满足其在闲暇时间内接受精神生活的需要。其次,对子女收入的预期,增加了家庭(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追求。人们都希望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从而可以追求更优裕的生活和更高的社会地位。最后,个人(家庭)文化水平、修养的提高使人们既有意愿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接受高等教育。

需求的膨胀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对教育资源的非正常要求。所以,在高等教育需求膨胀的时期,人们应该更多考虑一些自身的因素,分析一下教育成本,比如,子女的天赋,子女是否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子女的高等教育后的预期收入是否一定会很好等。不要盲目追求高等教育。

2.供应不足

需求的膨胀带来供给的增加,然而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供给仍是不足。特别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以及高学历层次人才的供给与企业或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层次之间的不合理,造成供给结构的失调。同时,教育质量的不高,优质师资的缺乏,也使高等教育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或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此外,虽然河南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基本符合金字塔结构,然而却难以满足人们社会多样的需求,没有形成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

高等教育有效供给形成和高等教育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既能满足个人需要,又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和种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否则,就会浪费极为宝贵的教育资源,造成人才过剩或短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4] [14]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70,75,72.

[2] 曹执令.市场经济中的高等教育产业及其发展策略[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27.

[5] [10]许之所.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6] [7] [9]张学敏.教育经济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3-94, 93,72.

[8] 河南省教育厅.hadoe.省略.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经济发展;协调;指标体系

本文得到两个课题的资助:(1)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关系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O8020116);(2)唐山师范学院院内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及应用研究――基于客户满意理论的分析”(项目编号:06C02)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主要是指一所高校乃至一个区域所有高校内各种具体的学科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方式,包括不同科类高校和学科、专业数量、布点以及相互之间联系等。高等教育有三大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学科结构是承载它们的一个平台,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进步所形成的学科划分,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上层建筑各部门智力资源结构,同时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十五”期间,我国明确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是调整学科结构。而学科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既来自高等教育的内部,也来自高等教育的外部,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对于地方高等教育而言,其学科专业调整应在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基础上,基于自身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地方社会区域经济。明确学科结构调整思路和建设目标,并通过对调整后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建设,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这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的根本举措之一,也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在今天,伴随各地区高校自主招生、学科调整、专业设置面向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科学地协调经济与教育发展关系,优化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功能及构建原则

1、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功能。衡量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多,关系复杂,特性差异大。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1)描述功能。即能够较深刻、客观地动态反映高等教育、经济各领域、各环节、各因素的现状。通过这些指标既可表征高等教育、经济子系统内部各因素的对比关系,又可反映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经济发展两者关系;既有横截面指标,又有反映动态变化的动态指标;既有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综合性指标,又有经济分项指标;既有学科结构、经济各自系统内部协调水平的指标,又有两者之间协调水平作为整体的功能状态。

(2)一定的解释功能。这种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不仅能测量出两者协调的程度,而且还应提供可以帮助判断原因的指标。

(3)评价、预测功能。反映指标体系对我们认识已知和前瞻未知具有双重作用。前者反映在通过经济、教育子系统各自内部指标评价系统是否优化,以历史指标评价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基础;通过反映经济、教育外部联系的中介性指标刻画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外部关系是否协调。后者反映在可以利用历史、现状指标在近一阶段内动态变化特点轮廓性地预见未来高等教育、经济各自发展趋势及协调趋势,从而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4)预警功能。这是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通过本国、本区域及国际上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研究,找出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数量关系,制定符合实际的指标阈值,作为教育经济严重失调的数量界限及时对决策层发出预警。

2、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有效的评价一个地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关键在于选择恰当而全面的指标。在具体选取评价指标时,仅采用一个单项指标或某几个指标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而采取的统计指标过多,又会在具体评价时存在操作上的困难。为此,我们在选择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评价指标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针对社会经济及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特点,兼顾两者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保证选出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及代表性。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的基本理论和自身特点,指标的定义、分类、范围、数据收集、计算方法、权重确定等都要真实、规范、有科学的依据,同时要注意所选指标的稳定性和相关性,要使指标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导向性原则。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评价两者的协调程度,继而找出两者间存在的问题,寻求可操作的对策。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在全面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以便比较准确、简洁地表述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协调的状况,引导人们找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4)可行性原则。虽然从理论的角度,可以设计出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体系,但在实践中,要考虑到数据采集的难易程度,应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以便于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评价的结果。

(5)可比性原则。为了做到同一地区在时间维度上以及不同地区在空间维度上指标的可比性,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应使用国际上普遍通用的概念、名称和计算方法,并在时间上保持指标的相对稳定性,以保证历史资料的可比性。时间维度上的纵向动态可比反映所评价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学科结构协调上的变化趋势和速度;空间维度上的横向静态可比反映所评价不同地区经济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协调性差距。

(6)简明性原则。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经济发展协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若面面俱到则可以设计出成百个指标,具体评价时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因此,指标的选择应尽量做到用较少的指标反映目标中关键问题,且数据易于收集、针对性高、操作性强。

二、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主要是结合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具体特点,将两者的协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新兴专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新兴专业是指应社会及市场的迅猛发展而设置的,具有良好就业前景,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专业。新兴专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二是主导产业相关专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本身成长性很高、并具有很高的创新率,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对一定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产业。高等教育需要优先为主导产业输送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通过对主导产业相关学科专业与经济发展协调的考察,也能反映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遵循上述原则,本文设计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1、新兴专业比率。新兴专业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新兴专业比率=×100%

2、新兴专业在校生比率。该指标反映的是区域高等教育新兴专业培养学生数量在全部在校学生中的比重。该比率上升意味着高等教育及时调整学科结构,适应社会需求。计算公式为:

新兴专业在校生比率=×100%

3、新兴专业在校生增长率。高校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地提高新兴专业招生数量,该指标反映的是区域高等教育新兴专业培养学生数量增长情况。该比率是速度指标,上升意味着高等教育能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计算公式为:

新兴专业在校生增长率=

×100%

4、新兴专业经费比率。该指标反映高等教育用于新兴专业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教育对新兴专业的重视程度,也就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新兴专业经费比率=×100%

5、新兴专业经费增长率。该指标反映新增专业经费增长的情况。该指标值愈大,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愈及时。计算公式为:

新兴专业经费增长率=

×100%

6、区域主导产业人才供给率。该指标反映区域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得到保障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区域主导产业人才供给率=×100%

7、主导产业相关专业高职称教师比率。该指标反映主导产业相关专业教师中,副教授和教授的比率。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师资配置的合理程度。计算公式为:

主导产业相关专业教授率=×100%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舒杨.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J].广西社会科学,2003.4.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贫困生资助 模式

[作者简介]王元奎(1972- ),男,安徽阜阳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江苏 南京 21003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35-03

高职教育在我国广泛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的作用,为提高全民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和农民的子女,其中更有一部分来自于西部偏远农村家庭、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单亲家庭,贫困生的比例要比一般大学高出5%~10%。所以,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贫困生相对集中、比例偏高;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公办高职学院所提供的学习条件较差;学校所能争取到并提供给贫困生的资助机会和数量偏少;就业前景不佳,薪酬偏低,处于相对劣势;贫困程度相对较深;等等。

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在高等职业院校建立起由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含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新的资助体系资助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政策导向作用更加明显,财政资金助学投入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当前,虽然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已比较完备,但贫困生资助尚未形成合理、有效和稳定的运行模式,主要表现为贫困生的认定存在较大困难和争议,资助项目的发放逐一单独审核进行,项目的后期管理虚化等。总之,贫困生资助的操作比较粗放,没有进行有益的整合,缺乏整体考虑,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一、我国当前公办高职学院贫困生资助模式的调查分析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共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调查:一是在江苏省范围内选取了5所高等职业院校的5个院(系)进行了问卷调查,本研究在样本学生选取上抽取在校二年级的学生,该样本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贫困生群体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5份;二是对上述5个院(系)从事学生资助的工作人员调查了解该系2009年度二年级贫困生资助的总体情况;三是对其中一所公办高职学院学工处从事贫困生资助的工作人员调查了解该学院2009年度贫困生资助的整体性情况。调查时间是2009年12月,主要研究发现分述如下:

(一)贫困生资助体系中政府和学校的职责划分不清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中,政府承担的责任还不到位,而高校和社会其他机构承担的责任过多。据《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20072011年)》统计,2007~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累计资助金额1817.18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817.8亿元,占比45%;其他资金(包括助学贷款)999.38亿元,占比55%。财政资金中,中央财政资金494.83亿元,占比60.51%;地方财政资金322.97亿元,占比39.49%。

(二)贫困生资助价值导向缺位

由于当前贫困生资助体系在内部结构、各要素及具体操作上存在先天的不足,导致了客观上的价值导向与主观上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励志奖学金的激励作用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励志奖学金设立的主要宗旨是激励上进,引导贫困学生全面成长,同时也有救助贫困的功能。励志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应是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但在高等职业院校具体的励志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他因素的影响非常有限。这种做法并未真正全面考虑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贫困生来自教育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再加上经济困难给贫困学生带来的心理和生活方面的压力,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贫困学生的学习。同时以学生成绩作为导向,容易使贫困学生因为关注努力学习而无暇顾及综合素质的锻炼,这样就容易造成励志奖学金激励功能的失效,并不能真正引导广大贫困学生不断进步,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第二,无偿资助过多造成资助政策本身和受助群体的预期错位。由于助学金、特困补助和学费减免等无偿资助的边际收益率远远大于勤工助学及助学贷款等有偿资助的边际收益率,贫困学生往往就会将其接受资助的偏好和预期投向边际收益率高的收益方式,等待政府或学校的无偿资助,减少对其他有偿资助方式的偏好和预期需求。显然,这种现象与国家实行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资助政策的预期是不一致的。

(三)贫困生资助模式中主体承载不合理

国家不仅是教育权利的分配主体,也是教育权利的保障主体,因此,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的制度保障。但目前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远未完善,突出表现为各种资助比例不尽合理,助学贷款资助未达到一定规模。目前,从全国、江苏省和具体高等职业院校的资助情况来看,“无偿资助”的总额都占了资助总金额的一半以上。

据《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2007―2011年)》统计,在2007~2011年内,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共资助贫困学生1.79亿人次,资助金额累计达1817.18亿元。其中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特别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伙食补贴等无偿资助金额为1231.58亿元,占68%。2008年江苏全省普通高校122所,在校学生数171.17万人,贫困生有27.3872万人,贫困生比例为16%。资助总金额约为14.4亿元,其中无偿资助9.9亿元,占69%。上述数据显示,助学贷款所占比例太低,无偿资助承担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主体作用。这就容易使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出现一个收入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把中低收入纳税人的收入转移给了那些由于接受高等教育而在未来获得高于平均收入的人。同时,无偿资助过多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非贫困学生搭便车的行为。

(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矛盾突出

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广大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在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在教育部门和相关银行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正逐步推广,很大程度地解决了高校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基本费用,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各地区贷款额度和办理进度不理想,助学贷款供不应求;第二,各高校之间、各银行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第三,助学贷款的偿还期限较短,学生毕业后的还款压力较大;第四,现有的社会征信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还不甚完善,违约的风险较大,拖、欠还款的现象难以完全避免。

(五)贫困生资助模式中各资助项目间缺乏衔接和整合

现有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下,资助项目繁多,各项资助项目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统筹管理。现有奖、助、贷、补、免五种项目之间相互协调性不强,在给贫困学生发放某种资助时,不能保证会考虑到该贫困学生已经获得的其他资助情况,以至于出现以下情况:有的贫困学生获得的各项资助总金额超过了其在校受教育的年度必须私人支出总额,而有的贫困学生获得的各项资助总额却不够补充自己在校期间的合理开支。这些情况的存在,造成了贫困生受助情况的贫富不均。在本研究的所调查的江苏省内5所公办高职学院的五个系的08级贫困生的受助情况有明显的体现:其中3所高职院样本中有5人以上受资助总额超8000元,其中最高受助额为12000元,而2009年时,江苏省公办高职学院学生年度高等教育必须私人支出大致为8000元左右;其中4所高职院样本中有2~38名不等的贫困生未获任何资助。

二、高职院校“组合式”贫困生资助模式

为更好地促进贫困生资助功能的实现,笔者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资助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等职业院校构建“组合式”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建议。所谓“组合式”贫困生资助模式就是把政府、学校和社会能够提供给贫困学生的全部资助项目,区别不同受助对象,加以组合应用,以便协同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困难,发挥有限资助资金的最大效益。其核心是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规范合理的资源配置,使每个贫困学生获得的经济资助与其困难程度相称,使更多的贫困学生获得应有资助。“组合式”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核心步骤:

(一)计算“高等教育的私人支出”

高等教育的私人支出包括必须支出和选择性支出,必须支出是指因接受高等教育而产生的个人基本无法选择的支出项目,包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购买教材、文具和资料的费用、班费。目前江苏省公办高职学院普通类学生的年度高等教育必须私人支出大致为学费4140元,教材及资料费300元,住宿费1500元,生活费6000元(按每月600元计),班费100元,小计约为12040元。

(二)贫困生资格认定

贫困生认定是贫困生资助的第一步,科学合理精确和低成本的认定可以使资助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资助效率,促进资助公平。笔者在参考赵炳起所设计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和现行《贫困生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新的高等职业院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由绝对贫困指标和相对贫困指标两部分组成。绝对贫困指标包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经济资源指标、人力资源指标、自然资源指标、社会资源指标、特殊性指标。相对贫困指标包括所学专业、物质资源、文化道德资源。通过上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逐一按规定程序确定该申报贫困的学生是否为贫困生。

(三)分析“预期家庭贡献”

“预期家庭贡献”是根据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积蓄、家庭人口、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其计算公式为预期家庭贡献=(家庭收入+财产+学生个人积蓄)-平均生活开支×(家庭总人口-1)。由于我国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较大,计算预期家庭贡献是比较困难和复杂的,如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没有合法、全面的收集渠道,平均生活开支标准不一,等等。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相应的方式方法显示相对真实的信息,如采用贫困学生家庭收入申报与随即抽样调查相结合,平均生活开支以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依据等。

(四)计算贫困学生的“经济资助需求”

学生资助的首要目的是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共高等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公平性评价的指标之一是财政资助是否确实资助了应资助的对象;公平性评价的指标之二是有公共补贴性质的学生资助是否满足有资助需求学生的需要。所以计算贫困学生的“经济资助需求”是促进贫困生资助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贫困学生的经济资助需求=必需的教育支出-预期家庭贡献。同时,按经济资助需求的大小将贫困生划分为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等级。

(五)分析贫困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现行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中,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方可参评国家励志奖学金,能否获得资助金额较大的国家励志奖学金的主要参考因素是该贫困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对二、三年级的贫困生的上学年的学习成绩进行逐一分析非常必要。按照江苏省公办高职学院较通用的做法,对所有申报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贫困生,将其学习成绩、困难程度(对应分值)和操行表现按照70%:20%:1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分,列该专业(班级)前5%的学生才可能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由此可见,学习成绩是贫困生能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决定性因素。

(六)学校向全体贫困学生提供“组合式”资助

学校公布“组合式”贫困生资助的基本配比标准,并按学生的经济资助需求和学习情况提供“量身定做”的“组合式”资助。比如,对于一个一年级的贫困学生,如果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预期家庭贡献基本为零。则为他量身定做的组合式资助是: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或国家助学贷款)缴纳学费和住宿费,给予国家助学金用于日常生活费用,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发放一定的困难补助金帮助其购买必需的学习用品和补助生活费。

对于一个二年级或三年级的贫困学生,可将其学习成绩和困难等级这两个获取资助的主要参考因素予以综合区分。学习成绩优秀(15%左右)的特别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和一般困难学生,则先考虑他可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其经济资助需求超出国家励志奖学金的部分,安排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予以满足;对其余贫困生,先考虑其困难等级,再兼顾其学习成绩,进行合理的排序,以尽可能满足“经济资助需求”为原则,根据可能的资金依次为每一位贫困生提供由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构成的“组合式”资助,以便协同帮助所有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资金的效益,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杨周复.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黄建美.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7).

[4]赵炳起.资助贫困生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

[5]李文利.高等教育私人支出、家庭贡献与资助需求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6(1).

[6]邓炜.建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价值激励体系――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现实缺陷的分析与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6(6).

[7]李文利.从稀缺走向充足――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供给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8]陈龙春.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9]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