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学生思维培训

小学学生思维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学生思维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学生思维培训

小学学生思维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兴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92-01

学科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数学学科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初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而不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只有将数学的思维训练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数学思维训练是学习的目的,将基础和训练统一起来是小学数学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达到1+1>2的效果。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构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推理、概括,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解决数学教学中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教师就要注重直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的手段加强直观教学的力度,让抽象的数学教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性教学,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地思维。

四、运用启发教学和发现教学的方法,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懂得学生能力差异,进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面对同一道数学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尽快地接受。学生不懂题意,便可采用启发、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发现突破口,用通俗简易的手势或图形来化繁为简。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并积极进行思维。

四、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要善于发现教材中所隐含的深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做功夫,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教师还应将拓展意识运用到数学课上。例如涉及到语文知识,可以多讲一些与其相关的,让学生们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融会贯通,这也能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五、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立体思维能力

小学学生思维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各种能力,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但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是,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广大语文教师作了种种努力,然而作文课上学生仍然感到压抑、厌倦、畏惧,教师则感到急躁、乏味、失望,可谓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由此可知,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个薄弱环节,许多指导者的心智和力气,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完全用在推动学生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深层区和关键上,不能系统有效地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双方重复着许多微效劳动,甚至是无效劳动。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而进行的书面表达活动。作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综合素养即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写作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写作训练,从写作的本质来看,写作的每一个过程,包括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行文、修改、加工等,都是一个思维的过程,都需要思维的参与,再从学生的写作实践角度看,习作毛病大多体现为言之无物、语无伦次,显然,这两种常见毛病根源在思维能力上,言之无物源于思维空白,语无伦次源于思维混乱。

思维能力是语文各种能力的核心,它始终贯穿于各种能力之中。就思维的形式来讲,有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它们是思维的扩展与组合,是演绎与归纳的辩证统一。发散性思维具有辐射性、多维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聚合性思维具有概括性、一维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作文水平,就离不开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强化思维训练,那到底该如何渗透、强化思维训练呢?下面拟从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两个方面,结合实例,谈谈浅见。

发散性思维是指思考材料中的信息,朝多个角度,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列出更多的新信息,它是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地得出合乎条件、合乎逻辑的各种思维结果。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思维活跃。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帮助写作者打开记忆的仓库,让写作者的思维自由驰骋,从个人想到他人,从学校想到社会,从城市想到乡村,从现实想到遥远的古代,想到构想中的未来;由正面想到侧面、反面;由想象想到事物的联系、本质,突破材料的局限,横向扩散,纵向延伸,循环交错,活化源头,裂变充盈,这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和延伸,避免了学生作文中内容枯燥,选材老化,开掘肤浅,立意陈旧的弊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形成思维的连续性、流畅性。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是否能浮想联翩。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运用单一的方法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由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运用为主,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

清代吴曾祺《涵芬楼文谈・运笔》中写道:“椎其用功之始,使其能收,必先使其能纵。”可见“纵”是为了“收”。放得开,文章内容才丰富,才有气势;收得拢,文章内容才集中,主题才突出。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归纳集中,思维由流动性向相对稳定的凝固性转化,从多向思维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出新的为写作所必需,为写作而进行的思维叫聚合思维。发散性思维重在开拓思路,发展思维的迁移能力。聚合性思维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两者辩证统一。经过几番的发展聚合,健全了思维结构,优化了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发展。聚合中,逐步使写作者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广阔性、批判性、独创性。在聚合思维过程中,写作者各有感受,各有体验,因而各抒其情,各言其志,各立其论,在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集中、提炼的精妙思路里,受到启迪,去认识掌握为文的规律。

在构思过程中要用发散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占有材料,使积累的材料了然于胸中,从而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材料多了,就要去芜存精,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否则就会兴之所至,信笔写来,淹没主题;或是脑子一片乱麻,无从下笔,不知怎样去组织表达。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就要十分重视聚合思维的培养。

在聚合思维中,常用的是筛选淘汰法。发散联想出的事物有些比较复杂,较难理出头绪,其本质特征又比较隐蔽。这时,我们尽可能把对某一问题的各种思维信息全部列出,然后推敲分析,对不能接近题旨、接近问题实质的,或没有多大价值的加以淘汰,按照求新、求异、求深的原则进行概括,根据题目的要求,表达主题的需要,聚合要旨,得出触及问题实质或是自己感受最深的观点。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提供两三则材料给学生,从多材料中立一意,这就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统摄的聚合思维能力。例如:从一组材料中筛选能够论证某一中心的几则材料;或给出两三则材料,确立一个中心写议论文;或选取内容较丰富的范文写提纲,归纳中心,等等。这一类的训练往往即锻炼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因为,有时提供的几则材料充分发散思考后,才能找出它们的聚合点。

总之,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并进而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应予以充分的注意,只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这一工作,作文教学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学生思维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奥数热;奥数;小学生

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典范,奥数在各国都被热力推广,但是在我国,奥数的本原却发生了改变. 奥数让小学生们的负担变得更加沉重. “奥数热”暴露出了许多教育问题,例如教育公平、择校热,等等. “奥数热”已经是全国人民都关注的问题.

一、“奥数热”现象出现的原因

造成“奥数热”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三点.

第一,教育的不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 但是当前的教育却并非这样,仍然有许多学校存在着重点初中以及重点班级. 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

第二,家长盲目跟风.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肯在教育上投入,他们会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奥数培训班. 他们重视教育非常正确,但是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只是盲目跟风,将孩子送去参加奥数培训班,提高孩子进入重点初中的可能性.

第三,择校机制. 它可说是导致“奥数热”的直接原因. 经过调查所得,家长们之所以会不顾一切地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班,是因为都希望孩子可以进入重点初中. 而现今的择校机制凸显了奥数在择校时的重要性,这就让家长们格外重视奥数的学习.

二、“奥数热”的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奥数热”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低龄化和全面化.

据统计,三、四年级的学生中参加奥数学习的有60%~70%,五年级学生中有90%参加了奥数学习. 甚者,有的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去参加奥数培训.

随着“奥数热”的越演越烈,据媒体报道:北京市2003年的小学中有半数以上的小学生参加了奥数学习. 突然之间,不论是数学特长生还是数学学习一般者或是数学学习困难户都开始了奥数学习.

三、奥数训练带来的好处

奥数是肯定能够给小学生带来好处的,它的思维方式能够活跃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善于动脑,乐于动脑. 奥数的学了在孩子们的小学时期就能带来很多好处外,也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畅通无阻.

奥数训练能够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解题能力,看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成绩. 对数学的理解是学好数学的真谛,这不是任何技巧能代替的. 对小学生而言,数学能力的提高才是他们在以后数学学习生涯中的重中之重.

通过一系列数学题的练习,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解题决策技巧,也可以看作是在新的情境下的数学思维,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仅限于获得新技巧. 这能够为小学生们在初中学习函数时打下基础.

据调查发现,奥数学得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基本都很好. 学习奥数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学生在习惯上的可塑性比较大,即使有不好的习惯也来得及改,因此,在小学时代让孩子们学习奥数是非常适合的.

四、“奥数热”现象带来的危害

学习奥数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是同时奥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 它的危害不仅影响到了小学生们,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父母、家庭.

很多国家开设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具有数学潜质的天才少年,为了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启智教育,为了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 但是在中国,“奥数”的本质却彻底被歪曲,与其真正的主旨背道而驰.

许多学生在一年级起就被家长逼着参加奥数班,他们表示自己就是去那里坐着,其实什么也没有学进去. 学生难以领悟到学习奥数的乐趣,学习奥数对他们而言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对家长而言,参加奥数班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三四个奥数班. 每逢周末,就是家长带着孩子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各个奥数班之间的时候,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知简单的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研究,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首先,它会让大多数孩子产生挫折感 ,他认为他不行,他很笨,这个对孩子的发展是很大的伤害. ”

小学生们过早地涉及奥数这个与他们素质、能力都相距甚远的东西,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反倒很可能会抹杀掉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他们以后的学习中将一直学习数学,现在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让他们参加奥数训练,虽然成绩可能一时有提高,但是非常不利于他们将来数学的学习,会影响他们的中考、高考,甚至是他们的人生,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奥数其本身并没有很大的问题,通过学习奥数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理解能力,活跃数学思维. 但是,随着“奥数热”的升温,它更多的是与教育公平、择校相联系,成为进入重点初中的砝码. 笔者认为,奥数教育应该及早回归其本身,重新拥有属于它的数学之美,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们通过奥数燃起对数学的好奇与兴趣之火.

【参考文献】

[1]徐韶峰,霍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小学学生思维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学科;数学;课堂整合

大纲在实践活动的安排上要求“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机会,强调与他人合作并发挥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以“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安排内容,实践的课时在量上要有所增加,在质上要有变化。

一、小学学科与数学课堂整合的内涵

小学学科与数学课堂整合就是在已有的课程学习中结合数学的思维与理念,使课堂与数学有机地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小学学科与数学课堂整合的内涵是在先进的科学理念的指引下,把以数学思想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作为促进学习认知和情感的工具、丰富教学创设的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小学学科与数学课堂整合的主要方式

小学学科与数学课堂整合,不是把数学思维仅仅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而是把数学思维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利用数学思维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逆向立体空间的思维模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在现在小学主要抓学习成绩的形势下,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一)使学习问题形象化,学科间渗透

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如果要求学生理解这种行为,好的方法就是创设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数学思维不是单一的外部刺激,大量的实践证明把数学思维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准确性的探索,有利于知识在脑海中保持。

英语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打好基础对于以后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巧妙地将数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将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应用到英语的教学中。为了发挥大家的想象力,给定几个字母看看有多少种排列方式。用数学的方法学习英语能达到一学双用的效果。

三、小学学科与数学课堂整合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小学学科与数学的结合强调数学要服务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数学本身知识的多少,在教学中是否使用数学工具,是否使用数学思维来启发学生

在整合过程中,应避免数学本身课程的增加,而应该将数学的思想渗透到每一门学科之中,因为数学存在于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应培养学生以数学思维为焦点的思维模式。既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又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

(二)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1.数学课程中整合科学课程内容可使数学课程更加生动,所以应该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精神——“严谨”“勇于质疑”“创新”,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空间”“逆向”等等,把这些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让自己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不仅从一个面上还要从多方面看待,在面对学习中的难题或是生活中的困境,都要反其道而行之,换个角度想想,也许你会发现解决的方法,阳光就在风雨后。

2.科学课程中整合数学内容可使科学探究更加严谨、准确。小学科学的教学离不开数学知识,如何用好用活数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很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科学的工具主要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把科学理论抽象成“公式”,使其可以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免去很多繁琐的推导过程;另一是对自然现象定量的描述与测量。这是很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定量使自己的理论更有可信度,更有说服力。为将来更好地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阶段,数学在科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二功能上。

3.目前,教师已掌握了数学的教学方式,但大部分教师不知道数学与学科如何整合,因此,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在培训过程中,重点是对教师就“数学与小学课程整合模式、方法,及案例”进行培训,以便教师能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模仿,开展整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新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可以发现新课程增加了不确定性,对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更为明显。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教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4.对于实现学科的整合,单凭一个学科教师独立来完成,会有很大的阻碍,所以需要各个学科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小学课程与数学整合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它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探索小学课程与数学整合的教学方式,并不断进行研究和实验,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真正地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小学课程与数学整合的目标不但是使学生在学习方面有所提高,而且在生活中要有创新精神,可以将数学精神真正用到生活中,使自己面对生活时积极应对,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从积极的方面想问题,以至于快速从困境中走出,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处事不惊。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出版社,200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出版社,1997.

小学学生思维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33-01

一、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小学时期数学学习是一个人形成数理思维的启蒙时期,对逻辑思维能力、理性思考能力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导小学生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关键工作。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课堂内外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所提升,这方面可以通过考试进行考查;二是学生能将这些知识技能运用于生活实践,这方面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课外引导和观察。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教师都身兼多个班级的课程,教学任务繁重,经常要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工作上的事务,导致身心疲累。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获得丰富的信息,便无法有针对性地去对学生进行辅导。另外,农村小学数学老师的培训机会有限,很多老师都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无法在教学中体现新时代的特点以及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学生个性,学校教育中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得到实践。

(二)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大部分还是由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这种讲授型的教学方式容易控制内容、时间分配,简单且易操作,但是这种方式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走神,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吸收,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也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最终会阻碍学生初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家长配合度较低

课堂上的学习内容需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践运用,小学生的自主性较低,很多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除了教师的督促,还需要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来,很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如果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农村学生的家长知识层次较低、教育理念亟待加强,还有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学校以外的生活缺少引导。

三、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教学理念

教师要以新课改背景下“三维目标”为导向,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学校可以根据经费情况安排积极性较高的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学习结束后作为培训专员指导本校教师,学校可以设计一些指标考察教师是否达到了培训的要求,对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不合格的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从而既达到了外出培训学习的效果又节省了费用的双重目的。同时,面对时代的迅速发展,教师更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心理特征、知识吸收的有效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校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投入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式除了课堂讲授还有设计游戏、实验、情景模拟等,这些教学方式给学生与众不同的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教学效果显著。但这些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教学设施的配备还需要教师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准备,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学校应该根据教师的工作强度适度安排所带班级的数量,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三)邀请家长参与教学

家长的配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首先要解决家长的教育理念问题,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上学之后学习就应由教师负责,这种理念导致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或者遇到问题就去找老师,这是目前农村家长的普遍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不断强调家长参与的重要性,通过列举不同家庭的参与度给学生的影响让家长直观地感受到对孩子的重要作用,从而引起家长的重视;对于留守儿童家长可以委托有能力进行指导的亲朋好友帮忙照顾。其次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教师要将需要引导的逻辑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学生,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常识建立联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和思维习惯。

总之,小学数学的学习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意义深远,农村小学的教师和家长都应该重视这门学科的学习,使小学数学的学习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