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怎样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怎样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怎样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 ;抽象性;思维

数学教育面临着挑战与机遇的今天,新课程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纵观现代教学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因此,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求知欲。小学生都有一种好奇的倾向,他们都愿意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成功。

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一门学科,数学没有婉转的旋律,没有艳丽多彩的画面。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甚至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遵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适合小学生的课堂情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协调的关系。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去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使学生的品质、知识、能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得到发展。

创设适合小学生的课堂情景,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往往来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景。所以教师可以运用数学故事创设情景,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景,利用游戏创设情景,通过操作试验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等。教师有目的的创设情境,形成问题--情境链,是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15+25=40中得出:40-25=15;40-1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创造条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品质 习惯

小学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了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数学在提高人类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各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而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和数量关系都是要通过学生的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以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是人发展某种智力的契机,是学生探索、发现自己智慧的钥匙。一位老师要想使自己在教学上取得成功,首先应该重视循循诱导而不是压。如果说你能利用学生的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使你的教学得心应手,将会使你带着你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时,尽情地享受着快乐,而不会感到心绪焦躁和苦恼。

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我以学生已经掌握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知识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变圆为方?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再通过课件演示,将圆分割拼成一近似长方形的物体,让学生分析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再通过推理、计算,概括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从具体的感性材料入手,逐步升华,促进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角”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三、要教会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地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考,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数学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我们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得出规律的思维能力。可见,只要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能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自然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思维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怎样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力求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探索新信息,探求真理的情绪体现。数学教学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共同活动的过程,一切教学措施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体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去实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产生积极的情感,把知和情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知识的情绪色彩,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对新信息的需求,而且使人长久难忘。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主动去认识它、研究它,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行思维呢?

在进行新课之前,经常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原有知识发生矛盾,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认识比》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人身上哪些器官存在着有趣的比吗?如你买双袜子,只要将袜底在拳头翻一周,它的长与脚的长的比大约是1:1的缘故。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急想着知道人身上还有哪些比。趁着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我又讲两臂平伸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1,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手腕周长与颈周长的比约是1:2,颈周长与腰的比也约是1:2。”学生越听越惊奇,急想验证是否正确。当学生验证之后,我又说:“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如警察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脚印,就可以利用比的知识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等等。”精心设置问题,引起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这样就能激起内部已知和不知的矛盾,激起认识兴趣促使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求知欲,从而获取了新知识,促进了思维发展。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思想的核心。转化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数与形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要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发展其思维能力。

三、重视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思维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基本能力。分析与综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可以理解某一数学知识的要素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综合又对数学知识有了全面和整体的理解。

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计算”时,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每个数的分解和组成;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们把它细分为“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等几个简单问题,并在逐一分析解决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合成知识体系,找出异同点,概括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应用题教学,我们也经常用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广泛应用题的结构,有条理、有依据、渐进式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的,一般不会彼此孤立存在,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建立在具体合理的分析上。为此,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我们要因材施教、有所侧重。学生有了较强的分析能力,综合起来势必简单些。

四、多设疑问,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学生从感性材料中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并不等于就形成明确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思考的重要方法,通过提问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方向,在思维活动中分析解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只有逐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现象上升为抽象、复杂、本质,这个过程决不能由教师代替学生思维,这是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关键及时有序地提出思考性问题,教会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促进抽象与概括能力的提升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提升学生的抽象与概括水平,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增强表象。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如一格一格地数、横着数、竖着数,进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怎样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范文第4篇

一、观察力是思维的起步器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 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去观察.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去指导学生观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的目的呢?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指导学生根据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规律.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时,我制作了一件教具,即用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 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面的过程,并提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 从学生朴素的语言中,渗透了用运动的观点来描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和几何体(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一规律),从而为我们讲解这一规律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

想象就像思维的翅膀,能将我们的思维带入更深的层次.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第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支持. 第二,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第三,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创造性地想象.

三、灵感是思维的飞跃

灵感实际上就是一种直觉,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 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应及时给予肯定. 同时,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换位思考、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用“>”排列起来. 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算绝对值然后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 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先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四、情境是思维发展的土壤

新课程十分注重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要求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把教材中阐述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材料,让学生从中自主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急于一下子把概念公式或方法原理告诉学生,改变了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只会忙于抄写笔记却很少动脑的不良情况,而是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自我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 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不等式:3(1 + x) < x + 15.

解 去括号,得3 + 3x < x + 15,

移项,得3x - x < 15 - 3,

合并同类项,得2x < 12,

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得x < 6.

以往我的教学可以说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当时还感觉效果良好,学生没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学生只做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 而现在我在教学时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

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

如何消除这些差异?

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怎样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有的放矢 培养能力 逻辑思维

一、抓一个“补”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补”就是给不完整的题目补条件、补问题,使其成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和从问题出发来考虑条件的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如:小明家养了18只小鸡,9只大鸡,?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分析数量关系,补充问题。有的学生说:“小鸡18只是部分数,大鸡9只是另一部分数,可补求总数的问题。”这时教师再问:“还可补充什么问题呢?”有的学生说:“小鸡的只数和大鸡的只数相比,小鸡的只数是大数,大鸡的只数是小数,可补出相差的问题。”还有的说:“小鸡的只数和大鸡的只数相比,大鸡的只数是一倍数,小鸡的只数是几倍数,可补求倍数的问题。”这种由条件补充问题的过程正是综合的过程。又如:,黑兔有3只,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这题缺少什么条件?要求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白兔的只数和黑兔的只数),黑兔的只数已知道了,必须补上白兔的只数。这种由问题想条件的过程是分析过程。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由条件补出问题,由问题补出条件,不仅使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二、抓一个“比”字,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比”就是比较。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与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把相似、相近的应用题知识区别开来,找出它们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第二册88页例7:①有红花9朵,黄花6朵,黄花比红花少几朵?②有红花9朵,黄花比红花少3朵,黄花有几朵?先引导学生通过题面观察、比较答出:两题中有一个条件是相同的,即红花9朵,另一个条件和问题不同。再让学生结合直观图,观察两题有何相同与异同的地方:①题里的第二个条件就是②题里的问题;①题里的问题在②题里变成了条件。因此,解题时应根据条件和问题确立解答方法。最后再从结构比较两题:从条件看,都是已知红花多、黄花少,多的红花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由此可得:题①是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要从红花里去掉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也就是黄花比红花少的部分,即“9-6=3(朵)”。题②是求有多少朵黄花,要从红花的部分去掉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就是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也是黄花的朵数,即“9-3=6(朵)”。这样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对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更加明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三、抓一个“画”字,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画”就是用直观图形把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形象的表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教师给予抽象、概括,学生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而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培养。

四、抓一个“问”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1、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判断推理训练:①苹果比梨多5个,谁多?(苹果多)苹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梨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梨多的部分)②冬瓜比南瓜少3个,谁多?(南瓜多)南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冬瓜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冬瓜多的部分)上述两例,第一问是引导学生依据“比多”、“比少”应用题知识直接作出判断。第二问是依据作出的判断,推论出多的数中可以分为哪两部分,这种练习方式,既强化了低年级应用题的重点与难点,又发展了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提出连续性问题,进行判断、推理训练如,二年级有28人,要开展课外活动,平均分成4个组,每组有多少人?①这题说了件什么事?告诉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②求每组的人数,实际应当求什么?(把总人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③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用什么方法求?除法);④怎样列式呢?(28÷4)。这4个小问题的设计旨在揭示算式“28÷4”的由来,学生回答的过程是一个判断、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解决了问题(列出算式28÷4),而且受到判断、推理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路,展现推理过程。让学生在经常地训练中掌握判断、推理方法,逐步地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抓一个“变”字,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