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第1篇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农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民间文化以最传统的方式保留在农村,积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

一、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

农民是农村的核心,是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建立一种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文化。这种文化理念需要对内在的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对外来的文化有效整合、合理利用,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传统的文化大众化、普及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新型的农村文化。

1.发展中的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大集体(生产队)活动减少了、社会活动(民间民俗活动)的次数、区域和覆盖面也相对减少,人们的民俗文化意识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的思想、情感、格调需求也要发生变化,原始的农村文化开始与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不相适应,发展中的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2.创建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型的农村文化应产生于农村,流传于民间,与民间生活要相适应。在各民族长期聚居区,特别是各民族农村聚居地有人们通过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产物,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是农村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应当沿袭和发展、保护和传承。

在被称为“战鼓之乡”的正定县,流行于东、西杨庄的常山战鼓因其慷慨激昂的气势、灵活多变的队式,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了战鼓之乡的风采,常山战鼓成长为正定县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而其他村街等不同区域的战鼓,其鼓点和节奏又略有不同,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见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正因为民族、地域的不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情各异的民间文化艺术。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彰显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和发展特色鲜明的符合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嫌弃“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

1.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在广大农村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浓,缺乏发展意识,文明、健康意识不强,具有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人们甚至错误地将经济的落后与本地的“土”文化等同起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崇外思想,甚至否定了乡土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辛苦劳作的文化大餐却被丧失在愚昧落后的文化思想中。其主要原因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流失、政府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畅、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和文化发展失去载体。为此,针对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否定传统、完全创新,切莫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要嫌弃优秀传统的“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母体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特定文化的传承、维护和弘扬是新农村全民利益所在,也是维系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政府与农民“零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已制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法制上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是真正农民“口味”的文化,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在正定这个物华天宝、美丽富饶的民族聚居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分布在全县各乡村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以及战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典型的“土”文化。

可喜的是,正定县委、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在正定“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等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细致的工作。从2006年开始,就采取得力措施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保护。首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由文体局负责对此项工作具体实施,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细致周密卓有成效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坚持四不漏、调查摸底、逐级排查、研究上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人办培训班,“带徒传艺”和“学艺有成”,创“非遗传习所”者给予奖励,鼓励保护和传承各种优秀的民风民俗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还将常山战鼓纳入到正定首家民办学校弘文学校的教学课堂之中,并计划推广到全县中小学教学。

正定常山战鼓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参加了众多公益性演出。近年来,受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活动协调小组邀请,参加了中华世纪坛文化广场表演、天安门广场表演、昌平永安文化广场演出以及在西柏坡举行的奥运火炬石家庄站传递等活动,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200多场。从2004年正定县第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至2009年举办第六届鼓王争霸赛和民间文化艺术节为止,举办各级各类民间艺术演艺活动达几百次,鼓手们用雄浑奔放的表演和极具震撼力的鼓声敲出了太平盛世的时代强音,敲出了正定儿女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展现了燕赵鼓乐文化的磅礴气势。县委县政府也曾多次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2010年初,再次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100个农村文艺家庭户,100个民间艺术带头人的文化“双百”评选活动,由政府为正定“土”文化传承人评“职称”,为传承人扬名正身,与农民文化人“零距离”,可谓是正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大盛事。

3.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逐步建立,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与措施正在实施。传统民间文化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为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建立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8年6月份正定县两项非遗项目正定县常山战鼓、正定新城铺高照(中幡)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即正定竹马、正定宋记碗、真定府马家卤鸡、正定腊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项包括元杂剧、赵氏剪纸艺术、刘家卤鸡制作等。目前,石家庄市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中正定县占2项;省级31项中占4项;市级49项中占9项,正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08年底正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山战鼓)”、这是继“全国文化先进县”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截止目前,搜集整理了正定县非遗普查线索386项,立项资源360项,包括民间文学54项、传统音乐21项、传统舞蹈32项、传统技艺66项、传统美术16项、传统戏剧29项、曲艺5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5项、人生礼俗28项、岁时节令8项、传统体育15项、传统医药3项、民间信俗64项、民间知识9项涵盖了15个门类,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正定县已被命名的县级以上优秀传承人40名,其中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优秀传承人4名。县政府分两批公布了“正定龙狮道具制作”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进入法制化轨道,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传承人为骨干,全面建设新农村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开展新农村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三、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星级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遍布村村寨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此为依托,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全面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近几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文化品牌。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场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农村地区有其特殊性,农民的思想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农村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必须弘扬与人们联系紧密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低俗文化得到根治。而文化事业的发展仅靠当地政府和个人是不够的,应拓展文化开发渠道,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村和组为依托,开展自己的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应重视公益性传统文化事业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同时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实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新文化的需要。

正定近几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或参加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比赛, 着力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一是鼓王争霸赛,通过比赛,在全县选出“战鼓王和“优秀战鼓手”。2004年在正定镇举办了首届鼓王争霸赛。来自全县农村共50支代表队2000多人参加了比赛。通过这次大赛把正定的战鼓正式搬上了新农村群众文化的舞台。二是举办每年一次的民间文化艺术节,展示各级各类民间艺术,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三是开展评选农村文艺家庭户,民间艺术带头人活动,由政府为正定文化传承人扬名正身,分别颁发“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优秀非遗传习带头人“等奖项。

2.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加强科学研究,合理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规划,形成以集镇为中介的城市文化辐射区,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强城乡互动,开展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者借助经济活动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活动,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达到城市经济拉动农村文化发展的目的。

政府牵头,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促进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的状大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些年来,正定县坚持每年举办全县农村文艺汇演、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歌手大奖赛、全县书画美术大赛等各种文化赛事,连续举办了7届民间文化节,每年有40余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参加,节目荟萃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受到了广大市民广泛赞誉。尤其是“2010年元宵节河北省花会踩街启动仪式暨正定县第六届民间艺术节”,由河北省文化厅、石家庄市政府、正定县政府主办,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广场隆重举行。此届艺术节以展现燕赵文化为依托,集萃了一批具有地道燕赵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除正定传统的民间花会表演之外,还特别邀请了河北沧州舞狮、昌黎地秧歌、保定寸跷、曲阳擎阁、吴桥杂技独轮车表演等共15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进行集中展演,内容丰富多样、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河北省民间艺术靓丽风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博得群众阵阵喝彩。通过这些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新农村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而且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教育事业,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在农村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推广民间文化。

正定县多途径宣传推广民族民间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一是举办全县性大规模的农村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全县各个乡镇村街上千名民间艺人,演出了《常山战鼓》《中幡》《二鬼摔跤》《车子旱船》《特色秧歌》等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将正定的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了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展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是组织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参赛,常山战鼓等优秀民间艺术在各种全国性大赛中多次获奖。常山战鼓于2010年3月参加了第五届石家庄市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被中国群文学会授予“金鼓王”称号。三是组织大型民间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近几年县政府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大型正定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此宣传和推广正定的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在2009年迎国庆60华诞群众文化系列展演活动中,县政府在全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10年5月12日至18日赴上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河北演出周活动获得成功,为正定争得荣誉。2010年6月12日,正定县组织举办了主题为“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关注、人人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四是利用现代媒体保护传承民间文化。2007年初开始,我县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正定风采报等现代媒体开辟“正定故事”和“村名故事”、“正定文化”等专题栏目,定期向广大市民讲正定的民间故事、村名由来等传统文化。这些举措开辟了正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广阔天地,新农村的农民文化艺人登上舞台,讲农民自己的故事,符合农民“口味”的新农村文化稳步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五是推动民间文化精品生产。重点打造常山战鼓、元杂剧《墙头马上》、柏棠竹马、三角村高跷、新城铺高照(中幡)、赵向荣剪纸等民间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民间文化艺术展馆(厅),对民间艺术表演队重新整合、编排、包装,提升其民间文化品牌,对民间文化特色村、民间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建立档案,颁发证书。

另一方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乡土教材课。

民族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是正定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特色。如正定教育部门聘请常山战鼓民间艺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培训在校学生常山战鼓专业知识,组织实地教育教学。常山战鼓传承人被聘请组织弘文中学学生战鼓队,通过教学使弘文中学2000多学生都能进行一般战鼓演示,弘文中学战鼓队参加了国家、省、市战鼓表演和比赛。

这些行动弘扬了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改变了正定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同时促进了正定新农村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四、新农村新气象: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1.新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应是开放式的,不是封闭式的

通过民间传统文化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装扮多彩的新农村,我们要让凝聚着祖辈们几百年的民族文化精神永不停滞地流传就必须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不是放到博物馆,它是活态的,应该放在民间。但保护它不等于“原封不动”,不是让它停留在原始的阶段而不发展,继承与发展并存,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一定要原汁原味,但民间传统文化的技法、曲段、语言、格调等是可以发展的。多年来,民间艺人、文艺文化工作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力求为新农村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可发展之路,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新农村建设把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来广泛开展,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并从传统的区域文化传播,追求到省外、国外展示。每到传统节日,新农村的农民击打战鼓、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旱船、讲故事、演戏调曲等,这些活动必将成为新农村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将对城乡文化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新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建设,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地区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把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手工艺、民间习俗、餐饮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正定县是一个地处平原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县,早就认识到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正定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影视演艺业、文化旅游业、餐饮业等方面有成功的尝试,为我县非遗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促进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正定东、西杨庄常山战鼓传承人和新城铺高照传承人已在当地办起了培训班,创建了“非遗传习所”,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参加到此项活动中,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年达100多场,人均年创收5000余元,常山战鼓成为当地农民在传统的种养业之外的又一致富途径,作为正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正定的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良好的势头,一方面促使了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传统文化。而这两者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独特性,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大量丰富的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下孕育着。而在经济飞速走向全球化城市化的格局下,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在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下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传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也在不断恶化。长期以来,不断地有大量文化遗产从我们身边销声匿迹。农村居住者是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持有者,也是遗产传承过程中的主要力量。要想有效地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从改变农村环境方面着手,使当地农村居民的文化自觉度提高,使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

一、农村现实的状况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相比以往,现在的农村经济形态发生了很大改变,农村的民间文化在地理环境的不同、经济条件的好坏、民风习俗的差异下变得越来越多样。在农村务农的青年人越来越少,可谓是寥寥无几。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一现象的出现下极易断层,变得十分危急与紧迫。一旦富饶的民族文化资源与贫穷的物质生活矛盾的时候,两者便会随之发生互相制约的现象。农民生活的处境是民间文化处境的直接反映。在当下年轻人审美观、价值观急剧变化的时代,农村农耕文化下的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的理念发生了严重冲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矛盾就是这些冲突演变而来的。在经济形式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改变下,农村原本赖以生存的耕作文化和土地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民迈开了走向现代化大城市的脚步,使得流动人口的数字日益增长。同时,广播传媒的普及使得国民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街头表演的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逐渐消失。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逐渐模糊,文化遗产也慢慢被破坏、遗忘甚至消失。

二、为什么要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祖先留给了我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共同财富,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然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被现代城市文明一点一点所浸入。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有历史的、辩证的审视以及高度的重视。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脱离,更不能割裂历史,要保持乡村生活的历史魅力、风俗魅力,使其不会在新农村建设中遭到破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非常重要的资源,是承载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主要载体,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及文明的结晶,是维系我们国家统一的基础,是连接我们民族情感的纽带。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包含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传统。它存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构建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的思想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倡导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鼓励向善的个人美德,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伦理道德。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将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进行撷取、展示和发扬对建设和谐社会非常有益。

各族人民长期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独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艺术风格的完美体现,是中华民族强大内心力和恢弘气度的最佳表现。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单一化,对塑造村庄特色形象传承农村特色文化十分有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促进人与自我、社会、自然协调关系的关键所在。对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种族之间的和谐发展以及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也有着直接影响。在古老民族文化下培育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受到现代文化的抨击下,部分珍贵悠久的民间文化正在慢慢消失。然而,民间文化有着积累性和继承性,不会被外来文化代替,这值得我们庆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核心是农村民间文化,而民间文化的持有者是广大农民,农村始终都是民间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地点。因此,我们必须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我们的引导下,愉悦地享受新社会环境下的传统古老文化成果,调动农民群众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让民间艺术在有序的环境下被传承保护下去。

三、如何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我们要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行动中来。只有凝聚民族智慧和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政策与激励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提高各行各业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意识与关注度,才能完成保护文化遗产这一庞大工程。

第二,运用法律来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农村农民的事,也是全社会必须关注的事情。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些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约束一些不法分子的违规行为,让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原滋原味记录、全面描述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图文声像方式进行保存性录制,尽量挖掘、探索与整合该项目,力求历史地展示该非遗项目的全貌。整理编排一些艺术作品,将具有教育意义及传承价值的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作品之中。可以以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心编排舞蹈、创作戏曲或歌曲,将这些作品投放到学校之中,使学生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趣,这样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活跃了校园文化,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四,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宣传活动做好,提高国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这些现代化信息平台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同时深入展开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把研究编篡工作进行整合。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有将调查研究工作做好才能为传承和保护农村非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成立专门的保护区域与管理队伍,进行收集整理以及研究分析,并且向社会公布研究结果,提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与知名度,延续人类文明发展链条,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来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善机制。

结束语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项目的保护,也不仅仅是对民间艺人的保护,而是培育一种文化生态。没有良好的环境,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保护的。因此我们必须运用一些措施对传承环境进行改善,对广大农民的非遗保护意识进行加强,从理论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走出传承与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康庄路子。(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综合文化站)

参考文献:

[1]佟玉权.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9)

[2]蔡祖喜.浅谈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5)

[3]余新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才智,2011,(11)

[4]臧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产业化及其管理策略[D].大连海事大学,2011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渭南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3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2003年10月,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渭南市有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辖区内拥有1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居陕西全省之首,也处于全国前列。

一、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保护的现状和意义

近年来,渭南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宣传、保护工作,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全市普查各类非遗线索多达9126条,已挖掘整理项目600余项,涵盖10余个门类。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2项,占陕西省国家级项目总数的18.75%;省级95项,占全省省级项目总数的19.27%,名列全省首位;市级213项;县级400余项。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人,省级69人,市级412人。

因为渭南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所以在渭南探索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深远。首先,可以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社会有意识的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有利于提升渭南文化形象。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于陕西省首位,陕西又是我国的文化大省,渭南的非遗保护工作直接为提升渭南市文化形象和建设文化强市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可借鉴素材。第三,有利于形成文化归属感。人类学家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先祖们创造的优秀文化,有着很强的民族性和代表性,能够不断激发我们学习优秀、保护优秀文化的意识,也是一个地域民族文化心理,有着很强的凝聚力。

二、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利条件分析

(一)普查工作情况分析

渭南市专门成立了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挖掘、整理组织、协调、指导和实施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分阶段、分时限、逐步推进的原则,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使整个普查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普查人员培训班,先后有百余人取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的认证普查,可以有效的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流失。

(二)传承机制条件分析

经过努力,形成了横向和纵向交汇覆盖的保护传承机制,首先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其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命名和保护工作。这两项工作的开展,为传承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活态保护机制分析

建立了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长期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护工作剪影、保护工作成果和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实物与资料,同时为传承人提供技艺技能展示展演的平台。

三、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及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入开发商业化的模式,如:渭南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县皮影,经调查得知,纯手工雕刻一平米的价格约万元,然而机器加工而成的大约五百元,相差近20倍。市场化、产业化的大环境下,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文化遗产的命运正在发生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已刻不容缓。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发掘它、传承它、保护它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

从“非遗”自身发展条件看,原材料缺乏、传承人缺失、市场萎缩是普遍面临的问题。首先,保护经费不足。尽管中、省对一些项目拨付了项目保护扶持资金,且逐年增加,但不是所有项目都给保护扶持资金,市、县因财政原因目前还难以给予拨付保护扶持资金,形成了大部分项目难于保护的现状。其次,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目前,大部分项目传承人年龄偏大,而项目的保护对象又大多集中在农村,生活的压力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使农村中青年人大多进城务工,造成传承人队伍青黄不接,后备队伍严重匮乏。第三,本土根脉日趋薄弱。以传统剧目华县皮影戏与华阴老腔为例,虽然每年演出场次不少,但大多是参加对外交流与旅游景点的演出,在本土农村的演出已很少。第四,现代文明的冲击。随着人们现代文明生活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及精神文化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固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毫不例外的受到冲击。

四、关于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

(一)思想为先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的文化生态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生存环境也正在受到威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形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教育是重点

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搞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教育部门,要利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讲座、专题实物展示以及专题兴趣小组等活动,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渭南历史文化的了解,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机构是基础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是非遗保护的基本保障。各级政府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县(市、区)两级政府要通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级文化部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牵头部门,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市、县(市、区)两级要抓紧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真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投入是前提

全市各级政府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明确近期和中长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保护目标。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捐赠和赞助,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

(五)落实是关键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加强指导、检查、监督。对发现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不能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的,要按程序给予变更责任单位或变更责任人。对不履行职责,造成保护不力的,要责令改正,并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六)人才是核心

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是基本保证。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积极组建一支业务素质好、年龄结构合理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队伍,通过和当地非遗保护企业、院校开展非遗人才培训,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确保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后继有人。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影视宣传;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318-01

0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影视作为最生动、最形象、影响最大的舆论工具,在宣传和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中起着不可小觑的领军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加之农业人口由于文化程度高低参差不齐,差距比较大,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适合农村文化基础的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而影视宣传具有借助图像和声音信息让观众更直观了解影片内容,有利于大范围的、快速的传播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非常有效途径和方法。

1 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文化阵地是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和想往共同的信念和目标,是农民形成和谐的思想与文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的有效平台和载体。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令人堪忧。由于文化公共产品提供不足,农民自己又无经济实力购买文化商品,因此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孤单、枯燥,给农村消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农村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文化动力,农民增收乏力,农村发展缓慢,农业弱势地位难以得到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不足。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强劲的需求。

2 影视宣传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影视文化是人类文化创造中最具时代活力、科技含量、市场价值、国际传播意义与社会影响的文化样式之一。以丰富多彩的视听产品为核心内容、以电影电视为传播媒介的影视文化不仅在传媒文化、艺术文化、娱乐休闲文化的几个系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扛鼎地位,而且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乃至外交、经贸等各个领域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而且影视具有真实、科学、动态、多维等特点,是记录、保存、保护和展示文化形态的重要载体。通过影视手段,将具有浓郁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的“活”形态及形式多样的文化真实地记录下来[1];影视片可以在现在进行时的情境下,通过人物诉说或表演连接历史与现实、过去和未来,这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厚重感和时空穿透力,提供了一个特殊并有效的时空环境。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相比于其他传媒形式具有视听兼备、声像俱备的特点,在大众传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集合了音乐、美术乃至戏剧的因素,在宣传某种政治目的的时候容易把政治的色彩隐藏,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而且影视在带给受众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这是一种无形的意识形态渗透[2]。所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影视作品作为信息载体的传播功能,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个媒介资源,为尽快提高农村新文化建设服务。

3 影视宣传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功能和途径

3.1 影视宣传的跨文化传播功能 影视艺术融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摄影等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使影视作品的传播带给受众全新的感受。影视艺术以图像符号代替了文字符号,这种擅长“表意”的符号传播,更容易被各个知识阶层的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所以我们的影视工作者在创作方向上需要进一步建立与农村的精神联系,刻画农民的生存轨迹,描摹农村的风土人情,记录农村的社会变迁,考察农村的乡风民俗,追问农村的历史未来,从而拓展农村影视片生存的空间。

3.2 影视宣传具有传播便捷和传播效果深远的功能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或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巨大的影响力,通常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传播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遍及城市和乡村,是当代社会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产品。通过形式多样的影视宣传活动,既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又增长农民的科技、法律等知识,提高依法致富的本领,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通过特色影视文化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对现有的民间文化资源要保护好、发展好,对潜在的、不完善的民间文化资源要系统挖掘、整理,制作成影视宣传短片,以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宣传[3],使农村这块文化贫瘠区快速摆脱文化落后的瓶颈制约。

3.3 充分发挥影视的舆论功能,加强对农村基层文化的宣传和提高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旺盛,对广播电视的要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影视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形象,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影视最生动、最形象、影响最大的舆论工具的重要作用,及时承担起宣传和提高农村基层文化这一历史重任[4]。及时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基层农民在影视欣赏中达到提高文化素质,是影视宣传真正体现出出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 结语

影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纽带和桥梁,作为人们了解社会、增长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宣传媒体,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那些积极向上的文化知识贯穿在影视节目中,充分发挥影视所独有的广泛性、形象性、渗透性等特征,基层文化建设必然会如春风化雨般地蓬勃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黄凤兰.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25-28.

[2]姜蔚丽.影视手段在挖掘整理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中的意义和作用[J].兰台世界,2009.10,53-54.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保护与开发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一种特殊遗产,这种特殊性反映了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传统及其脉络发展的独特魅力,因此它成为研究各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2.蜀锦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

2.1蜀锦的历史回顾

蜀锦是指汉代至三国蜀郡(今四川成都)所织造的锦,大多以经向彩条为基础起彩,并彩条添花,其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2]它与南京云锦、广西壮锦、苏州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同时也是四大名锦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的织锦。

2.2蜀锦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或者产品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3]通过对企业或产品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和外部因素(机遇和挑战)的综合分析,以此作为决策实施的依据,以达到平衡各因素取得最大效益。下面我们针对蜀锦现状作如下分析:

2.2.1优势

(1)四川有悠久的织造传统,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蜀锦的织造技艺从汉至唐,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再经过宋、元、明、清历朝历代不断传承,其技艺水平和艺术价值也不断提高,规模也同样水涨船高。发展至今,蜀锦虽然无法与往日的辉煌并举,但是其民间种子亦是广播蜀地,蜀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产业链条仍然起着特殊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蜀锦发展呈现出的良好势头,证明了蜀锦深厚的传统和基础。

(2)四川蚕丝产量充足,原料丰富。巴蜀之地素有“蚕丛古国”之称,千百年来,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一直是农村的骨干副业。此后的数年,四川的茧丝产量出现了大幅下滑,但也并未因此退出市场,近10年来,茧丝的产量逐年复苏,已经达到了相当可观的数目。茧丝的复苏也为蜀锦、蜀绣等丝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有利于蜀锦的长足发展。

2.2.2机会

(1)文化建设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提高。国家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蜀锦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时时抓住有利政策,必将促进蜀锦的保护与开发。

(2)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成都作为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发展势头蒸蒸日上,吸引了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旅游者,而蜀锦作为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必然也能够吸引广大游客的目光,借此获得长足发展。

3.蜀锦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及措施

3.1传承人层面

保护和开发蜀锦,人才是关键。只有积极培养织锦艺人、技术人才,才能使蜀锦的织造技艺后继有人,得到代代相传,弘扬发展。离开人才的培养,保护和开发都是空谈。

3.2企业层面

(1)建立良好的企业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企业机制要适应市场需要成为股份制形式,这样有利于吸收社会资金,解决蜀锦发展中资金匮乏的限制。

(2)分析市场需求,运用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首先,企业必须找出自身优势,突出蜀锦特点,完成市场目标定位。蜀锦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又由于其制作加工程序复杂成本高昂,因此,大致的市场定位目标应是有较高经济收入,注重情趣和精神文化消费层面的群体。其次,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因素相结合,在保持蜀锦原有特色基础上适当加以创新和改造,满足市场的多方面需要,以此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3.3品牌层面

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在当代社会,品牌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蜀锦品牌形象,加大蜀锦旅游文化宣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4.蜀锦保护与旅游开发实例对于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实意义

蜀锦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对于整个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借鉴参考作用。由于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危机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传承问题、人才问题、资金问题、市场问题等等,因此在保护和开发这类遗产时往往有许多共同的着手点。研究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对该遗产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即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此作为依据,规避缺点,抓住优势,再落实到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2)

[2]程惠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N].经济观察报,2006年6月,267期第042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