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选择题 错因分析

历史选择题具有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角度灵活等优点,在历年高考试卷中已成为主要题型,且分值与材料题问答题平分秋色。本文对学生在考试中选择题的失分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后教学中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学生解答选择题的能力。

一、基本史实记忆不牢固

例.(09全国卷I) 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化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C.国王权力旁落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A 。学生容易误选C。误选原因是学生对材料中的时间“18世纪中期”所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不清,从而受材料内容的迷惑落入陷阱。18世纪中期法国处在波旁王朝的统治之下,法国大革命(1789年爆发)尚未进行,国王权力不可能旁落,故选A项。

【应对策略】夯实基础,重视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既要识记重要的史实、概念,又要掌握历史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发展历程;既要抓主干知识,也不能忽视非主干知识;既要认真学习课本大字内容,也要重视课本小字部分、插图甚至注释中隐含的信息。对于基本史实的记忆,平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相互比较,对比记忆,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提高历史知识的比较和迁移能力,使记忆更加准确牢固。

二、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

例.(05全国卷I)15.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D。A、B项明显错误,可直接排除;C项正确的表述应是平息“三藩之乱”之后加以大规模推行,而不是之前。误选最多的是C。误选原因在于对“改土归流”的基本概念比较模糊,对“改土归流”实施的背景与过程掌握不准确。

【应对策略】近年来命题者十分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而历史学科中基本概念非常多,诸如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近代化、全球化、市场经济等等,要加强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教学,把课本中基本概念真正讲懂讲透,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基本历史概念,既要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又要掌握其外延,这样再做此类型的题就能举一反三、游刃有余。

三、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彻

例.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地使用铁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错因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题中四项都是秦国成为最强国家的原因,但B项是最主要原因,因为按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原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确立起先进的封建制度,才是秦国富国强兵的主要原因。错选其他项都是由于对基本原理理解不全面、不透彻,自然更谈不上灵活准确运用了。

【应对策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很多,诸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等,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很广泛,但由于理论性强、深奥枯燥,学生对此理解不透彻不深刻,应用不灵活,掌握起来有难度。以后教学中加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渗透,以史实为依据,史论结合,深入浅出,提高学生对这些理论观点的理解力和灵活应用能力,同时强化对此类题型的训练。

四、材料理解不到位

例.(07全国卷I)15.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这种军队组织形式

A.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

B.使将不专兵,妨碍军队作战

C.造成兵归将有,为近代军阀所承袭

D.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C。考生易错选A或B。错选原因是学生文学功底薄弱,对题中文言文材料没能读懂,若理解“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之意,排除A、B就不困难了。

【应对策略】材料型选择题由于命题灵活,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近年来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选择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做此类题首先要求学生具有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这就涉及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譬如语文文言文的理解、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等,这就要求学生重视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完整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综合能力、透过现象揭示历史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

五、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欠缺

例.(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四川卷)17.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政府选送留学生出国学习是在

A.时期

B.第二次时期

C.时期

D.以后

【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C。此题限制条件是四个:中国近代、第一次、政府选送、留学生。特别是后三个条件,少一个它的答案就是不一样的,此题难度不大,误选其他项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没能抓准限定词和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根据我们的看法,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可以定义为: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的特征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蔽现实的联系。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突出地表现为五个方面的主要特征:实践性,系统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科学性。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弄清楚意识形态学说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必先弄清楚什么是哲学体系?尽管对这个问题有不少争论,但笔者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已经清楚地回答了这一问题。马克思在该书中认为,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在于他的唯物主义和历史观是分离的,而马克思的哲学使命则是:在历史领域中实现唯物主义的变革;旧的独立的哲学已经终结,取而代之的只能是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说,哲学本质上即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并没有创造过历史唯物主义之外的任何其他的哲学。

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上面的问题也就转变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中的地位。

首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是在意识形态批判的前提下形成起来的。在青年时期,马克思的思想主要出于黑格尔和本文由收集整理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布·鲍威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之下。在对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中,马克思之所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历史领域是遭意识形态掩蔽最深的,因而也是理论上最混乱、最黑暗的领域。即使像费尔巴哈这样卓越的唯物主义者也在这个领域中完全迷失了方向,成为黑格尔思辨的历史哲学的俘虏;同时,正确认识人类本身,认识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钥匙也正是隐藏在历史领域里。正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和一般意识形态的批判,促使马克思去探索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根本前提,从而发现并提出了“同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抽象”,初步表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后来的任何发展,都伴随着他对传统意识形态,尤其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深刻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唯物主义所倡导的根本方法是合理形态的辩证法,而这种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①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特征最鲜明地体现在他的意识形态学说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也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语言观体验哲学比较

1.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1.1实践性

综观哲学,实践性可谓是其根本特性。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诞生。实践唯物主义是以19世纪国际工人运动为背景而产生的,它为工人运动的政治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其基本主张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作为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实践性的提出在本质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解决了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两难境地,因为旧唯物主义一方面坚持自然界对于人的认识的优先地位,肯定物质世界遵循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运动和发展。另一方面却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根本不可能简单地用自然界的规律,如地理环境和人口环境来解释。简言之,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即所谓的旧唯物主义的“精神分裂”[1]。而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到人类能动的实践活动同客观物质世界一样都是物质的活动,这就解决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里驱逐出去。

1.2认识论

在唯物论的指导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即认识论也得到了新的阐释。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唯物主义哲学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承认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认为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贯彻于认识论的必然的理论结论。反映论的两个基本观点为:第一,认识是关于世界的主观映像;第二,认识能够提供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旧的唯物主义虽然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但过于简单化、机械化,因为它单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去理解人的认识,把人对外界的认识看作消极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2]。

值得注意的是,反映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它运用了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来考察人的认识。

首先,在实践的观点上,反映论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指出了人对世界反映的社会性和能动性。

其次,在辩证的观点上,反映论指出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绝不是像照镜子那样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辩证过程,即指出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辩证性。

同时,认识论的两大特点为摹写性与创造性。顾名思义,摹写性即反映的客观性,而创造性即人对客观事物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2.实践唯物主义指导下的语言观

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作为一种哲学世界观在整个哲学发展史上显示出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其精辟独特的语言观也对当今语言哲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3],而且语言产生于实践。这也是语言观对语言的起源和本质的观点。更确切地说,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劳动决定了产生语言的需要,也创造了产生语言的主客观条件和可能。具体说来,第一,劳动产生了人们借助于语言进行交往的需要;第二,劳动创造了语言交往的主观条件;第三,劳动创造了语言的客观条件;第四,实践出成了语言符号的意指关系。在语言的本质这一问题的探讨中,语言观认为实践决定了语言和思维,而且语言和思维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1]。

因此,语言观是一种实践的语言观,是在能动的反映论为方法论指导下产生的科学的语言观。

3.体验哲学

体验哲学被当代语言学界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它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体验性。体验哲学指导下的语言观也是体验的,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逐步形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4]。

3.1体验哲学的产生

体验哲学又称非客观主义理论,是Lakoff和Johnson在把西方哲学重新分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非客观主义的对立面是客观主义,一般指的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因为它们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客观性,认为可以得到关于世界的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客观主义已成为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石[5]。但两者还是有差异的,那就是在求得绝对真理的方法上,经验主义强调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即关于世界的全部知识是来自我们的感知,是由感觉能力所建构的。而理性主义强调只有先天具有的推理能力才能给我们提供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错误在于,它们错误地将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截然分开,认为理性、思维、观念理解是自主的,不受人的生理和物质环境的制约,人类心智是脱离主体的,超验的,不依赖认知主体的身体经验及其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在这种认知观的支配下,它们视语言为抽象的符号,可以独立于任何机体的特性直接与世界上的事物对立,语言符号之所以获得意义是通过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但这种联系是独立的、自主的。

3.2体验哲学的特性

体验性是体验哲学的特性,也是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心智的体验性、意义的体验性与思维的体验性。从传统的符号三角形语义理论到现代的各种语义理论都认为语言通过概念和指称来反映客观世界[6],其中的概念的作用只是一种连接纽带。但是当代认知语言观承认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而且语言的体验观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即所谓的“心生而言立”。

4.历史唯物主义与体验哲学的异同

前面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其指导下的语言观和体验哲学的方方面面,接下来,将两者在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法和成因等方面进行比较。

4.1相同点

第一,在世界观方面,体验哲学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摒弃了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中的错误的观点,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既强调客观实在对认识的第一性地位,认为必须依据客观规律认识世界,又重视主观意识,主张认识活动不仅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而且对客观现实有反作用。

第二,在方法论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体验哲学强调所谓的体验,即人们用自己的身体包括各种感觉器官通过互动的方式在空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中体验,这与实践论要求人们需在亲身经历中认识和改造世界,而不仅仅是通过人的经验、理性和思维来认识客观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三,在辩证法方面,体验哲学强调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这与实践论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不尽相同。

第四,在成因上,历史唯物主义与体验哲学都反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反对单纯地强调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而主张把两者相结合,从实践中体验,进而得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4.2不同点

历史唯物主义已包含了意识来源于体验和空间的思想,只不过在具体论述上不如体验哲学详尽,或者说体验哲学在关于人类认知过程的具体论述上更加细化。

5.结语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两者的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不同点不是质的差别,而仅仅是量的不同而已。

历史唯物主义在人类认知观方面提出了科学的见解,由于它是一种以19世纪国际工人运动为社会历史背景而产生的并且是主要用来指导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理论,因此在语言观上不详尽的论述也是在人们的情理之中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认了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它对近代语言哲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的论述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作为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的体验哲学在本质上同于的历史唯物观,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体验哲学不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参考文献:

[1]钱伟量.语言与实践[M].社会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210.

[2]陶德麟,石云霞.基本原理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7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4]王寅.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思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一、拓宽

所谓拓宽,就是要拓宽教材所涉及的范围,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与补充。总的来说,这是由现行历史教材不足、范围局限所决定的。对于复习过程中的拓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拓宽。历史基本理论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考试题也经常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能力。但是教材中几乎没有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所以历史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对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宽,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2.史实与史料方面的拓宽。由于教材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主要的历史现象的知识描述和介绍不够详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对史实和史料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宽。史实与史料知识的拓宽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拓宽。现在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相关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与渗透。因此历史教师要及时对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进行拓宽,尤其是与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科目如语文、政治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二、挖深

所谓挖深,就是要深入地挖掘历史的内涵和外延,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挖深对于提高复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挖深,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一般来说,复习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挖深。

1.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景和原因方面进行挖深。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与原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与高考成绩。

2.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方面进行挖深。由于各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篇幅有限,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教材在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叙述时,尤其是对事件产生的影响与意义进行描述时,往往不够全面或只局限于一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与意义进行挖深,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知识水平,增强历史学习能力。

3.通过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进行挖深。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必然受到其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地理位置的影响,因此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作为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多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无论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还是进行纵向分析比较,都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历史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三、提高

所谓提高,就是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劳动;工具;人类起源;劳动异化;《资本论》

中图分类号: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2-0005-04

探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历史起点,必须首先考察人类历史的起点。那么,人类历史究竟从哪里开始呢?这个问题的确是历史之谜。从《圣经》里的上帝创世说,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异化论,不能说没有进步,至少,黑格尔在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源头关系上的理解,有其积极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是依然不科学的。

随着科学和人类思维进程的发展,才从根本上正确地揭示了从猿到人的进化方向,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发生论的高度上,科学地回答了人类历史的起源问题。但是,由于唯物史观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的理论环境和政治氛围下,主要着眼于唯物史观思想体系的创立,而没有像建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那样,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体系(思想体系与逻辑体系是不同的,人们对于这种区别往往并不注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像《资本论》阐述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那样,明确地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的问题。然而,《资本论》“逻辑地表述”方法(“逻辑地表述”与“表述的逻辑”也是不同的,人们对此也往往不注意),确定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一般的方法理论原则却是普遍适用的。

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理论界有些人研究的结果认为,劳动是历史的起点,“劳动”范畴也就当然地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并从劳动出发,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结构,得出“劳动”范畴是“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的结论(以下称劳动起点论)。对于这个结论,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历史是社会的历史,社会是人类的社会,追溯历史的起点,实质上是追溯人类的起点,而要科学地揭示人类的起点,必须着力澄清下述几个问题:第一,人类提升的本质是什么?第二,历史的定指含义是什么?第三,真正人的劳动究竟从哪儿开始?

第一个问题是人类提升的本质。笔者基于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原著的学习,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在于外延扩大化意义上的“劳动”而在于怎样劳动,用什么劳动。如果人类不以自己特有的劳动方式和特有的劳动手段,而仅仅是和劳动那样运用自身的天然的生理器官去获取生存资料,那它就不可能从动物中提升出来,成为宇宙之花、万物之灵。史前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在远古时代,类人猿基本上还是一种树上动物。后来分化为两支:一支发展为森林古猿和巨猿,现代大猩猩就属于这一类;另一支则沿着另一种方向发展,为了抵御猛兽的袭击和适应获取食物的活动(一般称作适应性劳动),他们便开始利用石块、木棒等自然物来弥补自身机体生理的天然器官的软弱与不足,这种活动的长期继续,又使他们开始直立行走,由此便进行到了从古猿到人的“过渡生物”的阶段,即“形成中的人”的阶段。这种“形成中的人”与古猿的活动方式并无本质区别。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语言开始形成,人类才从兽类脱离出来,劳动工具在自然——社会共生态中,是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界碑。当“形成中的人”使用石块、木棒和其他天然物的活物(这种活动可以叫做前人的适应性劳动)必然会发展到这样一种限度,这时,如果不完善被使用的工具,即如果不过渡到劳动工具,这种活动就不可能进一步提高。而一旦跨出了这一步,原先使用天然的劳动就变成了制造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从事活动的生物了。这种情况大约发生在200~250万年前。上述证明,人类提升的本质是“工具的使用和制造”,而不能笼而统之的归结为“劳动”。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历史定指的含义问题。笔者结合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原著的学习,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历史,是定指真正的人类的历史,不能包括非人的历史。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类社会的普遍本质与一般规律为对象的。在古猿进化为真正的人类之前,无论怎样讲都是“非人”,这种“非人群”还不是氏族或社会,它仍然是自然界尚未分化的一部分,只具有生物的自然本质,它所恪守的是自然规律,而不具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它不在历史唯物主义特定对象范围内。

第三个问题,即真正的人的劳动究竟从哪儿开始的问题。劳动起点论认为,劳动所以成为历史的起点,因为劳动是人的起点;而劳动所以成为人的起点,是因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样一来,实际上就陷入了一个循环论证: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人改造自然的自觉的活动;人从哪儿来?人从劳动中来。这种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劳动,即真正的人的劳动究竟从哪儿开始呢?从“形成中的人”的活动特点来看,他们主要是凭借自身生理的天然器官,偶尔也使用石块、木棒等天然“工具”,觅取天然的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完全受着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规律的支配。在他们未知使用石器以前,这些“构木为台”、“错木作穴”和“掘穴”的工作,都是无法实现的,充其可能,也只能是“构木为巢”,所以,正在形成中的人的这种过渡生物的劳动,还不是真正的劳动。在考察真正的人的劳动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制造工具的活动起初必定具有动物的反射形式。这种活动,就其性质而言,不会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而是一种反射性活动,并且是在纯粹生物学联合体的范围内实现的。因此,最初制造工具的生物不是人,而是动物。

上述引证说明,最初制造工具的生物的活动不是“劳动”,所以,认为“劳动先于工具存在”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其实,马克思对此早有论述。他曾明确地指出,真正的劳动不是开始于石制工具之前,而“只是有了用于新产品的最初的产品——哪怕只是一块击杀动物的石头——之后,真正的劳动过程才开始”。[1]马克思的这段话,阐述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即正在形成中的人运用天然“工具”,例如一块天然的石块击打另外一块天然石头,使之成为一块比天然石块好用一些的石器的活动或行为,还不能称为劳动,只是在有了这“最初的产品”——石器之后,并且再运用这最初的工具作用于自然对象,改变自然物质的存在形态,创造出某种使用价值,实现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才是人类的真正劳动。

换句话说,在最初的“反射性”活动所“制造”的“工具”未投入“新生产”之前,人的劳动是不存在的,只有把这“最初的”工具投入“新生产”时,真正人的劳动才开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工具,人就不能从一般动物中提升出来,没有人的劳动,也就不可能有历史。从终极意义上说,工具不仅是人所以为人的起点,也不仅是人类劳动的起点,同时,也是历史的起点。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什么呢?其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不仅应与历史的起点相统一,而且它本身还必须是以后历史展开过程一切矛盾胚芽的潜在孕含体,即在这个抽象的范畴中,孕含着特定对象尚未展开的内在矛盾的全部丰富性。劳动起点论认为,“劳动”范畴孕含着历史过程一切矛盾的胚芽,故以劳动为起点,构想了劳动对象化——劳动分化——劳动异化——劳动社会化——劳动自主化这样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骨架”。本作者认为,以人类劳动的发展为主导线索,来分析历史发展的逻辑,描述人类社会演进的“轨迹”自然不乏睿智,但仔细想来,不觉又发生了这样的矛盾,即:如果说这“劳动”包含了“前人”——“形成中的人”——猿的活动,那么劳动范畴的外延便被扩大到人类历史之外,这种外延扩大化了的“劳动”范畴使人的劳动和动物的活动失去了界限;如果说这“劳动”是定指人的活动那么它似乎又不及“生产”范畴涵盖得那样宽泛。比如:生产范畴涵盖了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人口的生产;而劳动范畴仅涵盖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或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但人类自身的繁衍行为很难说是一种什么劳动。退一步说,即使劳动范畴涵盖了生产范畴的全部内容,那又有什么必要非用劳动范畴取代生产范畴呢?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2]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范畴与生产范畴并无本质区别。如果说生产范畴不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那么同样,劳动范畴也不能作为这样的起点。我们知道,《资本论》所以把商品范畴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因为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丰富性都包含生产者之间发生联系的实在的商品形式。由此可以认为孕含社会一切矛盾胚芽的范畴“生产”,也不是“劳动”,而只有工具范畴这一实在形式才孕含了历史发生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因为只有工具范畴才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矛盾的交汇点。

第一,工具范畴包含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胚芽。在自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自从有了工具,人类便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使“人”成为人,使“人群”成为社会。至此,物质世界便发生了亘古未有的裂变——一方面是人类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主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这裂变了的世界和裂变了的世界矛盾体系中,是工具首先把人同自然界区别开来,对立起来;同时也是工具把人与自然界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形成了人——工具——自然界这样一个两对矛盾三个环节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人与自然界的中介工具有着内在的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自然力量的人化,客体力量的主体化;另一方面,它具有了标定人与自然矛盾性质的功能,这是其他任何范畴所不能代替的。换句话说,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分裂,另一方面则是能动的主体对于这种分裂的征服。而这种征服,主体又必须凭借一定手段,因为人总是通过外物手段和他自身相联系,这种手段集中地表现为工具。工具确定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工具又不断地打破这种界限,确立新的界限,这种界限是历史标定的,历史打破的,又是客观存在的,消除了这种界限,人类便被湮没在自然中。正因为工具具有这些功能,所以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3]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运作中,工具不但孕含着物质生产矛盾展开的胚芽,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工具,也孕含着精神生产矛盾展开的胚芽。正因如此,理论家们就把劳动范畴作为“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钥匙”也是一种工具。上述说明,在工具背后,隐藏着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矛盾。

第二,工具范畴还孕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胚芽。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经济的关系,社会关系中的其他方面——政治关系、思想关系,从根本上说都决定于经济关系。而在经济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们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以及对它的占有关系。在生产资料中,要使之转化为现实的衣食资料,原始人类只能依赖于劳动工具这一中介手段;另外,原始人类处在凶禽猛兽的包围中,人们只有依靠武器(特殊工具)才能战胜他们,以维持自己的生存。这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仅仅是“工具——生存”观念。私有制产生之后,“工具——生存”观念被“工具——财产”观念所取代。人们意识到“要强迫人们去从事任何形式的奴隶劳役,那就必须设想这一强迫者掌握了劳动资料,他只有借助这些资料才能使用被奴役者”。[4]创造财富,这种“工具——财产”观念,在奴隶占有制时代,被强化到了这样的程度:奴隶主为了占有财富,不仅占有了无声工具(无生命的工具),也占有了发声的工人(牲畜),而且,就连奴隶也是当作工具——会说话的工具被占有的,占有奴隶的多寡,成为奴隶主富有程度的标志。到了封建制时代,农民(农奴)形式上占有一定的劳动资料,但实际上,封建主对于劳动资料的占有是通过对农奴或农民的半占有这种曲折的方式实现的,农民不过是自动的“牛马”。当然,随着社会形态的完善,人们的财产观念也逐渐由劳动资料扩大为生产资料。这时,封建主一方面通过农民半占有这种曲折方式占有劳动资料;另一方面,则通过占有劳动对象(主要是土地)来占有劳动者及其劳动资料。到了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时代,劳动者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人”,但是劳动者一旦进入生产过程,资本对他们的奴役便表现为机器和工具上。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所以能够成为社会的主人,也是因为实现了劳动群众对于劳动资料的直接占有和结合。通观历史不难看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包括阶级关系的变化,是以人与劳动工具关系的变化为转移的,所以,我们要考察历史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像《资本论》通过商品透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那样,首先应当考察以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具为标志的不同的经济时期中,人们同生产工具的结合方式和占有方式,通过考察劳动工具的性质、功能、系统结构对于人们相互关系的决定与制约作用,透视人们之间的关系,严格说来,生产、分配、消费、流通,乃至分工、协作,都是以生产工具为轴心而逐渐展开的。总的说来,人类文明的根本标志,不是劳动,而是工具。工具才是人类文明的尺度。所以我们说,在工具的背后,隐藏着人与人关系全部矛盾的胚芽。上述特征表明,工具是历史整体关系中最基本的范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初的前提与基础。由此证明,只有工具范畴,它才能够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