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什么是科学思维
心理学家是这样界定思维的:“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以及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寻找共同特征、发现内在规律、推断和解决问题是思维的基本任务。
良好科学思维的形成能辅助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时协助他们科学、高效地解决生活中及学习上的问题,对一个人的成材极为重要。而我们注意到大部分“学困生”并非是受智力因素的影响,其问题更集中于思维方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在他的“纵向研究”中发现,同是三年级的学生,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后,有86.7%在三年级下学期就有了较高的逻辑思维水平,而未经训练的学生要到五年级才有75%能达到相应水平。要想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就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有效转化“学困生”的途径之一。
2.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应以探究学习为核心。探究学习的目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那么到底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现学生科学思维的生成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两句话分别来自中国古语及古罗马教育家普罗塔克,二者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都认同了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困生”,其主要问题在于学习的知识是零散的,知识结构是无序的。如能通过学科的渗透,让这些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使他们把这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迁移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去,就能让“学困生”的身份发生逆转。
二、课堂教学中科学思维的训练模式实践初探
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有效地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作为授课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着意围绕教材的知识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情境中研究问题,在情境中分析、思考问题,从而生成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使得智力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科学思维得到锻炼。
如四年级下册“植物是怎样生存的”,课本是用简单的几幅图画引入的,如果学生未经系统的科学思维训练,面对教师就图片的提问,想必会出现天马行空的回答。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思考,各抒己见,最后帮助归纳整理出植物生存的条件。这样的设计无疑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并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即从现象入手引发思考。
2.在课堂教学中善用图表,重视记录
在学科教学中,特别是学习数学时,教师常常借助画图帮助孩子们理清思路、弄懂数理。不少数学的“学困生”往往看不懂线段图,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思维导图,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图表和记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不少教师认为让学生完成记录是很困难的事情,但这只是一个误解,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效果是明显的。2006―2007学年,我校在低年级开展“做中学”科学教学项目,注重引导学生在每次观察、讨论时善用记录表格。开始时由教师板书记录,学生表述,逐步放手,让学生自行记录,从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虽然未能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已经有所掌握。双泡图记录法、交集图记录法、发散思维图记录法以及科学性语言表述等方法,通过4周的训练便可以学会。在课堂上,他们用图画、拼音等形式完成了在成人眼中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科学记录;设计实验简图,然后根据实验设计图,开展实验。这些本应在高年级学生才能完成的科学研究步骤,他们也能做到。
3.根据教学内容建立主题活动模式
现行的科学课学习内容以单元划分,每一个单元都可以建立一个主题活动,既能让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巩固和反馈,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因为要参与到活动中,且每个活动涉及多个知识领域,单纯地等教师传授知识已经不够了,所以他们开始主动寻找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如六年级的“框架结构”单元中,可设计“搭建报纸屋”、造塔造桥、“比比谁坚固”立方体承重大比拼等活动。通过建立主题活动的训练模式,“学困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在同组同学的“感染”下不断成长。通过近年来的教学验证,不少“学困生”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学习的自主性也有效加强。
三、实施成效
越秀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为了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决定把各具优质特点的旧部前小学、泰康路小学、一德东路小学和大新路小学四校合并。整合后的新旧部前小学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各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各班“学困生”占有一定的比例。为尽快转化“学困生”,科学学科教师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这一相应的模式促进“学困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跟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关注贫困家庭的学生,当时“做中学”科学教育计划在广州实施时,特别以班级贫困学生的百分比作为选定实验学校的条件。由于我校在四校合并后,生源有较大的差异,项目组选定了其中一个多为低收入家庭孩子的班级作为实验班(该班“学困生”比例较高)。
经过一、二年级的“做中学”教学后,实验班的学生与其他三年级学生一起正式开始了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学习。由于受自身家庭的影响,这些学生的科学素养原本低于同年级其他班的孩子,但训练的效果却出人意料。
虽然实验班的学生知识面不广,但是他们在一、二年级接受了系统的科学思维训练,科学记录能力不仅大大优于非实验班,甚至超越了经两年系统科学课程学习的五年级学生。实验班学生的记录方式和语言表述也明显更具科学性和条理性,对于科学实验及观察的记录在情感表现上更为主动。与此同时,该班“学困生”的比例也在不断缩小。
2011年元月十号,我在阿波罗幼儿园开始了为期15天的寒假社会实践。这个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包括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阶段的小朋友。目前已有十年的办学历史。幼儿园的院长把我安排在了大三(1)班进行锻炼,他们都是一些即将进入小学读书的孩子。肖老师这个班的班主任,她对我非常的照顾。
第一天,我通过听课初步了解了肖老师的教学方式,大致掌握了该年龄阶段学生的授课特点。我感觉和我平时在学校学的差别不大,重点培养学生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几个领域,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方法能力,和知识技能几方面的发展。其中我觉得比较精彩的就是他们在上课之前的八点到八点二十分的聊天,培养了孩子语言方面的发展。正如中所说:它的发展是在运用过程中进行起来的,发展它的关键就是创造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地应答的环境。
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与幼儿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陈鹤琴老师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里,肖老师首先引出幼儿感兴趣的一个话题,然后让小朋友们举手发言,围绕这个话题说出他们自己的看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举手都极为踊跃,恨不得把手伸到半空好让老师知道还有他也要说的自己的看法。举手踊跃,上课气氛异常活跃,在他们都发表完意见之后,肖老师在想他们解释自己的看法,这样既及时纠正了幼儿不太正确的意见,师生间还建立了很好的交流,语言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不少,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
刚开始的几天,由于对这个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学习方面不熟悉,我只是协助肖老师做一些比较常规的工作,比如在吃饭的时间帮着分发餐具,午睡时维持纪律,定是给带药的小朋友吃药。后来随着对这个班对幼儿授课特点的了解,在元月十三号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试教,当天的课上午是思维训练,《乌鸦喝水》截句拼读,画《吹泡泡》,下午是《寒假乐园》,学写字宝宝一共五堂课。思维训练是我觉得最难上的一节课,它需要较全面地掌握该年龄段孩子的思维状态,而这恰恰是我最欠缺的。于是我详详细细地看了他们的思维训练作业本,回忆了前些天肖老师此课的上课方式,前一天晚上我还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终于觉得有了一些上课的把握。接下来是《乌鸦喝水》,为了提高孩子们的上课兴趣,我首先找了一些有关《乌鸦喝水》的图片,就像罗森塔尔所说:期待效应,提供机会,让幼儿多尝试。让孩子们在脑海里能先去想象一下那个场景,趁热打铁。然后我马上就在黑板上写了《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一句话,注上拼音,他们拼读的兴趣很浓,这样也就达到了这个课读拼音讲故事的目的。最后我还用开火车的形式让他们一个个拼下来,课堂气氛一直比较积极活跃。当我看到他们那天真的笑容,听到他们那些稚气的语言时,我感觉再大的辛苦都值得了。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肯定,而且也从中获得了不少的乐趣。他们还会向我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有的看上去很简单,但有的根本就没办法回答。尽显他们可爱的本色,尽管这是他们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
终于一天过去了,不用说这是我几天以来最累的一天,只要是某一个环节没衔接好,或者课没讲好小朋友们就会马上吵闹起来。因为是第一次,有好几次我都控制不下来孩子们“激动”的情绪。我用他们的专用铃铛,他们没安静下来;我用嗓子喊,刚开始还好可是马上就烦起来了。幸亏有肖老师在旁边听课,在我实在控制不住孩子的情绪时,她就出来帮我维持课堂纪律。课后我提出嗓子受不了时,肖老师告诉我在适当时候得用些身体语言,比如用眼神。孩子们都很聪明,一看见老师在盯他马上会停下来。而后我又提出了一些我在课堂上遇到的较多难题。比如:在有些环节还不能控制住,原因在哪?怎样对待有些小朋友的奇怪问题?肖老师都一一很耐心地对我进行了讲解。
除了这些,在肖老师身上我还学到了很多。她身上有一种独特的个人魅力在深深地打动着我,她爱她的职业,她爱她的学生,她爱她同时作为三十几个孩子妈妈的身份。她爱玩,和孩子做游戏她跑得比谁都开心;她上进,中午当孩子睡觉的时她总就在旁边看有关专业方面的书;她做事耐心,对我的疑问她从来都是详细分析,详细讲解……是真正的蹲下来教育,牵着手交流。
我觉得作为一个幼儿园的教师,对待小孩就应该向肖老师那样对孩子充满爱、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他们并且搞好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教育。正如瑞吉欧体系中所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互动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存在于发展和学习之间;②存在于环境和儿童之间;③发生在不同符号语言之间;④发生在思想和行为之间;⑤发生在个人与人际之间(最重要)。这一种对家长、教师和儿童互动、合作关系的看法,不仅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同时还加强了儿童对家庭、团体的认同感,让每个幼儿在参与活动时,能感受到归属感和自信心。瑞吉欧多年的务实经验,证实了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认知冲突和最近发展区等理论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看出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到以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论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
“互动合作”的理念也表现在幼儿机构的管理方面,认为教育是整个市镇活动和文化分享。“社区应参与学校”的观念已形成具体的管理特色,表现在托儿所和幼儿园以社区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上,同时,幼儿园都有“咨询委员会”传达家长与教育者的需要。市镇的托儿所、幼儿园董事会,由幼托机构中的咨询委员代表、当地的幼教行政主管、教学协调人员及选出的教育官员等人组成。
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合作,可帮助教育新方法的发展,并将其视为不同智慧汇集的要素,儿童教育责任由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他们深信,只有当老师与家长使用参与时,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陈鹤琴老师也提出了《家庭教育理论》,也主张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在婴幼儿期,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
【关键词】逆向思维 复习效率 二语习得 命题者的角度 模拟命题
2008年,本人有幸被聘参加江西省中考命审题工作,并在之后数次参加命制赣州市12县(市)重点高中期中考试英语试题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命题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高三英语第一轮总复习教学中,我结合自己的命题经验以及往年的复习思路后,我常常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即:让学生尝试着站在命题老师的立场上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再结合老师平时上课所讲解的重难点,猜一猜命制该题目背后隐藏的设计意图及考点。换了一个立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便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也相应的得以拓展。因为此时学生在主动地思考所接触的语言材料,而非被动地接受,因此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学生逆向思维意识的树立和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都要依赖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和练习。在日常教学中,我常跟学生说,假如我就是你们的高考命题老师,你们一定要时刻猜测我的命题和考查意图,而不是一拿到试卷就从头看到尾。下面,就举例说明我的做法:
第一步是调查学生原来做英语阅读理解的习惯。
常规做法是:老师利用自习或辅导时间,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或进行访谈的方式去收集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习惯,(为了提高调查的信度和效度)老师最好选择英语基础在及格以上的学生群体。同时设计好实验组和对照组,调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在拿到试卷后,是先阅读文章内容还是先阅读题目?
2.在阅读题目时,要不要阅读四个选项?
3.是先阅读题干还是先阅读选项?
4.要不要在阅读文章前看选项?
第二步就是反复的逆向思维技巧训练。常见方法有及其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教材(必修1-5,如果基础好,则选修教材更具有挑战性),让学生进行小组命题比赛。老师事先指定某单元的某篇文章或某些段落作为材料。
2.利用网络或英文报刊杂志获取一些新的素材,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同时又高于他们的基础(这一做法的原理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因其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3.在讲评试卷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对于部分典型的错题进行试题分析,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做。如题干的设置、选项的设置以及措辞的严谨等。
第三步就是总结和测试检验。
经过上述的三个过程,我们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去自己注意和发现语言,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复习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高考阅读理解等试题的文章都选自最近的英文报刊或网络,与中学英语教材中的课文相比较,语言显得更加繁杂,更原汁原味。他们的应对能力往往取决于他们观察这些“繁杂语言”的准备程度,以及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如何构成的。因此,在高考复习中,老师更要多提供学生语言分析和发现的训练机会,使他们具备面对“真实语言”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可以让学生举行阅读理解题型的命制工作:在同学之间相互测试,交流命题的意图和感受。通过“模拟命题”,摸索到解题思路,知道先了解命题意图后,才能领悟“顺藤摸瓜”在解题中的重要性,这个“藤”就是老师反复强调的那个语境,即:设题的陷阱。只有通过“模拟命题”,学生才会看穿阅读理解中干扰项的庐山真面目,才会揭穿干扰项设置小伎俩不外乎于张冠李戴、夸大或缩小事实、无中生有、东拉西扯;才会感觉到正确选项如同一个深藏不露的“员”,要想在人群中找到他,必须掌握“接头暗号”。
学会“逆向思维”,其实就是教会学生“跳出盒子想问题”。因为在阅读理解中,学生经常会犯“自以为是”以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文章作者身上”的错误。但通过一段时间的逆向思维训练后,他们大部分可以融入作品中去,把自己当成文章中的主人公,进行“角色思维”,去思考问题;也可以把自己换成文章的作者,进行“作者思维”去推理判断;最重要的是可以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审视题干及选项。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学会了利用逆向思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杜威 理论支撑
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年)以及《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2003年)中新设置的一门独立的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的生长点,研究性学习吸引了研究者很多的目光,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性学习展开讨论,其有效实施有待于实践的深入探索及相关理论的深化与完善。本文试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寻求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支撑。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中蕴涵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实用主义或自然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在杜威的教学理论中,“从做中学”是他全部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从这一观点出发,杜威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建立了系统、完整、有独创性的教学理论。这一理论针对传统学校中的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很多合理的见解。
1 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说:“现在课程最大的弊端是与儿童的生活不相沟通。分离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按照成人的目的设计课程,与儿童生活的目的不相同;根据科学发展的逻辑设置各门学科和各类知识,但儿童的生活连贯而一致,这不符合儿童的经验;课程所展示的知识世界是抽象的、逻辑的、符号式的,儿童的生活则是具体的、丰富的、多样的。”因此,杜威主张改造课程,使其真正适应于儿童的生活。1896年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具体实践了他的以儿童的社会实践为中心的课程编制论。他规定,实验学校的课程编制要解决四个主要问题:第一,怎样才能使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生活关系密切?第二,怎样才能使历史、文艺、科学的教材对儿童生活本身有真正重要的价值?第三,如何使读写算等正式学科的教学在平日获得的经验之上实施,并同其他学科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第四,如何适当地注意个别儿童的能力和需要?杜威的课程设计理念并不否认社会与知识的课程基点,但更关心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儿童自身的经验、儿童自身的生活,并从儿童出发来把握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知识的关系,以儿童为中心将社会、知识统一在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
在我国,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中可以看到,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各自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制订相应的课程计划,确定最适合个性发展的学习内容和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杜威教育思想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2 杜威思维训练说为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论述了探究的本质及阶段。他认为探究在本质上是一种反省思维。即“对任何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审慎的思考,而支持这种信念或知识可能得出的进一步的结构,便是这种思考的依据”。他提倡要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和习惯。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深入探讨了思维的五个阶段与教学的关系,认为教学活动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等同的。于是提出了相应的探究教学程序,即“问题教学法”:“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景――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景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要有机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为了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教学就应当创设“经验的情景”,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机会。杜威认为,教学不应当是学院式的,而必须与校外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创设能够使儿童的经验不断生长的生活情景――“经验的情境”,在这种情景中,儿童与环境持续地交互作用。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儿童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杜威认为,如果儿童在教学情境中自己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进的、多种多样的、富有创造性的,那么,即使教学方式一般。其效果也是好的。
研究性课程实施的过程正是这5个阶段的实际应用。也就是说,首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科领域的前沿信息,使学生开阔研究视野,了解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为选题作前期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学习能力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课题不受学科限制,可以是交叉学科的综合性课题。课题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经讨论共同拟订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确立研究方案。然后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收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获得有关课题的信息,对课题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再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归纳,提出初步的课题解决方案。而后。针对初步的解决方案,进一步进行考查,探究和分析,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完善。最后,课题研究小组对实施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并证明其正确性,而后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答辩,大家共同探讨此次研究的成功经验,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做准备。
二、杜威的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来源自实践,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感性经验的儿童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显然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
关键词:陶艺;创造能力;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179-03
陶艺是激发人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幼儿期开展陶艺教育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去想象、去创造;同时,陶艺教育既是艺术创造活动,又是动手实践活动,对培养幼儿创新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年的陶艺教育实践,笔者粗浅地以为,在陶艺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教学过程中,须重点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系统性和教学方法科学性相并重
结合幼儿陶艺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和趣味性贯穿始终是陶艺教育的关键。因为任何陶艺作品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幼儿的作品无不是表现他的所见、所闻、所想,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创造的素材就越多。同时,只有符合幼儿爱动爱玩的生理心理需求,才能使幼儿自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的投身于陶艺活动中。
如上学期笔者在大班设计了一堂主题为《未来的汽车》的陶艺活动,但要求幼儿们用陶泥设计自己喜欢的各式各样的汽车。在笔者的启发下,幼儿们思维在自由驰骋,搓的搓,团的团,捏的捏,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很快汽车就制造出来了。一位幼儿设计的汽车上有很多车轮,他说这是气轮,当汽车遇河而无桥时,气轮可以把汽车浮起来开过去;另一位幼儿设计的汽车顶上有一把大风扇,他说当汽车被大山挡住去路时,可以开动大风扇,象直升飞机一样飞过大山;还有一位幼儿设计的汽车车顶上栽了花草树木,她说这是汽车花园,在街上来来往往,城市更漂亮了……看,小小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多么丰富,他们用陶泥设计的汽车即来源于日常生活所见又超越了日常生活。
当然,将陶艺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不意味就仅仅拘泥于此,还应在培养幼儿兴趣的前提下逐步地将陶艺融合或辐射到其他各个学科中,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积累想象与创作的材料,激发灵感和创造欲望。
确定了教学内容后,陶艺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思维训练为主,指导幼儿拓宽思路,让幼儿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发散、概括。如圆形,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搓出多种圆形物进行动物造型,并比一比看谁搓的质量多而且造型新颖。学会了很多动物造型后,让幼儿抓住动物的结构特征,去比较异同,还要教幼儿如何由此及彼地联想,如何分解组合,怎样夸张、变形、创造、幻想生活中没有见过的新形象,还可让幼儿对自己创造的作品进行自编故事。
总之,要培养幼儿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掌握创作的方法,会举一反三,有知识迁移能力。如学会制作一种姿态的动物就会创作出千姿百态的动物,学会制作一种花瓶后会联想制作出各种形状的花瓶。创作的思维过程,是让幼儿先有眼中之物(知识经验)变为脑中之物(表像)到手中之物(作品)。
二、教学过程的创造性和创造性的指导策略相统一
以往的陶艺教学与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一样,由引起兴趣、出示范例、示范讲解、巡回指导和结束评价五个环节组成。在实践中,笔者尝试将五个环节调整为创设环境,提出问题,引导讨论,鼓励独创,展示判断。
创设环境指的是将教师创设好的环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其成为诱发创作动机,引导幼儿学习技能的推动作用。斯腾伯格提出的“创造力多因素论”认为,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陶艺活动中,尽可能地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创作环境;提出问题(可由教师提问,也可由幼儿提问),让幼儿思考,展开幼儿的想象力,每位幼儿拿到陶泥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做什么啊?”笔者就试着换个角度让他来回答:“你想做什么呢?”“为什么?”让他们自己来支配自己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引导讨论指的是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那些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启发诱导,训练思维);鼓励独创指的是鼓励幼儿按自己的体验大胆表现,努力超越自我(激发创造力,充分创作);展示判断指的是给幼儿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比较,提高审美能力和自我评价这样的一个完整的教学创作过程,同时与创造性的指导策略相统一。因为幼儿的创作是个体化,教师很难设定统一的指导方案,而创造性的指导策略能打开幼儿僵化不变的思维模式,考虑改变思路。
策略之一:不断提出疑问,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如当幼儿握着一团泥巴又揉又捏时,教师可以问:“你想玩什么,你手上的泥巴准备变什么?”来启发幼儿进行想像创作。这时幼儿们有的捏,有的揉,有的用力地摔打泥巴。活动结束后,一只小猪、一艘小船、一个娃娃、一把枪就这样诞生了……
策略之二:帮助幼儿求新、求变的创作思路。如:制作脸谱时,笔者鼓励幼儿想象各种各样的怪人: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脸型什么都改变。有的幼儿变出了用太阳作眼睛,用花作嘴巴……等非常奇特的脸谱。笔者便说:“我们未来的外星人朋友大概就是长这样的吧!”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美好的愿望,由此带来了惊喜和成就感,成为幼儿继续进行创造的动力。
策略之三:教师应经常观察、学习幼儿的造型,善于以幼儿的思维方式去去解释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与幼儿进行交流。
策略之四:对于自信心不强的幼儿,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以一颗童心去与孩子沟通,“蹲下来”观察、理解孩子的作品,善于发现他们的创造和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树立孩子创作的自信。
三、形象贮存、技能提高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陶艺作为艺术教育中一个新的内容,并非仅仅是一种艺术技法的训练,更不以使用为唯一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开发智慧的方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陶艺教学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而幼儿制作陶艺的过程既是思维表达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在强调“手捏成形”、“泥条成形”、“泥板成形”这些简单的制作技法时,笔者让幼儿通过玩泥巴,和泥巴交朋友这类的游戏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制作的过程中还适时的引导启发他们去思考、去想象,促使他们把内心的深层积淀有所创新地表现出来。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很重视技巧表达,往往容易忽视了思维训练和知识经验的积累,现在也不能因强调思维训练,而忽视基础的知识技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幼儿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把各种知识融会于陶艺活动之中。
总之,在陶艺活动中,在启发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要教给幼儿必要的知识技能,知识越丰富,技能越熟练,人的视野也越开阔,创造思维也越活跃,作品也越成熟。
四、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与正确评价作品相同步
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自我为中心“泛灵论”的心理特点,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让幼儿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塑的作品注入生命,注入感情,培养其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对幼儿经过自己发现,自己选择,制作出来的作品,即便是做得不好,教师也不能横加指责,更不讽刺嘲笑,把鼓励幼儿的好奇心,维护幼儿的自尊心,作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原则,扫除幼儿创作时的“怕制作的不好”、“怕失败”等一切心理障碍。同时,幼儿的陶艺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许多值得幼儿互相学习借鉴,也是个集思广益、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要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每次创作完作品后,笔者就把全体幼儿的作品一一进行展示,让孩子互相审视、交流。有时还让孩子们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是怎样进行想象和创作的,有的孩子就像讲故事一样讲述自己有趣的构思及作品的创作过程,然后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评议。笔者从来不给幼儿的作品打分,不对任何幼儿的作品下结论,造成幼儿的恐惧心理,相反,常常启发幼儿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孩子们经过审视,互相观摩,他们心里明白,谁的作品造型新颖,夸张有趣,自己的作品有何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自强、自爱逐步增长,创造能力也进一步得到发展。
以上只是笔者经过几年幼儿陶艺教育实践对陶艺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粗浅认识,相信有了更多幼教工作者对陶艺教育的不断探索和挖掘,培养幼儿陶艺创造力的路子将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杨永善.说陶论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2]颜加强.陶艺创造与教育艺术[J].教育艺术,2002,(10).
[3][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