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锻炼逻辑思维的方法

儿童锻炼逻辑思维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锻炼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锻炼逻辑思维的方法

儿童锻炼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第1篇

一、 现时学生英语学习的特征

1.自主学习能力的成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力支持。现时学生已基本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学习资源!网络的普遍使用也使搜索学习资料、找寻答案甚至拼和写、听和说的锻炼都更加简单便捷!因此现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课本字词甚至句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自己查找思考解决!

2.理解分析能力的欠缺。无论从现时学生的心理年龄还是从他们接受多年的或多或少的应试教育来看,现时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都需要更多的锻炼和发展! 应试教育着重强调字词的记忆和句型的背诵,以致于学生本身也忽略了理解分析能力。这也是直接导致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3.缺乏研究精神。深入思考的能力不足。与许多教育工作者所提的学生学习倦怠情绪有关,现时学生对深入思考缺乏兴趣,也缺乏研究精神! 而许多问题的答案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获得!由于缺乏思考研究的过程,很多问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此可见现时学生真正需要的是思维能力的锻炼。例如对文章架构的分析对观点的提炼以及对语言的理解!这一能力的训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为学生今后继续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现时当中,学生学习的这些欠缺,正需要发展逻辑思维的学习方式来弥补。

二、初中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少年期一般为初中学习阶段。与小学相比,学习内容和方法起了质的变化。新的教学活动向少年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要求他们系统地掌握几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并自觉地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和证明,由此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于是,少年的认识活动、特别是思维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新的特点。

1.少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形态,但具体形象成分在其思维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少年的思维与儿童的思维不同,童年期儿童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而在少年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成分已经占有相对的优势。少年的思维也与青年的思维不同。在少年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到青年初期,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处在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急剧转化的过程中,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思维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从总体上说,少年的逻辑思维处在具体成分和抽象成分不可分的统一关系中,抽象成分日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由于抽象成分的发展,具体思维也不断得到充实和改造。少年的具体思维是在与抽象思维密切联系中进行的。

2.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以致使这个阶段的思维品质出现矛盾交错的情况。由于少年逐步掌握了系统知识,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也由于其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父母或书本中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或与人争论各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这样,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少年期开始,个体进入一个喜欢怀疑、辩论的时期,他们经常批判地对待一切。这就是思维批判性发展的表现。他们不轻信成人及书本上的“权威”意见,能够比较自觉地对待自己的思维活动,开始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少年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有时表现为毫无根据的争论,怀疑一切,坚持己见,但又常常论据不足;有时表现为孤立地、偏激地看问题,如把谦虚理解为拘谨,把勇敢理解为粗暴或冒险;有时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有时好走极端,往往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等等。少年在独立思考能力发展上的这些缺点,是与他们的知识、经验不足以及辩证思维还不够发展相联系的。

根据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在初中引入逻辑思维的学习,可以说是正当时。充分调动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将起融入到学习之中。既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两者相辅相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一个主动地位。

三、英语中涉及的逻辑思维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经历了数次考试,学习也可谓勤奋,为何依旧成效甚微,不该饭的错误却屡见不鲜,其具体表现为:词汇方面词义范围不分,词性不分,忽视搭配等;御用上忽视语境,中英文一一对应等。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终于找到其症结所在――汉语固有的逻辑思维模式。汉语作为一种|方语言,英语作为一种西方语言,它们之间所蕴含的逻辑思维有不少差异。如对地址的表达,汉语的逻辑思维是从大到小,如:某省某市某县某镇;而英语的逻辑思维是从小到大,如:某镇某县某市某省。认真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从简单的词汇,到复杂的语句成分构成,再到地道的语用,两种语言的逻辑思维不尽相同,正是如此,从而导致了解题和语用中错误不断。为此,经过探讨和总结,将英语中常用的几种逻辑思维模式总结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1.“分隔”。分隔是指在本应紧紧相连的两个成分或两个分句之间,插入其它成分从而被隔开的一种语序变动现象。分隔现象是英语和汉语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因此最容易干扰我们对句意,文意的理解,打断正常的解题思路。能起分隔作用的短语(介宾短语,分词短语和不定式短语等),从句和附加成分(插入语,同位语,独立成分等)。

2.“前移”。英文中,为了增强语言表达力,丰富表达思想,往往会打破常规,通常将宾语,宾语补足语,主语补足语,状语等前移到句首,给人一种突然的感觉。

3.“反说”。英文中不难发现,当我们表达某种意义时,有时不从正面着手,而是从反面或者侧面入手进行阐述,笔者将其结构称为“正话反说”。

4.“避免重复”。避免用词重复是英语句子的又一大特点,主要是通过使用代词,同义词,近义词和省略等手段来避免重复的。从词类角度看,重复的多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这些实词,而词义较抽象的代词,介词,助动词等虚词则不怕重复,可谓“避实就虚”。受汉语的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学生在表达时,常不自觉地加上不必要的修饰语,这点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但译成英文,则既累赘,又失表达的准确。

5.“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指的是相同的语法结构,它要求有同等重要的思想、概念,并列的句子成分要用同类的语法形式来表达,要用并列连词连接。平行结构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使句子前后保持平衡和协调,从而增加语言的连贯性。

6.“主句唯一”。

四、 逻辑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1.教学中强调思维的目的性。课堂教学45分钟的精讲多练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精讲多练的目的就是要完成教学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就是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升华。正如烧开水一样,水在不断聚集热量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但这个量要聚集上升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从生水变为开水。除精心设计针对性、有实效的大量练习外,还要注意量变到质变转化的量。只有有目的的精心设计的精讲多练才能保证量变到质变的思维的飞跃。

2.教学中强调思维的组织性和灵活性。

(1)运用纵向思维法指导学生思维,使知识系统化。如果学生的知识掌握得零零碎碎,则很难发挥其作用。必须指导学生进行纵向思维,将知识从纵的方向进行回顾、分类、整理,找出其内在规律。纵向思维的着眼点不是事物的起始阶段,它是着眼于目前的状况,旨在向纵深方向发展,旨在完成更高一层的质变。系统化地掌握所学知识,是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复习的先决条件。

(2)运用理解句意法思维指导学生思维,达到灵活运用。人教社刘道义老师曾说过一句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话:“外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主,要考察学生对词汇的运用能力。我们应当把词汇教学放在高中外语教学的首要地位。”

(3)运用发散思维指导学生做好完形填空。做好完型填空,逻辑思维至关重要。从近几年全国高考的完形填空来看,已经不再考核学生语法方面的知识了,而是从语义搭配、结构搭配、惯用搭配及逻辑知识等方面来测试学生词汇的掌握及运用。而且有些词的选择,必须在理解整篇文章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通读、览读是关键。目的是辩清问题、弄清事由,同时理清文章脉络,分清人物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找出滞后提示做好认知上的铺垫。逻辑思维要跟上。合乎清理,是选择各空词汇最起码的要求。选词如同下棋,不仅要看一不,还要看两步、三步,甚至全局。只有意思通顺的、没有前后矛盾的句子,才是正确的句子。

(4)运用逻辑思维指点学生完成写作。英语作文中的逻辑性错误在英语表达过程中比较显著,时间的先与后,执行者与承受者之间的关系,非谓语动词,省略性从句,介词短语的逻辑主语与主句的主语,比较句的排除与包括,替代词和名词的性与数的一致等等,都存在着一个逻辑问题。

逻辑并非只属于理科类,在英语教学中逻辑一样至关重要,他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并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自信心。另外泛读和知识的点滴积累也可开拓思路,扩大知识面。这一切都引导思维有目的地有组织地灵活发展。不但可以使学生避免失误,多拿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练就一副好头脑。

纵观整个英语教学,传统的死记硬背已渐渐的淡出教学的主流。随着新课标,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必将取代传统的方式成为主流。而逻辑思维,作为在英语教学中逐渐被证明的较有效的手段,更是会全面向中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推进。而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部分,受逻辑思维的影响较大,更是需要通过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促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肖秋芳.浅议我国逻辑教学与素质教育[J].中国市场,2007(52).

[2]史寰宇.当代美国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范玲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22(7).

[4]林运珍.考试周刊,2009(12).

儿童锻炼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第2篇

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所以培养好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通过多渠道的查阅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对其发展的意义和特点进行分析,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中的不足进行思考,最终提出其培养策略。

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一、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意义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是其要求和任务之一”,思维的灵敏能帮助学生有条理的分析问题,有根据的作出合理正确的判断,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细化,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例如:数学中的一些概念的理解、解答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学习、解题的顺推理和反推理、空间图形的学习和前后知识连贯性的学习等,这些都与数学逻辑思维紧密相关。

小学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小学儿童的思维不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是慢慢的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7岁为前运算思维阶段、7~12岁为具体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为形式运算阶段。”可见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能按照具体事例,进行推理思考,能接受他人观点,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正是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好时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发展,满足其自生成长的需求,让学生把数学逻辑思维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学生掌握好数学逻辑思维也能更好地把各科知识相联系,梳理所学知识内容,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所学知识门类比较多,内容相对繁杂,不利于学习和掌握知识,但借助于数学逻辑思维更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从而解决问题,掌握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所以,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是重中之重。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策略

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和不足来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运用思维更加灵活、能学以致用。根据两次实习经验和两次见习经验,结合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现状来看,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在教育环境下,教师自身要具备数学逻辑思维素养,注重培养方式,引导学生发展数学逻辑思维。

(一)提高教师的数学逻辑思维素养

现代教学理论阐明,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转变其对学生的培养意识,提高自身数学逻辑思维素养,才能更好的主导教学,使学习的主体得到应有的发展。

1、增强教师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意识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其要求和任务之一。”小学低年级教师必须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学大纲中的规定引起重视,树立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意识,充分认识到逻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意识转变,才能将逻辑思维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同时,发展其数学逻辑思维。

从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是要借助于具体形象思维,但主要是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教师不能错失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

2、教师要提高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

随着社会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在提高,不再是以往的“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而是“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是一眼源源不断的源泉”。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必须自己先具有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素养,教师既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来提高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素养,也可通过自学来弥补不足之处,有效的将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中。

(二)注重培养方式

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全面的考虑学生的情况。

1、设置有效问题

O置有效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去探索新知识,为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载体,选择与所学知识相关又具有逻辑性的问题,但初设问题难度不宜太大,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

根据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防止学生的思维脱离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问题,就拿实践过的教学来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第三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这里是一个图片图1乘法的初步认识

图中信息很多,每个学生的关注点不同,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关注与新知识相关联的信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都是勇于回答的,对于学生的回答都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以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

提问:“从课间活动一角,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一想,想好后举手发言”,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发言强调举手是很有必要的,“心理实验表明,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20分钟”,可见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是有限的,加之自控力不强,同时也是防止课堂乱成一锅粥。

学生:我看到有6个同学在荡秋千。

学生:我看到有3个组的同学参加接力赛,每个组有8个人。

学生:我看到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9扇窗户。……

显然,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主动去挖掘数学信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这样的提问优于“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样提问,学生会根据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来回答,答案就有很多种,想要让学生的思维再回归课堂主题就很困难,所以教师提问是有一定讲究的,不要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学生学习了连加式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问:“现在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中,哪些可以用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表示?请小朋友们写一写,写好后说一说,请注意要用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表示”。课堂中对于学生新的要求有时候需要加以强调,防止学生听半截话就开始启动思维进行思考。

学生:教学楼窗户有9+9+9=27(扇)。

此时则可以规范学生的表达,以便后面发言的学生也能完整的表达,老师可以示范性的说:“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9扇窗户,一共有3个9,9+9+9=27(扇)窗户”,这里的规范并不是给学生定标准,而是让学生明白算式的由来和含义,也为引出新知识做铺垫。

学生:参加接力赛的同学有3组,每组8人,一共有3个8,8+8+8=24(人)。……

学生在说算式的时候,老师板书,最后让学生观察算式找出规律,从而引出乘法,逻辑性的进行本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状态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能有针对性的引发学生逻辑性的思考,顺利的开展教学。

2、利用抽象概念图

这里的抽象概念图并不是类似于高年级数学、物理、化学等抽象概念图,而是相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的抽象概念图,是简单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抽象概念图,这种教学方法是见习时从指导老师那里学会的。

例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第二册第四单元的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在讲解40+20,20+30,10+20等时,学生初步接触整十数相加,所以还要借助形象事物进行逻辑思考,这时候可以用小棒或水果表示40、20、30、50等,但是数比较大,不可能画出相应多的小棒或者水果。这时候可以利用粉笔画宽线代表一个十,画几个水果重叠代表这一堆水果是一个十,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所代表的含义,这样通过示例简单概念图就能间接性的学习新知。

这种抽象概念图也可以用在讲解习题上,尤其是应用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小白兔有5只,小黑兔是小白兔的3倍还多4只,问小黑兔有多少只?此时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清题意,所画线段图代表的一定的数,线段需严格要求一样长,不然学生视觉上出现偏差,反映到大脑就会出现有偏差的判断。如果此应用题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借助于线段图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解法。解法一:3×5+4+5=24(只),解法二:4×5+4=24(只)。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并利用数学逻辑思维解决此题。

实习期间,在给小学低年级学生讲解一道应用题时,和学生一起把主要信息提取出来,可是当时的自己内心是慌的,我能解答这道题,但我明白这种解法学生肯定是听不懂的,情急之下还是想到用简单线段图的方法教学生,学生听懂了,我也给自己解了围。所以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合理的利用抽象概念图也能达到教学效果,教会学生变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让学生设计同类型的题

让学生设计同类型的题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将知识同化,设计题就会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去选择,再去解题。但是这种开放式的设计题型,老师要给出一定限制范围和要求,如果任由学生设计,看似给了学生许多空间,实质却是让学生想法太多,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学生感兴趣的、喜欢的东西很多。

例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第二册第四单元的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涉及到简单应用题,在学习完书上的知识后,为了同化新知识布置作业不一定全是书本上的,可让学生就植树节那天,两组同学植树的多少进行设计关于加法或者减法的应用题。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学数学的同时也爱学数学。

学生设计应用题:

(1)我们组植树16棵,第三组植树19棵,一共植树多少棵?

16+19=35(棵)答:一共植树35棵。

(2)植树节那天,第一组植树20棵,第二组少植树2棵,问第二组植树多少棵?

20-2=18(棵)答:第二组植树18棵。

(3)植树节那天,我们全班都去植树了,第四组植树21棵,比我们组多植树3棵,问我们组植树多少棵?

21-3=18(棵)答:我们组植树18棵。

(4)植树节那天,第二组植树18棵,第三组植树19棵,两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18+19=37(棵)。

从学生设计的应用题可以看出,学生能设计出同类型的题,并且能够解答。虽然限定了题材,但有的学生设计了加法用题,有的学生设计了减法应用题,有的学生设计较简单,有的学生语言较丰富,有的存在解答过程不完整,(4)中没有“答”的部分,所以设计同类型的题,对学生要作出适当要求,语句通顺、解答过程完整等,合理利用设计同类型题的方式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逻辑思维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所帮助,更是常伴于我们的生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好数学逻辑思维,发展自己的思维,掌握知识,运用数学逻辑思维将知识转换成自己的东西,能更好的学习数学,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也应从小抓起,也必须要引起小学低年级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乔燕.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3.

[3]张世富.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4.

儿童锻炼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语言;思维训练;策略

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下面就怎样利用数学语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1、阅读数学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2、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二、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概念教学可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教室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三、语言思维的训练措施

1、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2、要有“真实性”,从“虚拟化”到“逻辑化”

儿童锻炼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思维;幼儿思维;数学能力

三到六岁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和思维特征有着很大联系,幼儿阶段是孩子培养锻炼逻辑思维的主要时期,要针对该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培养和锻炼。借助科学有效的手段全面锻炼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把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变成幼儿能够轻松领会的具象知识。合理地锻炼和培养三到六岁儿童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地掌握这方面思维能力的有关概念和理论。

一、锻炼三到六岁幼儿数学思维的意义

1.提高幼儿智力发育

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对于三到六岁的幼儿来说可以有效地帮助其促进智力水平的发育。幼儿阶段是智力发育的初期,如果这个阶段能够合理地开发幼儿的智力,那么对于成长和未来的学习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这一年龄段孩童的综合智力构成中,数学方面的智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幼儿能够熟练使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一个前提。在三到六岁孩童有关数学思维的能力开发方面,要加强幼儿在数学方面的智力水准需要着重注意开发其大脑中所蕴藏的潜能。培养和锻炼幼儿数学思维的能力同时还是智力开发的一个过程,孩子通过反复使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会有各自独特的理解,继而开动脑筋想象和创造。

2.加强幼儿掌握数学概念

对于三到六岁的小朋友来说,数学理论知识是非常抽象的,幼儿并不易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小朋友来说这是非常不利的。老师和家长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把这些抽象的数学理论转变成小朋友可以轻松领会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小朋友理解原本抽象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培养,小朋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深入地理解,运用自身对于数学的理解进行问题的回答。锻炼和培养小朋友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其领会抽象繁杂的数学知识,抽象知识的合理转变也是培养和锻炼小朋友这一能力的重要技巧[1]。

3.提升幼儿数学兴趣

兴趣在小朋友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兴趣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合理激发出三到六岁孩童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是培养和锻炼气数学思维的首要目标。老师和家长应当充分了解这一年龄段孩童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制定出最合适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学习规划。只有全面激起了幼儿的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才能推动和促进小朋友主动思考的能力,数学思维的能力才会得以提高。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小朋友会对数学产生喜欢的感情,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收获自信和满足,继而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2]。

二、锻炼三到六岁幼儿数学思维的方法

1.锻炼幼儿创新能力

三到六岁的孩童普遍具备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在授课期间为其播放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趣味视频或歌曲,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合理地激发出小朋友的潜能和创新创造能力,在老师和父母的正确指导下把这些兴趣转变成学习数学的兴趣,在锻炼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2.拓展幼儿思维空间

在培养和锻炼三到六岁儿童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素材资源,根据所学习的数学内容展开教学的扩展,提升幼儿的思维空间。通过选择小朋友能够随时接触并熟知的生活素材进行训练,让小朋友对数学和生活之间密切关联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加强数学思维的锻炼。

3.激发幼儿数学意识

三到六岁的小朋友普遍爱玩,老师和家长在对孩童进行数学思维的锻炼培养过程中可以使用丰富多样的游戏式教学,在学习期间展开各种各样的趣味活动,选择与数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游戏内容,帮助幼儿提高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水平[3]。游戏式教学模式可以轻松地调动起三到六岁这一年龄段孩童的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还可以帮助小朋友拓宽知识面和想象空间,其思维意识也能够得到加强。

三、结论

针对三到六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幼儿智力水平的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老师和家长应该抓住这一年龄段孩童的性格和心理特征科学地制定数学思维锻炼的教学方案,重点关注幼儿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合理地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相关训练。

参考文献:

[1]李宏.借鉴蒙氏教育理念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0:232-234.

儿童锻炼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 小学数学语言 学生能力培养 实践与探析

著名教育家斯霞指出:“教育语言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在学校教育中,不同类学科语言具有独特的个性化特征和规范化要求。大体说来,文科类语言的生动性和艺术性较强,而理工类学科尤其是概念性语言则具有较强的精准性、严密性和逻辑性,来不得半点的含糊其辞。如“数”与“数字”“时间”与“时刻”等概念绝不能混为一谈;再如“这个直角没有画成90度”“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之类的说法就违背了矛盾律。然而,从校园观察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除语文等语言类学科外,许多教师未能把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思维开发与语言能力培养融合并行起来。这种顾此失彼现象应当引起根本性的重视。本文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

一、对小学数学活动中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精准性是数学语言的第一规范和首要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准确精炼的语言能力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一个严密推理和论证的过程,“对一个问题能清楚地说一遍,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而从正确理解题意、画出要求图形、寻找已知条件、分析因果关系,到形成解题判断和表述解答过程等,始终离不开数学语言的运用。其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而严谨缜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数学语言则是发展逻辑思维的“营养土”和“剂”。再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数学语言,不仅可以有效地激活教学氛围,唤起课程学习的情趣,而且能够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深奥的数学问题浅显化,对促进小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有效把握作用明显。

二、对培养小学数学语言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培养语言能力作为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更好地锻炼学生学习思维的精准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1.让学生在学会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阅读有“学习之母”之誉。小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丢词漏句,不能做到“抓大放小”,不会概括题意和精准分析,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把看读思练相结合,逐步学会读图、看文、阅式和提炼关键词句,不断提升整体阅读和思维抽象能力。阅读概念时,不能停留在认读阶段,而要推敲词句及其表达方式,搞清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准确把握其内涵。如教学“因数、倍数”概念时,“因数或倍数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两个数互相依存的”这一概述容易混淆。我们应引导学生梳理“谁是谁的”逻辑关系,弄清这是强调“两者的依存关系”,而并非说明“谁是因数、谁是倍数”。

2.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如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对于“44x25=?”之类的题目,笔者教给小学生一个算理:根据“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把其转换为44x25=11x(4x25)的简便形式进行运算。然后让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出了几道类似题目让他们复习练说。接着再问:“还能找出其他的简便运算方法吗?”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既启发了思维又得到数学语言能力的有效锻炼。实践表明,儿童的模仿力是很强的,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的学习表率。因此,教学语言要力求词句严谨、简明准确、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合作和探究形式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是发展数学语言的良好平台。无论在小组讨论、同学交流还是提炼小结阶段,都需要通过数学语言来进行。尤其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小学生,更应当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数学语言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活中有效地发展数学语言能力。如在名数化法的教学中,我们可用“3米5厘米=( )厘米”来引导学生叙述为“3米就是300厘米,300厘米加上5厘米等于305厘米”。可启发小学生在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和愉悦交流之中,注重自我培养,努力实现智能并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