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施工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在满足中小学教学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的使用,现就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教辅材料评议推荐办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教辅材料使用的指导,组织成立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对进入本省中小学校的教辅材料进行评议,择优选出若干套进行公告。各地市教材选用委员会根据当地教育实际和教科书使用情况,按照教科书选用的程序,从本省教辅材料评议公告中,一个学科每个版本选择1套教辅材料推荐给本地区学校供学生选用。
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要包括中小学教师、校长、教研员和新闻出版等方面相关专家,确保其专业性和代表性。教辅材料的评议推荐要做到机会均等、过程透明、程序公正。教辅材料编写人员和被评议的教辅材料出版人员不得参加教辅材料评议推荐工作。
二、合理确定评议推荐的教辅材料范围。教辅材料评议推荐的种类主要是与本省使用的中小学教科书配套的同步练习册,根据他人享有著作权教科书编写出版的同步练习册应依法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也可根据教学需要评议推荐寒暑假作业、初中和高中毕业年级考试辅导类教辅材料。评议推荐教辅材料的学科和年级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经评议公告的教辅材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定价政策(具体办法另行下发)。免费提供教辅材料的地方可自行确定使用教辅材料的种类和范围。
三、认真做好教辅材料自愿购买和无偿代购服务。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任何教辅材料,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任何教辅材料。若学生自愿购买本地区推荐的教辅材料并申请学校代购,学校可以统一代购,做好服务,不得从中牟利。其他类教辅材料由学生和家长自行在市场购买,学校不提供代购服务。
四、严格规范教辅材料编写行为。教辅材料主要编写者必须具有相关学科教学经验和熟悉相关教材;各级行政部门、负责实施考试命题、监测评价的单位不得组织编写学生有偿使用的同步练习册、寒暑假作业、初中和高中毕业年级考试辅导类教辅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学校组织开发面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辅助资源,免费提供使用。
五、大力加强教辅材料使用监督。省级教辅材料评议公告报教育部备案,抄送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地市教辅材料推荐结果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教科书编写者编写的同步练习册将作为教育部对教科书使用情况评估的重要内容。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质量和非法盗印的监督检查,保证出版质量。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教辅材料价格管理。各级纠风部门要对教辅材料的管理和评议推荐工作实行严格监督。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举报等有效机制,拓宽监督渠道。
摘要:要做好学校工程项目,需要对项目管理控制的内容、手段、方法采取科学方法提高施工管理。本文探讨了学校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特点及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同类工程作参考。
关键词:学校;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Abstract: to do well the school project, the need to control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contents, means and methods by using scientific methods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choo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schoo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trategy
工程项目管理它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设计、设备询价、施工、签证、验收等系统运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1项目管理的特点
校园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是由于学校作为业主在工程项目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程项目的管理代表了投资人对项目的要求。它集中反映了投资人对工程项目的利益要求,代表所有者协调一切对外关系,包括与政府和社会各有关单位之间的各项关系,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 学校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的中心。既是工程项目的决策者,又是工程项目实施的主持者;既是工程项目未来的受益者,也是可能风险的承担者。高校与工程项目之问的利害关系的紧密程度是其他任何一方参与者所不能比拟的,学校对项目管理负有全面责任。
3)从管理方式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高校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大都采用间接而非直接方式。建设涉及各个领域和诸多专业,学校往往由于自身时间、精力和专业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将全部管理工作由自己来完成。
2常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在学校项目管理过程中常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1) 学校面对专业而富有经验的承包商(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一旦发包就无所适从,不知道对参建各方实施过程如何管控,在合同履行过程常处于被动;
2)在工程项目进度、质量、造价控制目标设定及调整时,不能统筹考虑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进度快、质量高、造价低”时有偏颇现象;
3) 学校管理层及项目管理机构赋予管理人员职责不清。组织管理上常出现工作分工、协作配合不协调的问题;许多事不知谁负责,一件事许多人负责;具体问题议而不决;
4)学校面对政府和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建设审批有的因学校自身局限很难做到主动响应,事先符合;工作被动,协调困难,影响项目实施进程;
5)项目管理前期工作不细,后期被动修改,出现设计变更多、工期延长;常有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三超”现象发生;
6)对设计、施工阶段技术经济方案难以准确把握、决策困难。
3项目管理的策略
3.1明确权责区划,强化管理责任
学校通常都设有专门管理机构如基建处(办)来组织实施校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针对具体项目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及流程,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和制度制定各级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明确权责、强化责任”是建立项目管理机构组织工作的核心任务。项目管理层的管理内容应由项目法人(法定代表人)向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下达的“目标责任书”确定,并由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内容主要体现学校领导层和项目管理层参与的项目管理活动;在实施阶段,对外各单位联系工作,需委派建设单位项目代表,“项目代表”受项目管理机构的领导,管理机构受学校的领导,各个管理层面之间分权制衡、权责清晰,以加强管理工作。
3.2严格办事程序,强化管理手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条“从事建设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有了施工图设计文件,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前期包括施工图设计、人防工程设计、消防工程设计、节能设计等专项审查;按《城市规划法》要求,办理“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招标要按规定程序向建设招标管理部门审批,并接受过程监督,规范招投标行为,具体工作可委托招标公司承办;项目报建时要办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委托施工监理等,办理建设项目备案并领取《施工许可证》。按照基建程序办事,自觉接受政府对建设活动宏观监管,是规范参建各方主体行为、化解项目风险、强化管理手段的工作策略。把控好工程付款管理手段,把参建各方工程款结算支付分别与合同履行情况、工作质量效果相联系,写入合同条款,制定并严格执行工程款支付审批程序;制定并执行合同会审签订及变更程序、工程变更审批程序、工程索赔及延期认定程序、监理公司系列控制程序等;信守合同,自觉履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搞好合同管理,严格依法办事程序,强化法制约束手段;注重运用经济激励手段和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以保障管理目标实现。
3.3 全面过程把握,重点环节控制
“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并保证原始资料的真实、准确、齐全”,并建立收发资料登记台账。在地质详细勘察时,给勘察单位书面提供项目位置城市坐标和绝对高程引测点及数据;勘察方案要满足规范和工程设计的要求,勘察单位提交详勘成果后,还要参加验槽、基础分部、主体及竣工验收工作;要了解设计单位施工图纸设计的进度、深度,对使用功能在设计任务书已明确的除外,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必要时要进行调研分析和咨询决策;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采用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落实具体的设计内容,并做好方案分析比较、优化设计方案,保证设计方案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可行性;交图时要求附带工程量清单和预算;交图后还要配合“图审”、施工、参加验收工作。图纸设计审查和专项审查后,审查结果要与勘察设计单位反馈并落实形成文件,当以设计变更的方式处理时,注意作为施工图纸设计的补充文件在工程招投标、组织施工、监理过程不能遗漏造成缺失。开工前要组织各方图纸会审或设计交底;主持第一次施工监理例会和第一次建筑质量监督工作会。施工过程中,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及时通知质量监督站等单位人员参加过程监督并检查验收。监理单位要向学校报送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等;学校按照有关文件、《监理工作规范》重点检查现场监理组织机构和监理人员配置、监理设备、工作质保体系运作、监理工作过程,检查项目总监、现场监理人员到岗及持证上岗情况,检查监理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措施的效果,检查监理各专业质量检测、检验方法及深度是否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参与并监督监理单位组织的隐蔽工程验收和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随机检查关键部位、关键工序、难点重点施工过程中旁站监理情况;通过《监理月报》《监理通知》、工地例会、现场巡视检查、随机抽查、交流等方式及时掌握动态施工管理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避免不规范监理,杜绝监理人员不负责任甚至和施工单位串通舞弊造成不良后果。注重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实,检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注意防止工程转包和非法分包,把握主要原材料的使用状况及供货状况,把握材料试验及见证取样工作情况等等;项目代表也要做好项目管理日记。
3.4科学管理,做好“三控”
“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是贯穿项目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三控”目标也是项目管理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进度控制在方法上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项目总进度计划”和“详细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关键线路,设定工期控制点,针对总体施工计划做好近期计划的详细分解和落实,并就滚动实施对后期工序的影响进行分析,“周保月,月保季,季保节点”。重点抓计划的落实,避免计划和执行“两张皮”现象;监理单位检查分析计划完成情况并按时向学校报告。可采用先进的“进度控制软件”作为进度控制的辅助手段,有助于进度计划的分析,也提高了进度计划的编制、检查和更新的效率。进度控制保障措施上从组织措施、技术及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几方面把控。减少因高校自身责任而导致工程延期和费用索赔的可能。投资控制方面从设计阶段着手,搞好设计方案分析、比较、优化、选定;在招投标阶段要通过制定招投标策略和竞价的方式实现投资控制目标;在施工招投标时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设定拦标价,通过投标竞价,形成合理低价。由于最终需求、施工条件、设计图纸质量等问题,难免出现工程变更,施工阶段严格管控工程变更,防止变更增加的费用可能超过投资控制的合理范围;变更要满足施工要求和质量,避免出现差错和返工,造成浪费。
质量控制方面,涉及到参建各方、贯穿于工程实施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阶段,重点做好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开工前组织联合检查,落实开工条件;监理单位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控制与检查,重要部位学校项目代表参加;不论是施工过程还是某一作业活动,都要按“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质量控制其核心是落实质量责任,管理上要注意做好施工“质量交底和技术交底”,明确要求和责任;确保“自检、互检、交接检”落实;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按时保质衔接,质量检查和分项分部验收严格把关。
总之,学校要把握项目管理工作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努力实现项目管理“三控”目标,并以科学管理理念,保证建设过程安全、文明、节能、环保。
4结语
总之,学校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必须走向社会化、市场化,这是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的选择,同时也已成为广大业内人士的共识。希望从事学校基本建设的工作人员能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振奋精神,改进工作,为学校和全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一、工作目标
(一)学校布局调整和新校园建设总体目标
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目标:在年全市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的基础上加大校点撤并力度,争取到年底,撤并所有一师一校点个,撤并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中小学所。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目标:在年已完成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力度,从年起至年,加固改造中小学B、C级危房万平方米,拆除重建中小学D级危房万平方米,完全排除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完成平安校园建设任务。
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从年起,按计划逐步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争取到年完成新征学校用地、校舍建设和图书、计算机、学生课桌椅、学生用床、教学仪器采购等实施工作;同时,同步启动必要的学校体育场、围墙、护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所有学校实行标准化管理。
(二)阶段性工作目标
年工作目标(年-年):完成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完成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实施工作。
年工作目标(年-年):累计完成万平方米(年已完成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学校准化建设工程,同步完成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施设备采购工作。
年工作目标(年至年):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工作,全面完成所有长期保留学校的硬、软件设施建设,实现学校配置标准化。
二、实施步骤
新校园建设工程分三步走。第一步,从年开始加快学校区域布局调整步伐,到年全面完成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第二步,在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同时,加快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从年开始到年,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建设任务,建设平安校园;第三步,从年开始,全面启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到年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一)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年)
布局调整的原则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县(区)为单位进行规划。规划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特点、教育发展水平实际,与县(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正在实施的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教育项目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尤其要与当前全市正在推进的农村危旧房改造规划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的引领作用和聚集效益,促进农村危旧房改造的顺利实施,确保调整工作“一盘棋”,充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务实性。在调整工作中,不搞“一刀切”,对条件相对成熟的先撤并,条件还未成熟的待条件成熟后再撤并。
合理布局,高效利用。按照小学就近入学,适当集中,中学相对集中、方便学生就学的要求,撤并办学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达不到抗震设防和综合防灾避险安全要求校舍面积比例高的学校。按照小学集中到乡(镇)或行政村、初中集中到县城或乡镇、高中集中到市或县城的要求,做好布局调整的实施工作。各县(区)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考虑乡镇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化技术学校等布局,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综合高效利用,统一管理。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宜并则并,需增则增,撤建并举,综合考虑调整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确定学校的布局、数量和规模。
先建后撤,确保教学。撤并工作坚持在并入学校校舍建设好后实施,确保不因调整而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不具备撤并条件的学校,不强行撤并。
布局调整规划的实施
小学和初中布局调整规划:通过年努力,逐步并最终撤并全部“一师一校”教学点,到年底,撤并一师一校点个,撤并中小学所,每个乡镇集中办好一所初级中学、一所寄宿制中心完小和若干村完小,逐步实现小学校均规模达到人以上、初中校均规模在人以上,逐步提高办学集中度和办学规模。
高中阶段布局调整规划: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规划到年,改扩建所,搬迁重建所,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所,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所;到年建成个市级职业教育集团,个县级职业教育集团,年,建立一个高等职业学院。普通高中布局基本稳定,逐步整合高中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在校生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撤并高中所。
到年,全市中小学在校生约万人,其中高中阶段约万人,基本达到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初中在校生约万人,高质量巩固“普九”成果,小学在校生约万人。
(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年-年)
规划范围
校舍安全工程规划的范围包括:全市城市和农村、公立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统的所有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现有存量校舍的抗震加固、综合防灾建设。根据全面排查鉴定结果,对辖区内城乡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进行加固、重建、迁移避险。
规划原则
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布局调整,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分类别、分步骤、分年度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推进辖区内教育资源均衡和优化配置。
突出重点、发挥效益的原则。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财政的承受力,相对集中使用好资金,突出重点,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中小学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优先改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点安排危房数量多、师生规模大、安全隐患突出的中小学校。
抗震为主、综合防灾的原则。在重点考虑抗震加固的同时,加强相关学校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优先考虑将中小学建成应急避险场所。
限期拆除、确保安全的原则。在对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被具有相应资质单位鉴定为D级Ⅰ类危房的校舍予以全部拆除,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建设目标
根据我市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鉴定结果,按照当前撤并(—年内)、短期保留(—年)、中期保留(—年)、长期保留(年以上)的分阶段的目标任务要求,全市校安工程建设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是:在年已完成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加固改造校舍万平方米,重建万平方米,完成项目学校的附属设施建设,实现平安校园建设。
在工程建设中,统筹安排各项防灾避险措施,提高中小学校舍的综合防灾能力,对中长期保留学校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对受地震及其他灾害威胁的学校进行迁移避险,使校安工程全部达到综合防灾避险要求和抗震设防要求。同时建立全市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校舍安全状况,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安全管理提供服务。
资金需求
测算标准:D级危房拆除重建按每平方米元造价测算;B、C级危房加固改造按每平方米元造价测算。
测算依据:参照《市危房改造造价测算表》中的相关指标进行测算。按照表中的标准实施工程建设,B级危房加固后的使用年限为年,C级危房加固后的使用年限为年,重建校舍的使用年限为年。根据国家、省关于工程的实施必须达到“两个要求”的硬性规定,我市以结构类型为“框架”的指标进行工程建设资金测算。
资金需求:规划资金万元,其中加固改造资金万元,重建资金万元。
资金筹措:争取请中央、省级补助和市、县(区)自筹等办法解决。
分年度实施计划
年:在全面完成省校安办提出的“在年内消除年月底锁定的D级危房”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年内力争完成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拆除重建任务。
年:加固改造B、C级危房万平方米,拆除重建D级危房.万平方米;
年,加固改造B、C级危房万平方米,拆除重建D级危房.万平方米;
年,加固改造B、C级危房万平方米,拆除重建D级危房.万平方米。
(三)学校标准化建设(-年)
规划范围
在布局调整规划中,规划长期保留(到年以后)的全市城市和农村所有中小学(含高中阶段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
规划原则
合理布局原则。充分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条件。做到教学楼、运动场等主要教学设施的布置区域分开、功能明显。
科学规范原则。项目建设各个分部的设计技术指标、主要建材用量、建筑层数、疏散通道、采光通风、电气照明、给排水、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适用够用原则。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普通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号)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号)进行测算,具体建设规模以规模指标进行测算,最小不得低于基本指标。规划设计规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兼顾学校发展,结合需求与可能,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关系,做到安全、适用、够用,严禁铺张浪费。
因地制宜原则。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学校所处区域民族风俗特点、城乡规划要求,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
建设目标
从年开始,全面启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到年,在规划长期保留的学校中,按规划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学校新征用地、新建校舍和其他附属设施建设;同时,分步做好图书、计算机、课桌凳、学生用床和教学仪器等采购工作,全面完成新校园建设的全部实施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学校均达到标准化配置,每所学校基本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办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新校园建设行动顺利实施,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中小学新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程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相关工作机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其他各工作机构设在相关职能局,相应的负责人由各局主要领导兼任,做到各尽其责,整体联动,合力攻坚。
(二)多方融资,加大投入。为解决资金问题,确保新校园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各部门要努力争取中央和省对我市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支持,以减轻市、县(区)财政压力。同时,采取以下措施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缓解资金压力。一是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市、县两级财政对新校园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二是利用政府信用平台,积极争取银行贷款支持。三是创新工程建设投资方式,积极探索代建制。要大胆创新建设投资模式,以县为单位积极探索校安工程代建制,把即将启动实施的校安工程打包,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公开招标,确定代建单位和建设规模。在公开选择代建单位前,要按照节约成本的原则,对工程成本进行认真测算,有效降低校安工程建设成本。市发改、财政、建设、审计、教育等部门在推行代建制过程中,各自的职能职责不变,要全力支持配合各县(区)做好项目审批、资金筹措、成本核算、工程监管、工程审计等相关工作。特别是临翔区,要按照市委第次常委会议的要求,率先示范,开展好校安工程代建制试点工作,为其他县提供学习借鉴的经验,为创新校安工程建设投资方式开创先河。同时,多渠道融资,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切实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我市新校园建设顺利实施。
(三)减免规费,降低成本。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号)有关减免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等优惠政策,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减免基础教育工程建设项目规费的通知》(云政办发〔〕号)的要求,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组织实施,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免规费,降低成本,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四)严格管理,规范运作。一是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按照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工程档案归档等程序组织项目实施。要严格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和教学设施设备政府采购制、工程质量与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合同管理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二是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按照国家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设置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确保项目资金安全。三是加强工程进度管理。严格执行进度报送制度,确保各类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四是严格政府采购制度,确保各类教学设施设备采购合法合规。五是加强监督。要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技术标准、实施方案、工程进展和实施结果等向社会公布,所有项目公开招投标、建设、验收等各个环节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同时,将新校园建设实施情况作为对县(区)主要领导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六是所有工程必须设立竣工标志牌。标志牌的内容在省校安办要求的基础上,必须有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设计人、施工负责人、监理人员、质量监督人员、甲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名单。
决策阶段从项目建议书提出开始,一直持续到项目决定开始建设为止。决策阶段确定的建设标准、工程选址、技术方案、材料设备的选用等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已经基本确定了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决策阶段影响新校区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是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校址的选择和技术方案等。根据相关研究,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阶段是投资决策阶段,比例在80%一90%。因此,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否充分、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新校区建设的成败。
(1)校区建设规模的确定
校区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着项目投资额的高低,校区规模的确定,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要合理。如果建设规模过小,那么学校的办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如果规模过大,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建成后的维护运营成本也会增加不少。因此,新校区规模是否合理对整个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考虑新校区建设规模时,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①学生数量。②学校中远期的发展规划。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建设规划面积指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独立学院校区建设规划面积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也是确定校区规模的依据之一。④社会的实际需求。
(2)校区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
建设标准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标准水平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建设标准要合理确定,应当从当地和学校的实际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应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
(3)新校区地址的选择。
选址是否合理,一方面会影响到材料、设备的采购和运输,进而影响到工期的长短和工程质量的好坏,另一方也会影响学校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对外招生以及优秀师资的引进等。也就是说新校区的选址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资源条件、运输条件、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本着有利于学校长远的发展的要求出发。所以,在建设地点选择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①节约用地。②应当符合抗强震要求,校址应尽可能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③减少土地平整费用,减少投资成本,土地平坦或略有坡度(一般5—10%为宜)是符合校区建设要求的,这样也方便地面排水;④应可能选择学校附近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段,可以满足老师和学生教学、研究及生活需求。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选址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滩生态产业园,地处渭河之滨,地势平坦,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西安市郊旅游胜地,距西安市中心20公里左右,交通便捷,校园周围绿水环绕,花果飘香,空气清新,基础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备。学院按照12000名在校学生规模设计,整个校园规划占地500亩,一期建设占地200亩,二期建设占地300亩。学院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00000m2,总投资8.5亿元。城市学院校园建设坚持一次规划、分期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的综合优化。
2、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分析决策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而项目一旦作出决策后,设计就是重点了。设计阶段是决策阶段的各种构思变为现实的阶段。
设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拟建工程能否节约投资、质量和进度能否有效控制等。据相关研究,在符合同样使用条件的情况下,设计方案的优劣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一般可以达到5—10%,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20%。影响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是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等。要想建设国内一流的新校区,搞好规划和设计是关键所在。新校园的总体方案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技术工作,是建筑功能、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创作实践。为获得最佳设计方案,城市学院采取邀请特定单位参加,又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最终同济大学中标,之后,西北设计院、清华苑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了校区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学院在校园规划建设中贯彻“环境育人”的原则,以“绿色校园”、“节能校园”为建设理念,体现出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特点,形成了教学群楼和宿舍群楼对称布局,轴线主要空间和建筑围合的半开放空间呼应的格局,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创造了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3、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分析
学院为了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由学院党委纪委牵头成立招标管理办公室,委托有资质的招标公司招标。并采取以下措施:
(1)学校领导重视,组织工作严密,防范措施得力。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
(2)招标方式的选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现行工程招标按不同项目特点和规模规定的相应的招标方法,在招标方式的选择上,不同方法有不同的特点,也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学院做到了能公开招标的就公开招标,特殊情况下才辅之以邀请招标。
(3)详细编制工程项目招标文件。
在学院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招标文件中,一般都规定了工程项目的各项交易条件和技术指标,另外对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质量品牌都做了限定,要求投标人在投标前对校方规定的材料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依据市场价格合理确定投标价,减少在施工过程中的纠纷,做到材料质价统一,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控制工程造价。
(4)造价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招标文件编写,合理确定拦标价。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人员来说,需要重视对各类有价值数据、资料地筛选、收集、分析以及总结工作,另外,对影响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的各方面相关因素进行鉴别、分析、评价和预测,在此基础上编制招标文件,合理确定工程拦标价。
(5)招标文件明确合同全部条款。
如果合同内容不明确,那么在洽谈签订合同过程中难度加大,很容易给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留下隐患,如果在招标过程中明确合同条款,相当于事前控制,投标时响应招标文件,合同签订会很顺利,施工过程中也会减少互相扯皮,减少纠纷。此外合同也应当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纠纷应当有所预料,做好事前防范。通过招投标的激烈竞争,使学校的工程投资得到了较大幅度的节省。在投标中,与拦标价相比,最终报价的优惠幅度一般都在5%--10%。
4、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工程造价已经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工作主要是工程造价变更的审查和控制。从工程造价总体构成上看,这一阶段的作用明显要小于设计和决策阶段。施工阶段控制造价的特点是可控制周期长、控制面广以及费用支付划分点多、动态控制等。据相关部门统计,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占全过程投资的5%~10%,因此,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比较小了,但是工程项目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控制不力很容易出现结算额大幅超过合同额,从而使得工程项目建设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则很大,这也是目前建设投资控制的难点和重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同时也是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延伸阶段,是招标合同的具体化。加强工程项目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对承建双方的履约行为管理。
4.1该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方式包括: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临时费用
在工程项目施工与安排开工计划时,要考虑到相应的附属配套、大小市政工程能否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尽量不发生临时性的供水、供电以及供热费用,并减少二次施工造成的物力、人力、财力浪费现象。
(2)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有效降低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环节之一。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一般较长,所签订的合同需要涉及到施工承包、材料设备采购等方面。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非常频繁,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从而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而施工合同则是工程项目索赔、变更、结算等的重要依据,也是合同签订双方抵抗风险的重要保障。
(3)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监理制度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的有效性,充分给予监理单位合同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工程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执行,具体包括完善承建单位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从工程项目管理机制上构建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工程项目建设月度进度款审核工作,避免工程项目投资的失控。
(4)建立合理的工程洽商制度工程项目中工程洽商是编制
工程项目预算增减账的依据,也是施工单位在中标后提高工程造价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工程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洽商的控制与管理,为了防止不正当的索赔等行为出现,建立规范、合理的洽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洽商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预算合同等有关部门在签办工程洽商时的责任与权力,分工必须明确,当然权力则不宜过度集中。
(5)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技术措施是从技术的角度进行成本的控制,一方面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组织施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用的高低将影响到间接费用的高低,因此,选用新材料与新工艺是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效率、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另一方面,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施工偏差后能够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加以纠正。
(6)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经济措施即从经济角度分析与管理成本,如包括财务会计角度的资金核查、控制和造价管理角度的工程计量、工程款支付审核、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检查等。经济措施是容易被接受的措施,也是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4.2在新校区施工阶段,院方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积极发挥甲方作用,加强对现场施工管理和监理的监督。
监理公司一方面应严格履行监理公司合同各项义务,同时也是“公正的第三方”,应当排除各种干扰,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委托方和被监理方。学院给予监理公司合同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并进行雅阁的管理与监督。当监理人员受到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监理行为有失公正的时候,就会难以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实施严格的工程签证变更管理制度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规范工程变更签证。校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与造价管理人员相互协作配合,严格把关签证制度及程序,保证签证内容与工程项目建设实际相符合。对于工程项目中的隐蔽工程,要同时做好检验制度和验收签证制度,严格做到工序管理的科学性,做好相关隐蔽工程的质量记录和检查工作。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变更控制,重视对项目变更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进行科学论证。在提出工程项目变更计划的同时需要测算出相应的工程项目造价变化。尚未经过验收与签证的隐蔽工程将不允许计入工程进度资金的计算范围内。此外,需要加强防止施工单位重复计算工程量,以及任意扩大变更的范围或者曲意理解设计的变更行为,积极深入项目的施工现场,掌握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对施工单位没有做的或者设计确定核减的工作范围进行工程量的核减量,进而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准确核减。
(3)确定材料合理价格,把好工程材料确价关
工程项目建设主要材料在工程项目造价中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由于工程项目设计深度、工程实际变更等原因,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一些主要材料、设备价格进行重新确定,材料价格确认应在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合同内容从建设质量和价格两方面进行确认。为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新校区筹建处管理人员和预算人员深入市场,掌握大量的材料、设备价格变化的真实情况,同时以合同内容为依据,对材料、设备的认质认价制定了严格的流程和充足的依据。根据合同约定,城市学院一期建设期间主要材料认质认价节约工程造价逾1000万元。
5、建设项目竣工审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分析
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要达到竣工条件时才能进行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工程项目建设成果转入生产使用阶段的标志。所有的工程建设项目都要进行及时地组织验收工作,进行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项目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最后造价的确定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报告进行审计是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最后环节。由于最后的结算直接关系到最终工程款的支付,施工单位在这个阶段通常会用尽各种方法来增加最终的结算款,使自己利润最大化。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的高估冒算率在5-20%之间。院方竣工结算阶段投资控制主要措施:
(1)聘请造价咨询审计公司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
学校在委托审计时应在咨询合同中应对具体审计人员作出经验和资质的要求。
(2)确认工程量。
工程量的确定应当以施工图、设计变更及双方签证为依据,严格按国家规范对工程量进行逐项审核;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允许审减金额的幅度,超过范围的审计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可以有效防止施工单位结算时高估冒算,一般允许审减金额为审定造价的3%-5%。
(3)核对定额套用是否正确。
审查所列分项工程的单价与定额单价是否相符,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含的内容是否与单位估价表一致。
(4)审查并落实设计变更签证。
审核设计变更是否经过业主和原设计单位认可,从技术角度审查变更签证的有效性。
6、城市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
全过程投资控制的主要经验城市学院新校区建设是一项规模大、资金投入高、施工时间紧迫的工程项目。新校区一期建设2006年6月开工,2007年8月底完工,9月实现校区搬迁,一期建筑面积约13万平米,投资3.6亿元。2009年开始二期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1)院方高度重视,投资控制组织措施得力,注重造价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培养。
对于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等进行综合的处理,将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造价管理队伍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水平并且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硬朗的工作作风,确保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有效地完成。
(2)严格按照校园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建设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做足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建设最大限度满足使用需求,最大限度减少设计变更。
(3)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启动项目,坚持先招标后施工,杜绝“三边”工程。
特别是项目施工,坚持招标确定造价后施工,减少工程造价争议,坚决杜绝边设计边施工;针对使用需求比较紧迫的“8.31|项目,可以采用模拟清单、主要材料招标或者依据设计方案进行清单招标,尽可能多的在施工前确定施工子目单价,为工程造价控制创造最有利条件。
(4)加强招标管理,注重合同控制。
招标组织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使招标充分形成竞争;造价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招标文件编写,招标文件内列明合同几乎全部条款,将造价控制内容在招标阶段落实,实现事前控制;施工阶段加强合同管理与履行。
(5)注重材料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并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依据合同约定,针对施工阶段进行的材料认质认价,深入市场进行价格质量调研,严把材料质量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控制好工程造价。
(6)委托第三方,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关键词:高职教育;岗位能力;模块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98-03
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是大学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近年来,我校关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和培养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地摸索与认识中。我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前身是建筑装饰技术专业,2005年秉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及《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精神,并结合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及我校的办学资源,以及按照《浙江省普通高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归并调整表》,将建筑装饰技术专业调整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几年来,在总结建筑装饰技术专业10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理清高职高专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办学思路,提出了面对建筑设计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分模块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明确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的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专业技术发展水平要求,确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
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特点以及分析专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表明,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更是体现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方面。其中,对于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就是确定其胜任职业岗位(群)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在确定高职人才现有的技术岗位的基础上,通过职业分析,列出职业所需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对工作态度的要求。根据对近年来我校建筑设计技术毕业生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显示,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有三类:一是设计单位,二是装饰公司,三是施工单位。其中,从事设计或现场管理工作,归纳就业岗位对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是:具备一定的建筑方案表现技能,掌握制图、材料、构造、力学等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及建筑设备体系与建筑的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等关系;具备建筑室内外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以及一定的现场施工管理等能力。根据以上的调查分析并参照《建设行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专业目录》和现行执业注册制度,我们明确了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为此确定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建筑设计、建筑装饰等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在设计单位从事规划、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建筑景观等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并根据设计师助理职业岗位群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将专业核心技能定位于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能力、建筑施工图设计能力、室内外装饰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建筑景观设计及建筑工程现场管理能力。
二、构建突出应用能力模块化的教学体系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点,要在建筑室内外工程的设计及管理等都有所长,显然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是不现实的。教学改革的宗旨就是要使学生在具有基本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在上述某一方面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因此,从2004级开始我们尝试毕业设计环节分建筑方案设计、室内设计两个模块方向,到如今的整个贯穿三年的分模块教学体系,充分遵从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以建筑设计为基本平台,建筑、室内、景观三个模块并行的模块化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
模块教学首先是从设计课入手,以建筑设计专业基础知识为平台,采用“模块化”分模块、分阶段教学,充分遵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三个模块方向由共同的一条主线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串接起来,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此外,根据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群的特点,以设计课为主线,将专业分为建筑、室内、景观三大模块,并为建筑方案及场地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装饰设计、建筑与装饰工程以及建筑景观设计等五个模块方向。整个模块课程教学环节从第二学期开始贯穿各个阶段理论及实践教学直至毕业环节。在强调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这一主体的基础上,模块之间相互交叉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模块的选择由粗到精,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建筑、室内及景观中的其中一个模块进行学习,在大二时还可以作适当调整,在完成以上模块课程及实训的基础上,最后完成毕业综合实训。
三、确定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
以能力为主线优化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确定的知识技能是以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依据的。教学突出实践,通过大量的训练,强化技能的提高。采用分模块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建筑设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各有所专、更有所长。围绕这一目标,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对教学大纲重新进行修订。梳理开发建筑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确定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内容和实践内容。在课程的设置上,强调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在模块选修课的安排上则主要体现各专业模块的特色,有着一定侧重。“建筑模块”安排了建筑测量、城市规划与设计、场地与景观设计等模块必修课;“室内模块”安排了家具设计、室内设计Ⅰ、室内设计Ⅱ等模块必修课;“景观模块”安排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理、建筑景观设计等模块必修课。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规格不同于一般的岗位操作工培训,其对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为此我校安排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任选课,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如构成与模型制作、阴影与透视、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管理、程序设计语言、摄影基础、计算机效果图等相关课程(见图1)。在教学内容编排上从建筑设计初步的基本理论到建筑设计Ⅰ至Ⅲ将若干个项目由浅入深贯穿起来,室内设计Ⅰ、Ⅱ也同样,同时通过建筑工程制图、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表现图技法、构成与模型制作、建筑效果图制作等强化设计技能的训练;通过建筑与装饰材料、建筑与装饰构造、建筑与装饰施工技术、建筑与装饰施工组织设计等加强了工程技能的训练;由建筑测量、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建筑物理、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体现出不同模块教学的侧重点。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课题为导向,重点突出能力的培养,各项目课题之间从易到难,相互穿插,循序渐进。课题组经常进行教学研讨,对每一阶段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一模块的各实践环节课题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环环相扣、内容连贯,同时各模块之间又互有穿插。将设计原理的学习与设计表现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竞赛指导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使得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环环相扣,避免改革前各自为政,课程内容重复或者脱节的现象。理论教学以保持连贯性为原则,不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注重其与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如建筑设计初步重点解决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采用“学中做”的方法,用三个小的课题来实现对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而到了建筑设计Ⅰ至Ⅲ以及室内设计Ⅰ至Ⅱ则是重点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每一阶段通过2~4个课题的完成,强化训练基本技能,掌握专业知识,最后的毕业环节学生进一步在某一方向进行深化,达到掌握职业技能的目标。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专业各模块岗位能力的分析,形成校内基础专项技能实训、模块技能训练、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模拟仿真毕业综合实训和校外的毕业顶岗实训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确定毕业生实践能力要素。同时,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始终穿行,以项目为导向,循序渐进,强化技能训练。结合专业模块课,将实训与课程紧密结合,集中分散穿行。
构建理论与实践课程以强化应用为重点,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社会的职业需求为出发点,完善行业内相关的各职业岗位(如CAD绘图员、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等)的职业资格考证制度;同时,瞻顾到日后注册建筑师、注册建造师的考试,适当予以引导;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利用社会资源,发挥校外兼职教师的作用,“双元制”的顶岗实习指导模式,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引导学生进行选课,将学生带入建筑设计领域中更为具体的领域,然后在大二通过模块课程的学习及实训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实用、在某一方面更具体的知识;在大三的毕业设计综合环节的学习中,更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现课题与职业岗位相结合,从而掌握某一领域的基本技能,提高在行业的竞争能力。模块课程的选择为建筑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了较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方向。在模块化教学中,科学的教学体系是前提,合理的教学内容是核心,有效的教学手段是保障。在教学中强调学做结合,边学边做,将理论与实训、课程与实验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工地现场教学相结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信息量;利用现场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模型制作、设计表现能力,并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以社会的职业需求为出发点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如CAD绘图员、施工员等)的职业岗位技能考试;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设计竞赛及行业技能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搭建作品展示平台,结合各教学环节,适时举办学生写生作品展、建筑效果图展、建筑模型展、毕业设计展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另外聘用企业行家参与教学是高职教学的一大特点。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聘请来自建设单位一线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各项教学实践环节,并在新生始业教育、毕业实训等环节中开设讲座,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提高专业素养;在毕业实训环节中,通过毕业顶岗实训,让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教师定期检查,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以实现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接口。
五、教学改革成果及今后的发展和思考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模块教学”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注重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使现有的教师力量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此外,该教学模式更具针对性,利于学生的发展,从而使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就业面与模块教学吻合。下表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具有学科覆盖面广、岗位辐射面大等特点。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工程、暖通设备、人文地理、艺术修养;从建筑方案设计到建筑施工图设计、城镇规划设计、场地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及室内外装饰设计,都是本专业涵盖的范围。而面对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因材施教”这个传统的术语是建筑设计专业这些年来教改实践的指导原则。今后将继续化分模块化教学改革,从社会需求和学生专业发展意愿出发,通过科学调研,筛分归类,更科学地设置建筑专业相关模块,使之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模块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支撑,重构后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将会是今后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又有教学水平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保证“模块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的分模块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同于以往的学科教育,教师对其的认知不同,教学的效果显然会有很大不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实验设备是影响“模块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尤其是实训基地的建设,鉴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要实现全方位的情景教学还有一定难度,如何保证“模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实训”这一环节能得到切实施行,在教学中如何克服设施建设和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岗位越来越难找,尤其是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岗位,如果落实不到位,“模块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建筑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社会的发展不断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学生毕业后还将面临各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注册师制度的实施,所以要求学生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三年时间内既能保证练就扎实的应职能力,又能保证学到应有的理论知识,使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教学真正发挥“模块教学”在增进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还须我们作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业.建筑教学模块化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2):85-86.
[2]梁熠葆.基于能力本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6):157-158.
[3]季翔.高等职业教育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