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方法

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方法

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能力素养;优化教学;实践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57-01

心理学研究和实验表明,由于年龄和智力发展的关系,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对比较抽象化概念的理解基本依赖于感性直观材料,主要依靠判断和推理等开展思考活动的理性思维发展却相对滞后。而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程对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要求开始升高加码,这就是许多小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感到越来越吃紧费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适当时期开始重视和注重对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他们尽早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理性逻辑思维的平稳过渡。

笔者就此话题,结合自身的实践与体会,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1.在开展基础内容教学中实现思维的组织和开发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活跃,处于不稳定态势,如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等。有鉴于此,教育应当遵循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强化小学生形象感知思维基础上逐步开发抽象逻辑思维。否则就是欲速则不达,或是现代版的揠苗助长。

1.1要强化小学生的感性认知。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通过多媒体手段来直观演示小数除法的演算过程,指导学生对算数的商和余数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除不尽”现象中感悟一个或多个数字持续重复的过程,从而建立起循环小数概念。

1.2要促进数学知识的有效转化。小学数学前后内容之间都有一定的相联性,教学中要通过“温故知新”法,把小学生的“已知区域”和“未知区域”进行“直航与互通”,以新旧知识的联系转化来训练数学思维。例如,紧密联系“商不变规律”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与大小变化规律”等已学知识,对新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大有促进作用。

1.3要对学生强化练习和分类整理的指导。在对学生加强知识练习的同时,还要注重指导他们将已学知识按照一定标准,开展经常性的区分、梳理和整合。有效促使小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巩固学习,较好适应数学知识的相通与变化,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训练信息的收集、整理、辨析和处理能力,从而不断发展逻辑思辨能力。

2.在开展课程教学训练中实现思维的引导和发展

人的思维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形象思维,一是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呈现出多向性的四个显著特征,即顺向性、逆向性、横向性和散向性,散向性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发散性思维。一般说来,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充分,抽象思维不足”。对此本文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小学生思维训练主要是解决两大问题:

2.1解决训练方法问题,在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有人总结了四种思维训练方法,即抓口算,训练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抓凑整,训练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勤归纳,训练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精设题,训练小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2通过教师讲述、教学训练、专题引导和巩固强化等各种途径方法,把小学生由现有的以形象性思维为主逐步转向抽象性思维发展。例如小数中有许多“一题多解型”,这对于开发智力、拓展发散性思维、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位教师教学四年级数学题:“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50米,宽40米(如下图),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增加了10米,宽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先是指导观察图形,让学生根据题意在原图上画出增加部分,并提示可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出了五种以上的解法,让现场所有人为之振奋。这样的例子可信手拈来。

3.在开展教学环节延伸中实现思维的培养和强化

有人说,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良好思维和学习能力是依靠养成性实现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进行课堂教学的传授和训练之外,还必须在拓展教学空间、延伸课堂环节之中对小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有效巩固掌握在手的教学成果。

3.1要要充分发挥课本上例题以及练习中“还可以怎样算”、“比一比谁算得快”、“怎样简便怎样算”等提示,指导学生进行联想与类比,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数学学习思维。

3.2执教者应当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自己编制或从题库中择优选取一些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各类题目,尽可能形成“生活化数学现象”,在激发学习情趣、深化课程情感的同时,激励小学生多训练、多巩固、多提高。

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设计手绘;图解思考;教学改进;训练方法

在高校的建筑设计教学中,手绘表现是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课外的手绘培训也已形成一项产业。但目前的手绘教学对手绘表现与设计思维的关系不够重视,做到对其充分认识并加以应用,对手绘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和手绘水平。

1 建筑设计手绘教学的现状问题

1.1 对设计手绘的认识不足

设计手绘通常被视作通过徒手绘制效果图来表现设计成果的一种方法,对其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建筑设计手绘作为设计思维和设计成果的一种有效的物化表现途径,在设计过程中具有提升和体现设计修养、辅助思考推敲设计构思、准确表现设计意图、有效便捷地沟通设计想法等综合功能。其作用体现在设计构思,方案推敲,成果展示的整个过程中,是设计思维的可视化方法和设计水平的有力体现。

1.2 偏重技法的速成练习模式

在手绘教学目的上,多为针对快速设计考试等的应试模式训练,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多为对学生进行集中的模式化培训,通过大量临摹等练习,短期快速地掌握经验技巧,而不是循序渐进,在日常设计中持续练习积累,逐步提高。多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手绘技法的训练和提高上,而没有把手绘放在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加以应用,对设计能力的辅助和提升作用有限。此外,普遍对系统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造成绘画时思路盲目,条理不清晰,形似而不明其原理。

1.3 教与学的关系

建筑设计到现阶段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期,期间形成了各种流派和思潮,相应的建筑设计手绘也需要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形成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因此,建筑设计手绘教学也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模式,应关注和适应设计表现领域的动态发展,持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

2 设计手绘中思维与表达的关系解析

2.1 “图解思考”的理论解析

“图解思考”解释为: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物象进行观察,同时对脑海中的视觉资料进行相应的拆分和组合,并结合个人的情感与想象力,形成相应的分析概念性草图。通过观察、感知、分辨和想象四种手段,用速写形式的草图来帮助思考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整个设计阶段,这种思考伴随着速写草图使设想和构思应运而生,实现图形和思考的结合。这种使思考形象化的图解思考比内在思考更具优势,图解的表现方法是一种最有启发思维的方法,它不仅为了绘图的表达,更有助于设计思考。

2.2 设计思维与设计表达的关系

基于“图解思考”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思维表现与设计表现两部分,设计表现以简洁的图形与快速表达的特点成为设计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有效方式。设计者在表述设计思维的过程中采用图解分析的思维模式,以手绘的形式借助图形结合多种手绘技巧,将设计构思表现为物化的视觉形象;而设计思维是产生设计手绘的依据,对表现形式和方法起到指导作用。这两个方面既有独立性,也有相互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图解帮助整合和启发设计思维,设计思维形成的设计成果又通过设计图解进行表达与阐述。因此设计思维与设计表现的交融互动是设计质量的关键所在。

2.3 “图解思考”对设计手绘的提升作用

对设计手绘的评判标准,表现形式和图面效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设计思维和方案构思本身,因此提升手绘水平最根本的方法是提升思维能力和设计水平。“图解思考”可以启发思维,辅助思考,发展创新,打破既定的思考方式,因此有助于设计能力的提升。“图解思考”通常与设计构思阶段相联系,设计者与设计草图相互交流,可以被看做自我交谈的过程。

3 基于图解思考的建筑设计手绘教学方法

3.1 对目标事物的形态提炼和表现

手绘表现一方面是将具体事物通过徒手绘制反映在图面上的过程。设计者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并进行组织和取舍,形成个事物之间的逻辑结构,对将展现在图面上的完成效果进行预想,然后对要表现的对象进行简化,以概括的形象展现出来。在此过程中,要求设计者具有对事物概括的表现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简化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练习不断积累获得,练习的方法可以是:指定具体事物,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表现,限定不同的抽象和简化程度,完成多个图示;指定一组事物或者情景,要求对其进行分析和组织,然后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表现图。教师对学生的手绘成果进行指导,帮助其提高。

3.2 对抽象思维和设计意图的具象表达

手绘表现的另一方面是将抽象的设计意图通过绘制图像化的过程。设计者通过对设计条件和要求进行分析评估,形成设计构思,并通过反复的图解思考过程形成最终方案。此过程的每个阶段产生的抽象概念通过思维转化为脑中具体形态,通过手绘实现图像化,使用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将各设计要素表现出来,包括事物形态,场景组织,逻辑关系等。这个过程需要将抽象思维物化表现的能力,练习方法例如:给出对目标事物的描述,要求学生根据描述在头脑中形成对其形态的构想,通过手绘表现出来,也可以是对设计情境的描述,使学生通过对所有要素的分析和组合,表现为手绘图示。这个过程同样需要老师的引导。

3.3 思维和情感的个性化表达

手绘表现同时也是设计者展现自己的独立思考,思维逻辑,情感偏好等因素的载体。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根据设计要求并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结合通过积累存储的意象经验和设计方法形等成设计构思,即使是完全相同的条件,不同的设计者所产生的设计成果也会有很大差别,这是因为每个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会潜移默化地融入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这也是设计者和设计作品的价值所在。设计者的个人风格的培养,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来长期积累培养。

4 结语

建筑设计手绘教学在表现技法方面,已经形成了形体速写、材质表现、色彩运用等的规律和方法,但同时对设计思维与设计表达的关系应认识充分。“图解思考”对手绘表现具有提升作用,体现在通过图面的形式对设计思维进行阐释,作为思考得媒介,帮助设计者完善作品并激发创意。手绘不仅是表现技能,更是体现思维过程与设计成果的表现途径,手绘的思维与表达贯穿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手绘表现与设计思维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图形归纳能力和思维演绎能力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来提升手绘水平。

参考文献:

[1] 保罗・拉索(美).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M].邱贤丰,刘宇光,郭建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诺曼・克罗(美),保罗・拉索.建筑师与设计师视觉笔记[M].吴宇江,刘晓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邵龙,赵晓龙.设计表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方法范文第3篇

1.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科学的物理分析能力

因为物理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如何判断反映自然界的物理学理论中蕴含了丰富的判断办法,物理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又充分体现唯物主义的思想,因而,在物理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唯物主义观和思想品德教育。有些时候物理概念和物理科学方法结合得非常紧密,本身就包含着物理方法,在抓住这些概念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例如:刚体、气体、单摆等建立都使用了理想化的方法。

2.加强科学的训练方法

物理科学的建立有试验归纳法和演绎推理法等,有些定律的建立和阐述本身就含着物理学家所使用的物理学方法。在教学中,结合定律讲授这些科学方法。例如,在一些教学中可以做一些试验,让学生有兴趣去探讨在学生的探讨中锻炼其思维的运用能力。我们在不断的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综合的概括形成概念,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思维能力方法取得重要成果的过程,因而,运用一些具体的实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思维试验是一种很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伽利略为了论证惯性定律而设想的“小球沿着不同角度的光滑斜面爬登高”的试验,就是在物理学上著名的思想试验,因此,开创了观察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道路,为牛顿创立惯性定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物理科学实验

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维训练;氛围;脉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213-01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是针对小学生数学活动的教学,它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不仅是数学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应该对小学生进行有意识地思维能力训练,以促进小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思维训练的积极氛围,理清学生主动思维的脉络,培养思维训练。

一、营造思维训练的积极氛围

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内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训练,那么营造轻松和谐的训练氛围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在“长方体”教学中,我就给学生抛出一个探究题:包装盒是怎么做成的?让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有的说是用现成的模子做出来的,有的说是用纸张或塑料粘贴出来的,还有的说是冲压出来的……在学生各种离奇的想法之后,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小心把它拆开,看看它们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学生立刻拿出剪、刀开始拆解包装盒,这些盒子中间很多是纸质的长方体,从包装盒粘贴的接口处,大家很快发现了制作的奥秘。然后我顺势引出“展开图”的概念。由此,我获得了启发: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能够打开想象的空间,在主动地动手活动中思维的活动自然被开启,思维训练就会显得水到渠成。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因为问题贴近实际生活,会有浓厚的兴趣参与进去,轻松地在活动中进行了思维的训练,而且在一个统计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自然地进行了分析、归纳等方法的训练,自然有效。

二、理清学生主动思维的脉络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知识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只有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接点,让思维的脉络更加清晰化,才能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应该抓住思维发展的关键点,帮助学生理清思维的脉络。

学生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会遭遇障碍点,无法继续下去,这时候教师就应该适时地引导,抓住思维的转折点,从而使学生思维越过障碍,开拓新的思路。如教学一个专项训练时,某水果店规定,凡来买苹果者都必须买箱中的苹果数的一半再加上半个。结果4个人买了后,箱中的苹果刚好卖完,问箱中有多少个苹果?这一题如果从第一个人着手思考就难以理出头绪,我引导学生试试从最后一个人买的开始思考,结果学生重新思考,一步步地推理,就得出了第四个人买的就是1个,依次类推就可以知道其余三人分别买的2、4、8,最后就可以求出一共是15个苹果。在这一题的训练中,我抓住思维的障碍点,引导学生认识了从结果推论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在转折点进行思维角度变换的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学生从中受益不少。

三、指导思维训练的科学方法

思维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能够进行系统地训练,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大大提升。

1.系统性的训练。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系统看待,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寻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我在教学中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如:5 5 5 5 5=10的5中间加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像这样一类题目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思维的训练,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数看做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来考虑:首先可以找得出10有关的方法,学生看到5马上会想到5乘以2,然后将一个5拿出来,在剩下的4个5中间解决2的问题,而2最简单就是1加1,5和5如何得出1?最后就用5除以5,这个题目就解出来了。填法之一:5×[(5÷5)+(5÷5)]=10

2.类比法的训练。就是对相似的实物进行识别,找出他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进行有效地辨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准确度的目标。如:

(1)超市运来苹果50吨,比运来的香蕉少1/5,运来的香蕉有多少吨?

(2)超市运来苹果50吨,比运来的香蕉少1/5吨,运来的香蕉有多少吨?

这两个题目,虽然有一个字的差异,多一个“吨”字,题意却大相径庭,1/5吨指具体重量,而没有“吨”,就是指50吨的1/5,这样两个题目的解法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样的题目仔细辨析,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提高解题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维  能力  审美教育  音乐功能

一、音乐教育的特殊意义 

(一)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审美因素对音响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大量地、广泛地感知音乐作品,在音乐教育中,通过演唱、演奏、欣赏等形式,增进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鉴赏、创造的能力。丰富多彩 的教学形式、内容,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知力,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情感得 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如此获得的音乐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 自然与真实。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又融入了思想品德教育。贝多芬曾说 :“音乐应当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瓦格纳也言之:“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 ”

(二)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真、善、美的现代人

音乐教育所制定的 目标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音乐教育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即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我国现阶段音乐教学目标明确规定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 ,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音乐的功能是音乐教育的前提 

音乐的功能主要感慨为三个层面:物理、生理、心理。音乐作为一种声音,是自然的物理现象;人在有意或无意中生理上都会受音乐的影响音乐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是双重性的,使音乐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平衡和谐发展 。音乐教育是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这是音乐自身的美所决定的。“音乐美是一种独特 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 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 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是我们感到美的愉快”。 

二 、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育最终 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 能的人 他既要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又要有高度的形象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正是人的左、右脑所分别具有的优势功能。在过去的教育中,由于受形象思维是低级的思维活动 ,抽象思维是高级的思维活动的片面观点的影响,人们对形象思维的研究不够客观,认为形象思维活动只局限在幼儿阶段,从小学阶段就忽略了形象思维的训练。其实音乐课程主要是开发右脑功能的学科,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培养听力的重要手段,有较强的听觉能力对提高直觉能力有很大帮助,可以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长期不懈的训练就可 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在音乐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 ,可大大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如何运用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21世纪的人才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出学校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 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 的需要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 比拟 的。为了使美育落实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树立以育人为 目的,加强审美教育,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那么如何在音乐教育中突出审美教育呢?笔认为可以试从 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手:

(一)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始,了解歌 (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教的歌 (乐)曲教材中,既要有古今中外名家名,又要有 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类之齐全 、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极好教材。同时利用教材 的刻意安排,充分发欣赏课的作用。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挖掘美育素材 ,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以概括和提炼,增强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可 以让学生参与律动一起去感受乐线条的起伏,对于节奏的训练方法上可让学使用打击乐,去感受和领悟,培养内心的节奏等。通过系统的训练既可开阔学生的审美领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美认识和分辨 ,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

(二)重视美感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的意识、美的观念 ,又必须具备美的方法和技术 ,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一个有艺术修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文化底蕴,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故从一定意义上说 ,音乐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 。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等。学生充分理解感受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 

(三)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育的效益 ,还 应当积极创造条件 ,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组织一些在声乐、钢琴、器乐等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台进行表演 ,给大家提供观摩学习的平台,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 自信心及与人合作的精神。教师也可选些 CD、VCD音响资料给学生播放 ,其 目的是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还可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中外著名音乐家的肖像等等。久而久之学生长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巩 固和提 高学生的兴趣和审美能力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 

(四)审美教育最终得以落实的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以及专业视野等等,都是贯穿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求教师树立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以主人翁 的姿态 ,认真钻研教材 、因材施教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组织教学观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