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 项目资金管理 挑战 思路

为进一步调动科研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组织好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力量,保证科研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按质按期完成,不断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对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资金管理进行规范,并优化其资金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一直被学术界所诟病,这一点不仅出现在自然科学课题领域,也存在于社会科学课题范畴。从近年来反腐案例显示,部分事件就出在科学项目资金的使用上。为此,本着优化资金使用以推动科学研究活动的正常进行,笔者将就本文主题展开讨论。

以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资金管理问题为例。诸多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着省部级,乃至国家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增强我国创新能力的战略规划下,各级财政对于重大自然科学项目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然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难免存在着机动、灵活的特征,甚至有时还需追加课题经费。由此可见,如何在目标管理下形成项目资金的统筹配置,则成为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正因如此,也体现出本文主题的讨论价值。

1.项目资金管理面临的挑战

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并结合调研所得信息,项目资金管理面临的挑战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1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理性难以掌握

根据规定若申报成功某官方课题,单位将以1:1的比例拨付配套资金。尽管部分科研事业单位获取经费的比例不同,但仍能形成一笔数额可观的经费。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似乎不存在资金管理的漏洞,但是如何确定其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理性却存在难度。所谓“真实性、合理性”可理解为,报销凭证背后的事件是否是真实的,并且该事件是否属于课题研究所需。众所周知,部分课题负责人往往在合理性上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这实则导致了项目资金的浪费。

1.2资金管理中“关系性”支出难以控制

国人所特有的“人情观”也侵蚀着课题的研究领域。包括开题、中期验收、结题等环节,都掺杂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因素。笔者之所以敢于指出,因其乃是公开的秘密。为此,本作为保障课题研究的资金项目,却额外受到了“关系成本”的侵蚀,自然也就导致了浪费。与第一方面的挑战不同,这一方面的挑战因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默契,更加难以控制。

针对以上挑战的评论已广泛存在于网络、报刊之中。之所以难以解决,不仅在于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不够,还在于监管往往流于形式。

2.针对挑战的思路

从优化项目资金管理的可行性上看,以上挑战的出现并不偶然。它的出现植根于我国当前浮躁的学风之中,并受到我国当前社会生态的影响。由此可见,想要从根本上去除以上弊端在短期内只能是愿望。为此,在应对挑战的思路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建立声誉约束机制

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范围内某人因声誉出现瑕疵,那么这种负面信息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在行业内传递。其结果则是,因该人的声誉问题而难以在行业内寻找到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从而被驱逐出该行业范围。近年来学术打假的威力众人皆知,这就是声誉约束机制的作用。针对项目资金管理而言,则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公开课题组的经费使用情况;并在同行们的舆论监督下,形成强有力的声誉约束。

2.2下放部分资金权限

在管理学中有项非常有名的“霍桑实验”。该实验所得到的结论,使得梅傲建立起了行为学派。然而,该结论为美国经济学家帕生斯在上世纪60年代所否定,因为它不关乎日光灯的亮度,却在于因团队成员的减少而增大了相互之间的监督力度。这给了项目资金管理的启示,即将部分项目资金下放给课题组集体管理,则能在更小范围内建立起更强的监督效应。

应该承认,项目资金管理属于财务管理的内容之一,在各科研事业单位中都有章可循。但笔者需要指出,在不违反财务规定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引入以上两点思路。

3.项目资金管理的原则

探讨项目资金管理的原则,实则为具体管理模式的构建建立起了内在要求。与管理技术不同,这里主要关注项目资金优化的价值取向。

3.1资金申报原则

课题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阶段性,关于这一点在课题申报书中都有说明;并且,部分自然科学课题项目存在着外单位的协作。因此,为了使得项目资金在管理上的正常、有序,应根据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资金阶段性预算使用申报。为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还可建立针对阶段性成果的评审机制,在此基础上做出资金拨付决定。不难理解,这种评审机制将形成倒逼效应来推动资金管理的高效性。

3.2跟踪审核原则

跟踪审核在现实中的确难以实现,其受课题研究的专业性、成果实现的不确定性影响。但是可以建立以项目研究阶段、或项目研究时间、或项目阶段性成果为单元,开展资金使用情况的审核工作。

3.3专项报销原则

部分项目资金的使用,采取实报实销的原则来进行。这就要求在报销凭证的确认上应坚持专项原则。如,材料费、差旅费、设备购置费等,在审核发票时应一一对应。从目前所反馈的情况来看,对于这些形式要件的确认并无太多问题,而难点还在于经费数额的真实、合理性上。对此,本文存而不论。

4.原则导向下的管理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思路,具体的管理模式如下所述:

4.1声誉约束机制的构建

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它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建立这种机制,还须借助信息化平台。具体而言,将课题项目的负责人、项目资金数额、阶段性使用情况在单位网站上公布出来。并且,阶段性使用情况以作为动态信息给予适时更新。从而就在单位范围内建立起声誉约束机制来。若考虑到对外保密的需要,可以在单位内网中给予公布。

4.2部分资金下放的构建

在当前学术界也存在着收入上的“马太效应”,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课题经费的获取能力。本是保障项目研究用的资金,却往往成为项目负责人的囊中肉。为此,应建立课题小组成员间的监督机制。项目资金根据一定比例,划拨到由小组成员共同管理的课题核算本上。在遵循资金申报、跟踪审核、专项报销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实行课题组内部的统筹安排。

5.结论

本着优化资金使用以推动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针对当前项目资金的管理问题,提出在不违反财务规定的前提下,应引入声誉约束机制和下放部分项目资金的两点思路。

即通过某种方式公开课题组的经费使用情况,并在同行们的舆论监督下,形成强有力的声誉约束。将部分项目资金下放给课题组集体管理,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在遵循资金申报、跟踪审核、专项报销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建立课题组内部统筹安排的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巧燕.加强农业科研项目资金预算管理的几点做法[J].商业会计,2010,(11):64-65.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术生态;高校图书馆;生态因子;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5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01-04

学术生态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及技术的系统知识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状态[1]。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共同构成大学学术生态系统。由教师、科研人员组成的学术主体,在学科层面,通过课程、课题与知识型服务等形式完成教学、科研、学术活动等任务。从社会生态学看,高校学术生态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结构系统;从教育生态学看,高校学术发展的方向、成效、范围依赖于学术主体与系统中促进学术发展的生态因素[2]。美国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说:“学者工作是以知识为素材、学科为基点,以教学研究为技术,因此,学术生态因子应当是‘学科’以及以学科为基础的机构。而个性包容的学术环境、学术资源的获取与分配都是制约学术发展的关键因子。学术资源是否容易获取、信息沟通是否便利,尤其是学术资源配置能否体现不同发展目标对学科发展的不同要求都制约着学术发展。”[3]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枢的图书馆是高校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作用是:为教学、科研提供坚实的文献资源保障与有力的信息支撑;加强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帮助教学科研人员吸收利用最新科学成果。在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必须重视自身在构建和谐学术生态系统建设中影响力的发挥。

1大学内部学术发展作用力生态因子分析

大学学术发展内在力量包含学术主体与学科两个最根本因素[2]。学术主体自身发展变化是学术发展内在力量的主体,学科本身内在规律又决定着高校内部学术分工,同时学者及科研活动在动态发展中又不断地提升着学术活动品质。

1.1学术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学术主体发展

高校学术主体指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包括教师、学者、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群体,他们是学术创造的承担者,也是学术生态中最活跃的元素。他们往往受传统学术特质影响,借助已有知识、理论和经验对科学问题进行假设、分析、探讨与推出结论,但是这也制约着学术发展。学术人要在学科建设与创新环境中不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术人自身必须有一个自我澄清过程——在某种学术理念指导下,对已有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反思,对自身在所处学术环境下实施学术因素重组的决策性思维及对未来学术方向的把握。这构成了学术主体自身发展的动力。而这种动力最终依靠学术人自身素质发展,包括师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学科专业与学缘,学术能力及理念,学术道德与学术成果等因素。这些因素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学科建设要上水平、上质量,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十分关键。因此,高校应适应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培育高素质科研骨干与学科带头人。

1.2学科体系建设是学术发展的重要平台

学科建设是教学、科研实力的基础,重点学科的数量与水平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尺。当前各高校都把建设重点学科知识体系作为提升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途径,其目标在于形成学科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学科专业内容与结构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可以说是学术生态的“小生境”。伯顿·克拉克指出:“学科是学术系统主要‘关切的事’……一个范例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享的东西;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是由共享一个范例的人们组成的”[4]。这也说明在大学里的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必然导致学科发展不平衡,使学科有着重扶植与削减压缩之别,有重点、普通之分,越是重点扶持的学科越会得到较多资助进而促进该学科专业发展,这也是当前许多高校建设学科体系的重要策略。

1.3课程是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要素

学科内容的具体化是课程。尽管许多大学以学科组或教研室形式出现,但从教学角度看其本质是课程组。课程组是学术主体的“小生境”[6],对教师全面发展尤为重要。教师学术思想的形成、对学术前沿的探索、教学研究与改革追求都会在课程组体现。课程建设应遵循学术发展规律,确立“以人为本,以学术为主导”的管理理念。其设置不仅要反映学科特点,满足学生走向社会实际岗位的需要,还应注重综合性,有利于主体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给学生传授各种基础知识,在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育的前提下,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提升课程人文教育价值。

1.4科研课题研究是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科研角度看,课题组是学术主体环境的典型形式,它是科研人员发展的“小生境”[6],其学术知识与能力、学术观念与品质、学术立场与意志都会在课题组中得到全面发展、展示与检验。课题研究一方面是研究过程的创造性劳动,遇到具体问题、难点需通过信息咨询借鉴已有经验;另一方面,课题立项后需持续补充新知识,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以充实课题保证创新性。随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学科分支越来越细,研究程度越来越专深,读者对文献需求的针对性、专指性越来越强,学科整体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为此,学术发展必须努力发掘科研课题的开发潜力。

2图书馆对高校学术生态发展的影响力

从以上论述看出,学术发展须经过学科专业与课程的构建与发展,学术人成长、课题研究等学术目标的实现等关键性因素的分化、综合与多阶段循环才能形成相对成熟的学术生态系统。而围绕办学目标,服务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其在学术生态系统建设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

重点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进行其建设必不可缺的物质基础便是文献资源。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与重点学科,图书馆对学科文献收藏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着重点学科教学成败。文献资源建设须以重点学科为核心,构建有重点、全面系统、多层次、多极化载体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在学术价值、专业领域和学科特色方面形成优势[7]。为此图书馆应紧跟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广泛搜集反映各学科前沿的文献,使读者形成宽阔的学科视野。同时还应立足培养全面型人才,注重收藏优秀的人文哲社类文献,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现代科研信息需求更趋向个体化、深层次化,不仅需要提供相关文献信息资源,更需提供相关知识服务,使传统文献服务转变为个性化知识服务。

2.2提高学术人信息能力

瑞典学者玛瑞恩·麦克凯尔威(McKelvey)在学术生态环境讨论中提到 “认知环境”概念时指出:“创新是一种求知结果,其本身建立在参与者对环境的理解与其能力与经验之上。”[8]随着学术研究多元化发展,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包括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技术、信息素质等概念。提高信息能力即个体内在综合素质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术发展一样,只有通过创新机制,消释外在生态因素与学术主体发展的不一致性影响,对原有学术功能、结构进行调整更新,才能获得综合能力发展。图书馆浩瀚的文献资源为开展信息能力教育提供了资源保证,其人力、网络资源又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软、硬件支撑,其以信息活动为主业所汇聚的专门人才既熟知信息检索、加工与整理技术又有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帮助用户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实现从文献利用向信息能力教育的嬗变。

2.3挖掘科研学术潜力

当前高校科研体制已变成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开放系统,作为科研工作重要枢纽的图书馆参与服务科研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学科的系统性、情报的综合性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的个性化是科研情报服务的基本要求。图书馆在开展情报综合分析与对象化检索传递服务的同时,是以文献传递与检索工作为主。情报服务的基本需求包括:1)空间上的广泛性,能够从与学科相关的新兴领域获取信息; 2)时间上的连续性,可以从纵向跟踪学科发展趋势;3)提炼程度上的深层次性,从对原始和二次文献的需求转向对科研过程的综述报告、趋势分析、战略研究支撑。当前基于网络化的科研服务使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层次与所使用资源类型都在发生改变,图书馆应把现有服务与个性化需求结合,如实施网上实时问答等措施随时为读者解答问题,或根据特定内容跟踪数据库及网络信息资源及时采集对科研专题有价值的资源发送给用户。这些都将成为图书馆参与科研及管理最具实效的工作。

2.4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发展的遗传性指学科按学术自身特点自然发展,主要包括对特定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即按学术特质配置资源、自主发展。而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此学术与特定环境或此学术与彼学术之间总会有物质、信息、能量的输入或输出交换,其结果可能出现学术变异即各种不利于学术发展的因素。而图书馆具有从信息分析与文献统计角度对学科、科研课题进行查新这一自身特长,能够排除学术不端的文献或课题,净化学术环境,保证学术质量[1]。可以说图书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术人的认知行为。图书馆只有根据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变化,确定适应学术发展的目标并不断调整学术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才能够不断完善学术遗传与变异机制。

3图书馆在学术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3.1学科化服务

高校应培植一个学术主体与学科环境、学术主体与主体之间充满创造力的学术系统。学科化服务是基于学科主题并将图书馆功能延展至学术主体使用过程的复合动态服务。其服务措施有:

(1)按学科进行资源重组。将各类资源按学科分类便于学术主体参与馆藏建设。同一学科服务区应既涵盖传统纸质文献(图书与期刊),又包含常规电子资源(各类专业数据库及特种文献),也包括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学科、学术信息或专家资料库、学科动态、知名学者推荐的书目数据等资源[9]。如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信息资源检索系统(AIRA)立足学科,不断追踪新的发展点进行资源重组,为实现学科重点突破、重点跨越提供支撑,并对该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整体进行揭示,现已对92个数据库实现跨库检索。再如滨州医学院图书馆通过建立中国期刊镜像站,引进“Springer数据库”“SDOL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一系列重要数据库,并结合医学特色自建了眼科、神经解剖与呼吸循环三大数据库,有效提升了本校医学信息资源利用率。

(2)建设重点学科导航系统。学科导航系统是为用户提供学科信息导引与检索的系统,它以学科为单元对Internet上相关学术资源进行搜集、分类、组织与序化。建立导航库应首先听取学科专家建议,根据学术带头人的研究重点分析学科特色与范围,从研究对象考证该学科在本校的特质;其次应参考本校专业设置科目掌握学科内容,因为专业设置科目是了解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如研究生培养方案就较充分地反映了学科建设重点所在[10]。

(3)设立学科馆员。学科馆员能将学科与信息化服务联系起来,通过联络学术主体及时获取科研信息需求,为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随着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愈加明显,用户对专业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学科馆员组建成学科服务团队或将情报学团队与学术带头人组成共同体,能使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规模效应,如情报人员应用知识发现、知识挖掘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再如为了确定研究热点,利用词频分析法形成综述材料建设学科文献库或本体知识库;或将课题服务过程中已专业加工过的知识资源建成Web数据库[11]。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有序组织、有效整合与深度加工,能够更深入地开发、利用馆藏资源。

3.2建立完善的科研情报服务平台

学术活动的本质是高级认知活动,认知能力要依靠学术活动来增强,而学术活动主要体现在科研方面,因此,图书馆首先应建立完整的定题服务平台。定题服务是依据科研人员的需要,搜集筛选信息、提供文献资料、评述发展方向的综合服务。该服务将从事情报工作的个体组成整体,运用工作流程技术使定题服务在网络平台透明展开,并保证服务流程中人的任务、行为与系统的统一。其次,建立知识共享管理模式系统,如将WIKI、RSS、BLOG等社会软件融入定题知识体系,对服务团队内外知识资源进行集成、分类重组、建立知识库,以提高学术人对显性与隐性知识的利用率。还可以运用知识特征提取、引文分析、分类聚类和关联规则等核心知识挖掘技术,提供课题研究不同阶段所需的、经情报人员提炼过的情报知识。在申报项目与开题时提供研究背景及现状综述、预测信息;在课题进行中,提供动态跟踪数据与相关知识技术、决策性情报分析;在结题与论文进行中提供同类课题的对比分析、论证;在项目完成后,提供查新、引证分析、创新性论证报告等科研评价信息。

3.3提高学术主体信息能力

学术主体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智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它们是带有决定性质的因素。与传统文献利用教育模式相比,信息能力教育应是立体、综合式教育模式。该模式宜采用三级教育模式,将信息能力教育分为初级培养、中级教育与高级培训三个层次[12]。针对培养初级用户最基本信息获取能力的目标,可进行基础知识信息利用基本技能教育;针对使中级用户获取信息资源利用与专业检索方法的培养目标,可开设文献检索课,向用户介绍各类中外文数据库及网络资源使用方法;针对培养高级用户专业信息运用、评价的能力,可以开展专题讲座,使师生掌握专题文献资源利用的途径,或开通各种信息检索咨询,使用户独立承担研究课题。其次,提升学术人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基础,开办信息学理论、信息分析、文献资源利用、信息检索课程能加深师生对学术研究功用的认知。信息素质教育还应引导师生合理合法利用文献资源,尊重知识产权,如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举办知识产权学术报告或图书情报专题讲座,使读者提高学术甄别力与敏感度,掌握科学的学术评价方法,提早发现学术中存在的问题,预防学术危机发生。

3.4设立学术成果评价中心

上世纪90年代,科学计量与文献计量学指标先后被引入英、德、奥地利等国家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学术评价。图书馆专深的二次文献资源为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扎实的资源基础,对学者进行自助式学术引征、对跟踪学术成果引征都有积极作用。目前,许多高校都采购了SCI、EI、ISTP、CSSCI等二次文献数据库,这为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可能[13]。同时图书馆参考咨询系统为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极大便利。传统意义上,处在两地的引征人员和服务无法实施远距离成果评价,而通过虚拟咨询系统以远程方式开展学术引征,可使原本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可行。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为学术引征设计了一套专门服务系统,在已有资源、人力、技术条件下成立学术成果评价中心,学校正式文件确认图书馆出具学术引征报告的权威性;在人员构成上,清华大学精选从事参考咨询、情报服务的人员,在业务上主要负责搜集整理本校被SCI、EI、ISTP、CSSCI收录的学术成果数据及被SCI、CSSCI等引用的成果数据,并负责校内外用户科研成果的引征与查新,同时将引征数据提供给院系。这样可使院系及时把握全校学术成果总体情况,从而制订出相应的科研政策,为学科建设服务。学术成果评价中心的设立,不管是对情报服务的深度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还是对整个学术研究的引导及对学术成果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的促进都大有裨益。

3.5 建设和谐学术发展环境

建立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便是建立一个相对平衡、协调共进的学术生态系统。为此图书馆应以读者为中心,努力推进和谐学术生态环境的建立与发展。如可积极创新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学术文本阅读指导,从学术文本的主要特点、阅读方法、选择方式及学术写作等方面指导读者创造性地利用学术文献,全面提升读者学习能力[14];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专家讲坛、精品课程视频、信息知识竞赛、精选科技展览、大学生读书论坛等传播科学知识,为学术主体构建良好学术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图书馆已冲破封闭的“疆土”观念,将自身服务融入社会化服务,以多元化社会知识需求促进自身知识体系发展。如许多图书馆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展览书评等各种形式文化活动,为社区、企业、社会读者提供学习空间,由满足人们基本的阅读需求、信息需求到满足专业学科知识需求。这有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共享学习空间与交互式学习环境的构建。

学术生态系统以学术持续发展为关注对象,是在“生态本位”指导下的教学、科研与智力服务活动。实践证明,高校以独有的学术生态环境保证了在其存在的各种群、群落的生命力,只有优化和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才能保证学科、学术、学术人的良性发展。图书馆作为大学学术资源的承载者和教学科研活动的平台,在构建学术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术人的认知行为与高校学术生态发展平衡。图书馆与高校学术生态系统的共生、共荣与协同进化是学术生态发展的本质。图书馆发挥对教学、科研文献资源的保障功能,促进学术内、外环境之间的融会贯通,并对学术主体产生影响,是学术生态系统稳步发展的关键,也是高校图书馆促进自我发展的最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蒲春梅,刘玥伶.图书馆对高校学术生态的影响[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9):27—28.

[2] 刘玥伶,游强华,尹益民.论高校图书馆对高校学术生态的作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7):53—54.

[3] 戚业国,宋永刚.论大学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J].江苏高教,2004(2):16—18.

[4] 文中晴,文彩霞,于睿.高等教育系统的无序局面及其协调——读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6(9):130—132.

[6] 刘贵华.论大学发展型学术生态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4,166(3):7—11.

[7] 彭玉池.从重点学科发展要求看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J].现代情报,2004,24(11):37—38.

[8] 杨移贻.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生态[J].未来与发展,2000(6):55—58.

[9] 颜世伟.学术服务团队: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探索[J].现代情报,2010,30(2)62—64.

[10] 景海燕.网络学术资源组织—高校图书馆建设重点学科导航系统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7(5):38—40.

[11] 周薇,张燕.学术图书馆科研情报服务探索[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18(1):11—13.

[12] 马桂艳.论图书馆文献利用教育向信息能力教育的嬗变[J].情报探索,2010,158(12):127—128.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是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相应的知识、能力在学校教育中主要由与此相应的课程来体现教育类课程feducational courses)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有以下几种:一是教育专业课程,又称为教育类课程、教育科学课程。它是为师范生开设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巧等培养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主要是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理论与技能,一般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材教法等…:二是指高师院校为体现师范性的教育目标.为师范生所开设的.旨在培养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的教师职业,用以专门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责任、能力与素质的.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所有课程:三是指高师各专业开设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技巧、实践等教师职业训练课程.是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问题的课程。

中国目前有8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这类院校大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属于高等教师教育范畴另有三十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设立了职业技术教师教育二级学院.这类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根据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总体发展趋势.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及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的职业教育师资。职业教育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和师范教育能力.同时又需要他们及时、主动地应对产业社会的种种变化.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方式与课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模式、课程、专业发展的途径及职业教师教育者的特征等都会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仅通过对中美两国职教教师职前培养情况的对比.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以期为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美国职业学校教师职前培养概述

目前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综合大学、文理大学等高等院校非定向型师资培养体系.也称开放型教师教育体系。欧美各国基本上都实行这种体系。如美国有三千多所大学.其中约有一半从事师资培养:二是以原来独立的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定向型师资培养体系.也称封闭式师范教育体制:三是由原来独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和综合性大学或文理科大学通过协助或联合的形式进行师资培养.这种杂交式教育可以视为混合型师资培养体系。美国的教师教育制度创立于19世纪初期.教师培养制度经历了师范学校、教师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院系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后.教育学院开始向多目标的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演变。教师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为开放型师资培养模式。教师由教育董事会任用.为公务雇员.并与董事会签订合约美国对职教教师实行的是开放式培养,学生先在综合大学里的专业学院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再在大学或教育学院设立的职业教育、工业教育、应用技术教育等不同含义的课程或专业修学规定的教育课程或学分.并有l一2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才可以获得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资格。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体系中.除专业课程外,教育类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占有很大比重.约为25~35%.而且内容相当全面,涉及职业教育学、教学论、专业教学法、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美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标准因州而立.各州基本上都设定培养课程的教育内容有半数以上的州都设有一般教育专业教育、教职教育和教育实习,还规定必修的学分、时间和特定的科目四年制师资培养的教育课程前两年基本上是一般教育.后两年开设专业教育和教职教育主要开设的教育类课程有:教育史和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课程开发、课程规划、管理等科目。

美国很重视对师范生进行学术性、师范性与技术性能力的综合培养在教学中经常为学生提供学术性知识与技能整合的范例.经常使学生参与学术性知识与技能整合的训练和实践.加上非常重视“校本教师教育”.所以职教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师范教育能力和专业技能都相对较强。

二、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分析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采用的是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培养职业院校教师的生力军.发挥着职业教育母动机的作用。但由于此类院校和毕业生数量很少.很难满足职业教育所需师资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大部分由普通教育学科模式培养.这些教师并不缺乏专业理论知识或专业实践能力.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学训练.很难适应职业院校教学的要求。有专家指出.与普通教育所要求的学科性课程教学不同.职业院校的教学行动应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即职业教育的教学行动应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日。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教学活动应针对某一职业或某一岗位群必需的知识和能力来组织,教学内容具有能力化、职业化的特点。这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不仅要掌握本学科体系及主要成就内容.还要把握相关基本体系和主要成就内容及不同门类学科知识技能的贯通.从而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及有效性.这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时补充到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必要时需要重新编写教材.修订教学计划、开展课题研究等。叫旦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职业教育师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该体现学术性、师范性与技术性(职业性)的统一,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文化修养、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在技能结构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目标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相关能力.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开发和教学评价能力等。要有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劳动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应注重按照生产活动的内在规律.在职业领域中发展,属于学科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教育。

目前,中国在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中与此相对应的课程设置偏少.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按照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规定要求的三门课程来设置,即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心理学(职业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专门教学法).另外有的还增加了教育技术和微格教学,所占课时比重不足l0%.远远低于国际通行的教育类课程比例。对于一些有助于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教育类课程.如课程开发、课程规划、教育哲学、教育管理等课程更是很少涉及。同时,还有相当部分学校仅仅是将教师教育类课程模块积木式地拼搭在培养方案中.难以做到学科课程、技术类课程与师范类课程的有机融合.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这就造成我国职教教师学术研究能力、师范教育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都相对较弱的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讨论教师职业专门化进程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关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学科体系建设。当时的德国教育学会就曾经明确指出:“专门设置与相关学科相协调的大学专门教育.是职教教师专门化的基础”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的根本。

美国《科学教师培养标准》内容选择上主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科学教育的学科内容,二是教育学规律.不仅需要关注学科内容层面的问题.把好质量关.也需要重视教育学层面的问题.守住能力关。中国对于科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多从中国“科学课程标准”出发.作为制定科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起点,过于注重学科内容所需教师的科学素养.而忽视教师作为教育者所特有的教育学素养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仅仅是科学教师专业化标准制定的一个思考维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学、心理学规律的掌握和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

三、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新思路

(一)开放型与封闭型培养方式相结合.培养适应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

目前,高职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师范性”与“技术性”(职业性)的融合还不尽人意,极有必要对课程进行重新构建。需要建立由素质教育、学科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技能教育三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制定开发与职教师资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整合专业和教育课程.改造专业技术课程.重视和加强专业教学论的开发和教学.加大职业教育理论、职业心理学理论的教学针对中国职业学校教师现状.应加强对将来从事职教的学生的学术性、师范性与技术性能力的综合训练.要求这类学生必须既具备扎实的、宽厚的文理知识和学科专业综合知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这需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还要注重将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注重学术性、职业性与师范性的有机融合,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发达国家师资培养体制的改革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一是以不同教育形式使师资培养更为多样化和灵活化:二是师资培养趋于综合大学化.力图使教职作为一门专业使之得到加强。中国高等院校资源丰富.所设置的学科专业基本上覆盖了中国的所有行业和工种(职业)。可以为职业院校提供所需要的各类师资.我们可以仿照医学院五年制学制的做法.在原有四年制本科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对有意愿从事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当然,前提条件是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吸引优秀毕业生从事职业教育.促进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建立专业发展学校.提高职业教育教师水平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范文第4篇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项目“知识流动视角下江苏医药产业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2015SJB173);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新常态下江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和对策研究”(BR2015068)。

[作者简介] 王玉芬(1974 ― ),女,黑龙江肇东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和医药国际贸易。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推进国家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医药产业为例,从提升创新网络中心度视角,剖析企业在创新中的问题和根源,研究提升企业创新网络中心度的政策和策略。

一、提升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心度

是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提升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心度,对于牢固确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发挥其重要影响力,对于推进我国的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网络中心度指标的意义

创新网络中心度,是描述创新网络集中或集权程度的指标,是整个网络围绕一个节点(或一组节点)运行的程度。它能够反映创新主体在创新网络中所处的关系和地位情况,表明该主体在网络中的权力系数,即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获取外部信息和知识、发现和响应新的市场机会,以及与合作伙伴分享资源的能力。

创新网络中心度有整体和个体之分,整体网络中心度是描述整个网络集中或集权程度的指标。个体中心度是整个网络围绕一个节点(或一组节点)运行的程度,反映的是创新主体在创新网络中所处的关系和中心地位情况,是衡量网络中单个节点的中心化趋势的变量,用以表明单个节点占据网络中心位置的程度,是体现创新主体在网络中重要程度的指标。

产业创新网络中某个创新主体具有高中心度,说明该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存在大量的合作关系,在整个产业创新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主体也因为处于创新网络中心地位,有更多获取知识、信息等异质性资源的机会,因此能够获得更多的互补性资源,发现和响应新的市场机会,相较于产业中其他创新主体有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更高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网络主体高中心度决定着产业创新的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创新网络主体包括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政府及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各行为主体为了实现创新的目标,通过资源流动建立起各种合作关系。其中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创新网络中最主要的两类创新主体。

创新主体所处的网络位置不同,获取并学习新信息和新知识的创新机会也不同。只有那些占据着网络核心位置的主体才能取得更多的创新利益。高中心度的创新主体不仅有更多获取多样化资源和交互式学习的机会,为了维持自己的中心地位,更加倾向于研发和创新,如果创新网络中缺少高中心度主体,则表明产业创新水平相对较低。

(三)提升企业创新网络中心度是创新发展应有之义

创新网络中的两大主体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二者在创新网络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但只有让企业处于高中心度,才能对整个国家的创新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

企业是促进科研成果向市场价值转化的直接推动者。企业在创新网络中处于高中心度,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强化,创新的内生动力才会更加强劲。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划分,产业创新网络中的企业主要包括上游的研发企业、中游的各类供应商和制造商、下游的销售和服务企业。价值链上的企业都是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但在不同产业价值链上的分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相较于其他产业,医药产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其业务范围涵盖价值链全过程。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自身竞争的需要,不断突破自身的组织边界,与产业中其他创新主体交互合作,通过创新网络中的资源流动、转移、扩散,重新配置和利用网络资源,完成组织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创新更科学更有成效地向前发展。

高校与科研机构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最终全社会的创新成果都要通过企业实现产业化,科技成果也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因此,作为产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企业应该在创新网络中有着突出的中心度。

二、企业创新网络中心度不如人意

作为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医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于坚持不断的技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仍然以仿制药为主。企业是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最佳载体,是创新网络中的基本行为主体,也是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最重要的力量,但在医药产业创新中,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心度远远低于高校和科研机构。

(一)创新主体网络中心度的研究方法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创新网络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做法。研发互动信息的形式有很多选择,可以选择合作研发项目、合作出版物、合作专利等等。而专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不仅能够包括绝大多数科技信息,还能代表技术领域的新发现。揭示专利中所隐含的信息,有助于我们研究和刻画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利用专利信息研究创新网络不仅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数据也较为容易获得,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专利联合申请人信息能够反映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能够体现基于合作研发关系所带来的资源在组织间的流动,能够满足对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研究需求,在满足科学性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因而我们选择采用专利联合申请人信息构建产业创新网络,并据此刻画其网络特征。

(二)创新主体网络中心度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江苏历来是我国医药生产和科研大省,产业规模增长迅速,效益良好。2015年医药产业产值为4170亿元,占全国医药产业产值约1/7,位列全国第二,其中子产业化学药制剂、医疗器械规模排名第一,新药研发企业创新能力全国第一。2015年中国医药创新力20强江苏占7家,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我们应用UCINET软件,研究了江苏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心度指标。借助Soopat专利数据搜索引擎,我们选择医药产业中最能代表先进技术成果的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A61P)。同时,为强调新药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只勾选发明专利而不要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研究周期定位为从2001年到2015年。将按年份检索到的专利联合申请人信息转换为申请人与申请人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将申请人之间合作的对应关系转换成矩阵,将矩阵数据导入UCINE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我们得出了江苏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心度情况(如表1所示)。

(三)创新网络中心度:企业远远低于高校和科研机构

在江苏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心度明显高于企业。经计算, 2001~2015年,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平均网络中心度为0.274,而企业中心度的均值是0.031。其中,中国药科大学居于江苏医药产业创新网络的绝对中心地位,南京大学的网络中心度的均值名列第二,名列第三是江苏省药物研究所,紧随其后是南京医科大学。这说明,以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药物研究所等为代表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形成了大量的合作关系,在整个创新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这些创新主体也因为处于创新网络中心地位,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创新机会和创新能力。反之,扬子江药业、江苏先声、江苏亚邦等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中心地位较低,和其他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少,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相比,缺乏可利用的异质性资源以及创新机会和创新能力。

企业在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没有处于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过低的网络中心度制约了企业对异质性资源的利用,阻碍了企业获取更多的创新机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创新动力,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制约企业网络中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

在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的网络中心度远远低于高校和科研机构,既是创新发展中一个必经的阶段,也是需要探究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一)医药产业研发特征的不利影响

1. 投入高。一是进入市场的准入门槛高。二是医药产业要发展和创新必须投入巨额的研发费用。根据塔夫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开发一个新药的平均成本大约为26亿美元。据汤森路透的《2014年度CMR全球研发年度报告》,2014年新药全球销售额历史首次超过万亿美元,达到10430亿美元,巨额的研发费用让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和意愿开展技术创新和新药研发。

2.周期长。新药从研发到上市要经历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临床前研究、研究新药申请(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IND)、三期临床试验、新药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NDA)、上市及监测六个阶段。照国际惯例,一种新药的研发平均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有些需要的时间更久,漫长的研发周期让很多企业的望而却步。

3. 难度大。在从化合物到药物上市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失败。最新数据显示I期到上市的成功率,礼来给出的数据是11.7%,阿斯利康2005~2010年的成功率是5.3%,2014年创新力排名第一和第六的跨国制药公司尚且如此,这样的成功率无疑也说明新药研发的难度之大。

4. 风险高。一个新药的市场独占期大约10年,上市后也面临能否收回前期投资的问题。发达国家对医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即使是仿创药也要对专利制度进行全面研究,掌握目标药物当前的专利状况,对目标药物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才可能有成果。

医药产业的这些研发特点,企业出于经济利益和风险规避的双重考虑,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技术创新,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二)创新主体合作中的负面因素

同行业竞争是医药企业之间难以形成合作关系的主因。存在技术和研发水平落差的企业之间很难形成合作关系,因为研发水平高的企业不能从研发水平低的企业获取所需的资源,而研发水平相当的企业之间的同业竞争关系又非常明显,虽然不同企业可能面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但在一定意义上是市场空间既定的零和游戏,很难真正做到双赢。

资源的趋同性是企业之间难以形成合作关系的另一个原因。企业是市场上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之间在占有的资源和竞争优势上往往具有相似性。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则在组织性质、运营目标以及资源优势上与企业不同,双方在特征上的互补性更显著,异质性的资源需求往往是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合作关系的主要动因,双方在此基础上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赢。

(三)企业动力不足,政府服务欠缺

政府直属的科研机构和高校有更强的创新意愿,很多时候企业只是充当了出资者和参与者,没有在创新网络中起到中心的作用,相当数量的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以及合作研发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风险,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带来的风险、成果分配机制不公带来的风险、知识溢出效应带来的风险等等,而政府对于企业面临的种种风险,往往没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应有的服务。

企业创新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障碍,与自身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短板有直接关系,也可以看到政府支持欠充分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影子。

四、在改革中提升企业的网络中心度

提升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心度,需要考察思想、体制、机制各种要素,在企业、政府、社会各个层面找出痛点,破解难点,尤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经验证明,优秀的政府是创新型增长的强有力推手。从政府支持角度,当前最需要在改革中攻克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设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通资金、技术、市场各个环节,增强企业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一企一策破解后顾之忧,促进企业转变思想观念

提升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心度,一定要加强思维方式的创新。思维方式决定人的理念,而理念决定人的思路,思路决定企业的出路。担当起科技创新的主体责任,需要充分激发企业内在的创新动力,改变被动状态,立足主动创新,这一步也离不开思想的解放。这需要政府帮助企业更扎实地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有关部门应深入调查研究,一企一策,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在创新中的各种顾虑和困难。可以进一步借助财政资金的杠杆力量,实施普惠性政策,在推行企业研发准备金、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首台技术装备补助、创新产品和服务远期约定采购,以及风险补偿等方面,做出更加切合实际的安排,引导激励企业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创新投入。

(二)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大对大型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

我国大型企业多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了信誉度高变通性强的融资能力,同时集中了相当数量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和较为先进的装备设备,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超出其它创新主体的优势。放大、发挥这诸多方面的优势,让领军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孵化器,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才会更加突出,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虽然规模不等同于创新能力,但大型企业对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大型企业在医药产业研发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相较于其他产业则更为突出。因此,政府应在深化改革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型医药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1. 推进投融资改革,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研发投入体系

研发投入不足是制约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研发投入体系,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政府可以通过资金奖励、资金补贴和资金配套等多种方式资助符合条件的企业,重点扶持重大技术改造或技术创新项目,加强对大型医药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除加大财政投入外,在投融资方面,应深化改革,鼓励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抵押、技术入股等多种融资渠道的发展,建立健全研发投入的融资体系,为医药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2. 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健全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机制

政府是创新活动的保护者、支持者,也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政府对致力于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的医药企业,可通过提供金融和财税政策等方面的优惠,在政策上对产业技术创新给予一定的扶持和优待,支持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另外,为缓解企业压力,政府应在审批环节尽量简化新药的审批程序,加快新药的产业化进程,在流程上对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予以鼓励。

(三)创造良好的竞争条件,激励创新性强的中小微企业

科技发展的事实证明,新生的中小微企业往往没有大型企业各种类型的包袱,越来越成为创新的主体。美国经济中的微软、苹果、谷歌等新一代创新企业,都是从小到大崛起,撑起美国经济和产业一轮又一轮转型。中国的华为、中兴、腾讯和华星光电,都是从20多年前的小微企业,在创新中成长为著名的国际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往往具有大型企业少有的创新激情和动力,因而,政府要制定明确的规则,维护有利于竞争的良好的市场机制,同时,摸准中小微企业常常缺少平台、缺少要素的实际情况,放开过多的限制,减轻企业负担,致力于为企业解难,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和股权投资等专业服务,引导它们走向“专、精、特、新”,激发它们的创新潜力,让更多看似“不起眼”而富有潜力的企业迅速成长起来。

(四)提学研合作创新的制度环境,促进企业提升创新网络中心度

因为创新资源的稀缺性和异质性,企业即使有了技术创新的意愿,其创新活动往往也很难独立完成,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企业之间开展不同形式的研发合作。

1.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与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相比,产学研合作创新在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具有良好的基础。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不存在同业竞争,职能和特征上的互补性以及资源的异质性,也都决定了企业更倾向于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开展研发合作。因此,政府应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巩固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合作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对于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共性技术在行业内研发成果可共享,是对整个产业技术水平具有带动作用的技术。政府应以这类对产业技术发展具有重点意义的项目为抓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提升医药企业的中心地位,解决当前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升医药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水平。

2. 加强制度建设,引导并激励企业间的合作研发

政府需要引导并激励在更广范围内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活动。

一是可以支持成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内部能否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外部是否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医药产业的研发周期长,在研发合作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联盟内部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能有效降低企业之间因合作关系中成果分配不公带来的联盟不稳定风险,以及由人员流动或知识溢出效应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