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土家族 保护 柜台
一、 土家族建筑的总体审美倾向与空间结构
传统土家族大多分布在我国的武陵山区一带,其建筑形式非常丰富,大多数属于井院式木构吊脚楼, 这种建筑属于“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一般被认为是由“巢居”演化而来的一种建筑形式。土家族人选择这种建筑形式的原因有多种,其一、武陵山区的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以南,这些地区湿润多雨。选择“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其二、武陵山区的植被丰富,能为木建筑的建设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其三、作为山地建筑的一种类型,“干栏”式建筑更能够适应武陵山区的地形地貌。
武陵山区由于其地理位置而成为西南文化与中南文化相遇的结合点。是巴楚两大文化交融的结果,楚建筑的活化石,因而土家族建筑的审美倾向具有理性精神与浪漫情调的统一的特征。
土家族的建筑可以用恬静与朴实来形容。土家族建筑在审美倾向上与其他少数民族有所不同,这个地区的建筑重在体现建筑的结构美。强化建筑的穿斗结构是土家建筑的重要特征,而对于纯粹的建筑装饰,土家人始终把它放在其次的位置。但一旦装饰起来却非常自由,不忌讳龙凤。这与其他地方的少数民族建筑有很大差别。
二、 商业柜房与柜台
柜房是指土家族建筑中具有展示和销售商品的空间场所。柜房对于从事商业的居民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土家人常说:“街上人的柜房,乡里人的灶房,不得随便进出。” 街上人指的就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居民。柜房实质是联系商家与顾客的纽带,是物质与信息流动的空间场所也是商人的生计来源,因此它就变得非常重要。
柜台是指柜房面对顾客的窗口部分,柜台是直接接触顾客的地方,所有的交易活动都通过柜台而实现,柜台因此成为建筑功能与视觉形式上的焦点。在这个人群相对会大量停留的场所,土家族建筑适当采用装饰来体现土家建筑的审美意象。
湘西芙蓉镇土家族的柜台在建筑空间中具有长、大的体量、结构上采用粗壮的木料和朴实的装饰形式,具有粗壮、厚重、秩序的艺术特征。这种体现和强化结构的特征使得土家族建筑具有其独特性。
三、价值
作为历史文化的遗产之一,土家族的柜台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柜台能体现土家族人们的历史文化特征,因此柜台具有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价值。作为土家民族的建筑艺术的“亮点”柜台又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的研究价值。作为旅游开发的原始条件和获取生计的场所,柜台又同时具有经济开发价值。
四、 作为功能的柜台消失的必然性
土家族传统柜台正在慢慢地消失,这种消失的现象如果放任的话是必然而不可逆转的。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1. 财富的增长使得传统的柜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空间不够成为改善现状的动力;
2. 外来商业空间的借鉴如超市等商业形式的出现使得土家族居民开始借鉴其新的形式;
3. 人们的思想的进步,从保守向开放式转换;
4. 传统的文化空间让位于商业空间(入户门厅变超市);
5. 人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减弱,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土家人认为传统的建筑柜台形式是落后、陈腐的象征。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不足,具体体现是当柜台逐渐自然腐坏的时候人们也不愿意再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金去修复它;
6. 没有有很好的方式来保护与传承柜台文化的特征,如 芙蓉镇 新建建筑的基本放弃原有柜台的特征 。老街各自为政的建筑形式逐渐在丧失土家特色文化。
五、 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与方法
保护土家族建筑的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保护土家族仅有的建筑是一件具有深远的意义的事情,而作为土家族特有的建筑元素,对于传承土家建筑的文脉具有借鉴意义。
2. 同其他特色建筑元素一起构成了具有特色的土家建筑意境。是土家建筑文化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
3. 是可以同其他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内容,旅游价值和艺术价值可以给土家人民带来经济效益。
对于土家族柜台的保护方法,也是本文思考的内容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保护与传承土家族建筑的柜台形式。
首先修复原有柜台,保存现有特征。现有的柜台历史悠久多见于几十年前,经过时间的磨砺大部分已经处于毁坏的边缘。而保护柜台与柜台的艺术特征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复。修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建筑的特征对于柜台的原地应大量使用修复的方法,使得古老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另一种保护方法就是,在新的建筑设计上面借鉴传统土家族建筑的形式,批判的继承与发扬。设计师可以深入土家族地区,研究各种柜台的尺度。将那些正在消失和将要消失的建筑元素通过各种途径记录下来。例如,建筑测绘、摄影、访谈记录等方式。在新建建筑的具体设计上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原有柜台作为原始借鉴来创作新的建筑,以保持土家族建筑的文化特征。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周边区域的旅游开发项目上,作为其他土家族地区古镇旅游区开发的借鉴,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还是十分有效的一种保护方法。
实践:
黔江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东南,属于典型的土家族地区。作为土家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设计人员之一。笔者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了古镇的大部分建筑与景观设计。其中就涉及到商业柜台的设计,濯水古镇老街是具有强烈的土家特征的民族建筑,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特征使得其成为重点开发的项目之一。在设计柜台时,我以芙蓉古镇传统的土家族建筑作为范本,在设计的尺度与体量上尽可能的保持土家族的民族特征和审美倾向。
结语:
濯水古镇的传统土家族柜台的设计是整个古镇旅游开发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的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对于今后的设计实践和文化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良皋李玉详《老房子》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12-01
一、突破工作重点是做好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前提
县民宗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书法印江”的战略目标,以打造文化旅游大县为契机,突破工作重点,把民族民间文化作为20**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领导,成立了民族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抓落实。使该项工作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展而未流于形势,这是做好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活动是做好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是做好20**年春节“七天乐”民族民间文艺活动。我局认真搞好春节期间的“龙腾盛世”民俗大拜年活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7片龙灯具体的活动时间、路线、活动场所,飞动的龙灯,欢快的花灯,充分展示了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特色,营造了喜庆的节日氛围,让群众渡过了一个欢快祥和的春节。
二是开展花灯健身舞大赛,努力打造土家花灯品牌。3月8日,由县民宗局、妇联、县文广局联合举办第二届“土家花灯健身舞”大赛,以此促进土家花灯的广泛开展,使土家花灯得以完整保存和流传,并在传承中不断加以创新,使土家花灯具有体育性、艺术性、娱乐性,从而达到健身和娱乐目的,通过多种形势多种渠道,努力打造土家精品花灯,塑立印江土家花灯品牌。
三是抓好民族民间歌舞调演,提炼精品节目。
为了更好地挖掘整理利用我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11月由县民宗局、文广局联合举办了第二届“梵山净水印江情”民族民间歌舞调演。来自全县县直机关和17个乡镇的53支表演队伍参加了活动,演绎了印江原生态的声乐、曲艺、舞蹈。演员大部分来自农村的群众,有六七十岁高龄的老人,也有五六岁的小孩。表演的节目全是印江少数民族质朴生活的再现,有锣鼓、唢呐、长号等器乐节目,有山歌、高腔山歌、石工号子等声乐类节目,也有傩堂难、花灯等舞蹈戏曲类节目。民族歌舞调演内容丰富,异彩纷呈。通过民族民间歌舞调演,挖掘了很多优秀的民族歌舞,如永义乡编排的《茅古斯舞》,以其豪放、原始的魅力荣获一等奖,发现了很多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通过民族歌舞调演,我县命名了一批文化艺术村和民间文化传承人,并予以授牌。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民族文化工作的开展。
此次活动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他们认为印江民族歌舞调演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彰显了印江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品牌。
五是精心组织召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以提升我县民族文化品位。
20**年9月12日,我县召开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研讨会,省、地、县有关领导、专家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通过播放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宣传片。介绍了我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有渊源的书法文化、古朴的原生态文化、灵异的佛文化、神秘的傩文化,多彩的花灯文化等,引起了专家、学者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县民宗局近年来,对我县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大量工作,挖掘、保护、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工作所取得了众多成果。先后编辑出版了《印江土家风情》、《印江花灯》、《民族文化》等系列民族民间文化丛书,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深受读者好评。
通过召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专家讨论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实施意见》,专家们各抒己见,对印江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提出了精碎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对我县打造文化大县,提升民族文化品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着力打造土家风情旅游,提升印江知名度,11月27日至29日,经民宗局、建设局、旅游局精心策划联合举办了贵州土家族建筑文化特色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4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他们实地参观考察了我县土家特色建筑物。有被誉为“江城砥柱”的文昌阁,古风浓郁的依仁书院,独具匠心的土家封火桶子,古老的宗祠建筑文化,更有民风淳朴的梵净山团龙民族文化村落。会上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对印江的特色建筑科学把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或建议。对印江打造土家风情旅游文化大县提供了决策参考。
六是扎实抓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培养后继人才。
民宗局积极抓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先后编制了《印江自治县民族文化进校园规划》及其实施方案,积极申报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把木黄民族小学、县民族中学作为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了民族文化校本教材。把民族文化纳入课程教学。开设了书法、摆手舞、花灯歌舞等内容,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进了校园,步入了课堂,为我县培养了民族民间文化后继人才。
七是打造团龙民族文化村,带动土家风情旅游。县民宗局大胆围绕民族文化做文章,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梵净山团龙民族文化村。为了打造团龙民族文化村,带动土家风情旅游,10月份由民宗局资助永义乡政府组织团龙村支两委等24人前往黔东南考察民族文化进村寨,收益匪浅。
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保证
我县的民族文化工作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为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自治县成立了古籍保护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落实了保护措施,县政府为此特解决了5万元古籍普查工作专项经费,使我县的民族文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文脉;景观设计;原生态;防洪护岸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4-0173-02
地方文脉就是地方文化生命的基因,是物化了的地方精神,或者说是地方文化精神在地方物化形体上的反映。地方文脉是山川灵气、地理背景、自然环境与人文心里相感应的文化积淀,它反映了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气质、文化特征和特殊的民风名俗,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脉络。
1 滨江古城的文化背景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直辖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境内居住着苗、土家、蒙古、回、侗、藏、彝、哈尼、壮、满11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彭水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诞育了巴蜀最古老的“黔中文化”。这里不仅拥有盐、丹等珍贵资源,又有乌江、郁江水道运输的便利,地方特产丰富,这里还诞生了三渡乌江的红色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惊心的流放文化。彭水旅游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供观赏研究者达80余处,其风景名胜多集中在乌江、郁江和芙蓉江两岸。数百年滔滔江水,流出了彭水经济的繁荣,流出了彭水文化的发达,其旅游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间文化皆名冠四方。
2 滨江古城防洪护岸开发面临的问题
从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乌江、郁江运河的交通功能逐渐淡化,沿江两岸古老的梯田农耕也渐趋衰弱,地方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水泥护坝和冰冷的商业建筑,人文景观也大不如从前。同时,由于沿岸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往运河,水质严重恶化,长期的用地功能演变和多阶段的建设改造,又造成沿江两岸用地功能杂乱,与运河的文化底蕴不协调,对地区的旅游开发,城市精神的文化和精神的保护有很大负面的影响。乌江郁江两岸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已知的不到很好的体现。
3 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防洪护岸景观设计为
例分析
3.1 现状分析
3.1.1 区位关系及规划区范围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直辖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北接湖北省,南连贵州省。渝湘高速公路和319国道穿过本县,至重庆市中心200公里。县城位于乌江,郁江交汇处,距重庆市主城区260公里。设计区域总用地面积为89公顷,范围为乌江、郁江和九曲河的两江一河六岸的滨水区。
3.1.2 防洪堤现状分析
项目范围内防洪堤按235 m高程设计,共有垂直护坡、垂直护坡加放坡、全放坡、自然山体护坡四种形式。
3.1.3 植被现状分析
彭水县位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原有自然植被茂盛,植物种类众多。但随着近些年的市政开发建设,山脉中的河谷地带悉数已被开发成建设用地,土壤破坏严重,原有植被也已消亡殆尽,只在临水地带剩下部分疏林草地。而自然山体区域由于开发困难,所以未遭大的破坏,植被保存良好,沿乌江郁江两岸植被郁郁苍苍,呈现出乌江画廊的风采。
3.1.4 水文季相分析
①丰水期。乌江丰水期最高水位涨至220 m以上,沿岸所有滩涂被水淹没,只剩下奔流的江水与呼啸的声音。
②枯水期。指枯水期乌江及其支流最低水位降至205 m以下,沿岸近一半河岸滩涂露出地表,此时滩涂上生长着各类水生植物及耐湿植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鸟类做短暂逗留,一派自然生态之美。
3.1.5 人文环境分析
①盐丹文化。历史上郁山盐曾经是武陵地区重要的盐源。郁山以东地区还曾是丹砂富集区,经营彭水地区丹砂的巴寡清,是中国的第一位女实业家,秦始皇也为她筑“女怀清台”而“名满天下”。与此同时,乌江、郁江的水道运输业兴起,早在巴立国前,这里就诞生了辉煌的“盐丹文化”。
②乐器文化。芦笙是文山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
③节日文化。彭水民族节日众多,包括:“四月八”节、姊妹节、苗族祭鼓节、苗族龙船节、吃新节和苗年等。
④图腾文化。图腾文化是整个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今散见于苗族民间的锦鸡文化、白鸟衣文化、蜡染文化、鸟笼文化、织锦文化、芦笙文化、背带文化等就是鸟图腾文化的历史传承。
⑤建筑文化。吊角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角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角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3.2 方案构思脉络
一、土家族吊脚楼概述
湘西土家族民居的外部造型丰富多彩、自由灵活。步入湘西土家族村寨,展现的是一幅长长的画卷:层层重叠的马头墙高低错落,掩映在绿树青山与蒙蒙雾气之中,有凌空欲飞的气势;轻灵秀美的吊脚楼,或融合在奇峰怪石间,或依附于河滩溪水旁,透出一分温文尔雅的气质;乱石交错的石墙面,笔直高耸的保家炮楼,雄浑古拙,显示出原始的粗犷与古朴…一所有这一切都依恋在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融合在大自然之中,显示出对自然的崇拜和原始的浪漫色彩。
只要提起湘西土家民居,人们会自然地联想起吊脚楼,它几乎成为湘西风土建筑的代名词,是湘西民居之精华所在。吊脚楼因为其别具一格的造型而产生了独特的魅力。它既体现了湘西风土建筑的清新秀美,舒展大方,又反映出民居形式中的古朴粗犷及其原始的野性。吊脚楼这一形式,很好地反映了湘西风土建筑构图上的自由灵活和浪漫情趣,要研究湘西土家族建筑形体外观,吊脚楼无疑应列为重要的课题。
吊脚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人认为它是由最古老的居住形式—一巢居演变而来的。据历史工作者介绍,湘西早在周朝以前便已形成吊脚楼。在此以前,湘西少数民族先民由于经常受害于洪水、野兽、虫蛇,居住方式由洞穴进入森林,由地面改为树上,构木架巢,由此开始了巢居生活。韩非《五蠹》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这里所谓的“构木为巢”,也就是利用自然树木搭建窝棚或可供居住的巢居。有巢氏使人们有了这样的安居之所,所以人们推举他为首领,这便形成了部落。随着部落的发展,受到在树上搭建巢穴的启发,慢慢地延伸出了在地面用柴草、树枝搭建的巢穴的形式,后来形成了干阑式雏形。随着时间的流逝,巢居形式大约经历了独木槽巢、多木橧巢、桩式干阑、柱式干阑及架空地板的穿斗式地面房屋和楼阁式干阑等几个阶段。
土家人选址,大多位于悬崖峭壁之上,因基地窄小,为扩大使用空间,往往向外悬挑,木构架间用葛藤联接,下面用木柱支撑,下不住人,这便形成了架空地板的穿斗式地面房屋和阁楼式的吊脚楼。同时为了行走安全方便,于是在悬挑的一面由藤条做成“丝檐”,类似于直楞式栏杆,这也许就是吊脚楼栏杆的最初形式。现在的吊脚楼与普通平房相联的组合方式,也可以认为是巢居与穴居两个最为原始的建筑形式的融合、折衷与发展的结果。虽说这一观点尚待进一步考证与补充,但吊脚楼从湘西这块土地上产生、繁衍,并深深地扎下根来,受到人们的厚爱,是不容置疑的。此外,吊脚楼对于湘西的阴雾潮湿的气候和山中野兽虫蛇的侵扰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二、土家族吊脚楼的构造
吊脚楼在平面布局中位于正房的一侧或两侧,与正房相垂直,它的开间及进深、屋脊高度及层高均较正房小,其构架一般为三柱四挂、三柱六挂或三柱二挂的穿斗架。如果吊脚楼与正房同时建造,则构造相互连成一体。后来加建的吊脚楼,则可能与正房脱离。其进深一般与正房的次间或稍间的开间同宽,檐口与正房持平,中柱则一般与正屋前金檩同高。
吊脚楼的屋顶一般为歇山式,少数为悬山式,坡度与正屋相同。歇山顶的翼角有起翘和不起翘两种,不同地区起翘高度和形式也有所差别。起翘的高度一般按方5斜7原则斜出,翼角平面比正檐平身多出5~7寸。起翘做法是用一个45度的大挑梁将翼角高高托起,翼角檐口的曲线则是用自然弯曲的木料做檐檩而直接形成的,用材巧妙简洁(图1)。翼角的檐口从起翘开始,在挑枋端部钉木板捧檐。捧檐的高度依挑枋端头的高度而定,这样既可防止挑枋外露部分遭雨淋朽坏,又加强了翼角的造型。吊脚楼的廊宽在2尺8寸左右。挑廊的吊柱有吊墩和坐墩两种做法,均由挑枋承起(图2)。吊脚楼底层角部处理,也都是民间做法。一种是似翼角斜出45度,由挑枋支撑角部吊柱。这种做法需将挑枋后尾插入后部柱子或固定在其他构件上,由于需躲开角部纵横向两个挑枋,斜出的挑枋需在二者之下,使得较低的底层空间又降低了一个挑枋的高度,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底层的使用。另一种做法是在角柱之外另设—短柱,支撑斜出的挑枋,挑枋后尾只插入角柱而无需后伸,也有不设角部吊柱,由两侧垂直相交的连枋承托角部的荷重,翼角出挑亦复如此。此种做法较易下垂,结构受力不如前者合理。
三、土家族吊脚楼风格及典型案例
由于湘西少数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致使各种历史演变过程的资料极少,因而对各种说法都难以考证。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在现存实体建筑资料的基础上,对湘西吊脚楼的形体组合、外观形式、比例、尺度、色彩、质感等方面做粗略的分析。
吊脚楼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至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外观造型相差很大,一种是清新雅致的“挑廊式”,一种是古朴粗犷的“干阑式”。如若它们同出一源,那么究竟从什么时候、在什么力量的驱使下,才导致了这种风格上的分野,尚需探求。
1.挑廊式吊脚楼
挑廊式吊脚楼是因它们大多数都在二层挑出一走廊而命名的。建造挑廊式仿佛是为了追求清淡、脱俗,它不仅外观上显得古朴典雅,就是选址也极少于城镇之中,而寻找山中的清宁。它们或位于丘壑岗峦之间,或位于漪涟池水之旁,或于蟠根附壁、山藤盘绕的峭壁之上,或于急流险滩、临水绝壁之巅。有的依山就势而建,更显山峰的陡峭;有的顺绿水清山而筑,更显一分幽深淡雅的秀丽。这种外观与自然的融合是人们对自然崇拜的反映。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合,很少有人工斧凿痕迹。这亦是湘西风土建筑之一大特征。(图3)
这类吊脚楼空透轻灵,文静雅致。高高的翘角,精细的装饰,轻巧的造型是它们的主要特点。若从地形上看,吊脚楼往往占据地形不利之处,如坡地、陡坎、溪沟,等等,而主体部分则“心安理得”地端坐在平整的基地上。这样既弥补了地形的不利,图了吉利,并很好地与自然相结合。若从吊脚楼与主体的结合方式看,有一侧吊脚楼、左右不对称吊脚楼、左右对称吊脚楼等三种形式,其中以一侧吊脚楼最为常见。在平面上有“厂”型和“II”型两种。在体量上,吊脚楼与主体相比显得矮小。从层数上看,二层、三层的都有,以两层的为多。
“挑廊式”的名称只能概括一部分吊脚楼的特征。目前有不少虽保留了这种模式,但已不做挑廊,其中的种种变化将在下面实例部分详细介绍。
吊脚楼相当集中的泽家镇金星村属永顺县管辖。这里青山环绕,风景秀丽,土家人民世代辛勤耕耘,繁衍生息。秀美的大自然赋予他们以艺术的灵性,成群的吊脚楼又赋予自然以智慧的灵光。金星村田宅三开间的主体部分与两开间的吊脚楼直角相连,似乎形成约定俗成的“规矩”。吊脚楼下层谷仓、上层卧室也是常见的“功能分区”。(图4)
若在近距离观看,映入眼帘的是细致的花格栏杆,合理的构造,木材柔和的肌理,片石台基粗糙的质感。若从稍远距离观看,可见轻灵欲飞的翘角,空透与封闭的虚实对比,朴实无华的色彩。若从更远的地方放眼观望,隐约可见山林小径蜿蜒曲折至吊脚楼下,几步石阶更增野趣。跌落的山势、茂密的树林,映衬着翘首耸立的吊脚楼,构成一幅绝妙的图画。如果仔细分析其形体外观,不难发现吊脚楼的显眼夺目,展翅欲飞的气势,有意无意地加强了吊脚楼主体部分的视觉冲击力。从建筑整体看,并没有冲淡主屋,反而更显主体建筑沉着稳重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吊脚楼“客不欺主”的组合原则。但吊脚楼因其细致的装修、通透的支柱、轻灵的翘角而成为视线的焦点,主体反倒颇受冷落。泽家区大部分吊脚楼都有类似的特征。(图5)
一些吊脚楼在形体组合上有与众不同之处。吊脚楼与主体建筑并无完美和谐的过渡,而只是保持一种若即若离、似连非连的关系。这种屋面的直率交接,材料的直接撞击,自然而无矫揉造作的处理手法到处可见。也正是这种非理性方式带来了形体组合的灵活性。这种组合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风水地理决定的。吊脚楼所处地段标高比主体建筑地坪一般要低,底层做架空的木板层以防潮防虫。有的吊脚楼下部支撑不同于—般,设45度角斜撑,类似撑拱。它是用天然曲线形木料加工而成的,形成了独特的外观。(图6)
地形地貌的情况亦是决定吊脚楼设置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地形导致了不同的形体组合方式,从下面两个吊脚楼中不难体会形体与地形的关系。
吉首德夯,全村建筑基本沿小溪而建,背枕龙脉面向溪沟是风水的基本要求;一条淙淙的溪流从吊脚楼下横穿而过,以示财源不断;一座石拱小桥横卧溪上,两旁峰峦起伏,郁郁葱葱,峰回路转,溪水长流,真可谓得天独厚。就建筑本身来看,吊脚楼设在低洼沟坎之上,装饰简单粗犷。吊脚楼下部片石柱墩及承重构架雄浑刚劲,与上面栏杆的纤细小巧形成强烈对比,而主体建筑的倾斜封檐板加强了建筑的完整性。值得一提的是吊脚楼的形体与周围路之关系。湘西的工匠们凭着朴素的直觉,悟到了步移景异,对景借景之妙的真谛。不少吊脚楼位于小路旁,虽然不一定构成底景关系,但在回家的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吊脚楼,形成了对吊脚楼的最佳的欣赏角度。
龙山洗车河溪河边吊脚楼,在造型、比例及与自然的结合上都是比较突出的代表。从所处地段来看,背靠大山,前为陡坎,四周树木环绕,竹林叠翠。正房为五开间,五柱八挂。吊脚楼有一层完全处于地坪以下,三层水平的栏杆恰好与山势的等高线相呼应。倾斜的封檐与外露的挑枋,既是很好的装饰,又形成一种韵律。未经装饰的木板、栏杆,经长年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已变为素雅的深褐色,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图7)
土家吊脚楼虽然存在着某些差异,但总体来看却具有许多共同特点,即几乎全部使用木构架与木装修,一般不砌砖墙或土坯墙,因此外观轻巧空透。
以上所介绍的吊脚楼是“名符其实”的挑廊式,形成了它们的主要特征。但有些苗族村寨的吊脚楼在挑廊的外围全部用木板装修,并设有木窗。这样的外观不同于土家的开敞,但也保留了吊脚楼向外悬挑的特性。除上述以外,另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形式。
水边吊脚楼(图8)。挑廊式吊脚楼直接建于水边的很少见。但王村某宅是个十分难得的例子。它位于河东岸边的悬崖之上,山崖怪石嶙峋,瀑布飞流直下,气势巍然。由于巧妙地结合了自然地形,与青山绿水、波光倒影融为一体。不论是上行还是下行,它都成了河上的—道好风景。
王村某宅是目前见到的唯一多向挑廊形式例子(图9)。该楼建于东向集市口,体量较大,平面四开间,楼上部分在前面后面及左右两侧分别挑出走道,饰以雕栏,屋角微有起翘,远观时整体性很好。
由于道路与地形所限,有的吊脚楼与主体部分呈约130度角相交。斜向组合的构造方式是很随意的,屋面的交接与屋架的过渡无一定法式。然而这却形成了灵活的形体变化。形体与地形的巧妙结合,带来了更多的实用空间。
以上介绍的都是在主体侧加吊脚楼式,这一类型在湘西挑廊式吊脚楼中占多数。但主体左右两侧都加吊脚楼的形式亦不少见。两侧加吊脚楼的有左右不对称与左右对称两种不同情况。
左右不对称时,两个吊楼往往并非同一时期所建,建筑风格很不相同。与主体部分同时建造的吊脚楼彼此风格协调统一;而后来加建的吊脚楼可能出自不同工匠之手,致使外观成为不同风格。它们虽建于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但民间工匠都巧妙地创造出协调的外观,使之成为完美的整体。湘西风土建筑的形体外观,并不都和谐统一,也不失矛盾的调和,是一种对立的统—体。而不同风格、不同年代的建筑物并存,是由“分期建设”的习俗所致。湘西建筑物往往没有确定的“竣工”时期,主体骨架完成之后,各种装修、加建、扩建在未来若干年内不断进行着。建筑物正是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形成“多样统一”与“偶成”的特性。
左右对称式吊脚楼比不对称的稍多。对称的形式天生就有一副稳重严肃的面貌,因而对称式吊脚楼在外观性格上与一侧吊脚楼的轻巧活泼有一定差异,显得更为端庄。
永顺县王村向宅(图10)位于湘西闻名遐迩的风景胜地王村(芙蓉镇)。该宅左右几乎完全对称,吊脚楼部分稍有起翘,与其侧面的乱石墙面形成很好的虚实与质感对比。乱石墙现已改修为石阶,前面的池塘也填成禾场。
2.干阑式吊脚楼
所谓“干阑式”就是底层架空、上层居住的一种形式。它也由古老的巢居形式演变而来。《旧唐书·南蛮传》中有“山有毒草及虱蝮蛇,人并楼居,号为干阑”。我们所称的“干阑式”吊脚楼也有类似的特征,故由此而得名。
“干阑式”吊脚楼似与河流急滩结下不解之缘。从对挑廊式吊脚楼的介绍中不难发现,它很少直接位于河滩岸边,往往散布在崇山茂林之中。而“干阑式”吊脚楼却相反,它们的嵯峨风姿往往以群山为背景,以河滩作衬托,成群连片,浩浩荡荡地沿河岸展开。这是干阑式吊角楼的主要特征。在土家族聚居的酉水两岸,如保靖、花垣、永顺王村等地,都是“干阑式”吊脚楼集中展示其风采的地方。由此而形成了上述传统城镇的风貌和沿河的主要景观。它们以群体显示出的宏伟壮阔、气势磅礴之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和艺术的享受。
这种干阑式吊脚楼的外观主要特征,是檐口、腰檐、腰廊形成的水平线条与下边纵横交错的垂直支撑形成强烈对比。它雄浑粗犷,体现了残垣断壁似的原始美,对人们的审美视觉产生强大的冲击力。这类吊脚楼布局特征,是紧密结合地面,整个建筑物从陡坎、河岸处向外挑出,上层居住,下部由木柱支撑,底层全部架空。这种建筑形式一般选地多在溪水河流两岸,成群连片沿河岸展开,房与房之间常以马头墙相隔。但这种方式在永顺老司城及泽龙村例外,笔者认为与土家族族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有待进一步研究。(图11)
此外,土家吊脚楼一般都配有精美的木雕装饰,装饰题材基本都是吉祥观念的物化。这些装饰图案是人们借助于某些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利用象征、谐音、假借等手法,或利用直观的形象表达非本身意义内容的形意手法,经过着意加工而成,用以表达美好的祈愿。土家族吊脚楼的装饰题材有动物、植物、器物和人物等几大类。动物类中常见的有狮子、麒麟、鹿、鹤、蝙蝠、凤凰、孔雀、蝴蝶、喜鹊、鸳鸯、雄鸡等;常用的植物题材有松、竹、梅、桂、桃、石榴、牡丹、芙蓉、兰花、、海棠、水仙、百合、万年青等;器物常以人工制造物为原型,如如意、古钱、花瓶、乐器等;而人物则以传说中的仙人为原型,如八仙、寿星、天官、关帝、钟馗,等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表达了本民族独特的观念意识,这些观念意识的范围涉及面极为广泛,包括人生观、道德观、宗教观、艺术观、民俗信仰等。不同的民族文化虽存在着差异,但人类的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性,使各民族在观念意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追求吉祥、幸福,希望一切事物都能对自身有利,土家吊脚楼的装饰原则同样体现了这一点。
注:
①本文为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编号:13XM204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唐凤鸣,张成城.湘南民居研究[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
【3】魏挹澧,方成孚.湘西城镇与风土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 桑植 白族文化 汉化效应
桑植白族并非桑植的土住民族,而是南宋末期宝v年间,因战争从云南大理辗转而来,迄今700余年。桑植白族始祖为谷均万、王朋凯、钟千一等人,现已发展为13万余人,谷、王、钟、熊、李为主要姓氏,分布于桑植的7个白族乡,即芙蓉桥白族乡、洪家关白族乡、马合口白族乡、刘家坪白族乡、瑞塔铺白族乡、走马坪白族乡和麦地坪白族乡[1][2]。
1.汉化效应
处于强势地位的汉文化会冲击包括白族文化在内的边缘化弱势文化。汉化效应指的是汉族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现象,如长期生活在汉语地区的少数民族,其语言、服饰、食物、建筑、节日、习俗、等逐渐被强大的汉文化同化,本民族的文化却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步消亡。桑植虽然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但多数少数民族(如土家族)已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服饰、符号等元素,生活习惯与汉族无异。白族散居在桑植境内,白族文化和土家族文化一样,面临“灭顶之灾”的危险。
2.桑植白族文化的汉化效应
2.1语言。
桑植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特点是发音刚强、保持入声。从现代白语的词汇看,在白语词汇中汉语借词较多,并保存汉语入声字读音急促的特点。如头称为“tè”,口称为“kè”,手称为“shě”,脚称为“jué”,大称为“dài”,买称为“mǎ”,门口称为“kètè”等;对于白语词库中没有的现代词汇,如汽车、洗衣机、飞机等,白语表述与汉语无异。在汉文化统治的当下,白家子女(自称“白子、白妮”)从幼儿园至工作,接受的都是汉文化教育,说的都是汉语,因此他们一生中用得最多的是汉语,仅在与家人通话时才说白语。如此发展下去,若不加以保护,则用不了多久,土家语的今天就是白语的明天。
2.2服饰。
桑植白族崇尚白色,所以白色是服饰的主体色,再辅以其他颜色加以点缀。如桑植白族男子常着白对襟衣、外罩黑领褂,妇女则身着白上衣、红坎肩。现状是桑植白簇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大人小孩都身着汉服,根本看不到身着民族服装的桑植白族人,哪怕到桑植白族的居住地也如此,仅在重大节日、宗教活动等情形下才得一见桑植白簇服饰。在多数情况下白族服饰仅作为一种表演服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从服饰上已难分别桑植白族与其他民族,汉文化的汉化效应可见一斑。
2.3。
桑植白族以佛教为主,特别崇拜本主(即本地之主),几乎每个村寨都有本主庙。本主节是桑植白族的重大节日,要举办唱歌跳舞、舞龙耍狮进行庆祝活动。此外,桑植白族还信仰三元教(三元即阴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就信仰而言,桑植白族与云南大理白族区别不大。不同的是,桑植白族的这些宗教活动多以宣传为目的,颇有炒作之嫌,原始的味道在汉文化的冲击下已经荡然无存。
2.4民居建筑。
桑植白族民居散杂于被彻底汉化的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方,因自身文化处于弱势地位而自然地吸收、融合周边汉民族的建筑文化。在建筑风格上,桑植白族民居中最典型的为幕檐转角式民居,与“三坊一照壁”的大理地区最普遍的民居大相径庭。在装饰艺术上,照壁、大门、彩绘和雕刻是云南大理白族民居中最典型的四大空间装饰要素,尤其照壁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元素,而桑植白族民居中已经很少修建在大理民居中有重要地位的照壁。又如大理白族民居装饰图案为较具象的实物,如喜鹊、仙鹤、公鸡、荷花、牡丹花等元素,桑植白族民居要么图案简单,要么没有图案。
2.5桑植白族游神。
桑植白族游神是为了纪念祖先、教育后裔不忘祖德而创造的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民族文化活动。游神活动有三个环节:一为游神(即抬本主神像游行),期间要由本主唱拜祖词(一拜祖先行路远,二拜祖先劳百端,三拜祖先创业苦,四拜祖先荣耀显。家住云南喜洲睑,苍山脚下有家园,忠勇义士人皆晓,洱海逸民万代传。),行至空旷处大家一起跳杖鼓舞并唱《白族儿女跳起来》山歌(东边一座祥云起,西边一座紫云开,祥云起,紫云开,白族儿女跳起来!);二为娱神,即将本主神像抬到各家各户门前,白族各家各户必燃放鞭炮迎接;三为赛神,即将本主神像停放在广场,人们围绕本主神像尽情地唱歌、跳舞、呐喊。受汉文化的影响,桑植白族人的精神信仰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开始对原始祭祀活动淡视与冷漠,桑植白族游神已然成为一个赶集(相当于北方的庙会)载体,处在一个自生自灭的濒危状态。
3.桑植白族文化汉化的最本质原因
3.1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桑植白族文化客观上必须融入当地汉文化之中。
桑植白族自迁入桑植后,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必须与当地的各民族文化相融合。在与当地各民族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长期磨合过程中,桑植白族通过耕作、互通婚姻、兴办教育等形式,逐渐“入乡随俗”。在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又接受汉文化的汉化,终于在桑植这个“蛮夷之地”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3.2桑植白族文化与汉文化相互渗透,加剧了桑植白族文化的汉化效应。
明清时期是桑植白族迅速与当地的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融合在一起,迅速汉化的时期[4]。一是桑植白族传递新的农耕方式,实现了民族业缘渗透。桑植白族带来了先进的旱地改水田、水稻种植等农业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很快被当地汉文化接受,改变了当地汉人、土家人与苗人的耕作方式,实现了桑植白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业缘融合,并在汉文化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扬光大。二是互通婚姻,导致桑植白族与汉族等民族血缘融合,从而使弱势的桑植白族文化被强势的汉文化所汉化。三是桑植白族秉承重视教育的大理传统,兴办教育而致汉文化有汉化桑植白族文化的广阔舞台,最终桑植白族文化被淹没汉文化的大海之中。四是桑植白族与桑植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汉化,逐步散失本民族的文化本性。但桑植白族文化较当地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被汉化得慢些。
4.桑植白族文化保护
4.1科学规划桑植白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成立专门的规划小组,在充分研究桑植白族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制订“桑植白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项规划”,明确桑植白族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重要意义,以制度的形式将保护任务细划至各责任人,严格执行先保护再开发的程序,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确保在执行规划的过程中不走样。桑植县人民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尝试,比如为有效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仗鼓舞的传承、普及和保护,成立“芙蓉桥乡桑植白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4.2开展研究汉文化下桑植白族文化保护机制的基础研究。
在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与基金,开展汉文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活动等背景下,桑植白族文化的历史沿革、生存现状、开发与保护现状、面临问题、汉化机理、保护机制、应对策略等各方面的基础研究,科学、客观地评价桑植白族文化的文化价值,构建桑植白族文化数据库,形成桑植白族文化决策树,从而为开发、利用与保护桑植白族文化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决策依据。
4.3树立桑植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要使桑植白族文化很好地传承与发展,必须将其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珍视,最关键的是将桑植白族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桑植白族文化的保护意识[3]。一是要树立桑植白族儿女对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二是要汉文化认可传统的桑植白族文化,通过开展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展演活动,改变汉民们对待桑植白族文化的态度,逐渐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三是要培养桑植白族文化的传承人,使白族游神、仗鼓舞等白族文化精髓世代相传,促进桑植白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剑.白族散杂居地区文化的变迁[J].中国民族,2007(04):56-57.
[2]戴楚洲.澧水流域白族来源及其特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5):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