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卫生监督协管

乡镇卫生监督协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卫生监督协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镇卫生监督协管

乡镇卫生监督协管范文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01-02

四平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全市人口342万,市区人口62万。近年来,随着国家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深入发展,通过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制度,不断拓展卫生监督协管各种配置,目前,四平市已经基本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镇村的卫生监督协管网络体系,为推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四平市建立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方针的深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正在各基层社区卫生机构中系统的展开。这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可进一步满足社会公共卫生需求,切合基层卫生工作实际,解决现阶段卫生监督人力不足和农村区域监管薄弱的客观现状。通过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建立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及时发现和打击各类违反公共健康利益的违法行为,让百姓享受更全面更周详更具体的卫生服务。因此,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

2四平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现状调查

21四平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进度2011年,卫生部提出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任务目标与要求,四平市及时在一个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了试点。2012年初,市里召开了卫生监督协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市)区迅速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协管组织,同时要求2013年末,城市卫生社区与农村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展开率要达到100%,并印发了《四平市卫生监督协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据初步统计,现四平市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协管组织覆盖率达到80%,县城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管组织覆盖率正在试点中,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监督协管组织覆盖率达到45%。

22四平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目前情况

221领导体制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卫生行政部门的社区卫生管理科室和卫生监督科室的双重领导,业务工作接受卫生监督机构的领导与指导,具体工作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领导。组织名称统一规定为卫生监督协管组,由县(市)卫生监督所派员参加的可称为派驻分所。

222人员组成与资质人员组成包括二种形式,一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卫生院院长)、主管主任(主管院长)和1至2名公共卫生医师,组成;二是由卫生监督机构派出1至2名卫生监督员和社区卫生监督组织(卫生院)选定的公共卫生医师共同组成。卫生监督协管组织人员由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考核后聘任或任命,部分县(市)卫生局授予了卫生监督所提名权。卫生监督协管机构的人员应具备公共卫生医(药、护)师资质,参加卫生行政机关组织的业务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并考核合格。

村级卫生监督信息员,由各村卫生所(室)负责人承担,由乡镇卫生院负责提名、管理与聘任。

223协管职责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基本职责,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承担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水质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和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第二是根据本地实际需求,卫生监督机构赋予的附加职责,如协助开展卫生监督培训、协助进行现场卫生监测、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各类卫生监管服务单位调查、各类卫生许可单位申请告知和资料初步审理、各类违法行为的协查等;第三是协管区域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与巡查。

224经费与用房经费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提取解决,支持各级财政和社区卫生组织(卫生院)及卫生监督机构投入资金,卫生监督所在执行县级卫生监督基本装备项目时应适宜考虑卫生监督协管组织装备;卫生监督非税收入资金应坚持利益共享原则,合理利益相关单位的分配。卫生监督协管组织用房由社区卫生中心或卫生院解决。

225管理考核卫生行政部门向社区卫生中心(卫生院)下达年度管理责任目标任务,卫生监督机构与社区卫生中心(卫生院)或协管组建立业务领导或指导关系,明确职责分工,部署专项工作任务,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开展协管工作考核,考核结果与社区卫生中心(卫生院)年度(单项)工作业绩和项目经费下拨挂钩。卫生监督协管组要建立完善信息报告、卫生监督协查、卫生许可告知资料初审等工作流程,倡导日零报告制度,完善卫生监督各协管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卫生监督机构对协管协查信息要专科专人负责,制定信息接收、审核、批转、现场出动制度,重视信息的互动,做到件件有反馈,实现良性运行。

3四平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31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到位不及时,卫生监督协管经费不详实在走访基层的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时候,发现有些领导认为做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无经费或经费可用“东”也可用“西”,从而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有其名而无其实。

32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协查或巡查工作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依据一些人员相关业务知识缺乏,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承担和开展各项协助执法工作,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指导培训又缺乏经费。

4四平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乡镇卫生监督协管范文第2篇

项目将为示范社区提供饮用水水质检测设备,加强社区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为社区水质安全发挥预警作用,使广大社区居民和农村群众直接受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中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和水质检测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通过掌握饮用水卫生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置饮用水安全隐患,为科学决策和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预警和支持。根据《省社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本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示范区的选择

1、省被列为全国中部地区示范省,省选择市为项目示范地区,市按照示范地区的标准选择作为示范项目执行地,选择洲城区8个社区和12乡镇(19个区)作为本示范项目执行点。具体社区为:社区、宝社区、社区、社区、社区、社区、社区、社区;乡镇为:镇(含2个区)、镇、镇(含2个区)、镇、镇(含2个区)、镇(含2个区)、镇(含2个区)、镇(含2个区)、通过示范项目,积累经验,推动开展全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工作。

2、检测重点:以二次供水、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学校饮用水为重点,每个区各选择5个检测点,由卫生监督协管员进行现场水质检测(含居民家庭末梢水、二次供水、学校供水),每月检测一次,在项目实施期内共计检测三次。现场检测项目包括感官性状(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浑浊度、消毒剂余量测定并填写《生活饮用水现场检测结果记录表》(见附表一)和《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记录表》。检测结果将按照项目统一设计的公示栏进行公示。

二、项目组织及职责

为保障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成立项目执行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执行组下设办公室,由兼任主任,副主任,负责项目执行的日常工作。

工作职责:

1.制定示范地区项目的执行方案,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2.按照要求选择示范社区检测点;

3.保障项目执行必须的日常工作经费;

4.负责水质检测设备的接收、发放和使用管理;

5.组织示范社区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开展水质检测;

6.负责项目的宣传总结;

7.做好项目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项目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30日前)

召开卫生监督员和协管员动员会议,布置安排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要求每个社区和乡镇各确定和上报五个检测点(见附表二);印发饮用水安全宣传资料(宣传册2万册和传单10万张);在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上报道。

(二)、培训指导阶段(7月至9月)

邀请上级专家对全体卫生监督员和协管员进行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知识和快速检测仪器使用和维护的培训。课时为两天,确保每名监督员和协管员都掌握饮用水安全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仪器和保管设备。同时现场指导开展检测工作。

(三)、检测实施阶段(7月至9月)

按统一的部署和要求开展检测工作,7月、8月、9月各检测一次,每区每次五个水样。填写《生活饮用水现场检测结果记录表》,并将结果及时在公示栏中公示(见附表三),同时报县卫生监督所进行结果统计与资料上报。

(四)、督查评估阶段(7月至9月)

县卫生监督所组织专业人员每月进行一次工作督查,督促各社区和乡镇按质按量开展工作,并将工作的好坏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依据,并与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挂钩。

(五)、总结阶段(9月)

汇总形成总结材料上报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四、工作要求

各项目执行单位要按照《省社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一)通过网站和通讯、简报等形式,及时公开项目信息,让社会和受益对象充分了解项目的意义和项目执行的全过程;

(二)及时进行效益评估,宣传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项目的意义;

(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对本项目的目的、意义、执行情况、公众反映等向社会进行宣传报道,社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人员向社区居民积极宣传饮用水卫生,提高居民安全用水意识;

乡镇卫生监督协管范文第3篇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卫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农村食品卫生、饮水卫生、职业卫生、违法行医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农村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已迫在眉睫。根据卫生部《农村卫生监督现状调查与监管模式试点》项目要求,结合我市三级卫生监督工作网络建设,实现县(市)、乡、村一体的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我们开展了对农村卫生监督现状与监管模式的调研工作。

1 调研对象、内容及质量控制

1.1 调研对象 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以磐石市项目县(市)为主,在桦甸市、船营区、昌邑区等地各选择2个乡镇,共10个试点乡镇为调研对象。

1.2 调研内容 (1)县乡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情况:(2)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单位性质、级别、人员编制等)、基础设施、执法装备配置、队伍建设和监督执法工作开展情况;(3)乡镇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单位性质、级别、人员编制等)、基础设施、执法装备配置、队伍建设和监督执法工作开展情况;(4)试点县城区和试点乡镇地区被监督单位行业构成情况,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及监督覆盖情况等。

1.3 质量控制 设计调研实施方案和调查表-确定调查员-培训调查员-现场调查-资料录入-资料审核-统计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2 调研结果

2.1 项目试点地区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情况

调研的4个县(市、区)42个乡镇,选择10个乡镇为试点乡镇,试点地区都建立了卫生监督网络,成立卫生监督协管站,磐石县(市)共有17乡镇,按10万左右人口区域划片,辖区设置4个卫生监督协管所,每个所由8~10人组成,县(市)级卫生监督机构派出2名监督员,其他人员由监督分所(乡防保站)中聘用,经磐石县(市)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考试合格任监督分所人员。由磐石县(市)卫生局颁发乡镇卫生监督员的监督证件。承担全部的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其他县(市)区卫生监督单位设置了“乡镇卫生监督科室”,由3~5名监督员组成,监督员每天到基层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见表1。

2.2 县(市)、乡级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

2.2.1 县(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4个县(市)区级卫生监督机构单位只有船营是差额单位,其余都是全额单位:单位级别为股级:监督员的职称情况:高级15人,占9.62%;中级59人,占37.82%:初级82人,占52.56%。说明卫生监督队伍初级人数居多。学历情况:硕士1人,占0.64%,大学59人,占37.82%,大专57人,占36.54%,中专39人占25%。见表2,图1。

2.2.2 乡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的农村卫生监督工作都在乡镇卫生院管理,只有磐石县(市)成立了卫生监督协管所,但人员经费等由乡镇卫生院管理,经费靠服务性收来弥补卫生监督经费不足,开展卫生监督工作缺乏经费保障。此外人员配置更少,有1~2人的单位占28.21%,有3~4人的单位占48.72%,有5人以上的单位占23.08%。这也突出反映出农村卫生监督力量的严重不足。见表3。

2.3 项目试点县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情况

2.3.1 试点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卫生监督机构全部是借用疾病控制中心的房屋,两块牌子一个班子领导。而且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办公场所均在600m2以下,最低租赁面积仅有70m2,93%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均办公面积小于40m2。距《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办公场所建筑面积不低于1200m2,人均建筑面积不少于40m2。”的规定相差甚远。

2.3.2 试点地区卫生监督机构经费投入及执法装备配置情况,

调研的卫生监督机构中仅有磐石市、烟筒山镇财政投入与全员及公用费用支出持平。全年财政投入占总支出的比例在40%以下的监督机构有3家(占21.5%),财政投入占总支出的比例在40%~60%的监督机构有2家(占14.3%);比例在60%~80%的有4家(占28.6%):比例在80%以上的有3家(占21.5%)。财政投入不足部分主要由服务性收入进行补充,也就是说有85.71%的县、乡级卫生监督机构每年要靠服务性收费来填补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靠服务收费直接影响了执法监督力度。乡镇卫生监督部门均不具备基础的交通工具、执法取证工具和监测设备,只有烟筒山一家拥有一个照相机,反映出广阔的农村地区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十分艰苦。

3 项目试点地区卫生监督工作情况

一是按辖区面积计算,监督员分布比例最低的为每223平方公里分布1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19.75平方公里分布一名监督员。差距约11倍;二是按人口计算,监督员分布比例最低的为每2.7万人口分布1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0.83万人口分布1名监督员,差距约3倍之余。三是按监管对象计算,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员分布比例最低的为每178家被监督对象可以分布一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78家被监管单位分布1名监督员,差距约2.3倍。乡级卫生监督机构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8家被监管对象可以分布1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比例最低的为每170家被监管单位分布一名监督员。差距约21倍之余。可见,监督员分布比例地区差别很大,同时也反映出大多数县乡卫生监督部门监管对象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工作难度较大。见试点地区县乡卫生监督力量分布情况。

监管对象构成情况:从县城区监管对象构成看,位列前五位的分别是;(1)食品、化妆品销售;(2)餐饮;(3)公共场所;(4)食品加工;(5)小门诊部。从乡镇监管对象构成看,位列前五位的分别是:(1)食品、化妆品销售;(2)餐饮;(3)小门诊部;(4)公共场所;(5)食品加工。表明农村地区食品行业、小门诊部和公共场所等行业所占比例日益增大,成为目前农村卫生监督工作重点。特别是食品行(加工、销售、餐饮、食堂)业占监管对象总量的76.6%,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数量仍然有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安全监管,尽快探索和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卫生安全监控网络、广泛开展农村地区卫生安全宣传工作势在必行。见试点地区监管对象构成情况见表4和根据表4制作的图2。

监管工作开展:一是试点地区卫生监督部门,能够发挥最大潜能,克服人员、经费和交通工具短缺等各方面的困难,做到县城区与乡村区域监管对象的基本覆盖,年监管频次平均能达到2次以上。二是县、乡大部分监管行业其卫生许可持证率及从业人员持有效证件率均在70%以上。但从卫生监管对象“持有有效卫生

部门发放许可证件”和“人员持有效证件”两个指标看,仍有卫生监督难以触及到的区域。特别是乡村地区公共场所和饮用水持证率很低,饮用水持证率仅为14.97%,从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为21.9%。三是县城区食品销售、食品加工、餐饮、医疗等行业的卫生许可持证率、从业人员持有证件率和监督频次均高于乡村的相应行业,可见有必要加快步伐,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网络,改变农村地区卫生安全现状。

4 建议

4.1 加快农村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卫生监督面貌。

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想彻底改变农村卫生监督现状,一是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村卫生监督现状调研与监管模式试点,探索行之有效的农村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二是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扶持帮助,加快改革进程,加大农村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力度,按网络化建立起真正独立的专业人员配置合理的,经费全部由财政支持的卫生监督派出机构,使卫生监督网络覆盖率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使卫生监督人员长期驻守,消除农村卫生监管盲区。

4.2 解决人员编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一是国家应加快对卫生监督人员配置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根据地域环境、经济社会及人员状况尽早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方便地方遵照执行,并积极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支持,落实解决县乡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编制问题,缓解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短缺现状。二是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落实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在保证县乡卫生监督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的基础上,能够按照《卫生监督建设指导意见》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保障必需办公场所,配置相应的交通工具,取证工具,检测设备等,确保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同时保障农村卫生监督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使农村卫生监督不留隐患和死角。

4.3 加强农村卫生监督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卫生监督员的综合素质是做好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工作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承担卫生监督或检查的卫生技术人员,他们即是卫生监督检查员,又是卫生监督宣传员,信息员和指导员,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和发展。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大对县乡农村卫生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从而建立起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农村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将为全面推进农村卫生监督工作,促进卫生监督执法重心下移,注入更新、更强的活力。

5 农村卫生监管模式可行性调研情况

5.1 房屋 应设置有四个相应的办公房间,约在200平方米,分别是办公室,办证审批室,样品保存室,档案室及培训室。

乡镇卫生监督协管范文第4篇

一、加强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卫生计生依法行政

(一)继续深入开展卫生计生系统“六五”普法工作。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计划,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推进依法行政,确保“六五”普法落到实处。

(二)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整合规范卫生计生许可行政审批。完善“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不断规范许可行为,切实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监管,坚决杜绝、乱许可等现象发生。

(三)依法依规,规范执法。认真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进一步提高卫生计生法制建设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稽查工作。充分发挥层级稽查的作用,查找执法环节中的缺点不足,及时予以纠正。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制度,规范卫生计生行政行为。强化内部稽查和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稽查,督促全面履行职责。

(五)创新监督执法方式。加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效果,探索推行卫生计生执法监督约谈制度。首次在生活饮用水、医疗执业日常监管工作中试行约谈,对存在问题的管理相对人,采取与其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警示教育,并告知其违法行为性质、危害和提出整改意见。

二、加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提升卫生计生监督服务能力

(一)推进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资源整合。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省编办《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资源的指导意见》,加快卫生监督与计生执法机构整合。探索执法资源整合方式、方法、职责定位、人员调配、保障机制及提高执法效能的评价机制等。

(二)加快推进综合执法监督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原县卫生监督局房屋建设项目,加强综合执法监督执法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争本年度内搬进新房办公,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改善办公设施、执法装备等条件,提高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保障水平。

(三)继续推进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协管服务,在完善乡镇综合执法监督站建设的基础上,落实综合执法监督协管巡查、信息报送和录入、工作考核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被监督单位户档,规范工作程序和内容,加强综合执法监督协管服务指导,提升综合执法监督协管服务能力。

(四)加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卫生计生监督员培训规划,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分层分级培训,完成培训计划。组织卫生计生行政处罚案卷评析活动,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转变工作职能,改进服务方式,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规范服务流程,大力推进网上审批、办证,完善并落实一次性告知、首接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开展综合执法监督执法机构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五)加快综合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完善综合执法监督信息基础体系建设,做好专业信息数据上报和综合执法监督信息数据利用工作,做好行政许可、经常性监督、检验监测、案件查处的信息采集登录和上报。

三、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治理整顿,扎实开展各项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

(一)深入开展整顿医疗和计划生育服务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一是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二是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扎实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年”活动;四是坚决打击“医托”行为;五是加强与公安、检察部门配合,完善打击非法行医联席会议制度;六是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七是进一步加强医疗广告监管,遏制违法违规虚假医疗广告。

(二)继续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规范行政许可,健全监督管理档案。落实城区、白氏坪供水单位末稍水月检,出厂水、水源水季检,乡镇水厂、学校及托幼机构饮用水每年至少集中抽检一次的监测制度。加强饮用水水质现场监测和涉水产品卫生监督工作,开展基本调查,摸清本地水厂基本情况和卫生现状。依法严厉查处饮用水违法行为,及时通报违法情况。

(三)开展餐饮具及公共用品等各类用具集中清洗消毒从业单位治理整顿。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加强餐饮具、公共用品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督检查。对各类用具抽检频次每月不少于1次,检测不合格的,依法予以处罚。对监督检查不合格的通过当地电视、报刊等公共媒体向社会进行公告。

(四)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继续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继续开展公共场所用具卫生监督抽检和现场经营环境检测工作,对检测不合格单位做好指导,督促整改。

(五)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落实《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以医疗废物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指导。加大对消毒产品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并及时公布监测结果。推进实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在县直管学校开展学校卫生监测试点,对学校卫生有重点的开展监督监测评价、指导和卫生培训,改善学校卫生条件,提高学校卫生整体水平。加强与教育部门协调配合,开展春秋两季以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控为重点的综合性监督检查工作。

(六)加强放射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和职业卫生体检机构监管,做好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医疗机构放射防护责任,健全放射工作场所电离辐射监测、评价和控制体系。加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管,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乡镇卫生监督协管范文第5篇

职业卫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休戚相关,事关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一向十分重视,2002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后,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深圳市卫生监督局以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为契机,积极向各级领导作好汇报,在强化培训、组织宣传的基础上,以有毒有害化学品专项整治活动为突破口,每年对市属和区辖重点职业危害企业进行执法检查,但收效不大,主要原因是执法环境欠佳。作者现对卫生监督工作的发展对策几点建议综述如下:

1 提高地位,高度关注人民的卫生健康安全。

建议:是把卫监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与社会综合治理、安全工作一样高度,落实各级领导卫生安全“一票否决”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予以考核,如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签订《医疗市场整治工作责任书》等,加强社会层层联动。二是提高卫生监督分值比重,促进卫生工作整体协调发展。如加大卫生部门目标管理考核中卫监的分值比重,提高卫监工作地位,改革不利于卫生工作整体协调发展的消极因素,切实关注人民的卫生健康安全。

2 加强部门协作,开发卫生监督工作新能源

建议:一是加强与编办协作,解决市、区卫生监督人员编制问题。如联合市编办一同下文,改变市卫生局或市卫生监督局单枪匹马下文安排卫监人员编制情况,切实解决基层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少的实际问题。二是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作,解决卫监工作发展的经费难题。如做好相关的汇报和协调工作,与省财政厅联合下文,改变卫生部门一言堂状况,切实解决基层公共卫生中卫监工作经费落实难问题,切实解决成立基层卫生监督协管站无钱启动、工作的窘状。三是改变工作模式,融入地方发展。如建立基层卫生监督协管站并将其设在各街道办事处,组长由办事处领导担任,成员(卫生监督协管员)2名分别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的1名同志和卫生院的1名医务人员。这样,既保障了人员的专业性,工作又得到了基层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卫监力量也得到加强。

3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保障工作经费和人员编制。

我区卫生监督所成立至今,只有短短半年时间,如生长在襁褓中的婴儿需要各级政府和市卫生监督局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尚在进行中,工作人员肩负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监督重任,生存状况却令人担忧,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和人员编制少成为制约卫监工作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建议:一是经费保障到位。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卫监工作的实际需求,各级政府逐年加大对卫生监督工作的经费投入,并全额返还执法收入款项,以保障卫生监督的办公费、卫生执法和发展建设等支出。如我市卫生监督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卫生监督工作人员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卫生监督基层体系建设得到资金保障,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很好的借鉴。二是人员编制支持到位。切实做好卫生监督的社会调研工作,人事部门和编办根据卫生监督工作实际发展需要制定其人员编制长远发展纲要,确保“卫生宪兵”人员编制的合理建设,对影响卫生监督工作的要重新核编。

4 改革卫监体制弊端,创新卫监工作机制。

建议: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合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监所,组建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局(正科级一级单位)。职能方面:餐饮业监督职能由市场监督部门监管,食品源头和流通领域的监管都归市场监管部门,推行食品卫生一条龙监管责任制。既可以避免监管脱节出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还能避免职能交叉多头执法带来的弊端(如前面提到的学校卫生监管)。设置方面:直属政府组成部门,由二级机构转变为一级机构,消除“兄弟” 监管“兄弟”(如监管乡镇卫生院)协调难、执法难问题。卫生监督员承载卫生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重任,只有责任和权力相结合才能发挥“卫生宪兵”的最大作用,也才能真正为政府排忧解难。

5 体制不顺,监督不到位。

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能定位不清,卫生行政部门现在依然是办卫生。卫生监督机构的单位性质不明确,是独立的法人事业单位,而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只是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卫生监督职责的执行机构,而卫生行政部门与卫生监督机构多数不在一起办公,工作运行不便,一个完整的处罚程序执行下来,要到卫生行政机关审批盖章达七、八次之多,暴露出卫生监督执法活动与审批盖章两层皮的弊端,仍然存在着执法主体与执法队伍分离的问题,给人以政事不分,“换汤不换药”之嫌。卫生监督机构的性质是什么,是执法机构吗?可它执法没有依据,不是执法主体。依法监管是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局)的职责,不仅是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然而在行政执法上,卫生行政部门往往是错位,认为执法是监督机构的事,所以会出现卫生监督部门对医院立案调查,卫生行政部门为医院说情或阻挠卫生监督机构调查的事件。建议:要加强依法监督管理,必须建立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或者转变卫生行政部门职能,以管卫生促办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