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慕课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曾提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密切联系慕课大背景,改革传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形成。

一.慕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1.慕课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正处在变革发展的关键期,慕课的流行加快其变革过程。慕课发展的一大结果就是现代的网络将取代原有的教科书,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观看各个视频录像,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要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去听去看这一类课程视频,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把慕课与大学的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变革,树立教育品牌,更好的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需要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实现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高校往往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是需要着重对待的阵地。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思想接近成熟但也有很大的可塑空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却缺乏一定的鉴别力。慕课作为新兴事物,其开放性和独立性收到大学生的喜爱,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不仅要看到慕课所传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应重视其在背后无形构建的价值观。因此,高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探讨怎样有效的运用这一庞大的阵地,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升民族文化和信仰。

3.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赢得了青年就等于赢得了国家。现在大学生价值观主体是积极健康的,但随着各种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当今社会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价值取向很容易出现偏差。我们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了解和坚持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值得一提的是,当今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关注于现实的利益,往往忽略价值观的形成和取向。所以,很多大学生虽然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实际生活中难以践行。基于此,在慕课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要顺应时展潮流,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在了解大学生思想观念基础上,发挥慕课平台的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慕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1.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普及性

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推广,而学校通过网络宣传的只是一少部分。而慕课的发展则给我们提供了契机。慕课平台上,一门课程不限人数,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加入,可以通过制作大量的高质量、有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频,请一些名师和专家针对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讲授,运用慕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2.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空间

慕课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同一课程可能有不同的版本,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同一主题的样本,内容更加多元化,这就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空间,也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便于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3.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微时代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慕课的互动性能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将过去单一的讲授转变为师生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与时俱进,改变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体验型感受,讲述内容侧重于大学生所感兴趣的情感、思想等多个方面,并形成良好的平等探讨互动气氛,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跟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

三.慕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慕课必定是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是加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势所趋。以下主要从学校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慕课背景下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一)从学校角度,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培育具有先进理念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教育方式,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慕课发展的必要性,并接受这一新兴事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充分发挥慕课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必须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网络文化知识。慕课是一个开放性的课程网络平台,作为课程的讲授者,必须了解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况,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这样才能够在大学生中获得基本的发言权,更好的利用慕课平台。

2.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据调查,当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要与时俱进,把慕课和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两手都要抓。一方面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选择,研究各专业学科中蕴含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无形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实现多种资源共享,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使学生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3.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在一起,开展一系列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模式,逐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二)从学生角度,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慕课的优势毋容置疑,但是慕课也有一定的劣势,其开放性可能会混杂一些错误的或者不健康的观点,而大学生心智并不是完全成熟,有时难以分辨信息的好坏,容易受到某些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因此,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甄别是非,树立正确的慕课网络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研究学生的行为特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

在慕课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喜欢的课程,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关课程必须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才能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不仅要掌握当代大学生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行为和习惯,更要研究分析慕课时代大学生的行为个性特点。从而探索慕课平台上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从其兴趣点入手,逐渐的在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激励机制

针对学生可以遵循可行性原则,根据各高校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项目、标准和目标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价值观教育的培育中来。并且,根据评价机制同时要建立一套有效激励机制,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调动其参与的主动性。而且利用慕课的开放性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激励机制或者受到表彰的学生到慕课平台中去,彻底改变过去高校综合测评中重智育轻德育的方式,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总之,慕课这种大型的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并研究慕课的发展状况,不断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制,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全面提升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郭英剑.“慕课”的六大发展趋势[N].中国科学报,2014(2).

[2]李智慧.基于慕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青年与社会,2014(8).

[3]冯培.挑战与变革:幕课时代的高等教育[J].前线,2013(12).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检验 评价 认识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问题凸现为当代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根源,体现了人类对近代文明实践造成的反主体性效应的自觉反思和检讨。近代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规律,经过人类的实践和利用,为人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危害,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这些危害迫使人类不得不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检讨。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与实践的方法论问题正是由此而显得格外紧迫和突出。

1 对自然科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当代人类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发展困境和生存危机,看起来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灾”,是以“天灾”方式表现的“人灾”。这就使得检验与评价问题作为一个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实践问题显得格外紧迫和突出。另一方面,物质财富的巨量增加与环境的恶化以及人在当代社会中的贬值、失落成为西方社会最为触目惊心的事实。当代社会中将自然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所呈现的“正负效应”同步增长的事实使得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实践中的检验与评价问题不得不重新关注和思考。

自然科学发展寻求的主旨是“合规律性”,而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寻求的主旨是“合目的性”。从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关系角度来看,要求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必须基于“合目的”与“合规律”的双重标准的统一。

2 对人文科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人文科学方法论之所以成为当代世界哲学普遍关注的一个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根源在于当代人类生活对人文科学的需求与人文科学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极不相称”。当代社会中的宗教淡化、技术异化以及人与人的疏离使得当代人陷入普遍的精神困惑之中,特别需要一种人文关怀、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出境使得人们对人文科学寄予很高的期望。从而也就赋予了人文科学的特殊重要地位,促使人文科学成为当代人类科学体系中一大主导学科群。但另一方面,虽然当代社会生活特别是当代人的精神处境已成为一些人文科学学科思考和探讨的课题,但人文科学作为一个主导学科群在当代的实际发展状况远不能和自然科学相匹敌。当前,人文科学不仅未形成统一的规范,未建立起与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相适应的方法论基础,甚至其科学性也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怀疑和否定。这就使得对人文科学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理性意义上实现二者的统一,也是检验与评价问题受到关注的重要缘由。

3 对科学决策的意义

首先,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研究有利于决策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所谓决策的合目的性,就是决策与人及其实践的现实需要相符合的性质。人们之所以要进行决策,就是为了寻求其目的的实现。所谓决策合规律性,则是决策与实践及其对象符合、一致的性质。从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联系角度看,判定一个决策是否合目的性,就是要看它能否在实践中达到决策者预期的目的;判定一个决策是否合规律性,就是要看决策与实践及其对象符合、一致的性质。要达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决策者不仅要了解对象方面的状况,也取决于决策者决策的能力以及决策的客观环境。因此,决策者只有在妥善研究了这些条件之后,在这些约束条件之内作出决定,才能实现科学决策。

最后,有利于决策合价值性与合工具性的统一。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曾将合理性分解为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两种。他认为,工具合理性行动和价值合理性行动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工具合理性行动着重考虑的是手段对达成特定目的的能力或可能性;价值合理性行动全力关注的是行动本身是否符合绝对价值。由于工具合理性仅考虑达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而不考虑目的本身合理与否,因而易于导致张扬工具、手段而遮蔽目的、意义的工具主义。价值合理性注重对目的本身的合理性反思,忽视了对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的关注,易于产生脱离实际的“乌托邦”式价值理想主义。从检验与评价的关系来看,科学的决策必须将这两者结合起来。

5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关系的要求,判定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否合理,标准在于“合目的”与“合规律”的双重标准的统一。任何割裂二者,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做法都会最终导致不合理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实践;在理性意义上沟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促进人文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相统一,实现科学决策的合目的与和规律、合情与合理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欧阳康.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数字化出版 期刊传播 特色栏目与专业 《气象与人类社会》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47-03

数字出版引起学术期刊传播方式的变革,有单篇论文的传播取代整本期刊的传播之势,导致期刊的传播力不断弱化。因此,在数字化时代,高校社科期刊在保证编辑出版质量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传播能力的提高。提高传播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对高校学报而言,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可以使栏目新颖独特,保持相对稳定的风格,吸引专家学者关注,保证稿源稳定,还可以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1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设置

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栏目有 200 多个,这些特色栏目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具有学科优势的栏目,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的《中国农村研究》栏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的《留学生与近代中国》栏目等;二是具有地域优势的栏目,如《安徽大学学报》的《徽学》,《湘潭大学学报》的《思想研究》,《云梦学刊》的《屈原研究》等。

《阅江学刊》设置特色栏目《气象与人类社会》的首要依据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优势。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跃居全国第一[1]。这样的专业优势为本栏目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还因为气候气象与人类生活、人类文明发展有密切关系,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对《夏小正》《春秋》《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庚子·辛丑日记》《郭天锡日记》《张诚的日记》以及康熙二十四年开始上报的《晴雨录》等历史文献的分析发现,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气候变化会引发族群整体迁移等文化活动,水灾、旱灾、苦寒、苦热等各种异常天气现象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常见题材。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气象的影响越来越大,气候气象变化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气温反常、极端天气和灾害天气频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或污染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因此,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引起了气象部门的重视,而且引起了学术界的严肃讨论。这里的“学术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而且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从学术研究的视角严肃审视当今气候气象问题不难看出,气候问题往高度看是政治问题,往深度看是民生问题,往学理看是哲学问题。也就是说,气候或气象已经不仅是一个纯自然科学或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是事关民生或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文化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术界进行认真研究与探讨,以寻求解决之策。然而,纵观国内学术期刊,却没有一本甚至没有一个栏目以气候气象与人类社会发展为主题,众多的研究成果无处发表,专家学者没有交流思想观点、发出呼吁的稳固平台。基于此,《阅江学刊》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以特色专业建设特色栏目,刊发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气候气象问题的学术论文,引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研究,为气象学研究开拓一个新领域。

《阅江学刊》设立《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也是气象软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发展,气候或气象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越来越多地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是气候与气象研究的发展趋势。2011年第2期《气象软科学》刊登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在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讲话以“科学研究”、“气象事业”、“中国大发展”和“软科学”为关键词,阐述了气象软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中国气象局还设立气象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为气象学、环境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提供平台,鼓励气象软科学研究在运用软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是气象软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说,《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开设适得其时。

2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选题特色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不断走向综合与交叉,二是日益精细化和具体化。因此,学术期刊的栏目选题既要体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又要展示学科研究在具体方向上的观点和成果。同时,目前各学科专家学者的研究日趋“术业有专攻”,往往集中在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上。所以,要吸引专家学者投稿和阅读,学术期刊在栏目选题上最好能保持与学科研究方向的一致。在这两点上,《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做法是,将栏目进一步细分为不同专栏,围绕专栏主题策划学术专题。栏目设立了《气象与经济》《气象与伦理》《气象与法律》《气象与文学》等专栏,形式新颖,主题明确,吸引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积极参与。这种“专栏+专题”的选题方式,突出了专业研究方向,使选题更有针对性,更能切中研究热点,也便于研究者搜集学术信息。

栏目每期文章的选编,会注意学科间的互动和争鸣,注重选题的前沿性和现实意义。其一,注意选发关于气象与政治、气象与经济、气象与法律、气象与伦理、气象与文学等方面的论文。当前全球范围内对生存权与环境权的呼声愈趋强烈,由气候变化引发的人类文化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反映到学术领域,气象文化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大气科学研究与有关的文化研究相互碰撞、交融,其结果是,不仅开拓了研究领域,而且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其二,注重气象或气候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如气候变化与政策、气候变化与伦理、气象与人类生态文明等,组织刊发吴国雄、潘家华、吕学都等大家名家的论文,为《阅江学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引起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其三,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而言,《气象与人类社会》刊发的学术论文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比如,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一文探讨区域气候治理合作问题[2];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分析各国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公平安全排放份额之内的责任和义务[3];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发展及内容转变做了详细而深刻的阐释与论证,为气象部门更好地服务民生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4]。这些文章都以某一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在深刻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或策略,为解决气候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3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传播效应

“出版的意义在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积累……编辑所做不仅是对稿件的技术性完整,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术意识,尽力发掘选题,根据现有条件增加书稿的学术含量和附加值”[5]。《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在选题上的开拓创新,极大地带动了作者的积极性,校内外、国内外众多领域和专业的专家学者纷纷将研究视野转向学科交叉研究,一些长期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专家也开始关注与气象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内容。栏目创办至今,刊发论文80余篇,其中中国科学院李崇银院士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世界气候谈判专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吕学都的《气候变化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展望及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吴效刚教授的《气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等文章,还被《新华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和传播效应。在栏目的引领下,逐步形成大气科学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交叉融合研究的新局面,打破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自为营的传统研究格局,活跃了研究氛围,将那些本来是一个人、几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参加的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课题变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的课题。并且,以栏目为媒介,《阅江学刊》凝聚起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形成了“教学、科研、编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扩大了刊物和栏目的影响力。

《阅江学刊》的《气象与人类社会》这一特色栏目的创办,俨然在学术界和期刊界举起了一面新的学术大旗,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气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群体,促成了大气科学与政治、经济、文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反过来,这又使栏目获得了充足的优质稿源,栏目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日渐提升。

4 总 结

高校学术期刊是引领学术繁荣、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科研评价、学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教授说:“我们提倡每一个学报努力办好各自的特色栏目,朝着学术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其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利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6]早在“第二届社科期刊改革与特色栏目建设高层论坛”上,有学者就针对社科期刊应高度重视传播力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了“建设并抓好特色栏目”这一举措,即社科期刊应通过特色栏目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形成鲜明特色,坚持把特色栏目办成开放的公共平台,吸引国内外最好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栏目建设中来[7]。《阅江学刊》《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显示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历史传统与专业特色,承载浸润着丰厚的气象文化,它将气象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动态信息及时有效地呈现在专家和学者面前。同时,专家和学者通过这一公共开放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研究专长,开展学术探索与学术争鸣。他们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通过期刊传播推进到管理和决策层面,从而使这些研究成果化为人类社会的资源,推进气象学研究的开放式发展。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成为学术界、编辑出版界关注的名栏。

注 释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OL].[2013-01-29].http:///xwyyjsjyxx/xxsbdxz/index.shtml

[2]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J].阅江学刊,2012(6)

[3][美]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J].阅江学刊,2012(5)

[4]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J].阅江学刊,2012(3)

[5]潘占伟.编辑在图书出版中的学术意识[J].出版科学,2013(2):27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4篇

评价是对人或事物的价值做出判断。依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资料,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水平、效益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所反映的是评价对象的若干属性及其对人的需要的意义。它不同于科学认识,没有科学的严谨,但以科学认识为基础和前提。评价的基本特征有:①评价对象是可能产生价值效果的人或事物;②评价依据的价值标准具有社会性;③评价对象的属性具有系统性;④评价是分析与综合、定量与定性的统一;⑤评价既要用实验、调查、观察的方法获取客观资料,又要用推理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做出判断。评价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1.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中小学教师,他们是一群极为特殊的群体。根据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因为研究条件的限制和本文研究的应用,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仅代表普通中小学教师。

2.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从教育实践中探索教育问题,探求教育真理,以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两大领域:一是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具有以下新的特点:第一,重视教育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经历了思辨阶段、经验总结阶段和科学实验阶段。对教育科学研究来说,这三个阶段都是不可少的、互相补充的。然而,开展教育实验研究,则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当代世界各国重大教育改革,大多以实验研究为先导,如重庆推行的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项目。第二,教育科学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同其他学科发展一样,教育科学也走着一条即分化又综合的路子。教育科学在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渗透、交叉中,研究范围不断扩大,陆续产生了一些新的分支和门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第三,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长期以来,教育科学研究基本上是运用定性分析,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广泛地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用教育统计和心理统计等工具,逐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第四,整个教育科学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状态,落后于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教育科学研究,主要解决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目前教育理论相对贫乏,与实际有某种程度的脱节。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工作中较薄弱的一环,还远远赶不上客观发展的需要,要努力、深入地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主要为了认识客观世界,生产新的理论知识;后者则主要面向改造世界,生产新的应用知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应以应用研究为主,根据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内容、性质与特点,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总结教育实践经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科学研究提到了显著的位置,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加快和推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维度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为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科学研究是揭示教育现象本质规律的实践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方法还有:教育观察法、教育统计法、教育实验法以及调查法、历史法。科学实验和辩证思维是研究中的两大武器,使教育科学研究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它在分析和论述教育问题时,根据“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规律,以教育实践为基础,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并进一步指导教育实践。所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是以实践研究为依托,以应用研究为主。为更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我们将其评价维度划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1.过程性评价。

过程评价是指以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从教育活动中发现新真理,解决新问题或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认识过程。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认识过程,是一种预先确定目的、规划好活动步骤、内容和方法的认识过程。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一般由几个阶段构成:①准备阶段。这是教育科学研究正式展开前的一个阶段,但又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准备阶段的重要性随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增加。准备包括理论准备、物质准备和工作计划准备。首先,规定研究项目;其次,进行研究设计。②实施阶段。把研究计划变为实际活动,中心任务的保证质量。这一阶段包括收集、获取资料,形成科学事实;分析科学事实或已有理论,形成新的科学事实;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③总结、评定阶段。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未来。研究阶段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在实际研究中,每一阶段之间未必有明确的分界线,有些阶段可能相互交叉,有些阶段也可能被省略或合并,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模式,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而定。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我们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指标拟定为:①提出问题,即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科学的假设。研究目标是我们将要研究的问题,是我们在众多待选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可能被解决的问题,有目标研究就有了方向。科学假设是我们对如何解决问题的一种推理性设计,科学的假设能增强教育科学研究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问题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提炼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重。②有详尽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我们研究实施的保证,是研究实施的规划设计蓝图,只有通过详尽的方案设计,我们才能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内容,明确研究重点和取样范围,才能保障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研究本身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对研究常识的了解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③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实践、通过实验来完成的。一个好的实验,需要控制好实验条件,明确哪些因素是自变量,哪些因素是因变量,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消除偶然因子的影响,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和应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应用。④事实和数据真实可靠。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作为结论的依据,经过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总结出来,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为此,搜集数据和事实一定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系统的而不是偶然的,因此要对事实和数据进行核实,慎重做结论。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的是研究者的数理统计知识的应用。⑤把科研成果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任何一个经过实验所得出的最新结论不是终结,必须通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定其普遍意义。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粗放性,更应通过实践来多次检验,否则不能推广。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结果性评价。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知识服务 专家知识服务 推断 思维模型

分类号 G252.0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02.014

Inference of Expert Knowledge Demand and it’s Model Building

Zhou Xinyue

Abstract From the general charact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perts’ knowledge deman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research which taking experts, service personnel, and the process of servic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as the principal part, highlighting a preliminary study dominated by thinking science technology method. It probes into the basic inference method of expert knowledge demand and builds the thinking model of expert knowledge demand inference.

Keywords Knowledge service. Knowledge service for experts. Conjecture. Thinking model.

随着学术竞争日趋激烈,专家针对个体的具体决策目标或问题,对于数据挖掘和比较研究为基础的动态知识组织和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需求,而且随着科学向着深层次和高水平发展,学科分化呈现综合化、专业化的特点,学科间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加强以及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产生,这一需求更为迫切。图情界多年研究与实践形成的知识服务理论虽已较为系统,却难以适应专家知识需求的发展变化,亟需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和需求的协调发展。

笔者提出了“专家知识服务”概念及其研究的整体框架[1],进行了技术实现方面的初步探索[2-3],并且认识到研究的重点在于专家知识发现与知识获取的共性要与解决专家个体具体决策目标或问题的知识服务相结合,核心是以专家、服务人员以及二者之间在服务过程中的互动关系为主体,突出以思维科学为主导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因此,从专家科学研究的共性和专家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出发,结合实践经验、教训,初步探讨了专家知识需求的基本推断方法,构建了专家知识需求推断的思维模型。

1 推断

“推”就是“推理”,“断”则是“判断”。推断就是“根据专家个人已有的科学研究,通过多维度的逻辑分析、推理,对其个人在研或待研的科学研究关键环节即将需要的具有借鉴、参考价值的知识进行主观预测、判断的思维活动”。

1.1 “推断”是一种主观思维活动

“推断”的主体是图情工作者。也就是说,这种对专家个体某种具体知识需求的分析、判断,是图情工作者通过逻辑分析获得的个人观点。

1.2 “推断”是专业性的图情活动

这是面向专家科学研究提供知识服务的主要环节和基础工作,实质是面向特定对象传递具有特定价值的知识,属于图情工作范畴。

1.3 “推断”具有创造性、超前性和主动性

根据已有的研究提前谋划即将需要的知识,体现了开拓性与超前性。主动性不仅体现在服务态度,还强调了服务方法与成效的主动性。

2 专家科学研究的共性与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

2.1 专家科学研究的共性――学术竞争优势

专家开展科学研究,其目的是填补个人专长领域内的研究空白,或者对前人的研究有新的发展和补充,或在同时期同类研究中尽快有所突破,其本质是赢得或保持学术竞争优势。

2.2 专家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学术相关性

专家知识需求是为了发现个人专长学术领域的研究空白或不足,以明确个人的科学研究目的,以及怎么研究有助于在学术竞争中赢得或保持竞争优势。因此,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表现在与专家在研或待研的科学研究具有学术相关性上。

3 专家知识需求推断

3.1 学术特征的四要素

目前,用户知识需求的研究大多采用以文献外部特征的数理统计揭示文献信息篇章之间定量关系的文献计量法和以内容主题符号揭示各类信息篇章内部符号群之间定性与定量关系的内容分析法[4-10],如以主题词或关键词词频统计或共现聚类分析反映某领域研究的结构、趋势和热点,或以文献引证、被引的共现分析表达研究的质量和相互关系。

但是,这些方法只能静态地体现对于知识发现与获取的共同表达,而不能动态地反映知识需求本身及其与专家科学研究的内在关联。要揭示专家科学研究需要什么知识,就必须搞清为什么需要和怎么利用的问题,也就是相关知识体现在研究什么事物(或现象)的什么属性、解决什么学术问题、采取什么工具和手段、得到哪些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等内容的差异及其与专家科学研究的关联上。因此,为了准确而又明确地反映相关知识的学术特征,笔者将相关知识的学术特征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四大类要素,其信息来自正文、摘要、题名和关键词中具有实质意义的词组或句子。

3.2 推断专家知识需求的基础

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或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及其属性、特性、运动形式、发展规律,这是一个离散结构的多层次关系的体系。树形结构图揭示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初始对象开始在每一个具有属性分解的响应点(以下称节点)处进行分枝直到分解停止,每个节点可以按从属、因果、递进等关系分解为下一层的若干子节点,如节点O可以分解为节点O1、O2、O3、O4、O5等,节点O2、O4又可以分别分解为O6、O7、O8、O9和O10、O11等,节点O12是节点O8分解的子节点等,对应于某一节点的子节点体现为并列关系,如O1、O2、O3、O4、O5相对于节点O,O6、O7、O8、O9和O10、O11分别相对于节点O2、O4等(见图1)。

专家通常会长期、深入地致力于某种具体事物或者与之相关的某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因此同一专家研究对象对应的事物或现象基本上是稳定的,不会轻易突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又有可能变动到相近的事物或现象,如水稻杂交稻、超级稻、优质稻、早稻、晚稻、籼稻等;或者在研究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某一属性之后变动到其他属性或衍生下一级属性,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基于专家科学研究对象的延续性,归纳专家已有研究,就可把握专家关注的研究对象,这是推断的基础,而研究对象适度变化,则产生新的知识需求,使推断具有意义和价值。

3.3 推断专家知识需求的基本方法

目前,推断专家知识需求的基本方法是类比法。类比,就是通过两个或两类对象的不同现象与内部属性关系的比较,找出某些属性或关系的类似点,把某一对象的有关信息推移到另一对象。这是融合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独特思维方法[11]。笔者认为,两个或两类科学研究,如果研究对象之间存在某些相同、相近或相似点,就可将某一研究的某些特征类推到另一研究,而判断研究对象相同、相近或相似的依据是是否存在某个相同的属性,如果这个属性存在且对应同种事物(或现象)则研究对象相同,对应的是上下位概念的事物(或现象)则相近,对应非同种或同类事物(或现象)则相似。如“水稻品质”与“杂交稻品质”“玉米品质”,共同属性为“品质”,“水稻”与“杂交稻”有上下位关系,“水稻”与“玉米”非同种,则“水稻品质”与“杂交稻品质”相近,与“玉米品质”相似。

将专家与他人科学研究进行学术特征类比,如果研究对象相同、相近,那么学术特征的差异,表达了专家专长领域内不同于已有研究的非空白区,可以帮助专家发现领域内研究的空白或存在的不足,确定个人新的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增长点。如果研究对象相似,学术特征差异,可以提供专家个人新研究中可以吸取、扩展、渗透和移植的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法。

因此,专家需求的知识,就是相比专家已有科学研究具有相同、相近或相似研究对象且有学术特征差异性的他人科学研究的文献或报道。

3.4 类比判断的内容、规则与模型

若专家已对事物O的属性O1的等四个子属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应于O2有研究内容C1、C2、C3、C4,对应于C1有研究方法M1、研究结果R1,学术特征如图2-a:若另有他人对事物O’的子属性O’1的子属性O’2(或更下级子属性O’3)进行了研究,对应于O’2有研究内容C’1、研究方法M’1、研究结果R’1,学术特征如图2-b。

那么,专家已有科学研究与他人具有相似性的科学研究按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顺序进行学术特征依次类比判断的过程如图3。

3.5 专家知识需求的四步推断

专家知识需求推断分为四个步骤(见图4)。

第一步,专家科学研究学术成果集成。根据专家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和机构),从知识源汇总专家已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将其原有的分散状态的学术文献整合为呈现研究阶段积累的有机知识整体。

第二步,专家科学研究学术特征分析。从题名、关键词、摘要、正文中提取具有实质意义的词组或句子,按学术特征四要素,通过在认知语境下的动态推理,实现语篇之中词汇、句子多层次语义信息理解,提炼、归纳专家科学研究的学术特征。

第三步,相似知识采集。通过认知语境下对语篇环境中词汇、句子多层次语义信息的动态推理,从知识源采集与专家科学研究对象相同、相近或相似的文献或报道。

第四步,相关知识类比判断。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四要素将相似文献与专家已有科学研究进行类比,根据类比判断的内容、规则与模型建立推断算法,判断并提取具有差异性的、对专家在研或待研科学研究具有特定价值的文献或报道。

4 结语

专家知识服务是一种强调适用性与实用性的知识服务创新模式,专家知识服务及其研究的核心是专家知识需求的推断。笔者目前只能通过研究专家具体知识需求与其科学研究的内在联系的共性,对根据专家个体具体决策目标或问题推断其具体知识需求的基本方法与基础思维模型进行初步定性分析,比较粗疏,甚至存在问题和不足,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探索,如专家个体科学研究学术特征的智能挖掘、专家科学研究学术相似知识智能化采集与相关知识智能抽取,都需要进行相关规则、模型、算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 周新跃.专家知识服务:面向专家的知识服务创新研究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5,36(8):51-56.

[ 2 ] 周新跃.Notefirst在专家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J].新世纪图书馆,2013,34(8):46-49.

[ 3 ] 周新跃.Notefirst与CNKI个人数字图书馆在专家知识服务中的应用与比较[J].晋图学刊,2013,29(5):27-31.

[ 4 ] 邹永利.情报检索系统文献主题表征与用户需求特征[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21(3):132-135.

[ 5 ] ,张甫,许惠青,等.科技文献资源需求分析方法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8):174-177,18.

[ 6 ] 张莉娅,邓勇,张姝影.基于知识网络的岗位知识需求分析及与知识型人才的匹配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35(17):28-37.

[ 7 ] 张为江.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4(9):83-85.

[ 8 ] 贺梅萍,石德万,莫崇菊.基于科技创新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1,39(3):42-44,47.

[ 9 ] 晁亚男,毕强,滕广青.高校学生用户开放存取知识需求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1):63-70.

[10] 刘雁.高校图书馆核心用户信息需求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30(10):72-74.

[11] 邝朴生,马跃进,钱东平.创新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