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主要特征

[DOI]10.13939/ki.zgsc.2017.09.105

知识经济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这也使得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提升。对素质提升的不断追求,对知识元素追求的多元化,以及对知识的不断渴求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发展的具体表现。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可以通过雇用具有更高知识素质的人员进行生产活动,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效率也得以提升,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巨大。这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选择。为此,需要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塑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认识,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有效措施。

1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对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其主要特征有:一是人才是知识经济的主导要素,知识经济发展和实现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求人才素质和技能的提升;二是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三是知识经济发展中对人力资本的知识投入呈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四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形态呈无形无限的特征,因为这些资源都存在人的大脑之中。

2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2.1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是信息、知识全球化。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也意味着需要新的市场出现、新的观念产生、新的经营方式出现等,这些都需要从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管理入手,通过新模式和新流程来培养人才具备全球视野,同时能够在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市场经济竞争过程说明了一切,拥有的知识越多,拥有的价值就越大,就能利用越多的知识创造更大的价值。就拿企业而言,拥有的人力知识成本越大,就越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占据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可见,在新的观念经济时代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人力资源永远不会枯竭,这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技术高强度化。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这也促使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要更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高科技技术的适当应用来改变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沟通交流方式,重新确定人力资源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让新技术的应用成为推进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变革的源动力,让信息技术为组织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发掘和挽留优秀人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或组织能够保持竞争力且健康成长的关键就是要确保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因此,发掘和挽留优秀人才是企业或组织发展的第一要务。面对优秀、稀缺人才无法挽留的窘境,企业或组织要想获得大量人才,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战略,以战略形式提升人才分量,从而对优秀人才实现发掘和挽留。

2.2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念落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或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门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眼光,缺乏创新思维能力,是导致企业或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滞后的首先原因;另外,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使得企业或组织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二是人力资源质量低、投资不足。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数量大,但质量不容乐观,我国的学校教育,只是在知识上做了准备。但学习教育的知识准备无法与社会相接轨,使得这些接受过学习教育的人不得不面对社会或组织再次开发或培训,二次培训不仅仅包括技能培训,还包括行为、人际交往等培训,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本的投入。另外,我国的职业化教育还不受重视,产出质量不高,投入力度不大。

3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措施

3.1 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新认识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当前,以人为本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成为众所周知的企业管理理念,以人为中心,关心员工的发展成为企业共识。如何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让人的积极性不断得到提升,不断去创造更大价值。首先,要通过员工录用、升职、奖励等制度的设计来提高员工积极性,保持企业员工新陈代谢;其次,要从社会上吸收大量的新鲜血液进入企业,并提供科学合理的发挥才能的舞台,让员工的理想得以实现,从而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

二是培养学习型组织。前面提到了,我国的学校教育为人才的知识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远远不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获取经验,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因此,企业要不定期地开展各项培训活动,让员工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而且要形成具有特色的培训体系,通过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保证企业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提升人力资源从业者的管理水平。前面也提到了企业或组织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的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或组织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要紧跟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不断的学习进步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才能在时代竞争中为企业发掘、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力资源。

3.2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新措施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传统企业管理过程中,以赢利为最终目的,忽视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导致企业在初期高速发展之后,陷入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尴尬境地。因此,要通过不断改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利益,让员工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促使员工不断通过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企业贡献最大价值,实现更大的效益。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惩奖机制。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建立良好的惩奖机制能有效地推进员工的进步。在公司正常的工作中,对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进行表彰以及奖金上的奖励,对工作散漫的人员进行一定量的处罚,这样会使表现不好的员工端正工作态度,同时对表现良好的员工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惩奖机制考察过程中,企业必须对每一位员工都公平地对待,这样促进员工之间进行公平的竞争,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三是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人力资源的质量水平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建设的投资,加大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增加员工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潜在的利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保证。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管理是企业立于竞争不败之地的有利武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奖惩机制才能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才能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瑞中,张晓彤.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5):156.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第2篇

一、会计枝式的分类与知识经济会计伎式的提出

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本质特征的基本映现。由于人们所依据的会计实践的特征不同,因而有着多种不同的会计模式分类的方法。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G·G·米勒将各国会计按会计划分为四大集群,再按企业环境划分十大会计模式;美国会计学会(AAA)按"势力范围"将各国会计分为五大模式;英国会计学家C·W·诺贝斯按照各国现有会计惯例,采用分级分类方法,提出了一种分类系统;我国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课题组将会计模式按经济体制分为六大类型等。

其实,会计是一个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依据一定的技术手段向有关各方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统,具有社会性和技术性两重特征,是社会性和技术性的统一。就情况看,对会计模式的分类一般都是从会计的社会性特征方面进行的,的目的是关于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问题,很少有人从会计的技术性特征出发,亦即从会计的技术环境和会计技术方法重大变革的角度对会计模式进行分类。

我们认为:(1)会计模式的分类应从会计的社会性和技术性双重特征进行,使之适应于不同经济社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2)作为会计模式的分类标准,必须是便会计得以产生并推动会计向前发展的动力基础,即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内部的矛盾运动和重大技术突破。按照上述标准,抛开国别会计差异,我们可以将会计模式划分为农业经济社会的会计模式 (简称为农业经济会计模式)、工业经济社会的会计模式(简称为工业经济会计模式)和知识经济社会的会计模式(简称为知识经济会计模式)。

农业经济会计模式是在第一次经济革命(农业革命)及简单的算术技术出现后形成的,以单式记帐为主要特征的会计模式;工业经济会计模式是在第二次经济革命 (工业革命)特别是股份制经济形式的出现,在数学和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以原始成本计价和复式记帐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会计模式;而知识经济会计模式是在第三次经济革命(知识经济革命),特别是知识资源成为企业核心资源及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后的会计模式。在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将以多种属性计量计价和多元记帐为主要特征。

二、知识经济会计枝式的特征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掌握知识、拥有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会计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应如何真实反映企业拥有的资源(包括人才和知识智力资源门如何真实反映企业资源,的未来发展前景?(2)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特征的信息技术,它充分于会计后,会计应作出哪些反应?对提高会计的功能有什么意义?结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认为,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应具备以下特征:

1·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目标

决策有用性与经管责任性相结合。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产业成为"主流",日益发达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将广泛应用,信息高速公路使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限制大大缩小,经济将趋向全球化;资本将趋向国际化,世界将逐渐演变成"地球村"。

关于会计目标,在会计界主要有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即经管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两个学派都是建立在两权分离基础之上的:经管责任观主要建立在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十分明确,没有模糊、缺位的基础上的,委托者可以就受托资源的管理向受托者提出具体要求,如果受托者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所有者可以更换并寻找新的经营管理者。决策有用观则认定两权分离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委托、受托双方不直接进行沟通、交流。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如果不能令人满意,资源的所有者一般不是直接更换管理者,而是通过资本市场卖出这部分"产权",并购入投资者认为有效的"产权",从而要求资本市场的资源管理者提供所有与决策相关的信息。

我们认为:(1)决策有用学派对两权分离的认定更适合于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通讯技术、机等信息技术的广泛,使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资本市场有走向全球化的趋势,因而,决策有用性对目标的表述更为确当。(2)两个学派各自所认定的两权分离是同时存在的,在资本市场上既有能够行使控制权的大股东,也有中小股东。从上,知识经济时想的会计目标观念应当是两个学派的有机结合,既注重决策有用性,又不轻视受托经管责任。经管责任观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而需要采用成本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利润;而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迫切要求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要求对商誉、人力资源等软资产进行计尺,用未来现金流尺反映价值(企业财富)。

2·会计假设将被系统化、集成化模式所替代。

在经济会计模式下,由于使用手工方式进行怅务处理,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无法既用清算价格又使用非清算价格进行计价而有持续经营假设;无法实时报告而有会计分期假设;无法既用货币计尺又使用非货币计尺而假设货币是最佳计尺单位、币值是稳定不变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取代资本成为经济的纽带,加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减弱,使知识经济时代一改工业经济时代下相对稳定的态势,经济环境变得动荡不定、难以捉摸,持续经营、分期报告、币值稳定等假设都显得不合时宜。而一旦信息技术用于会计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快速、高效、计算成本低廉等特点,上述各项假设均可以不复存在,会计可以是一种既有原始成本又有现行成本等多种计且肛性同时并存的信息系统,可以是一种既有分期报告又有实时报告的信息系统,可以是一种既有货币性计且又有非货币性计三的信息系统。总之,会计可以是一个系统化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3·会计基本原则方面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尽管知识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但人们在进行知识财富生产的同时仍然要进行物质财富的生产。因此,作为对再生产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不仅要具备适应于知识经济的会计原则,也不能抛弃适应于工业经济的原则,"应该是多种原则的并存。以原始成本计价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为例:

(1)原始成本计价原则。原始成本计价原则以成本作为评价及入帐的基础,除非有新的交易发生或消耗,入帐的成本就不再变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依靠发达的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决定条件的竹况下,显订了采用单一原始成本计价有很多缺陷,最主要的缺陷是企业的"软资产"没有得到确认和计且。"软资产"是指能够被企业所控制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效益,但没有物质形态,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没有确认的资源,主要是一些无形资产。例如,可口可乐商标的价值已十分巨大并不断增值,但在这家公司的定期财务报表上却没有反映为资产。与此类似,绝大多数的高知识财产,都没有被拥有这些财产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列为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制造模式向知识密集产品转变,软资产的类型日益增多,价值越来越大,在各个企业的资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原始成本计价下的资产负债表上不予反映,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另外,由于资产负债表与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紧密相关,资产负债表中的缺陷终将连带到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使整个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失去相关性。

原始成本计价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但并不是说在未来的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可放弃原始成本计价,原始成本在完成经管贡任会计目标方面还是相当出色的。因而,我们的结论是:原始成本计价将和其他计价原则同时存在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中,失去的只是其"一统天下"的局面。

(2)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贡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用来确认企业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其他收入以及费用、成本和其他支出的。权贡发生制在影响收入和费用确认的同时,也影响到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权求发生制受到挑战的原因主要在:首先,权责发生制不利于反映现金流量信息。众所周知,现金流量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而在权责发生制下,由于收入确认实现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实施,使企业的现金流且和经营业绩脱节,而且,忽视了在经济管理中需要着重考虑的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观念。其次,权责发生制依赖于人们的一些未经证明的假定。尽管无论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提出的概念框架结构体系中,都假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所得出的企业收益方面的信息,比只依靠现金收付说明的财务状况更为有用"。然而,上述假定并没有得到实践的验证,相反,会计实践、财务实践却似乎否定上述假定,全球都非常重视编制现金流且表这一事实就是反证。但与原始成本计价原则一样,在知识经济时代,权责发生制也不会消失,它将与现金收付制同时存在于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中。

4·工作中心的转移——从有形资产会计句知识资源会计转移。

会计是一定环境下的,以反映为主的信息系统(监督是建立在反映的基础上的,是反映的目的)。在其所反映的经济发生重大改变后,会计工作的中心也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财务资本密集和稀缺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其主要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作为的核心资本取代财务资本的地位,知识资源(包括知识、信息和创新能力等)也将替代稀缺资源(少数除外)而成为企业生产和的战略性资源。从而,知识经济会计模式要求从以物质资源为核心反映财务资本信息的会计管理向以知识资源为核心反映知识资本信息的会计管理转化,即从有形资产会计向知识资源会计转移。知识资源按照其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已编码的知识资源和未编码的知识资源,已编码知识资源的存在形式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未编码知识资源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所以,知识经济会计是以无形资产会计和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为核心的会计模式。

三、知识经济会计模式的实现技术

知识经济会计模式是一种以决策有用和经管贡任相结合为会计目标的、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多种确认制度同时存在的会计模式。依靠传统的手工处理是无法实现的,主要是充分机技术和技术,并对现有的会计模型进行改造。本文简单说明以下几项策略。

1、事件驱动模式代替顺序化会计处理程序。

在工业经济会计模式下,企业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按照"凭证+帐薄+报表"这种顺序进行会计处理的,我们把这种会计处理程序称之为顺序化会计处理程序。顺序化程序采用单一计价模式和单一信息报告模式,提供使用者共同需要的信息,即主要信息、通用信息。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要求会计不仅能够"落实经管责任",而且能够"决策有用"。在决策有用的要求下,在不同的使用者之间,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往往是难以区分的,而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主次之间可能会相互转化。特别在决策时,专用信息可能比通用信息更重要,因而,单一的顺序化模式不能满足决策有用性的斋要。在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应采用事件驱动方式(event driven)。"事件驱动"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入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用在会计上,即意味着,平时不进行顺序性信息处理,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是一些原始性信息,当决策者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只要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由于计算机的高速度,便能随时满足需要。在事件驱动模式下,可把信息使用者所宙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千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一个 "过程处理程"序"模型,当决策者枯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的"过程处理程序",从而提供相应信息。比如,可以把事件划分为性信息、前瞻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衍生工具信息、分部信息、人力资源信息、无形资源信息、非货币性信息等。通过联机实时系统(on-line realtime sestem),使用者可通过网络,根据自身特要随时得到相关的信息。在这种模式下,实现了决策者从被动接受财务报告到主动筛选信息的转化。

2·事项会计取代价值会计。

在工业经济会计模式下,经济业务发生后,用货币进行计量,以会计凭证作为记录经 济业务的最小单元,会计科目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经过帐薄分类汇总,然后通过会计报表形式提供信息。此即价值会计。在知识经济会计模式申,经济业务发生后,除了要用货币进行计量外,还要用其他计量单位进行多重计量。如果继续使用工业经济下的会计模式,就需要为各种决策模型设计出各种"分类帐簿",即要为各种决策铸要设计不同的信息汇总组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采用事项会计取代价值会计,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间题。

美国著名的学家约翰逊指出:"事项(event)是指一项活动(action)特征的可行观察结果,这项活动的特征,能够被直接观察到,并对信息使用者具有含义。事项的核心就是将事项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在日常核算中,仅仅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进行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根据各自的需要,对事项信息进行必要的积累、分配和价值计量,最终将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于使用者决策模型需要的各种会计信息。

3,复式记帐法为多式簿记法。

自从十五世纪中叶以来,广泛的复式簿记制的核心是"经管责任"。在知识经济,当我们的会计目标转向"落实经管责任"和实现"决策有用性"时,多式簿记法的优点显而易见。科勒(Kohler)早在1952年就提出了棋盘式表,马蒂酉克(Mattessich)1959年提出矩阵会计,井屏雄士在六、七十年代提出的多式簿记以及后来提出的三式薄记等,为多式簿记的建立提供了基础。而在六十年代,索特(Sorter)、约翰逊等提出的事项理论,与多式簿记理论结合得近乎完美。但无论是多式簿记还是事项会计都面临簿记成本的难关而至今无法实施。近年来,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组织结构技术的发展,为多式簿记和事项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4,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的会计报告。

在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如何提供以及提供何种样式的会计报告,是斋要解决的重大之一。由于会计目标的双重性和多种确认制度及多种计量性的存在,其会计报告可以借助于发达的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技术、超级文本、多媒体技术以及光盘存储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支持。全国可建立一个或多个全国性的计算机化的会计数据信息中心,各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将有关事项性质通过E-Mail传向该中心,该中心与Internet相连接,每个能够进入Internet的人均能通过事项驱动的方式收集、分析、提取其中的信息,供决策之用。

(1)会计报告的传送方式。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将同时采用两种方式传送会计报告,即"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形式和"企业+信息中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形式,在这两种传送方式申,应以第二种方式为主,它可以满足潜在信息使用者的佑要,同时应以第一种方式作为必要的补充,向已知的、合同规定的和要求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必须报送的信息。

(2)联机报告和脱机报告相结合。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发送会计信息给特定的使用者。

(3)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相结合。在采用联机报告的情况下,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可使用实时报告方式,即联机实时系统(on一linerealtimesystem);在采用脱机报告的情况下,只能采用定期报告方式,定期报告的期限则可以大大地缩短。

(4)信息风格多样化。如上所述,如果企业实时提供有关事项信息并实现了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加工信息,信息可以进行多元结合,可以打破会计报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可以得到一天、三天、一间等任何时点、任何时期的信息,也可以得到企业单个分部、几个分部、全部的个别信息和汇总信息。会计报表的格式可以是表式、图像或声音等。

四、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冉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系统模式的建立都要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而且往往在系统成熟完善时就是另一个系统孕育萌芽之初。经济会计模式在二十世纪才达到成熟,也正恰恰在此时,人们对工业会计模式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仅仅处于阶段,显然在理论和实施上都存在着不足和局限性,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改进。

1·事项理论的不足。

事项理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会计学家索特(George Sorter)提出至今已有三十几年。但事项理论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到目前为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多重计量方面。多重计量到底该用于哪些属性?使用了多重计量后,各种属性之间的勾稽关系应如何在会计上实现?如何实施审计?等等,目前均未有现实的标准。其次,事项理论将怎样使用会计事项信息?怎样将决策留给信息使用者自己处理了而信息使用者的处理能力能否达到要求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果能达到,则预期的目的可以实现;如果达不到,则系统将会全面失败。

2·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

知识模式的建立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而且要求管理的基础工作较好、管理水平较高、企业规模较大、信息使用者众多且分布较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该模式的效率,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这一模式主要适应于一些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股票上市公司。

3·人力资源会计和无形资产会计的落后性。

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将成为知识经济会计模式的中心,然而,有关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的确认和计量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保守性,特别是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

1刘磊等:(知识经济——第三次经济革命),大地出版社。

2汤云为、钱选胜:(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 肖泽忠:(信息技术与未来会计报告模式),(会计研究)1996年第1期。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第3篇

1.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人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随着人力资源素质层次的变化而变化。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素质层次越高,劳动者对精神的需求就越大,能激发高素质劳动者的潜在智力和潜在创造力,从而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第二,人力资源是可再生的经济效源,可以采用各种教育手段进行培养和创造,从而形成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经济资源中最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第三,人力资源不仅仅是经济资源的开发者、产品的生产者,而且人的思想、观点、愿望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等意识形态将影响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继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

2.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随着新产业的出现,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人力资源质量的积累将成为产业中人力资源积累的主要特征。对人力资源要求的不断提高,使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将成为必然。目前,我国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才短缺,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才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小,高级技术人才大量短缺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3.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社会财富积累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区域管理水平的关系。随着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对客观复杂的外界环境认识更加深刻,使决策水平更加科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生产能力。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越高的地区也是区域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它表明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管理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总水平的关系。强化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轻人口数量压力,把人口总量过大的劣势转化成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调查表明,人力资源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一种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它不但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发展质量,大大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知识经济贡献

在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时代趋势下,知识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它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强调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伴随人类从工业经济社会走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过程中,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并和知识经济息息相关。

1.知识和人力资本都具有“递增收益效应”。即一个人或一个厂商的新资本积累对其他人或其他厂商的资本生产率有贡献,通过这种知识外溢的作用,资本(物质与人力资本)的私人边际产品就会持久地高于贴现率,使产出出现递增收益。特别是生产性投入的专业化知识(知识资本)的积累是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它不但自身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其他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进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收益递增保证了经济的增长。一国的知识存量与资本(含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投资的收益率也越高,这样不仅会吸引发达国家已输出的资本回流,而且会引发发展中国家资本和人才的外流。因此,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一国的知识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对提高一国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促进经济增长,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的具有同步性。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和知识经济理论都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们在探究经济增长的原因时,逐渐发现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并将增长余值归于人力资本投资;而60年代知识经济理论在美国的出现是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二战以来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发现,知识和知识相关的产业如教育、研究、传媒等在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和增长速度以及对经济增长贡献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并预见了将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是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到了1996年,国际经济组织与一些政府官方开始接受和运用知识经济理论。随之而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原因时,纷纷强调了专业化知识和人力资本是新经济增长的关键,人力资本理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应用。知识经济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同步性,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1.人力资源利用不合理。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21个省市进行调查表明,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得不到充分发挥,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处于闲置状态,有效利用与开发更谈不上,因此,如何保护并与开发有效利用单位内部的人才资源,是中国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人力资源结构不平衡。结构性短缺明显是我国人才资源的构成的首要问题。对于一些新兴产业,例如贸易、金融、法律、审计等产业人才紧缺,并且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却后继乏人。而人才年龄老化是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另外,人才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常出现人才资源短缺的现象。

3.人力资源质量水平较低。虽然建国后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整体的文化技术水平仍然很低,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在1997年为2.5%,而1990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比率分别为32%、37%、14%和11%,是我国的十倍至几十倍。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营销;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94-01

一、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以技术革命为推动力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使广大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并使消费者需求发生如下变化:

1. 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

由于知识经济使消 费者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获得普遍的提高,从而促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趋于个性化。同时由于知识经济带来科技与知识的创新、从而引导消费者消费的个性化。因而,要求企业一改工业经济时代那种单一的、大批量的营销方式、转向实行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2. 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消费者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能够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全面、迅速地搜集与购买决策有关的信息。例如消费者借助电脑咨询软件迅速收集有关产品信息,并拟定与评估不同的购买方案,从中选择最佳的购买决策。

3. 消费者的需求

从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即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如消费者从原来的对衣食住行最低的生理需求向文化教育、娱乐等精神需求转变。

4. 消费者面临更多的产品选择

知识经济促进因特网迅速发展,从而使国外市场冲破地区界限、行为界限和时间界限,购买者可以在任何地区、任何时间通过网络搜寻及选择理想的卖者 ,销售商之间发生激烈的竞争,从而使购买者能够自由地选择国内外的卖者,消费者对产品越来越挑剔。

二、对产品的影响

第一: 是知识经济使产品的外延与内涵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产品的外延看,知识经济时代不仅农产品、工业品成为商品,知识、服务、信息及技术都成为商品,即与知识相关的无形产品成为消费者主要的消费对象。从产品的内涵看,由于知识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要求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提高了。因而,衡量产品价值的标准产生了变化,即由传统的以物质为基础转为以知识含量为基础进行衡量。

第二: 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囿于住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使产品的设计、开发和使用周期日益缩短,因而,要求企业快速开发新产品,并迅速将新产品投入市场。

第三: 对价格的影响: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使Internet广泛运用,从而要求企业同用户面对面进行定价。

第四: 对分销的影响:知识经济对传统分销方式,即主要通过中间商向最终用户销售产品的方式发生巨大的冲击。而网上交易却逐渐频繁起来,企业必须尽早适应这种变化。

第五: 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对原来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即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的约束,实行松散型的管理,不能不是巨大的挑战。

面对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对我国企业营销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企业要迎接挑战,必须进行营销创新。这主要包括营销观念、营销制度及营销管理的创新。

企业营销观念的创新。营销观念创新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和前提。营销观念的创新,需要企业从满足顾客需求的传统营销观念转变为不仅满足顾客需求,还要创造顾客需求的新的营销观念。这缘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新产品层出不穷,由此引起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这必然驱动企业经营哲学的不断更新。其次,要求企业从偏狭的国内营销观念转向全球营销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推进了经济全球的发展,使国内外市场连成一个整体。因而,企业必须树立全球营销观念,才能推进企业发展。

营销制度创新。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对各种要素的一种"新组合",它包括引进新产品和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材料和新来源;实行企业组织新形式。

知识经济时代的营销组织创新,主要是从传统的等级制度转变为柔性的营销组织。从目前国际柔性组织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是建立起扁平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及全球化的组织。一是扁平化。指企业通过技术网络同广大员工发生直接联系,而且使企业同消费者、研究机构之间构筑一个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二是网络化。它是使企业领导与广大员工众传统的等级制度关系变成非正规的网络关系,从而提高员工的自信以及经营效益。三是智能化。这既要求职工不断提高个人知识和智慧以及不断的超越自我,又强调企业的系统思考和知识的整合力量,以不断再造企业的无限生机。四是虚拟化。是依靠信息技术而建立临时网络,是一种灵活机动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为了实现其目标,可以突破企业界限,在广阔范围内寻求各生产经营环节(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经营销售等)及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一种形式。企业一旦完成目标就自行解散。这种组织形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并节省费用。它要求管理者要具有很高的协作精神、协调能力及综合能力,要求企业组织形式及组织行为充分考虑这一时代特点,研究企业营销如何同国际惯例接轨,如何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及适应全球的竞争战略。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第5篇

第一,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以技术革命为推动力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使广大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并使消费者需求发生如下变化:

1、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由于知识经济使消费者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获得普遍的提高,从而促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趋于个性化。同时由于知识经济带来科技与知识的创新、从而引导消费者消费的个性化。因而,要求企业一改工业经济时代那种单一的、大批量的营销方式、转向实行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2、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消费者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能够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全面、迅速地搜集与购买决策有关的信息。例如消费者借助电脑咨询软件迅速收集有关产品信息,并拟定与评估不同的购买方案,从中选择最佳的购买决策。

3、消费者的需求从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即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如消费者从原来的对衣食住行最低的生理需求向文化教育、娱乐等精神需求转变。

4、消费者面临更多的产品选择。知识经济促进因特网迅速发展,从而使国外市场冲破地区界限、行为界限和时间界限,购买者可以在任何地区、任何时间通过网络搜寻及选择理想的卖者,销售商之间发生激烈的竞争,从而使购买者能够自由地选择国内外的卖者,消费者对产品越来越挑剔。

第二、对产品的影响:

一是知识经济使产品的外延与内涵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产品的外延看,知识经济时代不仅农产品、工业品成为商品,知识、服务、信息及技术都成为商品,即与知识相关的无形产品成为消费者主要的消费对象。从产品的内涵看,由于知识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要求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提高了。因而,衡量产品价值的标准产生了变化,即由传统的以物质为基础转为以知识含量为基础进行衡量。二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囿于住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使产品的设计、开发和使用周期日益缩短,因而,要求企业快速开发新产品,并迅速将新产品投入市场。

第三、对价格的影响: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使internet广泛运用,从而要求企业同用户面对面进行定价。

第四、对分销的影响:

知识经济对传统分销方式,即主要通过中间商向最终用户销售产品的方式发生巨大的冲击。而网上交易却逐渐频繁起来,企业必须尽早适应这种变化。

第五、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对原来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即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的约束,实行松散型的管理,不能不是巨大的挑战。

面对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对我国企业营销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企业要迎接挑战,必须进行营销创新。这主要包括营销观念、营销制度及营销管理的创新。

企业营销观念的创新。营销观念创新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和前提。营销观念的创新,需要企业从满足顾客需求的传统营销观念转变为不仅满足顾客需求,还要创造顾客需求的新的营销观念。这缘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新产品层出不穷,由此引起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这必然驱动企业经营哲学的不断更新。其次,要求企业从偏狭的国内营销观念转向全球营销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推进了经济全球的发展,使国内外市场连成一个整体。因而,企业必须树立全球营销观念,才能推进企业发展。

营销制度创新。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对各种要素的一种“新组合”,它包括引进新产品和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材料和新来源;实行企业组织新形式。

知识经济时代的营销组织创新,主要是从传统的等级制度转变为柔性的营销组织。从目前国际柔性组织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是建立起扁平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及全球化的组织。一是扁平化。指企业通过技术网络同广大员工发生直接联系,而且使企业同消费者、研究机构之间构筑一个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二是网络化。它是使企业领导与广大员工众传统的等级制度关系变成非正规的网络关系,从而提高员工的自信以及经营效益。三是智能化。这既要求职工不断提高个人知识和智慧以及不断的超越自我,又强调企业的系统思考和知识的整合力量,以不断再造企业的无限生机。四是虚拟化。是依靠信息技术而建立临时网络,是一种灵活机动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为了实现其目标,可以突破企业界限,在广阔范围内寻求各生产经营环节(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经营销售等)及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一种形式。企业一旦完成目标就自行解散。这种组织形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并节省费用。它要求管理者要具有很高的协作精神、协调能力及综合能力,要求企业组织形式及组织行为充分考虑这一时代特点,研究企业营销如何同国际惯例接轨,如何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及适应全球的竞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