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造情景;激发动机;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42

一假设情景,培养创新

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在这样平等、和谐、自然的环境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发问,不再是单向的交流和思维,学生如果可以提出自己与老师不一样的见解,无论对错,对于老师来说,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这种轻松的氛围也很利于消除掉课堂上一般情况下过于紧张、过于拘谨的场面,缩短师生的距离,增加师生间的感情。只有在这样轻松自由的氛围里,学生也才有有勇气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同时也记住了很多问题。这样亲力亲为的进行提问、解答,要比单一的听课有趣的多,自主性也大很多。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出来了,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解决了。

设置疑问是探索科学的一个向导,也是催促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泉源。化学研究、科学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质疑,也总是会在质疑声中前进。但质疑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程度的,如果疑问设置不当有可能成为争执,会影响教学的成绩。想要在课堂上有高质量的“质疑”需要教师提前分析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知识的层次,并且要注意疑问的隐蔽性的阶梯度,不能与结果相比太直接,也不能让学生为难的不想解答,在有一定的理解后顺藤摸瓜,充分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才能顺理成章的解答问题。

二激发动机,营造创新氛围

动机是创新很重要的条件,动机一般是从“好奇心”、“责任感”那儿来的。有人说,如果人类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最原始的夏娃的被引诱,也没有了求知的动力,更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具有很大的价值的创造发明。其实一切的创造发明都是源于人们对食物不满足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好奇是一切创造行为的最开始,也是学生进行探索的心理推动力,在创造性的思维里,好奇有着催化作用,因此成为了学生日常行为的心理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他对于一切的事物都没有什么天赋,有的只是好奇心,想要知道、想要了解、想要明白。如果学生对于很多的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十分好奇,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教师以此进行引导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句俗话说“好奇心害死猫”,好奇心是一个人从心里上对于某件事的好奇,想要了解,这种心理会内在引导他去研究、去探索。历史上也有很多因为好奇而产生的发明,所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内在探索动力是创新型化学课堂的好方法之一。

三依靠教材,激发创新

任何的创新或者创造力都是在本位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基础知识必须打牢。创新的能力是由丰富的科学知识、创新型的思维模式、敏锐的观察力、纷乱的想象力以及实践能力形成的,创新型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实现能力和积极创新能力。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先让学生习惯联想,哪怕是猜想或幻想,现在的学生就是因为长期死板的教育才变得缺乏想象力,只是单一的认定某一项事物,不会变通、不会举一反三、不会发散思维。

创新性的思维要求学生需有一定的独创性、灵活性、灵感和求异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一道题多种解答的训练方法,要求学生必须从不用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切入点来思考问题,打破一直以来的“定势思维”的捆绑。但“万变不离其宗”,想要有这些有创意性的,并且正确的思维观点,就要结合教材,学会基本知识。

四实验教学,实践中创新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尤其是在高中教育这一阶段,熟练地掌握实施化学实验技巧,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了解化学知识和养成化学的能力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高中化学最高的要求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公式,而是在实际的生活运用中具备想用的技巧和技能,灵活的运用化学综合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有创造性。高中教师在化学的教学过程,应该站在高中生的立场上、以高中生的眼光看问题,并帮助学生完整的表达、精确的分析,不能只是单纯的只做化学实验,而是要学会创新、学会联系,来提高高中学生的分析、和表达化学的能力。

以实验的形式来进行化学教授是学生亲力亲为的表现,能够帮助学生牢记化学知识。一般学生会觉得做实验很有趣,并且自己动手,大家一起研究要比在教师里只是单纯的听讲有意思,所以实验课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课程。在实验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哪儿做的不好、哪儿做的很好,哪儿做的值得鼓励、值得表扬,对优秀的化学实验进行表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创新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化学成绩。

总结:

总之,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加入创新模式是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也是必然趋势。如何做到充满创新、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化学课堂是教师以后思考的方向,因为这有这有充满活力的课堂才能够更容易实现教育改革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这对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模式的培养也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夙翔.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08,(05)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习能力;现实意义;教学特征;有效策略

自实施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化学学科要注重化学实验的教学,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对于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来说,不断运用探究式教学,是当前中学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本文的叙述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学化学教学实践,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一些见解。

一、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特征及对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意义

1.探究式实验教学对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意义

所谓的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地获取相关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书本的学习、相互探讨、实验检验等方式,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真理的探究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真理的平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学化学新课改的要求。

2.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特征

对于化学教学来说,探究式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时以科学为根据,在化学实验中获得化学的真理。中学学生在进行化学课程学习时,要通过化学实验收集相关证据,并对这些证据进行充分地分析和整理,从而推算出化学的真理,同时还要能够学会运用相关的化学实验对这些真理进行检验。中学化学探究式学习模式,主要是围绕先前设定的一些“问题”而展开的,在中学化学的新课程学习标准中,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对探究学习的过程进行充分地体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重视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对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使用相关的表述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这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对探究式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学生来说,在中学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素养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要对真理具有一定的批判勇气,大胆地提出疑问和假设。

二、提升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挖掘化学实验资源,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对于中学化学的新课程理论而言,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化学实验来实现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基于中学生心理特点,一般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创造能力和学习潜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尊重学生的创新心理和意识,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的创造能力。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设置相应的探究“问题”,改变传统的实验形式,创新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路,不断提高中学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热情,从而满足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提升其创新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譬如,在§2-1分子,这一课的学习中,添加了氨的挥发和酒精中碘的发散的实验,通过这两个实验的设置,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理解;在§1-4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将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进行了适当地改进,利用球胆向盛有热水的烧杯中通入氧气,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白磷燃烧与氧气结合以后开始燃烧。在这个实验演示结束以后,我在课堂中设置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来思考:

(1)白磷在铜片上可以燃烧,为什么白磷不可以?

(2)白磷在水中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燃烧?

(3)红磷到底能不能燃烧?

这些问题提出以后再进行演示红磷的燃烧实验,在铁沙网上放置少许红磷,然后直接进行加热,让学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进行观察,记录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现象结合书本内容,总结出红磷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既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同时又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学生探究习惯的养成

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本质的变化。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足够的学习和探究的空间、时间,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动机,并能够将中学化学的一些知识、实验技能以及技巧等融合到一起。譬如,在实验八――“酸的性质”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小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盐酸和生锈的铁定进行反映,在该实验过程中,生锈的铁定经过盐酸的反应以后表面的铁锈已经消失,这时过量的盐酸又会和铁继续反应,在铁定表面产生气泡。所以,实验结束后,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时,应该要求学生将该实验中所有的实验现象如实填写,同时还要求学生对这些实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每次化学实验结束以后,教师要预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桌整洁,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丰富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

在学校举行兴趣小组形式的校外化学实验活动,在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活动中,大量设置趣味性的化学实验,以实验器材的制作、参观、社会走访调查等形式开展各种小组活动。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能够充分地发挥其专长,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思考和实验能力。例如,观察扇贝在容器中的活动状态、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判断以及家庭“厨房实验”等,这些小实验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索欲望。同时我还结合化学实验的教学实际,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例如,我们在学习§3-1“宝贵的水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一节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自家附近的水资源环境,并通过向身边的人进行询问;了解以前该区域水资源的环境状况。通过这些调查,学生能够切身地感受到化学其实无处不在,了解到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注度。将化学实验引入课外,能够更加高效地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对周围的现象进行仔细地观察和研究,并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化学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对探究真理的欲望。总而言之,在中学化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学习,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的探索意识,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开展相关的科研课题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不断地满足新课改的教育要求。

综上所述,研究式化学实验教学,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作为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对学生实验的过程进行引导和组织。一个优秀的中学化学教学实施者,要充分地领悟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和宗旨,充分地理解新课改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深刻内涵,将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体,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尊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批判的良好科学精神,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裴新宁.化学实验的情境教学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1(5).

[2]王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J].化学教学,2001(5).

[3]吴洪明.试论问题情境式教学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J].学科教育,2001(3).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3篇

为推动我县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化学学科教学整体质量不断提高,我们必须不断总结,根据我县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化学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

一、中学化学教学现状

1.教师队伍现状

目前我县中学化学一线教师共99人,初中教师48人,其中非专业教师占44%。高中教师51人,其中本科学历老师占85%,高级教师约占16%,35岁以下教师约占66%,工作5年以下教师约占3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县化学教师队伍年轻,高级教师较少,学历层次较高,初中非专业教师比例较高。

2.课堂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我们对延庆县30所中学学校的化学教学情况进行了多次视导,通过视导我们感觉到化学教师中有约25%的优秀教师;约50%的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对教材理解和把握的较好,能够驾驭课堂教学;约20%基本胜任。还有约5%的非专业教师很难胜任化学教学工作。

从课堂教学情况看,有一些比较优秀的教师,教学能力较高,多数教师都能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少数教师基本胜任自己的教师工作。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3.学生学业水平现状分析:

我县学生化学学科学业质量各校参差不齐。重点和非重点,城川和山区学生学业质量不平衡,差距很大。这和师资、生源、学校条件都有关。

从上表可以看出化学学科2003—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各校及格率为93%——9%不等,达到优秀水平的学生不多,全县各年级优秀率在15%左右。主要问题是: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基本概念不清;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差,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新情景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得分率很低;学生表达能力差,不能正确进行表达;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差,对实验的现象、原理、过程的分析能力缺乏,也不会从实验现象推倒出实验结论。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化学知识抽象,内容零碎没有成套的公式和规律可循,特殊现象很多,不容易记忆,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甚至很多学生尤其非专业教师教的学生,课上时间也没有认真学习。高二文科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是积极性不高。

从全市来看,我县初、高中毕业年级整体水平居于较低水平,但四中和一中的学生水平在全市居于较高水平。

二、值得肯定的几个方面

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从我县化学教学现状看出多数教师已经改变了教学观念,体现在不只是重教师的“教”,还重视了学生的“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在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化学骨干教师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可见提高教师队伍非常重要。到今年为止我县已有16名化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市级化学骨干教师3人。市级化学学科带头人1人。一大批青年教师在不断成长。这些骨干教师在我县中学化学教学中起着带头和骨干的作用,带动了大批青年教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使很多青年教师成为优秀教师和学校业务骨干。

初中分片教研、高中校本教研工作蓬勃开展

近几年化学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研究工作。

我县初中学校多,每所学校的化学教师少,多数只有1~2名化学教师。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把初中30所学校分成3片,进行分片教研,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开展教研,进行作课、化学专题研讨等活动,使广大青年教师尤其是非专业教师受益匪浅。

我县高中学校教研组工作整体情况良好。各校教研组以年级为基本备课组,积极开展活动,同时各校教研组还主动与县化学教研组联合起来,在县级教研员的引领下共同开展教师备课、讲课、评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校本教研的开展,促进了高中教师的整体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化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存在误区

自从我县实施新教材以来(初三化学2005年9月开始、高一化学2002年9月开始),广大教师积极研究新教材,努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素养。但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全面实施,如何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教师还有误区,实施方法、尺度的把握都不太明确。

备课过程考虑不全面。教师在备课中只重视备知识,不注意备学生,采取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不注意学生实际水平,不注重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讲课枯燥无味,使学生对化学逐渐失去兴趣。

学生做化学实验的机会较少

中学生进入化学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较少。尤其是初中,一年下来有的学校也就做过1~2次实验,这里有老师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的问题,也有学生实验不好管理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川、山区学校实验设备或药品不全,以及部分教师的实验技术不够规范等问题。

化学科的校本教研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县各校都有教研组,但有许多学校的化学教研组活动效率不高,尤其是初中,学校化学教师较少,一些具体的教学实际问题不能及时研究和解决,校本教研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展,导致教师成长较慢。

化学复习课效率不高

化学4个年级分别面临着中考、会考、高考三次大考,除此以外也面临着平时的教学检测,如何搞好复习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很多教师长期以来不知道如何上复习课,自己按自己的思路上,没有一定章法可依,也没有认真研究过,在知识的落实上没有采取更好的办法,使得复习课效率不高。

四、进一步加强与改进中学化学教学的意见

(一)关于备课:

1.按照化学科初、高中各年级教学目标进行备课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各学段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环节,把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人才,将来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

初中化学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力方法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能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具有勤奋、坚毅、合作、崇尚科学等优良品德。

2.注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主导什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指导不能过多过细,但又不能不导,这在备课时应该认真考虑。

建议教师要课前认真备课,掌握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自己在学生中的威望,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多搜集有关化学的信息,充分利用化学的特点,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要总是学生结论性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才能减少厌学现象。另外在课堂上恰当地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关于化学实验教学——要多做实验,多实践

对于初、高中化学教学,尤其初中是化学是启蒙教学,首先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尽量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多活动。化学实验是化学中最有魅力的教学内容,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获得实验技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是实践机会。具体建议是可以开放实验室、可以组织化学实验小组、可以多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等,同时学校要加强实验管理。

初中化学要求学生达到认识和会使用常见化学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会观察实验现象,具有通过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高中化学要求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会观察、解释实验现象,能够用实验探究实际问题,同时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现象和问题。

(三)关于教学过程

1.突出化学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化学思想,即量变、质变原理、内外因关系等。例如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要突出物质的性质,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的思想;体现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思想。这个思想要贯穿中学化学教学始终。

2.加强复习课的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校教育中永恒的话题。这需要靠老师个人的努力,但也需要外界的力量。即加强校本教研。目前学校化学教研组活动的效率不高,有的学校教研组形同虚设,应该加强教师群体的研究,发挥骨干教师和教研组的作用,多组织一些听课、评课等活动,共同切磋教学,群策群力,坚持在“实践中学”和在“学中实践”,无论新课还是复习课,都要认真研究。复习课要分专题研究,如大的专题有元素化合物专题、化学实验专题、化学基本概念专题和化学计算专题等,大专题中再分小专题,理清知识脉络,让学生在复习课中真正有所收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3.根据化学知识零、碎、散的特点,抓好知识的落实

为让学生掌握所学化学知识,主要在于加强知识落实。教师可以留适量的作业,也可以留实践性的作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把化学实验搬入家庭。同时要注重反馈。根据化学知识零、碎、散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多进行检测、评价、小测验等活动,从而促进知识落实。

中学化学组

中学化学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

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对化学学科质量的监控与评价,除了笔试外,还要加强实验的考查。

初三年级

第一学期

监测范围:初三化学教材中第一章~第九章的内容

监测内容:着重考查初三所学的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态度。

知识、技能占70%

过程、方法占20%

情感、态度价值观占10%

初三化学各部分具体内容详见当年的《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学科考试说明》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监测形式:笔试县统一、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实验考查由学校考查、评价。

监测时间:第一学期末笔试;化学实验考查由学校平时教学时检测、评价、记录。

监测难度:易:中:难=7:2:1

评价等级:优秀、及格、不及格

第二学期:

初三毕业考试

监测范围:初三化学教材中第一~第十二章。化学学科毕业考试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北京市实施素质教育调整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意见》为依据,以上述文件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考试范围(不包括选学内容和选做实验)。

监测内容:着重考查初三所学的化学所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态度。

知识、技能占70%

过程、方法占20%

情感、态度价值观占10%

初三化学各部分具体内容详见当年的《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学科考试说明》和当年的《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

(一)基础知识

化学学科毕业考试目标(详见当年《中考说明》的“双向细目表”),是通过考试内容、知识点、分项细目和考试水平予以表达的。其中的考试内容是指化学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分类要点;知识点是大纲中规定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点;分项细目是对各个知识点所包含的具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进一步分解;考试水平是对各个知识点分项细目的考试要求层次的概括分类。

化学学科毕业考试水平,可划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层次,并用字母:A、B、C、D分别表示。各层次的具体含义为:

A(常识性介绍):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大致的印象,并能初步辩认。

B(了解):知道“是什么”。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辨认、复述和再现。

C(理解):懂得“为什么”。能够领会所学的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的化学问题。

D(掌握):能够“应用”。能够分析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物质的性质等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上述四个层次的考试水平,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一个层次包括前面较低层次的要求。

(二)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常用仪器的使用技能和基本实验的操作技能。其考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各层次的含义分别是:

1.练习

在教师指导下,能进行实验操作。

2.初步学会

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三)能力

1.观察能力

能对实验现象、直观形象(如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等)、自然现象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较全面和正确地观察,并能获得应有的感性认识和印象。

实验能力

能按实验技能的要求,安全地完成规定的化学实验;能较准确的表述实验过程和主要的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能进行科学分析,并得出恰当的结论;能根椐实验命题的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思维能力

对初中化学应知应会的内容,能融会贯通掌握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能将所给的化学问题分解,找出解决的关键,能准确提取、重组和迁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使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或创造性的解决)。

自学能力

能准确、全面地理解试题所给的信息,并能恰当地运用。

初三化学各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详见《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学科考试说明》和《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

监测形式:笔试与实验考查相结合。县统一、闭卷笔试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实验考查20分钟。

监测时间:第二学期5月份

监测难度:易:中:难=8:1:1(毕业考试)

评价等级:合格与不合格

实验考查内容及标准如下:

(1)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的实验的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考查项目考查要点与要求成绩评定

赋分得分

1.观察药品的颜色和状态⑴观察药品的颜色和状态①观察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颜色和状态0.5分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⑵仪器的连接②用带有导气管的单孔塞塞紧大试管口0.5分

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导管出气口浸入水里,用手紧握试管一段时间后再放开,观察气泡或水柱1分

3.装入药品、固定装置⑷固体药品的取用④拔开塞子,横放试管,再把盛有混合均匀约3克KClO3和MnO2的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把试管直立1分

⑸试管的

固定⑤塞紧塞子,铁架台的铁夹夹持试管中上部,试管口略向下倾0.5分

4.做好排水法集气准备(6)灌满水⑥给1只集气瓶盛满水,平推玻璃片封住整个瓶口(注意玻璃片下不存气泡),倒立在水槽中0.5分

5.给大试管加热⑺给固体物质加热⑦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0.5分

6.收集氧气

⑻排水取气法⑧待导管口有大量均匀气泡冒出时,迅速把导气管伸入到盛满水的集气瓶里0.5分

⑨当集气瓶充满氧气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口向上放于桌上1分

⑩将导气管移出水面0.5分

⑼向上排空气取气法11将导气管插入另一只集气瓶中,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过一会儿,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1分

12集满后,盖好玻璃片,口向上放于桌上1分

7.停止加热(10)熄灭酒精灯13用灯帽盖灭,熄灭后还要把灯帽再打开一次后再扣上0.5分

8.氧气验证(11)检验制得气体是否是氧气14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1分

说明:本实验共计14个考查点,请教师严格按要求判分。

本实验限20分钟内完成。

附表2

(2)用氯化钠固体配制3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考查项目考查要点与要求成绩评定

赋分得分

1.计算氯化钠和水的质量⑴计算溶质、溶剂的质量①计算配制3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水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准确1分

2.称量氯化钠固体

⑵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②将天平游码放在刻度尺的零处,调天平达平衡0.5分

③在天平两托盘上各放大小相同的同种纸片,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1分

④用镊子取放砝码和调游码,再加固体粉末于左盘上,使天平达到平衡1分

⑤称量完毕,砝码放回盒,游码调回零1分

⑥将用托盘天平称量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里0.5分

3.量取

溶剂的体积⑶用量筒量取水⑦根据被测溶剂(水)的量选用合适规格的量筒0.5分

⑧沿量筒内壁缓缓注入水至指定体积1分

⑨观察溶剂(水)的体积时,量筒要平放在实验桌上,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水平,再读出所量溶剂的体积1分

4.配制30

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⑷配制溶液⑩将量取的溶剂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1分

11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玻璃棒不得碰器内壁,直至氯化钠全部溶解0.5分

12把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里,贴好标签1分

说明:本实验共计12个考查点,请教师严格按要求判分。

本实验限15分钟内完成。

初三升学考试:

监测范围:初三化学教材中第一~第十二章。化学学科毕业考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北京市实施素质教育调整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意见》为依据,以上述文件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考试范围(不包括选学内容和选做实验)。

监测内容:着重考查初三所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态度。

初三化学各部分具体内容详见教材及当年的《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学科考试说明》和当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监测形式:参加全市闭卷笔试考试,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80分。

监测时间:第二学期6月份

监测难度:易:中:难=5:2:1(升学考试)

高一年级

第一学期

监测范围:高一化学教材(新人教版第一册,2002年审查通过)中第一章~第四章的内容

监测内容:着重考查高一所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态度。

知识、技能占70%

过程、方法占20%

情感、态度价值观占10%

高一化学各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详见当年的《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学科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和《北京市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的考试内容。

监测形式:笔试县统一、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实验考查由学校考查、评价。

监测时间:第一学期末笔试;化学实验考查由学校平时教学时检测、评价、记录。

监测难度:易:中:难=7:2:1(笔试)

评价等级:优秀、及格、不及格

第二学期

监测范围:高一化学教材(新人教版第一册,2002年审查通过)中第五章~第七章的内容

监测内容:着重考查高一所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态度。

知识、技能占70%

过程、方法占20%

情感、态度价值观占10%

高一化学各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详见当年的《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学科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和《北京市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的考试内容。

监测形式:笔试县统一、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实验考查由学校考查、评价。

监测时间:第二学期末笔试;化学实验考查由学校平时教学时检测、评价、记录。

监测难度:易:中:难=7:2:1(笔试)

评价等级:优秀、及格、不及格

高二年级

第一学期

监测范围:高二化学教材(新人教版第二册,2002年审查通过)中第一章~第四章(文、理科进度内容不同)的内容。

监测内容:着重考查高二所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态度。

知识、技能占70%

过程、方法占20%

情感、态度价值观占10%

高二化学各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详见当年的《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学科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和《北京市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的考试内容。

监测形式:笔试县统一、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实验考查由学校考查、评价。

监测时间:第一学期期中由学校命题测试。第一学期末由教科研中心命题测试;化学实验考查由学校平时教学时检测、评价、记录。

监测难度:易:中:难=7:2:1(笔试)(高二文、理科)

评价等级:优秀、及格、不及格

第二学期

监测范围:高中化学一、二两册教学内容。

监测内容:着重考查高中所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态度。

知识、技能占70%

过程、方法占20%

情感、态度价值观占10%

高二化学各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详见当年的《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学科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和《北京市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的考试内容。

监测形式:第二学期期中由学校命题测试。高中会考模拟练习一次,由教科研中心命题,学校负责监考、阅卷。所有在籍应届高二学生参加。全卷100分,时间90分钟,难度为:6:2:2。最后参加全市统一的毕业会考。实验考查由县统一命题,学校组织考查、评价。

监测时间:第二学期会考前5月份监测(笔试);化学实验考查由学校平时教学时检测、评价、记录。

监测难度:易:中:难=6:2:2(笔试)

评价等级:优秀、及格、不及格

高三年级

监测范围:高中化学教材(新人教版一、二、三册,2002年审查通过)中的内容。

监测内容:着重考查初三~高三所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态度。

知识、技能占70%

过程、方法占20%

情感、态度价值观占10%

高三化学各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详见当年的《高考说明》中考试内容和《北京市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的考试内容。

监测形式:由教科研中心命题,模拟练习一次,形式待定。县统一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负责监考、阅卷。实验考查由学校组织考查、评价。

监测时间:第二学期高考前3月份监测(笔试);化学实验考查由学校平时教学时检测、评价、记录。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用赋予本学科特点的科学方法,使每个学生掌握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应有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是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学习氛围。下面仅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

观察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自然现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并及时、如实地记录观察的结果。通过观察启迪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认识化学现象、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原理和物质结构、获得实验技能等的重要手段,是学好化学的必由之路。化学实验必须通过观察才能获得结果。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

1、通过多种渠道,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对于同样的现象,有的人能从中发现重大奥秘,而有的人却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可见,整个观察活动乃至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观察习惯。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是相当多的。

(1)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高中化学教材中,设置了“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等活动性栏目。这些栏目中有许多探究性实验,连同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药品等,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的大好时机。实验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给学生操作和观察的方法,提示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注意什么?”“记录什么?”让学生明白,观察应该是眼观、耳听、手动、口述等各种器官的综合运用,从而为概念、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活动提供丰富的、可靠的感性材料。教师要利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机会,言传身教,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化学物质极其丰富,如化纤、塑料、橡胶、合成食品、合成染料、合成洗涤剂等;化学现象更是随处可见,如食物的腐败变质、铁的生锈、水泥的硬化、天然气的燃烧、开水中的水垢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和现象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并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尽力去设法解答,增长才智,提高化学素养。

2、要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观察力的有力支柱。一般来说,学生掌握的观察方法比较正确,观察步骤比较合理,观察就能有条不紊的进行,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1)明确观察的目的,做好知识的准备

正确的观察,就是要使学生的感知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只有按照物质变化的具体特征和规律去进行观察,才能使观察全面周详,不发生遗漏,才能抓住那些细微的或稍纵即逝的现象,使观察变得精细、敏锐。观察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一般人不易发现或容易忽视的重要情节和特征,这往往又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例如做“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时,如果没有观察的敏锐性,势必观察不到“白烟中混有黑色烟丝”这一重要现象。但若先从理论上分析反应的可能产物之后再观察,就不会停留在“继续燃烧”、“耀眼白光”这些一目了然的现象上,而会有意识地去寻找其他现象,那么黑色烟丝是不难发现的。又如,在学生完成“中和滴定”的实验后,可提出一个问题,一只25mL的酸式滴定管,所盛溶液的液面恰好在10mL处,把管内液体排出,用量筒承接,所得溶液体积是多少?就这个问题对某个班的学生调查结果,答对人数却不足三分之一,如此简单的问题,由于观察时粗心,答对者竟然不多。

(2)掌握观察的程序,做到井井有条

事物变化中的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总有个前因后果,具有一定的次序和条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事物的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有步骤有顺序的进行观察。如观察分子结构的球棍模型,第一步可先从整体上观察球的种类、颜色、大小,代表何种原子以及球和棍的数量;第二步,再从每两球的相邻关系,棍的多少,以及棍间构成的角度等,识别出官能团;最后从整体上观察,根据官能团和原子数,确定物质。对化学反应的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①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②反应所需要的条件;③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④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及检验等。不论何种形式的观察,最后对观察到的现象都应作逻辑分析,综合判断,形成认识,从而达到观察的目的。

学生的观察能力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外,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进行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化学事实、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应关注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要使学生形成正确、明晰的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会有正确而流畅的思维,因此,要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要通过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这四个环节,使学生对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概念,再通过不同层次的知识运用,使概念得到巩固和深化。如果在教学中,只就事论事,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就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其思维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出现差错。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其素质的提高。

2、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思维

启发思维是化学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关键的一步。在化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自我完善的方向发展,不应把中学化学的规律、方法、技巧一味的向学生灌输,不讲原因和来源,强迫学生去记忆,让学生机械的去套用。这样就会把规律、方法、技巧变成僵硬的教条。学生的思维就会僵化,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就会受到挫伤。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少讲,做到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学探究,设计一些选择、填空、简答、计算等多样化的多层次的问题,引领学生看书、思考、动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推理、比较与鉴别、联系和运用。特别是对一些规律、方法和技巧,一定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掌握。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看书,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做到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使每个学生的潜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的教学情境,当然有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思想;教学环境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掘学生潜力

1.给予高中学生充分思考空间

高中的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新课改实施后,在课本中选择性学习的材料是非常有意思,同时也充满了散发性思维.增强了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对选修内容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于本身的化学课本知识的联系性理解知识框架的构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和促进思维的跳跃性发展.

2. 完善学生化学学习的科学方法

由于传统教学观的根深蒂固,以往的学习方式一直处于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对于知识进行一味的灌输并没有起到理想中的效果.反而将学生的思维凝固化,对于知识的扩充面非常狭窄,整个化学课堂都属于教师,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却只占据了屈指可数的一小部分.就算是学生具有创新性思维,教学也没有能够为学生提供可供发散思维的空间,也得不到良好的施展.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意识就会一味的保留在死板状态,逐渐失去对于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实施情境教学,逐步渗透创新精神

1.全力营造舒适放松的教学环境

构建一个舒适,放松的教学环境对于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高中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技巧性和知识性的学科,那么,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知识的理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改变传统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流学习,创设问题的情境,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提出不同的建议和意见.教师不局限于对于知识的评述和讲解,而是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发言,那么,一方面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恐惧紧张感,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一件事,好奇心都是促使一个人做这件事的首要因素.高中化学这门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不同的化学公式,化学术语的使用和出现,学生时常会感觉到枯燥.人类发展到现在为止,好奇心的启迪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爱迪生,居里夫人,发明了如此多的科学元素,唯一的驱动能量就是他们的好奇心,没有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例如,在巴普洛夫进行狗的实验的时候,研究狗对唾液的反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对狗流唾液这一个现象产生了强大的好奇心,那么驱使他进行各种实验,最后得出了重要的刺激反应结论;也如同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因此,好奇心是创新思想的第一步.例如,学生对于盐类水解的问题思考时,教师首先会告诉学生碱溶液pH>7,酸溶液pH

三、充分利用实验性教学,贯穿创新思维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教育学生应用化学问题来对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化学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同时规范性使用化学专用术语.那么,核心就落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方程的精确陈述,而不是仅仅单一的做化学实验,要将化学思维和实验结果联系到生活中,运用在实际.逐步提高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是实验性学科,同时也是技巧性学科,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步骤,对于以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和化学实践意义有很大帮助.不论是探究性实验还是设计性实验,一方面要求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和体系有很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可以灵活的运用化学结果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激发创新思维.

例如,只运用分别一大一小两个试管加上稀硫酸来制取氢气的实验,属于探究实验的一种,那么就要求学生对于创新思维具有很好的掌握度.有的学生选择利用生活中的铝制牙膏皮.虽然这些材质都是相当的简单轻便,但是却无意中体现了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进行了思想的飞跃,对于学生做完实验后,教师应给与高度评价和鼓励,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夯实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逐渐渗透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作用.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化学教学贴近生活的主题.更好的优化了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加深了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充分运用灵活的思维,对于培养创新能力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夙翔.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08(5).

[2]张晔.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