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科学研究的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才培养 大学生 科研 服务体系 构建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①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高校担负着加强自主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之一是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既与学生自身的科研兴趣、素养有关,同时也和学校的科研条件等因素有关。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等情况,笔者就所在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98.3%。
1.大学生科研的现状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来看,大部分同学对科研有一定的认知,尤其以大二、大三年级同学认识更深刻。大家能认识到做好科研不仅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有些同学通过努力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笔者发现大学生科研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科研意识问题
经调查问卷统计发现,大学生中未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占调查总数的60%,靠自身独立申报参与科研活动的占5%,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的占20%,参加“挑战杯”等科研竞赛的占15%。
调查表明,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人数较少,尤其依靠自身实力参与科研活动的更是少数;这表明部分同学并未意识到参加科研活动的重要性,也未认识到参加科研活动与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总体来看,大学生参与研究的课题数量较少,若无教师的悉心指导很难有较高水平。
1.2科研工具使用问题
就科研工具的使用情况而言,在问卷调查以及与大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大家普遍使用的科研工具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对中国期刊网等专业性网站而言,大一、大二年级同学普遍感到陌生,只有大三较少同学有使用的经历。对于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虽然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家的学习、使用大多仍局限在课程上;课程结束后,几乎无人使用。这表明:大学生对科研工具的使用较为陌生。作为一名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要学会并能熟练使用科研工具。
1.3科研成果问题
科研成果包括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到80%以上的同学,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就发表的科研成果而言,依靠自身实力独立撰写的为30%,与教师合作、教师指导撰写的为70%。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科研的总体水平较低,需进一步加强指导。
2.大学生科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自身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的访谈表明,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尤其以大一的同学为典型。部分同学对自身所学的专业缺乏清晰的认识。加上平时课程较多、缺乏开展科研的条件和工具,导致难以集中精力开展科研工作。
对于有意向开展科研工作的同学而言,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随意性,部分大学生做科研是凭借个人兴趣,没有计划;被动性,有的大学生被动地参加科研,缺乏主动精神;脆弱性,有的大学生在开展科研之初志向远大,但当碰到困难时,就失去了信心。其原因在于个人意志不坚定,缺乏毅力、韧性。
2.2外部因素
就外部因素而言,包括学校、教师等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目前,各高校对教师的科研情况都非常重视,对教师科研的服务也由专门的单位——科研处负责;虽然各高校均鼓励学生科研,奖励学生的科研成果;但是,学生科研的服务体系并未完全建立,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资金不足,学生科研活动资助经费少;精力不足,对抓好学生科研精力投入不够,对学生科研缺乏足够关注。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有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考核,压力大,几乎没有精力指导大学生科研。有的教师对学生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认为只要学生把教材上的内容学好就够了。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但缺乏足够的学术性, 不能给学生以有效的引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没被激发出来。
3.构建科研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
3.1学校、学院层面。各高校都应努力构建大学生科研服务的体系,通过相关制度、平台等方面的建设,来推动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各高校应成立学生科研管理工作小组,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由团委负责学生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与之相对应,各个二级学院也由学院分团委负责。②有了相应管理机构,学生科研服务就有了依托,会使学生科研工作有大幅进步。
设立相关机构后,应通过制定管理、鼓励等制度来激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切实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创新能力。2010年11月,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专门下发了《学生校外获奖奖励办法(试行)》以激励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文件指出,学生“在正式刊物上的,按刊物的级别给予奖励:一级刊物,奖励2500元/人;二级刊物,奖励600元/人;一般刊物,奖励300元/人。”可以看出管理学院对学生奖励的力度非常大,制度的激励作用效果明显,学生科研的兴趣提高了很多,成果较多。以07行政1班景栋同学为例,他一人就发表了2篇论文。
高校还应积极扩展科研平台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科研平台建设一定要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来开展,可以通过专业实验室、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形式展开。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和舟山市旅游局、定海区昌国街道、普陀山大酒店、宁波开元大酒店、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等单位和部门合作建立了多家实习基地,这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增长。
3.2教师层面。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育学家陶行知有句名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位好的教师要能让自己的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要学会自主学习,挖掘自身潜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专业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专业教师应当吸收学生参加课题的研究,扩展学生的视野,以提升学生开展科研所必须具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通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研究,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使教师的科研项目加快进行,取得了较好效果。如:李年涛同学在随付国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论文《舟山群岛新区视角下外来新居民问题研究——以定海区城东街道为例》的撰写,并发表在《管理学家》杂志2011年第12期。
4.结 语
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高等学校有效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科研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推动大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教改课题《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科研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浙海院管理〔2010〕20号)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剑峰,周燕 《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
[2]张佩芬,袁红辉 《大学生科研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注 释:
①http:///newscenter/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科研能力;发展阶段特征
体育教育科研是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通过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检验,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促进体育教育研究生的专业发展,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体育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生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运用我国学者关于研究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为依据,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
1、不同发展阶段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特征及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毕业论文以及帮助导师完成不同研究的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研究的过程。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总结反思是做好体育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和关键。
1.1不同发展阶段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特征
1.1.1准备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特征。这个阶段的研究生处于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寻找理论的时期。他们比较关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以及教师资格证的考取等。他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撰写教案等等。因此,这个阶段的研究生要巩固专业思想,熟悉体育教育常规流程,虚心求教。
1.1.2适应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特征。这个阶段的研究生在不断熟悉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运用老师教的相关知识自行撰写教案,并能找出课程的重点难点。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样化,能针对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反思与改进,帮助导师完成相关课题。
1.1.3发展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特征。这个阶段的研究生通过之前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得到实习教学的机会。通过课堂的学习,他们能运用自如地进行教学自如驾驭课堂,能有效管理教学,能因材施教。有主动发展的意识,积极寻求发展机会。
1.1.4创造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特征。这个阶段的研究生思考问题的视角宽阔,尝试新的教学策略,有浓厚的教育科学研究意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独自完成毕业论研究论文。
1.2不同发展阶段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分析
1.2.1准备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准备期的研究生处于角色转换阶段,逐步熟悉体育教育的专业知识,积累与反思是他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同时,他们关注和思考专业知识中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求解决方案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育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1.2.2适应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适应期的研究生已熟悉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能根据自己的积累将解决的相关体育教育教学的问题形成文章或论文。
1.2.3发展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发展期的研究生专业能力较强,通过实习教学的机会使他们的研究领域较前一个阶段更加的宽泛,并寻求发展自己的机会。
1.2.4创造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创造期的研究生改革与创新更具实效性,形成了独特风格,工作成绩显著,他们的研究主题广泛,有一定理性和深度,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从内外因分析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1内在因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做教育科学研究源于个人追求,并与研究生的素质、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初始阶段,他们会付出很多,专业性质决定了他们非常辛苦,除日常的基础课程外,他们还有大量的运动训练,如跑步、投掷、网球、篮球、游泳等等的专业技术科。但有理想和追求的研究生会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为解决问题而向导师、专家请教,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进行体育教学的研究。
2.2外部环境。在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发展过程中,学习环境对他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研究生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另外具有研究能力的学科专家、导师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是研究生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保障,如学校领导为研究生们提供研究经费、帮助他们积极申请各类课题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必备条件之一。
3、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发展对策
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都有着很强的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但由于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时间少,以及独立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有限。根据研究生发展规律和以及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本人认为有以下两点发展对策。
3.1多角度、多环节对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教育科学科研指导
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科学素养和能力培训,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促进研究生研究水平的提升。提高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可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专题讲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介绍、论文答辩、专题论坛等,根据不同研究生的需求从多角度、多环节培养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2提供技术、经费和时间支持等保障。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有来自实践的宝贵资料,将其转化或升华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研究生成长的发展点。如果能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以及专家及导师的引导、研究条件的保障,在掌握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一定能促进他们教育科研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1-0004-02
2016年12月12~15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和广州体育学院承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测评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广州体育学院隆重举行。本届测评和比赛有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共22个代表队,132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赛。
测评和比赛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包括教学设计和评课;实践部分包括广播操和武术操、队列队形、自选项目专项技能、规定项目模拟微课以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或新兴体育项目展示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建丰介绍说,举办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测试和比赛,其宗旨是:通过测试和比赛,检阅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切磋和交流,构建体育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自2010年开始,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创建并得到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支持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连续举办了三届。通过六年的努力,比赛在全国各地扎根,构建了从省、市到区、县,再到学校,从顶层到基层,教学技能比赛层层举办的赛事格局。通过比赛,一大批体育教师脱颖而出,成长为业界才俊,有的因此被评为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实践表明,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是符合中国国情、有效提高体育教师核心竞争力、引领体育教师成长的教师能力培养模式。
在测试和比赛现场,体育教师尽情展示教学能力,对专家评委的评判“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呈现一派紧张气氛。“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师的成长更需要‘工匠精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总体评价。他说,体育教学技能测试与比赛,与其说是一次测试,不如说是一次展示活动,是一次展示体育教师最基本教学技能的教研活动,是一次体育教师履行教学职责、胜任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能力展示活动。体育教学技能,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体育教师职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一名体育教师不能掌握这些教学技能,就不能很好地胜任体育教学工作,就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专业体育教师。而没有一支高水平的w育教师队伍,那么,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就会落空。
首先,我们来了解体育教师这个概念。体育教师就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园丁,是青年人健美的设计师。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关系到下一代人的体质状况、身体健康水平。
其次,体育教师应明白自己的职责。由于体育教师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全面完成,而了解职责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所以体育教师明白自己的职责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体育方针,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安心终身做体育工作"的思想,努力掌握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做到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又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授业者;既是精神文明的教育者和传播者,又是发展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启蒙者。
(二)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根据上级对体育工作的指示、学校的教学计划、体育教学大纲,以及国家颁布的有关体育制度、法令,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体育方面必要的规章制度。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和教学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种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备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称得上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切实组织好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班级体育锻炼,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搞好运动队训练工作和校内外各项体育竞赛工作,以及其他各项体育活动。同时协助校医室定期检查学生的身体,结合体育课教学,对学生进行体育卫生、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身体机能、素质的测定工作,建立学生健康卡片,使体育工作和卫生保健工作紧密结合。
(三)搞好课外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仅靠体育课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来补充。学生中的体育积极分子是未来体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也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骨干力量,培养好他们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依靠他们来协助开展工作,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最终目的。
摘要 目前我们需要的是高尚品质、渊博知识、全面能力、爱生重教的体育教师。加强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能力培养
一、体育教师能力构成
体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品德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能力。
(一)体育教学能力
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专业知识技能的本领。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能力,掌握和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正确示范能力,严密的教学组织能力。裁判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给学生造成自觉地科、学地进行锻炼的气氛,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二)组织训练能力
体育教师的组织训练能力包括运动员选材、训练计划的制定、组织训练、训练效果的评价和队伍的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员选材是运动训练的开始。训练计划的制定包括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确定训练计划,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练习的负荷,检查评定训练效果。训练队伍管理,包括运动队主要管理工作的决策,运动队人际关系的协调和运动队人员之间信息的沟通交流管理。使得运动队和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
(三)品德教育能力
良好的品德修养是社会对新型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体育教育也担负了品德教育的任务。包括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能力,对学生思想发展分析及预测能力,对后进生疏导与转化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教育的能力等。体育教师的品德教育能力包括具有品德教育的意识,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品德教育、结合游戏与竞赛活动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能力。
(四)科研能力
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应包括体育基础理论的研究能力。表现为教学与训练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体育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丰富经验上升为理论并进行推广,有助于教师更加积极有效地吸收已有理论,指导自己的体育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五)创新能力
创新可解释为创新行为、发明行为或者创造某种新事物的行为。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观察能力;(2)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3)创新思维能力;(4)创新实践能力。
二、如何培养体育教师能力素养
培养、提高体育教师的能力素养十分重要,应贯穿于教师的教学生涯始终。培养、提高能力素养的途径很多,但主要方法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要树立目标、强化专业意识
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是培养提高能力素养的前提,也是不断要求进取的动力。体育教师不断地通过业务学习,强化自己专业意识,加深对体育功能、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和体育科学研究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理论包括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育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理论。包括:1.运动与生命的关系。2.运动对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3.体育技术动作原理分析。4.体育技术动作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5.一般体育卫生知识。在教学与训练中能结合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并不断加以运用。通过学习理论,体育教师可以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体育科研素质。
(三)加强基本运动能力,培养“一专多能”
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教师的示范是不可少的,而示范动作的质量又将直接影响到教学和训练效果。因此,教师本身的基本运动能力极为重要。体育教师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更应注意基本技能的提高,并力求做到“一专多能”。既是多面手,又有一门精,以更有利于教学和训练水平的提高。
(四)积极参加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
体育竞赛是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组织开展群体活动是体育教师的任务之一,因此,应努力培养、提高体育竞赛的组织能力。体育教师不仅应加强对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的学习,还应注意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平时不断地学习、钻研,只有这样,才能把竞赛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群体活动丰富多彩。
(五)参与体育科研实践,养成体育科研习惯
体育教育实践是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研究素质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必须积极投身到体育教育科研的实践中去。要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善于实践。体育教师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素质形成和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学习体育教育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实现科研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娟,刘婷.论体育教师素质的重构[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 李尚明.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及现代教师培养方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17):68-69.
[3] 刘玉祥.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人民教育.2005(12):12-13.
[4] 周作宇,李庆丰.教师学习经验与专业化成长[J].教育科学研究.2007.18(5):18-22.
[5] 吴振利.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与举措[J].教育评论.2006(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