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二生物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如何评价学生,评价表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布置探究任务时发放课堂过程评价表,保证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知识的内化,能力、情感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
2.学习问题源自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解决自己最关注的问题,学生们竭尽全力,查阅资料,讨教父母,寻找直观材料(好几个学生带来了有典型病症的CT片),很好地挖掘了阅览室、网络、学生个人潜能及家庭资源。
3.活动精加工,深挖掘。本节以学生活动贯穿首尾。活动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从语言设计上让学生感到眼前一亮,解剖、观察大脑后及时组织总结,使大脑的形态结构特点深深地烙在学生脑海中。学生汇报各主题研讨学习时,课堂气氛民主,允许学生随时提问,给时间让学生交流,激起思维碰撞,将活动成果感悟、内化,保证了学生知识、能力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所以上完本节内容后,学生都可以底气十足地回答“我学到了什么”。
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二年1-6班生物科教学工作,兼任初二年段年段长。能认真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方面
1、注重组织教学工作,重视师生互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提高
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初二年学生的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两极分化开始,独立意识增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是人一生中的关键转折时期。针对这种情况,我能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灵活运用软硬兼施、赏识教育等策略,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针对义务教育各班均有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实际,能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抓好优等生的培优和后进生的扶差工作,做到有跟踪有反馈,使优生更优,差生不差,以此来促进中等生的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所任教的班级在晋江市、校级统考中,无论是A率、C率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2、踊跃参加继续教育、教学研究、校优质课公开教学活动和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做好同伴互助工作
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参加晋江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研修班网上培训,建立网上博客,进行理论研修课程的学习、讨论交流、撰写成长博客以及提交课程作业等,并通过考核评定为“合格”。作为晋江市生物校际组成员、晋江市课改实验中学生物科学科指导组成员,能积极作好学科指导和教学研究工作。撰写教学论文《浅议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发表在《泉州教研通讯》2007年第17期(生物版)。2007年11月6日第3节提供C=4实验课《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参加校优质课公开教学活动,得到同行的肯定。2007年12月还被评为2007年度“晋江市教坛新秀”。在2007年12月校第六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叶脉书签制作”比赛中指导学生获奖,其中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认真做好传帮带,指导蔡金聪等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年段长工作方面
1、树立“我的课堂我负责”的理念,打造团结协作的年段教师队伍,构建和谐年段
营造良好的学风,离不开良好的教风作表率。年段从初一年开始,就要求全体教师要珍惜缘份,树立“我的课堂我负责”的理念,再由年段长协调班主任,班主任协调科任老师,形成合力,抓好年段的各项工作。相对于其他年段而言,初二年是学生较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时期,管理难度较大。一学期来,年段工作虽不是风平浪静,但遇事均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并及时处理。针对本段年轻教师多这一特点,努力引导他们在做中学,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历练中不断成长,年段教师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本段教师团队还在校庆祝2007年第23个教师节登山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2、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防止溜生
倡导“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以鼓励为主。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结束,不但表扬年段前列的同学,还特别注意表扬年段学习进步前列的同学。对于家庭情况较差,可能辍学的学生,能及时协同班主任深入学生家庭,了解情况,本学期至今已成功动员溜生3人返校。目前年段的巩生率仍位居学校前列。
3、坚持年段周集会制度,违纪学生思想汇报制度等,积极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促使年段风正气顺
通过年段每周五的周集会制度,每周五前违纪学生思想汇报制度等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随着学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敬廉崇洁的风气在本段已逐步形成。在校纪念“一二.九”运动暨“廉洁文化进校园”歌咏比赛中,C=2、C=6、C=1分别荣获第3、5、7名的好成绩。全段师生还积极参加校“廉洁文化进校园”宣传栏的作品征集和事迹材料的提供,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分子,如不计报酬经常主动给学生补课的李一萍老师等师生典型。
4、确定初二年阶段重点:生地两科,先达双A;基础三科,要比总分。引导学生往既定的目标前进
关键词: 直观教学 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言语直观 初中生物教学
我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一个年头。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从一名“在校学生”逐渐转变为一名“在职教师”,顺利地完成了初二生物的教学任务,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做了一定的课后反思工作。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年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关于直观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一定的教学内容作用于学生,使其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活动。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接受新知识是将新的信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经过重组,建构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知识直观”是学生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直观教学也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1]可见,直观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并接受新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但其抽象逻辑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因此能否在课堂上运用好“直观性原则”,将显著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直观教学的方式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2—3]。实物直观是指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获得的感性认识与实际事物联系密切,具有真实感和亲切感,但是,实物直观往往很难直接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属性,需要学习者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模象直观能够很好地避免实物直观存在的这个问题。模象直观是指通过对事物的模拟形象(即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模拟形象并非事物的原始面貌,而是经过一定加工后的事物面貌,能够鲜明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忽略其非本质属性,使得原本比较“朦胧”的事物变得清晰而易于接受。初中生物课程学习的是生命世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要求学生既能掌握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又能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处理好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关系,只有将实物直观与模象直观相结合,才能较好地使学生掌握生物规律的普遍性和生命世界的多样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实物直观与模象直观在初中生物相关章节教学中的结合运用。
图1 心脏结构示意图
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哺乳动物心脏的结构及出入心脏的血管和血流的情况。这个内容对于理解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十分重要,但知识比较抽象,初学时不易准确掌握。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运用模象直观法,将比较复杂的心脏及其周边血管的结构简化为一幅平面图(如左图所示),图中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心脏及周边血管的主要结构特点:左右心不相通,心房与同侧心室相通,血液在瓣膜的控制下由心房单向流入同侧心室。对于出入心脏的血管,可用红粉笔画出动脉血管,用蓝粉笔画出静脉血管,而用红色箭头和蓝色箭头分别表示血管中血液的性质(动脉血液还是静脉血液)及血流的方向。结合这张平面图,进行全身血液循环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这一相对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既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心脏及其周边血管的主要结构要点,又能顺利完成“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脉血”这一难点的突破。但是,平面图毕竟只是对心脏具体结构的一种简化和抽象,没有哪个真实的心脏是像平面图上画的那样的。当学生通过模象直观认识了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后,教师应通过实物直观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心脏结构。例如观察和解剖猪的心脏。若条件不允许,则可以让学生观察心脏的结构模型。只有将模象与实物相结合,才能真正完善学生对心脏结构的认识。
又如,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第21章,涉及有关遗传规律的内容。尽管初中阶段涉及的遗传规律比较简单,但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而言,仍然比较抽象,特别是初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尚未学习有关概率的知识,因此对于遗传概率的计算尤其显得不知如何下手。因此,笔者在进行有关遗传规律的教学时,采取了一些简单的直观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就地取材,用红绿两支粉笔,分别代表成对存在的等位基因。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既可以模拟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存在的等位基因彼此分开,又可以模拟受精之后基因发生重组的所有可能,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模拟遗传概率的简单计算。这样的直观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彼此分离,以及受精时带有不同等位基因的配子自由组合这一抽象问题具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有关遗传概率的计算。类似的直观教学方法还可以运用于“人类性别决定”的教学,使学生对性别决定的实质有比较直观而准确的认识。
初中生物课程中有一些内容,不太容易甚至根本不可能运用“实物直观”进行教学,例如有关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的内容。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是生物学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内容无法通过直接的观察、再现来进行直观教学,因此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应当重视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做过的重要实验,例如巴斯德鹅颈管实验、米勒实验等,以及探究生物进化历程时发现的重要进化证据,如重要的化石等。将这些重要的实验或证据以图片、视频等模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可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掌握这些知识。
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设计,课都是由教师来上的,因此,教师言语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正如一部好书,不仅需要知识丰富,论证严密,更需要通俗易懂,易于被读者接受。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在于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多少内容,更在于学生在一节课里接受了多少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用直观、易于接受的而又不失科学、严谨的语言进行教学。“言语直观”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思考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重难点,还要思考如何用生动、直观的语言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更认真、细致,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呈现生动、直观、易于接受的教学过程。
以上便是我对直观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一、初中学业考试
考试工作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由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命题制卷工作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具体负责。
(一)考试对象。
具有威海市普通初中学籍的在校学生,无普通初中学籍或非在校在读学生不得报考。
考试报名工作由考生所在区市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
(二)考试科目及要求。
1.考试科目:2014级(初四)学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口语与听力)、物理(含实验操作技能)、化学(含实验操作技能)、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其中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测试实行二选一;2015级(初三)学生考试科目为历史、生物学(含实验操作技能),2016级(初二)学生考试科目为地理、信息技术。
已参加地理、信息技术、历史、生物学考试,对成绩不满意的考生可申请重考1次,取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初二、初三阶段未考的科目,可申请报名补考。
2.考查科目:考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终结性评价在初四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在课程结业时进行。
威海市以外初中学校转入的学生均须参加上述所有科目考试。
(三)考试形式。
思想品德采用开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测试,体育与健康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进行,生物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测试采用在实验室现场测试、现场评价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采用上机操作的方式进行。其他考试科目实行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所有考试均不许携带计算器进入考场。
考查科目由区市自行命题,自行组织实施。
(四)考试时间和原始分值。
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学、地理学科,考试时间为6月12日至14日。具体日程:
考试时间科目原始分值
6月12日上午9:00---11:00语文120分
下午14:00---15:30物理90分
16:10---17:10思想品德70分
6月13日上午9:00---11:00数学120分
下午14:00---15:30英语笔试80分;听力与口语共20分(另行组织考试)
16:10---17:30化学70分
6月14日上午9:00---10:00历史70分
10:40---11:40生物学70分
下午14:30---15:30地理70分
一、分化原因探究
认识物理分化的原因是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有效施教的基础。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形成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物理知识是由诸多概念和规律(定律)组成的。物理学是一门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都与生活、生产实际密不可分,都要借助观察和实验手段得以落实、深化。很多概念、规律既具体又抽象,更严密,逻辑性、实践性强。所有的规律都有其成立的条件,如果条件不明确或不具备,那么这些规律也就不成立了。同时与数学、语文知识的联系也很密切。可谓文、理两科特点融于一体、兼于一身。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但物理知识又有别于数学知识,它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如数学中的比例式,可以说a与b成正比,与c成反比,但在物理中像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密度公式,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等都不能按数学的思维去理解。
同数学一样,语文知识在物理学中有丰富的内涵。物理中的概念,定律、原理的文字叙述言简意深,既有“主谓宾”,又有“定状补”,甚至一字之差,天地之别。例如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能叙述为垂直向下;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了20℃和升高到20℃,含义截然不同。又如“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若无“闭合”、“部分”和“切割”这些关键词(条件),结论便不成立。由于物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这就势必给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相应的困难。
2.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决定。年龄处于13~15岁左右的初中学生思维水平较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多以感知为主,停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较浅层面。物理知识虽以“物”“论理”、以“物”“喻理”、以“物”“悟理”,这也正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理”都能通过“物”得以明示,有不少定律、定理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理想化模型分析、推理出来的,有相当的抽象性。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浮力产生原因的分析,能量守恒定律的总结等。加之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规律的认识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体会,而部分学生语文、数学知识“缺腿”,同时学生学习物理起步较晚,接触物理前,头脑里虽有一些前物理概念,但不少前物理概念既根深蒂固,又与科学的概念相去甚远。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一科学的概念,与学生目睹的事实有冲突,全新的概念难以建立。并且随着知识的加深,综合性加强,特别是从初二下学期开始,一些问题积累多、遗留大,基础差的学生就更感困难,有“退坡”的趋势或听之任之的苗头。从而使物理难学和分化似乎成为必然。
3.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也是导致物理难学,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