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校园文化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
一、加强艺术设计类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需要
艺术设计首先是一门以艺术创作为基础、结合多门学科的综合性极强的专业,需要学习者要同时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文学科知识素养。比如说室内设计专业,就必须要结合人体工程学、材料学、心理学、物理学、美学等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室内设计作品;再如动画设计,则要涉及到计算机制作、影视、美学、文学以及美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如果仅仅是单一的专业教学,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来说力度显然是不够的。
2、全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维方法对于艺术设计来说的至关重要的,而创新的思维不仅仅是来源自学科的专业学习,也得益于宽广的知识视野与稳固、扎实的文化基础。因此,可以说只有具备了多学科的广博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较为困难的工作,而文化素质教育则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以外丰厚的文化知识,从而进一步发掘潜能、开阔视野、培养艺术设计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3、提升学生的创作内涵与作品的文化层次
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能够让学生的设计创作作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于艺术设计元素的综合把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学生才能将这些元素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作品中去。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不只承载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情感,而且还要让作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如此,作品才能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持久的、感人的内在力量。因此,艺术设计类院校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在艺术类设计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1、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首先学校要必须要重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素质教育氛围。要积极鼓励教师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与目标中融入文化素质评测的相关内容;其次,要为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进修与深造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济支持;最后,加强校园图书馆的建设,为教师的文化学习创造一个优越的读书条件。此外,必须加强教师文化素质教育意识的培养,让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必要性,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2、全面完善与整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类院在建设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平台的过程中,除了开设“中外美术史”、“艺术设计史”、“美学”以及“大学语文”等必修课程以外,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内容多种多样的文化素质通识课程,比如说“艺术哲学”、“西方文学”、“中国美学”、“艺术设计鉴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等,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与日俱增的多元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深他们的学美情趣,强化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3、努力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提高院校的文化品位
数字化医院是伴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而提出的,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更高阶段[2]。当前,军队中小医院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应重点在拓展信息系统应用,精细化管理,网络基础改造,投入力度等方面来把握,按照总部"十二五"数字化医院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紧贴医院发展需求,坚持管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强力推进医院数字化建设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1以新版电子病历为核心,拓展信息系统应用
1.1新版电子病历的应用 电子病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近2年在全军推广应用的新版电子病历系统,具有结构化存储、一体化展现、智能化交互等特点。它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服务模式,是拓展信息系统应用与集成共享的核心。
我院于2012年在广总版电子病历的基础上升级运行了新版电子病历系统。该系统不仅保留了广总版电子病历的全部内容,并将医生所关注的诊疗信息集中展现在一个界面上,可查询同一患者历次就诊信息,界面显示直观科学,病情变化一目了然。同时该系统还为实现与检验、影像、感控、重症监护、合理用药、临床路径、远程医疗等多个临床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搭建了平台。目前大部分医院通过医护一体化工作站和门诊一卡通系统等临床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病历书写质控、医嘱摆药、电子处方和检查检验报告的无纸化实时发送等基本功能。但是,电子病历目前尚处在临床必须的基本功能的应用阶段,而基于新版电子病历系统的医学影像、合理用药、临床路径、院感提示及危急值通知等关键临件处理和临床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还远未实现。造成医院信息系统应用覆盖面小,数据集成共享度低。迫切需要拓展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有效推进医院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1.2信息系统的拓展应用 目前我院虽然在新版电子病历的基础上,引进应用了检验信息系统(LIS),实现了检验标本条码化,检验报告电子化,避免了交叉感染。上线运行了总部配发的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在感染发生早期就能全过程进行监控,使专职人员有大量时间进行干预,并与临床医生共同参与感染诊断与防控,实现了感染实时监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等功能。为了提高门诊信息化水平,引进应用了健康体检系统、门诊输液系统、患者自助查询系统。实现了体检报告标准化、门诊输液安全快捷和方便患者自助查询等功能。
但是,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要全面覆盖医院的医疗工作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如我院开展的医学影像检查,包括CT、MRI、DR等影像图像还未实现计算机存储与传输及集成共享。因此,医院在2020年前,采取稳步推进、量力而行、分期实施的原则,逐步引进应用以下系统:①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实现医学影像与电子病历的无缝链接,使医生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影像报告,以缩短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或手术的时间,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②合理用药系统(PASS),实现药品基本信息自动提示、临床用药的分级管理、用药医嘱自动判断,不合理原因提示等功能;③加快护理文书的电子化,真正做到医护工作站的电子一体化应用;④无线移动医护系统,实现医护人员现场查询患者信息、调阅患者病历、调整诊疗方案,方便护士随时对患者进行体征录入、入院评估、护理记录等功能;⑤进一步加强对影像资料、超声图像浏览速度及可浏览既往住院影像图片、手术麻醉、重症监护、输血管理、临床路径、医护患呼叫信息等方面的集成及研发。使医护质量管理、合理诊疗、病历监控、大处方及大额病历管理等在新版电子病历中实现信息化监管,并能够提供高级医疗决策支持,成为医疗质控管理的主要手段[3]。
2强力推行全成本核算,构建精细化管理平台
医院数字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信息提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而军队中小医院的全成本核算还处在推进阶段,大部分医院还处于从HIS调用部分数据,而对大量成本的核算工作还依靠每月职能部门的手工统计,使信息反馈不够及时、信息来源缺乏准确性和全面性。
构建院科两级全成本核算系统,实现"军卫一号"工程与"军队财经管理系统"和"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系统"的互联互通,是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我院于2013年3月成立了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办公室,组织对医院设备、物资、耗材、固定资产等的清查核对,安装运行了总部配发的"物资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物资管理系统中设立了办公用品库、医用表格库、网络耗材库、被服管理库、军需物资库、营房材料库,对清查盘库物资逐个库室入库核对,逐步并网运行,实现了全院所有物资的信息化管理。安装运行了"医信通"系统,把"军卫一号"和"军队会计核算系统"及资产物资管理等系统中相关经济、财务、收费、物资和固定资产等信息集中整合到统一的经济信息平台上,实现系统间互联互通、数据互用,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做到数据一致[4]。
目前,大部分中小医院还未能很好的应用这一信息平台。各医院应强力推行全成本核算,按照"四一五全"的核算管理模式,达到"系统一连就通、数据一抓就准、报表一点就成"的要求,实现自动提取数据、自动生成报表、自动统计分析等功能,以规范军队中小医院的成本核算和收益分配工作。
3改造网络基础架构,确保信息系统高速、安全、稳定运行
3.1网络基础架构的不足 由于医院业务不断发展,各种新的业务需求及业务系统对网络基础架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军队中小医院的网路基础设施还普遍处于"军卫一号"工程建设之初的水平。主干网带宽仅支持百兆,各终端十兆到桌面,网络带宽较窄,网络传输速度较慢,操作人员意见很大,影响了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3.2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改造 目前,我院的网络改造项目已经完成,实现了网络带宽主干网达千兆以上,各终端百兆到桌面,为HIS、CIS、LIS、PACS、OA等信息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安全、可靠、高速的平台。实现了远程管理和网络监控功能,减少了网络故障的发生,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具体功能如下:①全网所有交换机之间实现真正的光纤互联,保障业务系统的高速访问,稳定运行;②所有网络设备实现远程管理,且层次架构清晰,便于快速定位网络故障;③所有用户可按业务需求进行子网分配,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④通过网闸、防火墙等对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保护,保障内外网络数据安全;⑤核心设备的冗余设计保证在任何一个结点或链路异常时,数据可迂回到另外一条链路或结点,保障业务工作不中断,高效可用;⑥为后期扩容其它业务系统及实现移动医疗奠定了基础;
3.3无线局域网应用分析 无线局域网络的主要特征是免去了大量的网络布线,施工简单、接入灵活、易于扩展维护等。近几年来,医院对无线网络的应用需求快速增长。如无线医护患呼叫系统的应用,可以将传统的床头呼叫只能到护士站的方式,改变为护士站和护士随身携带的无线IP电话同时振铃,护士可以看到呼叫者的病床号,并能接听处理;尤其是无线移动医护工作站的应用,使医护人员在患者床头能够查看患者信息、调阅患者病历、调整诊疗方案,在手术过程中能随时查看患者影像资料和检验结果。目前,由于无线网络在医院是新生事物,还存在信号覆盖与传输的稳定性、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无线设备干扰与辐射、无线设备价格高等问题[5]。所以,我院在此次升级改造项目中,对无线网络仅做为将来业务扩展的一部分来规划。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是推进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保障
军队中小医院大都地驻边远艰苦地区,医院规模较小,当地经济比较落后,医院整体发展所需资金缺口较大,可用于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而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软件引进、升级维护和网络改造都需要大量资金来保障,资金不足的问题将是困扰中小医院数字化建设发展的主要原因。
因此,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医院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步伐,对加强医院管理、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都非常重要。医院信息主管部门必须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把握重点,在科学设计、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医院数字化建设规划。在改造升级旧系统、筹划新项目立项时,应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上级信息技术支持部门)的论证意见或征求总医院信息技术专家的意见,全面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掌握电子设备更新快、降价快的规律,坚持设备选型满足需要、适当超前的原则,避免购买不需要的"先进功能"而造成闲置浪费。要克服盲目攀比、过度超前、贪大求全的错误思想,紧贴医院整体建设发展需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稳步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
参考文献:
[1]燕晓光.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医院建设-机遇与挑战[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07,4(1):48-49.
[2]高社.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应念好"四字"经[J].医院管理杂志,2011,19(10):925-927.
[3]孙如鹏,路文亮,毛坤剑.新版电子病历系统试点工作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5):189-190.
【关键词】职业院校 涉海技术专业;文化通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29-02
前言: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其教育类型不同于普通学校教育,其主要源于职业院校更加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育,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在长期发展中,逐渐与文化知识教育渐行渐远,通知有些学生职业技能掌握优秀,但是文化课程学习较差,这种现象的出现,已经严重阻碍到职业院校的正常发展,尤其是相对于涉海技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讲,更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应当转变文化通识课程教学传统方式,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将培育模式与目标相结合,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创造多样化的条件。
一、当前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类教学现状
人才的培育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如何促进学生全方位良好发展也是当今职业院校的职责,在新课改的殷实要求下,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学模式,并非只适合于高校教学,也同样适用于职业院校的教学。在职业院校中,由于教学模式出现偏差,因此导致学生与教师对文化通识教学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过于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育,而忽视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习与教育。在职业院校中,涉海技术类专业,是较为特殊的专业。但是这些特殊专业的文化通识课程类教学并未引起关注,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扔存在着较大的偏差[1]。
首先,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类教学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很多文化通识课程在教学环节中被省略,有些实践课程安排在文化课程之前,致使学生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消耗过多的体能,以及精神,因此在接下来进行的文化通识课程中,导致很多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理解新的专业知识。并在这种颠倒的课程安排,难以使得学生学以致用,在学生文化通识知识学习后,并未进行实践,知识文化通识知识成为“纸上谈兵”。
其次,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类教学模式存在差异。在职业院校涉海技术专业的文化通识的教学中,学校过于重视职业技能成绩,而忽视文化通识课程成绩,有些学生只是在考前几天快速记忆,难以使得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除此之外,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教学中,教师单一填鸭式教师,致使学生对文化通识知识学习丧失兴趣,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二、优化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类教学对策
近阶段出现的长江之星事件,虽然其并未人为事件也并非海洋领域中出现的事故,但仍然引起了人们对于涉海技术类专业的关注,涉海技术类专业包含众多海洋技术知识,不论为海洋船舶维修专业、还是航海技术专业等其他专业,都为涉海技术类专业,长江之星事故中不少人对于前些年的维修和改造提出了质问,改造后长江之星不利于逃生,才致使更多的人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因此不论哪种涉海技术专业都应得到正确的认识,端正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转变传统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因此,应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将创新性人才培养添加至实际的教学之中,所谓的文化通识课程教学并非专业知识教育,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现,针对以上教育中存在的过于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其改变方式应从教学方式着手,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到学识的应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并在教学中学会聆听,倾听学生意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以便于及时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改变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考核模式
教育是发展的奠基石,只有不断的完善教育方式,转变教育理念才能,使得教育更好的适用于当今社会发展[3]。涉海技术类类专业文化通识考核不应采用传统的单一模式,应综合职业技能与文化通识考核,两种考核各采用50%的成绩纳入标准,逐渐转变学生轻视文化知识的心理,以便于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3.培育涉海特色学科体系,重建共同核心课程体系
相对来讲职业院校中涉海技术类专业教学,其实践教学难以全方位的实现,因此这种局限需通过文化通识课程来拟补,让学生在学习中,结合通识文化知识,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并通过合理安排学科体系,重建共同核心课程体系,扩展涉海相关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知识,借鉴其他教师或者其他学校优秀的教学经验,并在学生掌握知识后,及时实践巩固,促进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及时改变,将会影响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发展,因此应当从实际着手,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人才培育为目标,建立具有特色的涉海特色学科体系,转变考核方式,将专业技能与文化通识考核相结合,保持两者的平衡,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文富,张晨.从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看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协调发展[J].职教论坛,2011,31:20-2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校之间交流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校园纪念品产业的繁荣,但是由于种种弊端的限制,导致很多学校都是直接在市场购买现成的纪念品,品种单一,缺乏艺术性和创新性。因此在设计与制作校园文化纪念品时,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资源,展现学校历史文化,以创新实用为宗旨,避免形式单一的设计产品,使其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唯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更具时代竞争力。纪念品材质、形态以及设计方法的改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以往形式单一的局面。例如,在设计校园文化纪念品时,我们可以通过选择石膏、布料、玻璃、木材、纸质以及电子等多种材料,打造不同材质的文化纪念品,使纪念品的形式更为多样;在制作手法方面,可以选用雕塑、绘画、书法、印染等不同的艺术设计形式,力求在多方面有所突破;在设计类别方面更具广阔的创造空间,可以设计水杯、明信片、手机壳、文化T恤、工艺品等不同形态的校园文化纪念品。除此之外,在设计时能够融合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为最佳。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不但可以增强纪念品的艺术美感,还使产品具有创新价值,更具视觉冲击力,让藏者爱不释手。
二、校园文化纪念品的艺术独创性和实用性的平衡
创新性和实用性应该是衡量优秀校园纪念品的重要特征,但在目前已有的校园文化纪念品中,似乎很少兼容这两个特征。有的纪念品太过强调实用性,在设计美感上略有欠缺;还有些校园纪念品过于倾向于体现艺术创新,以此来体现校园文化内涵,但在实用性方面又处于劣势,二者不能很好平衡。针对上述的两种情况,首先学生应把实用性与艺术性统一起来,达到合理的融合。设计的宗旨就是兼具实用与美感,如果将二者割裂开来,就说明这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品。在生产过程中应力求在实用的前提下更具艺术美感,这就要求设计者要精心的策划与设计,在此基础上,既实用又美观的纪念品才会应运而生。如此一来,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利用率会得到稳固提高,不仅可以用于比较正式的外交场合,还可以运用到商业买卖,在校园文化的宣传上会有重大的意义。在具体的设计上可以采取设计背包的形式,在背包上手绘或印染上学校的标志性的建筑、风景或抽象符号,这种既有艺术美感又具实用价值的校园纪念品,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学生以及被授予人的喜爱,进一步在使用与流通的过程中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校园影响力。
三、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市场化
商品的市场化是创造资金收入的必然趋势,因此,校园文化纪念品从设计到制作在到销售应该形成一体化管理。所谓“一体化”也就是统一调配、分工明确。以体现学校精神、反映文化底蕴、宣传办学特色为宗旨,从设计样式、制作工艺、价格制定、营销策略等方面提高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市场销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互联网、校友会、特色大赛等方式作为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宣传渠道。在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制作、经营和管理实践中,不仅完善了校园文化纪念品体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就业的能力以及市场应变能力。突出学校主题形象和特色的同时,使之引发人们回忆美好的过去,具有鲜明的纪念性,体现了校园文化纪念品的价值所在。
四、校园文化艺术品研发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
学校在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同时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多种多样,学校在维护和更新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进行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能够使校园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注重创意性和创新性,能够给予师生视觉上的冲击,人们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想象力赋予其新的含义和概念。
一、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基本要求
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既要加强内部的管理工作,又要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和形象维护。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需要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重点体现其文化功能。校园文化标识具有一定的信息指导意义,因而在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中应该重点体现其实际应用价值,形成具有可视性的校园文化形象,对于校园外在物化形态,包括校园景观和公共基础设施等,需要在空间导向系统载体上进行文化标识创意设计。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要能够集中体现学校的综合实力,在完成文化形象建立的同时,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特色等,从而增强学校的社会竞争力与影响力。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新设计需要综合应用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对不同的校园文化标识进行透彻解析,在生动化和形象化的表现形式中传播正面、积极的文化理念和思想。
二、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要素分析
1.文化定位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文化标识创意设计者应该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使设计作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文化理解需求,因此需要确定标识设计的文化定位。从年龄段来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新鲜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同,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应用的导向符号应该更加趋向于大众化;从地域差异角度来说,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中的语言组织和文字应用方面应该考虑表达思维的问题。因此,设计者需要确定好文化定位,积极寻求有利于人们接受的设计表达形式。
2.消除表达障碍
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使师生更好地理解文化标识的含义。人们的理解角度不同,对于校园文化标识的理解存在偏差。因此,设计者需要在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中应用一定的艺术处理手段,以消除表达障碍。如,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中可以使用双语指示牌,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提取能够展现校园形象和特色的元素,使校园文化形象更具吸引力,造型设计可以参照地面指示、墙面指示和边框造型等。
3.色彩与材料的运用
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在造型方面要体现出文化寓意,还要巧妙地运用色彩,形成不同的色调,以体现出独特的设计视角。在色彩运用中,需要在辅助色和主色调上有所区分,要求能够体现出校园文化特色。室内与室外的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应用的主色、辅色不同,在整体搭配上尽量避免突兀,以协调为佳。同时,设计者使用的材料要有一定的风格,在质感和视觉上要与其色彩饱和度相适应。如,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一般应用在工科类院校的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中。
三、结语
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创建和宣传。完善的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能够极大地方便外来参观人员、新生以及留学生获取信息。因此,在进行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时,设计者要根据校园文化标识要表达的含义,在图形、色彩上进行创新运用,重点体现校园文化标识设计的表现功能和定位功能。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在具备丰富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唐郁明,刘源.校园文化与视觉形象——校园导向系统设计创意表现研究.大众文艺,2010(8).
[2]石运达.浅析教育园区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的创意表现.大众文艺,2012(20).
[3]孙绪曙.基于“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公共标识系统设计.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