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文化的建议

城市文化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文化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文化的建议

城市文化的建议范文第1篇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市区因临近沂河,因以得名。临沂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闻名中外的汉代帛画和《孙子兵法》竹简等,就出土在临沂市银雀山下。我国有许多历史名人,如曾子、匡衡、诸葛亮等都在这里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迹。其中晋代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就出生在临沂市,是临沂市历史文明的代表人物。然而 这样个文化古都、书圣王羲之出生的地方,一个近千万人口的大市,竟一直没能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方面逐渐地落后了。

大兴土木,事倍功半

由于临沂市地理位置重要,陆路交通方便,经过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进出口产品的集散地之一,经济实力大增。在此经济基础上,2002年,临沂市新一届政府,试图努力恢复文化在这个文化古都中的应有的地位。为发扬临沂市古代文明精神,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交流的文化场所,在城区的中心地带,通过大量的拆除、搬迁,兴建了一个超大型的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文化中心。地下是商业中心,地上为广场取名“文化广场”。

然而广场下面建有商业设施,地面不能种植高大树木,本来就很大的广场更显得十分空旷了。铺有花岗石地面、设有大型喷泉,充满几何图案的广场中心有一组红色雕塑广场轴线的西侧端头布置了一组弧形的尺度巨大、充满雕刻的西式古典柱廊,算是广场空间序列的终点。这个广场没有场所性,更不具有地方特点。除了柱廊内刻有介绍临沂历史的浮雕外,其实“文化广场”并设有任何其它“文化”设施。

多方协调,果断决策

非常巧合,山东省新华书店在文化广场的中轴线上的西侧尽端(中间隔着一条城市道路――新华路)拥有一块建设用地,并准备投资兴建图书销售中心及办公大楼。而这时临沂市政府决定在临沂市北,沂河河畔兴建一个新的行政中心,并计划在新的行政中心规划建设临沂市图书馆但是新的行政中心距离传统的中心区较远,如果图书馆兴建在那里,对经常到图书馆阅览的人员将非常不便。如果能将图书馆建在“文化广场”旁,并和新华书店的图书销售中心及办公大楼建在一起,不但能方便人员阅览,还可方便购买图书,更能吸引更多的人到文化广场来。对于临沂市,则又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文化在这个传统文化古都中的影响。放眼国内,在一个城市的主要广场上的中轴线上端坐的,不是威严的市政建筑,就是高大的纪念性建筑在一个城市的中央,一个中心广场的中轴线上修建文化综合设施则是绝无仅有的,这突出体现了该市的文化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临沂市可借此营造一个新的文化形象――它不仅是一个文化古都也是一个重视文化的先进文明的新城。业主、建筑师、有关部门之间就此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及讨论,并向市里提出建议。市里非常赞赏这个建议,市府及规划部门很快就决定;将临沂市最重要的文化建筑――山东省临沂市图书馆综合楼建造在文化广场的中轴线尽端――新华书店的建设用地之上。

精心布置,统一规划

山东省临沂市图书馆综合楼的设计方案由两部分组成裙房设计成图书馆,主楼则设计成新华书店办公大楼。

由于建设用地是恰好在广场西端,而且并非是事先规划预留的,因此用地十分局促。为了保障图书馆和大楼都置于广场中轴之上,在总平面安排上建筑师做了很多的工作另外,用地和文化广场还隔着一条城市道路(新华路)。为了使图书馆更好和广场融合起来,使其看起来像是文化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方案中将图书馆的屋面向上倾斜。从广场望去,图书馆就像是文化广场的地面逐渐升起而形成的。图书馆屋面天窗上的一抹弧线,与广场已有的弧形柱廊是一组同心圆。如此设计将图书馆及文化广场上的柱廊雕塑都紧密地串联起来,改善了文化广场的尺度,使建筑与广场融为一个整体。

出于吸引更多的广场上的人群来到图书馆的考虑,也为适应局促的用地环境,在设计上,建筑师听从业主的建议一改过去图书馆在设计上过于严肃的特点,把检索大厅及阅览部分都放在了二层及二层以上部分,而在图书馆的首层则设置了咖啡厅、快餐、新书展厅、小型书店、放映厅、儿童游戏室等设施。这样做,不但缓解了用地紧张的问题,还丰富了图书馆的功能,给图书馆未来的经营带来了盈利的基础,而且也大大强化了“文化广场”的场所性,使其成为市民生活的有机部分,图书馆也变成了临沂市市民的客厅。

文化广场,名至实归

在人民广场中轴线这个空间序列上,如果说柱廊在讲述着历史,图书馆在预示着未来,那么,历史和未来之间还有新华路阻隔着,广场上的人群还不能直接到图书馆中去,阅览人员也不能直接到广场上去休息。作为一个建筑师如何才能更多地赋予文化广场以文化内涵呢?历史和未来如何联系起来呢?我们决定兴建一座“桥”。这座桥同样位于广场的中轴线上。从文化广场西侧地下商业的出入口处架起,横跨新华路,直达图书馆二层的门厅及检索大厅。这桥不但在象征意义上将历史与未来联系在一起,使广场上的人流可以直接进入图书馆,而且在现实意义上也将广场和图书馆联系起来,图书馆的人群也可以到广场休息。这样不但缓解了图书馆用地的紧张,广场还延伸了建筑的用地空间,成为了建筑用地的一部分,建筑也成为了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广场的“文化”二字也有了现实的含义。

尽管这是在建设用地红线之外,市政府及规划部门却非常同意这个设计方案。

至此,文化广场真正做到了名至实归。

文明新城,意义深远

临沂市图书馆综合楼方案设计得到了业主及临沂市规划局的大力协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设计过程也与临沂市的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市政府及宣传部门有关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主楼将高达140m,将是临沂市最高的建筑最近,市政府又决定将紧邻新华书店用地的临沂市电影公司用地交由山东省新华书店一并考虑使用,统一规划,彻底解决了用地紧张的问题。新华书店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华置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在这里,将兴建影视城等更多的大众文化娱乐设施,并计划开辟一条文化商业步行街,更加充实这一区域的文化功能。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设施,是一个地方文化文明水平的体现。而临沂市图书馆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更是带动了这一中心区域的文化与文明建设。

可以想象:每当夜晚来临,图书馆共享大厅的灯光汇集着人们关注的目光――山东省临沂市图书馆综合楼赋予了临沂市文化广场新的内涵,将成为临沂市文明的标志(本项目正在施工中)。

业主:山东省临沂市政府 山东省新华书店

开发商:临沂市新华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高建宇 王雷 张硒

设计内容:建筑方案设计

工程地点:山东临沂

设计时间:2003年

建筑规模:60000m2

建筑高度:140m

建筑结构:框架剪力墙,钢结构

城市文化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花文化;广州;城市品牌

花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人的生活关系日益密切,也就不断的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的定义。①”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品质,城市历史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和文化心理期待。城市品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有关城市品牌的概念应用最多的是来源于美国凯文•莱恩•凯勒(Kevin•Lane•Keller)教授的观点,他指出地理位置如同商品与人一样,也可以品牌化。“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是根据某个特定的地理名称确定的。品牌的功能,就是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这个地方,并对它产生一些好的联想。②”指出城市和商品一样是可以进行品牌化的,并指出城市是通过品牌化让人们“了解”它并“产生好的联想”。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一座城市并将某种形象的联想与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这种联想必须是以形象化的或意象化的指代,必定是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创造的精华。比如丹麦哥本哈根美人鱼,巴黎“时尚之都”,从卢浮宫到香榭丽舍大街。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赵伟利认为“城市品牌是城市在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将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区文化、民风民俗、市民风范、城市标志、城市特色、经济支柱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到的“形神合一”的附加值。③”他将城市品牌归纳为城市特有资产综合性的考虑之后的“形神合一”的附加值,城市品牌是在充分分析城市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的提炼总结。“城市品牌是指蕴含城市个性及受众效用的城市名称和标记,是公众对城市整体特征的感知、联想、识别。④”加入城市受众的因素,从公众的角度看城市品牌。总之,城市品牌是浓缩的城市精华,是城市给人的最直观感受和整体印象,也是城市特有竞争优势的体现。

一、建立广州花文化品牌的必要性

广州享有“花城”美誉是因广州历经二千多年的建城历史所沉淀的文化基因。古今中外花文化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广州能以“花城”命名并能家喻户晓,形成文化共识和城市品牌联想,是广州城市长期的历史、文化积累、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和不断发扬光大的结果。但广州城市发展也会面临一些外部因素带来的挑战,因此需要进行自身的优化和调整。

1.城市优势文化特征面临挑战

广州花卉产业实力雄厚,商贸经营优势突出,但在“花城”现代城市形象塑造上略显不足,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缓慢,信息传播、文化运作与形象树立方面不足。“花城”地位也面临强劲的竞争,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世博会后,城市知名度显著增强;上海也成功举办几届的国际花卉节;顺德陈村也成功举办国际花卉节。另外,云南大理,河南洛阳等在城市特有的花文化基础之上极力发展花卉产业。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开发广州花文化品牌是当前“花城”面临的时代挑战和能否巩固“花城”优势的城市品牌特征的关键。

2.“花城”美誉背后的文化要求

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花城”美誉由来已久,作为城市品牌特征的花文化是需要雄厚的文化实力作支撑,花文化本身有其可塑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只有与特定的文化与精神内涵相融合,才能发挥其作为品牌的张力和文化穿透力。因此,有必要整合广州花文化资源,深刻挖掘花文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习俗养成等方面的潜力,建立和形成广州花文化品牌所具有的独特品牌影响力。

3.城市和谐文化的内部机制的需要

当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广州城市。花文化是城市生活的剂,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风气等方面有其突出的作用。广州花文化有历史沉淀、有文化熏陶和民俗文化载体等众多优势,这些都是城市花文化品牌形成的文化基础,怎样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去构建和谐广州是建立广州花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也是“花城”完善自身品牌特征的内部需要。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时代要求

广州花文化以其特有的年俗花市引领岭南年俗风尚,成为独具岭南特色风格的年俗风景,“能够从民俗民间的喜庆――跨越到政府与民间同庆――并且还能纳入品牌记忆的:南有‘广州花市’,北有‘哈尔滨冰灯’,全国有‘春晚’,广州花市更是伴随着‘除夕’迎来‘新春’一同起落,成为岭南过大年的主题曲。⑤”迎春花市也因此入选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是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⑥”,因此,建立广州花文化品牌是传承民俗民间文化、弘扬岭南年俗传统的需要,也是当前保护和传承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时代要求。

二、建立广州花文化品牌的可行性

城市品牌形象体现一个城市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衡量是否可以代表城市的品牌形象有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是指它具体的构成内容是别的城市不具备的,或与其他城市比较是最优的;二是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华,是一个城市最为外人所景仰的闪光点;三是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过程,并且是长时间积淀的结果。⑦”广州花文化品牌具备以上三个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1.广州花文化具备优越的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

广州花文化除了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外,在经济文化交流领域,海外贸易,花卉文化产业化、市场化、创意经济产业化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广州花文化发展有先天的民众基础,作为岭南文化中心有其凝聚岭南花文化的地域优势;作为广东省会、经济文化中心,具备优越的产业集群、花卉栽培、科研的诸多方面的先决条件。

2.广州具备建立城市花文化品牌的实力

广州是全国最大的花卉主产区,全国盆栽观赏植物的生产、供应中心,全国花卉主要集散地和进口花卉的调运中心,广州的花卉贸易居全国第一,花卉价格左右着全国的价格⑧。所以说广州具备建立花文化品牌的硬性指标。广州迎春花市在民俗文化上推陈出新,是岭南年俗时尚的风向标,这是广州建立花文化品牌的文化基础和“软实力”,因此,实力决定能力,广州具备建立花文化特色城市品牌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3.广州花文化经历长期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

广州早在西汉就是百越繁华之地,西域传入的素馨、茉莉等普遍种植于寻常百姓家,千年的花文化一直伴随城市的兴衰荣辱,长期的历史、文化积累,使得广州花文化与城市特征密不可分。因此,广州建立花文化品牌具备雄厚的的文化基础条件。

三、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的广州花文化品牌的建立的原则

1.以“环境优势是基础,文化优势是灵魂”为开发理念

自然生态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自然人居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历史、人文和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因此,广州花文化品牌建立是以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为出发,以发掘城市花文化品牌优势为目的的综合城市品牌为开发理念。这样有利于把握花文化品牌在建立措施上的方向。

2.以“传承花文化传统、构建和谐城市文化”为目的

建立广州花文化品牌目的是为了传承先进的城市文化和构建和谐的城市文化生活,这与当前城市品牌建设的方向是一致的,花文化品牌的建立为城市品牌形象的树立提供可借鉴的途径。

四、建立广州花文化品牌的思路

一般品牌的建立都需要长期的、持续性的关注和培养,相对来说城市品牌范围更广泛、结构更复杂,因此应当从城市全局考虑,笔者认为广州花文化品牌建立首先应围绕传统和谐理念,从文化品牌建设、城市基础建设和重大活动推动三个方面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来构建,具体思路如下:

1.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传承载体,融合岭南文化精华,打造广州花市强势民俗文化品牌

广州花文化最为人称赞的莫过于广州年俗花市品牌,花市是凝聚广州花文化物质和精神内涵的统一体,“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力量,具有软控制的性质⑨”,年宵花市以其包容的文化心态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广州人过年买花、赏花、购物、祈愿等多功能综合的年庆嘉年华。因此,建立广州花文化品牌理应以丰富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为载体,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应该是立足于透过外部形式把握内在精神实质,将文化内涵转化为自身修养,要达到对民族民间文化遗貌取神的境界,只有对民族民间文化认识深、基础厚、底气足,艺术创作才能有深度、广度、厚度文化底蕴应是创作成功和创新的基础⑩”,挖掘广州花文化品牌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潜力,融合岭南文化精华,全力打造广州强势文化城市品牌。

2.以构建和谐广州为机遇,全面挖掘广州城市花文化“亮点”,构建和谐、自然的广州生态城市环境

广州城市人口密度大,社会结构复杂,因此生态环境改善尤为重要。广州近几年通过建设生态公园、生态绿化带、市肺等措施,改善了广州作为“花城”的生态环境,仅1997年至2000年间就已建起新公园30多个。众多措施是广州城市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当前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机遇,加大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传播花文化城市品牌,使民众自觉参与到城市和谐文化建设的活动当中,从生活习惯、环保意识、城市文明等方面进行宣传和改进。

3.以重大活动为依托,彰显城市魅力与活力,全面提升广州花文化品牌价值

重大活动的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是巨大的。“重大活动本身是一种机制,它能够使城市“商品化”,起到吸引投资,增加白领就业和游客数量的作用;它也能塑造出健康发展的城市形象,从而引导居民表达对城市的一致认可。⑾”广州市政府于2000年12月23日至2001年1月1日举办了“广州市首届花卉节暨花卉商品交易会”,主题是“名花汇广州,经贸通九州”,通过旅游观赏、花卉贸易、技术交流与协作,树立广州花城的美好形象。有着“花卉之乡”美誉的广州芳村,以花卉生产基地为依托,于2001年1月举办花卉博览会,历时20天,有120万人次进场,花卉零售达1亿多元。2005年11月26至29日,“首届广东省蝴蝶兰暨室内花卉组合盆栽艺术节” 在位于荔湾区龙溪大道的广州市花卉科技园内举办。这些措施对树立广州“千年花城”的美好形象、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花文化品牌也可结合其他重大活动,发挥其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彰显“花城”魅力与活力,全面提升广州花文化品牌的应用价值和独特个性。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的圆满举行,更突显了花城魅力,使全世界认识了与众不同的花城形象,从亚运的宣传的视觉形象到城市形象包装无不展现花文化特征,花文化品牌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不可估量的意识形态的渗透作用。

五、结论

研究广州花文化重点不是在于如何规划城市的发展,而是重在如何整合广州花文化资源,为建立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的广州花文化品牌提供依据,并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最终形成具有差异化的、独具岭南文化特质和广州特色的城市品牌形象特征,使广州花文化能够形成持久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方面积累经验和实践财富。广州花文化有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广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广州花文化品牌不仅是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广州,促进城市内部资源优化互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广州城市既有花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的积累,又有“花城”美誉的广泛影响力的存在,整合广州花文化资源,提炼和建立具有独特城市魅力的花文化品牌是巩固城市优势资源、构建和谐社会、弘扬广州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举措。

注释:

①周武忠、陈筱燕.《花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1999年。

②[美]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李乃和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③孙丽辉、史晓飞.《我国城市品牌产生背景及理论溯源》

《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8期。

④樊传果.《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手段》,《学术

园地》2006年第9期。

⑤胡川妮.《广州十大城市名片之一――“花市”的品牌印

象》,2008年“广州好,花市百花开”――广州越秀花

市论坛上的发言。

⑥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

社,2006年,第131页。

⑦吉福林.《论打造城市品牌》,《商业研究》2004年第24期。

⑧郑荣基.《重塑“花城”城市品牌的思考》,《探求》

2001年第4期。

⑨肖建春等.《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第373页。

⑩戚序.《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坚守文化的价值》,《重庆大

学艺术学院教师作品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

⑾樊传果.《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手段》,《学术

园地》2006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周武忠,陈筱燕.《花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1999年

[3][美]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李乃和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肖建春等.《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

城市文化的建议范文第3篇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体育的定义

城市体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组成,而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各自由一些子系统组成,如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大众体育则包含体育健身、体育娱乐等内容;学校体育则包含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子系统由更小的系统构成。体育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体育文化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城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在城市区域的总和。城市文化微观层面上看是包罗万象,在文化角度上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历史演变的人类发展方面来看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文化进步的产物。

二、城市体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表现

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里,体育曾只是少数奴隶主、地主、资产阶级的一种取乐、开心、玩耍的工具,表现为城市文化中的贵族阶级消遣文化。但环顾现代城市,体育文化已发展成为市民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见的“一家人去划船”、“成群朋友去登山”等已是普通市民们的平常之事。现代城市体育文化表现出平民化、生活化、社会化。

城市的现代化除物质文明的发达外,另外还表现在它的高度开放性、信息灵通性和文化构成的异属性;城市文化这些现代特性,带给城市居民的影响是生活观念新潮化、文化氛围时尚化。他们开始在日常的信息表中安排体育活动时间,开始关注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甚至高谈阔论假球、黑哨、兴奋剂。体育文化已走进千家万户,贴近你我生活。城市体育文化表现为平民化、生活化和社会化,除了上述的物质、意识基础外,现实基础造就这一结果也很显然。

三、城市体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新观点、新趋势。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总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文化产业是指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知识产业、信息产业、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体育文化产业等。发展文化产业是把文化价值转变成经济价值的有效途径,并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当今世界,发展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一个精神亮点,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少有的不易受经济波动影响的产业之一,甚至在世界出现区域性经济萧条、经济大气候恶化的情况下,仍能逆势而进,强劲地发展。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经济平均递增仅为0.43%,而体育文化产业却以3.25%的速度增长,体育文化产业排国内十大产业的第六位。体育文化产业不仅自身能直接为城市经济创造巨大的效益,而且能发生连锁反应,强劲拉动一系列相关产业乃至“无关”产业的发展。此外,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体育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还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如1995年美国的体育文化产业直接提供了230万份就业机会。因此,体育文化产业对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多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城市文化的建议范文第4篇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及外延极其丰富。但就人所生活的城市空间这一维度而言,文化真实存在于城市生活和建设之中,依托各不相同的城市生活和建设内容为载体。这些载体可以统称为“城市文化空间”。从广义上来看,城市文化空间指的是人们感知、体验城市文化的各种场所,是承载着文化的记载与传播、生产与消费等活动,并具有历史、艺术、科技等多方面价值的公共场所。

从传播及城市竞争力塑造方面来看,全球化、国际化、快速城镇化等当代社会发展特征,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同质化困扰,造成城市缺乏自身独特竞争力。就此而言,如何基于城市自身文化优势,打造适宜城市发展、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进而形成城市品牌,应是当代城市建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对此,相关分析可以从城市文化空间的功能属性上入手。一般认为,基于不同功能属性,城市文化空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这三类在不同的文化空间在城市中是各自区别,却又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其相互关系形成了城市文化载体的有机整体,同时也形成了立体式的城市品牌内核。

文化生态空间:历史与传统的保护

城市文化生态空间主要包含了历史积淀留存下的各种文化遗产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区,是一种历史与传统的文化资源。其承载并传递着城市独有的历史信息与发展历程,具有文化传承与延续的作用。从情感上来讲,城市文化生态空间承载了城市中生活的人集体记忆和民族记忆,是塑造城市居民情感归属与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城市文化生态空间与城市人的互动,将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城市规划、开发与建设中,城市管理者一方面希望能够回归到文化生态上寻找城市独特的基因,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另一方面则要顾及开发对于文化生态的破坏性影响。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城市经济建设与文化生态在开发、利用、建设上的平衡?

首先需要了解当前城市文化生态与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存在哪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或矛盾。

其一,从目前城市建设发展来看,很多城市在发展、转型、建设过程中,都陷入了迷茫,认为历史与传统的遗存与当代社会生活格格不入,难以从城市文脉中探寻、发现适合当代城市的文化精神。对此,一些城市为了经济发展,开始模仿或照搬先进、成功城市的经验,造成了较大规模的“千城一面”的问题。同时,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且来源于大拆大建的后进城市的新型城镇面貌脱离了其文化根源与群体记忆,导致难以获得可持续的城市竞争力。而这显然背离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初衷,易陷入土地政策等短期经济刺激手段的怪圈。

例如,春城昆明享有700余年的厚重历史文化,其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更是极为丰富。然而,尽管如此,昆明的城市文化空间却甚为贫乏。自1922年以后的90多年中,昆明曾陷入拆老城建新城的陷阱,老街道、老牌坊等等承载着昆明历史与人文记忆的城市建筑、空间都在大拆大建中被“混凝土森林”替代,近乎消失殆尽。这使得作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昆明,逐渐沦落成了“旅游过境”城市。另外,近来上海石库门的拆除工作被紧急叫停,也显示出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待历史遗存的争议与焦虑。

其二,除了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建设对城市文脉造成彻底性破坏外,城市建设中还易出现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对文化生态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多发于文化生态资源丰富,在城市建设中,相关管理规划人员有意识想要将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案例中。尽管以文化促经济增长、以经济带文化繁荣是一种良性循环,但一旦出现过度商业开发,特别是超出了文化资源的承载能力时,最终带来的后果将是文化生态资源的加速消失。

2014年,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遭遇火灾,242栋房屋被烧毁,损失过亿元,大火重灾区正是酒吧等娱乐场所集中的区域。火灾的背后纵然有木质结构房屋易着火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古城开发过快,疏于保护。再如北京的南锣鼓巷,作为背景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却因商业味太浓,落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事实上,南锣鼓巷附近居民也已饱受过度商业开发的困扰。2016年,因游客数量过多超过街区承载能力,南锣鼓巷自动申请取消3A级景区资质,暂停接待旅行团。根据北京市东城区未来规划,南锣鼓巷将从商业街区逐渐向文化主题转型。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从全国一线城市到乡村小镇都面临着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文化保护性开发的难题。

实际上,文化生态空间与当代城市经济发展可以寻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城市管理者可以将当代城市建设根植于城市文脉之中。例如,土耳其的格雷梅,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小城最著名的特点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洞窟,这是一种有别于大多数其他城市的居住方式。尽管洞窟式的居住空间显得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去甚远,但当地依托洞窟打造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洞窟酒店,成为吸引游客的最重要魅力所在。通过游客的空间接触与体验式传播,小城的文化自然而然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名片。同时,对于小城居民而言,他们的集体记忆、生活方式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文化产业空间:创意与特色的生产

文化产业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来看,由文化所引出的所有产业都可划归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但为了更为清楚地认识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即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从这一定义不难看出,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产业化,通过赋予其一定的商品价值属性,达到文化产品商品化的目的,进而与城市经济形成互动。另外,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中普遍存在的资源有限、高成本、低附加值等问题,作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则具备了循环智力资源、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特点。因此,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必将从功能型城市转型向文化型城市发展。

基于这样的发展轨迹,聚合了文化产业的城市文化产业空间或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一大引擎。对于文化产业空间的建设,通常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为导向。其功能为面向文化交流与竞争,突出创意与特色,作为一种文化创新的载体,营造并体现着城市的整体文化创意氛围。

基于上述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功能,可以梳理出城市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的关键问题。首先,作为兼具文化特性与产业特性的文化产业,必须处理好文化与产业的关系;其次,作为以产业为形式的经济活动,文化产业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在文化与产业辩证关系上,一些城市单纯以经济为导向,易出现对文化理解不透彻,文化产业定位不清晰,重产业轻文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体现了城市对本地区的文化不自信。而这些不自信的城市则更愿意去效仿其他地区成功经验。这看似是一种风险规避,实则效仿而来的文化产业,缺乏本地区的文化资源支撑和居民情感认同,大多仅是一种表层的创意。在更大的范围来看,这种效仿造成了很多地区文化产业差异化弱的现象。从全国文化产业园区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缺乏清晰定位和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由于缺乏本地基础,相应智力资源、文化资源、服务资源与园区发展难以同步,对于文化企业而言并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文化部已分多批次撤销了不合格的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被撤销的文化产业园多数以文化为幌子,实则完全经济受利益驱动,难以发挥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作用。

相对于上述重产业轻文化的城市,一些城市则恰恰相反。这些城市有着良好的文化资源和群众基础,却不懂得如何利用现代整合营销手段传播本地区文化,不懂得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导致空有文化资源,却无法带动经济发展,甚至由于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一些特色文化逐渐被当地人抛弃,最终导致文脉的断裂。

例如湖南梅山的傩戏,其最早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是综合了梅山地区宗教文化、民间艺术、生活方式等文化元素的综合体。尽管其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傩戏却未能促动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甚至其本身也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傩戏并未形成产业,更没有相关的产业链或产业生态圈。其传承仍保留着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式,导致了这一文化对于当代普通人而言距离远、准入门槛高等问题。

除了要协调好文化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外,对于一些正在向文化城市转型的城市而言,如何保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江西景德镇一直以陶瓷产业闻名古今中外。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景德镇的一些传统窑址、工坊已被现代建筑取代,同时由于传统烧制方法产生大量烟尘,已不再适合现代城市的环保需求,景德镇赖以发展的陶瓷产业面临了巨大的发展问题。面对没有产业创新,千年瓷都就可能失去其文化魅力的状况,景德镇聚拢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不但在此发展了新的制陶工艺,还站在文化视角,深挖陶瓷文化,并以陶瓷为媒介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同时,以陶瓷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以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工作室、餐饮、旅社等文化产业生态空间,为景德镇带去了新的活力。

文化事业空间:服务与共享的公益设施

从中国城市的文化建设发展来看,文化事业空间主要指各种不同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场所,包括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等。这些文化事业空间的建立是以公平、共享为出发点,以满足市民的基本文化需求。鉴于文化事业的公益属性,城市的文化事业建设是城市对于本地区文化塑造、培养、建设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城市的文化事业空间建设相较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事业空间建设也有较大差距,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不小的距离。据《2012年世界城市文化报告显示》,上海拥有美术馆208家,其数量还不到巴黎的1/5,平均每十万人拥有0.9家,低于孟买的1.2家和伊斯坦布尔的1.9家。在图书馆方面的调查上,尽管上海有477家图书馆,数量仅次于巴黎,但人均每年借书量仅为2.5次,大幅落后于其他城市的水平。

就这一现象来看,尽管存在着中国人口基数大的因素,但也需要注意在文化事业空间建设上,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的建设方面,需要结合人口规模、空间距离两大要素进行配置,以一些通用的如“千人指标”、“人均指标”、“服务半径”等为标准,进行衡量。

另外,针对国人对文化事业空间使用率低的问题,可以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这一现象体现出供需双方的不匹配问题,有些文化事业空间提供的服务或产品不是市民需要的,而有些市民需要的又没有供给。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尽管其除了向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外,也经常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但通常主题严肃、学术,对一般读者而言吸引力不足。反观美国的一些图书馆,则会提供一些更为通俗、需求量更大的服务,如学生的考试咨询、职业规划等。

当然,除了服务提供者未能把握读者需求外,公共文化事业空间利用率低也有着受众自身的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人对于文化事业空间利用的意识不强。对此,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意识,或是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国人对文化事业空间的注意,进而培养其使用意识。

针对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一些城市政府已经开始转变思路。例如,北京市推出的“文惠卡”,就是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解决过去政府提供文化服务单一,与群众需求不匹配问题。通过“文惠卡”的鼓励形式,推动市民参与文化事业活动,进而潜移默化培养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需求。

中国的城市和乡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规划、转型、发展的问题。经济目标面前,城市管理者需要妥善保护、开发、利用好城市的文化资源禀赋。这不但是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同样也是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城市文化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社会保险 维权意识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一、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1.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不强

笔者调查发现一个情况,尽管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不高,甚至其收入大多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收入、生活满意度”还是比较认可的(依据我国2009年国家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相关调查资料统计:约12%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满意,80%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认为还可以,仅有8%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不满意)。结合这份调查报告笔者个人判断认为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这种满意度的主要依据是相对于农村收入水平太低来决定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出来打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并且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这两个条件就限制了他们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加之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是城市边缘化的身份,并且其收入及自身思想观念让他们常常因为“怕花钱、嫌麻烦”等原因,而对雇主“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不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金”等一系列行为往往听之任之、忍耐克制。这就是导致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十分淡薄且参保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

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对此已经可以完全明确“享受社会保险是包括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所有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包括“法律法规过于陈旧、立法级别较低、法律化程度低、覆盖面小”等等缺陷,并且由于一些社会保险立法相关工作严重滞后导致当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工作状态,总之,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得实际需要。此外,执法力度弱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时,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执行监督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严重缺乏对“欠缴社会保险费行为、拖欠保险金行为、非法挪用与挤占保险金行为”等方面的制裁。

二、解决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1.着力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

笔者个人认为在社会保险问题中政府无疑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首先就是要依靠政府加大相应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来实施培养的,在以往政府实施的“就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帮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就业能力、自身素质,最终提升其收入,对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进行“法律常识讲座”,这是由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保意愿低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与缺乏法律意识”,“就业技能培训”能够提升其收入,“法律常识讲座”则是在提升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收入的基础上同时让他们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是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益,以往大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时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政府通过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法律知识讲座能够最大层面的去为其普及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劳动保险维权意识。

2.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笔者认为要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也就是转变我国社会保险立法滞后的现状,真正做到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有法可依。对此,笔者个人结合个人工作经验认为我国应该具备“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法”,对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应该有着明确且完善的法律条文,包括“从法律上明确阐明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重要性”“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统一规范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标准和范围”等等方面,此外,还应该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各种具体社会保险险种(如工伤、医疗、养老等)进行立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完善的法律法规背景下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能否的道有效地保护。在执行发面需要执法机关不受外部任何因素的干扰而变化且适当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同时让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3.深化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我国有着一个专有名词“农民工”,这个尴尬的称谓让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群体一直徘徊在城市的边缘。笔者认为只有真正让他们在城市里拥有城镇户籍、固定合法的住所、稳定可靠的生活保障,他们才能真正摆脱这一尴尬称谓与感受,他们的身份转变才能真正和职业相一致,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才能真正有保障。我国一直在实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只有当改革继续深化下去,当逐步实行统一的居民身份管理办法和户籍制度,我国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才能真正依靠政策争取个人的身份与各种福利待遇与城镇居民一致。此外,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去关注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相关问题纷争,通过加强监督对外来务工人员及相关用工单位的管理来维持规范的就业市场。劳动监察部门应该加大监察力度,认真规范的监察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社会保险办理情况,最大程度的消除就业歧视现象,尤其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行业进行重点监察,例如:建筑、餐饮,畅通劳动监察投诉与举报渠道,真正及时、严格处理投诉问题,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