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

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

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范文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旅游”一词于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H.Ceballos Lascurain首次在文献中使用,其原意是指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的自然旅行,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此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时至今日,“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仍没有统一。纵观林林总总的生态旅游概念,不难发现,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深化过程。

二、对目前生态旅游概念的新思考

综合专家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认识生态旅游,才能更加科学、完整地把握生态旅游的本质。生态旅游是应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生态旅游应着力解决传统旅游无法解决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衰退问题,生态旅游的实质就是追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惜以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满足需要和获取利益,忽视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强调以环境效益为前提目标,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以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以实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界定,从宏观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系统,以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系统论思想为基础实现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从微观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通过开发、保护和消费等活动实现政府、开发商、旅游者及社区居民等相关主体行为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生态旅游概念的动态发展性,从发展的角度看,现阶段生态旅游概念正处于以旅游产品开发为其主要形式,并向生态管理系统过渡的时期,追求生态管理系统的整体发展是未来生态旅游概念的实质性发展方向。

在实践中,应将二者统一起来,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规划,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完善监控体系,保护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基础,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前提下,为旅游者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经历,取得旅游经济效益,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

三、生态旅游概念体系的构建

生态旅游由理论基础体系、相关主体行为体系、目标体系(见下页图1)三个基本体系构成。

(一)理论基础体系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对生态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对生态资源的管理首先要遵循生态原则和科学性;生态旅游的功能是要实现旅游地的持续协调发展,所以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生态旅游是一个生态管理系统,涉及到多个主体要素、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均衡,这就需要系统论贯穿于开发管理全过程,实现系统整体的稳定持续发展。这三个理论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生态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发展的全过程。

(二)相关主体行为体系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理解还要把握住其行为主体“人”的要素,它不仅要求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生态旅游者和社区居民,也要求懂环保、懂旅游的开发经营管理者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政府。在开发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在尽量减少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条件下,实现各行为主体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三)目标体系

生态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保护,取得生态效益;生态旅游虽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但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还通过对资源的保护和对居民生产、消费观念的转变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旅游的根本目标在于整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生态旅游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系统论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原则,通过协调相关主体要素间的利益关系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最优化。理论基础体系是在相关主体行为体系和目标体系互动过程中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基础。其中行为主体要素间的利益分配越合理,综合效益越优化;反过来,良好的效益的实现,会激励行为主体的开发管理分配方式朝着合理化方向迈步。在遵循相关理论的前提下,相关主体行为体系和目标体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循环反复,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反馈分析;旅游发展;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8―0075-06

1 简介

生态旅游是新型旅游产品,近年来处于上升的趋势,据菲昂、弗里昂和嘉奎穆特(Fillion,Foley andJaquemot,1992)和生态旅游组织(Ecotourism Society,1998)估计,40%~60%的国际游客是喜爱自然的游客。但是,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相关研究和观察都发现,生态旅游的基础是环境和生态品质高而又较为敏感的区域,往往是贫困和远离都市的偏远地区(Higgines,1996),生态旅游为这些贫困区带来发展的机遇。生态旅游的发展虽然在短期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旅游区的资源保护提供了资金,但很难持续,旅游地容易陷于停滞或衰退。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很多,多数的研究偏重概念描述和个案分析,缺少动态分析和理论解释。本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方法,运用生态一经济的理论,将生态旅游的一些零散论述加以系统化,并通过建立生态旅游的结构模型,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中生态、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和行为关系,把握生态旅游动态发展的本质特点。

2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生态旅游地的动态发展

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生态旅游的定义多种多样,李艳琴(2004)作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并指出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和世界保护联盟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最有影响。尽管生态旅游定义多种,但所有生态旅游的核心都是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刘家明,1998)。开展生态旅游的本质是经济活动,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生态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Lindberg,1998)。

2.2 生态旅游的动态发展规律

生态旅游大众化发展的趋势。维博格(Weinberg,2002)指出大部分生态旅游在规划中都希望限制游客量,而且在发展的早期就控制游客量,但最终仍然不可避免走向大众旅游。李艳琴(2004)认为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对立和排斥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从发展的角度看它们有融合的趋势。更多的研究人员认为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只存在生态化的大众旅游。具体来看,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以下特征:

生态游客并不是同质的市场,生态游客的差异较大,例如,派莱西欧和麦克库尔(Palacio & MeCool,1997)调查了207个在伯利兹市国际机场旅行者,18%是生态游客,22%是逃向自然的游客,33%是寻求舒适的自然爱好者,27%是被动的游客。因而,一些研究人员把生态游客分为两大类,“硬”生态游客和“软”生态游客。当然,更多的生态游客处于两者之间。硬生态游客是指那些只需要很少量设施服务,而爱好和要求体验荒野的游客,数量很少。其他游客只要最初的旅游动机是为了观光、享受和体验保存相对原生态的自然,或者在他们的旅游行为中至少有过一次生态旅游的体验,就是“软”生态游客(Blamey,1995;Burger et al.,1995)。软生态游客对服务设施的依赖性强,住宿以宾馆为主,消费也较高。但是无论是哪一类生态游客,自然资源的品质都是构成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要素。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之间发生着动态变化,外来企业的介入,特别是大企业的介入越来越多,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张家界的投资数额很小,以本地人为主,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的旅游项目建设的投资动辄数千万、上亿元(如祥龙国际酒店、百龙电梯),以外来资本为主(夏赞才,2004),丽江和九寨沟等旅游地也有同样的现象。

当旅游地建成大量的设施后,对游客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旅游地社会经济氛围受到游客数量变化的影响,促销也就成为当地政府的主要任务,促销投资逐步加大。

旅游发展导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经济繁荣吸引外来人口的迁入。村寨的居民外迁情况时有发生,古村寨的文化是活文化,有当地的居民保留和传承,随着居民的流出,当地文化生态受到影响。

因此,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地的各种组成也逐渐发生变化。生态旅游的演化,有外界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因素。外部原因不仅难以控制,常常是通过内部的结构产生影响。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的内部结构对制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3 生态旅游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以往的研究表明,生态旅游涉及到复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时间延迟、非线性和反馈关系。生态旅游的研究较多,但是往往只涉及到一个侧面,而系统分析强调从问题出发、强调过程分析、从系统结构中寻求问题的根源,以达到提高学习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政策制定的有效性。系统分析手段之一的系统动力学在复杂问题建模方面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它借助计算机模拟和反馈分析等手段,很快地抓住导致动态变化的结构性原因,并加以验证(Sterman,2000)。系统动力学在旅游方面的一些运用已经证明其有效性。模型的总体结构

图1是模型的整个结构,该图显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内部结构。模型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就业市场,旅游者,财务和市场促销。

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都是再生资源,可以消耗也能够再生,就业市场为旅游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和人力资源,道路、接待设施等都简化为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受需求的影响。这4个部分组合成为游客的主要吸引力。游客结构描述了游客的决策过程。财物资源描述公共部门是如何划分资源,有多少资源用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有多少资源用于促销,促销在短期内提高游客的到访率。

从图1可看出6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反馈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但是游客到达后,会对生态旅游资源产生影响,在远期将影响游客的到访率和旅游地口碑。公共财物资源的分配也影响着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旅游收入用于资源的合理保护,资源的再生量增长,甚至高于消耗量,资源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如果财务资源主要用于促销,在短期内游客上升,但是却导致更为深 远的负面作用。图1的反馈图只能反映出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反馈,并没有能够指出反馈之间的动态特点,因此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任何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本模型的基本假设是:1)本地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机械增长,旅游的发展吸引外来人口;2)生态旅游区的土地面积是固定的;3)本地的经济只有旅游,没有其他的经济部门。

3.2 主要结构

3.2.1 游客需求

前人将游客分为3类:硬性自然生态游客、硬性文化生态游客和软性生态游客,而且硬生态游客与软生态游客之间的过度是渐变的。

模型中区分了潜在游客和真实游客。潜在游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才能做出出游的决策。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主要由5个方面组成,文化吸引、设施吸引、自然资源吸引、服务吸引和促销吸引,这几个因素的不同组合吸引着不同的游客。例如,硬性自然生态游客更重视原生态资源的质量,硬性的文化生态游客更重视真实的文化资源;硬性的生态游客往往是探索者,而软性的生态游客却是一般意义的生态游客。旅游目的地吸引力=f(文化吸引,设施吸引,自然资源吸引,服务吸引,促销吸引)

3.2.2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库存量。自然资源可以被消耗,也可以增加。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再生率等于消耗率。消耗量来源于3个方面(Wall & Wright1977;杨桂华、2005),一是游客旅游行为带来的消耗,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消耗,三是当地居民从业人员生产和生活的消耗。消耗量的大小受自然资源存量的影响。再生量取决于资源的总量和资源的密度,其关系是非线性的。当资源的密度过高或过低时,再生率就变缓。

3.2.3 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地的特征文化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物质遗产,二是非物质遗产,而非物质文化对于生态旅游目的地区的文化至为关键,是其核心。物质遗产的消耗与生态资源的消耗有相似性。非物质文化的变化与人口构成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游客、外来投资和外来观念的到来,地方性文化开始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的保留和传承依赖于本地居民。如果旅游目的地中游客、外地人过多,本地文化的特质就会被冲淡、被异化。旅游地的原住居民的比例大,本地文化特色强,也容易吸引游客。当旅游发展后,如果外地游客和外地投资商/雇工增加,文化变迁发生的速度就快。本地人迁出的越多,本地文化的存量将下降。当然,如果做出特殊的努力,本地文化也可以通过再生产得到提高,但是本土文化的再生产是长期和缓慢的。

3.2.4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库存量,因投资和建设而增加,折旧则会导致其下降。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由基础设施在市场上的短缺程度决定,旅游需求发展快,基础设施跟不上需求,那么政府部门投资公共设施的热情高涨,商家也有投资的热情。缺少资金是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障碍,也是区域发展成就的重要指标,因此政府招商引资的热情高涨,容易出现过度投资旅游业的现象。

3.2.5 就业市场

旅游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就业机会。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WTTC,1998)的研究报告表明,全球9个就业岗位中有一个是旅游业提供的。但是旅游目的地就业结构的变化也较为复杂,许多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当地居民缺少服务意识,不愿意在旅游业中就业,而是把自己的房屋出租出去,并靠所得租金流向外地。夏赞才(2004)对张家界的研究表明,张家界的发展吸引外地劳动力从事旅游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本地居民更倾向到大城市就业。

3.2.6 财务促销

简单的财物资源模型描述了政府的资源是如何在资源保护和促销之间分配的。如果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得到认可,用于资源保护的资金增加。基础设施的使用率直接影响了促销经费的多少,基础设施使用率低,企业的效益低,就业受到影响,政府就面临吸引游客的压力,必须增加促销费用,吸引更多的游客,以保证经济的增长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收益;例如频繁地举办节庆活动就是目前最流行的促销方法。丁力(2001)在分析了国内一些节庆活动的经济效益后指出,节庆活动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节庆活动的举办给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4 模型模拟分析

模型的初始状态是平衡的,参数由内部关系所决定,参数的影响可以通过敏感性测试获得。平衡描述了生态旅游地的初始状态(即没有发展生态旅游前的状态),此时生态系统基本维持平衡,本地文化也保持缓慢的变化,外来人口很少,经济处于低水平。研究人员人为地提高基础设施的投资数量,打破了模型的平衡,生态旅游开始发展。图4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模拟结果。

当硬性生态游客上升时,就会吸引政府和商家的投资,进而为大众游客的到来提供可能。也吸引了外来人口。但是大众游客和外来人口的增加,就会对生态旅游资源和原生态的文化旅游资源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减弱硬性生态旅游游客的吸引力,这些游客逐渐转移到更为原始的地区。开始时吸引力的下降是缓慢的,随后这种下降趋势将会加快。当吸引力下降时,探索者首先对目的地失去兴趣,但是大众游客却源源不断地集聚于此,总的游客量上升。

原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价值的下降是一个较慢的过程。这种衰退开始时较缓慢,但是以后进程会逐渐加快。虽然大众游客对原生态资源变化缺少敏感性,但当旅游负面影响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大众游客也会失去兴趣。王宁(2000)也指出旅游是一种时尚,早期的探索者领导着时尚,当他们离开后,大众游客逐渐转移到新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产业及生态旅游地都进入衰退期。图4的模拟证实展示了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不易为人察觉的变化,例如自然资源在逐渐的下滑。

图4和图5展示的生态旅游地主要变量的行为变化特点可以由图6的反馈结构来解释。生态旅游地的发展受3个主要反馈环的控制。第一个正反馈环是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游客增长的互动,是生态旅游目的地增长的主要机制。其他两个是生态旅游发展后产生的自我限制型负反馈。

正反馈(在图中的逆时针反馈包括4个反馈)的产生来源于经济发展,探索型游客的到来向商业投资发出信号,当商业投资进入后,外来打工人口也随着增加,大量的存量资本和就业需求就必须有大量的游客才能获得经济的可持续性,在游客数不能达到预期时,当地政府面临压力,必须加大促销力度吸引更多地游客,与此同时,大众游客的增长进一步会刺激投资,形成投资、促销、游客量增加的正反馈,不断推动旅游发展规模的扩大。

负反馈1(在图中的顺时针反馈包括4个反馈)描述旅游发展可能产生的主要负面影响,游客的旅游活动和日常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都需要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能源、生物资源容易受到影响。与此同时, 这些与旅游发展相关的活动不仅影响到自然资源,同时也会改变到当地人的风俗、价值观等,外来人口和游客涌入也会增加当地居民的生存压力,推动当地居民的迁出。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和社区个性将消失殆尽,文化资源的吸引力急剧下降。此反馈表现出特点表现为负面影响是逐渐积累的。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不会对旅游业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不易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当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已经造成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政府及相关各方才会开始协商采取措施,但已很难挽回下滑的趋势。负反馈2表明大众游客的到来就会驱逐真正的生态游客。

从模拟分析中,生态旅游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和资源3个系统,这3个系统各有其内部运行的规律,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系统相互作用时出现不协调、时间延迟和非线性的特点,最终造成生态旅游的非持续发展。从社会系统看,发生作用的主要是游客和当地居民。旅游是时尚,虽然精英分子的数量很少,但是他们引导潮流。精英分子总是不断地在探寻新的旅游目的地,他们的宣传和示范会引导大众游客的消费,最终导致生态旅游地的大众化和商业化发展。当地社区居民渴望发展,希望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当收入提高后,他们希望搬迁到新区。从经济系统看,投资商总是在寻求商机。旅游需求就会吸引投资,特别是生态旅游地的土地有限,对投资商的吸引力大,在短期内生态旅游地就能吸引大量的投资和外来从业人员。而当商业设施存量增大后,设施的商业回报和就业率就会左右政府的政策,促销、吸引游客就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生态系统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消耗的状态,但是生态系统的变化是隐性的,难以在短期内察觉,因而更难说服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5 政策分析和讨论

模拟分析的结果符合前期研究人员所描述的参照模式,在此之上又通过参数敏感度测试,最终得到可信度较高的模型。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不仅可以将有关生态旅游的定性描述精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可以借助模拟分析深入地了解生态旅游地动态发展的规律,检验生态旅游政策的有效性。提倡负责任的旅游、严格实施环境容量政策、限制外来人口和限制投资等都是常用的政策,通过模拟可以了解政策的有效性,模拟的结果见图7:1)基本模拟;2)提高游客的环境责任感;3)限制外来投资和外来人口;4)实施生态资源保护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分析如下:

提倡负责任的旅游、实施大众旅游的生态化管理、降低游客对生态旅游的影响,是众多研究人员提出的策略。这个政策转变为模型就是降低单位游客、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居民和外来人口的资源消费,模拟表明总游客的增加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旅游业的崩溃会延迟,原因是商业扩张的机制没有得到抑制,商业扩展最终会导致过度的建设和资源利用。

限制外来人口和限制投资是一项有效的措施,许多地方虽然制定了投资和外来人口的上限,但是却很难贯彻执行。随着游客和商业机会的增加,投资上限会不断地被打破,最终商业化的动力会占主导,资源的消耗仍然继续。

许多旅游区已经认识到生态资源保护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管理人员开始注意资源的保护,加大对资源保护和再生的投入,如果管理得当,资源的再生量可以超过资源消耗量,此时虽然生态游客在总的游客量中很少,但仍然可以维持一定数量的大众游客,与初始状态相比,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已经有所消耗,只是维持在降低的水平。

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范文第3篇

(一)旅游体验

旅游体验的提出要早于体验经济,但在《体验经济》出版后,人们对旅游体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旅游的本质就是体验,游客旅游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种独特的、美好的情感,这和上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旅游体验的学者的看法是相反的。他们认为当时的游客并不是在追求以前那种真实的体验,而是人云亦云的流行性消费,是大众旅游的一种。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认为体验是难忘的,是独特的,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国内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始于谢彦君教授(1999),他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研究的内核,通过这方面的探讨可以建立旅游学研究的独立的理论体系。2002年,《体验经济》在国内经翻译后出版,使旅游界的掀起了研究热潮。武虹剑,龙江智(2009)引入旅游场的概念,探讨了旅游者和旅游场之间的互动,即旅游体验生成途径的理论模型,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实施途径。

(二)生态旅游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他在自己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概念。他认为:生态旅游是带着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特征的目的,去往相对没有污染或破坏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这种旅行活动,既包括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森林里的随意漫步,也包括在偏僻地区对独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生态旅游具有五项基本特征:自然原始性、专业性、生态性、多样性和科教性。

(三)生态旅游景区

国外在对旅游景区概念的研究中,更习惯用“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来表述,主要强调“磁性”含义。国内研究中,对于旅游景区的使用尚处在笼统模糊的阶段中,许多论文著作中出现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景区混同的现象,甚至有些作者将旅游景区简化为旅游区,这使得目前国内关于旅游景区概念的研究缺乏一定的统一性。邹统钎(2013)对旅游景区进行了如下定义:旅游景区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从事旅游休闲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他认为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有明显的区别,旅游景区是旅游目的地的一部分,如果一个景点不能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则不能被称为旅游目的地。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对生态旅游进行开发的讨论情况,对生态旅游景区作如下界定:相对于一般景区而言,那些没有受到人类活动过度干扰,可为游客提供休闲疗养、康乐科教等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活动的区域和场所。

二、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现状分析

(一)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况

我国疆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为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探讨其发展基本概况时应进行分区。首先是东部地区,可以按照地理学中的界定进行,即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以东地区。在这个区域内,分布着许多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如长白山、泰山、黄山、黑龙江、黄河、长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等等,这些都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其次是西北地区,该区域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和甘肃三区一省,因为气候原因,这里遍布草原、荒漠和引人入胜的绿洲,可以开展探险、科研等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而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南盆地地区都是我国人为活动相对较少的区域。青藏高原以高寒景观著称,自然资源能保持较好的原始性,而且分布着一些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西南地区的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动植物种类繁多,丹霞地貌和岩溶地貌是本区域的特色生态旅游资源。据此,我国生态旅游类型较多,主要有:“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森林考察生态旅游、地貌奇景考察生态旅游、冰川探险生态旅游、漂流生态旅游、滑雪生态旅游、“香格里拉探秘”生态旅游、沙漠探险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保护环境生态之旅等。在体验经济时代,追求个性化的体验之感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终目标。目前各生态旅游景区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在不改变自然本真性的前提下,有选择的建设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二)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主要问题

1、生态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截止到2015年7月5日,中国已有48项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数列意大利(51项)之后,超过西班牙(43项),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目前达到428个(2015年统计数据),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5家(2013年统计数据)。但不能否认的是,与国际情况相比,我国的生态旅游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地开发都是落后的,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旅游体验层面上,国内的生态旅游景区还不能将其很好的融合到规划开发中。游客在生态旅游景区的活动还集中在休闲观光的层面,不能获得真正的“畅爽”之感。

2、景区生态环境承纳量过度

近几年,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景区经常出现游客爆满的情况。2013年十一黄金周,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影响颇广,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首先,过度的游客数量给生态旅游旅游景区环境和资源都造成了难以承受的负担,而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即使可以凭借现代技术进行复制,其内涵价值也会大大降低,因此,生态旅游景区应将其资源的空间承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之前的期望都比较大,但因景区人数过多而对旅游项目产生腻烦心理,可以参与到旅游项目中进行体验的游客也不能获得满意的服务,这就使得生态旅游景区丧失了本质上的意义,因此游客的心理承载量是生态旅游景区在规划开发中应特别注重的。

3、游客与社会居民矛盾加剧

生态旅游景区处在遗产型管理模式之下,以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的国内的生态旅游景区仍然主要依赖自身的经营来维持发展,因此造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相关的部门和企业通过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和开发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化和难忘的体验式旅游意味着生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居民要与游客共享当地资源,并放弃原来那种“宰客”型的经营效益,这就使得二者之间矛盾愈演愈烈。

三、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对策分析

(一)构建旅游体验论的生态旅游研究体系

自1999年谢彦君教授在国内率先详细的阐述“旅游体验”这一概念之后,国内对其研究渐入佳境,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理论也逐步形成一定的体系。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来看并不如意,旅游规划的实施者在后期的操作中往往不能真正的将旅游体验理论与生态旅游贯穿融合。其次,国内的研究理论需要在实践的指导中得到验证,在“发现问题”之后“解决问题”,不断的补充完善,以期更好的为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二)游客的体验需求应与生态资源相结合

编制恰当合理、复合生态旅游景区实际发展的旅游规划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先行军。旅游规划的编制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注重“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另外,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当今游客的体验要求,以人为本,追求个性化、定制性的服务,在进行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旅游体验设施,保护性的开发现有的生态资源,无论是资源的空间承载量和游客的心理承载量都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三)生态旅游景区应实现利益分配主体多样化

相关政府部门应对生态旅游景区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旅游企业也应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理化融资,以建设和完善旅游体验相关基础设备设施。更重要的一点是,生态旅游景区应着力打造和谐型的社区环境,缓解当地居民和游客之间的矛盾。政府部门应制定颁布的规定,建立听证会机制,实现景区的民主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合理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分配主体多样化,以景区发展带动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结论

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景观生态学;生态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1、生态旅游的含义

目前对于生态旅游的含义, 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但是有一个核心思想, 即生态旅游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一种旅游形式。根据专家的论述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生态旅游可以广义的定义为:是一种在享受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同时, 对其保护负有一定责任的旅游方式。其突出点是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 把环境保护观念放在首位, 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保护旅游区景观和文化资源的完整性, 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旅游需求方, 生态旅游是旅游者到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体验异质生态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对于旅游供给方, 它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要吸引物, 满足人们回归、享受和保护大自然的生态旅游产品;从二者的综合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观念或思想, 强调规划管理者和旅游者在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 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概念一方面强调生态旅游的空间范围, 另一方面强调生态旅游的生态内涵。生态旅游开展的空间地域范围即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天然自然环境或相对不受干扰的自然区域, 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

生态旅游规划是指应用生态学原理,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 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环境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旅游活动在空间上地合理布局。与传统的旅游规划相比, 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特点是:强调适宜的利润和回报,但更强调维护环境资源的价值;它不是满足旅游者的所有要求, 而是有选择的满足;它不仅考虑当前旅游活动的规模、效益, 而且还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指明方向, 留出空间;它是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规划, 能将旅游活动、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与旅游环境融为一体。

2、景观生态学———生态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之一

景观生态学主要来源是地理学的景观理论和生物学的生态理论。这把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家研究一个生态区的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 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与交换, 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 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 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由此可知, 首先, 从生态旅游定义的空间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 主要表现为山地、森林、草地、各种水域等景观生态类型。具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就构成景观生态学意义上的“ 景观” , 从而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其次, 从生态旅游定义的生态内涵来看, 生态旅游强调目的地的生态保护, 即在生态学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因而, 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 既强调空间研究又考虑生态学思想的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的空间范围和生态内涵不谋而合, 是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之一。

3、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3.1生态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原则

旅游是由主体、客体和媒介三大方面组成的一个系统。旅游主体是人, 客体是旅游活动进行的载体, 媒介则更多的体现在交通网络的形成和信息的交流上, 是旅游结构的网络和信息流。旅游规划是对旅游系统的全面诊断和协调,但主要集中在对客体的操作上。对旅游客体的规划目的是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 适度调整景观的格局和功能, 保证旅游网络的畅通, 使之更适合于旅游活动,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 生态旅游规划的规划原则可概括为:(1) 整体优化原则。即把景观作为系统来思考和管理, 实现整体最优化利用;(2) 多样性原则。规划的重点是景观的多样性维持、旅游空间的多样化创造;(3) 综合效益原则。规划中了解景观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和物质流的联系, 注重生态平衡, 结合自然, 协调人地关系, 体现自然的生趣美、生态和谐美及艺术与环境融合美;(4) 个性与特殊保护原则。景观具有区别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体特征, 规划设计不能简单套用。同时旅游地有特殊意义的景观资源, 在规划时也应当保持旅游地的吸引力。

3.2 景观生态学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宏观操作

景观生态规划是后续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落实的基础和指导性纲领。进行规划时应根据景观生态学分类形成的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的互动关系, 进行合理的可持续开发。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理论中, 景观的结构通常用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 和缘(edge) 来描述。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同样可以以这四类元素建立一个网络结构。旅游的一切生产和消费都发生在这个网络中, 从而构建旅游规划的操作过程: (1) 调查阶段。这是生态旅游规划的基础阶段, 包括工作区范围、目标的确定和旅游地内自然社会要素等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2)分析阶段。主要包括旅游地景观形成因素分析、景观分类和对景观结构功能及动态诊断, 为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3) 分析管理阶段。指通过对景观的诊断, 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 确定景观单元及其组合方式, 选择合理的利用方式, 是旅游地景观规划的主体。(4) 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引入。通过规划来实现“结合自然” 的梦想。

3.3 景观生态学的微观设计

规划结合自然除了应用景观生态学进行宏观整体规划之外, 还可以进一步与具体的生态因素结合来实现微观设计。旅游地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旅游活动的载体, 同时作为生态系统给生物提供栖息地和基因库。规划结合生态因素的考虑, 可以使这两方的主要功能均得以实现。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结构与功能理论, 即景观分为斑、廊、基、缘以及景观元素间能量、物种及营养成分的流, 可以把旅游活动解释为通过特定地点和特定路径的生态流。这种流集中于通过游客所带来的客流、物流、货币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景观生态学中的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在外部形态结构上塑造和控制着生态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 也在内部功能意义上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多样性理论与稳定理论, 使得在生态旅游规划中为保证多种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异质性景观格局形成不同功能的旅游景观提供了可能。景观变化理论应用于生态旅游规划中, 主要是如何处理人为干扰的影响。

3.4具体应用的几个方面

(1) 在综合层次和旅游者方面。生态旅游要求, 实旅游的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 这与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生态空间研究范畴及目标相一致。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者希望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旅游者希望在旅游中获得心理上的最大愉悦和满足, 当地居民也希望从中受益。生态旅游目的地不仅为三方面意愿的满足提供了现实可能和保障, 而且也限制了三方面愿意的无限膨胀。同时景观生态学还着重研究人们的活动对景观的生态影响, 因此可用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 提高其保护环境自觉性。

(2)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方面。由上述可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给实践者提供理论框架,为规划者提供一系列方法、技术、数据及经验。

(3) 在生态旅游管理方面。景观管理是规划实现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应用生态学原理及方法, 追求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促进系统内的互利共生与良性循环。例如把景观生态学引入旅游设施规划, 根据目的地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层次, 制定不同的标准, 对各区的设施做出规定, 严格规定其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等。真正做到人工建筑的“ 斑块” 、“ 廊道” 和天然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相互协调。

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范文第5篇

一种价值取向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迟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一种说法认为,“生态旅游”一词系由墨西哥学者谢贝洛斯・拉斯克瑞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定义迄今仍处于人言言殊的状况。但生态旅游的行为却早已有之;即使是作为现代旅游的一种方式,在这个概念出现之前也已被游客广为接受。在1986年召开的国际环境会议上,生态旅游被定义为“一种常规的旅游形式”。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代人们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我国在1995年为生态旅游做了这样的定义: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和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和科普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

虽然人们对生态旅游的看法并未取得共识,却不妨碍人们对这一旅游形态原则和标准的认可:“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核心的旅游产品,积极的管理措施和较小的环境影响,具有环境教育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其的共识有以下几点: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旅游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生态保护的意识,旅游对当地社会所形成的负面影响和作用降至最小,保留和保存地方传统文化和遗产,充分考虑旅游给当地社会和民众所带来的好处和利益等,旅游决策部门和经营管理部门在旅游决策和管理方面将生态保护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考虑。从旅游发展来看,“生态旅游”无论是从理念抑或是形式,都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旅游,“生态”与否已成为一种价值取向,这是对于从五、六十年代开始流行起来的大众旅游行为及其对目的地影响进行反思的结果。

从“天人合一”到“返回自然”

生态旅游这一形式早就有了。我国古代的许多旅行都可视为广义的生态旅游。比如我国古代的许多文人雅士悠游于天地之间,留下了众多不朽的美丽篇章。游山、游水、游景、游天地之间;有史、有诗、有词、有美丽华章;有情、有义,有理、有道于其中。庄子的《逍遥游》、苏轼的《石钟山记》、屈原的赋,李白的诗等不少皆属上乘之作。

游于自然,体于休闲。生态游传递着我国“天人合一”的精神。人是万物之一种,为自然之造化,顺应于自然规律。生态游无疑是休闲自然的一种极佳方式。在我国,“休”、“闲”都从木,“休”的象形是人靠着木而憩;“闲”为会意,指空闲。休闲暗含着生命如木,需遵循四季变化,静动相宜,修身养性。我国古代的畅游自然,还包含着不同的“自然观”,大致有三种:游自然(置身自然之境),识自然(体验自然之道),表自然(传达自然之美)。旅游首先是身体力行的活动,其次是体验自然的道理,再次是艺术表达的魅力。

西方的前生态旅游可追溯到古代希腊,古希腊时期的亚里斯多德在雅典建立了一所学校,建筑师根据亚里斯多德的设想,把校园里的柱廊之间留下了大量空间,以便于老师和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接触自然的机会。甚至老师在讲课和讨论也是在行走中进行的。因此,该校的哲学家后来被称为“逍遥派”,英文中的“逍遥”(peripatetic)指“一个习惯走路、行游于自然的人。”

在西方,游于自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人生的“考验-苦行”。几乎古希腊每一个神祗、英雄都必须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旅行,以经受大自然的洗礼和考验。比如酒神狄俄尼索斯,他的旅行脚步几乎遍及整个可及的欧、亚、非的许多地方,并带回了葡萄种植的技术和酒文化。奥德修斯(即尤里西斯)的整体文化价值就是在旅行中经受各种考验和诱惑,最后终于返回故里的故事。

在欧洲文化史上,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既是一个大自然的歌颂者,也是“返回自然”的实践者。他在《忏悔录》中说:“我只有在走路时才能够思考。一旦停下脚步,我便停止思考;我的心灵只能跟随两腿移动而思考。”他把自己描绘成行者――思想的行者。卢梭把一个孤独旅行、独立思考、接近自然的人视为独立自主的自然人。他的独特思想源于自然的精华。在后来的欧洲发展史上,“返回自然”一直成为反思工业文明的重要口号。

生态即将不可持续

生态旅游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它与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世界环境保护事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

“生态”这个词是由德国生物学家黑克尔首创,原指动物的谋生方式与环境的关系。而在人类与生态的关系上,人类学学科里生态人类学的分支值得特别介绍。生态人类学属于“新进化论”范畴,主张人类社会发展与“进化”的关系机制,主要表现在人类与环境间“能量”平衡的情况,即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能量”和人类对“能量”的消耗之间是否可持续性,这成为评估社会发展的根本依据。

生态人类学的“能量”评估体系属于可持续性的,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就是一个形象的说明。以此来衡量生态旅游,健康的生态旅游,或者说够得上称之为生态旅游的,必须是游客与旅游地生态资源之间的关系是永续性的;而非破坏性的,毁灭性的。

进入工业化时代后,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匮乏的压力,面对大众旅游对生态的严重耗损,学者们,特别是生态学家、人类学家们在多方面提出了警告。为了保证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提倡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在近十几年里,它一直是热点;上至联合国,国家和政府,决策目标,下到人民群众,都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一词汇。它甚至成为一个新的缩写符号“SD”。我国也把“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到国家政策的高度来制定和实行。

可持续是核心

顾名思义,“可持续性发展”指可以维持长时间的发展;即“使事情长久延续”。这里的关键在于“可持续性”。套用旅游,即所谓“可持续性旅游”,它包含着两个相互关系的概念:首先,这是一个文化构想,或一组理念,它来自于环境或像所谓的“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所激发。其次,它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将环境保护融在了生态发展与变化之中。换言之,理念与行为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被视作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了几个主要的因素:对资源需要作合理的安排;经济发展对地方群体的利益;履行社会义务;创建优美形象,确定环境参数机制,维护生物的多样性,重新确认旅游的工业产业的角色等。

作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必须遵循以下几个部分:持续性应该包含“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业;将教育的因素融入旅游活动之中,这里的“教育”包括“游客一东道主”双方通过旅游活动获得教育:生态旅游能否成立,与地方性参与关系密切,“地方性参与”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看地方民众对待生态旅游的态度和参与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那些曾经有过长期专制传统的社会,不少社会活动主要由政治性、政府性、行政性的权力主导,老百姓大多只是被动地参与,这显然有悖于“可持续性”追求的目标;任何社会活动都属于历史形态中的延续过程,是在传统基础上支撑和支持起来的社会行为,生态旅游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态保护,必须与传统社会的相关价值、方式、习俗等吻合。

没有好环境,生态旅游就是空话

虽说生态旅游是一项看上去在保护生态方面有着正面效益的旅游活动,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也会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隐忧,这种隐忧并非直接针对生态旅游本身,而是促成生态旅游的其他因素。换句话说,生态旅游需要有一个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没有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只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