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五年后的今天,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居世界首位,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有力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遍增强,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当前,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和兴起,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知识生产和消费被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各主要国家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其竞争优势。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放在了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突出位置,强调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对新形势下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要把知识产权作为鼓励发明创造、激励创新创业、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工具。要强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导向作用,引导和支持各创新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提升知识、技术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能力,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要将知识产权管理作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的重要任务。要把知识产权纳入到科技和产业规划制定、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注重知识产权数量向注重知识产权质量转变;建立重大关键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和预警机制,找准技术攻关的突破口和路线图;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的跟踪管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关键词:高校 ; 协同创新;形势;政策环境;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关于高等学校历史使命的阐述和对高校“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新要求,是国家关于协同创新活动的战略部署,在肯定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也为其深入开展科技协同与战略合作奠定了政策基础。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高校参与协同的意义与方式,对于我们深刻分析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谋划战略合作中的共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内涵分析
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不同高校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题的协议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在学科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技界与经济界的互动更加密切;在国际科技形势,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与频繁。
协同创新的目的旨在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合作新模式。
二、高校主动参与协同创新的形势与政策环境
(一)协同创新是现代科技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才能促进同步发展,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高等学校站在国际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最前沿,集聚了科技创新、多学科融合、国际科技合作、产学研深度合作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创新队伍的合作中,实现有限的科研经费、人员以及设施等科学资源与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合理分配、协同创新,从而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科研效率提升,是高校作为引领国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中坚力量的使命与责任。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通过协同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创新教育资源;可以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性思维的培养;可以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可以将各种资源转化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从而实现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目的。
(二)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推进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深度与广度,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科学研究质量的关键。
“十一五”数据表明,高校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高校已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解决工业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其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通过和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机制,通过协作构筑大平台、集聚大团队、承担大任务,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已成为提高科学研究整体效率和科学质量的关键。
(三)协同创新已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对高校参与协同创新及协同模式的有益探索,国家在政策、环境上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有益补充。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11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2011年8月,在深圳举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座谈会上,刘延东同志和万钢同志重点强调了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这充分说明了协同创新的极端重要性。
以推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促进协同创新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早在去年下半年已开始酝酿,现已列入《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能否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以创新协同模式为支撑,全面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新一轮高校竞争的核心与焦点。
在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发展将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强化科教结合为主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战略选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2012年,科技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联合《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国家对创新人才、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国家宏观战略选择,还是具体政策实施,协同创新所必需的创新人才、协同机制体制、协同模式等,都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支持力度,高校参与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与创新氛围更为活跃与宽松。
三、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突破点
(一)高效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
目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多基于利益驱动,而自愿的协同创新较少,需要在健全政府引导调控下外部需求驱动机制上有突破性进展。目前,我们可从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入手,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各类科技资源高效共享的机制,完善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政策体系。
(二)探索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多元化模式。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之间各种矛盾逐步加剧,传统城镇化道路已无法持续。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建成了创新型城市,需要评价其在产业体系、管理制度、科技成果、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实绩。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应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河北省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创新型城市;劳动力转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之间各种矛盾逐步加剧,传统城镇化道路已无法持续。中央明确指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河北省地处环京津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如何实现有序向城镇转移,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河北省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新型城镇化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都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解决两亿多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关系到农业现代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型城镇化,它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以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为核心,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最终目的。
1、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实质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化进程逐步加速的过程。一部分有特长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拥有稳定的职业以后,会逐步在城镇定居,其示范作用可以有效带动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此外,一些外出劳动力在大城市赚取部分积蓄后,会回到小城镇创业,又可以吸收部分劳动力到小城镇工作。这两部分农村转移劳动力构成了农村城镇化的主体,有效地推动了城镇的扩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2、农村劳动力外出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渗透到以建筑业、纺织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各行各业中。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丰富了农民的收入构成,可以有效地支撑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劳动力在外出就业过程中获得的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
3、农村劳动力转移可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尽快促使滞留在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第一要务。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以后,土地才有可能实现正常流转,农业生产才会逐渐由分散型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由传统式耕作向科技化、现代化转变,才能充分延伸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回归经济。农民外出务工在积累了一定财富、管理水平和技术经验后,返乡创业,创办乡村企业,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了其他农民致富,在农村发展中起到了领军作用,农村地方经济发展得到推动。
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大势所趋,现行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城乡结构矛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一是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阻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不利于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不彻底的特点;三是城乡教育体制的差异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四是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形成了制约。
二、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应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
河北省在整体城市建设中,要将创新发展战略作为省内城市的主导发展战略,对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城市管理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创新等进行有效整合,以创新为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1、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前提要素,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改革与创建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管理与制度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的创新。由于长期积淀的体制性矛盾及行政部门的利益纠葛,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着条块分割、部门掣肘、力量分散、政策冲突等体制“瓶颈”,城市创新能力、创新资源等受制于不同部门利益,致使在创新资源共享、产业联盟、科技合作、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上无所适从。城市管理制度创新的主要表现是对阻碍或不适应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及体制进行改革,制定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系列政策与措施。
2、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城市是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区,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阶段,离不开科技创新产生的强大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既包括知识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础,能够为产业创新提供充足的动力源泉。因此,科技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动力要素。
3、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要素,是指在一定产业环境下,产业由一个层次向更高层次的迈进。产业创新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产业转型能力,是指较强的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能力;二是产业竞争力,是指把现实和潜在的生产要素转化为较强的市场占有率的综合素质。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终极目标,而城市经济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在资源能源和环境强约束条件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4、文化创新。创新文化是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氛围,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基础要素,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群众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良好的地域文化和创新人文环境将激发人才的创新能量,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源。美国之所以拥有其它国家无可企及的创新能力,主要在于它能吸引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优秀学生到美国来求学,引进尖端人才到美国来创业。创新文化中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基本科学素质是构建创新型城市不可或缺的因素。
5、评价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创新是根据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选取一些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协调一致的标度量,从不同方面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衡量,然后设计出计算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特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综合评价指数。
三、推进河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
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建成了创新型城市,需要根据这个城市在管理与制度、科技成果、产业体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实绩和创新能力来综合进行评价。针对目前河北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发展战略,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历史中,无数创新型企业发挥了主导和骨干作用。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首先要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为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加快转移、技术出口限制有所松动的机遇,大力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有计划地组织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各类创新园区发展,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研发机构,帮助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或独立组建研究院,使之成为共性技术孕育和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要平台。
2、优化创新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
从美国城市转型的实践经验看,良好的生态和发展环境是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要点之一。宜居、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吸引投资和就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环保和城市的美化,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由于创新具有风险性,政府需要通过公共财政给予其支持以促进引导创新。政府政策是引导、调控市场和企业行为的有力工具。政府工作重心要从以往的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提供服务为主,以多种方式扶持、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为此,政府应出台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并提高对发明人、发明单位的奖励,激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开发、申请各项专利技术。确立与实施有效的政府扶持政策,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人人争先的创新氛围。
3、面向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同时抓好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
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要求河北省打造一批具有显著集聚效应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正是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重心。我国一些沿海城市,长期依赖出口贸易的外向型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堪一击。这主要源于城市主要经济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创新动力,没有注重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基础研发和商业服务,造成竞争力薄弱。河北省应着眼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促进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委托研发、技术转让等形式多样的科技合作。加强河北省企业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以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加强产业链的集成创新,抢占产业制高点。
4、充分利用“环渤海京津冀都市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京津地区的合作
“十一五”期间,“京津冀都市圈”规划正式实施,为河北省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北京市土地利用已趋于饱和,土地、人才等关键要素价格居高难下,水资源、能源等产业要素日趋紧张、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也使北京产业发展领域受到限制,产业发展逐步向软件、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收拢并集中。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加紧建设,新区建成后高新技术产业值将占到全市40%-60%,将成为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劲引擎。但是天津产业发展同样受到土地、资源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发展成本进一步加大,使得天津在加快本地发展的同时,部分技术、人才及产业优势逐渐向外扩散转移。河北以其独有的区位和产业、资源优势,将成为京津高度集中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释放和扩散的首选地,应积极吸引、整合京津等城市的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形成与京津地区产业链对接的合理布局,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的生活与就业环境。(作者单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编号:JRS-2013-1029。
参考文献:
[1]赵峥.国外主要创新型城市发展实践与借鉴[J].决策咨询,2011(1):87.
[2]隋映辉.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态势、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J].管理学刊,2010(5):30.
[3]张贵等.论产业创新_路径转换与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J].学习与实践,2010(11):30.
[4]武端利、李长真.后金融危机时代创新型城市的主体要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8):122.
关键词:R&D数据北京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1)05-055-04
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提出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核心引领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同年,国务院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全国首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了北京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北京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核心要素。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和其他相关数据资料,全面反映北京科技创新情况。
一、科技创新现状
经过“十五”、“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北京市研发能力稳步提高,整体科技实力全国居首,已经形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相结合的研发格局,科技创新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研发机构结构稳定,单位数量稳步增长。北京作为首都,拥有良好的中心城市战略资源,汇集了大量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和央企集团,孵化了一批知名企业和创业先锋。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开展R&D活动的单位2310家,比2000年增长17.3%。其中,企业1728家、科研院所320家、高等院校86家。
创新载体实力雄厚,基础设施丰富多样。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是科技创新能力的载体,北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数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保障了全市具备强大科研攻关能力和较强的科技潜力。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拥有公共图书馆2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66个,单位办研究机构2026个,研究机构拥有科研用仪器设备价值393.1亿元。
创新资源优势凸显,科研投入快速增长。科技投入水平代表了区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体现了区域的发展活力。2009年,北京市R&D经费668.6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比2000年增长3.3倍,年均增长17.6%。R&D人员全时当量【指R&D全时人员(全年从事R&D活动累积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19.2万人年,居全国第三位,比2000年增长94.3%,年均增长7.7%。北京市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5万件,居全国第六位,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9.2%。
创新环境氛围良好,政策落实初见实效。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北京市先后制定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关于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等科技规划,陆续出台了鼓励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2009年,北京市一般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方面投入126.3亿元,占总量的5.4%,比2000年提高2.8个百分点。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享受各级政府对技术开发减免税由2000年的0.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6.8亿元。
创新互动方式多样,辐射能力稳步提高。北京市利用校(院)地联合、校(院)企联合、企企联合等多种方式,将科技创新成果向省外输出。2009年,北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36.2亿元,占全国的40.7%。其中,技术出口占北京市的30.1%,比2000年提高28.7个百分点;流向省外交易额占40.3%,北京市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创新枢纽和技术辐射源。
二、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内外的比较
通过对科技创新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扬长避短,从根本上提升北京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全社会R&D投入强度优势明显,企业投入差距较大
1.从全社会角度看,R&D投入强度优势明显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技术进步又主要依赖于R&D投入,国际上通常采用R&D投入强度(R&D经费相当于GDP比重)反映一个地区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与国内重点省市相比,北京市R&D投入强度遥遥领先。北京市R&D投入强度一直保持高位运行,2002年起已连续8年保持在5%以上的水平,成为推动北京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2009年达到5.5%,位居各省市之首(第二位为上海2.81%),远远高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北京市R&D投入强度优势显著。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最新R&D数据(详见下图),我们发现,北京市R&D投入强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与台湾(2007年,2.63%)相比,也具有较大的优势。
2.从企业角度看,R&D投入明显不足
全社会R&D投入强度指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省市,甚至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主要由于北京市汇聚了全国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创新能力却不强。
R&D经费总量不足。北京市企业R&D经费总量与国内重点省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009年北京市企业R&D经费总量排名全国第六位,与广东相差326.8亿元,与上海相差26.3亿元。其中,工业企业R&D经费排名全国第十一位,与重点省市相比差距更为明显。
R&D经费投入强度较低。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奥斯陆手册》中的标准,企业R&D投入强度超过4%,表示企业创新能力较强;企业R&D投入强度在1~4%,表示企业创新能力中等;企业R&D投入强度小于1%,表示企业创新能力较低。2009年,北京市企业R&D投入强度(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北京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R&D投入强度超过4%的比重与欧盟基本持平,小于4%的企业占比普遍小于欧盟,而未开展R&D活动的企业占比明显高于欧盟,表明北京市企业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详见表1)。
(二)科技投入总量突出,科技产出效果不佳
1.从投入看,经费投入与人员素质均处于领先地位
科技投入是指为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而投入的各种要素,可进行量化的投入要素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详见表2)。
经费投入突出效果。2009年,北京市R&D经费占全国11.5%,排名第二位,R&D人员平均可支配的R&D经费为26.5万元,居全国之首,高于上海1.6万元。单位办科技机构平均拥有仪器设备价值1932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47.2万元。
人力投入注重素质。2009年,北京市R&D人员25.3万人,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重为62.7%,高于上海6.2个百分点,每个单位办科技机构拥有32个博士和硕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4倍。
2.从科技产出看,产出效果不佳
伴随北京市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强,科技产出总量也在稳步增长,2009年北京市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2000年增长2.7倍,专利申请数增长7.3倍。但与北京市科技投入相比,单位产出效果不明显,投入与产出存在一定差距。
新产品自主研发水平不高。200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2831.5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5.7%,低于全国8.5个百分点,低于其他重点省市。其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8.1%下降到2009年的4.3%。新产品销售收入在规模下降的同时,其自主研发的科技含量也成下降趋势,2009年,北京市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不足六成,与2000年相比下降8个百分点。
知识产权整体产出能力不强。发明专利申请、发表科技论文数量与R&D经费、人员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2009年,北京市每亿元R&D经费和每百名R&D人员产出的科技论文数量高于其他重点省市,但知识产权中最具代表性的发明专利申请产出能力并不乐观,每亿元R&D经费和每百名R&D人员产出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低于广东、上海(详见表3)。
(三)科学研究资源丰富、产学研合作体系有待完善
1.科学研究实力雄厚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全国领先。从占北京市份额看,2009年,北京市R&D经费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分别占10.5%和22.9%,均高出全国及其他省市。与日本(2005年,基础研究占12.7%、应用研究占22.2%)基本保持一致。从占全国比重看,北京市基础研究占全国的26.1%,应用研究占21%,分别高出上海15.4个和11.3个百分点。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对集中。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共有科研院所352家,排名全国第一;高等院校88所,其中,211工程院校23所,985工程院校8所,均占全国五分之一,北京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科研力量最为密集的区域。北京市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占91.1%,占全国的1/5。
2.产学研合作体系有待完善
近年来,北京市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建设,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
产学研各方合作动力不足。2009年,北京市企业与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的项目占比为8.6%,与上海相比低1.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角度看,中小型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短板,200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开展与学研合作的只占4.4%,远低于大型企业(44.6%)水平。从技术交易角度看,学研方的技术供给与企业方的技术需求不匹配,企业从学研方购买的技术成交额占比不足5%。
产学研各方合作基础不牢。企业往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看重投入产出效率,愿意把资金投入到短期见效的技术引进。同时,企业R&D经费中85%依靠自筹的现状进一步减弱了企业与学研方的合作基础。对学研方而言,主要依靠与政府合作获得研发经费,2009年,在开展的科技项目中国家与地方政府的科研项目占比达到60%以上,获得的政府经费占其全部R&D经费的80.8%。
(四)高端产业具有优势,引领作用不够明显
1.高端产业具有优势
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水平优于全国。2009年,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为45.5亿元,占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比全国高出16.4个百分点。R&D投入强度为1.51%,比全国高出0.01个百分点。从科技投入产出水平看,人均新产品销售收入870.6万元,人均拥有发明专利0.16件,均明显高于其他重点省市。
中关村示范区研发总量高于全国重点高新区。2009年,中关村投入R&D经费235.4亿元,占全国高新区的17.5%,企业R&D经费与总收入的比值为1.81%,比全国高出0.11个百分点。实现技术收入2093.7亿元,占全国的35.4%。
2.引领作用不够明显
“有生产能力、无核心技术”的高技术企业缺乏引领作用。2009年,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6%,低于广东,与美国相比差距巨大(详见表4),表明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投入带动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作用非常有限。主要因为以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在京没有研发活动,只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这种“有生产能力,无核心技术”的高技术企业对于提升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起到引领作用。
“突出规模、强调总量”的发展方式弱化示范效应。从与重点高新区比较看,虽然中关村研发总量较大,但投入强度不高,2009年R&D经费占总收入的比重低于成都、广州等重点高新区(详见表5),与美国“硅谷”(2003年,R&D投入强度12%)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从中关村园区内部看,2009年“国高新”企业与“村高新”企业个数比为1∶3。开展R&D活动的“村高新”企业占13.2%,低于“国高新”企业34.6个百分点;“村高新”企业R&D投入强度0.8%,低于“国高新”企业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村高新”贡献有限,拉低了中关村整体创新水平,弱化了中关村在全国的示范效应。
三、政策建议
通过对北京科技创新总体情况的分析以及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我们对北京科技创新能力做出一个基本判断,对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思路提出初步的意见,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对北京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判断
1.科技创新的优势
创新人才聚集。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北京是全国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拥有大量综合素质比较好的优秀人才资源。创新资源聚集。北京具有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分享国家科技资源的政治地理优势,中央科技资源从总量上增强了本地区的科技竞争实力。创新企业聚集。北京作为中国新知识、新思维以及技术创新的发源地,特别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内技术资源最丰富、智力资源最活跃的高新技术研发集聚地。
2.科技创新不足之处
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不够高效。目前,北京的科技创新产出与其科技投入相比,仍处于投入大产出低的状况,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缺少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科研成果,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这一不足是造成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研发在第一环节选题就脱离市场,使得技术转化先天不足;在转化环节上,没有根据应用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让很多成果不能实现转化,高技术产业高端引领作用不够突出。北京的高技术企业有生产能力,却没有核心技术,很多企业仍停留在“中国制造”的水平,高技术产业并未起到真正的高端引领作用。
(二)北京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未来,北京将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通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树立品牌、服务社会”,促进北京创新能力的提高。根据上述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结合与发达国家和国内重点省市科技创新能力比较,我们应该从“培养开放的创新理念,充分整合创新资源,吸引并留住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增强中关村科技园区引领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创新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关注高效的创新效率,利用政策激励机制提高研发经费的使用率,促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效产出;构筑顺畅的创新桥梁,鼓励风险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及搭建技术商业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产学研之间的有效创新链”等四个方面着手,提升北京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2009)》,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
[关键词] 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模型构建
[作者简介]邓 瑾(1966-),女,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研究;江燕燕?穴1982—?雪,女,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研究;张凤莲?穴1989—?雪,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研究。(江西南昌 330063)
本文为江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地方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行为模式及动态激励研究”(基金项目:09ZD009)之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科技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其核心是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1]。如何构建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并促进其成长,已成为大学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2]。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是大学适应科技工作新形势而构建的一种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科技组织形式,它依托于大学,其成员一般由不同学术背景的大学教师组成。创新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前沿性是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原则;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核心要素为卓越的领军人物、合理的人员构成、团队精神和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3]。但是,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普遍存在团队目标不明、领军人物缺乏、能力提升缓慢,过程管理有待规范等问题[4],这要求建立科学规划平台、提高团队管理水平。对于如何实现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提升,有学者提出运用“信息化管理”和“量化管理”等方法[5],而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穴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雪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逐步提升还是一个新思路。本文试图将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于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之中,通过逐步改进,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从而提高团队建设的效益和效率。
二、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适用性
(一)软件工程领域的成熟度模型
软件工程的CMM是1986年9月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组织开发的。CMM提供了一个过程能力阶梯式进化的框架,基于过程的每一成熟度级别,检验其实践活动,针对特定需要建立过程改进的优先次序。这个阶梯分为五级不断进化的级别: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级别都提供了一个软件过程改进层次,每个层次靠实现软件过程的一些关键过程域中的关键实践来达到软件能力成熟度的提升。CMM是一套软件过程的管理、改进和评估的模式和方法。它强调的是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持续的过程改进[6]。
成熟度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成熟度等级?穴Maturity Levels?雪,一个是内部结构。其中,内部结构包括了关键过程域?穴Key Process Areas,KPA?雪、公共特性?穴Common Features,CF?雪和关键实践?穴Key Practices,KPA?雪[7]。
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之间有许多中间过程,由此便产生了成熟度等级的概念。成熟度等级将能力的提高分成若干中间环节,层层递进,每一等级均为后续等级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能力提供支持。
(二)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的可行性
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是保证地方院校科技项目从构思到实现的各个环节顺利实现,其建设过程是一个或者多个连接起来的程序或活动的集合,其目的是要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过程所代表的程序或活动是在一个功能及其内外部结构和关系己经明确的组织结构下进行的,一个过程可以继续被划分为多个次级过程,直至单一的活动。
成熟度模型反映了持续改善的过程,采用的是过程分析的思想。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在不同阶段的活动所处的状态有着不同的状况,即在立项、研发、制造的过程存在差异,构成了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不同等级。因此科技创新过程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也体现了它的成熟度等级的不断提高[8]。
CMM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蕴涵了“特续改进”的管理思想。着眼于软件过程的CMM模型是持续改进的表现,模型中蕴涵的思想就是持续不断的改进组织的软件研发能力[9]。对某种活动过程实施成熟度模型必须保证两个前提?押一是为了保证过程可以持续不断改善,该过程必须是可重复的?鸦一是为了保证不同等级的活动侧重点,该过程必须是可以细分的。地方院校科技创新活动从立项研发开始,经过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最终走向市场经过多个环节,每部分都是若干活动的综合[10]。因此,通过构建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以提升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三、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的类比
参照CMM,本文将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以5个同样的维度来有序地衡量科技创新团队能力,分别为初始级、成长级、定型级、管理级和优化级(图1)。二者包含的含义是不同的,五个成熟度等级所代表的能力成熟度特征是与CMM不同的,划分本模型的成熟度等级是模型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1.初始级。这个等级中的各个科技创新团队实践具有各自的特点,无一定之规,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局面。虽然近年来在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体制改革上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和制度,很多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水平尚处在最低级。
2.成长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初始阶段,科技创新过程相对规则化。处于这一级的科技团队,建立了比较有效的创新管理组织,进行了一些基本的项目界定,研发时间、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的保证活动,对科技创新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使科技创新活动能以可控的过程进行。制定必要的规章,能重复过去类似应用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
3.定型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团队的各项活动步入规范化。在己定义级上,地方院校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过程,这些过程被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进行文档化。处于己定义级的科技创新团队,其科技创新过程是平稳的、可重复的。在所建立的科技创新流程中,进度和创新效果都是受控制的,都是可以跟踪的。这种过程能力的特点是标准化。
4.管理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量化管理阶段,科技创新活动有了量化的目标。在这一级,科技创新过程是具有精确定义的、连贯的评价方法,评价所有科技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以便为科技创新的成功提供保证。这些评价方法降低了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团队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这一级科技创新过程能力的特点是可预测的。
5.优化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自我完善阶段,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进行改进。处于这一级的团队,工作重点是科技创新过程的不断完善,从而促使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随着新的科技创新过程模型的出现,科技创新的成本和周期在逐渐降低,所以团队应充分利用过程执行的反馈信息、引进新理念和方法不断地改善其科技创新过程,发挥自身优势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模型的结构框架
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分为3个层次?押能力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关键实践。首先,由各个能力成熟度等级构成整个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然后由若干个关键过程域分别构成每个能力成熟度等级,其次在每个关键过程域中具有自己的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做到的若干个关键实践[11]。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就是由此层层深入的。
关键过程域是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从第2级到第5级的重要特征。“初始级”是相对混乱的个别过程,是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最原始的水平,也是当前大多数地方院校所普遍的水平,它没有关键过程域。针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关键过程域主要从管理和组织两个角度考虑。如果组织的过程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则对提升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实践则是对关键过程域有效实现和制度化起重要作用和基础作用的基本活动,也就是目标投射在关键过程域上的基本的管理实践。如果说关键过程域和关键主题大致勾勒出了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本框架,那么关键实践则为模型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四、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关键过程
成熟度等级中明确了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不同水平,要达到某成熟度等级,就必须满足该等级关键过程域的若干目标,并通过关键实践来完成。由于第l级是无序的,是最低等级,所以从第2级开始,每级都有若干关键过程域和关键过程域目标。参照CMM中各关键过程域的设置,确定出所有等级的关键过程域(图2)。
1.成长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科技创新需求管理、项目跟踪与监控、项目质量保证,成果管理,绩效管理和信息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需求管理的目标是熟知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经费资助方的信息及其相关规定,熟知本校科技创新团队人员的研究领域和已有成果。项目跟踪与监控的目标有对照科技创新项目计划,跟踪实际结果和性能?鸦当实际结果和性能明显偏离计划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加以管理。项目质量保证是使科研活动遵守适当的标准、规程和需求?鸦科研项目组及时得到有关项目质量保证活动的开展和结果的信息。成果管理是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上报程序、上报时间是规范的?鸦科技创新成果的登记是有据可查的?鸦科技创新成果的鉴定与科研计划管理相对应?鸦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是成体系和有一定规范等[12]。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不仅对创新团队人员的绩效进行管理,同时对团队管理人员的绩效也进行管理?押包括本校科研项目类型、成果类型、成果评奖和专利获取情况、团队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绩效、团队管理人员负责的科研项目的情况等。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是网络保障和网页建设?鸦重要信息及时上网?鸦一定的信息量。
2.定型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组织过程定义、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定义、构建合理梯队和信息传导机制完善。
组织过程定义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制定地方院校科技创新的标准过程?鸦使用这些标准过程进行管理的信息已经采集、存储,并可用。培训管理的目的是培训团队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经济、有效地履行其职责。运行机制定义是指将科技创新过程的成功经验,通过总结和完善的方式使其成为制度,其目标是为团队的整个科技创新过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流程,从而促使团队的科技创新活动成为一项标准化工作。构建合理梯队是在组建团队时应关注学科汇聚,强调学科交叉,注重专业融合。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有:拥有多元化理论知识和科研经验的团队成员;研究方法、方向多元化。信息传导机制完善对于地方院校科技创新而言是提升其能力的有力的技术保证。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在于应用信息网络的方式辅助进行科技创新团队管理?鸦用信息技术保证信息的高速传播?鸦充实网络信息。
3.管理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创新预测和评估、定量过程管理。
创新预测和评估是指团队通过对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其目标是尽量降低或避免科技创新中所遇到的风险。定量过程管理是指对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各项重要环节进行评估,明确其流程和所达到的量化目标。其目标是通过不断的调节各种变量提地方院校科技创新的成功率。
4.优化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技术创新管理、过程变更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是识别有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新方法,通过改进将其有序的引入到团队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中去。其目标是对科技创新各流程的操作方法进行完善和补充,从而提高其效能。过程变更管理的目标是连续的过程改进是有计划的?鸦过程改进活动时全组织参与的?鸦组织标准管理过程被连续地改进。
五、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关键实践
(一)加强人员培训管理
科技创新团队要制定自己的人员培训计划,为人员提供发展所需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团队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经济、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各科技创新项目组的成员均经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培训。培训人员主要是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对于新职员,以科技创新的标准过程和管理的有关项目的知识为培训内容?鸦对于科研人员,因为规范的团队管理需要规范的文档化资料,所以也需在项目前进行一些基础规范知识的培训?鸦此外,还有技术方面的培训。总之,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培训,使得科技创新团队人员能够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够胜任规范化的科技创新工作。
(二)完善过程管理的文档化
通过管理过程文档化,使得团队的过程信息可以被采集、存储,并可用。团队科技创新的各个职能活动都应该产生出标准的执行文件,细致地记载科技创新的各项活动的标准。这些标准文件应该最终表现为内部的制度性文件,应包括:制定出来的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各职能的标准文件,关于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标准文件,以及过程准则和说明、组织使用标准过程进行管理而产生的信息的数据库等。
(三)组建团队合理梯队
科技创新团队在实质上是一种研发团队,它把不同专业学者集中到一起,由过去分散的工作转变成集体式地研究和讨论。这需要科技创新团队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否则可能会出现团队成员只顾自己工作,不管团队的进程,不顾与他人合作的情况,因此科技创新团队的内部结构要根据团队目标的要求,规划并确定科技创新团队的规模,领导者、学术带头人及其他成员的责、权、利等关系[13]。团队结构的设计,应打破按职能分工的结构,转变成以成员便于沟通为基础,以适时信息交流为核心,以实现科技创新团队的最终目标为目的的结构。科技创新团队结构应当有利于团队研发效率,同时团队成员权责清晰,团队能够灵活运作。这就要求在设计结构时尽量减少管理层级,缩短信息传递路线,多开发沟通方式。也只有这样,科技创新团队才会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四)建立信息传导机制
信息传导机制完善对于高校科研管理而言是提升其能力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信息传导机制完善的目的在于在团队中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包括网络的保证、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信息系统的采用、网上信息的充实。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在于应用信息网络的方式辅助进行科技创新及管理?鸦用信息技术保证信息的高速传播?鸦充实网络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首先要求一个信息平台的建立。在这个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一平台优化科技创新过程,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六、结论
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运用CMM的核心思想,借鉴CMM的框架结构,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过程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穴1?雪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包括五个等级,即初始级、成长级、定型级、管理级和优化级,它可以分为3个层次?押能力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关键实践。?穴2?雪成熟度等级中明确了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不同水平,要达到某成熟度等级,就必须满足该等级关键过程域的若干目标,并通过关键实践来完成。?穴3?雪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几个关键实践,即人员培训管理、过程管理的文档化、组建合理梯队和建立信息传导机制。要指出的是,本文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只是做了定性的分析,下一步要借助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有代表性的创新团队进行定量分析,识别团队所处级别并有针对性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柳洲,陈士俊.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软科学,2007,(93).
[2]周常玉.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09.
[3]王伟.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成模式及核心要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4]王芬,朱文斌.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3).
[5]陈南南.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的研究与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06.
[6]王德占,何世伟.基于铁路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研究[J].研究与探讨,2007,(10).
[7]聂彤彤,韩作生.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应急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及应用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4).
[8]杨丹,杨斌.能力成熟度模型在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提升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论刊,2007,(4).
[9]王侃昌,闫秀霞,高建民.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LCMM)研究[J].商业研究,2006,(336).
[10]王树武,赵小林.马锐等.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结构[J].中国冶金教育,2005,(33).
[11]汪义军.制造企业物流能力成熟度研究[J].管理科学,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