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化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城市化过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提高到2009年的46.59%,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预测,中国城市化率2015年为52.28%,2020年为57.67%,2030年将达67.81%。年均提高约一个百分点,年均转移农业人口1000万人,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给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正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抓住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发达国家产业向新兴工业国家转移的机遇,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的话,那么,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少,以及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决定了今后3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来自城市化所带动的内需大幅度提升的历史性机遇。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给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城市边缘人口和贫民窟问题、住房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环境问题、文化冲突等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城市病”问题。作为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城市形象“千孔一面”,缺乏特色的问题;重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轻社会、文化设施和文化内涵的“软件”建设问题;重城市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轻非户籍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公共服务等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为此,应当把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和软实力建设。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结构和内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范畴向创新能力即知识生产能力方面转移,因而,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空间载体,不仅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经济辐射功能,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建设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的更深层次的价值目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的价值观和影响力作为人的思想和行为导向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几乎一切领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制度设计和实施行为。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城市,还是建设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都离不开文化价值观和影响力的导向、凝聚和引领作用,换言之,现代城市建设的一般目标可以统一到城市文化建设的制度设计之中。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稳定的城市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不确定状态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城市化进程中的战略目标、制度创新和实施途径的设计至关重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在实现上述城市发展所追求的共性目标的同时,还叠加了城市发展中所要逐步形成的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个性目标。这种城市共性目标的内涵和个性目标的张扬,就是一个城市的品牌。就此而言,品牌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品质和特色的集中体现。城市品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结构的特点:
1.品牌是城市的特色形象、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集中体现
无论是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世界级的特大型城市,还是丽江、义乌、戛纳、威尼斯、京都、布里斯班等中小城市,无不以其形象鲜明,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凸现而为世人所瞩目。特色形象即一个城市的特点和美誉度,它由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及多层次的产品和服务的品牌所构成,是城市品牌的外在识别系统。
2.品牌是城市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如果说,特色形象作为城市品牌的外在识别系统,能够充分展示一个城市的特点和形象,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这个城市,从而对这个城市产生兴趣和信心,那么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就是支撑城市品牌不断提升的持续、稳定的内在因素和基本结构。城市品牌深深地植根于城市的制度结构和产业竞争优势之中,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及其治理结构,是保证城市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关键因素。
3.品牌是城市的价值观、凝聚力、向心力和认同感的集中体现
城市品牌更深层次的因素是它长期积淀所形成的核心价值理念及其凝聚力、向心力和认同感。例如,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响亮口号,揭示了和谐、创意、生态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趋向,凝聚了全市人民参与世博会的软硬件建设,成功吸引了国内外7000万观众前往参观游览和访问交流。“创意伦敦”的提出,则使伦敦在顺利实现产业转型的基础上,城市的美誉度、影响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途径分析
品牌虽然属于无形资产和无形资源,但在当今时代,它对于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竞争力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改善城市的文化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魅力,广泛吸引和聚集人才;二是有利于增加城市的无形资本,吸引投资;三是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发展文化旅游;四是有利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21世纪是文化的时代,城市竞争将从经济实力转移到文化实力方面。建设城市品牌在本质上就是建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质的过程。优秀的城市品牌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目标受众在接受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同时选择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创建品牌就是将文化精致而充分的展示,使品牌更有内涵.品牌的文化内涵是提升品牌附加值、产品竞争力的源动力。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政府和公民的城市品牌意识已经觉醒,创建品牌城市,已经成为诸多城市的自觉行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塑造城市的文化品牌,要借鉴世界先进城市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特点,按照特色化、国际化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探索创建城市品牌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模式。
一是要把品牌创建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文化建设的规划之
中,明确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实施。要整合政府和各类社会资源,把创建城市文化品牌与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创建城市文化品牌的合力。
二是要在大力发展交通、通讯、住宅等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快城市的文化建设,加快发展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建设标志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形成有利于以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幸福为终极目标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软实力。
三是要以城市品牌为统领,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系列产品和服务品牌,形成支撑城市文化品牌的多元支点,奠定城市品牌建设的社会基础,不断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型婚育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关系。新型婚育文化的本质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它包括文化、习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建设城市文明,在抓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建立起一种适合于城市居民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新型婚育文化是生育观念、婚育习俗、生育行为的综合产物。包括文化、风俗、法制、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等内容,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婚育文明要求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及生育过程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现代婚育观念、科学生育方法和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公民合法的婚育权利和义务。因而,婚育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在居民婚育、节育、不育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所以,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把生育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培养新型市民、建设文明家庭相结合,以富在社区、乐在社区、美在社区为重点,使广大市民真正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享受婚育文明与城市文明给市民带来的实惠。
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内涵。通过在城市社区广泛深入开展,男女平等、优婚优孕、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儿也是传后人、男性参与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成为社会主流风尚,市民树立起适应城市建设需要的婚育思想观念和婚育文明意识。晚婚晚育是从结婚和生育的时间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优婚优孕、少生优生是从生育的数量和质量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男女平等是从夫妇和子女性别在社会和法律地位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生男生女顺其自然是从生育性别规律选择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女儿也是传后人是从遗传和财产继承方面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男性参与计划生育是从男性成员在社会和家庭中参与计划生育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计划生育丈夫有责是从丈夫实行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方面对人们提出的要求。通过建设城市新型生育文化,实现城市婚育文明。
满足市民需求,找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市民喜的是实的,烦的是虚的,盼的是服务。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多年来,之所以能够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少生、优生,成才已经成为广大育龄市民的第一需求。围绕满足市民需求,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在服务中开展温馨化、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是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围绕优婚、优孕、优生、优育,社区、街道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上门综合服务,把宣传、政策服务送到家,城市文明建设建到哪里,计划生育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就到哪里。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婚育新风与城市文明建设同行。一是开展优婚优孕、优生优育知识的咨询,向市民发放宣传品、宣传单和宣传挂图,向广大适龄青年大力宣传婚前检查的好处。澄清对婚检的模糊认识。在社会上营造“婚前查体好处多”,“婚前不查体,害人又害己”,“婚检早干预、生活无忧虑”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产期保健教育服务。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指导服务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指导。三是开展优生优育教育服务。充分利用社区“五期教育”培训班,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社区、街道计划生育服务站设立咨询服务热线,为市民及时提供咨询服务;社区、街道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药具随访、产后随访、术后随访服务中负责进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工作。四是开展育儿护理教育服务。为产妇提供科学育儿、合理营养、母乳喂养等知识的指导教育和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五是开展幼儿早期教育服务。六是开展产后随访服务。对母亲生育孩子特别是生育女孩的给予探望慰问,让生育女孩的母亲心中感到温暖,在家庭有地位,在社会上感到光荣。对育龄妇女生育后无人照顾、服务跟不上的,由社区、街道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或育龄妇女小组长负责照顾。七是采取多种形式对城市下岗、失业母亲和城市特困母亲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上门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切实帮助解决生活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通过开展服务,满足市民需求,架起计生干部与广大市民联系的桥梁,拉近与市民的距离,在服务中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在服务中落实管理措施。
以开展活动为载体,抓好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一是与开展关爱女孩、关爱母亲套餐行动相结合。大力开展以关爱女孩生命权、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关爱母亲生育、推进少生成才工程,关注母亲健康、推进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关注母亲生活、推进妇女地位提高,关注母亲子女入学、推进生育政策引导,关注母亲权益、推进男女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关爱女孩关爱母亲套餐行动”,加快实现由控制人口数量向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转变,由管理主导型向优质服务型的转变,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成长的环境。二是与落实奖励扶助政策相结合。建立人口福利基金,落实计划生育优惠奖励扶助政策,帮助独女户、二女户和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经济,解决养老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完善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进行救助的长效机制,确保让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得到救助。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少生快富典型、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终生只要一个孩子的家庭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在社会上营造“计生家庭有困难,政府救助度难关”,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听党的话不吃亏,计划生育得实惠”的良好氛围。三是与完善网络载体相结合。健全社区、街道计划生育队伍,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完整的网络体系,发挥系统内的人才优势和阵地优势,向广大群众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这一现代教育手段,组织广大育龄妇女学知识、学文化、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提高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四是与开展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相结合。向育龄市民宣传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计划生育义务。要按照“首选长效、注重实效”这个原则,引导育龄市民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提高长效节育措施率。既要向群众宣传实行晚婚晚育的好处,也要向群众宣传实行晚婚晚育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积极引导育龄群众自觉实行晚婚晚育。要加大入户宣传的力度,要掌握方式方法,按照分类,根据育龄群众普遍的心理反映,采取算对比账、说服教育、典型引导等办法,把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五是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要把“计生国策早知道, 婚育新风润万家”活动的工作目标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通过妇女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街道、文明单位等形式和载体,把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活动引向深入。
广泛动员市民,把握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是市民,市民需要教育,教育就靠宣传。广泛动员市民,让市民宣传市民,让多数人做少数人的工作,形成计划生育工作与广大市民同期共振,是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也是人口计生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大力开展“计生国策早知道,婚育新风润万家”活动。市民力量在于组织动员,市民工作在于告知管理。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行动起来,让“计划生育我的责任”“计划生育我的义务”“计划生育我的权利”深入人心,让市民在充分享有计划生育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尽计划生育的责任。让市民切实感受到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对国家负责、对家庭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只有少生才能快富,只有优生才能幸福,才能创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早”就是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宣传先行,只有让市民早知道、早了解、早明白,市民才会理解,才会支持。让广大市民早知道计划生育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充分相信市民,紧紧依靠市民,广泛动员市民,吸引市民参与,发挥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让广大市民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计生法规赋予的责任,是社会资源环境要求的责任,是对家庭成员和个人幸福的责任,不尽计划生育责任就要受到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制裁,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落实节育措施、接受健康查体都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晚婚晚育奖励、计划生育服务等都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充分享受权利的前提是自觉履行好计划生育义务。通过开展这项活动,让每个人切实感受到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对国家负责、对家庭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让市民在充分享有计划生育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尽计划生育的责任。把工作重心下移,与市民离得越近,工作就越实在、越有效。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驻区单位如果能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将发挥积极的促进功能,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应积极探讨发挥驻区单位作用的对策和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文化设施的建造方面、在保存社区文物、民俗方面、在丰富群众的生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驻区单位如果能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将对社区文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以及整个社区文化建设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一、驻区单位对城市社区文化的促进功能
第一,引导功能。企事业单位所营造的文化氛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和“文化示范者”,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深广度。这些对于其所在社区而言,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和“文化航标”。企事业单位文化发展和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把社区文化发展引导到企事业单位文化所蕴含的主流目标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文化建设产生引导作用。置身企事业单位文化环境中的员工,同时也是社区的成员,生活、学习、工作在社区居民之中,他们通过家庭、亲属、同学、朋友,与社会各个层面保持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他们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周围居民产生示范效应。
第二,创造功能。企事业单位文化是在其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的一种浓缩,具有民主、开放、创新、进取的特性,具有更新和再创造文化的活力和条件,它既是社会潮流的追逐者,又是时代潮流的开创者。这是因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主体是最富活力的中青年,企事业单位文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具有相对敏感的特性,对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反应十分迅速。企事业单位对这种变迁进行筛选、过滤、扬弃乃至超越之后,实现自身的创造和更新,同时传导给所处社区,促使社区文化实现发展。
第三,传承功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既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特定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个社区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经过祖祖辈辈的创造、筛选、加工、充实和发展,形成了社区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由于社区对环境的作用传给企事业单位,使他们继承下来(当然,这不是继承社区文化传统的唯一途径),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第四,整合功能。由于文化的渗透性,不同文化既可能交相融合,又可能产生相互冲突。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区文化趋于多样化,文化碰撞现象日益增多,尤其是人们面临的价值冲突与适应问题十分尖锐。所有这些也必然反映到企事业单位中来。企事业单位文化因其突出的引导性、计划性、整合性等特点,对文化冲突的协调、平衡、化解、融合相对社区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企事业单位将上述“整合成果”辐射、传达到社区,能够促进社区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趋向同社会主流文化保持良性关系,从而对社区文化发挥整合作用。企事业单位与所在社区是互为环境的,企事业单位文化的氛围及其内涵必然对社区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刻辐射、影响着社区居民。正因为如此,企事业单位往往成为社区文化的亮点乃至制高点之一。
第五,补充功能。作为现代化产物的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先锋性、敏感性、叛逆性、开放性,有些新的文化因子特别是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的文化因子,原来并不存在于社区之中,往往是由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中青年)首先接纳和吸收的,然后传达、输送到整个社区范围,这就对社区文化起到了补充作用。充分认识城市社区与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互动对于加强相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加速社区的资源共享,优化企事业单位的社区环境,促进区、单位精神文明共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驻区单位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的文化生活,有再好的动机、再新的创意、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无用之功。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相当多的社区成员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驻区单位员工尚未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还不适应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居民和驻区单位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有失偏颇,相当一些居民和单位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投资建设社区,让自己坐享其成。
为了提高驻区单位的参与度,应该努力做到:首先,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驻区单位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特定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这一特定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推崇、融合和奉献精神,使它们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其次,通过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使它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精心营造社区发展的良好环境,是驻区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所在社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形象,而且与单位员工的办公和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社区文化人人办的广泛共识,真正做到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
(二)设施与场地等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城市社区发展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供给以及社区管理部门的创收和居民缴纳的各种费用。社区内各部门与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的捐款和提供各类设施的现象很少见。因此,一方面城市社区资源本身存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物质性资源被闲置不用或开发利用不够,这的确让人十惋惜。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以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的心理因素有关。在城市社区中由于存在许多分属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单位”,而城市社区的组织形式——社区委员会、业主委会员、居民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与他们之间不存在上下级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城市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关心、重视、投入不够,对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偏重于集中,谁投资,谁拥有,谁得益,不愿意将自己闲散的物质性资源拿出来让社区居民共享,社区资源不能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如能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发挥现有功能,为社区文化提供稳定、舒适的活动空间,实行资源共享,将是一件几全其美的大好事。这也可使社区文化建设不断上规模,上档次,谋求更大发展与飞跃。
(三)联手开展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
从各地开展的社区活动形式来看,确实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太极拳、太极剑、台球、棋类、器械健身,到卡拉OK、戏迷演唱、养生功、秧歌、图书阅览、健身交谊舞等,达数十种之多,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但由于以上活动内容多少缺乏一些现代气息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对青年群体等相对缺乏吸引力。如能在丰富活动内容上多动脑筋,挖掘新的活动内容,拓展新的途径,把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形式融人到其中去,这将会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热情参与。而在这些方面,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的合作加盟,联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创新的内容和变换的形式促进其发展。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丰富多彩,广泛活跃,就一定能生产出一些高品位、高质量的社区文化产品,增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效。
(四)加强组织沟通,提高管理的水平
从目前各地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性质来看,由于是新生事物,因此社区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社区文化人才。社区文化人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从广义上说,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应包括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以及社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街道社区文化职能部门及社区文化机构(文化站等)工作人员。就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说,许多社区已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如有的地方管理者往往由队伍中的活动积极分子组成,管理经验不足,组织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核心,纪律的维持和活动的开展往往靠大家的自觉,随意性较大,缺乏高度集中基础上的规模扩大与创新求变的集体力量。
有鉴于此,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组织应能有效介人,整合运行。因为各单位组织已经长期形成了一整套的组织体系,有着一定的管理经验,他们的加盟,无疑会给社区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社区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与不断创新,对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增强内部凝聚力和提高社会知名度,也一定会大有裨益的。
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居民、社区群众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这些社区基本成员的同心协力和共同努力。尤其在当前社区居民和单位主动参与意识较弱的状况下,更需要基层社区管理者及组织者的引导和动员,调动社区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使社区文化建设真正满足广大居民的多层次、多方面需要,使社区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并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付春梅,谢守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刍议(J).经济师,2004(4).
我国,虽然政府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决策者,但在大部分城市,并没有公共艺术的专业管理机构,负责城市公共艺术的指导、协调、审定等工作。公共艺术建设职能往往挂靠其他部门,市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市文化局、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都在自顾自的进行市公共艺术建设,决策者身份非专业化、职能不明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公共艺术建设质量不高的现状。
二、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
1、突出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
一般来说,城市通过艺术创造来对城市的性格和精神文化进行诠释。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和传统。因此,要合理地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规划,这是因为文化规划则在非物质层面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感受、精神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对城市公共空间文化主题的规划首先要符合城市整体的文化艺术规划、景观规划的要求,在整体中求变化,同时避免文化建设的混乱,以统一有序的面貌加强城市的整体视觉形象。
2、对公共艺术进行系统化规划
在公共艺术建设之前,需要明确公共艺术的规划目标,对其中需要重点进行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考虑周全,对空间公共艺术建设的方向、主题、艺术品数量、建设规模、要解决的问题、执行方式、预期要达到的效果等做出全面的考虑和要求,避免泛泛而谈和不切实际。比如,对于某城市的雕塑设计上,可以将规划目标设定为在城市总体目标的规划下,对城市的雕塑系统进行完善,构造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公共雕塑,以树立鲜活的城市形象。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以便为后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具体来说,在进行规划时,要坚持: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突出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尊重公众的文化权利;布局合理,数量适当等等。
3、对公共艺术进行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对我国很多城市来说,公共艺术属于发展阶段,管理者和市民的意识还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健全的公共艺术管理体系,更加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从而使当地的公共艺术建设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脚步不一致。因此,笔者认为,各地应该出台相应的公共艺术的政策和制度,为公共艺术的建设提供保障。比如,可以规定在一些大型的广场、绿地或者其他公共建筑附近要提取一定比例的建设经费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只有国家和地方从政策制度程度给公共艺术一些积极的政策制度保障,才会对公共艺术的建设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文化建设 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社区文化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社区居民在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从陌生到熟识,相互了解与认同,彼此关心与互助,从而对大家共同生活的社区及社区文化形成了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居民积极主动了解社区文化,参与社区活动,增强了居民的凝聚力,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二)社区文化有利于满足居民精神需求,陶冶情操。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和休息的家园,希望社区拥有舒适怡人的自然环境和配套的休闲娱乐硬件设施,但是更需要社区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在社区能感受到良好的人文环境,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满足精神需求,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社区文化有利于树立城市品牌,推动城市全面发展。
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才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城市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社区文化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体现着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和氛围,形成城市品牌,从而吸引外来资本和人才、技术,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强化居民主体意识,提高居民参与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居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民主意识在逐渐增强,居民有意愿和能力争取民利, 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活动, 从被动参与走向主动参与。 加强居民社区主体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从心中产生这种认知,形成内在的观念与态度。知觉激发行动,居民主体意识增强,会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动中。居民通过参加社区文化建设的各种活动,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居民之间更加团结互助,凝聚力不断增强,社区文化不断发展,从而推动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1、硬件设施建设。
社区文化的发展需要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前提条件,硬件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社区居民的生活,关系到社区文化发展的进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增高,对社区文化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多。首先政府应该协调社区各种设施,对已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整合,根据社区的不同需求进行分配,同时适当的增加新的公共设施,有计划、有步骤的对社区文化设施做好规划,确实做到资源共享。另外,政府做好投资的同时,要吸引社会组织进行投资,形成多元投资渠道,充分利用一切有利资源,保证社区文化设施的齐全与完善,从而推动社区文化的快速发展。
2、软件建设。
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好坏对社区文化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素质高的社区文化工作队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前提。一方面,要强化培训,提高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政府及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培训,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全员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服务质量和整体素质; 另一方面,组织具有专业文化素质的工作者下基层对居民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培训,帮助和指导社区居民文艺爱好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提高社区文化工作者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提高居民的参与性,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社区文化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
1、加强社区专业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社区文化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的文化工作者队伍,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居民的根本利益,确保社区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人才,同时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引进学历高、专业强、资历深的高素质专业社区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加入到社区文化发展的行列当中,为社区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社区文化队伍的力量更加强大。
2、加强社区业余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
社区文化的建设不能仅仅靠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的推动,要多多吸纳业余文化工作者的加入,壮大建设力量。首先可以吸收社区内部的文化爱好者以及离职退休人员的积极参与,壮大业余文化工作者的队伍;其次,政府以及社区自己积极组织志愿者招募活动,联系社区周边的各个院校、企事业单位、各种科研机构等其他组织,在自愿、义务的前提下为社区文化活动服务,从而建立起友好的社区文化志愿者联系,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发展平台,促进社区文化健康发展。
不同的社区社区文化迥然不同,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搭建文化活动发展平台,将知识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不同时期的主题开展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如歌唱比赛、书法比赛、趣味游戏竞赛、主题演讲比赛、有奖征文等等活动,使居民都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自身体验社区文化活动的魅力,以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识,增进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出更多的意见与建议,促进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
(作者: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注释:
韩兆柱,王磊.论网络环境下的公民参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1.
于凤春.关于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几点思考[J]. 学术论坛.200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