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信息时代下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也势在必行,以便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此主要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借鉴。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也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和素质,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计划和课程及模式的改革。

1.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与现状

近几年,计算机软件行业人才需求量高速增长。从2010年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所做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该年度it人才需求占五大热门行业的首位。分析内在的原因不难发现,外资it企业入驻国内市场,而国内it企业也瞄准了海外市场,政府对于该产业也非常重视,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之下,it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大量it人才紧缺的局面。据统计,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每年增100万,可国内仅能提供5~6万的学历教育毕业生。由于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软件人才随着软件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呈现结构性矛盾。其中不仅对于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和项目总设计师需求量巨大,同样,对于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和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工作人员也需求旺盛。wWw.133229.cOm

2.计算机专业中职生的特点

2.1凡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每位学生都是以最后达到谋取职业这目标而进行学习活动的。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当前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千万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搞形式主义的教学。

2.2实践中职的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安排的,既要让中职生打好文化基础,更要让中职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性,从而达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让学生尽快掌握好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从而走向社会之后,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

3.创新教育理念下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

3.1注重抓好新课的导入,激发中职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中职生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重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结合授课内容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加强新课的导入效果。例如,上第一节《flash基础与应用》的时候,先不介绍flash的基本知识,而是播放时下最流行的动画短片。当学生都被吸引的时候,教师趁机介绍本课程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这门课,就能做出让人羡慕的视频。好奇心加上好胜心,适当利用中职学生的这种普遍的心理特点,就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学习。现在的学生个性特点非常明显,并不喜欢任人摆布,因此,教师上课前要做好教学设计,多设想一些情景,善于使用引导教学。

3.2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随着电子设备在社会中广泛的应用,人民群众对视频处理和媒体编辑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网络的普及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更是让各大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让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由于中职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采用“大专业”和“小专门化”来进行课程组织的改革,确定一套灵活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改革方式。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可以先进行企业岗位调研,进行岗位技能分析,然后确定专业方向,再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最后再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创新教育理念下中职学生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与重塑[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李振娥.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协作学习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范文第2篇

广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20 世纪30 年代斯坦福大学教授、工程学院院长特曼的创业型大学建设实践。1947 年哈佛商学院的迈赖斯迈斯为MBA 学生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的课程,被认为是美国大学创业教育中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首次出现。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则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的改革开放,自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以后,我国高校进行了不同形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划分为自发性探索阶段、多元探索阶段和全面推进阶段。二十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引领创新创业文化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存在一些认识模糊化、教育形式化、评价单一化的问题。比如,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把创新创业视为不务正业的无奈之举,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 把创新创业等同于地摊式的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主义严重; 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培训,简单化倾向明显; 把创新创业理解为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狭隘化倾向严重等误区。此外,有些高校创业课程扎堆开课、创业讲座频繁进校园、创业比赛层出不穷,但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却并不明显,甚至还影响了正常的专业教育; 有些高校把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组建团队、开办公司作为自己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广泛宣传,从而弱化了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 甚至有些地方以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工厂的名义,谋取房地产经济利益。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大家对于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总体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并不一致,对一些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没有达成共识。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立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高度,全面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意蕴,从而在认识高度、理解深度、把握精度上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基础。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意蕴

创新创业教育从语义学角度看,有创新、创业、教育三个关键词,从其源头看,是来自于不同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概念在新时代不同程度的融合。创业教育最早由西方学者柯林博尔提出,并在1989 年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后形成广泛影响,它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创业教育进入我国以后,与我国传统的创造教育、生活教育理念相融合,早期的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人生志在创业的教育,就是构建合理人生的教育,或者说是提高人生质量的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创新教育最早是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作为一个整体概念首先出现在学者的研究中,创新引领创业、创业促进创新,创业与创新密不可分,相互需要。曹胜利等在《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中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2010 年5月4 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整体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该文件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回顾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上的变化,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概念上的融合和内涵上的丰富,其基本内涵需要从三个视角来认识,即从微观视角看,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认为是职业教育新层次,其着重通过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为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培训和指导; 从中观视角看,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新拓展,其着重通过知识传授和实践育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从宏观视角看,有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然要求教育理念的更新,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可以称之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主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使受教育者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生力军。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有着本质特征上的不同,是传统教育理念在创新创业时代的新发展。从教育目的讲,创新创业教育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培养直面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从教育主体讲,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学生自我成才为教育手段; 从教育模式讲,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多元化实践育人; 从教育评价讲,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由此,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意味着高校在三个方面的转变,即在办学观念上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 在教育内容上从重在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在提升素质; 在培养模式上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且教学相长。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本质上必然要求高校深化综合改革,这也正是《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的意蕴所在。笔者认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1.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专业教育是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和社会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产生的,是为社会上某一职业培育专门人才的教育。就高等教育来说,专业教育是按照学科、专业分类进行的一种教育。由此观之,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升级,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融入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之中,专业教育也因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而更具活力。一方面,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只能停留在提供谋生技能的层面; 另一方面,没有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就容易与社会脱节,其成果也可能无法得到高效的转化。

2.面向全体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需求,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所以其教育对象必然是有教无类,即所有的受教育者全体学生。与此相对,具有创新创业潜质,特别是从事狭义上创业活动的人毕竟不是学生的全部,从施教者高校的角度,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在品质,实施个性化培养,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面向全体和分类施教是相互统一的,不能因为能够直接从事创业活动的是少数而忽视面上的教育,也不能只注重面上教育而不注重发现、关注、培养具有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潜质的学生的教育,其基本原则应该是顾及大多数、关注少数、扶持极少数。此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一个过程,大学生创业并非独指在校生创业,在校生与毕业生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休学创业只能是一种政策许可,而不应、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3.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其目的是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但创新和创业各有内涵、互为影响,一方面,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引领创业,没有创新的创业活动,只能是低端的、地摊式的谋生活动; 另一方面,创业是创新的深化、创业促进创新,没有创业活动,创新的成果难以转化,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首要的是创新教育。由于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天然的创新属性和特质,创新教育也更容易深入并取得成效。其次,创业教育要以创新教育为前提,创业者要有创新的功夫,过于强调创业教育而忽视创新教育这个前提,只能停留在创业就业的层面,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要求不相吻合,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容易陷入急功近利的困境。

4.高校主导与开放参与的关系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特征,单独依靠高校自身是较难取得教育成效的,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构建起高校主导、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素养的人才。此外,相较于在校大学生,大学毕业生才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系统,高校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关键在于深化自身内部改革; 政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其关键在于整合社会资源,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保障; 企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其关键在于企业作为创新创业的前沿,是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阵地。

鉴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关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在协同育人、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育人等方面加以推进和深化。

1.强化顶层设计,理顺高校内部体制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个生态系统,从高校内部关系看,尽管各类高校内设机构存在差异,但大多涉及教学、科研、研究生院、学生处、团委等多个职能部门以及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研究院、创业园等多个基层单位; 从高校外部关系看,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教育主管部门等多个参与主体。这从根本上要求高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理顺高校内部体制机制,成立校级层面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主体,适时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中心等校内综合协调实体机构,推进具体工作,从而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前提和基础。

2.强调协同育人,整合多元办学力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多元办学力量协同育人。一是政校协同。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整合创新创业社会资源,政府既有内在责任也有外在动力和强大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和政府良性互动,在办学自主权、创新创业政策、实践基地、扶持资金等方面形成合力,共谋发展。二是校企协同。企业本身具有创新创业的内在需要,也是创新主体,还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这就需要企业和高校加强联系,协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三是校研协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技术转移机制实现高校创新成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之间的无缝对接,形成教研相长的长效机制。四是校际协同。校际协同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着力推进校际间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鼓励大学生跨校、跨区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

3.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将专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目前的高考制度中考生按考分和社会评价去选择高校及其专业,考试院按考分及志愿向高校投放考生档案。其实,考分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面素质,学生也未必了解自身的天赋、特长,在志愿选择中有一定盲目性。进入高校后,学校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借助现代测量工具,引导学生二次合理选择专业。二是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课程体系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要把针对全体学生的面上教育与针对特定对象的个性化培养相结合,考虑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面向有兴趣和潜质学生的选修课以及针对具备创业基本条件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三是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要发挥互联网时代优势,探索启发式、探究性、小班化教学模式,着力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四是管理制度改革。要改进学生学业评价办法,促进考试考核向过程考核以及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探索成果导向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建立创新成果、创业或休学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等,为有创业基础和潜力的学生提供宽容的成长环境。

4.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一是走出去,鼓励高校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体验创业过程,并加强职业指导师、规划师以及KAB、GYB、SYB、IYB、创业模拟实训等师资队伍建设; 二是请进来,聘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或投资家、企业家、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国家级创业培训导师作为兼职教师进行相关案例教学; 三是允许确有所长的高校教师离岗创业,将研究成果产业化,以此积累教学资源和创新创业经验。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促进校内外、海内外、专兼职、学界和产业界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结合,进而形成一支学术与实务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本土与国际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5.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平台建设

多层次的实践平台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的基础。一是模拟平台建设,可以考虑建设大学生创客空间、创业梦工场等,通过虚拟经营企业,熟悉创新创业流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实战平台建设。实战平台一方面是在传统政产学研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深化,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实训基地; 另一方面是联合地方政府、社会资本着力打造大学生创业园等新业态孵化器,完善设施功能,扶持优秀学生创办的企业成长壮大。三是交流平台建设。一个好创意是一个网络,也是一个群体,最具创意的人往往拥有广泛的社交网络,要通过建设创新创业联盟、创新创业俱乐部等,搭建起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广泛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交流场所,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促进好创意的产生。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范文第3篇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编号:2015SJD553),主持人:张永民;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对接式教育’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编号:14FYHYB15),主持人:张永民;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工业机器人技术”(编号:PPZY2015C238),主持人:蒋庆斌。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7-0032-04

2015年,国务院连续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两个文件,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提升到新常态下的国家发展新战略地位。践行这一基本国策,需要全社会的整体行动,尤其需要高校的大力推进,在“双创”的大潮中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其中高职院校扮演着必不可少的生力军和主阵地角色。这是因为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教育属性,既有顶天型、领军式的技术革命,也有立地型、应用式的技术改良和更新,可以为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促进大众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1]。“双创”命题不只是一个新概念的产生,而是整个社会思维模式的嬗变,折射到高等教育领域则带来教育范式转型的诉求。传统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再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正需要引发一场由“双创”命题推动的教育范式深刻转型,高职院校由于特殊的坐标定位首当其冲,尤其需要在思维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转变。

一、创新创业教育范式与范式转型

(一)创新创业教育范式

尽管学界对库恩的范式理论在科学研究上的“流行”抑或“失控”还在争论不休,但范式、范式转换等概念移植到教育领域却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否认的研究趋向。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理论体系、研究规则或模式模板,它规范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而新旧范式的交替则是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我们可以把教育范式看成一种对教育的功能定位、价值判断和目标认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共性、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内涵自然也在题中之意。目前学术理论界对于它的看法基本趋于一致,就是指那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形态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模式。和以往的“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相比,“创新创业教育”概念提出的本身就蕴含了一种新范式、新理念的诞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增减教育内容和革新教育方法,更需要在教育功能上重新定位,在教育价值上进行重新评估,体现着一种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改革价值诉求。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进程的今天,“基于模式层面的改革成果已经相当丰富,当历史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有可能‘涌现’之时,基于范式层面的改革诉求业已摆上议事日程。”[2]结合各种看法,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范式指在特定的时期,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公认的学习范式、课程范式、教学范式、评价范式和培养范式等的总称,内容涉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理论、教育方法等各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范式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时代的呼声,具有特定的社会学属性和丰富的时代内涵,既解决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视野和操作问题,也匡正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误区。

(二)创新创业教育范式转型

库恩认为,范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开放性、传承性,因此在范式指导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必定随着社会“新常态”的确立而进行转型。创新创业教育范式转换或转型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在结构、价值导向和方式方法进行全面调整的一种革命过程,从范式转换的视角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问题,无疑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重构。通过对教育范式的反思、批判、借鉴和重构,分析新现象,发现新问题,提升新理念,对于贯彻国家“双创”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引领和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从“自发自流”走向“自觉自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把“教育范式”和“教育模式”混同。范式转换实质上是一次教育革新,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需要极大的创新勇气,不是一蹴而就的思维跳跃,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范式滥用或误读。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内涵比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为丰富,一个创新创业教育范式里面可能蕴含多个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但一个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只能从属于一个创新创业教育范式,二者是方法论与工具的关系,是宏观和微观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新范式往往昭示着新模式的诞生,作为改革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在高校实践中的贯彻实施必将带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变,但后者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前者的剧变。

二、转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时代要求

教育范式转型往往表明新范式发展进程中对旧范式的一种对立、依赖或超越关系。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经济转型和“互联网+”等外在挑战不断加剧形势下,基于传统自闭性、说教型、灌输式的教育模式问题不断凸显,庸俗化、教条化、浮躁化的教育实践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断激化,内部变革的呼声日趋高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转型成为高校和学术界日益聚焦的时代主题。虽然大多数研究把教育模式和教育范式混淆,但是从“知识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从“接受”到“发展”、从“文本”到“人本”等创新理念的提出,还是拓宽了创新创业教育范式转型的思路空间。顺应时代召唤,在“培养同质化的技能型人才”到“培养个体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人才培养范式总揽下,高职院校亟需在思维理念、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体系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全局性革命性的转变。

(一)教学范式:由呆板式的文本教育范式向个性化的人本教育范式转型

文本教育范式是中国教育的痼疾和隐痛,更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格格不入。它单纯强调理论体系的建构,而对于教育对象的个性需求、专业特点和素质提升则关注不够。而人本教育范式则体现了教育深化的的共同心声,它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文本教育范式和人本教育范式是异质的,当然也不能完全因为后者的出现而否定前者,前者是后者的技术化和工具化,后者是对前者的借鉴和超越。这一根本性范式转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范式转变来实现:如由课堂讲授为中心转向以活动引领为中心,构建以任务分配、问题探究、情景体验和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度、开放度和新颖度;由封闭课堂教学转化为开放课堂教学,从提供标准化教材向个性化案例式教学转变,通过实施个性化课程、个性化教学、个性化作业,以实现学生在学习心理、教学内容、创新创业空间和教学结果的全面开放;由单纯的校内创业模拟、创新训练和创意空间转变成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创新创业基地实践,探索线上加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可以提高创新创业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无限的创新创业潜能。

(二)课程范式:由同质性的通识课程范式向实操性的专业融通式课程范式转型

课程体系是实现高校创新创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需要根据高校教育目标与区域经济转型需求而进行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综合的体系,它的构建要体现显性和隐性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对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三种认识:一种认为创业创新相关课程是政策性教育文件,仅仅为了应付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只需要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就业指导课中,不需要有单独的课程设置体系;第二种认识是将创新创业课程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虽然强调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的培养,但忽视与职业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导致创新创业课程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第三种认识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看做精英教育,强调对少数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的学生提供作坊式的培训指导,仅需要SYB或GYB等培训或创业人士讲座,而忽视创业创新教育的广泛性。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素质的发展搭建教育平台,体现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该由教师转向学生,从教师的教转向教师的导,从知识掌握转向技能发展;体现在课程标准定位上应该从通识课程转向校本课程,从必修课程转向选修必修结合课程,从理论课程转向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现在课程安排上由以专业课程为主、创业课程为辅,创新创业课与专业课教学分离的范式,转换为把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设置中去,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于一体化的课程范式。

(三)评价范式:由片面性的一元化评价范式向全方位的多元化评价范式转型

在旧的教育范式下,高校创业教育评价呈现为一种孤立的、终结性“面向结果”的一元化评价。它对创新成果较多地利用粗放式的评价指标和制度,尤其强调评价形式而忽视创新内容,重视创新创造结果而忽视整个过程,存在一种功利化的浮躁现象,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成为制约阻碍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提升的因素。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必须改变这种一元化的倾向,实行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鼓励学生不断地与时俱进。多元化评价范式可以体现在多方面,比如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多元评价模式,学科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多元化等等[3]。这种评价范式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考核的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创造能力,实施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方式的转变,并运用大数据技术,丰富教育资源,推动创新创业课程和教学改革,破除“高分低能”的流弊。

三、对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题中之义

(一)对接式教育

“对接”一词多用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管理学领域,近年来才被被移植到高教和职教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体现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和关联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提出的职业教育“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最能够体现这种“对接式”教育理念。尽管“对接”一词常见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领域,但对于职业教育延伸概念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样是适用的。近年来,各类期刊上出现很多与教育“对接”相关的文章,但大多只是关于职业院校专业教学的一些教育模式探讨,而对什么是“对接式教育”则尚未做深入研究和阐述。在笔者看来,“对接式”教育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它遵循职业教育的服务宗旨和素质教育的社会属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使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与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形势相合拢,在此背景下,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载体措施,使教育主客体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目标性、导向性和功利性,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新方法。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其主要内容是要对接学生特点、对接专业特色和对接行业(企业)文化。”[4]

(二)如何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接”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与高职生学习特点对接。“对接式教育”的内核与指向就是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必须要贯彻这个教育原则,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学习特点和素质状况进行对症下药,分类教学,进行个性化教育,才能唤起高职生创新创业的热情,达到教育目的。麦可思公司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相对普通本科生,高职生既有动手能力强、创业兴趣高等优点,又有强烈的专业自卑感、信心不足等问题。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有“高大上全”的尴尬,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必须结合高职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他们服务领域和发展领域,设计出特色鲜明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校本教材和教学评价体系,并且在创业政策导向、实践环节和基地建设方面都要体现高职院校特点。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与不同院校特色对接。创新创业教育定位直接关系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导向及教育效果。由于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是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以及高职院校等并存,类型、层次的多样性格局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优势、定位和文化特色,构建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双创”导向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坐标如何定位,既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也应该是总体布局的关键点,直接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导向及教育效果,关系到“教什么”“怎么教”的原则方向,关系到高职院校在“双创”时代潮流中的地位功能。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着定位不清和认识上的误区。确立它的科学定位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范式转换的前提依据。由于专业性、技能性的属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院校、机构相比,既有相同的性质又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目前在创业层次定位上存在草根创业、技能创业、精英创业三种类型,无疑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属于中间层次;在教育类型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可以并列三驾马车;在目标定位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为宗旨,和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目标上有着截然的不同之处。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意义 困境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46-0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也日益丰富,不断深入。但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存在着教育理念不够成熟、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各高校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用于创业新体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机制,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在创造性实践中解决困难和问题。如何实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化、系统化,成为新时期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着力点与落脚点。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是有一定联系,也同时存在一些区别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单纯的叠加,而是在理念与内容上实现了对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超越,是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建企业的教育,不能把其片面理解为引导学生创办企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

目前,学术界在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进行了阐述。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笔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做了如下广义和狭义方面的归纳:广义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为目的,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展开的,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改革相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们创新得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应该具备的素质、知识以及心理品质等方面能力,使得当代大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创新型个性和创业实践能力的社会人才的一种教育观念和理论体系;狭义来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技能。社会或者高校通过相关课程的开设、启动资助的资金以及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咨询等形式,使得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总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广义概念比较侧重于对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知识以及创新创业品质的培养,另外还强调高校教学改革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其狭义概念则更侧重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培养以及资金支持等方面。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各行各业人的不懈奋斗和努力,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应掌握丰富知识、具备良好品质,对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判断能力。当代社会的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到与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学生在有足够的事业心、开阔能力下把自己的学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出来,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据一些调查显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中仍有一部分失业或待就业的人存在,这部分人缺乏必要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不能够创造事业实现自身价值,也无法创造出稳定、安康的生活。

4、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方面面临的困境

针对现在这样一种高就业压力的非常时期,一方面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困境,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探索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理论研究的薄弱部分,对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探索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更是为今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目前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缺少深入的研究,有关此类的理论成果也比较匮乏。

4.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比较淡薄

虽然我国在教育体制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鼓励大学生发挥创新精神、自主创业,但只有少数有思想、有胆识的大学生敢于冲破原有观念的束缚自己给自己提供就业的机会。这种情况同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有着紧密关系。多数大学的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上不够积极,造成许多学生临近毕业才仓促地为找工作做些简单的准备。一些学校会临时开设一些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讲座、报告等,但从实质上来看并没有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

4.2无法准确定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维度

谢维和教授曾指出“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不成熟,特别是在培养目标中,还没有把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作为大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直接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在操作层面上的缺陷”。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多,思维也活跃,通过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新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的知识,在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也会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但由于学校在培养上的定位不准确,试图通过几场创业报告会、一些创业设计大赛来实现目的,这些相关活动犹如纸上谈兵,一旦需要真枪实弹时就会让学生感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同时也会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和胆识。

4.3培养方式较为单一,缺少足够的实践

高校在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和技能培养方面比较浮于表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实施。一些学生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难以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形成合理地创业知识结构,对于提升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环节很多学生也采取远离的态度。除了开设一些课程和组织一些活动外,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上基本无其他较有效和新颖的方式,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自主创新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5、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

上文中提到的关于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的问题是众多问题中比较普遍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采取恰当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可以“一刀切”,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培养方案。

5.1高校领导者要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首先是生存教育,是一种新的生存观念和生存方式的教育。”高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会学生以新的方式来生活和生存。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到以大学生为本,牢固树立“创业教育、创新教育、生存教育、发展教育、终身教育以及开放教育,一切工作以服务学生为宗旨”。

除了管理者要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外,还要在课程上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立中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立适应本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课程。学校还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增加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素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例如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典型案例来与他们共同探讨创新创业的意义、创新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案例中主人公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等。对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独立自主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5.2以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除了通过第一课堂来加强大学生创新专业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组建创新创业社团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培育孵化基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培育孵化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比如可以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空间。我们在利用校园文化来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时首先就是要转变工作的观念。高校管理者应对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关系加以认真的审视,树立明确的工作理念。一方面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作是高校学生培养的一种特有模式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而且教师也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任务等融入其中,使学生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5.3根据学科类别,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培养

大学的专业科目类别从大类上说可以分为理工科和文科。针对理工科和文科学生在思维逻辑方面的差异性,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时需要将理工科和文科的培养方案加以区别,从而更具针对性。例如,理工科的大学生逻辑比较缜密,对于实验比较重视,在操作技能上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学校就需要较多地通过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来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文科的学生,针对他们比较感性、情感细腻的特点,学校在注重他们实践训练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注重对自身理性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开发,能够做到对问题冷静、客观地分析。

参考文献:

[1]霍宏.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市场,2008,(22).

[2]唐百锋,鲁宽民.建设创新型国家视阈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1).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有效性

一、引言

创新,是指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创业,在古代是指创立基业。《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在现代意义上创业是指创办事业,狭义上是指创立新的企业以谋取商业利益的活动,广义上是指开创新的事业的活动。在我国学术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逐步发展成熟,并延伸到高等教育不同层次与类型的概念。截至2016年11月,在中国知网以创新创业为关键词搜索,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但多数文章是对企业、矿业等一线埋头创业、创新干劲十足的报道,直到1999年,“创新创业”才与“教育”一词结合到一起。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开始提倡,逐步扩展到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2003年,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研究生教育领域,我国学者在总结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三位一体的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以及具体的教育实践途径。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演变

作为一项政策,创新创业教育始于本世纪初。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2007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3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为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教育部公布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72所高校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笔者对这些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进行文本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以及预期愿景,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全方位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教育政策。一方面,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施意见》提出,要制订实施本科、专科和研究生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各省市自治区和高校也通过着重增加实习实训的比重来实现这一目标,如江苏实施方案中提出,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习实训比重;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另一方面,多种形式探索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模式是建立创业学院和各类创业平台。浙江省提出全省高校普遍建立创业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都建立校内各部门协同合作的创业学院,探索创业学院建设与运行新模式;清华大学建立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双学位,如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双学位和互联网金融与创业辅修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筹建创业教育基金和创业投资资金等。

三、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效果与反思

无论是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动员,还是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演变,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国家、地方、高校层面的改革实践在逐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文献大幅度增加,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更多学生受益。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也有很多值得高校反思的地方。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高校应保持理性创新和创业的概念不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特定概念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事情。创新,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同类型的高校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不同的,对研究型大学来说注重学生原始创新能力培养,而研究型大学应该致力于培养高精尖的拔尖创新人才,而不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与创业教育还因不同专业类型而不同,历史专业、文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创业能力和范围是不同的。学生创业能力与融资能力有待提高,盲目创业会引发社会问题。现在大学生创业基本上是互联网+外卖的方式,从大学生创业项目来看,基本上是虚拟的网络公司多,实业公司少,这种浮华的创业形式有违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很难说是一种好的导向。2、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政策,已经渗透到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如清华大学等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走在全列,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也呈现出显著的特色,而大多数高校也只是在国家总体框架下换一种说辞而已。浏览地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如果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质量保障等不同提炼方式,可能各地方和高校实施方案的内容变化不大。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关键还是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家决策,对高校的影响也逐步在深化。如《实施意见》中要求所有高校从2016年起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并非所有高校都有能力开设创业课程,有的高校要求同样没有创业经验的辅导员开设创业课程,那么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很可能会流于形式。相关政策还强调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延长学生修业年限,休学创业可视为其参加实践教育时间。提高大学生创业比例和创业成功率,休学创业推动作用有限,关键还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完善学分制改革,即使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保障。3、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迟滞性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迟滞性,要理性看待。首先,政策效益发挥具有迟滞性。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从2002年的院校试点,到2008年的试验区,到2010年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近年来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社会思潮才开始备受关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推进只有六年左右的时间,其政策效益的发挥具有迟滞性,在未来才能发挥有效性。其次,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活动本身就有长效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理念,或者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需要从中长期的时间点来看待和评价。最后,高校内部创客文化的形成具有滞后性。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使校园内部兴起了创新创业的小浪潮,但是因为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以及系统外支持不足,使高校内部形成一种成熟而理性的创客文化还有待时日。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我国的一个理论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在国家、地方以及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层面的改革实践在逐步深化。但是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因为政策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迟滞性,创新创业教育短期内很难实现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或者解决我国结构性就业难题。如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社会浪潮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应该有理性而科学的态度,避免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