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文化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172-002
自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美国著名杂志《外交政策》上发表了《软实力》一文,并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软实力”研究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软实力理论研究已扩展到诸如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并形成以国家、区域、省份、城市、企业、文化等为核心的软实力理论研究及量化研究。目前,在各层面的软实力研究中,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结果发现,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文章探讨数量居首位,这与我国政府大力推行文化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尤其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确定了“文化兴国”战略目标以及“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文化创新以及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贯彻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自2003年,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先后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而青岛、武汉、无锡、清远、梅州、合肥、天津、禹城等多个城市也先后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文化发展战略已成为牵动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目前,学术界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构成要素、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等核心问题的研究多为质的分析,少有完整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有鉴于此,本文以河北省11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研究为例,从指标体系构建到应用,说明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发展在河北省各城市中所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城市文化软实力界定
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后,相继推出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并对文化力加以界定,他认为,“文化力本身就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和蕴含的、推动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的、以人为主体、通过人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物质力的综合结合力。”
国内学者对文化软实力亦有不同阐述,如:胡建认为:“文化力包括文化竞争力、文化投射力和文化信力。”
魏恩政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该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和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
方志认为:“文化软实力由内在核心与外在形式构成。内在核心是指精神文化,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外在形式主要表现为物态文化,如文化产业等。”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认为,文化软实力属于软实力的一部分,文化构成软实力发展的核心。基于概念的本源,结合约瑟夫·奈以及国内学者的观点,“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是由“国家软实力”衍生的概念,借鉴马庆国等学者的“国家软实力到区域软实力投射模型”,描述“文化软实力概念投射模型”。本文将城市文化软实力定义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指城市建立在文化精神、文化素质、文化设施、文化资源和文化宣传等非物质要素基础上,体现城市文化精神的凝聚力、人力素质的发展力、文化设施的服务力、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城市形象的传播力等文化力量的总和,这些非物质力量对城市内部居民产生认同感,对城市外部区域产生影响力和感召力,这些力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提升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品位,引领并带动提高城市竞争力。
二、城市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
由文化软实力概念投射模型图可以看出,城市文化软实力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资源层由文化凝聚力、文化发展力、文化服务力、文化吸引力、文化传播力五个子系统构成。
1.文化凝聚力
文化凝聚力体现在城市文化精神和城市文化意识两个方面。城市文化精神是城市人文历史遗留和精神传承的集中体现,是特定地域环境里生产生活的人们,通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强化所形成的地域特有的文化特质,它们传承至今已融汇到当地城市居民的血脉中,维系着居民对城市强烈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2.文化发展力
文化发展力体现在教育投入、人力素质和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城市教育投入决定着城市教育的普及程度和人力发展的规模与素质,而人力素质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明程度、政策的推行、社会和谐的创建,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强大智力支撑和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决定着城市的竞争优势。三者决定一个城市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以及对城市社会的贡献力。
3.文化服务力
文化服务力体现在文化设施及文化从业者数量。文化服务为城市内部市民提供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供给,决定着市民的文化层次、修养和文化生活品质。文化从业者创造大量的文化产品,展示着一个城市文化水准的高度,它们决定着城市文化产业的走向,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吸引着大量的人才、资金等的流入,决定着城市在发展中的竞争优势。
4.文化吸引力
文化吸引力体现在历史文化、文化资源及旅游收入三个方面。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文化资源作为同属历史遗留系统的不同存在形式,对城市内部市民影响深远,他们以此为荣耀,并对城市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对外部区域而言,这些资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有着不同地域文化及地域景观,又决定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数量及旅游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程度的标志。
5.文化传播力
文化传播力体现在城市定位、城市宣传及城市知名度三个方面。城市定位是城市文化品位在城市建筑景观、城市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集中呈现,决定着外部城市居民对该城市的感受度及环境舒适度的认可。
三、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文提出的文化软实力概念和构成要素,本文构建了一个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本文上述指标体系构建中,指标选取遵循如下原则:(1)全面性。选取指标时,本文尽量考虑到指标能全面覆盖各评价要素,尽可能不出现遗漏,才能保证评价结果不出现偏差。(2)明确性。从评价各要素出发,选取指标应具有代表性,能充分反映各要素本质特征。(3)客观性。各项指标数据的选取,以公开发表的客观信息为依据,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四、实证分析
1.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针对河北省11个城市文化软实力基础数据为例进行综合评价,各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河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竞争力年鉴2011》等。
2.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为功效系数法和变异系数法。首先,将三级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功效系数法得出每个评价指标的功效得分,运用变异系数法得出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将每个评价指标的功效得分与每个指标的权重加权算数平均,计算出每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分项得分及总分并排名,因篇幅有限,数据从略,如表2所示得分。
从表2的分项得分及文化软实力总得分及排名可以看出:
(1)秦皇岛市文化凝聚力排名第五位,前四位分别是邢台、沧州、保定、石家庄。文化凝聚力体现在文化精神的传承及城市市民的意识,市政府应以秦皇岛市历史文化及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挖掘秦皇岛市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的建设及推广,增强秦皇岛市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秦皇岛市文化发展力排名第四位,居前三位的是石家庄、保定、廊坊。文化发展力体现了城市人力素质、教育投入及科技创新,秦皇岛市虽拥有较多的旅游资源和舒适的气候条件,然而在大学规模及学生数量方面较石家庄、保定、廊坊相差甚远,致使文化发展力相对薄弱,人口素质的提升需要教育人力和设施的大力投入,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
(3)秦皇岛市文化服务力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廊坊。文化服务力体现在文化设施及文化行业从业者数量,从得分及排名看,文化服务力仍有提升空间。秦皇岛市应根据现阶段行业产业的转型期,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优化传统文化事业机构。
(4)秦皇岛市文化吸引力排名第一位。文化吸引力体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文化资源及旅游收入三个方面,因秦皇岛市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及历史古迹,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旅游者前来避暑及观光,致使其在吸引力方面,拥有着较好的竞争优势。
(5)秦皇岛市文化传播力排名第三位,仅次于石家庄和唐山。秦皇岛市应加强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工作,转变传播理念,改良传播渠道,围绕秦皇岛市城市定位、城市特色、城市景观,制作符合国际品位的传播内容,通过整合营销传播方式,整合秦皇岛市内外部资源,有计划、有步骤的将秦皇岛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代表着城市文化的优秀软资源呈现出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从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总体情况看,在河北省11个城市中,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总得分排名第二位,仅次于石家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漫长建设过程,并需要不断的文化积淀,秦皇岛市实现“文化立市”的进程中,需要保持文化吸引力的竞争优势,积极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建设特色的文化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转变传统的传播理念,打造属于秦皇岛市特有的整合营销传播方式,将秦皇岛市建设成一道真正亮丽的风景线展现给世人。
参考文献:
[1]Nye J.Think Again:Soft Power.Foreign Policy,2006(2)
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精神,是文化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旨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和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廊坊市做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自申报创建的三年来,在文化阵地建设方面取得和较大的成效,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对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建设开放要求逐年严格。而博物馆以往的象牙塔印象,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进程中,逐渐得以转变,成为群众文娱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
博物馆做为城市中重要的文化设施,它不仅是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也是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科技、文化、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在现代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博物馆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的良好形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大力推动,人们对文化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在城市文化类场馆中日益受到人们的追捧。博物馆自身也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找准定位,承担起自己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廊坊市国有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有四座,分别是廊坊博物馆、霸州博物馆、霸州中国自行车博物馆和李少春纪念馆。另有刘凌沧郭慕熙纪念馆、辞书博物馆等多个民办博物馆纪念馆。三河市目前正在兴建博物馆,因具考古发现,早在6000年前廊坊的远古先民们已在t河两岸繁衍生息,因此三河市做为廊坊域内最早沐浴人类文明曙光的地域,建设一座历史性博物馆也是十分必要的。
廊坊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融历史博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是廊坊市文物、文化艺术品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霸州博物馆是霸州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总投资近2亿元,占地面积55036平米,其中建筑面积38887平米,广场面积48746平米。位于博物馆北侧的广场,是一处集绿地园林、古钱标志、奇石湖景、灯饰于一体的充满现代动感的生态广场。霸州中国自行车博物馆于2008年10月正式开馆,馆内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该博物馆集自行车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是一部展示中国及世界自行车发展史和自行车工业文明的生动教科书,该馆拥有400余辆分别来自16个国家的不同品牌的自行车,国内国外各半。其中,国外部分,又以英国和日本为最。李少春纪念馆是以“名人纪念,艺术研究,戏剧博览,旅游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文化设施。
博物馆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要发挥博物馆的城市历史的传承作用。一座博物馆对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作用,是通过博物馆自有的藏品来实现的。通过科学有效的收藏工作,完成对历史见证物的征集与保护,通过科学的研究工作,将承载的历史文化传播于当世,同时更可传承于后世,是博物馆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坚持不渝、始终如一的工作原则。博物馆在历史传承的职能中,同样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实现征集社会化、科研专业化、传播与公共教育市场化,才能有效地实现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
第二、要发挥博物馆在城市旅游文化中的观赏作用。博物馆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中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尽管博物馆不是旅游业,但是博物馆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物宝库,对当代全世界的游客都具有抵挡不住的诱惑力。博物馆做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成为城市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亮点。博物馆的发展与城市旅游文化之间,既可由博物馆来行使城市文化符号的权责来加强该城市的旅游形象的塑造和巩固,也可借助旅游文化大力宣扬和推崇当地城市的博物馆特色与优势。
第三、要发挥博物馆在城市科学文化中的研究服务作用。博物馆既是城市重要公共文化场馆,更是科学研究机构,功能涵盖了记载和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博物馆的文物、标本及各类藏品是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要体现出藏品的研究利用性,充分发挥文物、标本的作用。社会科研单位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用博物馆的文物、标本开展科研工作。博物馆出版的馆藏藏品图录、学术专著和其它研究成果,同样可为社会科研所用。博物馆也要主动的加强与社会科研单位的业务联系,交流信息,这不仅为博物馆的研究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为社会科研单位的研究工作提供方便和服务,博物馆在城市科学文化中的研究服务作用也可得以充分发挥。
第四、要发挥博物馆在城市建筑文化中的示范作用。博物馆收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建筑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遗址博物馆,是历史遗留的具有较高价值的艺术文化和建筑文化。廊坊市隆福寺是唐代武则天时期修建的佛教圣地,但经后世战乱变迁仅剩矗立在殿前的长明灯楼,目前存于廊坊博物馆,隆福寺也已在原址重建。廊坊市永清县宋辽边关地道被誉为地下长城,白塔寺也恢复了昔日的热络。可见在现代的城市建筑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城市规划,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和保留这些建筑物和艺术文化,同时,又通过可以复原、仿制或重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追求城市历史特有的文化风格。所以博物馆的发展定位,对历史建筑文化和与建筑相关的艺术文化的保护,对今后在建筑文化的发展中,依旧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城市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综合运输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16-01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也扩大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往往与经济增长同时发生。现在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大规模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城市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区,根本特征在于它的集中性,城市是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具有集约人口、集约经济以及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城市化则是指国家或区域空间系统中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各类城市环境中集中的过程,包括非城市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的过程,还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扩散过程等其他重要内容。研究表明,城市化是内生于经济增长之中的,其实质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聚集过程。城市化也是一种经济过程,人口和经济活动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由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城市化就是指城市变得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经济活动越来越深入。
一、城市化促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产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般指构成社会基础结构的固定设施,如铁路、公路、场站、港口、航道等。目前我国已有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由于城市化人口剧增,旅客出行需求相应增加,长期来看无法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这就需要升级或者重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城市发展首先要求改变落后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城市土地投资成本高,合理投资土地对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特别重要。加强城市交通运输规划与基础设施用地相结合,特别是改造旧城和中心城区,合理布局城市结构,能够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运输条件,等于缩短了城乡间的空间距离,在农村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一条偏远山区公路的建成将会直接拉动整个地区经济,促进城市化发展。合理投资利用土地、应用新技术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为城市带来不可估量的长期社会经济效益。
二、城市化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自我完善
经济增长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建设、运营也拉动了经济增长。交通运输业是指拥有和利用现有车辆、船舶、飞机等移动运输工具,具体提供旅客和货物运输服务的经营部门。城市化进程中,居民的出行、物品的交换等活动都需要借助于交通运输业来完成。
城市居民的任何空间移动均离不开运输,城市公共交通运力不足会直接降低居民出行效率。城市化对城间客货运输也造成了压力,城市客货运力不足将导致居民出行和货物流通不畅、效率低下。这就需要运输企业更新运输工具、提高运营水平、应用新技术提高运输效率。解决交通运输业运力问题主要途径是根据城市发展速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前期运力投放调查和预测,再进行超前规划和超前投放。在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方面,运输业应该向能够满足旅客、货主的个性化需求方面发展。
三、城市化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运输体系
城市交通运输承担、联结和实现城市各项经济活动,因而不同城市要有配套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和运输组织为其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能够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低效的体系则会妨碍经济增长。城市化势必影响我国已有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
综合运输体系是指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由至少两种运输方式构成且各种运输方式能够各司其职、各展其长的运输系统。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必须因地制宜,事实表明,并非多种运输方式简单叠加或者有多种运输方式存在就形成了综合运输体系。城市化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和城市扩大,同样综合运输体系也不单单是数量增加。构建综合运输体系不仅依赖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还要靠各种运输方式的功能衔接和协调统一,要做到优势互补。这就需要合理规划、实施和升级城市化进程中的综合运输体系。
四、总结
交通运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交通运输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众多问题之一,它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环境等各个方面,因而不能孤立的研究和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必须从整个城市化发展角度研究和解决。政府部门不仅要解决现存交通运输问题,还要制订和实施城市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未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形成起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未来时期的交通运输状况。
参考文献:
[1]许庆斌,荣朝和,马运.运输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关键词]东营市 社区服务体系 优化
一、目前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服务的市场化水平较低
与农村社区相比较,城市社区对于社区居民的基本需要已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目前城市社区服务供给政府主导还比较严重,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信息在社区服务需求方与社区服务供给方的不对称,致使社区服务产品的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并存。
2、资金短缺、社区公共服务运行困难
社区资金的不足使社区服务的提供与改善受到严重制约。由于东营市政府财力有限,对社区服务的资金投入偏低,导致社区公共服务人员队伍素质难以提高,社区服务范围难以扩展,社区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3、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
社区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业主参与,居民主动参与对于解决东营区社区服务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社区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不但难以推进社区服务项目,对社区的长远发展也有不利影响。
4、社区服务运营模式与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是社区公共服务职责定位不清。作为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公共服务,对其认识缺位、功能错位直接影响着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二是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定位不明确。为了解决当地人口的就业,增加税源和财政收入,东营市的所辖街道办事处对其管理职能中公共服务的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宗旨有所忽略,将街道办事处所应该提供的社区公共服务转向商业性的趋势较为明显,导致社区服务结构的福利性、非盈利的基本性质有所改变。
5、社区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是指社区服务有专门的资金来源、专业化的队伍、专业化的组织等。目前,由于社区服务还未正式定义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因此职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尚未建立,社区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还很低。
影响居民人住小区的原因、影响社区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分别见表1、表2。
二、优化社区服务体系的主要措施
基于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制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制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就明确了优化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东营市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有了可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就能够兼顾发展过程中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各种经营计划、发展规划有了指导原则,优化东营区社区服务体系才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
1、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的优化,应以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以不断满足整个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服务城市社区全体居民为原则,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东营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突出轻重缓急,多元化、全面化发展,制定出关于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社区内外各项资源,着重协调好政府、社会、社区及企业之间的关系。
(2)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本着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为准则,社区居民的参与为动力,使社区居民在社区服务体系发展中得到实惠,在优化社区服务体系和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全面发展,突出重点。要整体推进社区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使社区各类服务设施完善,统筹安排,健全整个社区的服务功能,着力解决其中的薄弱环节,逐步推进,循序渐进,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优化的分级目标。第三,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充分调动东营市社区内学校、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社区服务体系优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辖区内各类社区服务资源,努力营造出共驻社区、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第四,实事求是,创新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优化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别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结合自身实际,突破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借鉴国内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的思路方法,突破原有社区服务体系的限制,努力创新。
2、强化社区服务基础建设
社区服务的基础建设内容包括软硬件建设两个方面。软件建设主要指的是人员配备、管理机制等;硬件建设包括设备、资金、场地、设施等。对于提升东营市社区服务基础设施而言,主要问题在于资金的匮乏。因此,加’^央相关资金的筹集力度,优化社区服务基础建设也就变得重要起来。作为社区服务基础建设的基础资金,当前从政府的支持力度来看,完全依赖东营市政府的支持不太现实,东营市政府至多在减免税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无偿提供部分用地和基本的硬件建设资金。东营市政府应当加强支持力度,同时,还要支持区域政策性金融服务结构的金融支持,如与各种基金会和东营市商业银行的合作,进而走服务养服务的模式。要提升东营市社区服务水平,对于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的依托阵地的建设不可忽视。东营市在社区建设中要重视该项工作,积极支持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成服务民众、联系社区群众、全覆盖、双向沟通的阵地,成为社区各项工作开展的载体。
3、营造浓厚的社区服务参与意识
居民对其在社区中主体地位的认可会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而这种主体地位的建立是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它对于居民民主意识的培养、居民参与意愿的增强非常有益。通过对社区服务设施的改善,使得大多数社区居民走出家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选择具有差异化的社区活动。
4、加快发展社区文教卫生事业服务
成立东营市和社区两级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加强组织与协调。争取胜利油田等企业支持,形成东营市主导、多方参与的社区教育格局,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出台、完善法律法规,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规范的政策依据,特别在有关收费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的教育、文化、体育、科研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社区教育领域,做到教育资源共享。
5、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
发展社区家政服务是满足东营市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各类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为此应从产业化发展角度大力发展东营市社区的家政服务业,要把家政服务当作未来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来开发。一要明确社区主办家政服务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建议东营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依托小区物业管理站成立家政服务中心。通过家政服务中心提供有偿或低偿服务满足居民需求,采取特许加盟、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整合相对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实现家政服务综合利用、资源共享。二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家政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要注重加强舆论引导,正面宣传,对家政服务行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使居民把家政服务行业看作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拓宽与居民的沟通渠道,了解居民服务需求,倾听居民心声,收集可靠的供求信息,征集居民的宝贵意见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使东营市社区家政服务业这个潜在的庞大市场做到全方位地开发。三要家政服务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便捷化、智能化。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征地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产生了大批的失地农民。当前中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人,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的失地农民约200万,“十二五”期间失地农民的规模还将继续增加。有学者测算,预计到2020年,失地农民将突破一亿人,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但当前,对于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的保障制度并不完善,作为农民,他们失去了基于土地产生的经济收入作为生活来源,又不能享受到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后续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使他们逐渐成为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由此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各种冲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被失地农民的利益考虑进来,切实使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得以妥善安置,成为一个艰巨而任重道远的使命。
1失地农民概念界定
失地农民这一词汇是现阶段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快速转变过程中产生的新词汇,目前,学术界对失地农民这一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明晰的认识。一般意义上来讲,失地农民泛指失去土地的农民。白呈明(2003)认为,农民在失地过程中,不仅失去了土地、就业、生活的保障,还失去了政府对他们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的机会,农民那些与土地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权利的实现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失地农民指的就是这样一类弱势群体,他们因为失去了土地而失去了与土地相关联的一系列权益和利益。其与土地相关的权利包括财产权利、就业机会、基本生活保障以及与土地相关的政治、文化、教育和发展的权利等。
2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这一对农民来说最为重要的功能正在逐步消失。农民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同时,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养老资源,这一系列的问题让他们面临着来自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多方面的困境,同时也暴露出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一些问题。
2.1补偿标准偏低,方式单一且费用分配不当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费为4―6倍。西部城市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平均标准为每人18000元(不含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按目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只能维持6年左右的生活;按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3年的生活。虽然近几年各地适当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但是在征地过程中,土地补偿款的分配混乱,出现大量暗箱操作和“寻租”行为,补偿款被层层截留,大部分被中间商或地方政府所获取。另外,在实践中,其实有多种安置方式可供选择,比如留地安置、住房安置、就业安置、投资入股安置、社会保障安置等等,但目前政府采用最多的方式是货币安置,其它安置方式却很少采用。
2.2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窄
从严格意义上说,目前各地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并未形成一个体系。有些地区实行的保障政策只能称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其与社会保障相去甚远,更不具备社会性、福利性、公平性和互这些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而一些地区虽然建立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框架,但社会保障的内容不够全面。从目前各地的实施情况看,最主要的保障方式是养老保障,而医疗保障等其它保障方式则鲜有涉及,为失地农民办理失业保险、提供就业指导与技能培训也是在极个别地方实行。另外,目前普遍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重心定位于养老风险的防范与保障上,而医疗保险、失业保障和工伤保险等仅在沿海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出现,没有得到普及推广,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2.3资金筹集困难,就业培训不到位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征地单位支付的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政府转让土地所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并以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为主。有的地区专门成立了第三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当地政府要求征地单位一次性将为失地农民补缴的保险费从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中扣除,并直接拨付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的地区则由地方财政、村集体及失地农民个人共同负担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但是由于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补偿标准较低,而失地农民个人大部分缺乏缴费能力,地方政府从土地收益中拿出的补贴也较少,所以失地农民保障资金筹集难以保障。另外,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也使得针对失地农民所进行的就业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失地农民由于受自身知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局限,缺乏主动寻找出路的意识,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
2.4保险费用缺乏精算且监管缺失
在实际运作中,社会保险部门没有充分考虑诸如资金的时间价值、平均余命、工资增长率等因素,缺乏对保险费的缴纳与待遇支付水平精算。目前许多地区的保险费缴纳直接根据土地补偿费的一定比例确定,而支付水平则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依据,对保险待遇的调整也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没有考虑失地农民的需求,也没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对于保险资金具体的运营、管理以及监督,各地方在试行的过程中都没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加上监管方面的缺失,都增加了保险资金的风险。
3完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
3.1坚持分类实施,逐步提高补偿标准
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在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要考虑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循序渐进。首先可以从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着手,建立起具有当地特色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和相对贫困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当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可以逐步提高保障的标准。另外,在明确并逐步提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水平的同时,应该进一步确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基础,提高征地补偿的规范性和公开性,从而真正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
由于各地的具体条件不同,所以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也不能搞一个标准一刀切。而是应该在考虑到地区差异的情况下,分类型分层次的扩大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建立健全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和权益保护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实行不同于农村社会保障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保障体系,使其界于两者之间,既为失地农民失去工作退回农村留有退路,又为其农转非纳入城镇居民保障体系过度衔接。第二,分层推进,逐步完善保障项目。首先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再就业保障体系,因为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最重要的保障;其次是医疗保险;接着是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等,逐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第三,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让各种保障项目能够在各地得到普遍实行,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从而提高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3.3畅通资金筹集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资金筹集是社会保障安置运行的基础。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必须稳定、畅通、可持续。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失地农民承担保障资金的不现实状况,社会保障资金可采用“存量+增量”的方式解决。征地补偿费为保障资金的一次性存量供给。增量部分来源于政府土地征收后的增值或土地使用过程中的收益。从目前情况看,土地征收后的增值收益主要进入了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口袋”。这不仅加剧了失地农民社会问题的严重性,而且愈加诱发了地方政府征地的强烈动机。土地增值收益应当“取之于民(失地农民),用之于民(失地农民)”,因此,应将土地出让金优先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的支出。总而言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要从土地出让过程中所有可得的收益中予以解决,从而增加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
3.4构建就业保障机制,引导失地农民再就业
由于我国农民长期缺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水平低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容易成为城市中新的弱势群体。为此,我们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实现用工信息共享;在发挥市场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逐步建立一种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机制,实现在劳动力市场中统一、公平竞争的就业格局。构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专项资金,保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能顺利展开和进行。二是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各类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的资源,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三是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力度,通过落到实处的就业培训,引导失地农民自主择业和勇于创业,使失地农民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3.5引入社会保障精算,健全监管机制
在社会保障领域,精算在制度建设、政策评估、财务预算、风险预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时,通过精算,可以测算在给定的社会保障资源下可能提供的社会保障水平,或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具备的经济能力,从而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通过长期精算评估报告,反映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可见,引入社会保障精算对于评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评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政策是否能有效提供保障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在健全监管机制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法规体系,确保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其次,明确监督主体及其监督职能,增强监督部门对资金监督的专业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再次,要尽可能地将资金的使用渠道及办法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增强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宋斌文,荆玮.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04(3).
[2] 肖立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研究[J].农业考古,2012(3).
[3] 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1).
[4] 朱明芬.浙江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3(3).
[5] 陈信勇,蓝邓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J].中国软科学,2004(3).
[6] 潘海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7] 白呈明.农民失地问题的法学思考[J].人文杂志,2003(1).
[8] 王琼,李薇.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6).
[9] 杨卿.对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评估[J].商业时代,2008(32).
[10] 王桐,金喜在.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2(4).
[11] 郭兴友.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报,2012(12).
[12] 钟水映.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模式与方向[J].中州学刊,2009(1).
[13] 劳动保障部课题组,何平,金维刚,刘燕生,费平,武玉宁,田晓雯.我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中国劳动,2007(2).